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先兆症候的性别年龄及证型特征考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先兆症候的性别年龄及证型特征考辨

魏江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脑病中心,200021,上海//男,1956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

摘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中医/中风0范畴,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准确捕捉该病先兆期特征性症候,以及与性别、年龄的关联对其二级预防意义重大。目的:探索中风先兆症候的性别、年龄及中医证型特征性表达,为治疗提供前瞻性建议。方法:按循证医学要求,多中心、较大样本对照前提下,采用前瞻性队列法,通过观察样品特异危险度、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比分、病因学分数,分析患者中风先兆症候的相对变化特征。结果:男性便秘、筋惕肉目闰,女性烦躁易怒、便秘中风危险度列前;50~60岁龄者发生中风的危险度最大;肝胆火盛型具有发生中风的特异危险度。结论:不同性别的中风先兆证患者在特定年龄段具有发生中风的特异症候及证型表现。探究之,有较强的中风二级预防意义。

关键词:中风先兆症;中医证型;相关度

中图分类号:R2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276(2004)09-1603-0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中医/中风0范畴,治疗难度较大,复发率高,准确捕捉该病先兆期特征性症候,以及与性别、年龄的关联对其二级预防意义重大。本文试探索如下:

1一般资料

验证组422例观察对象均符合标准,来源于安徽合肥地区、巢湖地区、山东济南地区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18例,女性204例,男女之比为1.07:1,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84岁,平均年龄63.39?9.87岁,以同年龄(?5岁)同性别,同地区配比原则,选择具有相关疾病非暴露性门诊及住院患者422例组成对照组。其中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62.98?9.71岁。验证组与对照组按1:1配对进入研究程序。观察时间跨度为1年。

2观察方法

诊断标准验证组:参照112标准:

主症:阵发性眩晕;发作性偏身麻木;短暂性言语蹇涩;一过性偏身麻木;昏厥发作;瞬时性视歧昏瞀。

次症:头胀痛;手指麻;健忘;筋惕肉目闰;神情呆滞;倦怠嗜卧;步履不正。

根据中医分型中具有证候分类意义的其它症状:烦躁易怒,口干口苦,面红,目赤,大便秘结,胸闷呕恶,心悸,气短声怯,失眠多梦,舌红或淡,紫暗,苔黄腻或薄白,脉弱滑数或呈细涩。具有两项主证以上(含两项)结合次症、其他症状以及相关实验检查即可诊断。西医诊断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5急性脑血管病诊断要点6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cient ischemic attacks,T IA)诊断以及可恢复性脑卒中(r ev 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 ical deficit,RI ND)诊断。对照组:符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5中医内科学6(五版)各类疾病诊断标准以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5内科学6(三版)各类疾病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35~85岁。

排除标准验证组:¹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者;º急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对照组:¹同验证组;º中医诊断为中风,眩晕,头痛,胸痹,心悸,消渴;»西医诊断为心、脑血管病,颈椎病,糖尿病,肿瘤。

临床计分按方法,主症四级计分、次症及其他症状二级计分。

客观指标血压:每月测量一次,每次测压前患者需休息15分钟以上,在固定时间内由专人测患者右上肢血压,测3次取均值为当次血压。

血脂:T C,T G,HDL-C;空腹血糖;血流变学: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方程K值(上海医科大学L-100型血液粘度仪,BM E-1生物医学计算机测定);血浆ET-1(放免法),血清N O。

统计学分析方法以X2检验显示两组累积发病率差异以及各临床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度;以相关分析法观察临床计分与各客观指标的关联度;依照相应公式计算特异危险度(Attr ibutable Risk,AR),相对危险度(Relativ e Risk,RR),人群归因危险比分(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PAF),病因学分数(Etiolog ic F raction,EF)。统计软件包PEM S处理。

操作程序设计符合流行病学调查的观察表格,以相同的观察方式对两组进行调查,并对调查因素进行数量化处理:X1阵发性眩晕,X2发作性偏身麻木,X3语蹇,X4偏瘫,X5昏厥,X6视歧昏瞀,X7头胀痛,X8指麻,X9健忘,X10筋惕肉目闰,X11神情呆滞,X12倦怠嗜卧,X13步履不正,X14烦躁易怒,X15口干口苦,X16面红目赤,X17便秘,X18胸闷,X19呕恶,X20心悸,X21气短声怯,X22苔黄腻,X28苔薄白,X30脉弦数,X30脉沉细,X31脉弱,X32脉涩,X33血压,X34T C,X35T G, X36全血比粘度,X37血浆比粘度,X38纤维蛋白原,X39血沉方程K,X40ET-1,X41NO。

3结果

缺血性中风相关因素的年龄特征见表1、图1。

第22卷第9期2004年9月

中医药学刊

CHINE SE ARCHIVE S O F TR ADITIO NAL CHI NES E ME DICINE

Vol.22No.9

Sep.2004

1603

表1 缺血性中风相关性因素的增龄变化(阳性例数)

