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页~第61页的教学内容。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差不多认识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出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体会,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明白秒的意义,探究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1秒、1分的时刻观念。
依照本课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时刻观念,明白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看、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进展。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时刻和爱国主义教育。
依照本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重点:认识时刻单位秒,明白1分=60秒。
难点: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刻观念。
教学预备:课件、钟面、口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表达设计理念,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要紧采纳了以下教学方法:1、创景激情法。
本节课我抓住小孩们都专门熟悉的情形,利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倒计时的场面,巧妙地引入时刻单位“秒”。
2、合作交流法。
在学生探究后有所发觉时,及时地让他们把自己的发觉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将成功的收成转化为大伙儿共同的知识财宝。
3、实践探究法。
在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时,教师抓住时机问:观看分针与秒针的走动,你会发觉什么?学生自主观看、探究新知。
4、体验感悟法。
学习数学的要紧目的还在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生活价值。
教学中,通过安排学生进行1秒钟、1分钟你能做什么,深刻感受分、秒的时刻,建立起时刻观念,渗透了爱惜时刻的情感目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时、分、秒-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时、分、秒-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时间、计算时间的能力,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认识钟表,学会看时间。
3. 时间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时间概念。
3.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时间,例如:“你们知道现在几点了吗?”2.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1)介绍时、分、秒的定义,让学生明确1时=60分,1分=60秒。
(2)利用钟表模型,演示时、分、秒的走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认识钟表(1)让学生观察钟表,学会看时间。
(2)讲解钟表的构造,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4. 时间计算及应用(1)讲解时间加减法,让学生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2)设计实例,让学生运用时间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5.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时间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培养时间管理意识。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时间知识的理解。
(2)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率和完成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定期进行测试,检测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计算》说课稿《时间的计算》说课稿32团中学姜锦娴教材分析时间的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秒的认识”以后,知道1时=60分,1分=60秒的基础上,对时间进行的简单的相关计算。
本课包含两个知识点:时、分、秒的换算和时间的计算。
说教学目标1.会进行时、分、秒的换算。
2.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前两个目标在课上出示了,虽然最后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上没有出示,但是渗透在我讲课的过程中。
教法与学法这节课中,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学,再通过后教环节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
我认为本课包含两个知识点:时、分、秒的换算和时间的计算,所以我采用了两学两教,先学时、分、秒的换算,再学时间的计算,这样有利于分别总结归纳方法。
教学过程分析一. 板书课题二.一学㈠出示教学目标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明确第一个学习目标,知道要学会什么。
㈡出示自学指导1认真看课本62页例1:思考:1. 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 ⑴大单位→小单位怎样把“时”化成“分”?怎样把“分”化成“秒”?⑵小单位→大单位怎样把“分”化成“时”?怎样把“秒”化成“ 分”?(自学时间:3分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例题,边看书边思考,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归纳总结做题方法有很大的帮助,这些问题搞懂了,理顺了,做题方法自然就会了。
㈢先学.生看书,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坐姿端正。
㈣检测1:3时=()分 240分=()时5分=()秒 180秒=()分设计意图:学生做完后检测自学效果。
书上例题只讲了大单位如何化成小单位,反过来小单位如何化成大单位没有讲,但在练习中又经常出现,有些学生两种类型会都做,但有些学生只会大化小,不会小化大,所以我认为两种类型都要讲,让学生先做,先思考。
《秒的认识》说课稿
《秒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单一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秒的认识》。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理念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页~第3页的教学内容。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2. 学情分析《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已对1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
而“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
因此,我把学生不断地、有层次地体验作为本课的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钟的时间观念。
在上课前我还让学生准备实物钟表;搜集自己1分钟、1秒钟能做什么的事情及动、植物等1分钟、1秒钟能做什么事情;搜集秒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数学信息和关于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将与什么有关系,提前进行预热。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为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1分=60秒;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秒的认识》说课稿
《秒的认识》说课稿芦金肖一、说教材《秒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
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
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力。
3、借助生活实例,培养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秒的具体概念,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归纳出秒针与分针的运行关系即1分=60秒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体验1秒、1分的长短。
从而对分秒的具体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说教法与学法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就要选择适当的教法与学法。
1、以人为本地教: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
2、注重体验地学: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提问以前学到的时间的知识,课件展示内容并请同学们回答,复习巩固旧知。
《秒的认识》说课稿
《秒的认识》说课稿《秒的认识》说课稿教学设想: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秒”是在学生一、二年级认识时、分的基础上,对时间单位的进一步学习。
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在时间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作了较大的变动,将“秒”单独作为一课时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对“秒”进行充分的感知与体验。
时间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学生对“秒”接触和感知的机会也比较多,应该说对“秒”并不陌生;但是“秒”和其他时间单位一样,相对于长度、重量单位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学生缺少系统、充分的认识,对于时间的体验也较少。
因此,本课设计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令全国人民为之自豪的“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于现实情境中感受“秒”的意义。
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秒”的有关知识,以体验感知1秒几秒1分几分为主线,借助学生的直接经验及亲身体验,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理解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视学生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设计中,力求通过数秒、跟着秒针打节奏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秒”这一时间单位的正确表象,继而让学生在估计时间活动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寻求准确估计时间的策略,并通过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学生较准确估计时间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
2、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较准确估计时间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1、神舟五号发射倒计时录像。
2、能控制秒针走停的表。
教学重点:正确建立秒的表象,知道1分=60秒,有初步的估计时间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秒的表象,知道分针与秒针是如何走动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前些天,我们国家航天界发生了一件令世人瞩目的大事,谁知道?大家想不想再来一起回顾一下那个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说课稿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说课文案----通辽市扎鲁特旗巨日合中心校一、说教材(一)单元编排体例及目的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由主题图、例题和习题三部分内容构成。
主题图由四幅情境图组成,呈现了春节联欢晚会、马路上设有计时器的红绿灯、操场上1分钟跳绳及50米跑步测试的场景,唤醒学生已有的关于时间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为建立时间观念提供素材。
这4个场景,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例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夕人们都会一起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蕴含了传统文化的教育,马路上的红绿灯蕴含着交通安全的教育,跳绳和跑步蕴含了锻炼身体意识和习惯的教育。
例题借助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学解决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教材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讨论的场景,呈现“数格子”“计算”等多种解题策略,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习题的设计选择学生熟悉的活动,例如读古诗、做广播体操、系红领巾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二)单元内容结构及分析本册教材的这一单元,在认识了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具体内容的编排结构如下:时、分、秒:1、认识时间单位“秒”2、体验时间的长短3、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4、解决问题本单元先安排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了解1分=60秒,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再认识计量工具;接着,体验时间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估计方法;最后,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和到达时刻或出发时刻。
