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方法探析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方法探析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方法探析
节地评价是指对一种建设项目的立项计划、设施布局方案等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合理
布局、科学规划,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节地评价对于保障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
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析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方法。

第一步,明确节地评价目标。

节地评价的首要目标是降低用地需求,尽量减少对耕地、生态系统和受保护的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

同时,要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的环保、安全和
社会效益等方面。

第二步,评估用地需求。

建设项目用地量的评估是节地评价的核心。

评估方法包括查
阅和分析已有的规划方案和技术文件,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GIS等工具建立三维模型,并根据实际环境和条件进行详实的测量。

对于复杂的建设项目,还需要进行可持续性
评估和生态溢出效应评估,确定用地准则并估算节约用地数量。

第三步,制定节地方案。

在评估用地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节地方案,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用地布局和建筑设计等,以实现节约用地目标。

制定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客观现实,例
如基础设施和交通情况、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要求、人口结构和消费需求等因素。

第四步,实施和监测。

实施方案后,需要对方案进行监测,评估方案和成果的效果和
效益。

可以利用便捷的软件和技术进行监测和数据处理,确保方案的持续有效,达到保护
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总之,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方法旨在减少用地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
利用效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实效性和实践操作,力求科学准确,提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2)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2)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1??哪些建设项目需要开展节地评价?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

同时,水库和水电工程项目淹没区用地、矿山企业开采区用地、通信和输电线路塔基用地、河道治理工程用地和引排灌工程用地,不列入项目节地评价范围。

2??谁是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根据《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用地单位是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由其开展节地评价,编制节地评价报告,并在建设项目用地报件中附具节地评价材料。

对于用地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用地报件申请受理、审查过程中,应当退回材料,由用地单位开展节地评价。

3??如何确定节地评价建设项目?用地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首先应确定哪些项目是需要进行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

确定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用地单位自我认定。

在申报建设用地之前,用地单位应详细了解自身建设项目所在行业的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用地标准编制和发布情况;对于本行业既无土地使用标准又无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应自我认定为节地评价项目。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认定。

国家、省、市、县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无论在哪个层级审核出的无标准和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均应退回原报建方,进行节地评价,其节地评价报告通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后,方可重新申报。

在确定建设项目为节地评价项目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知用地单位,通常以正式书面形式通知。

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在接到通知后,通过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按照土地使用标准对超出用地部分进行核减,重新核定建设用地规模后符合土地使用标准的,可按照正常的报建程序进行申报。

4??用地单位怎样组织开展节地评价?用地单位组织开展节地评价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即可以自行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评价,也可以委托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单位进行评价。

项目节地评价须把握哪些要点

项目节地评价须把握哪些要点

项目节地评价的范围是尚无标准和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标准的项目,在建设项目预审和单独选址项目的用地规模审查中,主要有三类情形。

第一类是有土地使用标准的项目,如公路、铁路、煤炭、机场等项目,可对照标准审核,总规模和功能分区用地规模未超标准的,通过审核。

超标准的,一般要求按照土地使用标准控制的要求核减项目用地规模,但如果属于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扩大用地规模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提供书面补正材料,说明增加用地的必要性。

第二类是既无土地使用标准也无建设标准的项目,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只原则性地审核项目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分区情况,没有量化控制标准,一般是申请多少给多少。

第三类是尽管有些行业制定了土地使用标准,但由于没有涵盖具体功能,个别项目增加功能分区,需要用地时就会遇到问题。

如南方某机场改建项目需要增加排涝用地。

针对上述情况,《通知》将两类项目确定为开展节地评价的项目,一类是国家和地方已经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另一类是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

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通知》提出水库和水电工程项目淹没区用地、矿山企业开采区用地、通信和输电线路塔基用地、河道治理工程用地和引排灌工程用地,不列入本规范评价范围。

从确定依据、审核程序和专家评审论证3个方面把握好节地评价的内容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是为了促进无标准、超标准的建设项目节约使用土地,而并非增加行政审批的环节和程序。

因此,《通知》对于节地评价的内容和程序提出统一规范的要求。

笔者认为,正确开展节地评价需要掌握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建设单位应按《通知》的各项要求在报批材料中对节地评价依据进行说明。