变量非暴露暴露

<40岁

>40岁

>50岁

>60岁

>70岁

RR

EF RR EF RR

EF

RR EF RR EF X 2231000015.490.940000X 66320000 6.000.83 5.000.8 4.0

0.75

X 811430000 4.00.75 4.670.79 2.330.57X 10113700

3

0.67 5.670.82 2.750.64 2.00.5X 142889 1.40.29 2.140.53 5.00.8 3.00.67 4.00.75X 153394 1.30.23 1.430.3 5.250.81 2.860.65 2.80.64X 162987 1.170.16 1.50.33 4.90.8 4.00.75 3.5

0.71

X 172691 2.00.5

2.5

0.6 6.130.84 2.50.6 2.250.56X 245187 1.50.33 1.460.32 1.720.42 2.40.58 2.30.57X 272779 1.750.43 1.80.44 4.130.76 2.830.65 3.5

0.71

X 292888 2.00.5 2.170.54 4.00.75 3.60.72 3.250.69X 333198 2.00.5 2.290.56 3.80.74 3.80.74 3.750.73X 354997 1.250.2 1.60.38 2.920.66 2.00.5 1.670.40X 3631107 2.50.6 2.70.63 4.00.75 3.830.74 3.670.73X 382885 2.00.5 2.50.6 3.150.68 3.40.71 3.670.73X 402189 1.70.41 2.50.6 5.440.82 5.00.8 5.00.8X 41

20

91

2.0

0.5

2.75

0.64

6.13

0.84

5.0

0.8

5.0

0.

8

图1 51~60岁缺血性中风相关因素的变化

从表1、图1分析中筛选出若干与缺血性中风发病

相关因素,进一步观察增龄与上述因素的关系。表中见50~60岁段除纤维蛋白原,舌红外,各临床因素的RR,EF 值均到达峰值,依强弱排序如下:发作性偏身麻木,便秘,NO,视歧昏瞀,筋惕肉目闰,ET -1,口干口苦,烦躁易怒,面红目赤,指麻,脉弦数,全血比粘度,血压,T G 。缺血性中风相关性因素的性别特征 见表2、图2。表2 缺血性中风相关性因素的性别特征(阳性例数)

变量非暴露暴露男性(n=136)女性(n=108)RR FF RR FF X 223118.630.9511.700.91X 6632 6.020.83 4.630.78X 81143 4.570.78 3.370.70X 101137 3.510.72 3.190.69X 142889 3.190.69 3.280.70X 153394 3.050.67 2.610.62X 162987 3.140.68 2.850.65X 172691 3.710.73 3.200.69X 245187 1.640.39 1.750.43X 272779 3.010.67 2.780.64X 292888 3.340.70 2.930.66X 333198 3.190.69 3.040.67X 35

49

97

2.07

0.52

1.89

0.47

变量非暴露暴露男性(n=136)女性(n =108)RR FF RR

FF

X 3631107 3.430.71 3.370.70X 382885 3.150.68 2.850.65X 402189 4.320.77 4.090.76X 41

20

91

4.71

0.79

4.190.

76

图2 缺血性中风相关因素的性别特征

依相对危险度强弱及病因学分数高低排列,男性为发作性偏身麻木,视歧昏瞀,NO,指麻,ET -1,便秘,筋惕肉目闰,全血比粘度,脉弦数,烦躁易怒,血压升高,面红目赤,纤维蛋白原,口干口苦,苔黄腻,T G,舌红。从中分析发现,男女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相对危险因素及病因学分数排列次序大致相同。在危险强度前十位中男性出现便秘、脉弦数及烦躁易怒,而女性仅烦躁易怒及便秘。

缺血性中风相关因素的证型定位 按证候分类112,确定变量X 1肝胆火盛型,X 2风痰内盛型,X 3气阴两虚型,X 4其它证型,见表3、图3。表3 缺血性中风相关性因素的证型定位(阳性例数)

变量非暴露暴露X 2P RR AR PAF EF X 1164922.74<0.001 3.060.270.340.67X 22540 4.19<0.05 1.60.120.230.38X 32330 1.18>0.05 1.30.060.130.23X 4

58

3

65.84

<0.001

0.05

-0.45

-0.91

-0.

05

图3 缺血性中风相关因素的证型定位

缺血性中风相关性因素的证型依相对危险度,特异

危险度,归因危险比分及病因学分数强弱定位依次为肝胆火盛型,风痰内盛型及气阴两虚型,其中前二型与中风发生分别为强度及中度关联,而气阴两虚型为弱关联。证型定位的年龄相关度:见表4,图4。 表4 证型定位的年龄相关度(阳性例数)

变量非暴露暴露<40岁>40岁

>50岁>60岁RR EF RR EF RR EF RR EF X 11649 2.320.57 2.500.6 4.170.76 2.330.57X 22540 1.250.20 1.690.4 1.890.47 1.60.38X 32330 1.00

1.00

1.290.23 1.5

0.33

X 4

58

3

0.08-11.50.06

-15.67

0.05-19.0

中 医 药 学 刊

2004年第22卷

中医药1604 学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