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氏Nissl染色

合集下载

神经通路示踪技术 尼式染色

神经通路示踪技术 尼式染色

其它固定剂: 酒精(alcohol) : 使蛋白质脱水而致不可逆性的凝固变性。对组织有固定、硬化兼 脱水的作用 醋酸(acetic acid): 对核蛋白有明显的沉淀作用,不能单独使用,常与酒精联合使用 苦味酸(picric acid): 沉淀蛋白并溶解粘蛋白,使组织柔软。 铬酸(chromic acid) : 强氧化剂,能沉淀所有蛋白。重铬酸钾是氧化剂,对蛋白和脂类 有固定作用,尤其是脂类。对核蛋白有溶解作用。 氯化汞(mercury chloride) : 沉淀各种蛋白。但必须脱汞 锇酸(osmium tetroxide) : 强氧化剂。蛋白的固定作用较好,不发生沉淀,组织几乎不收缩。 但渗透力弱。 丙酮(acetone)
⒊ Weigert 氏髓鞘染色法 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如 以铬盐或铁钒媒染使之与苏木精结合,再藉分 色处理,就能着色清晰,并在中枢神经系统显 示其分布状态。髓鞘染色除可用于显示神经纤 维干、束外,更多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纤维束的 追踪。因为,尚未髓鞘完全的纤维束(如婴儿 皮质脊髓侧束),或髓化受到损害而产生溃变 的纤维束,在与正常已髓化的纤维对比之下可 以区别。用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lue)类 染料染色也可显示髓鞘,操作时也较容易。但 染色作用较慢,染色也较浅。
5.冷冻干燥切片(freezing drying sectioning): 将新鲜组织放入经液氮预冷(-160℃)的异戊 烷中骤冷后,入真空内干燥,已干燥的组织块 进行真空包埋后切片。其特点是细胞在骤冷的 同时立即停止一切生物化学变化,可研究骤冷 时细胞内的物质变化状况。 6.超薄切片(ultrathin sectioning):通过固定、 脱水、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固定分预固 定和后固定。包埋剂多为环氧树脂。切片用醋 酸铀及枸橼酸铅进行电子染色,在电子显微镜 下观察。

尼氏染色原理

尼氏染色原理

尼氏染色原理
尼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它可以使细胞核和染色体显色,从而方便观察和研究。

尼氏染色的原理是利用染色剂尼氏染料(Nissl stain)对细胞核和染色体的亲和力,使其显色。

尼氏染料是一种碱性染料,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胺基和吡啶基。

在细胞中,尼氏染料会与细胞核和染色体中的核蛋白质结合,形成紫色的染色体。

同时,尼氏染料还可以染色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

尼氏染色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将待染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用尼氏染料染色,洗去多余染料,脱水、透明化和封片。

在染色过程中,尼氏染料的浓度、染色时间和洗涤次数等因素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尼氏染色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组织学、病理学等领域。

在神经科学中,尼氏染色可以用于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情况,研究神经元的功能和病理变化。

在组织学和病理学中,尼氏染色可以用于诊断和鉴别组织病变,如神经元退行性变、肿瘤等。

总之,尼氏染色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细胞染色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尼氏染色原理

尼氏染色原理

尼氏染色原理
尼氏染色原理是指利用生物体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染色现象,对染色体进行分类和研究的原理。

这一原理是20世纪初德国生物学家尼氏首先提出的,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领域。

尼氏染色原理的核心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特征性的染色带,这些染色带的大小、位置、形状等特征是每个染色体都具有独特的标识。

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对染色体进行分类和研究。

尼氏染色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医学领域中,利用尼氏染色原理可以对人类染色体进行研究,对染色体异常、突变等问题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遗传学领域中,尼氏染色原理也被用于对物种间的基因差异进行研究和分析。

尼氏染色原理的研究对于人类的认识和探索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染色体的分类和研究,可以揭示细胞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尼氏染色原理是对生物体内染色体的分类和研究的基础原理,它在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人类认识和探索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尼氏染色液(焦油紫法)

尼氏染色液(焦油紫法)