需要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无标准、超标准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材料中,对于相应的总规模、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以及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进行说明,作为有法定审批权的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开展节地评价的依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方法探析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方法探析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方法探析建设项目的节地评价是指评估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与利用并提出节约土地的建议。

节地评价是建设项目前必须经过的一项环节,它是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对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方法进行探析,以期提供有益参考。

一、建设项目地块规划建设项目的地块规划是节地评价的重要基础,它是建设项目的土地使用和占用的基本指导性文件,包括建设项目的地块位置、规模、功能、特殊要求等。

在确定建设项目地块时,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型式、环保要求、社会效益等因素,提出可行性建议,减少土地占用和浪费。

二、土地利用模拟分析土地利用模拟分析是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通过对建设项目在不同条件下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土地利用需求和空间分布变化。

此外,它还可以对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成本进行评估,为制定适当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方案提供支持。

三、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评价是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旨在评估土地使用的质量和效益、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影响等。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实地调查和科学分析,可以得出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土地使用效益变化等信息,为建设项目的制定提供意见和建议。

四、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估,包括建筑物、道路、排水体系、绿化等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通过对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全面评估,可以为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建设方案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保障。

五、节约用地方案节约用地方案是为建设项目提出节省用地措施的建议,旨在通过增强节约用地意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通过对土地利用模拟分析、土地利用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手段进行综合,可以提出一系列可行性的土地使用理念和方法,为建设项目提供具体的用地节约措施。

节地评价规程

节地评价规程

节地评价规程一、引言节地评价是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旨在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

节地评价规程即是为了规范节地评价过程,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可靠,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详细探讨节地评价规程的相关内容。

二、节地评价规程的目的和意义节地评价规程的目的在于: 1. 规范节地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降低评价结果的主观性,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节地评价规程的基本原则节地评价规程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科学性原则:评价过程应基于科学理论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公正性原则:评价过程应公正、公平、透明,防止评价结果受个人或利益团体的影响; 3.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应简明实用,易于操作和推广; 4. 可持续性原则:评价过程应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短视和损害生态环境。

四、节地评价规程的主要内容节地评价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1 节地评价的基本要素节地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土地利用功能、土地开发强度、生态环境等。

评价过程中应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界定,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4.2 节地评价的方法和流程节地评价的方法应和流程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不同区域和评价目的确定适用的方法。

评价流程应包括数据收集、评价指标设置、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结果报告等环节。

4.3 节地评价结果的解读和利用节地评价结果的解读和利用应结合具体情况,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用地管制、环境保护等方面。

4.4 节地评价规程的监督和评估节地评价规程的实施应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督和评估可以通过组织评价结果的第三方审核、开展评价方法和流程的研究改进等方式实施。

五、总结节地评价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评价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流程,规范评价过程,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1.项目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项目的节地评价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或目标?2.项目的规模和范围是多大?对土地使用情况的影响有多大?3.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如何?是否存在闲置土地或不当利用土地的情况?4.项目是否在保护区、农田、生态脆弱区等特殊区域内?对这些区域的保护有何影响?5.项目是否需要占用农田或耕地?如果需要,是否存在相应的补偿或替代土地的措施?6.项目对周边居民或社区的土地使用有何影响?是否会导致土地流转或承包经营问题?7.项目是否考虑了节约土地的措施,如通过优化设计或提高土地利用率来减少占用土地的面积?8.项目是否考虑了土地生态恢复和保护的措施?是否会破坏生态环境或生物多样性?9.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阶段是否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污染或破坏?是否有相应的环保措施?10.项目是否存在用地偏差问题,如未经批准占用公共用地、未按规划用途使用土地等?11.项目是否存在滥用土地问题,如占用过多土地或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12.项目是否考虑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再生利用?是否存在可回收或再利用的土地资源?13.项目是否需要进行土地征收或强制拆迁?是否在合法程序下进行,存在合理的补偿方案?14.项目是否与区域或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相符?是否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15.项目的节地评价是否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审核?是否存在相关报告或文件?16.项目是否存在其他与节地相关的问题或风险?是否有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上是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的16个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详尽分析和评价,旨在全面了解和评估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利用情况,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实施节地评价不仅能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和破坏,还可以为合理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问修订稿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问修订稿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问修订稿1.明确评价目标: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首要目标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占用程度。

