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姓氏称谓
古代姓氏称谓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 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 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 的署名。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文献资料上没 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 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别 号。东晋时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南北朝 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 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 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如明朝画家陈洪绶有 “老莲”、“老迟”、“悔பைடு நூலகம்”、“云门僧” 等四个号。 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 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正因为“号”是自己起 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 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 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因此出现了许许多
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 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 上、元首、九重天”等等。对一般人 ,则有“公、君、足下、子、先生、 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 人、大人、兄台”等等至于古代对对 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对 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 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 ,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 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 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 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 语。
古代称谓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 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 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 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 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 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 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 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 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 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中国人辈份及称呼大全

随着中国独生子女的出现与增多,男女比例失调,在不远的将来,许多姓氏不但要成为历史,一些辈分称呼也将消亡,随着独生子女的谈婚论嫁,他们的下一代将没有姨,姑,叔,伯,表妹,表哥.....等, 到那时,不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我们来回味一下中国上下5千年的辈分与称呼吧!一.辈分名称1、祖辈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
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
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
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
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
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1)曾祖:即祖父之父。
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
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各种称呼的英语表达

各种称呼的英语表达第一大类一、家庭成员的称呼。
Mother(母亲),Mum(妈妈—英国英语),Mom(妈妈—美国英语),Mummy(妈咪—英语英语),Mommy (妈咪—美国英语), Father(父亲), Dad(爸爸—英国英语),Pop(爸爸—美国英语),Pa(爸), Daddy(爸爸),Grandpa(爷爷、外公),Granddad (爷爷、外公), Grandma(奶奶、姥姥), Baby(宝宝)。
表示亲属关系的称呼有Uncle(叔、伯、姑父、舅父等),Aunt或Auntie(婶、姨、姑妈、舅妈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教名连用。
如:Thankyou,UncleandAunt.谢谢你们,叔叔婶婶。
Here come Uncle Charlie and Aunt Alice.查理叔叔和艾丽斯婶婶来了。
Uncle与Aunt现在一般不用于称呼非亲属关系的人,这与汉语不同。
英语中兄弟姐妹,堂(表)兄弟姐妹之间一般直呼其名,brother, cousin等不再当作亲属关系的称呼。
另外,Father可用以称呼罗马天主教神父。
如:Father O’Brien奥布莱恩神父。
Mother和sister可用以称呼修女、尼姑。
Brother可用以称呼修士、和尚。
Sister有时和Nurse一样,用以称呼护士。
人们还常带姓氏称谓(外)祖父母(但不用作呼语),以区别于其他姓的祖辈。
如Grandpa Jenkings詹金斯爷爷Grandma Jenkins詹金斯奶奶。
二、对老师的称呼英语中,teacher是与worker,farmer一样表职业的名词,不可用作称呼。
在不知老师姓名或庄重场合,对老师称sir(男老师) Madame(已婚女老师)、Miss(未婚女老师)。
如“老师,早上好”,可说“Good morning, Sir / Madame / Miss”。
一般情况对老师的称呼与普通社交场合称呼一样,用Mr., Mrs., Miss, Ms加一姓氏来称呼。
1-8姓氏称谓

