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系列微课2
福建省2018年学年会微课展示生物必修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微设计
![福建省2018年学年会微课展示生物必修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f6766669eae009591bec19.png)
授课教师姓名
周美英
学科
生物
学校
建阳一中
微课名称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视频长度
4分57秒
录制时间
2015.8
知识点来源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二模块
知识点描述
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双球菌、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预备知识染色Βιβλιοθήκη 的组成。教学类型讲授型
适用对象
高中学生
设计思路
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奠定了后续科学家展开研究的基础,在此微课设计中首先以遗传物质的早期争论微引子引出格里菲斯实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图文引导学生了解肺炎双球菌,进而展示格里菲斯4组实验通过细致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格里菲斯的实验推论并体会其中蕴藏的对照思想和科学家设计实验的严谨、巧妙。
1.能够从染色体的组成引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
2.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实验过程不难理解但能通过细致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对照思想和科学家设计实验的严谨、巧妙。
3.精选巩固练习,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可进一步搜集更多关于转化的素材。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1、片头
你好!本微课介绍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3秒
2、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分37秒
第二部分内容:
1.肺炎双球菌
2.格里菲斯实验过程。
3.格里菲斯实验的分析、推测。
3分15秒
3、结尾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2秒
巩固延伸
学生结合微视频所学,利用微练习巩固延伸。
自我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公开课课件第二节染色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公开课课件第二节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80c84e4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4.png)
04
遗传图谱绘制方法及应用举例
遗传图谱基本概念及绘制步骤
遗传图谱定义
遗传图谱是指用来表示生物体或种群遗传结构的一种图示,通常包括染色体、基 因和遗传标记等信息。
绘制步骤
确定目标生物或种群;收集遗传信息,包括基因型、表型等数据;选择合适的绘 图软件或工具;按照一定规则将遗传信息绘制成图谱。
常见遗传病图谱解读技巧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 二公开课课件第二节 染色
目录
• 染色体与遗传基础 •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 • 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关系探讨 • 遗传图谱绘制方法及应用举例 • 基因突变、重组和修饰对生物进化意义 • 课堂小结与回顾
01
染色体与遗传基础
染色体概念及结构
染色体定义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信息的 物质,在细胞分裂时呈现为棒状
显微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 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注意观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 末期等各个时期的细胞。
03
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关系探讨
性别决定因素及类型介绍
性别决定因素
性别决定于生物个体的性染色体 组成,通常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有关。
性别决定类型
包括XY型性别决定和ZW型性别 决定。XY型常见于哺乳动物(包 括人类),ZW型常见于鸟类和某 些昆虫。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 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 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和交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
01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02
在联会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
高中生物第二课细胞器知识分享
![高中生物第二课细胞器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9443b0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0.png)
第二课 认识细胞器
线粒体是细胞里的发电厂
线粒体由双层膜包被,外膜光滑而内膜向 内部折叠成嵴,启发思考:为什么要有这 样的结构?
有研究表明,飞翔鸟类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马拉松运 动员腿部肌肉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一般人多出一倍以上。在体外培养细胞 时,新生细胞比衰老细胞或病变细胞的线粒体多。
A.细胞核B.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
溶酶体为单层膜包被的囊状结构,内含多种水解酶,
专为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 病毒或细菌。
中心体总是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
接近于细胞的中心,因此叫中心体。在电子 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每个中心体含有两个中 心粒,这两个中心粒相互垂直排列。中生种子细胞内含滑面内质网特别多, 这说明了什么?
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将内质网合
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 然后分门别类地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 分泌到细胞外。高尔基体是完成细胞分 泌物(如蛋白)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 从内质网送来的小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 将内含物送入高尔基体腔中,在那里新 合成的蛋白质继续完成修饰和包装。
观看视频,根据视频所示用健那绿对自己的口腔壁细胞进行染色, 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线粒体数量。
内质网为由生物膜构成的互相通连的片层
隙状或小管状系统,膜片间的隙状空间称为池。 这种细胞内的膜性管道系统一方面构成细胞内 物质运输的通路,另一方面为细胞内各种各样 的酶反应提供广阔的反应面积。内质网可分为 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前者表面有核糖体。
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汗腺细胞能分泌汗液;它们的内质网和高尔 基体的分布有何异同?说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什么作用?