评价时需要明确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2.收集项目资料:收集和整理项目的相关资料,包括项目计划、用地规划、工程设计等。

评价需要依据项目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

3.确定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的目标,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建设用地面积、土地开发强度、建筑密度、公共绿地比例等。

4.数据获取和分析:根据项目资料和实地调查,获取评价所需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空间分析和综合评价。

5.评价方法选择:根据评价目标和指标体系,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模型模拟等。

6.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结果分析。

评价结果可以进行对比分析,与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比较,评价项目是否符合节地要求。

7.评价意见提出: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评价意见可以包括项目改进方案、土地利用优化建议、节地措施等。

8.评价报告撰写:根据评价结果和意见,撰写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评价目标和指标体系、数据获取和分析方法、评价结果和分析、评价意见和建议等内容。

9.报告审查和修订:评价报告需要经过专业审查和修订。

审查过程中需要关注评价方法和数据的合理性、分析的准确性、结果的可信度等。

10.报告发布和使用:修订完善的评价报告可以发布和使用。

报告可以作为项目管理和决策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评价经验的总结和参考。

在进行项目节地评价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性和客观性:评价过程中需要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客观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

2.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评价指标和方法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便于项目管理和决策部门使用。

评价报告也需要具有实际应用性,提供实际的改进方案和建议。

3.时效性和及时性:项目节地评价应及时进行,及时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是指针对各类建设项目,通过对节地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制定出合理的节地控制方案,以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和浪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法规性文件。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总结其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建设项目的节地评价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节地概况评价:对规划建设项目的场地条件、用地性质、用地空间布局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评价。

通过实地勘察、数据收集和相关统计分析等方法,确定项目的节地潜力和规模,并评估其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情况。

2.节地控制方案:在节地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规划要求的节地控制方案。

根据项目的功能需求、空间布局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实施节地控制措施,减少土地占用面积,并确保建设项目的绿地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3.节地施工管理: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占用和利用进行监测和管理。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节地管理,控制施工用地面积,避免临时占地行为对周边土地资源的损害,并提出相关治理措施。

4.节地效果评价:对建设项目的实施结果进行节地效果评价,衡量节地控制方案的实施效果和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节地控制方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有限的矛盾,要求我们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和保护。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与浪费,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调查研究:对建设项目的用地现状和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调查和研究,了解项目的土地占用情况和潜在问题。

2.制定节地评价指标和方法: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规模,制定相应的节地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评估土地占用情况和节地潜力。

3.评价结果分析:对调查和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判定项目的节地状况和可持续性,确定节地控制方案的目标和要求。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怎么做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怎么做

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

以及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

以上这两类项目都需要做建设项目节地评价。

ps:水库和水电工程项目淹没区用地、矿山企业开采区用地、通信和输电线路塔基用地、河道治理工程用地和引排灌工程用地,不列入项目节地评价范围。

由谁来做节地评价?用地单位是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

建设项目用地单位应根据部有关规定要求,对需要进行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开展节地评价,编制节地评价报告,并在建设项目用地报件中附具节地评价材料。

对于用地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用地报件申请受理、审查过程中,应当退回材料,由用地单位开展节地评价。

节地评价要过哪些关用地单位在组织开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属于应进行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应组织开展节地评价,在申请用地报件中附具节地评价材料。

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报件进行审核,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的建设项目用地报件进行核查,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的建设项目用地报件进行审查,对属于应进行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但在申报报件中未附具节地评价材料的,退回建设项目材料,由用地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后再行逐级上报。

经费怎么管组织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论证涉及的经费使用和管理,要按要求纳入财务预算,符合国家财务管理政策制度规定。

土地观察由《中国国土资源报》主办的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学习交流平台。

内容涵盖土地利用管理实务、地产市场分析研判、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解读、咨询答疑、案例分析等,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土地管理政策提供服务。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 哪些建设项目需要开展节地评价?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

同时,水库和水电工程项目淹没区用地、矿山企业开采区用地、通信和输电线路塔基用地、河道治理工程用地和引排灌工程用地,不列入项目节地评价范围。

2 谁是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根据《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用地单位是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由其开展节地评价,编制节地评价报告,并在建设项目用地报件中附具节地评价材料。