尼氏染色液(焦油紫法)产简介:Leagene 尼氏染色液(Nissl Stain ,焦油紫法)采用焦油紫(Cresyl violet)作为核心染料,焦油紫具有感光作用,能够很好地显示尼氏体的变化。

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染色稳定、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石蜡组织切片的尼氏物质、神经元等的染色,尼氏体的存在和消失是神经细胞是否受损的重要指标,当发生脑炎、脑缺血、轴突反应等情况时,尼氏体会发生溶解甚至消失。

组成: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新鲜组织固定于乙醇、Carnoy 固定液或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后,常规脱水包埋。

2、 切片厚6-8µm,常规脱蜡至水。

3、 切片入Cresyl violet Stain ,将染色缸置于恒温箱56℃浸染或37℃。

如果染色效果不佳,可考虑酒精灯上加温使切片冒气泡为止。

4、 冷蒸馏水冲洗。

5、 入Nissl Differentiation 分化,在显微镜下观察至背景接近于无色为止。

6、 无水乙醇迅速脱水。

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染色结果:尼氏体紫色 背景接近于无色或浅蓝色注意事项:1、 尼氏体离体后容易溶解,所以组织取出后应立即固定,否则难以着色。

2、 组织固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固定可采用乙醇、Carnoy 固定液或中性福尔马林溶液。

3、 本染色试剂盒对石蜡组织切片的尼氏染色效果较好。

4、 石蜡切片厚度6~8µm 或25µm(皮质神经元密度的评估要用25µm 厚的切片)。

编号 名称 DK0022 3×100ml Storage 试剂(A): Cresyl violet Stain 100ml RT 避光 试剂(B): Nissl Differentiation 2×100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5、染色后的标本务必避光保存,否则容易褪色。

6、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尼氏染色法的原理和应用

尼氏染色法的原理和应用

尼氏染色法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尼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技术,用来染色显示细胞核。

它是以尼氏酸为染色剂,可以与细胞核内的核蛋白质结合,使细胞核显色,从而方便观察细胞核形态和核染色质的结构。

尼氏染色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细胞固定:首先,需要将待染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一般使用甲醛等化学物质进行固定。

固定后的细胞可以保持形态和结构的完整性。

2.脱水:固定后的细胞需要经过脱水处理,即将细胞质内的水分逐渐脱除,以便后续的染色和显微观察。

一般用乙醇进行脱水处理。

3.染色:在脱水后的细胞上滴加尼氏酸染色剂,尼氏酸可以与细胞核内的核蛋白质结合,从而显色细胞核。

一般情况下,染色时间为几分钟至数十分钟。

4.水洗:尼氏染色完成后,需要用水充分洗去多余的染色剂,以防止染色过深。

5.固定:洗净后,可以用碘或碘酒溶液进行固定处理,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染色效果。

2. 应用尼氏染色法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2.1 细胞学研究尼氏染色法可以染色显示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对于研究细胞学过程以及细胞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尼氏染色,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的大小、形态以及染色质的状态,进而对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2.2 病理学诊断在病理学中,尼氏染色法可用于诊断各种组织细胞核变化引起的疾病。

例如,在肿瘤病理学中,可以通过尼氏染色观察肿瘤细胞核的异常形态和结构,以便进行病理诊断和鉴定。

2.3 医学教学尼氏染色法是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细胞染色技术,因此在医学教学中非常常用。

通过尼氏染色,可以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和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4 生物科研在生物科研中,尼氏染色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

通过染色显示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可以对细胞内基因组的组织和分布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揭示细胞核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3. 优点和注意事项尼氏染色法具有以下优点:•显色清晰:尼氏酸染色剂与核蛋白质结合后,显色效果清晰,细胞核易于观察和分析。

