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时代政治生活的德性. pdf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至善”
智库时代 ·271·百家争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至善”屈丽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最高的应用科学,它研究城邦的“至善”。
自然赋予了人和城邦以目的,目的就是“至善”。
在其政治思想中,处处可见对“至善”的追求,灵魂善体现了城邦论中的“至善”,共和体现了政体论中的“至善”,平衡体现了权力分配论中的“至善”,正义体现了法治论中的“至善”,德性体现了理想城邦论中的“至善”。
关键词:《政治学》;城邦政治;共和政体;“至善”中图分类号:G40-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8)05-0271-002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开篇不久就宣称,人按其本性要生活在城邦中,一切团体都有其目的,城邦的目的是达到社会生活的最高目标—“至善”,亚里士多德关于“至善”的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部分,自然赋予了人和城邦以目的,目的就是“至善”[1],他的“目的论”中对于人和城邦为什么要追求“至善”也给出了回答。
讨论目的论首先就要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根据“四因说”,事物形成有四个因:第一种,质料因,它是构成需要解释的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形式因,它是物体所采取的形式;第三种,动力因,它是物体产生的过程,也就是推动质料变成物体的原因所在;第四种,目的因,它是物体的最终的目的,即物体最终要达成一种怎样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坚持目的论,以目的作为解释的基础,即要想明白实体的行为,就要知道它的目的。
四因在政治研究中也是相对应的,城邦的质料对应的就是公民;形式对应的就是城邦的政体;动力对应的就是自然,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2],自然要求人们聚集到一起来过一种好的、“至善”的生活;目的对应的就是“至善”。
事物的目的在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故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最终都体现着对“至善”的追求。
论亚里士多德_自然_德性伦理学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启示
【博士后暨博士生论坛】论亚里士多德“自然”德性伦理学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启示方德志* 〔摘要〕 亚氏德性伦理学是以“自然”为基础的,“自然”是本体用意与现象用意的内在统一,统一于“人生”之中。
在亚氏德性伦理学语境中,人的生命历程与呈明“自然”的德性之美是内在统一的过程。
当代德性伦理学复兴缺乏本体论承诺,致使德性伦理学复兴缺乏统一的解释力度。
这需要从亚氏“自然”德性伦理学中获得启示。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自然德性伦理学 复兴〔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0)05-0149-09 当代德性伦理学已正式被纳入现代规范伦理学“三杰”之列,但是德性伦理学的现状令人堪忧。
古典德性伦理学的“自然”精神遇到了基督教道德心理的内在抵触,致使德性伦理学复兴缺乏本体论承诺。
本文将通过对亚氏自然德性伦理学中“自然”含义的揭示,以“自然”本体作为统一性解释以期为德性伦理学的复兴指向提供几点启示。
一、对亚氏德性伦理学中“自然”之“基”的阐述亚氏德性伦理学是以“自然”为基础的(thenature-based)。
这里的“自然”既作本体范畴之用,也作现象范畴(自然有机体)之用①,两者统一于“人生”之中。
亚氏德性伦理学就是以本体“自然”为内在目的论承诺,为作为有机体的人的生命历程能够“合自然”地行动树立一种理想的学理标准。
下面我们将分别结合亚氏的原因学说和灵魂学说来作阐述。
1.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随着人的反思意识增强,人类把各种生命现象的本原都归因为“自然”,“自然”充当了生命现象及其意义的本体论承诺。
这集中体现于亚氏承继的原因学说之中。
严格地说,作为一门学问,西方古典德性伦理学是随着原因学说的发展成熟而产生的,逻辑上后于认识论。
在自然哲学产生之前,追问生命之动的本原的最早语言形式是神话,例如,海洋(的本原)是海神波塞冬,战争(的本原)是战神阿瑞斯,太阳(的本原)是阿波罗,等等。
论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
论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摘要:亚里士多德对公正的理解是基于他的政治学的,政治学研究的是属人的最高的善,也即城邦的善。
同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公正是道德德性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的公正不仅有助于自身善的实现,也有助于他人的善。
它是人们获得城邦的善和幸福的最重要德性。
在这种意义上公正又被称为德性之首。
另外,公正总是与不公正紧密相连的,所以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公正和不公正的探讨来说明公正这种德性。
关键词:公正;意愿;平等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将公正置于道德德性的一节之下谈,而是在谈完具体德性之后,又用了一卷的篇幅来探讨公正的德性。
因为公正的德性与其他德性不同的是,它”不是总体的德性本身,而是对于另一个人的关系上的总体德性”[1](p130)。
而在前面,亚里士多德又将德性定义为”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更具体的说就是在我们的感情和实践当中表现出来的适度的品质。
公正与其他德性同属于这种适度的品质。
其他具体德性更多的和人的情感相关,有助于自身善的实现。
而公正不仅仅是某种意义上的善,它具有很多不同的意义,并且很明显的与其他德性相关联。
一、公正的性质和范围?%]?%b?%c?%z?%b?%h?%l??%n?%`公正,在希腊语中指:按照公正的精神或原则做事的品质。
公正同法律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
?%]??%c?%z?%b?%h?公正的,在其词义上同时就是符合法律的,遵守法律的。
同样,?%z?%]?%b?%c??%z?不公正,就指不按照公正的精神或原则做事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是一种品质。
”这种品质使一个倾向于做正确的事情,使他做事公正,并愿意做公正的事”[1](p127)。
亚里士多德将此做为作讨论的基础。
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对公正的探讨必须通过对不公正的探讨来实现。
因为,他认为,首先”一种品质是相反品质中的一种”,通过对相反品质的探讨我们可以了解所要探讨的品质。
其次,对于一组相反的概念来说,它们在意义上是对等的。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及其德育启示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及其德育启示作者:冯新蕾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13期摘要:《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第一本伦理学专著,其中的思想观点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对此书的理解,梳理德性的本质与目的,得出一些可供我国德育工作借鉴的思想,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观;德育启示一、德性的基本概念亞里士多德主要研究人的德性,他将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正如《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所言:“理智德性主要是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所以需要时间和经验,道德德性通过习惯养成,因此它的名字“道德的”也是从“习惯”这个词演变而来。
”1人的德性有几个特点,一是一种品质,二是拥有德性可以使一个人好并且能出色的完成活动,三是这种德性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所以研究德性的目的不在于了解德性,而在于使人们成为实践德性的人,最终成为至善之人。
二、德性的本质与目的(一)德性的本质---中(适度)“中”这一思想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他的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他认为“德性是一种选择的品质,存在于相对于我们的适度之中。
这种适度是由逻各斯规定的......所以从其本质或概念上来说德性是适度。
”2亚里士多德提出德性的本质是适度,也就是所谓的中。
而适度状态是不同的,一是相对于事物自身而言,二是相对于我们自身而言,相对于事物自身而言是不合理的,比如我们的饮食习惯,一个人一天吃8磅食物,另一个人吃2磅,如果按事物自身的中间来说,那就定位吃5磅,但是5磅食物不适合于每一个人,所以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适度是相对于我们自身而言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实践都有适度状态,而且要想把握好适度状态,就要有正确的逻各斯,这就需要明智这一实践理性,明智的人的善于从总体上考虑对其有益的事情,这种考虑并不是凭空猜测,也不是道听途说,而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经过重重考验的理智德性,所以把握德性的本质就要牢牢把握适度,也就是中这一思想。