教案1-8 姓氏称谓执行日期:序号:【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中国姓氏,以及名字号的意义;2. 了解谥号、庙号、年号的含义;3. 了解避讳的含义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1. 能看懂古代文献中简单的称谓方式;2. 能合理运用姓氏称谓的知识,进行导游讲解。
三、德育与情感目标1. 培养“未来导游”严谨、细致、求实的职业化工作态度,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2. 理解古代姓氏称谓背后所隐藏的礼仪文化、宗法观念、民族情感;3. 理解姓氏是中华民族的根系,维系民族凝聚力的纽带。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清中国古代姓氏名字号以及避讳的关系;2. 中国古代“姓”与“氏”的区别与联系;3. 中国古代“名”、“字”、“号”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姓”与“氏”的区别与联系。
【课型】讲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按姓氏笔画分组:请按PPT提示的座位就座问:这是什么标准的排列顺序?——该班共人,个姓氏二、任务导入1. 背景:2009年9月,嘉兴市旅游协会与台湾嘉义市观光协会正式签署旅游合作协议2. 昨天(14日)接到任务:台湾寻根团濮姓族人(濮院濮凤后人)30人将于今年清明节来禾,90岁族长思梧公带团,行程为“嘉兴濮院——陕西——北京——台湾”,嘉兴三日。
3. 关于濮院濮氏的相关信息●始祖:姚散。
●濮院濮氏始祖:南宋濮凤。
为濮院开镇始祖。
今尚存银杏两棵。
●濮鉴:字明之,元代,建香海寺、翔云观。
●濮振纪:号鼎堂,明末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为嘉义濮氏迁始祖。
●濮怀桐:字思梧,濮院濮氏第三十一代传人,嘉义濮氏族长。
【濮凤资料】濮凤,字云翔,原籍山东曲阜亲贤乡。
父名原,字南岩,为宋左仆射。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扈驾南渡,与弟凰(字去隐),寄居广德。
建炎三年,至临安(今杭州),任著作郎兼羽林中卫、护圣军右骑尉。
尝撰《宣仁太后实录》,太后见其丰姿不凡,选尚德阳公主,为驸马都尉。
离广德时,凤悉以家产让弟,徙居语溪(崇德县)梧桐乡幽湖(今桐乡濮院镇)。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姓氏称谓

年龄称谓
提醒
赤子:未满周岁的婴儿
髫龀:男孩8岁,女孩7岁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女子十三四到十五六岁
姓氏·称谓
姓·氏 ①上古有姓有氏,姓是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②古代氏的重要作用:“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 贱者有名无氏。”
③氏同姓不同,可以通婚姻;姓同氏不同,不可通 婚姻。
名·字·号
提醒
①“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时所起的, 供长辈呼唤的。男子到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 要另起一个“字”。女子十五岁成年许嫁,举行 “笄礼”,也要取字。
志学之年:十五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加冠:男子二十岁——弱冠
提醒
年龄称谓
提醒
而立:三十岁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克壮:正当壮年)
Hale Waihona Puke 不惑:四十岁 知命:五十岁
(艾,半百)
耳顺、花甲:六十岁
下寿:六十岁以上
古稀,从心之年:七十岁
耄耋:七八九十岁,指老人
喜寿:七十七岁
年龄称谓 伞寿:80岁寿辰 中寿:80岁以上 米寿:88岁 上寿:90岁以上 白寿:99岁 期颐:100岁 茶寿:108岁 双稀:140岁
提醒
②周代贵族男子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 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表示性别,就构 成了男子字的全称。
如孔丘,字仲尼,字的全称为仲尼甫,略称为仲 尼、尼父。
提醒 ③名和字连起来称呼是为了表示尊敬,古人尊对卑
中国人辈分及称呼大全

随着中国独生子女的出现与增多,男女比例失调,在不远的将来,许多姓氏不但要成为历史,一些辈分称呼也将消亡,随着独生子女的谈婚论嫁,他们的下一代将没有姨,姑,叔,伯,表妹,表哥.....等, 到那时,不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我们来回味一下中国上下5千年的辈分与称呼吧!一.辈分名称1、祖辈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
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
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
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
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
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1)曾祖:即祖父之父。
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
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民间交际称呼大全