尼氏染色-全面

尼氏染色-全面

4、将脑组织用502胶水固定,在振荡切片机上切片, 厚度为25μm。 5、将切好的脑片浸于0.5%的明胶中,用毛刷将脑片贴 到预先用明胶处理的载玻片上,然后自然风干。 6、切片染色:将脑片置于0.5%甲苯胺蓝(母液:甲苯 胺蓝1g,无水乙醇100ml。使用时按1:1比例与新 鲜的0.1%NaCl溶液混合成工作液)或焦油紫(焦 油紫0.1g;蒸馏水99ml;1%冰醋酸1ml)中室温下 染色30min;
尼氏染色法的优势何在? 尼氏染色法的优势何在?
以往显示神经元中尼氏体多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此 法虽然也能观察到胞质中嗜碱性颗粒,但结构不甚清晰,胞 核、核仁、尼氏体颗粒模糊,分界不清,轴突、树突难以辨 认。 在尼氏染色中尼氏体清晰可辨,核、核仁也非常清晰,而且 很容易区分轴突和树突,收到了既可辨认器官又可同时观 察细胞质特殊结构的效果。
பைடு நூலகம்
7、切片用蒸馏水冲洗3次; 8、切片依次浸入75%、80%、95%的酒精中,每次约1min; 9、切片入特殊分色液中分色,约15s; 10、切片浸入100%酒精I,II,各1min; 11、切片浸入二甲苯I,II中透明,各5min; 12、中性树胶封片。 13、显微镜下观察照相并对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进行计数。
三、注意事项
Nissl染色液的染色能力很强,并且染色 后很难去除,请注意勿使染色液沾染皮肤和衣 物等。
四、思考题
除了尼氏染色法以外,你知道还有哪些方 法可以对神经元进行特殊的染色,并详述其原 理和步骤。
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及 皮层中神经元的分布情况
神经生物学实验室
一、实验原理
尼氏染色法(Nissl staining)是德国病理学家 F.Nissl(1860-1919)于1892年创立的,碱性染料染色 后发现了神经元胞体中的尼氏体。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尼氏体是神经元 的特征性结构之一,尼氏体(Nissl body)又称虎斑,广 泛存在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内,具有嗜碱性的特点。

尼氏染色全面

尼氏染色全面

7、切片用蒸馏水冲洗3次; 8、切片依次浸入75%、80%、95%的酒精中,每次约1min; 9、切片入特殊分色液中分色,约15s; 10、切片浸入100%酒精I,II,各1min; 11、切片浸入二甲苯I,II中透明,各5min; 12、中性树胶封片。 13、显微镜下观察照相并对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进行计数。
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及 皮层中神经元的分布情况
神经生物l staining)是德国病理学家 F.Nissl(1860-1919)于1892年创立的,碱性染料染色 后发现了神经元胞体中的尼氏体。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尼氏体是神经元 的特征性结构之一,尼氏体(Nissl body)又称虎斑,广 泛存在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内,具有嗜碱性的特点。
在生理情况下, Nissl小体大而数 量多,说明神经细胞合成蛋白质 的功能较强;相反在神经细胞受 到损伤时,Nissl小体的数量会减 少甚至消失。
用于尼氏染色的常用染料有:焦油紫(cresyl violet)、硫堇(thionine)和甲苯胺蓝 (toluidine blue)。
二、实验步骤
3、待充分固定后,剪下小鼠头部并开颅取脑,再浸入4% 多聚甲醛1d。
4、将脑组织用502胶水固定,在振荡切片机上切片, 厚度为25μm。
5、将切好的脑片浸于0.5%的明胶中,用毛刷将脑片贴 到预先用明胶处理的载玻片上,然后自然风干。
6、切片染色:将脑片置于0.5%甲苯胺蓝(母液:甲苯 胺蓝1g,无水乙醇100ml。使用时按1:1比例与新 鲜的0.1%NaCl溶液混合成工作液)或焦油紫(焦 油紫0.1g;蒸馏水99ml;1%冰醋酸1ml)中室温下 染色30min;
1、昆明小鼠以0.48%的戊巴比妥钠0.02ml/g腹腔注射麻醉, 待其麻醉后,迅速用手术剪刀及镊子剪开肚皮使其心脏 暴露,将针头从右心房插入,并用动脉夹夹住,剪破静 脉窦。