论政治与德性之间的关系
论政治与德性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自中世纪以来,政治哲学与政治学就开始了缓慢的剥离过程,这个剥离一方面是政治哲学与政治学的剥离,一方面也是政治问题与德性和政治目的的剥离。
政治问题不能仅仅被还原为关于“是”的应用性学问,而始终是一种关于“应当”的政治构想,否则就会引发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的问题。
标签:政治哲学;政治学;德性;剥离过程何谓政治哲学?按照斯特劳斯的定义:是关于政治事务之本性的研究。
因而不可避免将要涉及政治之善恶好坏,政治行为之正当与否,政治理念之卑贱高尚,以及其与至善价值之间的距离。
说起来这门学科足够古老,亚里士多德早已将其定义为研究人类至善行为的学科之一。
但是在今天,政治哲学却逐渐与它自身的目标(德性)分离开来,变成一种关于具体的国家政策和策略的实用性学科——政治学。
但是在沃林看来,政治学离不开政治哲学,因为任何具体的政治策略总是源自于政治概念的构想。
因为所有的策略都是一些概念,概念源于概念体系,概念体系是各种概念有序排列的总和,而所有概念体系的总和就是一种哲学体系或称意识形态:“这是由于一种政治理论包含一系列概念:诸如——秩序,和平,正义,法律等等——被一种类似于分派重音和语调的标志原则联系在一起,如我们说过的那样。
该标志原则的任何移动或重大变动,或者对一个或几个概念的过分强调,最终都会导致一种不同的理论。
”当我们在谈论任何策略(是且总是概念的有序组合)时,实际上就已经预设了一系列概念的存在,不同的是你的排列方法和秩序而已。
要做到这一点,非得有一种政治哲学的眼光不可。
因为概念是抽象无形的,这是一种对概念的“看”(vision)。
这种看本身又是一种想象和构造。
这种想象是:“想象是理论说明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成分,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为了使各种政治现象在理智上可控制,它们必须以我们或可称之为‘经校正的全部内容’被展现出来。
”如果要问看到了什么,那将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该概念就是一种形而上的构造和设计。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在伦理学中,德性问题始终是一个永恒话题。
毕达哥拉斯曾把德性归为数目的比例关系,苏格拉底明确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柏拉图则确立了著名的四德性说。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和发展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德性论,为后世的德性伦理奠定了基础,开辟了研究的新起点。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因而他的理论和思想必然的要受到柏拉图的影响,但与他人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并不只局限于柏拉图的观念,并没有被柏拉图的思想所禁锢,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扬弃和发展。
因为他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所以亚里士多德是更注重思辨的,更注重理性的。
故此,他把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转向了理智的现实主义,这在他的德性观上也有体现。
他把德性分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但显然,在他的观念中,理智德性才是德性的本质德性,理性才是德性的根本,这便为后世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于现世的我们仍有重大意义。
当今社会一系列道德问题事件的发生,无不在昭示着人们道德意识的普遍缺失。
亚里士多德对德性论的研究和分析,无疑是为我们正确认识德性知识,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树立了理论参照系。
他的德性理念影响人们伦理道德和幸福生活的理解,揭示了德性的理性实质。
加深对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人们对当前道德问题的反思,使人们更多的去关注人的理性,理智的去思考和应对所产生的问题,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仅适度而且明智,从而达到最高的善,实现生活的幸福与完满。
二、德性:适度和理性的品质(一)德性正如奥斯特沃特所说,德性(arete)在所有希腊伦理学体系中都是最根本的概念。
其本义指任何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
对人而言,“德性”就是使人之为人的本性。
在广泛意义上,亚里士多德也把德性的概念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实现活动中。
譬如,他说过马的德性,在于它善于奔跑,眼睛的德性,在于它的视力灵敏。
然而,德性运用于人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及现实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及现实启示作者:孙琳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8期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既是一种伦理学理论,也是一种伦理学实践,亚里士多德强调德行源于人的理性,它要求道德与行动的统一。
德行指向终极的善,这终极的善不是异于人之外的超验准则,而是存在于人们追求德行的过程之中,善的目的与追求善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
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对当下的公民道德建设以及学生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德行;善;道德准则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8-0207-02亚里士多德以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使伦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而其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关于德行的思想。
在此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或将德行融于神性之中,或将德行融于现世幸福中,而没能将德行作为独立的理论进行研究。
很明显,德行是指向作为人的道德生存层面的,而人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是作为理性人的独有特征,这样,由理性去关照德行而不是由经验乃至信仰去关照德行是由亚里士多德首开先河的。
一、德行的内涵德行,顾名思义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德性以及行动,德性是指向实践行动的德性,而行动是以德性为理论基础的行动,故而这里的“德”与“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亚里士多德曾这样来定义德行:“所谓德行就是使一个人好并使他的实现活动完成的好的品质。
”[1]对这一定义进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德行的本质是指向人的品质的,也是一个人的品质好坏的风向标。
德行的认定首先依赖于如何认定一种品质是否具有德行,这需要人的理智需要人的理性能力,这也就是如何认识德行为“真”的层面。
光是认识了何为德行的品质还是不够的,就像一个人光有成为有德行的人动机还不足以证明这个人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还要诉诸行动并且在行动中实现出来德行的品质。
所以德行除指向认识德行之“真”的知识层面最根本的指向则是使德行上升到“实现活动”的实践层面,这也意味着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
亚里士多德论民主政体
