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病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5(μm)。分生孢子梗多单生,也有2~3根束生的,直、仅顶端微弯。病残体上形成子囊壳。子囊壳黑褐色、近椭圆形,大小430~800×300~600(μm),子囊无色,棍棒形,内含8个子囊孢子,有时4个。子囊孢子黄褐色,近椭圆形,大小40~62.5×17.5~
27.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潜伏于种皮内的菌丝体和附在种子表面的孢子是主要初侵染源,病残体上的子囊孢子也可侵染。种子带菌引致幼苗发病,病部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花部受害使种子带菌,成熟时在麦壳等病残体上形成子囊壳。病菌可存活7年。孢子萌发适温20~25℃。20℃、相对湿度100 %发病迅速。低温和寡照、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冬大麦播种较晚发病重。
大麦纹枯病
彩版参见彩版14·111~112
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参见小麦纹枯病。
大麦白粉病
彩版22·172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其症状同小麦白粉病。
病原Blumeria graminis(DC.)Speer=Erysiphe graminisDC.、Erysiphe graminisDC.f.sp.hordeiMarchal.称禾谷类白粉菌大麦专化型。不能侵染小麦、黑麦和燕麦。形态特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参见小麦白粉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越夏。大麦播种出苗后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幼苗而发病,在整个生育期可重复侵染。孢子萌发适温10~20℃,25℃以上基本不萌发,18℃、相对湿度92%,孢子6小时内即侵入寄主。20℃潜育期11天。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密度过大,徒长发病重。
防治方法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见小麦散xx。
防治方法用2%立克秀拌种剂10g拌大麦种子10kg防效97.8%。也可用10%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2.5ml拌50kg大麦种子,拌种时,先以0.5~lkg水将药剂稀释,然后倒在种子上均匀拌种。
大麦坚xx
彩版22·173(右)
症状病株常较健株略矮。病穗上的小花、小穗均被破坏,变成一团黑粉状物,外被一层银白色至灰白色薄膜。有的残存芒,膜较坚硬,风吹不坏,孢子间具油脂类物质相互黏结着。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系幼苗侵染型病害,每年只在苗期侵染一次,主要靠种子带菌传播。每年大麦收获脱粒时,散出的冬孢子黏附在麦粒上,播种后,冬孢子萌发,产生先菌丝。先菌丝分成4个细胞,每个细胞的近隔膜处产生一个担孢子,由担孢子萌发产生次生小孢子。小孢子萌发形成菌丝,不同性别的菌丝结合形成双核侵染菌丝,从大麦幼芽鞘侵入,后进入生长点,菌丝体随麦苗生长向上扩展。大麦抽穗前,病菌为害花器或种子,又形成大量冬孢子,出现病穗。这时湿度适宜,部分孢子很快萌发,用先菌丝侵入颖壳及种皮内,潜伏在其中越夏或越冬。
(2)播前晒种1~2天,可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早出苗。
(3)种子处理①用25%的粉锈宁按种子重量的0.15%(有效成分)拌种防效优异,此外也可用2%立克秀拌种剂10g拌麦种10kg。②用1%石灰水浸种48小时,对大麦条纹病防效较好,且对大麦种子发芽和出苗有促进作用。③也可用5%硫酸亚铁溶液浸种6小时,晾干后播种。④提倡用浸种灵乳油2ml药液,对水800ml ,喷在10~11kg大麦种子上,再充分翻拌均匀后闷种6~8小时后播种。也可用2ml对水16~2Okg浸10~13kg大麦种子12~24小时。⑤适期播种。大麦条纹病发生轻重与秋播时温度关系密切。土温5~10℃适其发病,温度高可减轻发病,因此强调适期播种,不宜过迟。
0、1、
2、3、
4、5、
6、7)。西藏的条锈菌大麦专化型优势群体为中等毒性的TBYR
2、3、4,其中TBYR3为主类型,只侵染大麦一般生产品种及抗性差的品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来自当地适存菌源或外来夏孢子。秋冬季病菌菌丝体在- 5℃时尚能越冬。夏孢子萌发适温5~15℃,超过15℃易丧失生活力。气温10~15℃,时晴时雨或有露水存在,冬播或春播大麦易发病。
