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

试题一

阅读下列系统需求陈述,回答问题1、问题2、问题3和问题4。

某银行准备开发一个网上信用卡管理系统CCMS,该的基本功能为:

(1)信用卡申请。非信用卡用户填写信用卡申请表,说明所要申请的信用卡类型及申请者的基本信息,提交CCMS登录。如果信用卡申请被银行接受,客户会收到

银行的确认函,并告知用户信用卡的有效期及信贷限额;否则银行会发送一封

拒绝函给该客户。客户收到确认函后,需再次登录CCMS,用信用卡号和密码激

活该信用卡。激活操作结束后,CCMS将激活通知发送给客户,告知客户其信用

卡是否被成功地激活。

(2)月报表生成。在每个月第一天的零点,CCMS为每个信用卡客户创建一份月报表,对该客户上月的信用卡交易情况及交易额进行统计。信用卡客户可以登录CCMS

查看月报表,也可以要求CCMS提供打印出的月报表。

(3)信用卡客户信息管理。信用卡客户的个人信息可以在CCMS中进行在线的管理。

每个信用卡客户可以在线查询其个人信息。

(4)信用卡交易记录。信用卡客户使用信用卡进行的每一笔交易都会记录在CCMS 中。

(5)交易信息查询。信用卡客户可以登录CCMS查询并核实其信用卡交易记录及交易额。

在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使用用例对系统需求建模。表1-1和表1-2给出了其中两个用例的概要描述。

表1-2用例“激活信用卡”描述

将表1-1和表1-2中的(1)~(10)填充完整。

【答案】

(1)提交信用卡申请表

(2)信用卡类型及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3)非信用卡客户

(4)确认函

(5)非信用卡客户

(6)拒绝函

(7)非信用卡客户

(8)信用卡激活请求

(9)激活通知

(10)信用卡客户

注:(4)、(6)答案可以互换。

【问题2】

除了表1-1和表1-2给出的用例外,从上述系统陈述中还可以获取哪些由信用卡客户发起的用例?(给出用例名称即可)

【答案】

信用卡客户查询个人信息、信用卡客户查询信用卡交易信息、信用卡客户查询月报表。【问题3】

用4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用例获取的基本步骤。

【答案】

(1)定义该应用系统的边界(可以用计算机系统作为边界,也可以使用该应用系统的那个机构中的部门界限作为边界,还可以用该机构本身作为边界)。

(2)识别出该应用所有的角色(Actor)。

(3)对于所识别出的每一角色,分别确定:

●该角色所参与的每一种业务活动

●各种业务活动的完整的事件序列

●激发上述每一个事件序列的角色

(4)对(3)中确定的事件序列进行分析,去掉其中重要的事件序列

(5)用结构化的自然语言来描述(4)中确定的每一个事件序列,得到初步确定的每一个用例。

(6)对(5)中初步确定的每一个用例进行分析和必要的重组,采用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概括(generalization)关系来表示用例之前的关系,最

终得到所有的用例。

【问题4】

用例除了使用表1-1和表1-2所示的形式描述外,还可以使用UML的用例图来表示。分别用100字以内文字,解释UML用例图中扩展用例和抽象用例的内涵。

【答案】

扩展用例是一个由某个更复杂的用例提取出来的事件序列所构成的用例,以便简化原始用例并扩展其功能。

若几个用例执行了同样的功能步骤,可以把这些公共步骤提取成独立的抽象用例,抽象用例代表了某种形式的“复用”,可以降低用例之间的冗余。

试题二

阅读以下关于工作流系统性能分析的叙述,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某企业正在创建一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目前正处于过程定义阶段,即创建工作流模型阶段。对于这些工作流模型,除了要考虑工作流的正确性外,工作流的性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流性能主要反映工作流定量方面的特性,例如,任务的完成时间、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任务数量、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在预定的标准时间内完成任务的百分比等等。

图2-1所示的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流模型(其中单位时间为1小时),它表示这样一个执行过程:每小时将会有20个任务达到c1,这20个任务首先经过处理task1,再经过处理

task2,最终将结果传递到c3。处理task1和处理task2相互独立。

均服务时间为2.5分钟

图2-1

假设性能评价模型符合M/M/1排队模型,在计算性能指标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L=ρ/(1-ρ),S=1/(μ-λ),W=ρ/(μ-λ)

其中ρ表示资源利用率,λ表示单位时间内到达的任务数,μ表示该资源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任务数。

【问题1】

计算图2-1所示的工作流模型的下列性能指标:

(1)每个资源的利用率;

(2)每个处理中的平均任务数L;

(3)平均系统时间S;

(4)每个处理的平均等待时间W。

【答案】

使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ρ=λ/μ,L=ρ/(1-ρ),S=1/(μ-λ),W=ρ/(μ-λ)

Task1 task2

λ=20 λ=20

μ=60/2.5=24 μ=60/2=30

ρ=0.83 ρ=0.67

L=5 L=2

S=0.25小时(或15分钟)S=0.1小时(或6分钟)

W=0.208小时(或12.5分钟)W=0.066小时(或4分钟)

【问题2】

图2-1所给出的工作流模型的性能并不是最好的。实际上,对于工作流系统而言,同样的工作、同样的资源,采用不同的工作流设计,任务的平均等待时间也不尽相同。若要在不改变资源利用率、任务的到达速率和平均处理时间(S-W)的情况下,降低平均完成时间,在设计工作流系统时应遵循哪三个基本原则?用150字以内文字说明。

【答案】

若要在不改变资源利用率、任务的到达速率和平均处理时间(S-W)的情况下,降低平均完成时间,在设计工作流系统时应遵循的原则为:

(1)尽可能并行执行任务。并行处理能够缩短完成时间。

(2)争取提高资源弹性。确保资源能够胜任尽可能多的任务。弹性资源的使用能够来高水平的资源利率和较短的完成时间。

(3)尽可能按照处理时间为序来处理任务。通常最好给处理时间短的任务比处理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