ʏ㊀文㊀史㊀哲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亚里士多德论民主政体Ѳ李雨辰[内容提要]民主政体是古希腊城邦的重要政体之一ꎬ而亚里士多德的民主理论复杂而又丰富ꎬ这使他对民主政体的态度相较于其老师柏拉图有其独特性ꎮ民主政体被亚里士多德称为 最好的 变态政体ꎬ且该政体的那种实行法治㊁严格控制政治参与数量㊁以农民为公民主体的品种是可接受的ꎬ而极端的品种是不可接受的ꎮ民主政体以自由为原则ꎬ过分要求平等ꎬ可能会造成城邦生活方式多样化ꎬ从而失去其统一性ꎮ民主政体中的平民不认同某些少数具有德性ꎬ甚至在政体的极端状态下会无视法律权威ꎬ从而使城邦丧失善与公正ꎮ正义与平等观念的不和会催生政治变革ꎬ这具体到民主政体中会产生平民领袖ꎬ因此民主政体必须采取中庸原则和政治教育ꎬ推广法治并培育中产阶级ꎮ亚里士多德的民主理论表明ꎬ他试图把民主政体往公民政体的方向上改造ꎬ这是他协调社会共同体中平民和大人物(精英)关系的方案ꎬ因而不免具有一定的政治社会学色彩ꎮ[关键词]亚里士多德ꎻ民主政体ꎻ政体分类ꎻ德性ꎻ平民[中图分类号]D091.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8091(2020)02-0139-08ʌ收稿日期ɔ2019-05-13ʌ作者单位ɔ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ꎬ天津西青ꎬ300387ʌ作者简介ɔ李雨辰(1997-㊀)ꎬ男ꎬ山东泰安人ꎬ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中西方政治思想史ꎮ在古希腊政治思想中ꎬ政体理论一直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ꎮ从希罗多德对政体讨论的描写到修昔底德和色诺芬对政体变革的记述到再到柏拉图的政治思想ꎬ包括亚里士多德甚至波利比乌斯的政治思想ꎬ都无一不包含着他们对特定政体的描述和态度ꎮ这是因为在古希腊人眼中ꎬ 政体 (regime或constitutionꎬ也可称为 政制 )并非单纯是城邦(polis或city-state)的政治制度ꎬ它 同时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生活形式㊁生活风格㊁道德品味㊁社会形式㊁国家形式㊁政府形式以及法律精神 [1]ꎮ因此ꎬ古希腊政体理论的内容实际上非常广泛ꎬ涉及一个城邦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ꎮ 对于古希腊人而言ꎬ政治学就是城邦学㊁公民学㊁政体学ꎮ [2]立足于民主政体(democracy)是古希腊城邦的流行政体之一的现实ꎬ古希腊历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普遍都要用大量笔墨对希腊民主政体进行评析ꎮ民主理论因此也就在古希腊政治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ꎮ但是ꎬ这些思想家对民主政体的看法不尽相同ꎬ其中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以复杂性著称ꎮ关于亚里士多德是民主派还是反民主派ꎬ学术界众说纷纭ꎮ那么ꎬ亚里士多德对民主政体究竟是何态度?相较于前人他的观点有何独特性?他的民主理论是否以及有何更广泛㊁更深层次的含义?要理解这些问题ꎬ就有必要回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文本本身进行探究ꎮ本文旨在较为全面地考察亚里士多德的民主思想ꎬ并试图说明931ʏ㊀文㊀史㊀哲二ʻ二ʻ年第二期㊀总第八十五期其政治思想中的民主观是否以及如何与其伦理思想中对德性的论述相通ꎬ从而更清晰地展现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民主思想的贡献ꎮ一㊁民主政体的定位及品种(一)民主政体在政体分类框架中的位置古希腊世界城邦众多ꎬ遍布地中海北岸ꎬ有些甚至延伸到了黑海沿岸ꎮ这些城邦的政体形式纷繁复杂ꎬ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了古希腊人生活方式的多样性ꎮ因此ꎬ古希腊人很早就意识到不同城邦的政体是可以进行分类和比较的ꎮ古希腊人对政体分类的一般观念是 君主制 贵族制 民主制 的三分法ꎬ这种分类后来被柏拉图在«政治家篇»中进行了结构上的复杂化:首先ꎬ按照统治者人数区分出一个人统治㊁少数人统治和多数人统治三种情况ꎻ其次ꎬ再以是否依据法律进行统治区分出两种情况ꎻ统治者人数的三种情况和是否依法统治的两种情况相组合ꎬ我们就得到了君主政体㊁僭主政体㊁贵族政体㊁寡头政体㊁守法的民主政体和不守法的民主政体这六种政体ꎮ[3]亚里士多德基本沿袭了这种分类ꎬ但他亦对其进行了改造:在统治者人数方面ꎬ他与«政治家篇»保持一致ꎬ但他同时又通过对 施政的目的 的区分从而划分了 正宗政体 和 变态政体 ꎮ将上述两种划分结合ꎬ这样亚里士多德就区分了六种政体:王制(君主政体)㊁僭主政体㊁贵族(贤能)政体㊁寡头政体㊁公民政体㊁民主政体ꎮ[4]但是ꎬ在后一章中ꎬ他随即又抛出了第三种分类标准ꎬ即 贫富或阶级分别 ꎮ在运用该标准时ꎬ他特别侧重于对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的区分ꎮ在这里他的第三条标准具有了某种相对于第二条标准的优先性ꎬ因为他声称:任何政体ꎬ其统治者无论人数多少ꎬ如以财富为凭ꎬ则一定是寡头(财阀)政体ꎻ同样地ꎬ如以穷人为主体ꎬ则一定是平民政体ꎮ [5]这样我们就看到ꎬ在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结构中ꎬ民主政体属于变态政体ꎬ亦即多数人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统治的政体ꎮ但是ꎬ在变态政体中ꎬ民主政体却又是 最好的 ꎮ这在于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政体追求的是这样的人的利益:他们在质上属于穷人ꎬ而根据现实情况ꎬ没有哪个城邦的富人㊁精英能占到多数ꎬ因此穷人在数量上占优ꎻ至少在量上ꎬ这种追求多数㊁穷人利益的政体最接近于 旨在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 的正宗政体ꎬ所以我们可以说民主政体是变态政体中 不好 的程度最低的ꎮ(二)民主政体的品种在进行了政体分类之后ꎬ亚里士多德便要具体对各个政体进行分析ꎬ而他几乎对六种政体都进行了的一项工作是对单一政体划分品种并对同一政体的各个品种进行比较(这也是他之前论述政体分类时使用的方法)ꎮ出于现实考虑ꎬ亚里士多德对民主政体品种的划分较其他政体具有一定复杂性ꎬ因为他结合雅典民主发展的历史脉络ꎬ对民主政体进行了两次划分ꎮ第一次的划分采取了一种规范性的框架:五种子类型由优到劣依次排列ꎬ参与政体的资格由紧到松ꎬ人数又少到多ꎬ特别关注的侧重点在于法律的权威ꎮ [6]第一次划分的五个品种按顺序分别是穷人和富人都遵守平等的法律㊁双方都不主宰对方的品种ꎬ以低微的财产为资格担任公职的品种ꎬ凭借出身(族裔)担任公职㊁实行法治的品种ꎬ凭借公民身份担任公职㊁实行法治的品种ꎬ凭借公民身份担任公职㊁不以法律而以公众决议的 命令 为准则的品种ꎮ[7]第二次划分以公民职业为标准ꎬ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优良的民主政体以农民为主体ꎬ其次以牧民为主体ꎬ再次以市廛群众为主体ꎬ最差仍然是把所有公民都吸收进来的极端民主政体ꎮ[8]可见ꎬ亚里士多德在两次划分中ꎬ虽然标准不同ꎬ但都把吸纳所有公民担任公职且不实行法治的民主政体列为最差类型ꎮ这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不无关系ꎮ从梭伦废除奴隶制到伯罗奔尼撒战争ꎬ雅典民主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温和到激进㊁从中庸到极端的发展过程ꎮ其中包括梭伦颁布 减负令 ㊁克里斯提尼为党争而拉拢平民㊁伯里克利治下的 黄金时代 等等ꎮ[9]现实中首尾两种民主政体的区别在于ꎬ伯里克利的民主是一种集会式民主ꎬ由人民通过公民大会直接行使权力ꎬ然而雅典人所津津乐道的梭伦民主神话却是一种民众法庭式民主ꎬ人民在公民大会中的权力受到宣誓就任的陪审团㊁战神山元老院以及行政官的限制 ꎮ[10]在亚里士多德看来ꎬ民主政体的扩张并不一定是件好事ꎬ因为这不仅是对梭伦意愿的违背ꎬ甚至还可能会把雅典城邦拱手让给煽动者ꎮ[11]通过两次品种划分ꎬ亚里士多德分别勾勒出了民主政体的政治参与人数和城邦多数公民职业的谱系ꎬ这就基本上对城邦民主社会进行了阶级划分ꎮ民主政体的这种性质使其与寡头041ʏ㊀文㊀史㊀哲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政体都具有了某种同质性: 民主制和寡头制都有其偏好的类型 换言之ꎬ某个民主制相对来说可能接近寡头制ꎬ而某个寡头制也可能相对接近民主制ꎬ或者二者相互偏离ꎬ而每一种都变得越来越糟糕ꎮ [12]到公元前二世纪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理论又被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所继承ꎬ但波利比乌斯对政体进行分类时却把多数人统治的正宗政体直接成为 民主政体 ꎬ而把多数人统治的变态政体称为 暴民统治 (mob-rule)ꎮ这不仅消除了亚里士多德对概念的混用造成的麻烦ꎬ而且还使民主政体的定位有所提高ꎬ这样ꎬ由 亚里士多德奠定ꎬ波利比乌斯修正的这种分类确立了此后政体分析的框架ꎬ从西塞罗到中世纪一直到近代之初政治思想家们的政体分类都沿用了这个框架 ꎮ[13]二㊁民主政体的正义观念与自由原则古希腊政体理论大多强调政体的原则ꎬ并且这种原则与正义观念密不可分ꎮ早在柏拉图«理想国»中ꎬ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就开始对其进行论述ꎮ他指出只有拥有智慧的人(即 哲人王 )统治着有意气和仅仅只有欲望的人ꎬ这种以智慧为原则㊁施行 贤人政体 的城邦才是真正正义的ꎬ是 理想国 ꎮ而民主政体以(属于欲望的)自由为原则ꎬ这会使任何公民都想组织一个城邦ꎬ并按自己的喜好安排生活方式ꎮ这种政体不仅不是正义的(因为这并不呈现出在一个城邦中人们都做其该做的事的状态)ꎬ而且还可能会向最坏的政体 僭主政体发展ꎮ对于该问题ꎬ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继承关系ꎬ但后者在论述上采取了另一种路径ꎮ关于政治正义的定义ꎬ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声明: 政治的公正是自足地共同生活㊁通过比例达到平等或在数量上平等的人们之间的公正ꎮ [14]因此ꎬ作为一种变态政体ꎬ民主政体的正义观念(或者说平等观念)是不完善的: 这确实是平等ꎬ但只限于同等人们之间的平等ꎬ不是普及全体的平等ꎮ [15]需要指出ꎬ几乎也就是从这里开始ꎬ亚里士多德在讨论民主政体时ꎬ都是同时与寡头政体一并讨论的ꎮ在他看来ꎬ古希腊世界最普遍的政体形式就是民主政体和寡头政体ꎬ而寡头政体无论在执掌政治权力的人数㊁施政的目的㊁坚持的原则等方面都与民主政体对立ꎮ亚里士多德同样认为这并非正义ꎬ因为它同样也不是普及到全体的正义ꎮ[16]实际上ꎬ亚里士多德对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的正义和平等观念的批判并不够具体ꎬ因为他并未言明平等的具体对象ꎮ但他在后面说明ꎬ既然要从事政治事务ꎬ那么就要考虑公共职务和政治权利分配的平等ꎬ而这种分配又要取决于 人们对于构成城邦各要素的贡献的大小 ꎮ关于构成城邦的要素ꎬ亚里士多德列举了以下几项:财富㊁自由㊁德性ꎬ而他在后面又认为可以将门望(贵胄)列为第四种要素ꎮ其中自由(自由出身㊁平民多数)是民主政体坚持的原则ꎮ但是ꎬ亚里士多德接着又通过证明当具有这些要素的人齐聚在同一城邦时ꎬ关于哪种人能够成为统治者根本无法得出明确结论ꎬ进而又证明了上述几项要素全都不能作为 