20-29 关系熟就直呼名关系不是很好比如那人叫张三是男的就叫三哥是女的就叫张姐30-39 男的叫叔叔女的就阿姨张得漂亮一点的就叫她姐姐就好40-49 男的一样可以叫叔叔··女的就只能叫阿姨啦!50-59 男的你可以叫师傅女的看上去年轻点的叫阿姨显老点就大妈60-69 男的可以叫爷爷女的可以叫奶奶也可以叫大妈我怎么感觉我现在在幼儿园教书······1.正确、适当的称呼。
它不仅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重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
务必注意:一是要合乎常规,二是要入乡随俗这两点。
. V6 \* ?/ [$ t4 x0 X$ A另外,还应对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外交中的称呼、称呼的禁忌细心掌握,认真区别。
# k2 M. i1 ]6 A) q. r/ I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
; _8 k0 \) Z; B: p; Y$ N& l3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特殊性的,要求庄重、正式、规范。
以交往对象的职务、职称相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
比如张经理、李局长。
* p% @$ U# F4 u% O, u国际交往中,因为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称呼就显得千差万别。
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规律,二是要注意国别差异。
! r: r$ T) Y3 w1 d 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称呼职务(对军界人士,可以以军衔相称),二是对地位较高的称呼“阁下”。
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为他们在社会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为称呼。
3 B& u3 h5 t. U1 D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姓名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对于关系密切的,不论辈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姓。
比如:7 O( X: m- k, N9 D/ F8 Q, C俄罗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个部分。
3.4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

✓地点:朝廷派员在各地主考 ✓考员身份:“童生” ✓考取者:院试合格者称“秀才”
二、科举制度
1.院试 2.乡试 3.会试 4.殿试
✓ 时间:每三年一次 ✓ 地点:秋季在省城举行, ✓ 又称:“秋闱”、“大比” ✓ 考员身份:生员(俗称“秀才”) ✓ 考取者:称“举人” ✓ 第一名:解元
二、科举制度
A.怀 表同情 C.昭
B.文 D.武
BCD+穆
E.灵 表贬义
历年真题
【答案】 B
【2019年真题·判断】
谥号原寓褒贬同情之意,谥号在唐以后就有
褒无贬了。( )
A.正确 B.错误
唐----宋
一、姓氏称谓
姓 氏 名 字 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避讳
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称做“祖” 如“太祖”“世祖”“高祖”。 ➢ 唐高祖李渊;汉高祖刘邦,明
贬义的有
炀、厉、灵、幽
隋炀帝--杨广
同情的有 哀、怀、愍、悼
一、姓氏称谓
姓 氏 名 字 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避讳
诸葛亮--谥“忠武” 萧统--溢“昭明” 欧阳修--谥“文忠” 岳飞--谥“武穆”
官谥——朝廷重 臣的谥号,一般为 一两个字。
历年真题
【答案】BCD
【2018年真题·多选】
以下帝王谥号中表示褒扬的有( )。
一、姓氏称谓
姓 氏 名 字 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避讳
➢ “氏”原为“姓”的分支,起 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其主要作 用在于“明贵贱”。
一、姓氏称谓
姓 氏 名 字 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避讳
➢ 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和氏开始合二 为一。
➢ 到了汉代则全都叫作姓,并且自天子到庶民人 人都可以有姓。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姓氏称谓

二、姓氏称谓一.概述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氏则为由姓衍生的分支。
姓的起源比较古老,形成以后非常稳定。
氏却不然,相对姓来说,它是后起的,随着各种历史条件的影响出现不断的变更。
《左传·隐公八年》中有一段话,清楚地揭示了姓和氏的关系:“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意思是说:天子建立有德之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赐姓,分封土地而又根据封地命名氏。
诸侯对于卿大夫,以其字作为谥号,后人便当作族号;世代担任某一官职而有功者,就以官名为族号;也有以封邑作为族号的。
氏的情况比姓要复杂得多。
前面已谈到,氏是标明一个人身分贵贱的,贵族男子通常称氏。
关于氏的具体命名方法,开头所引《左传·隐公八年》那段话可以说是一个纲。
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陈氏、宋氏。
诸侯的子孙在称谓上有一套规定: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其祖父的字为氏。
卿大夫有的以职官为氏,如:师氏、史氏、卜氏、祝氏、巫氏、士氏、司马氏、司空氏、中行氏、陶氏、籍氏;有的以所受封邑名为氏,如晋国的韩氏、魏氏、赵氏、范氏、知氏。
这最常见。
另外,还有以居处为氏的,如:东郭氏、南宫氏、百里氏、柳下氏;还有以父亲的字为氏的,等等。
其他称谓有名、字、号等。
古人“三月剃发取名”。
命名之道,各代不同。
商朝常用天干地支取名,如盘庚。
春秋战国时,或以动物为名,如触龙、项燕、西门豹;或以贱以丑为名;或以职业为名,如庖丁、师旷、轮扁、优孟。
魏晋时好用“之”,如王羲之、王献之。
古人除了有名外,还要有字,名是生下来时或不久以后就取的,而字则是举行冠礼取的。
名与字在意思上经常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所以字又叫“表字”。
例如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明的意思,基本与“亮”同意;苏轼字子瞻,取“凭轼而瞻”的意思;辛弃疾字幼安,“弃疾”(抛弃疾病)与“幼安”(幼年安康)也有一定的联系。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姓氏称谓