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人教版 高一生物 必修二 公开课课件[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人教版 高一生物 必修二 公开课课件[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feec06d0c1c708a1284a4494.png)
含三个染色体组
Ab呢?
练习1
1、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 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
B
C
D
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aaBbbbCCCc,那么它 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C A、2、 B、3 C、4 D、8
人类的染色体
有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几条染色体?
思考:
1、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得到的 每个子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10条 2、子细胞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 有 3、子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4、每个染色体组由几条染色体 2个 构成? 5个
二倍体 发育 幼苗
二倍体 植株
授 粉
二倍体 发育 幼苗
二倍体 植株
花粉 诱导
二倍体 秋水仙素处理 四倍体 幼苗 染色体加倍 植株
三倍体 发育 三倍体 种子 植株
三倍体 无籽瓜
第一年
第二年
思考:三倍体植株为什么不 能形成种子?
虽有授粉,但无受精作用发生,因为三倍体的 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 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卵细胞),但授 粉后的子房也可发育成无籽西瓜。原因是授粉 后,雌蕊的生长素含量增加。
a g b c d e f
h
i j k l
注意:必须强调是非同源染 色体之间的染色体交换,同 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 于基因重组,对生物的变异 是有利的。
a
b c
移接
k l
夜来香的变异
a g
b h
c
i j d e f
一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种类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4、倒位
a b c
d
e
f
e f a e d 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4.1《质壁分离 实验》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4.1《质壁分离 实验》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5ebceb700abb68a982fb71.png)
3.加蔗糖(引流法)(蔗糖3~5滴)
4.光学显微镜观察观察、拍照 5.加清水(引流法)(清水8~10滴)
6.光学显微镜观察观察、拍照
7.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4、实验结果猜想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蔗 糖 0.1g/ml 0.3g/ml 0.5g/ml 0.7g/ml
质 壁 分 离 前
2.材料选用
新鲜洋葱、浓度分别为0.1g/ml、0.3g/ml、 0.5g/ml 0.7g/ml的蔗糖溶液
选择这四种浓度的原因:配置更高浓度溶液,蔗糖溶解很慢 0.1-0.7浓度涉及范围广,结论具有 代表性
3.设计实验:
0.1g/ml蔗糖
0.3g/ml蔗糖
0.5g/ml蔗糖
0.7g/ml蔗糖
1.制作临时装片(清水:1~2滴)
教材举例说明了离子可以进入细胞,葡萄 糖和硝酸钾可能会使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出现自 动复原,省去了加清水的步骤,简化实验环节。
2.实验设计
0.16g/ml葡萄糖≈0.3g/ml蔗糖
硝酸钾分子
0.090g/ml≈0.3g/ml蔗糖
离子
0.045g/ml≈0.3g/ml蔗糖
3.实验结果预期
0.16g/ml葡萄糖
正常紫色洋葱鳞片 叶外表皮细胞
正常紫色洋葱鳞 片叶外表皮细胞
正常紫色洋葱鳞 片叶外表皮细胞
正常紫色洋葱鳞 片叶外表皮细胞
质 壁 分 离
有待探究
发生质壁分离
明显发生质壁分离
明显发生质壁分离
质 壁 分 离 复 原
——
质壁分离复原
有待探究
有待探究
谢谢大家
小课题Ⅲ 溶液类型对质壁分离的影响
1.选择该小课题的理由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应该会被细胞吸 收,质壁分离可能会受到影响。
人教版 高一生物 必修二 公开课课件[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 高一生物 必修二 公开课课件[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1a726eb0975f46527d3e13f.png)
通过学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 成,请同学们画出遗传信息传递的 流程图,标出传递方向?