正当的原则(标准) ꎮ其中自由不能作为城邦原则的原因在于占城邦多数的自由人会因强于少数人而要求掌权ꎬ但如果某个少数集团声称强于多数ꎬ那么统治者就又会变成少数ꎮ[17]更重要的是ꎬ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政体越往极端形式发展ꎬ城邦的自由和平等观念越相互勾连在一起ꎬ从而越会危及城邦的整体利益ꎮ比如说ꎬ 民主派 以算术的平等代替了按比例的平等ꎬ即在自由人身份上完全平等ꎬ就应当在所有方面都平等ꎬ在职权分配上也应当人人平等 ꎮ[18]这会使民主派攻击占少数的富人或寡头派ꎬ使城邦陷入内讧之中ꎮ又如ꎬ 平民主义者首先假定来正义(公道)在于 平等 ꎻ进而又认为平等就是至高无上的民意ꎻ最后则说 自由和平等 就是 人人各行其意愿 ꎮ在这种极端形式的平民政体中ꎬ各自放纵于随心所欲的生活ꎬ结果正如欧里庇特所谓 人人都各如其妄想 (而实际上成为一个混乱的城邦) ꎮ[19]这会使城邦公民没有统一的生活准则ꎬ城邦的生活方式趋于多样ꎬ因而也就丧失了其统一性ꎬ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城邦的分裂ꎮ三㊁民主政体中的善与德性(一)怎样的善以及谁拥有德性在最抽象的意义上ꎬ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之活动的目的即为善(goodness)的实现ꎮ 由于活动㊁技艺和科学有许多ꎬ它们的目的也就有许多种ꎮ医术的目的是健康ꎬ造船术的目的是船141ʏ㊀文㊀史㊀哲二ʻ二ʻ年第二期㊀总第八十五期舶ꎬ战术的目的是取胜ꎬ理财术的目的是财富ꎮ [20]这是比柏拉图要 务实 得多的 善观ꎮ其中有一种善是最高级的ꎬ因为 如果在我们活动的目的中有的是因其自身之故而被当作目的的ꎬ我们以别的事务为目的都是为了它ꎬ如果我们并非选择所有的事物都为着某一别的事物(这显然将陷入无限ꎬ因而对目的的欲求也就成了空洞的)ꎬ那么显然就存在着善或最高善 ꎮ[21]因此ꎬ亚里士多德赋予政治学研究这种善的任务(政治学因此就被他视为最权威的科学)ꎮ这种 最高的善 之于个人和城邦是同样的ꎬ但是城邦的善是 更重要㊁更完满的 ꎮ因为ꎬ为一个人获得这种善固然可喜ꎬ为一个城邦获得这种善则更高尚[高贵]ꎬ更神圣ꎮ [22]从这里可以看出ꎬ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最高的㊁最应为城邦所获得的善并非一个完全独立于其他善之外的善ꎬ毋宁说诸多类型的善构成了一座 金字塔 ꎬ而它位于 塔顶 ꎮ也就是说ꎬ我们对其他任何善的实现都是通往它的阶梯ꎬ都有去实现它的目的性ꎬ而 最高的善 本身就是目的ꎬ我们并不出于别的目的而实现它ꎮ那么ꎬ实行民主政体的城邦又需要怎样的德性呢?首先需要解决判断谁有德性的问题ꎬ即谁掌握最高权力的问题ꎮ亚里士多德首先认为在统治者的能力方面ꎬ 就多数而论ꎬ其中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ꎻ但当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ꎬ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良的智能 ꎮ[23]为证明此观点ꎬ亚里士多德还特意抛出了两个比喻ꎮ可是ꎬ这里虽然言及 多数 ꎬ但实际上这套理论也许并不能应用于民主政体ꎬ因为 这种集众人的短处可以胜过少数人优点的原则ꎬ可否应用到一切平民政体以及一切人类团体ꎬ这里殊难确切断言 ꎮ[24]另外ꎬ此处的多数 甚至可能根本不是民主政体中的 多数 ꎮ[25]由此ꎬ这种在德性上的加法并不能有效论证民主政体的合法性ꎮ不仅如此ꎬ亚里士多德还指出ꎬ民主城邦中的多数往往会认为那种拥有超乎寻常的政治德性的人会对他们构成威胁ꎬ因而就要动用 陶片放逐律 (ostracism): 这些城邦以 平等 为超过一切的无上要义ꎻ凭此宗旨ꎬ他们对于邦人的特别富有资财ꎬ或朋从过多ꎬ或其他势力ꎬ凡是政治影响足以掀动社会的ꎬ就应用这个处分而把他驱逐出境ꎬ限令若干年内不得归反本绑 陶片放逐律就是类似的措施ꎬ使才德著称的人远离本土ꎬ他们在邦内的势力便日渐消失ꎮ [26]基于此ꎬ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政体既不能由简单的㊁无差别的多数来统治ꎬ更不能由少数富人所窃取ꎬ因此他提出 把最高权力归属于既是人数多又兼财产多的这种多数的意志 ꎮ[27]很明显ꎬ亚里士多德极力试图避免城邦阶级矛盾激化ꎮ(二)怎样的德性纵观«尼各马可伦理学»ꎬ其中与政治牵连最明显的两种德性就是公正(justice)和友爱(friendship)ꎮ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任何合法的行为都是公正的ꎬ因而 那些倾向于产生和保持政治共同体的幸福或其构成成分的行为也都是公正的ꎮ在政治的公正方面ꎬ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ꎬ他不仅言明 公正只存在于其相互关系可由法律来调节的人们之间 而且声称 我们决不允许由一个人来治理ꎬ而赞成由法律来治理 ꎮ[28]显然ꎬ在亚里士多德看来ꎬ公正离不开守法ꎬ因此政治的公正也就离不开法治ꎮ原因在于他认为一个人只会按自己的利益进行统治ꎬ因而就会变成一个僭主ꎮ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民主政体ꎮ亚里士多德在两次对民主政体的分类中都把不依法统治的极端民主政体视为最末类型ꎮ他真正担忧的并非极端民主政体本身会令城邦陷入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中ꎬ而是这种类型的民主政体会产生 平民领袖 (dema ̄gogue)ꎮ平民领袖会利用民主派与寡头派的斗争借机上位ꎬ掌握城邦最高权力后他就会变得专制ꎬ就会以群众意志代替法律权威ꎬ群众则会任其摆布ꎮ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这样的民主政体 显然就不像一个政体 ꎮ[29]因此ꎬ民主城邦的立法问题首先在于要有法ꎬ即群众的要求不能完全是统治者的政治行为依据ꎻ其次它还关系到了职务设置的问题ꎬ该问题属于具体的政治设计问题ꎬ本文将在后面再进行论述ꎮ另外ꎬ亚里士多德还将友爱视为联系城邦的纽带以及与公正并存的德性: 像正义一样ꎬ友爱是我们作为一种需要在与他人的共同存在中找到自身完善的存在者的政治自然(天性)的表达 ꎮ[30]本文认为ꎬ这里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分类和对民主政体的定位与«政治学»是基本一致的ꎮ他认为在君主政体㊁贵族政体㊁公民政体中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友爱ꎬ而这三种政体的反面[31]则公正和友爱都较少ꎮ虽然 在民主制性友爱与公正最多ꎮ因为ꎬ在平等的公民中241ʏ㊀文㊀史㊀哲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有很多共同的东西 [32]ꎬ但是要注意到ꎬ这里的 最多 只是变态政体中的 最多 ꎬ因为这是以这种对分为前提的ꎮ最后ꎬ还需额外指出的是ꎬ按照我国学者刘玮的观点ꎬ亚里士多德的六种政体与人类灵魂的六种状态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类比关系ꎬ其中民主政体对应的是 不自制 的状态ꎮ需明确ꎬ灵魂的状态不属于德性的范畴(亚里士多德视德性为灵魂的一种状态)ꎬ因而不自制与作为恶的不节制(至少在理论上)不是一回事ꎮ但是ꎬ自制与不自制在现实中却并不容易区分ꎬ这往往表现为相同的人在这两种状态之间摇摆不定ꎮ同样ꎬ公民政体与民主政体其实也不易区分ꎬ甚至«政治学»中所谓的 民主政体 在很多情况下包括了严格意义上的公民政体和民主政体ꎮ[33]当然ꎬ基于这种对应仅仅只是一种类比ꎬ它不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建立在个人与政体间较为严密的对应关系[34]ꎬ因此本文认为ꎬ我们没有必要在亚里士多德的这对关系上走得太远ꎮ四㊁民主政体与政治发展(一)民主政体的政变与维持关于政治发展ꎬ亚里士多德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ꎬ包括各种政体发生政变的原因㊁如何维持各种政体以及如何把各种政体建设得更理想ꎬ这被他集中编排在«政治学»五㊁六两卷ꎮ出于现实关怀ꎬ亚里士多德用了大量笔墨就民主政体和寡头政体关于这些问题进行论述ꎬ形成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基于客观经验的政治发展理论ꎮ亚里士多德关于政变一般原因的判断就是对城邦正义或平等观念的偏袒ꎮ在同一城邦中ꎬ寡头派和民主派的正义观念本身相悖ꎬ因此双方的斗争有可能被激化ꎬ这会引起内讧ꎬ最后导致现有政体被废除或者被部分变革ꎮ但是通过比较寡头政体与民主政体ꎬ亚里士多德认为后者的斗争没有前者复杂ꎬ因为寡头政体中既有寡头派和民主派的对立ꎬ寡头派之间也存在对立ꎬ而民主政体则只有民主派和寡头派的对立ꎻ另外民主政体由于较为接近公民政体ꎬ因而较为稳健ꎮ[35]在讨论过政变的一般原因后ꎬ亚里士多德开始分析各类政体发生政变的原因ꎮ他认为民主政体的政变其实就是平民领袖的煽动所致ꎬ但他同时指出这种平民领袖会成为僭主的情况往往只发生在古代ꎬ现在则一方面由于平民领袖大多不擅长辩论ꎬ另一方面又由于城邦的规模比古代大得多ꎬ僭主政体不易建立ꎬ因而平民领袖做不成僭主ꎮ另外ꎬ他还指出ꎬ即使没有明显的平民领袖ꎬ由于平民都有选举权ꎬ因而有些参选的平民就会像平民领袖那样向平民谄媚ꎬ最终把平民权威捧到高于法律权威ꎬ这是必须要防范的ꎮ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卷五章八罗列了十项维持政体的途径ꎬ其中大多数是适用于一切政体的ꎬ包括(一㊁九)守法(这是最重要的)㊁(二)不能欺瞒人民㊁(四)执政者要爱国等等ꎬ而针对(但不限于)民主政体的途径则有(七)不能让任何人在政治权利上过于优越㊁(八)监督人们的生活方式㊁(十)保护富人的财产和穷人的利益ꎮ可见ꎬ亚里士多德在此特别强调法治的作用ꎬ结合他之前对民主政体的分类标准ꎬ本文认为ꎬ在他这里ꎬ法治是判断城邦是否健康的一项底线ꎮ随后ꎬ亚里士多德就民主政体和寡头政体论述了两个他尤其看重的问题ꎬ这就是 中庸 原则和公民教育ꎮ关于前者ꎬ他认为任何立法家都必须兼顾富户和穷人ꎬ平均资财会葬送掉原来贫富共存的政体ꎻ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后者ꎬ因为教育能够把法律作为一种文化㊁一种知识传播给公民ꎬ能培育公民的法治精神ꎮ具体来说ꎬ要 按照政体的精神教育公民 : 应该培养公民的言行ꎬ是他们在其中生活的政体ꎬ不论是平民政体或者是寡头政体ꎬ都能因为这类言行的普及于全邦而收到长治久安的效果ꎮ [36]关于法律教育的问题ꎬ柏拉图在«法律篇»中亦有论述ꎬ但从文本中可知ꎬ柏拉图的法律教育理论基本上是立足于他 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的方案的ꎮ其中在诸如文学㊁音乐㊁格斗等诸多领域内的教育虽在不同程度上为亚里士多德所承接ꎬ但后者教育理论的适用范围可能不仅限于公民政体ꎬ而是还包括民主政体和寡头政体的理想类型ꎮ(二)理想民主政体的建立亚里士多德并不满足于仅仅维持住城邦和政体既有的政治秩序ꎬ对于某些政体ꎬ他还要阐明如何将其建设成理想的样式ꎮ早在«政治学»卷四中他就对如何建立混合了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要素的公民政体进行了论述ꎬ然而介于公民政体的普及性太低ꎬ他对此并不满意ꎬ因341。