对于用地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用地报件申请受理、审查过程中,应当退回材料,由用地单位开展节地评价。

3 如何确定节地评价建设项目?用地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首先应确定哪些项目是需要进行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

确定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用地单位自我认定。

在申报建设用地之前,用地单位应详细了解自身建设项目所在行业的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用地标准编制和发布情况;对于本行业既无土地使用标准又无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应自我认定为节地评价项目。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认定。

国家、省、市、县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无论在哪个层级审核出的无标准和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均应退回原报建方,进行节地评价,其节地评价报告通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后,方可重新申报。

在确定建设项目为节地评价项目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知用地单位,通常以正式书面形式通知。

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在接到通知后,通过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按照土地使用标准对超出用地部分进行核减,重新核定建设用地规模后符合土地使用标准的,可按照正常的报建程序进行申报。

4 用地单位怎样组织开展节地评价?用地单位组织开展节地评价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即可以自行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评价,也可以委托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单位进行评价。

建设用地节地评价规程

建设用地节地评价规程

建设用地节地评价规程
建设用地节地评价规程是指对建设用地进行节约用地评价的规程,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具体规定如下:
1. 评估对象
建设用地规划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土地利用变更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等建设用地项目。

2. 评估内容
(1)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土地价值和潜在用途;
(2)项目用地的紧凑度、深层次利用率和节约用地程度,以及对周边土地资源的影响;
(3)项目建设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风险;
(4)评估结果和建议,包括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设计的优化建议、用地节约措施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等。

3. 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包括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确定适用的标准。

4. 评估方法
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展现等步骤。

数据来源包括相关调查数据、统计数据、遥感数据、现场勘察等,评估结果应以报告形式呈现。

5. 编制与审批
评估由专业评估机构负责编制,需要经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用于建设用地审批和管理。

以上就是建设用地节地评价规程的相关内容和规定。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1.建设项目的土地需求如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度占用土地的情况?2.建设项目的土地占用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要求?是否存在违规建设的情况?3.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是否高效?是否存在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土地的情况?4.建设项目的土地资源保护是否得到充分考虑?是否存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5.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考虑了未来土地需求的变化和可再生利用的可能性?6.建设项目的用地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土地资源?7.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是否具有多功能性?是否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8.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如何?是否会对周边的生态系统和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9.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是否与当地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法规相符合?是否存在违法用地的情况?10.建设项目的土地强度利用如何?是否存在过度开发和过度密集的情况?11.建设项目的土地需求是否有合理替代方案?是否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来降低对土地的需求?12.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是否存在社会公平性问题?是否会导致农民土地被征收,造成土地流转问题?13.建设项目的土地流转和征收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是否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14.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是否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计?是否存在社会问题和冲突?15.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是否会影响到当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是否存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污染?16.建设项目的土地利用是否会影响到当地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否有必要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可以综合评估建设项目的节地性能,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节地评价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节地评价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节地评价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根据原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6号)和《关于改进和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6号)规定,对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以及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应按要求组织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促进超标准、无标准建设项目节约使用土地,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节地评价,掌握用地状况,优化用地规模,引导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节地评价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共同组成节地评价成果,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理供(用)地手续提供依据。

二、需要组织节地评价的情形(一)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二)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三)已开展节地评价但超过预审有效期,存在用地位置、规模、功能分区等发生变化且无标准或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四)为提高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效率,水库和水电工程项目淹没区用地、矿山企业开采区用地、通信和输电线路塔基用地、河道治理工程用地和引排灌工程用地,不列入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范围;(五)压占生态保护红线的建设项目不予开展节地评价。

三、实施机关结合当前节地评价专家库建设情况,节地评审论证工作由省自然资源厅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

根据用地预审批复权限,上报省、国家审批的项目,由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专家评审,其他项目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家评审。