ss 改字
空字
12
缺笔 3 4
改读
康熙皇帝名玄烨, “玄鸟、玄武、玄黄” 等“玄”改为“元”, “玄武门”改为“神武 门”,“玄武大帝”改 为“真武大帝”。
又如《红楼梦》中林 黛玉的母亲名敏,因此 她读书时,凡遇“敏” 字皆念作“密”字,写 字遇到“敏”字亦减一 二笔。
5.古代书籍中常见的其他称谓
2.名、字、号
名、字 别号
释义
使用区别
举例
名
古人幼时取名以供长辈呼唤 名具有“名以正体”的严肃性
上对下、长对少方可称名;在一 般情况下直呼对方的名是不礼貌 的。
古人成年后取的别名,又叫“表字”。 下对上、平辈之间,称字不称名。诸葛亮,字孔明(同义词
古代男子到20岁成人,举行冠礼,要另 字具有“字以表德”之意,或以 )
宋太祖
汉高祖刘邦
宋太祖赵匡胤
元世祖忽必烈
唐太宗李世民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3.谥号、庙号、年号——年号
年号是皇帝用以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年 号始于西汉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新君 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
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遇到重大事件如祥 瑞灾异等,也常改元,如武则天在位期间, 用了17个年号。年号一般用两个字,也有用 三四个字的,如“中大通”(南朝萧衍)、 “天册万岁”(武则天)、“太平兴国” (宋太宗)等。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姓氏称谓
1.姓、氏
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我国具有世界上最悠久并持续不断的姓氏传统。据 统计,我国现存姓氏有3500多个,而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有2.2万多个。
姓氏 姓 氏
不同的含义 一个族号“别婚姻
” 姓的分支“别贵贱
第十讲中国古代姓氏称谓和交往礼仪

斑白、黄发、皓首、久寿、眉寿、万寿, 大寿、高寿、遐龄等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 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5、帝王称号
国号:即国家的名称。
年号:开国或继嗣君主即位时,为了区别前代皇帝而
确立的纪年称号。
尊号:皇帝生前接受含有尊崇赞美之词的称号。 谥号:帝王、诸侯、卿大夫、权贵大臣等死后,根据 生平事迹、品德修养给予的一种评判性称号。 庙号:已故帝王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史可法:史忠烈公,林则徐:林文忠公,
奸臣秦桧:缪丑,是一种“恶谥”。
5.称斋名
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
杨万里——杨诚斋(斋名为诚斋) 姚鼐——姚惜抱、惜抱先生; (斋名为惜抱轩) 蒲松龄——聊斋先生; (斋名为聊斋) 梁启超——饮冰室主人; (室名为饮冰室)
谭嗣同——谭壮飞(斋名为壮飞楼)。
6.称籍贯
孟浩然——孟襄阳;
柳宗元——柳河东; 汤显祖——汤临川; 康有为——康南海;
张九龄——张曲江;
王安石——王临川; 顾炎武——顾亭林; 袁世凯——袁项城。
7.称官名
贾谊——贾太傅;
嵇康——嵇中散;
阮籍——阮步兵;
王羲之——王右军;
王维——王右丞; 苏轼——苏学士;
白居易——司马; 孙讨虏——孙权;
⑩以天干地支为姓:甲、乙、丙、丁
⑾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三)姓氏的演变与发展
①帝王赐姓 ②避讳改姓
③因祸改姓
④少数民族该姓。
二、名和字
名是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称号
字由名而生,一般是对名字的解释和补充, 与名互为表里。字最早见于周代。 别号:名和字是由长辈所定,号由本人自娶。 代称:地望、官爵、排行、祀号。 合称: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用的特称。
英文姓氏大全