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护共和政体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国家政治的杠杆和国家最主 其看作是其政治思想的一道闪光,在今天,对我们也有一定
要的职能,他从中等奴隶主阶级立场出发,提出通过教育重 的借鉴意义。
振古希腊公民的四德,培养公民中庸、适度的美德,以防止公
他重视政治与教育的关系而提出的主张,一方面是从维
民在道德上、精神上的堕落、颓废,借以维持城邦制度的精神 护奴隶制国家的秩序和稳定出发,具有其阶级局限性,但另
最后,关于奴隶制的观点,他认为奴隶制是正义的,这一
应的生存手段,就不能产生一个优良的政体;城邦的构成如 点是不科学的。瑞查德.科沃特认为,亚里士多德对奴隶制的
何,是优良政体产生的首要问题;城邦的人口、疆域、海军力 判断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其有限的经验判断和被他
量、秉性、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都是城邦构成所必须考虑的 同时代的人都接受的其错误假设之上;其次,他的阶级出身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2—2589(201 0)01 —0076—02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教 目的,因此而产生了他在政治问题上的经典话语—— —“人天
育家,被后世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生活在希腊奴隶制 生是政治动物”。
正处于危机的时期,当时雅典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尖
有些是值得提倡的,甚至对我们当今的政治生活都还有重大 归纳法,同时将政治观点建立在其已有的理论之上 [7],使政治
意义。对此,我们要辩证地认识。
学与哲学、伦理学有了明显界限,将政治研究在概念上趋于
首先,亚里士多德关于国家自然起源说的理论是非科学 系统,开了西方政治研究体系之先河。
的、反动的政治学说。因为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属
所有城邦都是究使政治学与哲学伦理学区分开来使政治研究初步取得某币噜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很自然独立地位下面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既然所有共同体都在追求某种善所有共同体中最高的并且主要内容及评价等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
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一生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
其政治学的代表作?政治学?一书,第一次将政治学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使政治学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由此被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其伦理学的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是人类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伦理学着作,奠定了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伦理学创始人的根底。
亚里士多德在这两部着作中,既将政治与伦理问题分开来考察,从而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做了学科的区分;又将二者联系起来分析,对政治与伦理采取了“连贯式价值理解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伦理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大致包括三局部,即政治伦理价值论、政治伦理标准论和政治伦理手段论。
其中,政治伦理价值论是政治伦理的观念或理念局部,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灵魂,它直接规约着政治伦理标准体系的建构和政治伦理的实践手段的选择;政治伦理标准论是关于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政治生活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的原那么和标准的论述,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它内在地表达着政治伦理的价值目标,并通过直接规约政治伦理的实践行为将其现实化;政治伦理手段论是关于政治伦理实践手段的观点和主张,是政治伦理价值和政治伦理标准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得以实现的环节,是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局部。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的每一构成局部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
在政治伦理价值论局部,亚里士多德分析了政治伦理的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目标。
政治伦理的价值主体是人。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的着名论断,并由此论述了人的本质就是要过共同〔城邦〕生活。
在此根底上,进一步分析了人的特长或功能在于具有德性,在于成为善良的人。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假设干家庭和种族结合成的保障优良生活的共同体,以完美的、自足的生活为目标。
〞城邦的善即城邦中的伦理道德有意义于主体人,因而构成政治伦理关系中的价值客体。
探究亚里士多德倡导有德性的政治生活
探究亚里士多德倡导有德性的政治生活什么是最好的生活?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的基本问题。
亚里士多德把这一追问置于他的“关于人类事务的科学”的开端,对他来说,幸福(eudaimonia)是人所能实现的最高的善,也就是对人而言最好的生活。
《尼各马可伦理学》从第一卷提出这一问题,到中间部分的展开,到第十卷的总结,始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阐发。
最好的生活究竟是什么?不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本身众说纷纭,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对这一问题的论证更是充满了争议,本文试图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文本内部找到一条理解的路径。
一、沉思作为最好的生活借用希腊传统中关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划分,亚里士多德提出,有三种主要的生活方式可供人们选择:第一种,为大多数人所奉行的、最为流行的是享乐的生活,因为他们把快乐等同于善或幸福;第二种,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公民大会的或政治的生活;第三种,沉思的生活。
那么,在这三种生活方式之中,哪一种最值得选择?亚里士多德首先强烈批判了一般人所过的享乐的生活,他称这种生活为奴性的、动物式的生活。
接下来,对于通常所理解的政治生活,亚里士多德也提出批评:“那些有品位的人和爱活动的人则把荣誉等同于幸福,因为荣誉可以说就是政治生活的目的。
然而对于我们所追求的善来说,荣誉显得太肤浅。
”显然,一般人向往的享乐的生活和以荣誉为目标的政治生活都不可能是亚里士多德所寻找的幸福或好生活。
为了回答什么是幸福,亚里士多德确立了这样几条标准:第一,人们的行动和实践存在一个由低到高的目的链条,选择一项行动以达到一个更高的目的,以此类推,直到抵达一个不存在外在目的而仅以自身为目的的目的,就是最高的目的。
幸福就应当是这样一种最高的目的,仅因其自身之故而从不因他物而值得选择。
第二,幸福应当无所缺乏,即具有自足性。
第三,幸福应当是灵魂的某种实现活动。
这一点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功能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实现活动,这一特定活动由潜在到实现就是达到这一事物的目的,实现其自然(本性)。
浅析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书中的政体思想
浅析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书中的政体思想摘要:《政治学》一书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堪称经典。
西方政治学者们的政体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不断重复这一政体理论。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政体;国家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著作甚丰。
