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策略

李如丘

新教材的使用拓宽了我们数学教师的教学视野,为我们有效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提供了载体。其中主题图的运用可谓一大创新,其生动活泼的情境内容为教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熟悉的情境进行数学探究,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随着电教设备的普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老师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基本不用书中的主题图,即使使用主题图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因此,我们对教学活动中主题图运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重新分析挖掘主题图在新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功能价值,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使其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与方法。

一、背景

主题图的意图主要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明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那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主题图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有丰富的内涵。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低年级的数学书,基本是以图为主。其原因:一是学生识字量不多,可以用图片代替文字;二是图画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用图更能让学生在熟悉

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二、困惑

然而,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的真谛,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只在导入创设情境时用一下,缺乏有效开发与深加工,有的老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主题图的内涵。也就是说,基于以上认识,就如何有效利用主题图,展开了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三、主题图的种类、功能及利用

小学数学各年级教材中都编入了许多图文并茂,色彩明丽,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出现在单元前的主题图,这类主题图容量大、涵盖面广,有时蕴含了整个单元知识的内容;第二类主题图则是某个知识点的主题图,这类主题图的容量不是很大,往往呈现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重点突出,主题明确。

主题图主要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透过美丽的画面,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新教材主题图的“内在魅力”,其实质性的内涵远远超过了它“美丽的外表”。

1、依据主题图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

数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可依据主题图充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将地方资源、校本资源合理整合,以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人教版第三册38页“角的初步认识”,主题图展现的是学校的一角,这是学生非常熟习的环境,学生可以尽情的从图中找到角。此图概括了多种角及角的表示,我们可以在学习前,让学生通过预习,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角、寻找角。预习时没有找完不要紧,我们学习完“角的初步认识”后,再让学生回到主题图找角。一、可以检查学生对角的认识。二、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

再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这个内容的主题图,这幅图包含了很多内容,首先是我们身边的事,都是学生熟习的事物,学生从图中学习认识数字;从图中牌子上的标语,还可以教育学生热爱自

然,保护环境;从场景来看,还可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相互帮助等。

2、依据主题图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主要精神,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取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首先我们从图片的内容来看,是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其次,可以根据图片的内容编出本节课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图片的直观性,还能学会不同的算法,

也展示了不同的算理。

在教学中,根据主题图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把数学内容与游戏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

下一个主题图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图意,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具体、直观地引导学生思维,明丽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再如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的教学中,可以说就是生活中的情境再现,学生感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依据主题图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教材主题图中编者有意识地设计了许多相关的数学知识,等着

学生去探索、发现、研究。于是,观察图,读图就成了学生经常进行的活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独立去读图,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解题方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数学知识。

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时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复现主题图,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来了解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同一物体,样子是不一样的。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个哲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从上一个练习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可以让学生发挥

想像,说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圆柱体、球体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去猜想,再实际操作,印证猜想。

4、依据主题图创造学生合作交流的时机

合作、交流学习是我们数学教学中常常用到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不再被简单地当做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成为了学生探索与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教材的主题图多处呈现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如引导探索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 教材主题图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等。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充分讨论、试验,然后再全班交流。在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