神 经 生 物 学 常 用 形 态 学 研 究 方 法

神 经 生 物 学 常 用 形 态 学 研 究 方 法
神经生物学常用形 态学研究方法
组织材料的处理
1.固定(fixation) 目的:防止组织自溶,保护组织免受微生 物侵袭,保存组织成份不被破坏丢失, 维持组织结构使之正确的反应生活状态。 固定剂:4%多聚甲醛(常用) 方法:浸泡固定,灌注固定 2.切片(section):石蜡切片,冰冻切片
一、一般染色方法
10×
40×
HRP labelling neurons in oculomotor nucleus of cat
HRP labelling neurons in dLGN
40×
Doublelabelling of HRP and
Glutamate in rat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NOS与 NADPH-d活性的比较
• Nos活性:a.协同因子有Ca2+、CaM、 NADPH阻断任何一个协同因子结合位点都 可抑制Nos • b.底物:L-Arg • NADPH-d活性:a:不需CaM、Ca2+作为协 同因子,只需NADPH • b;底物:NBT(亚硝基四唑氮蓝)
NOS活性≠NADPH-d活性,使用NOS 抑制剂后不能用NADPH-d组化染色来 分析NOS活性。 NADPH-d组化染色阳性细胞中可含有 NOS,但不能说明有NOS 活性, NADPH-d组化染色阴性细胞中一般不 含NOS.
4,Washing:去掉非特异性结合 5, Incubate in second antibody :浓度 1/100~200,二抗必须针对一抗动物种属, 二抗上结合的物质不同,显色用不同方法: ABC,PAP,荧光显色,IGSS。ABC, PAP经典、产物稳定,荧光法不需三抗, 不需脱水透明。但荧光易淬灭。IGSS非 常敏感,不用DAB做反应,但背景难以控 制。

尼氏(Nissl)染色液说明书

尼氏(Nissl)染色液说明书

尼氏(Nissl)染色液 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sC0117 尼氏(Nissl)染色液 100ml产品简介:碧云天生产的尼氏(Nissl)染色液(Nissl Staining Solution)是神经生物学家广泛使用的一种Nissl 染色液,用于石蜡或冰冻切片神经元细胞浆中的尼氏小体(Nissl body)染色。

Nissl 染色是以德国的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病理学家Franz Nissl 的名字命名的。

Nissl 染色液染色后呈蓝紫色,常用于显示脑或脊髓的基本神经结构。

Nissl 小体大而数量多,说明神经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较强;相反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时,Nissl 小体的数量会减少甚至消失。

本Nissl 染色液染色的有效成分是Cresyl violet 。

Cresyl violet 可以和RNA 或DNA 结合,可以染色粗面型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也可以染色细胞核。

染色后使细胞体呈现斑驳的(mottled)蓝紫色染色。

一个包装的本染色液至少可以染色200个样品。

包装清单:产品编号产品名称 包装 C0117尼氏(Nissl)染色液 100ml — 说明书 1份保存条件:室温避光保存,至少一年有效。

注意事项:特别注意:Nissl 染色液的染色能力很强,并且染色后很难去除,请注意勿使染色液沾染皮肤和衣物等。

需自备4%多聚甲醛、70%乙醇和95%乙醇。

如果需要脱水、透明和封片处理,还需自备二甲苯,中性树胶或其它封片剂。

如果样品是石蜡切片,需自备90%乙醇,无水乙醇以及二甲苯。

样品数量较多时,可以使用碧云天生产的染色架和染色缸,便于操作。

第一次使用本试剂盒时建议先取1-2个样品做预实验。

本产品仅限于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用,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不得用于食品或药品,不得存放于普通住宅内。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使用说明:1. 样品处理 a. 对于石蜡切片:二甲苯中脱蜡5-10分钟,共三次。