四、组织程序(一)下达节地评价通知。

用地预审或用地报批环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为用地规模超标准或者无用地标准的建设项目,需要开展节地评价的,向建设单位发送《关于提交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的通知》(附件1)。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1.建设项目的规模是多大?项目占地面积有多大?占用的土地是否合理?
2.建设项目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如何?是否存在水源浪费或水质污染问题?是否考虑了可持续水资源利用方案?
3.建设项目是否存在对土壤的破坏以及可持续土地利用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4.建设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否适合项目发展,是否存在地质灾害和环境敏感性问题?
5.建设项目的用地计划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地域特点和环境保护要求?
6.建设项目是否存在生态系统破坏和物种灭绝风险?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7.建设项目是否影响到周边社区和生活环境?是否存在噪声、废气、废水等污染问题?
8.建设项目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如何?是否存在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9.建设项目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问题如何?是否采取了节能减排措施?
10.建设项目是否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否考虑了高效利用资源和循环经济的原则?
11.建设项目是否满足环保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是否考虑了环境监测
和治理措施?
12.建设项目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否存在长期经营和管理
的可行性?
13.建设项目是否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升?是否存在
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14.建设项目是否考虑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的要求?
15.建设项目是否有充分的社会参与和公众信息透明度?是否充分考
虑了相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意见?
16.建设项目是否有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是否存在技术
难题和风险?
以上16个问提对于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至关重要,通过合理评估和控
制各方面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确保项目在可持续的基础上进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一、背景介绍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建设项目,如房地产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

这些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对土地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的制定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估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的目标。

二、评价指标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指标:1. 土地利用率:评估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计算土地利用率指标,即项目用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2. 绿地率:评估项目对绿地的保护和利用情况,计算绿地率指标,即项目绿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3. 建筑密度:评估项目建筑的密度,计算建筑密度指标,即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4. 楼面积率:评估项目建筑的容积率,计算楼面积率指标,即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5. 路网密度:评估项目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情况,计算路网密度指标,即道路长度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三、评价方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收集建设项目相关的数据,包括用地面积、绿地面积、建筑面积、道路长度等。

2. 指标计算:根据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计算,得出评价指标的数值。

3. 综合评价:将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建设项目的节地评价结果。

4. 结果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5. 决策支持:将评价结果提供给决策者,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应用案例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已经在实际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某城市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例,通过应用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规程,评估了该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筑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及相应措施

建筑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及相应措施
控制项
进场前,提前对现场周边、地下管线及地质情况等进行勘察,制定相关处理措施。
4
节约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并应尽量减少占地。
2应在经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组织施工。
3应根据现场条件,合理设计场内交通道路。
4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布置应与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并应充分利用拟建道路为施工服务。
建筑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及相应措施
序号
评价指标
类别
采取的措施
1
施工场地布置应合理并应实施动态管理。
控制项
施工场地布置合理,施工总平面分地下室、主体结构、装饰装饰三个阶段进行策划与实施。
2
施工临时用地应有审批用地手续。
控制项
临时用地未超出红线范围。
3
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人文景观保护要求、工程地质情况及基础设施管线分布情况,制订相应保护措施,并应报请相关方核准。
优选项
深基坑降水未对周边建筑设施构成影响。
9
钢筋加工应配送化,构件制作应工厂化。
优选项
1.箍筋均采用外加工。
2.局部采用了钢筋桁架模板及预制混凝土板。
10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能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等,职工宿舍应满足2m2/人的使用面积要求。
优选项
5应采用商品混凝土。
一般项
1.施工现场临时道路采用双车道与单车道结合的形式进行布置。
2.现场临建全部设置基地红线范围以内。
3.现场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5
保护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2应充分利用山地、荒地作为取、弃土场的用地。
3施工后应恢复植被。

建设用地节地评价规程

建设用地节地评价规程

建设用地节地评价规程
建设用地节地评价规程是指对建设用地进行节约用地评价、优化用地布局、提高用地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

其中,节约用地评价是核定建设用地面积的基础,要以优化用地布局、提高用地利用效率为目标,实行“减量控制、质量提升、效益优化”的原则。

同时,规程还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建设用地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和管控。

此外,规程还明确了节地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包括建设用地节约用地指标的计算方法、节地评价指标的体系和评价方法等,以确保规程的执行和效果。

- 1 -。

节地评价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节地评价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节地评价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根据原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6号)和《关于改进和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6号)规定,对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以及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应按要求组织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促进超标准、无标准建设项目节约使用土地,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节地评价,掌握用地状况,优化用地规模,引导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节地评价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共同组成节地评价成果,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理供(用)地手续提供依据。