2
大麦条锈病
彩版22·169
症状参见小麦条锈病。
病原Puccinia striiformisWest.f.sp.hordei Eriks et Henn.称条形柄锈菌大麦专化型,少数为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小麦条锈菌大麦专化型夏孢子较小麦专化型夏孢子色泽略鲜黄。条锈菌大麦专化型本身是由复杂多样的毒性个体组成的,属8个毒性类型(TBYR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早熟7号、光芒二棱、浙农8号等。
(2)适时早播,避免连作,地下水位高的要做好开沟排湿工作。
(3)药剂防治①提倡用二硫氰基甲烷(浸种灵) 2时,对水2Okg,搅匀后浸大麦种子10kg,浸24小时后播种,防治大麦网斑病和坚黑穗病、大麦条纹病。浸种灵易光解,浸种要在室内或采取避光措施。其它种子处理方法可参见大麦条纹病。②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病原Cochliobolus sativus(Ito et Kurib.)Drechsl.称禾旋孢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该菌为异宗配合种,雌雄同株。自交不孕。该菌在麦秆浸汁琼脂培养基上,pH6~6.5,以透析袋为培养物,24℃培养7天,移至20℃培养14天可形成子囊座。无性态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丛生,从寄主表皮间生出,褐色,具隔膜。分生孢子形状和大小差异较大,一般为圆筒形,直或弯曲,两端略细,褐色,大小60~120×15~30(μm),具隔膜3~10个。该菌有生理分化现象。有的生理小种对幼苗为害严重,有的为害大麦成株。病菌主要为害大麦、小麦、燕麦及其他禾本科杂草。
(2)药剂防治参见小麦叶锈病大麦网斑病
彩版22·171(右)
症状主要侵害叶片和叶鞘,较少侵染茎。幼苗发病,病斑多在距叶尖1~2cm处。成株发病多从基叶开始,叶尖变黄,上生病健界限不明的褐斑,内有纵横交织的网状细线,病斑较多时,连成条纹状斑,上生少量孢子。颖片受害产生无网纹的褐斑。
病原Drechslera teres(Sacc.)Shoem.=Helminthosporium teresSacc.称大麦网斑内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Pyrenophora teres(Died.)Drechsl.称圆核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淡橄榄色,圆柱状,有1~10个隔膜,大小30~175×15~
防治方法
(1)选用早熟3号、早熟5号、黄金爪、关东中生等抗病品种。
(2)其他方法参见小麦白粉病。
大麦散xx
彩版22·173(左)
症状参见小麦散xx。
病原Ustilago nuda(Jens.)Rostr.称裸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异名U.tritici (Pers.)Rostr.孢子堆生在花器上,破坏全部小穗,表生白色薄膜,内部全为黑褐色至黑色疏松粉末,只残留穗轴和芒,芒变白干枯,膜破裂后孢子易飞散。孢子褐色球形,一边略浅,表面布满细刺,直径5~9μm,萌发生菌丝。主要侵染大麦和小麦,引致散黑穗病,寄生性有专化现象,大麦上的病菌能侵染小麦,但小麦上的病菌不能侵害大麦。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休眠菌丝潜伏在种子里越冬,一般可存活5年。播种后随种子发芽休眠菌丝开始长出芽管侵入幼芽,后随植株生长进入幼叶,后达到穗部造成剑叶破坏包裹穗部,致不能抽穗或畸形。播种时地温低、湿度高,利于病菌侵染。春大麦早播或冬大麦晚播,生长前期气温低,湿度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建立大麦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子。播种前精选种子,选择籽粒饱满,生活力强,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后迅速出苗,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1)消灭越冬(夏)菌源,收获后深翻,促进病残体分解。
(2)合理密植,不可单一施氮过多。注意排水、中耕,降低田间湿度。
(3)药剂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于播种前10~20天拌种后播种。
(4)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或40%灭病威悬浮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溶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67㎡用药液75~100 L。