改进尼氏染色法

改进尼氏染色法

作业二4.目前各种技术资料上登载的各种硫堇染色法,均存在标本染色逐渐消退的问题。

请设计合理的方法,使硫堇着染的神经细胞(尼氏染色)不褪色。

一、尼氏染色原理:神经元细胞体包括一个具有皱褶核膜的大细胞核、稀疏的染色质和一个明显的核仁。

在细胞体中细胞质是尼氏颗粒,即能够代表粗面内质网并在很多神经元中产生特异的斑点状嗜碱性表现的嗜碱性颗粒。

尼氏颗粒可以用很多染色来显示如中性红、亚甲基蓝、甲苯胺蓝和甲基紫等。

染色的变异、pH和分化的时间使一些染色既可以仅突出尼氏物质,也可以显示神经元的细胞核和神经胶质。

各种神经细胞内都含有尼氏体,但其形状、数量、分布位置常常不同,形状有大有小,如三角形,有的为椭圆形。

尼氏体主要分布于神经细胞的浆中,也存在于树突中,但不在于轴突和包体的轴丘。

尼氏体会因为生理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尼氏体是神经元内合成蛋白质合成的重要部位,当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包体内的尼氏体会明显减少。

通常尼氏能被碱性染料如硫堇、亚甲蓝、甲苯胺蓝和焦油紫等染料染成紫蓝色。

二、一般步骤:1. 样品处理a) 对于石蜡切片:二甲苯中脱蜡5-10分钟,共三次。

注:脱蜡不充分会导致染色不均匀。

无水乙醇5分钟。

90%乙醇2分钟。

70%乙醇2分钟。

蒸馏水2分钟2. 尼氏(Nissl)染色对于上述处理好的样品:尼氏(Nissl)染色液染色染色3-10分钟(可以根据染色结果和要求调整时间,染色时温度提高到37-50℃对于25-50微米等较厚的切片可以使染色更均匀)。

蒸馏水洗涤2次(每次数秒钟即可)。

95%乙醇约5秒。

此时,如果需要直接观察,可以用70%乙醇洗涤2次。

如需脱水、透明后封片按后续步骤进行,70%乙醇洗涤后仍可按照后续步骤进行脱水、透明和封片处理。

注:如果用于免疫组化等染色后的复染,可以参考上述步骤在其它染色完成后直接进行尼氏(Nissl)染色。

3. 脱水、透明、封片或进行其它染色a) 脱水、透明、封片:95%乙醇脱水2分钟。

尼氏体的名词解释组织学

尼氏体的名词解释组织学

尼氏体的名词解释组织学尼氏体的名词解释与组织学尼氏体(Nissl bodies)是一种存在于神经细胞体内的细胞质小体,由德国神经病理学家弗兰茨·尼氏(Franz Nissl)于19世纪末发现并命名。

这些小体受到神经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们对研究神经系统的组织学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尼氏体的名词解释以及其在组织学研究中的应用。

尼氏体是一种存在于神经细胞细胞质内的特殊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它们在显微镜下呈现出颗粒状的形态,并且在标准尼氏染色下可以被染色剂特异性染色出来。

尼氏体广泛分布于神经细胞的体细胞和树突中,但在轴突和突触上则相对较少。

由于尼氏体的存在与蛋白质代谢和神经传导有关,因此它们通常用作研究神经细胞的重要指标。

尼氏体在组织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提供了研究神经细胞的可靠标记物。

通过使用尼氏染色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尼氏体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和形态。

这样,研究者可以进一步研究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对神经系统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例如,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时,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研究人员经常使用尼氏体染色来观察细胞的变化,以识别病理特征。

其次,尼氏体还可以用于研究神经细胞的数量和密度。

通过计算尼氏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研究者可以推断出神经细胞的数量和连接模式。

这对于理解神经系统的构建和功能非常重要。

例如,使用尼氏体染色技术,研究人员可以确定大脑中各个区域神经细胞的密度和连接模式,进而研究特定功能区域的神经回路。

此外,尼氏体还可用于研究神经细胞的异常变化。

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可能会引起尼氏体的变化。

例如,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大脑中尼氏体数量的减少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这种发现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线索,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总之,尼氏体作为神经细胞中的特殊细胞质结构,在组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提供了研究神经细胞的标记物,帮助我们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尼氏染色结果描述

尼氏染色结果描述

尼氏染色结果描述
尼氏染色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技术,用于观察细胞核和染色体的结构和特征。