英语的一般结构为:教名+自取名+姓。
如 William Jafferson Clinton。
但在很多场合中间名往往略去不写,如 George Bush,而且许多人更喜欢用昵称取代正式教名,如 Bill Clinton。
上述教名和中间名又称个人名。
现将英语民族的个人名、昵称和姓氏介绍如下:I. 个人名字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在婴儿承受洗礼的时候,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
以后本人可以在取用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
英语个人名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 采用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古代名人或文学名著中的人名作为教名。
2. 采用祖先的籍贯,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卉树木等的名称作为教名。
3. 教名的不同异体。
4. 采用〔小名〕昵称。
5. 用构词技术制造新的教名,如倒序,合并。
6. 将母亲的娘家姓氏作为中间名。
英语民族常用的男子名有:James, John, David, Daniel, Michael, 常见的女子名为:Jane, Mary, Elizabeth, Ann, Sarah, Catherine.II. 昵称昵称包括爱称、略称和小名,是英语民族亲朋好友间常来表示亲切的称呼,是在教名的根底上派生出来的。
通常有如下情况:1. 保存首音节。
如 Donald => Don, Timothy => Tim. 如果本名以元音开头,那么可派生出以'N'打头的昵称,如:Edward => Ned.2. +ie 或 -y 如:Don => Donnie, Tim => Timmy.3. 采用尾音节,如:Anthony => Tony, Beuben => Ben.4. 由一个教名派生出两个昵称,如:Andrew => Andy & Drew.5. 不规那么派生法,如:William 的一个昵称是 Bill.III. 姓氏英国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名而没有姓。
民间交际称呼大全

20-29 关系熟就直呼名关系不是很好比如那人叫张三是男的就叫三哥是女的就叫张姐30-39 男的叫叔叔女的就阿姨张得漂亮一点的就叫她姐姐就好40-49 男的一样可以叫叔叔··女的就只能叫阿姨啦!50-59 男的你可以叫师傅女的看上去年轻点的叫阿姨显老点就大妈60-69 男的可以叫爷爷女的可以叫奶奶也可以叫大妈我怎么感觉我现在在幼儿园教书······1.正确、适当的称呼。
它不仅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重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
务必注意:一是要合乎常规,二是要入乡随俗这两点。
. V6 \* ?/ [$ t4 x0 X$ A另外,还应对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外交中的称呼、称呼的禁忌细心掌握,认真区别。
# k2 M. i1 ]6 A) q. r/ I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
; _8 k0 \) Z; B: p; Y$ N& l3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特殊性的,要求庄重、正式、规范。
以交往对象的职务、职称相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
比如张经理、李局长。
* p% @$ U# F4 u% O, u国际交往中,因为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称呼就显得千差万别。
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规律,二是要注意国别差异。
! r: r$ T) Y3 w1 d 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称呼职务(对军界人士,可以以军衔相称),二是对地位较高的称呼“阁下”。
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为他们在社会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为称呼。
3 B& u3 h5 t. U1 D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姓名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对于关系密切的,不论辈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姓。
比如:7 O( X: m- k, N9 D/ F8 Q, C俄罗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个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通选核心)中国古代称谓文化