其中,《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之一,被评为专门的政治学研究的“创始之作”。
因此,亚里士多德也被认为是古代希腊政体理论的集大成者和西方经典政体理论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后世的让·布丹、约翰·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著名思想家都深受其政体思想的影响。
直至现在,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依然有着很高的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一、政体的概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体”的概念是和城邦、公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政体是建立在城邦的基础之上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或是为世俗所鄙弃而无法获得人类社会组合的便利或因高傲自满而鄙弃世俗的组合的人—如果他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
”既然脱离了城邦的人已经不再是“人”,那么他们所建立的政体自然就是“非人类”的政体,当然也就不在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研究范围之内。
正如顾准先生所言“城邦制度既是希腊的传统,也是希腊政治思想的不可违背的潮流,是希腊政治学的既存前提,离开了城邦制度就没有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把城邦规定为‘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他的政治学,不折不扣是城邦政治学,离开了城邦就没有什么政治学可言,东方式的专制主义大国,在他看来是一种‘野蛮人’的制度,是摒除在他的探讨范围之外。
”其次,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共同生活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国家的政体,也就是说公民决定政体,而政体要反过来保障公民的共同生活,促进公民共同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要促进国家中“善德”的实现,因此也促进了城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思想及其解读
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思想及其解读作者:邢文嫁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邢文婷(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7100)摘要: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在古希腊文明由鼎盛走向衰弱的年代。
但是,富足、安逸的家庭生活使他能够沉醉于哲学型、研究型、学院式的研究中,他把哲学当作好奇心与闲暇的产物。
他是西方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和影响深远的大师,他为道德的合理性提供论证,他是东西方伦理思想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他一生著作等身,涉猎哲学、逻辑学、政治学等多项学科,被后世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他创立伦理学,被誉为“伦理学之父”。
柏拉图伦理学中的内在矛盾,促使亚里士多德开始转向现实世界,为自己的理论寻找落脚点。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美德;道德中图分类号:B502.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024-04一、人性问题的起源在苏格拉底以前,古希腊哲学家们把宇宙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作为哲学关注的中心问题,后人也将这一时期称为自然哲学或宇宙哲学。
从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解脱出来的希腊人,惊异并质朴地对星空和大地进行着思考。
古希腊的先哲们在讲解宇宙万物的构成时,往往将“气”、“火”、“数”等元素作为其最基本构成,并把“天事”和“人事”看作一回事,而人的问题无形之中也被纳入到宇宙思考之中。
比如,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是由原子构成,宇宙万物都可以还原为实体化的、不可分的原子。
恩培多克勒则提出了“四根说”,他认为宇宙是由土、火、水、气四种元素构成,更用“斗争”和“友爱”对宇宙万物的此消彼长进行解释、说明。
而关于人的问题,伟大的希腊先哲期望能够从世界本源的解释出发,对生命、人之类的物质现象给出合理性说明;泰勒斯将灵魂视为具有生命力与活力的事物;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毕达哥拉斯与恩培多克勒则秉持“灵魂和谐”、“灵魂不死”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德谟克利特则主张灵魂是一种由球形原子组成的、类似火与热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的“立德树人”思想研究及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立德树人”思想研究及启示[摘要] 作为一个德性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德性对于城邦和谐的至关重要性。
为此,政治上他提出要建立一个能实现公民善德的优良城邦,倡导中产阶级掌权的优良政体,实行法治;经济上他提出崇尚德性,德富兼容的德富观;道德建设上他坚持理性的指导地位,在保障公民拥有充分自由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在德性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立德树人;和谐城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有力地回答了这一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最早思考和研究“立德树人”问题的大师之一,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在整个社会提倡“立德树人”,但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等著作,便可发现,“构建和谐城邦”是他思想的理论支点和他本人的现实追求,而作为一个德性伦理学家,他非常重视德性对于个人和城邦和谐的至关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和谐的城邦必然首先是道德上最为优良的城邦,而且构成这个城邦的个人及群体,必然是具备基本德性的人,这样的城邦才是真正和谐的、幸福的城邦。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
一、政治上主张“德治”与“法治”并重为了实现“建立和谐城邦”的政治理想,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措施,包括建立优良的城邦,优良的政体,为此,必须实行法治和多数人统治,而且必须建立权力制衡机制等等。
(一)建立优良城邦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一个著名命题即“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1] 7。
他说,人类的目的是实现三种善业: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
其中,良好的道德是最本质的善。
因为人只有实现了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才可能实现人的本性。
而唯有城邦才能使人实现这三种“善业”,除此之外,任何孤立的个人和小规模的社会团体都不能。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德性幸福论是他道德哲学的核心内容。
针对当代社会所存在的人们“幸福感的缺失”,“满意度下降”的一系列情况,着重阐述他关于幸福的定义、根本观念及其中道原则在幸福实现中的作用等方面内容,从古典文献中寻求合理的资源材料,再结合现实当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启示意义。
标签: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德性;启示幸福自古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讨论主题,也是人类对生活不断追求进步的一个目标和方向。
从古希腊开始,先哲们就在不断地对“幸福”进行积极的探讨,对幸福问题的伦理思考也得到了不断地深化。
亚里士多德通过批判地吸取柏拉图等前期思想家有关幸福论述的思想资源,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体系,他的幸福观强调个体幸福和集体幸福的一致性。
从实质上来看,他为想要追求过幸福生活的人们,建构了一个真实可行的“幸福观”,为构建当代人们的幸福观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一)幸福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第一卷中开篇即论述什么是善,他写到“每一种技艺,以及每一种科学,都归为可教的类型,并且以同样的方法,每一种行为和道德选择,都被认为是指向某种善。