防治方法
(1)首选抗病品种。
(2)其他方法参见小麦条锈病。
大麦叶锈病
彩版22·170
症状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叶鞘,也侵染茎和穗部。被害部位散生圆形黄褐色隆起小圆点(夏孢子堆)。当大麦成熟时,其上产生较小的黑色近长方形的冬孢子堆,埋于表皮内。
病原Puccinia hordeiOtth.称大麦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堆大小0.3~0.5 ×0.1~0.2(mm)。
防治方法参见小麦根腐病。
大麦云纹病
彩版22·171(左)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发病初为白色透明小斑,后扩大变为青灰至淡褐色,边缘色较深,长椭圆形。病斑较多时合并呈云纹状,叶片枯黄致死,在病部表皮下形成子座。高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Rhynchosporium secakis(Oudem.)Davis称黑麦喙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能产生喙孢糖苷毒素。分生孢子梗无色、短小。分生孢子楔状,有1个横隔,无色,大小12~20 ×2~4(μm)。
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菌属于转主寄主锈菌。夏孢子、冬包子产生于大麦上,性孢子、锈孢子国外报道产生于百合科短穗虎眼万年青上。我国病菌以夏孢子在南方冬大麦上越冬,夏孢子随季风向北扩散,在北方越夏后,秋季再传播至南方冬大麦上越冬。夏孢子萌发适温11~17℃,超过23℃极少萌发。
防治方法
(1)选用抗锈良种。如xx1号。
病原Drechslera graminea (Rabenh.)Shoem.=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Rabenh.称禾内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Pyrenophora graminea(Rabenh.)Ito et Kurib.称麦类核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3~5个丛生,梗基部膨大,灰色至榄褐色,大小90~180 ×7.5~12(μm)。梗上顶生或侧生1~4个分生孢子,直或略弯,基部常较上端略宽,基细胞呈半球形,大小50~125 ×14~22.5(μm),具隔膜1~7个,表面光滑,脐部宽3~6μm。次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较常见,寄生在大麦上。
病原Ustilago hordei(Pers.)Lagerh.称大麦坚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冬孢子圆形或椭圆形,大小5~9μm,褐色,半边色较浅,表面光滑无刺。冬孢子萌发适温20℃,52℃温水中15分钟致死。该菌有5个生理小种,其中C -
1、C-2分布很广。该菌只侵害大麦和裸大麦,即元麦、青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或病残组织内越冬或越夏,也可以分生孢子站附在以上部位越冬。种子成为主要初侵染源。种子带菌率很高,其内菌丝能直接为害幼苗。病菌从幼苗芽鞘侵入,然后蔓延到幼叶及根冠。机械伤、虫伤利于病菌侵入。
当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成株叶、茎及穗发病。品种抗病性有差异,连作、遭受冻害易诱发该病。土壤瘠薄、施肥不足、麦株生长不良发病重。
大麦斑点病
症状又称根腐病或黑点病。东北、华北、西北、浙江均有发生。各生育期不同部位均可发病。幼苗出土后,幼叶、叶鞘近地面处产生褐色病斑,渐向茎基部及茎部扩展,引致根及茎基腐烂,病苗矮小、分蘖增多。叶片染病形成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中部呈深褐色,边缘不规则,色浅,故称斑点病。叶鞘染病病斑较大,长形,灰色,其中杂有褐色斑点,边缘不明显。穗部染病几个小穗梗和颖片呈褐色。
防治方法用2%立克秀拌种剂10g拌大麦种子10kg。
大麦条纹病
彩版22·174
症状各大麦栽培区均有发生。大麦地上部均可受害,主要为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片和叶鞘。幼苗染病,
1、2片幼叶即可发病,但4~5片叶以后发生较多。初生浅黄色斑点或短小的条纹,后随叶片生长,病斑逐渐扩展。分蘖期形成与叶脉平行的细长条纹,病斑由黄色变为褐色。至拔节抽穗期,多数病斑中部草黄色,边缘褐色;湿度大的长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株提前枯死或矮小,不能抽穗或弯曲畸形,不能结实或不饱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