DNA
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提出
2、背景
1957年 克里克
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弄清楚之前
3、具体内容及图解
中心法则内容 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流动方向)
教材P68页
中心法则图解 DNA
转录
RN A
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
CFTR基因缺失三个碱基
CFTR蛋白结构异常
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以上两个资料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囊性纤维病的成因。
②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 性状 结构 ______而_____控制生物体的_______ 直接 这属于直接控制
多基因控制某性状
人的身高、血压、智力、长相、 记忆力等
控制酪氨酸酶的 基因异常 酪氨酸酶不能 正常合成
酪氨酸不能正常 转化为黑色素 缺乏黑色素表现 为白化病
以上两个资料 (1)基因角度分析豌豆是圆粒还是皱粒; (2)白化病的成因。
酶的 ① 基因通过控制______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性状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_____,这属于 间接控制
编码血红蛋白的 基因中一个碱基变化 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 红细控制 + 后天环境的影响 生物体性状的控制模式: 表现型 = 基因型 + 外界环境
DNA的分布
主要在染色体上
(所以说,染 色体是DNA的主 要载体)
细胞质内
例:紫茉莉 叶色的遗传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生物的遗传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中的基因都 称为细胞质基因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课件第2章第1节第1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与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课件第2章第1节第1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与减数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af01cd0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3.png)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①中每条染色体都含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共有 4 对姐妹染 色单体;图②中无姐妹染色单体;图③处于减数分裂Ⅱ的中期,细胞中有两条染色 体,说明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 条,当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才 为 8 条。
答案:D
知识点(二)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减数分裂的概念
D.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即为同源染色体
解析: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不 是随意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A 错误;在形成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过程中,B 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进而形成四分体,所以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彼此联会形成四分体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C 正确;细胞分 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不是 同源染色体,D 错误。 答案:C
非姐妹
a 和 a′、b 和 b′、c 和 c′、
染色单 连接在不同着丝粒上的两条染色单体 d 和 d′是姐妹染色单体;
体
a 和 b(除 a′外)等是非姐
妹染色单体
概念
解释
联会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图像及分析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 四分体 1 个四分体=1 对同源染色体=2 条染色体 =4 条染色单体(含 4 个 DNA 分子)
(2)(科学思维)细胞 B、C 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有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提示:没有。 有。
(3)(生命观念)染色体数目减半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消失分别发生在图中的哪个过程?
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即甲过程;姐妹染色单体的消失 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即乙过程。 (4)(生命观念)不考虑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细胞 D、E 的染色体组成 是否相同?如果考虑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呢? 提示:相同。 不一定相同。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4)
![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4)](https://img.taocdn.com/s3/m/4d17b45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c.png)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授课人:
本节聚焦 FOCUS
01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有哪些类型?
02 什么是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03 含有多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是多倍体吗?
04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有哪些类型?
课前回顾
1、什么是一个染色体组? 2、一个染色体组具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多倍体?
杂交育种
P
高杆抗病 × 矮杆感病
DDTT
ddtt
第1年
F1
高杆抗病 DdTt
×
第2年
F2 D__tt
D__T__
ddT__ 矮秆 抗病
ddtt
×
从F2中选择矮秆抗病 品种,并连续多年自交、
第3~8年
ddTT
符合要求的
筛选,直至不发生性状 分离为止。
矮抗品种
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缺点:操作复杂
②.固定
剪取根尖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h,以固定细胞形态,然后用体积分 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探究·实践——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③.制片 包括_解__离___、_漂__洗___、_染___色__、__制__片___4个步骤; 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目的: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制片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染色体数目加倍)
幼苗 秋水仙素处理芽尖
生长、发育
多倍体
①.为什么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芽尖)呢?