因此,对至善的一个常见但绝不坏的描述就是一切事物所指向的那个善。
”从这可以看出,首先,他认为善是目的,善清楚地表达在一切事实所追求的目的之中。
其次,他认为善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善当中并不存在着一个普遍的,一般的善,它们都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
再次,他认为善有两种意义:具体的善(善事物)和最终的善。
最终的善是具有总体的性质的,是最高的善,即至善。
这种至善是人可以实现和获得的善,并不是什么难以追求的超验的客体,它永远只是因其自身而不是因它物的原因而被选择的。
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目的,是一切善的事物中的最高选择,它凭借自身便可使生活变得愉快,这些都表明了它的至善性。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作者:谷雨来源:《卷宗》2018年第06期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部优秀著作,也是伦理学史上关于德性的开山之作。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体系非常的完善,他认为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而只有德性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本文从德性的思想范式和德性的基本内容上充分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
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对我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启示1 亚里士多德德性思想产生的环境背景想要透彻的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就必须将《尼各马可伦理学》联系到当时的背景中去。
古希腊是各种氏族组成的城邦而形成的国家,每一个氏族都会供奉相同的神。
氏族组成的城邦的公民都拥有比较强的政治意识,因为他们认为大家一起生活需要政治的稳定和法律来保障他们的个人利益。
这样的关系相当于每个人都是组成集体的一部分,而整个城邦或者说集体为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提供相当的保障。
在集体中每个公民都互相熟悉、彼此了解,他们在这种互相关联密切的环境中探讨着一切,这就是古希腊哲学家的理论产生的背景。
同时,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是西方原始文明的发源地。
一方面是因为城邦作为集体的出现,集体的自然耕种保障了公民的生活,由此人们的在自然劳作之余有了闲暇的时间,并且发展出了一种大家都可以参与的“娱乐”,也就是自由平等的辩论。
这种平等的辩论,良好的舆论环境促使了思想的碰撞,从而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1.1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基本范式《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这本书也是亚里士多德阐述自己德性思想的重要著作。
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有理性和无理性两个部分,有理性的部分的德性称之为理智德性,而无理性的则称之为道德德性。
德性的含义德性一词在古希腊中是一个原始的词汇,原义指的是任何事物的用处、功能或者说是作用、用途。
我们可以考证的最早的用处是用来指武士的高贵的品质,也可以大概的理解为勇敢。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伟大的思想千古流芳,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经典著作。
他综合了古希腊关于道德的两种观点。
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形成的背景、德性观的内涵,核心思想和终极目的等方面加以论述,并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德性缺失和道德教育问题提出建议。
标签: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德性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只把人看作一种自然的存在,他们研究宇宙,却并不关注人的问题。
随着科学的发展,哲学的职责渐渐确定,哲学家开始由关注自然向关注人转变,开始了对”人”的讨论。
经过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人及其生存意义的论述日益增多。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伦理学之父,对此有相当多的论述。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经典著作。
他综合了古希腊关于道德的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苏格拉底的道德理想主义“德性即知识”,即恶行是由于无知与思考错误,行为不正常来自“无意”或非志愿或被动,人并没有明知故犯的道德缺点。
第二种是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人为一切存在事物的尺度”,以人为中心讲道德,人是指一切人,不论贵贱一律平等。
亚里士多德看到了伦理学上自愿与非自愿的区别,强调了意愿的重要性,这为他的道德学说建立了基础,从此伦理学从有赖于理性和知识,开阔到有赖于意志和意愿。
一、德性的内涵德性一词是古希腊伦理学体系中的根本性词汇,其原意是任何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
起初,亚里士多德也如当时其他希腊人一样,把德性的概念广泛用于所有的生命物及其现实活动,如刀的德性在于它可以把东西切割开,衣服的德性在于它可以蔽体和御寒,马的德性是善于奔跑。
“德性是使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得其现实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
”[1]26随后,亚里士多德又认为,人和其他无生命或有生命的物种都不同,有生命的物种千千万万,但是大都不具有用头脑进行思考的能力,尤其是不具有理性。
人则是有理性的,所以人特有的活动就在于他的灵魂中有理性的那部分物质的活动。
探究亚里士多德倡导有德性的政治生活
探究亚里士多德倡导有德性的政治生活什么是最好的生活?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的基本问题。
亚里士多德把这一追问置于他的关于人类事务的科学的开端,对他来说,幸福(eudaimonia)是人所能实现的最高的善,也就是对人而言最好的生活。
《尼各马可伦理学》从第一卷提出这一问题,到中间部分的展开,到第十卷的总结,始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阐发。
最好的生活究竟是什么?不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本身众说纷纭,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对这一问题的论证更是充满了争议,本文试图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文本内部找到一条理解的路径。
一、沉思作为最好的生活借用希腊传统中关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划分,亚里士多德提出,有三种主要的生活方式可供人们选择:第一种,为大多数人所奉行的、最为流行的是享乐的生活,因为他们把快乐等同于善或幸福;第二种,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公民大会的或政治的生活;第三种,沉思的生活。
那么,在这三种生活方式之中,哪一种最值得选择?亚里士多德首先强烈批判了一般人所过的享乐的生活,他称这种生活为奴性的、动物式的生活。
接下来,对于通常所理解的政治生活,亚里士多德也提出批评:那些有品位的人和爱活动的人则把荣誉等同于幸福,因为荣誉可以说就是政治生活的目的。
然而对于我们所追求的善来说,荣誉显得太肤浅。
显然,一般人向往的享乐的生活和以荣誉为目标的政治生活都不可能是亚里士多德所寻找的幸福或好生活。
为了回答什么是幸福,亚里士多德确立了这样几条标准:第一,人们的行动和实践存在一个由低到高的目的链条,选择一项行动以达到一个更高的目的,以此类推,直到抵达一个不存在外在目的而仅以自身为目的的目的,就是最高的目的。
幸福就应当是这样一种最高的目的,仅因其自身之故而从不因他物而值得选择。
第二,幸福应当无所缺乏,即具有自足性。
第三,幸福应当是灵魂的某种实现活动。
这一点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功能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实现活动,这一特定活动由潜在到实现就是达到这一事物的目的,实现其自然(本性)。
基于亚里士多德经济与德性和谐伦理思想评述
基于亚里士多德经济与德性和谐伦理思想评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论文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经济;德性;和谐关系论文提要:亚里士多德经济与德性和谐的伦理思想不仅涉及经济方面的财产私有制、贸易不正当和反对高利贷,还涉及德性方面的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其经济与德性和谐的伦理思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他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尤其是在伦理学和政治学领域,其中也蕴含了其经济与德性和谐的伦理思想。