尼氏染色结果的描述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核质比:尼氏染色可以显示细胞核和胞质的对比程度。

结果描述可以是核质比高、中等或低。

2. 染色体结构:尼氏染色可以显示染色体的整体结构和特征。

结果描述可能包括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带状模式、断裂或损伤。

3. 染色体数目:结果描述可能涉及染色体的数目,通常是根据尼氏染色后的图像进行计数。

4. 核仁:尼氏染色可以显示细胞核内核仁的存在和特征。

结果描述可能包括核仁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5. 细胞类型:尼氏染色可以帮助鉴定不同类型的细胞。

结果描述可以包括细胞的形态特征、组织类型等。

综上所述,尼氏染色结果的描述通常涉及核质比、染色体结构、染色体数目、核仁和细胞类型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

冰冻切片神经元胞浆尼斯(NISSL)染色试剂盒产品说明书

冰冻切片神经元胞浆尼斯(NISSL)染色试剂盒产品说明书

GENMED SCIENTIFICS INC. U.S.A GMS80054.1 v.A GENMED石蜡切片神经元胞浆尼斯(NISSL)染色试剂盒产品说明书(中文版)主要用途GENMED石蜡切片神经元胞浆尼斯(NISSL)染色试剂是一种旨在使用标准化的化学分离石蜡方法和甲苯酚紫染料的应用,分析存档中的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使脑组织和外周脊髓组织中神经元细胞浆呈现粉红色至紫色,从而观察分析神经元细胞结构的权威而经典的技术方法。

该技术由大师级科学家精心研制、成功实验证明的。

广泛应用于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结构的直接染色。

产品即到即用,性能稳定,参数优化,显色清晰,堪称国际上同类产品最佳。

技术背景甲苯酚紫(Cresyl Violet),又称为Cresyl Echt Violet或Cresyl Fast Violet。

其分子式是C18H15N3O3,分子量为321.34。

甲苯酚紫染料作为人工合成的异染性杂氧嗪(Oxazine)碱基染料,与神经组织中神经元细胞里粗面内质网结合,产生尼斯物质(Nissl Substance);同时与细胞中酸性成分结合,包括RNA丰富的核糖核蛋白体(Ribosome)、核以及核仁等,被用于细胞核的复染。

也是性染色质的标准染色。

产品内容GENMED去石蜡液(Reagent A)毫升GENMED补水液A(Reagent B)毫升GENMED补水液B(Reagent C)毫升GENMED补水液C(Reagent D)毫升GENMED补水液D(Reagent E)毫升GENMED清理液(Reagent F)毫升GENMED染色液(Reagent G)毫升产品说明书 1份保存方式保存在室温下,GENMED染色液(Reagent G),避免光照;有效保证6月用户自备小型染色缸:用于石蜡切片的去石蜡和染色操作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组织细胞实验步骤一、 去石蜡处理1.取出10片待测的100微米厚的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2.放进80℃烘箱,孵育30分钟3.室温下静置15分钟4.按下表依次放进小染色缸里孵育染色缸 孵育时间50毫升GENMED去石蜡液(Reagent A) 15分钟50毫升GENMED去石蜡液(Reagent A)15分钟50毫升GENMED去石蜡液(Reagent A)15分钟50毫升GENMED补水液A(Reagent B)3分钟50毫升GENMED补水液B(Reagent C)3分钟50毫升GENMED补水液C(Reagent D)3分钟50毫升GENMED补水液D(Reagent E)3分钟5.小心移去切片上的GENMED补水液D(Reagent E)6.小心加上 微升GENMED清理液(Reagent F)在切片上,铺满整个切片样品表面 7.室温下孵育5分钟8.小心移去切片上的GENMED清理液(Reagent F)二、 染色处理1.小心加上微升GENMED染色液(Reagent G)在切片上,铺满整个切片样品表面2.室温下,孵育5分钟,避免光照3.小心移去切片上的GENMED染色液(Reagent G)4.小心加上 微升GENMED清理液(Reagent F)在切片上,铺满整个切片样品表面5.小心移去切片上的GENMED清理液(Reagent F)6.重复实验步骤4至5三次7.小心加上微升GENMED补水液B(Reagent C)在切片上,铺满整个切片样品表面8.小心移去样品上的GENMED补水液B(Reagent C)(注意:参见注意事项10)9.重复实验步骤7至8一次10.小心加上微升GENMED补水液A(Reagent B)在切片上,铺满整个切片样品表面11.小心移去样品上的GENMED补水液A(Reagent B)12.重复实验步骤10至11一次13.小心加上微升GENMED去石蜡液(Reagent A)在切片上,铺满整个切片样品表面14.小心移去样品上的GENMED去石蜡液(Reagent A)15.重复实验步骤13至14一次16.封片(非水相)17.即刻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胞浆尼氏(体)物质呈现粉红至紫色注意事项1.本产品为50次操作2.操作时须戴手套3.石蜡包埋前,组织切片须用10%甲醛4℃条件下,固定16小时,否则造成样品支离破碎4.所有操作在室温下进行5.每次更换试剂溶液时,保持切片面基本晾干。