标记;而“氏”从属于“姓”,是指较小的、派生的氏 族。黄帝轩辕氏即属于姬姓部落。氏成为古代贵族的标 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所谓见其“氏”即知其所事身份 的贵贱。“氏”是在血缘关系中带有地缘关系的概念, 与纯粹血缘关系的姓是不同的。
• 上古时期,女人有姓而男人有氏。如孟 姜女,姓姜,孟是排行,指老大,故叫 孟姜女。她是齐国人,出嫁后就叫齐姜。
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有不同的含义,二者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
姓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其作用是 “别婚姻”,即识别、区分氏族,实行族外婚。 当时的先人已经认识到外婚制能避免近亲繁殖 造成的种种危害, 于是在同姓部落内部禁婚, 异姓部落之间实行互相通婚,以保证人种的健 康兴旺,这是人类认识能力大大提高的一个重 要表现。姓原本表示妇女世代相传的血统关系, 由女性方面决定。从目前已知的古老姓氏,如: 姬、姜、嬴、妊、姒、妫等姓中均带有“女” 字偏旁,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
② 以异常之居所或作为而得名。如相传唐尧时隐士 巢父,因巢居树上而得名。
③ 以异常遭遇等得名。相传周族始祖后稷,其母姜 嫄踏巨人足迹,怀孕而生一子,一度弃之,故名 曰弃。
④ 以专长得名。如弃在尧舜时做农官,善种,教民 耕种,故又以后稷称之。
⑤ 以体貌特征得名。如《史记·五帝本纪》载:“虞 舜者,名曰重华。”《正义》说舜“目重瞳子, 故曰重华”。
古人幼时取名以供长辈呼唤,人 出生三月而命名,男子年二十行冠 礼而后取字,女子十五行笄(ji) 礼而后取字。正式命名之前有乳名, 又叫小名。
古代人名产生的方式主要有以
下十种:
① 以居住地为名。古人姓氏多得之于所居之地,其 名也是如此。如《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 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集解》引皇 甫谧(mi)曰:“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 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八旗改姓对照表

八旗改姓对照表蒙古八旗的姓氏现在改成哪些汉姓在辽东满族人民集居的区域,由于地域不同,历史上姓氏演变称谓不同,而所泛指的满洲八大姓氏也不尽相同。
有的地方将佟、关、马、索、叶、富、那、郎列为八姓。
还有的地方将叶姓换成齐姓加入到八姓之中称谓。
下面介绍的八个姓氏是辽东具有代表性的八个姓氏,亦是由金代女真人后裔而形成的八个满族宗族,是具有区域代表性的。
他们可以直接涉猎于满族先世的渔猎采集及迁徙生活,揭示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最终体现民族文化融合的必然历史结果。
清朝灭亡后,满族八旗子弟纷纷改为汉姓,他们都是怎么更改的?清朝灭亡后,满族八旗子弟纷纷改为汉姓,他们大多数都是改了自己姓氏的谐音字。
满族八旗子弟改名最早是从乾隆时期开始乾隆年间,满族人开始效仿汉人,改姓。
但是满族人改的姓氏,大部分都是闻所未闻,闻所未闻。
这种姓氏用起来很不规范,也正是因为满族人随意改姓,叶还特意下了命令,禁止这些八旗子弟不规范改姓。
八旗子弟在改姓之前也是拥有非常多的姓氏满族人虽然分为了八旗,但这八旗并不是只有八个家族和姓氏,八旗的满族人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他们一共出现过九百多个姓氏。
不过一些比较出名的姓氏可能就比较少了。
我们通常知道的姓是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是皇族的姓。
除了最突出的Aisingiorro之外,还有夫差、奈良、瓜尔加、童加士、牛呼鲁、赫赛里哈拉等八大姓氏。
满族人改姓大多是取自己原本姓氏的谐音字或者含义好的字来作为汉族姓氏以佟佳氏为例。
到了后期,佟家氏的姓氏多改为童或童。
这种改革方法比较简单,同时取《通家诗》中的一个字为谐音。
这种改革方式更容易接受。
就拿佟佳氏来举例说明一下,佟佳氏这个姓氏后期大多改成了童或者佟这两个姓氏,这样子的改改法比较简洁同时也取了佟佳氏中的一个字作为谐音这种改法更容易被接受。
满族人改姓大多沿用原姓的谐音字,或者选择寓意好的字作为新姓。
毕竟姓氏也很重要。
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第一要素。
清朝灭亡之后,那些八旗子弟为什么要改成汉姓?我们看清朝的影视剧,里面会提到很多的满族八旗子弟的姓氏,比如那拉氏、佟佳氏、钮钴禄氏、爱新觉罗等等。
《姓氏称谓》教案