答:因为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生长旺盛,细胞有丝分裂旺盛,此时处理效果较好。
②.处理后的幼苗长大以后是否所有的器官染色体数目均加倍呢? 答:不是。芽尖发育而来的茎叶花均加倍,但是未处理的根部细胞没有加倍
高中生物优秀微课教案大全
![高中生物优秀微课教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9e5aa1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c.png)
高中生物优秀微课教案大全课题: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2. 掌握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能够分析和解释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教学重点:1. 影响植物生长的四大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2. 掌握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
教学难点:1. 对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2. 理解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复杂影响关系。
教具准备:1. 电脑、投影仪;2. PPT课件;3. 实验材料:盆栽、土壤、植物种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情况,植物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引起学生对今天课题的兴趣。
二、学习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10分钟)1. 通过PPT介绍植物生长的四大影响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2. 讲解每个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盆植物和相应的实验材料;2. 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讨论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复杂影响关系。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向学生总结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2. 拓展到植物生长的其他相关知识,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按照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自行收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探究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建立全面的认识体系。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02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课件
![202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2f036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1.png)
2024/2/29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 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 用,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开展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 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公众积 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20
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保护中应用
生态旅游
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欣 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了解生物多 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促进生物多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理解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掌握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 制,了解其在生物发育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9
解题技巧指导
2024/2/29
遗传学问题的分析方法
掌握系谱分析、基因型与表现型推断等解题技巧,能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遗传学问题。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
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设计简单的遗传学实验,并具备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生物信息学
关注生物信息学在基因 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 域的应用,了解大数据 分析在生物学研究中的 重要作用。
31
THANKS
2024/2/29
32
生物地理学
通过研究生物在地理空间 上的分布和迁移,可以揭 示生物进化的历史和环境 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17
04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 影响
2024/2/29
18
物种灭绝和濒危原因探讨
生境丧失和破碎化
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生境丧失和 破碎化是物种灭绝和濒危的主要 原因之一。例如,森林砍伐、城 市化进程、农业扩张等导致大量 自然生境消失,使许多物种失去 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基因工程定义
通过改变生物遗传物质来创造新的生物类型或改良现有生物的技 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优秀课件: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优秀课件: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7924d9192e45361166f55f.png)
2N→N(减半)
2N→4N→2N
0→4N→2N
精(卵)原细胞 ↓
初级精(卵)母细胞 ↓
次级精(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N→2N→N(不减 半)
2N→N
2N→0
次级精(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 精(卵)细胞 (第二极体)
要点探
究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
数量变化柱形图如下(以二倍体生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为
要点探 究跟踪训练
1.右图为基因型为aaBbCc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据此可确认该细D胞( )
A.发生过基因突变
B.将形成四种配子
C.是次级精母细胞
D.没有同源染色体
要点探
究
名师点睛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几个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
(1)如果细胞内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则核DNA分 子数=染色单体数;如果细胞内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则核DNA分子数=染色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4)图2中丙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 于________期。
要点探 究
(5)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
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若M的
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第2课时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69044d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b.png)
由上面两题可知,除无性生殖的生物外,判断一个真核生物可育与否的关键 是能否形成正常的配子,而形成正常配子的关键是同源染色体能够正常联会; 如大多数异源二倍体,染色体无法联会,也会造成不育,例如骡子。
➢ 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概念辨析
发育起点
配子 单倍体(无论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西瓜幼苗的芽尖是有丝分裂旺盛的地方,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从而得到四倍体。
2、处理后的植株,各个部位染色体数目是否都为4N?