尼氏染色步骤

尼氏染色步骤

尼氏染色步骤
尼氏染色法,又称尼氏显色法或尼氏酸性显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染色方法。

它能够有效地检测出体内的细菌,以及对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它的应用非常广泛,是现代细菌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

尼氏染色法是一种酸性染色法,它利用了细菌与细菌杆菌体内含有高浓度的酸性脂肪酸而形成的细菌染色体的特殊性,将其酸性染料与细菌染色体结合起来,使细菌染色体呈色,从而使细菌染色体可见,进而诊断出病原体。

一般情况下,尼氏染色步骤如下:
1.准备标本
通常情况下,从被检样品中提取的细菌,用培养基悬浮液作为染色标本,然后将其涂在载玻片上,形成薄膜,即可进行尼氏染色。

2.加入染料
将尼氏染料溶于0.8%的盐酸中,然后将其滴加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置20分钟左右,使染料与细菌染色体结合起来,使细菌染色体变色,从而可见细菌染色体。

3.洗涤
将染色好的载玻片放入10%的盐酸中洗涤,洗涤时间约为15-30分钟,使多余的染料从细菌染色体中除去,以便观察细菌染色体。

4.染色结果观察
观察染色结果,细菌染色体可见,呈蓝色或蓝绿色,从而实现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

尼氏染色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经济的检测病原体的方法,由于它简单易行,因此深受细菌学家和微生物医学家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尼氏染色法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它不仅能够检测出体内的细菌,而且还可以检测出病原体的抗药性,为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尼氏染色结果描述

尼氏染色结果描述

尼氏染色结果描述
【最新版】
目录
1.尼氏染色的定义和原理
2.尼氏染色的步骤
3.尼氏染色结果的描述
4.尼氏染色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正文
尼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学染色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尼古拉夫试剂与细胞内的 DNA 结合,形成蓝色染色体,从而实现对细胞结构的观察。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和医学诊断领域。

尼氏染色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首先是制片,将待观察的细胞样本制作成玻片;其次是水解,用氢氧化钠溶液将细胞膜和细胞器破坏,以便尼古拉夫试剂更好地进入细胞;接着是染色,将尼古拉夫试剂滴在玻片上,让试剂与 DNA 结合;最后是冲洗和封片,将多余的试剂冲洗干净,并在玻片上覆盖一片盖片,以便于观察。

尼氏染色结果的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大小和排列方式。

正常情况下,染色体应该呈现出清晰的蓝色,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区域。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可能会发生改变,比如在肿瘤细胞中,染色体可能会增多或者排列紊乱。

尼氏染色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对于肿瘤的诊断。

通过观察肿瘤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量,医生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此外,尼氏染色还可以用于对遗传病的诊断和研究,以及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分析。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氏(Nissl)染色液
产品简介:
碧云天生产的尼氏(Nissl)染色液(Nissl Staining Solution)是神经生物学家广泛使用的一种Nissl染色液,用于石蜡或冰冻切片神经元细胞浆中的尼氏小体(Nissl body)染色。