“姓氏称谓”教案【导入】“屈原”、“孟姜女”姓什么?“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这一句提到了几个人,叫什么名字?据统计,我国现存姓氏有3500多个,而历史上出现过的有22000多个。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的一部蒙学教材。
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钱缪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李煜当时为江南国王)。
《百家姓》前八位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人口排名前十:张王李刘陈杨黄孙周吴一、姓氏“姓”原本是比“氏”更大的概念,是整个大部落的标记;而“氏”从属于“姓”,是指较小的、派生的氏族。
如黄帝轩辕氏即属于姬姓部落,屈原远祖姓“芈”,本姓“熊”,“屈”为氏。
秦统一以后,姓氏合而为一;西汉时期,姓氏完全融为一体,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㈠“姓”和“氏”的区别姓以别亲疏,氏以明贵贱姓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
其作用是“别婚姻”,即识别、区分氏族,实行族外婚。
姓原本表示妇女世代相传的血统关系,从目前已知的古老姓氏,如:姚、姬、姜、嬴、姒、妫等姓中均带有“女”字偏旁,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
“氏”为“姓”的分支,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由于子孙繁衍,分支增加,每一个分支就有一个特殊的称号,这就是氏。
氏的情况比姓要复杂得多,氏是标明一个人身分贵贱的。
上古,氏同姓异者,可以通婚;姓同氏异者,不可通婚。
像晋献公娶骊姬,就是不知礼的行为,因为晋国和骊国都是姬姓。
男人重氏,女子重姓。
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先秦贵族有姓氏,平民无姓氏(如奕秋、庖丁)。
待嫁女子称谓,姓加排行,如孟姜、仲子。
出嫁后,如果嫁的是国君,要在姓上加娘家的国名,如齐姜、晋姬、秦嬴;如果嫁给大夫,就在姓前加大夫的氏,如赵姬(赵衰妻)。
㈡“姓氏”的由来1.以祖先族号、谥号、分封的国名为姓氏,如唐、虞、夏、殷,武、宣、穆、庄,齐、鲁、宋、卫2.以爵位、官衔为姓氏,如王、公、伯、侯,司马、司空、司徒、上官3.以排行为姓氏,如伯、仲、叔、季4.以从事的工作为姓氏,如师、陶、匠、巫、卜5.以自然物或动植物为姓氏,如马、牛、猪、龙、梅、桃、花、谷、麦、桑、麻、水、木、江、石、铁、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谥号 庙号 年号
习惯上,对隋以前的帝王一般称谥 号;唐至元的皇帝通常称庙号;明、 清两代的皇帝常以其年号来称呼。
请说出下列皇帝的称号分别是什么号? 汉文帝 隋文帝 宋徽宗 元世祖 咸丰帝 唐高宗 明成祖 清高宗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学习任务四:避讳
姓
国讳
公讳 分类 圣人讳
氏 名
字 号
私讳
家讳
区分族群内的各个成员 始生三月而加名, 故云幼名
姓名
名字
成人后取的别名 男子二十行加冠礼 女子十五行及笄礼
名以正体,字以表 德,故名表字
名
名 讳
字
避 讳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学习任务三:号
又叫别号,是古人名与字以外的别名。
姓
氏 名 字
号
请说出下列人物中红色的为名字号中的什么? 常山赵子龙 屈原 苏东坡 李易安 及时雨宋江 青藤门下走狗郑板桥
改字
避讳
书写 避讳 方法
空字 缺笔
读音 避讳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小结与回顾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作业 写一段“欢迎词”,考虑在“自我介绍”如何借 助自己的姓名加以发挥,以便让游客更深刻地记住 你。 阅读《百家姓》、《新百家姓》,了解你的姓氏 在其中的位次。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导游任务:台湾嘉义大陆寻根团
欣闻云翔公手植银杏,历八百八 十余载,枝繁叶茂,荫泽一方。当率 族人,吃斋念佛,顶礼膜拜。 ——思梧公濮怀桐 古银杏
濮院香海寺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嘉兴市假日旅行社接团计划书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导游小赵的准备工作清单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学习任务一:姓与氏