一、经济方面首先,亚里士多德主张财产私有制,反对柏拉图的财产公有制。
其理由有以下两点:第一,财产公有会使人懒惰,会引起人们的争端,还会使人们对城邦的事务漠不关心。
关于争端的问题,仍然是由一部分人的懒惰所引起的。
试想那些还未变得懒惰的人看到竟然有一部分人少劳动甚至不劳动却与他们辛勤劳动后得到的同样多,他们能长期忍受这一状况吗?我们可以想到两个结果,要么他们也变得同样懒惰,要么开始反对这种不平等。
前者降低了经济效率,后者引起了人与人之间的争端。
至于人们对城邦事物漠不关心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是对最大多数的人所共同的东西便最不为人所关心,……那么他们就会共同地受人忽视”。
第二,亚里士多德认为财产公有是不现实的。
因为“如果柏拉图的计划是好计划,那么早就会有别人想到过这些了”。
相反,如果财产私有的话,每个人就会关心自己的事情,因为人是自爱的,这既合乎人的天性,也会使经济效率得到提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占有越多的财产越好,而是应该有一个度。
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每种德性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每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
因此,人们要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并为了满足自己无限的欲望而过度地占有财产,那么他们就走向了一个极端,就是一种罪恶,这是要受到道德谴责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亚里士多德时代政治生活的德性
——《政治学》读书报告
白荷菲 201355003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作为一部系统的政治学专著为西方政治思
想奠定了基础。
而该书的撰写是在古希腊特殊的奴隶制危机时代完成的,反映
了当时的诸多社会矛盾与时代特征。
在该书贯穿始终的对德性的理想式思考融
汇在对个人修养、家庭管理、国家治理与公民教育等多个方面,在各个部分既
有延伸又统一于亚里士多德对现有政体及理想政体的理论研究下,即最好的政
体是轮番而治的民主共和制,该政体能够将个体和国家的德性最大化。
本文将
就各个方面作出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德性民主共和制法制阶级
正文:亚氏的《政治学》并非一部完整统一的作品,而更倾向于一部课堂
笔记的精华。
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其充分地反应了亚里士多德在创作的十五年间
乃至更久的思想变化,保罗万象地分析了希腊时期各个城邦的政体及政治生活,成为剥削阶级政治学的开山之作。
亚里士多德时代是古希腊奴隶制社会的危机
时代,自苏格拉底之死至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希腊民主政体的弊端进一步裸露,
雅典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日趋激烈。
对于这一情况,柏拉图早已有过希腊的
每一个城邦都已分裂为“富人的城邦”和“穷人的城邦”两个截然不同城邦的
慨叹,这一现象至亚里士多德时代愈演愈烈。
①在每个希腊城市国家中,除去
奴隶主与奴隶的基本矛盾之外,还上演着富有奴隶主与自由贫民之间的激烈争斗,公元前399斯巴达爆发的基拉东自由贫民起义、公元前392年科林斯自由
贫民起义以及公元前373年雅典的棍棒党起义等均是这一斗争的白热化呈现。
面对分崩离析的希腊雅典文化载体——奴隶主国家,亚里士多德希望通过对现
有政体的研究探索出理想政体的形态及总结出一套可以挽救奴隶主国家的政治
理论。
在对老师柏拉图的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走访了雅典周围一
百五十多个城邦,研究出民主及寡头政体的衰落原因及使之安定的最佳办法,
并描述了他对各种政体的最终看法和对政治组织及政治变革背后各种社会力量
的观念。
相比于《理想国》和《法律篇》骨架的狭小和内容的单纯来说,《政治学》不得不说是一部政治学体系的奠基之作。
而在这一亚氏构建的体系之中,其自
始至终强调政治的德性,如果说其政治病理学和政治治疗学的论述是为希腊城
邦开出的药方的话,政治的德性无疑是支撑亚氏对城邦政治的理想和信念的核心。
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社会团体之一,它囊括其他一切社团;既然每一
个社团都以一种善为目的,则国家则是以最高的善为目的;伦理学研究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人群的善,因此政治学被他认为是最高的学科。
亚氏谈论家庭和伦理学。
他着重论述了一个家庭中的两种关系,即家长与
妻儿间的关系和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
而在家长与妻儿的关系中又包括,
夫妻关系与父子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父权与夫权均是具有统治性的,尽管二
者的统治都以自由为基础,但二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夫权的运用及丈夫对
妻子的统治是共和式的,而父亲对子女的统治是君主式的。
然而无论是丈夫还
是妻子,父亲还是子女都具有德性,共同享有属于人的伦理德性,但其节制、
公正和勇敢并不相同,妇女具有审辩能力却不具有权威;儿童同样具有该能力
但不成熟。
而在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中,奴隶仅是活着的工具而非“人”,无
论是自然奴隶还是人为的奴隶都需要在主人的命令下去完成工作。
亚氏谈论政治关系。
亚里士多德强调政治关系只存在于平等的自由人之间,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道德上的平等及本质上的相似,因此最
佳的治国方式是轮番而治。
这一定义对政治作出限定,认为只有希腊社会存在
政治关系而其他地区包括东方波斯地区有的只是统治而非政治,且政治关系需
严格与前文提及的两种关系相区分,即主奴关系和家长对妻儿的关系。
这便大
大地升华了政治及政治生活的德性,使得政治处于神圣而需要敬畏但每个自由
人都不可脱离的高台之上。
而这一德性落实到具体的政体上便是中庸之道,即
中产阶级占主体的共和制。
被亚里士多德看作中庸的化身的中产阶级能顺从理
性而不走极端,能维持共和政体的“中间形式”与“中间性格”。
亚氏无疑是
想通过理想政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轮番而治从而调和贫富两极的差异、减少
城邦内部的差异和斗争从而维持统治的稳定。
亚氏谈论法治优于贤人之治。
亚里士多德是相当看重法律的,这一定程度
上是受其老师柏拉图的影响,然而柏拉图认为法治是处于“第二等好”的统治,最佳的统治应是“哲人王”的人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法治所代表的不受欲
望控制的理性是优于人治的,即集体智慧比最聪明的智慧更优。
这是因为集体
的德性远比一个个体所具有的德性更为完备和全面,包括了理性、忍耐等等。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因而不会像个体一般受到情
感的影响,从而具有公正性质。
在法律的约束下,智慧相当的自由民实行轮番而治是亚氏提出的能最大发挥德性的治理城邦的方式。
亚氏谈论通过教育完善城邦的德性与和谐。
在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承袭
柏拉图思想肯定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政治服务并隶属于巩固奴隶
主统治。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不要像现在这样,每人
只分别照顾自己的儿童,给予自以为是最适合他们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提出
由国家公办教育,使教育成为国家的事业,并且认为教育应该分门别类包括服
务于工作的教育和服务于休憩的教育,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学生除了学
习读写计算还应该接受音乐的陶冶,从而获得最大的快乐。
“人们各以自己的
品性估量快乐的本质,各人的认识各不相同,只有善德最大的人,感受最高尚
的本源,才能有最高尚的快乐。
”可见,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最高德性的快乐
的公民。
《政治学》作为一部基于实践与研究的政体学专著还囊括了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是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精华。
而任何传世经典也是基于
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的,无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且不论亚里士多德对人等级
观的深信不疑,他刻意回避了政治和法律的阶级性,而代之以人的智慧和感情
这类意识性的词语。
对此,吴恩裕先生指出“剥削阶级总是企图掩盖法律的阶
级的实质的。
”
诚然,代表着奴隶主剥削阶级意志的《政治学》却也明确地反应出作为政
治学家的亚氏希望通过自身理论缓和各阶层之间矛盾从而维持城邦政治生活并
实现理想国的美好理想。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一个自由民个体的德性——克制、理性、服从,还是一个家庭的德性——有序、合理致富,乃至一个城邦的德性——法制、民主都是可贵的政治探索,对后世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2、吴恩裕:《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