Nissl染色是以德国的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病理学家Franz Nissl的名字命名的。

Nissl染色液染色后呈蓝紫色,常用于显示脑或脊髓的基本神经结构。

Nissl小体大而数量多,说明神经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较强;相反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时,Nissl小体的数量会减少甚至消失。

本Nissl染色液染色的有效成分是Cresyl violet。

Cresyl violet可以和RNA或DNA结合,可以染色粗面型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也可以染色细胞核。

染色后使细胞体呈现斑驳的(mottled)蓝紫色染色。

一个包装的本染色液至少可以染色200个样品。

保存条件:
室温避光保存,至少一年有效。

注意事项:
特别注意:Nissl染色液的染色能力很强,并且染色后很难去除,请注意勿使染色液沾染皮肤和衣物等。

需自备4%多聚甲醛、70%乙醇和95%乙醇。

如果需要脱水、透明和封片处理,还需自备二甲苯,中性树胶或其它封片剂。

如果样品是石蜡切片,需自备90%乙醇,无水乙醇以及二甲苯。

样品数量较多时,可以使用碧云天生产的染色架和染色缸,便于操作。

第一次使用本试剂盒时建议先取1-2个样品做预实验。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使用说明:
1. 样品处理
a) 对于石蜡切片:
二甲苯中脱蜡5-10分钟,共三次。

注:脱蜡不充分会导致染色不均匀。

无水乙醇5分钟。

90%乙醇2分钟。

70%乙醇2分钟。

蒸馏水2分钟。

b) 对于冰冻切片:
蒸馏水2分钟。

c) 对于培养细胞:
用4%多聚甲醛固定10分钟以上。

蒸馏水洗涤2分钟。

换用新鲜的蒸馏水,再洗涤2分钟。

2. 尼氏(Nissl)染色
对于上述处理好的样品:
尼氏(Nissl)染色液染色染色3-10分钟(可以根据染色结果和要求调整时间,染色时温度提高到37-50℃对于25-50微米等较厚的切片可以使染色更均匀)。

蒸馏水洗涤2次(每次数秒钟即可)。

95%乙醇约5秒。

此时,如果需要直接观察,可以用70%乙醇洗涤2次。

如需脱水、透明后封片按后续步骤进行,70%乙醇洗涤后仍可按照
后续步骤进行脱水、透明和封片处理。

注:如果用于免疫组化等染色后的复染,可以参考上述步骤在其它染色完成后直接进行尼氏(Nissl)染色。

3. 脱水、透明、封片或进行其它染色
a) 脱水、透明、封片:
95%乙醇脱水2分钟。

换用新鲜的95%乙醇再脱水2分钟。

二甲苯透明5分钟。

换用新鲜的二甲苯,再透明5分钟。

用中性树胶或其它封片剂封片。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现斑驳的蓝紫色染色。

b)进行其它染色:
如果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或进行Hoechst等荧光染料的染色,在Nissl染色液染色后:
70%乙醇洗涤2次,每次2分钟。

PBS或生理盐水或TBS或TBST等用于免疫染色或荧光染料染色的溶液浸泡5分钟。

然后就可以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或其它荧光染料的染色了。

使用本产品的文献:
1. Liu Q, Zhang M, Qin WJ, Wang YT, Li YL, Jing L, Li JX, Lawrence AJ, Liang JH.
Septal nuclei critically mediate the development of behavioral sensitization to a single morphineinjection in rats..
Brain Res. 2012 May 15;1454:90-9..
2. Xiao Y, Guan ZZ, Wu CX, Li Y, Kuang SX, Pei JJ
Correlations between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and cognitive scores in post-ischemic rats and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Cell Mol Neurobiol. 2012 Apr;32(3):399-407. doi: 10.1007/s10571-011-9770-6. Epub 2011 Nov 17.
3. Wang S, Duan Y, Su D, Li W, Tan J, Yang D, Wang W, Zhao Z, Wang X
Delta opioid peptide [D-Ala2, D-Leu5] enkephalin (DADLE) triggers postconditioning against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
Eur J Pharmacol. 2011 May 11;658(2-3):14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