姓表示一个人的出生, 一个 人的血统。
同姓不婚(别婚姻),反映 了古代社会从族内婚过渡到 族外婚。
作 用 生 姓
由来
姓多源于族名 ,而族名多来自部落图腾 。
姜
熊
龙
胡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学习任务一:姓与氏
氏
氏的作用:名贵贱;是姓的分支,古代贵族标志与 宗族系统的称号。——胙土赐氏,开拓疆土 “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 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 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国语· 周语》 (1)以姓为氏,如姬、姜、姚、姒等; (2)以受封地(诸侯国名、卿大夫采邑)为氏,如齐、鲁、 宋、郑、吴、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 胡、许、唐、吕,苏、屈、解、温、元、苏、毛、甘、樊、 祭、尹、陆、栾、郦、邴等; (3)以所居地名为氏,如西门、东郭、南宫、邱、郭、池、 门、裴、陆、阎、郝、欧阳等;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浙江科技工程学校
沈民权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小常识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导游任务:台湾嘉义大陆寻根团
始祖:姚散。源于虞姓, 出自虞舜之子姚散的封地, 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虞 舜(姚舜)为炎黄部落联盟 首领时,将他的儿子姚散 封于濮地(今河南濮阳), 其后代遂以地名为姓氏, 称濮氏。 濮院濮氏始祖:南宋濮 凤。为濮院开镇始祖。今 尚存银杏两棵。 濮鉴:字明之,元代,建香海寺、翔云观。 濮振纪:号鼎堂,明末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为嘉义濮氏迁始祖。 濮怀桐:字思梧,濮院濮氏第三十一代传人,嘉义濮氏族长。
氏 的 由 来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学习任务一:姓与氏
氏
氏的作用:名贵贱;是姓的分支,古代贵族标志与 宗族系统的称号。——胙土赐氏,开拓疆土 “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 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 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国语· 周语》 (4)以官名或职业为氏,如司马、司徒、司空、王、侯、 史、巫、卜、张、李、董、陶、屠等; (5)以先人的字或谥号为氏,如公孙、皇甫、叔孙、游、 臧,武、穆、庄、宣等; (6)以排序为氏,如伯、孟、仲、叔、季、第五等; (7)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氏,如尉迟、 宇文、呼延、慕容、哥舒、耶律等。
氏 的 由 来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学习任务一:姓与氏
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和氏开始合二为一。 到了汉代则全都叫做姓,并且自天子到庶民人人都可以有姓。
贵族阶级没落 平民地位上升
姓氏 合一 氏的 出现 姓 氏 的 发 人展 类演 文变 明 发 展 的 阶 梯
从氏族社会 到阶级社会
从族内婚 到族外婚
姓的 出现
母系氏族阶段
——
战国—秦汉
父系氏族阶段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学习任务一:姓与氏
中国人的家谱、族谱现象 宗族观念——家国观念
姓氏是连接文化遗传和 生物遗传的一个桥梁 中国长期以来姓氏随男,而从遗传学角度来说, 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 一起遗传给男性后代,由此,具有同样姓氏的人 群也就具有了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 的遗传基因。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学习任务一:姓与氏
姓氏树
河南是中华民族重
要发祥地,也是姓氏 的重要发源地,中国 的一万多个姓氏,起 源于河南的有一千五 百个,在当今中国常 见的100个大姓中,源 于河南的有73个。
华夏子孙 万姓一家
嘉兴技师学院 沈民权
姓氏称谓
学习任务二:名与字
姓氏
姓 氏
区分族群
区分族群内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