秋水仙素处理后的茎、叶、花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处理的 根细胞中仍为两个染色体组。
第 一 年
果皮 4N 西瓜瓤 4N 种子的胚 3N 种皮 4N
②利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植株未受粉的雌蕊,以促 进子房发育成无种子的果实,同时,在花期全时段要进行套袋处理, 以避免受粉。
第
二
联会紊乱
授粉
2N
年
无子西瓜
三倍体植株
一、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P91
第
2N
秋水仙素处理
一
4N
2N
年
果皮 4N 西瓜瓤 4N 种子的胚 3N 种皮 4N
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一)原理
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 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
(二)方法步骤
1.诱导培养 将洋葱(或大葱、大蒜)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的底部接 触水面。待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__不__定__根___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 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48-72h。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减数分裂过程动画演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减数分裂过程动画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f9158511d5bbfd0a785673a0.png)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返回 与有丝分裂比较 继续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 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高中生物优秀微课教案
![高中生物优秀微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e925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d.png)
高中生物优秀微课教案教学内容:基因的遗传规律适用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相关概念。
2. 能够描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3. 能够应用遗传规律解释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
教学重点:1. 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2. 如何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解释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板书、彩色笔3. 孟德尔遗传定律实验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介绍基因的遗传规律,引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话题。
二、学习(15分钟)1. 讲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2. 展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豌豆杂交实验。
2.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四、讨论(15分钟)1. 学生交流讨论实验结果。
2. 教师指导学生解释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孟德尔遗传定律。
五、归纳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基因遗传规律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基因变异对个体适应性的影响,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基因的遗传规律,提高学生对遗传学的理解。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可以增强学生对基因遗传规律的记忆和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遗传学的认识。
高中生物科学方法微课二研究动物激素功能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课件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高中生物科学方法微课二研究动物激素功能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课件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888efe1baeaad1f347933f57.png)
深。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
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 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
量,若A组小白鼠TRH的含量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的含量减少,则TRH的含
量减少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即观点二正确;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TRH的分泌量减少是
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即观点一正确。
答案:(1)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②甲状腺 ③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
①若A组小白鼠TRH的含量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的含量减少,则观点
____________正确;
②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观点________________正
确。
【解析】要证明TRH的减少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还是TSH通过促进甲
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可通过设置切除甲状腺与不切
科学方法微课(二)
研究动物激素功能的“加法原理
”和“减法原理”
【科学方法·是什么?】
自变量控制是生物学实验的本质,它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设法对研
究对象进行干扰;一类是设法排除对研究对象的干扰。这是用两个相反的方式
进行的自变量控制,其所依据的原理是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1.加法原理:
高中生物科学方法微课二实验设计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6
![高中生物科学方法微课二实验设计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6](https://img.taocdn.com/s3/m/fab3af0c0975f46526d3e102.png)
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若甲组收集的病毒不含放射性而乙组有放射
性,则说明该病毒为
病毒。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1)酶解法:通过分离提纯技术,提取新病毒的核酸,加入
酶混合培养一段
时间,再感染其宿主或宿主细胞,若宿主不患病或在宿主细胞内检测不到子代病
毒,则新病毒为DNA病毒。
(2)侵染法:将该病毒的宿主细胞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记为甲
组)和尿嘧啶(记为乙组)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分别接种
,培养一段
学习课件
高中生物科学方法微课二实验设计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6
科学方法微课(二) 实验设计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科学方法· 是什么?】 干扰。这是用 两个相反的方式进行的自变量控制,其所依据的原理是“加法原理”和“减法 原理”。
艾弗里的实验,设计一组新的实验加以证明:
。(写
出思路即可)
【教你解题】 1.变量分析: (1)自变量:组成S型细菌的各种化学物质。 (2)因变量: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是否出现S型细菌。
2.通过控制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控制 方法
加法 原理
自变量和对照实验
分离提纯的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分别加 入R型细菌的培养基,通过对照,判断哪种物质可以使R型细菌转 化成S型细菌
2.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的原理: (1)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例如,在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分别加热、滴加FeCl3溶 液、滴加肝脏研磨液;又如探究不同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等。 (2)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例如,在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又如验 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 速率
温度
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与细胞呼吸 有关酶的活性,而延长保存时间
2、水分
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水含量越多,细胞呼吸作用越强。 问题
1、粮油种子贮藏前为什么要风干、晾晒?
减少水分,降低呼吸作用
2、干种子萌发前要浸泡,为什么?
含水量增高,提高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系列微课2
细胞呼吸之六: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吉水二中 胡剑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
适用对象:高一、高二、高三学生
细胞呼吸之六: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吉水二中 胡剑 QQ:867590070
条件
C6H12O6+6H2O+6*O2
酶
6CO2+ 12H2*O +能量
原料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温度
3 、O 2:
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随氧气浓度升高而增大,无 氧呼吸则受到抑制。 问:中耕松土有何作用?
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
4、CO2浓度
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 增加,呼吸速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