二、需要组织节地评价的情形(一)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二)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三)已开展节地评价但超过预审有效期,存在用地位置、规模、功能分区等发生变化且无标准或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四)为提高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效率,水库和水电工程项目淹没区用地、矿山企业开采区用地、通信和输电线路塔基用地、河道治理工程用地和引排灌工程用地,不列入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范围;(五)压占生态保护红线的建设项目不予开展节地评价。

三、实施机关结合当前节地评价专家库建设情况,节地评审论证工作由省自然资源厅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

根据用地预审批复权限,上报省、国家审批的项目,由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专家评审,其他项目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家评审。

四、组织程序(一)下达节地评价通知。

用地预审或用地报批环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为用地规模超标准或者无用地标准的建设项目,需要开展节地评价的,向建设单位发送《关于提交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的通知》(附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 哪些建设项目需要开展节地评价?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

同时,水库和水电工程项目淹没区用地、矿山企业开采区用地、通信和输电线路塔基用地、河道治理工程用地和引排灌工程用地,不列入项目节地评价范围。

2 谁是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根据《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用地单位是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由其开展节地评价,编制节地评价报告,并在建设项目用地报件中附具节地评价材料。

对于用地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用地报件申请受理、审查过程中,应当退回材料,由用地单位开展节地评价。

3 如何确定节地评价建设项目?用地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首先应确定哪些项目是需要进行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

确定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用地单位自我认定。

在申报建设用地之前,用地单位应详细了解自身建设项目所在行业的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用地标准编制和发布情况;对于本行业既无土地使用标准又无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应自我认定为节地评价项目。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认定。

国家、省、市、县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无论在哪个层级审核出的无标准和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均应退回原报建方,进行节地评价,其节地评价报告通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后,方可重新申报。

在确定建设项目为节地评价项目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知用地单位,通常以正式书面形式通知。

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在接到通知后,通过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按照土地使用标准对超出用地部分进行核减,重新核定建设用地规模后符合土地使用标准的,可按照正常的报建程序进行申报。

4 用地单位怎样组织开展节地评价?用地单位组织开展节地评价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即可以自行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评价,也可以委托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单位进行评价。

用地单位和相关技术单位进行节地评价时,应成立专门的节地评价技术小组,由从事相关领域时间较长、技术专业能力强、具有行业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应有选取熟悉建设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对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和各功能分区规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科学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编制节地评价报告。

5 节地评价应采取哪些方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应体现4个方面内容:用地规模是否节约;用地结构是否合理;用地功效是否最大化;用地综合效益是否最优。

提高建设项目的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既防止低效用地,又要防止高强度用地,引起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因此,节地评价应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总体分析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但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法。

对于项目用地的总规模和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可以量化的,应尽量把指标进行量化;对无法进行量化的内容,应进行定性的、经验性的分析。

其中定性评价包括项目建设用地规划布局的合理性;项目建设工艺技术水平先进性、经济性分析;项目建设节地技术措施;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比较分析;项目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合理性进行分析等。

定量评价的方法有比较法、优化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等等。

6 节地评价应当遵循哪几项原则?综合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从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土地利用状况。

差异性原则。

建设项目所属的行业不同,决定了建设项目对用地要求的差异性以及对用地周边配套环境的要求的差异性。

节地评价工作应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型、特点以及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科学合理选择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节约集约原则。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应以节约土地、集约用地、合理布局为原则。

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提高投入产出强度和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用地结构和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7 节地评价应进行哪些技术准备?建设项目在进行节地评价之前,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规划等进行分析,对评价方案所涉及的评价对象、评价任务、技术思路、工作组织、时间安排等进行具体安排,收集节地评价调查资料。

其中,需要调查的文字资料包括: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资料,建设项目拟用地规模及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建设项目建设所涉及相关用地标准和建设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文件资料。

需要调查的图件资料包括: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图,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建设项目功能分区图和相关项目图件。

8 如何编制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节地评价报告是用地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成果报告,是提交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论证的文本。

评价报告应对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分析和方案类比,分析提出评价的依据、方法及结果。

报告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用地情况等;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对象、原则和具体评价内容;建设项目总规模和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确定的合理性;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结论;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图件资料。

9 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如何组织评审论证?对于由地方审批的建设项目,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受理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等申报材料后,应及时组织专家进行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

对于上报国土资源部的建设项目,由所在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

在操作中,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论证,或者指定或授权下属事业单位具体承办。

评审论证可采取专家论证会的形式。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通过互联网组织线上评审。

评审论证主要程序应遵循如下步骤:建设项目用地单位开展节地评价;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定节地评审论证方案;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节地评审论证;节地评审论证专家组出具节地评审论证意见;资料归档。

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对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作出补充规定或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10 项目节地评审论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节地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针对建设项目特点所采取的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能够定量评价的是否进行了量化计算;定性分析是否科学。

建设项目规划布局的合理性。

对节地评价报告中建设项目规划布局方案合理性及各功能分区划分的合理性进行论证。

建设项目各功能分区规模的合理性。

对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合理性,新增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及用地规模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夹带项目外用地等进行论证。

建设项目用地总规模的合理性。

对节地评价报告中总用地规模合理性进行论证,对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的真实性、科学性进行分析,对超标准用地规模是否合理进行论证。

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措施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结合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发展现状,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是否是行业推荐和提倡的先进技术进行论证。

11 如何确定参与项目节地评审论证的专家?节地评审论证专家组应当由国土资源及相关行业领域专家组成,成员为5人以上单数。

专家库内专家应符合以下条件:熟悉土地使用标准、建设标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设计等专业领域的业务和法律法规;从事土地管理、公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行业领域工作满5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

12 地方如果开展节地评审论证专家库建设?目前,国土资源部在部级层面已初步建立了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专家库,各省根据业务及管理需要,也应尽快建立省内节地评审论证专家库并加强管理。

专家库吸纳的范围应包括参与土地使用标准及相关工程项目标准编制的专家、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以及公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行业领域专家。

专家库应实行动态管理机制。

各地应建立和规范专家的申请、准入、评价、审核和退出等管理制度,明确组织开展专家论证的工作方式以及专家的权利、义务,根据开展工作情况实施综合评估,保证论证水平。

同时,各地应注重发挥专家在修订完善土地使用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中的作用。

13 如何组织召开专家评审论证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专家评审论证会召开时间后,通知与会专家具体时间和相关要求,于会前将节地评价报告及相关材料送达专家组成员,以便于专家提前对评审论证的项目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组织召开节地评审论证会,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宣布节地评审论证专家组成员情况,由专家组成员推选节地评审论证专家组组长;建设用地单位介绍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专家组对报告的内容进行论证;专家对报告中存在问题进行质询,提交独立的专家意见;专家组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对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专家组论证意见。

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过程应当制作笔录。

根据拟论证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组织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踏勘。

14 项目节地评审论证应遵循哪些原则?依法依规原则。

依据法律法规、土地使用标准、建设标准、行业设计标准等开展节地评审论证。

满足生产功能原则。

论证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类型、特点,在体现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标准要求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

满足安全性原则。

评审论证工作应考虑建设项目在充分满足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环境防护等安全条件下,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

体现技术先进性原则。

建设项目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前提下,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利用、工程投资、环境保护等技术经济条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采取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先进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

15 专家组如何形成节地评审论证意见?专家组根据论证情况出具评审论证意见,分以下两种情形:出具“通过评审论证”意见。

经专家论证,对评价方法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各功能分区和总规模用地合理、采用的工程技术先进的建设项目,专家组出具“通过评审论证”意见。

建设用地单位接到意见后,可按照相关要求履行后续报批手续。

出具“未通过评审论证”意见。

经专家论证,对报告采取的评价方法不科学、规划布局有待完善,各功能分区和总规模用地不尽合理、采用的工程技术不够先进的,出具“未通过评审论证”意见。

同时,专家组应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

用地单位接到“未通过评审论证”意见后,应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或核减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后再提交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用地单位在报告通过论证之前,应暂停用地报批程序。

16 如何提交评审论证材料并进行资料归档?经专家组评审论证出具“通过评审论证”意见的,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上报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材料时,应当在审查报告中对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情况进行描述,并附具专家和专家组论证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