(三)跨单元知识立体整合心理学研究表明,时间单位离学生生活经验越远,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越困难。
因此,遵循学生认知时间的“由中间向两端”和“由近及远”的发展规律,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其他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对于“时间”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四次编排,具体结构如下。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时、分、秒》。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第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时、分、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1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认识时间的基础上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学好本课的知识,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第2,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
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
基于此,我确定了3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层面1是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层面2是技能目标:通过对时、分、秒的研究,观察、分析、归纳、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层面3是情感目标:学生能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同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认真好学、乐于交流、勇于思考的学习习第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新课标以及学生具体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教学难点是建立1秒、几秒、1分、1小时的时间观念,提高时间估测能力;关键点是理解1分=60秒。
其次,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
因此,我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2.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完成了认识时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时间单位的知识。
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时、分、秒”,能让学生对时间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接下来,说教法学法关于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陇县天成镇张家山小学于媛媛一、说教材《秒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并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
本课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从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二、说教学理念、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一)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所以我把“加强生活体验”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
(四)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
(五)学具准备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准备了以下的教具:活动的钟面模型。
三、说教法、学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采用了创创设情景、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感知秒,体验秒,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我以“在活动中学习”和“在实践中探究”为主要方式,整节课分为五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指名四位学生上讲台进行系红领巾的比赛。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系好红领巾,谁就获胜。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说课稿新人教版
《秒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内容。
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时、分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及几秒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同时,也为三年级的后继学习《24时记时法》打下基础。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一秒及几秒持续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
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和探索分与秒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同时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的这些情况,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秒的长短的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采用:情境教学、直观演示、实验操作、游戏教学、体验感悟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和内化。
三、说教学过程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一、第一个环节是设景激趣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课件演示“春节晚会倒计时情景”,引出时间单位秒。
然后,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用秒来计时的,结合学生的举例,课件播放火箭发射,跑步赛场,刘翔跨栏情景等。
同时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录象,设置情境,自然的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时、分、秒第1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时、分、秒——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时钟,知道时、分、秒的单位和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2. 学习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3. 学习读取时钟,并能进行简单的时、分、秒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时钟,学习时、分、秒的换算关系,读取时钟。
2.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换算关系,读取时钟,进行简单的时、分、秒计算。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时钟和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实物时钟或模型,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3. 学生用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让学生说出时钟的组成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2. 讲解:讲解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单位,以及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可以通过课件或黑板进行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演示:利用实物时钟或模型,演示如何读取时钟,如何进行时、分、秒的计算。
可以请学生上讲台操作,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读取时钟,并进行时、分、秒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和读取时钟的方法。
提醒学生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时钟,读取时钟,并进行时、分、秒的计算。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时、分、秒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能够读取时钟,并进行简单的时、分、秒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观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_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第61页。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说教材《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
因此,我把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作为本节课的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二.说教法与学法为了有效地冲突重难点,我选择以下的教法与学法1、以人为本地教: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境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
2、注重体验地学: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时、分、秒-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时、分、秒-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知道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 培养学生正确读取时间的能力,能够熟练地进行时、分、秒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
2. 时、分、秒的换算。
3. 读取时间的方法。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
2. 时、分、秒的换算。
教学难点:1. 时、分、秒的换算。
2. 读取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时钟模型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指针和数字。
2. 提问:时钟上有几根指针?它们分别代表什么?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钟上有三根指针,分别代表时、分、秒。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
- 时:时钟上的短指针,每转动一圈代表12小时。
- 分:时钟上的长指针,每转动一圈代表60分钟。
- 秒:时钟上的细指针,每转动一圈代表60秒。
- 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 讲解时、分、秒的换算。
- 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 举例:1小时30分钟=90分钟,90分钟=5400秒。
3. 讲解读取时间的方法。
- 读取时:看短指针指向的数字,如果短指针在两个数字之间,取靠近的数字。
- 读取分:看长指针指向的数字,如果长指针在两个数字之间,取靠近的数字。
- 读取秒:看细指针指向的数字,如果细指针在两个数字之间,取靠近的数字。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用自己的时钟模型或实物,进行时、分、秒的换算练习。
2. 让学生读取课件或黑板上的时间,并互相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
2. 强调时、分、秒的换算和读取时间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时钟模型或实物,进行时、分、秒的换算练习。
2. 让学生读取家里的时钟,并记录下不同时间的时间表示。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时、分、秒(第1课时)《认识秒》-教学设计
《认识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学会用秒作单位来量测时间,初步建立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通过观察、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1秒、几秒、30秒、1分的时间的长度,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学会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3. 建立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学会用秒作单位来量测时间。
难点:建立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钟表模型、秒表、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秒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认识秒通过观察钟表模型,让学生了解秒针的位置和走动规律,引导学生发现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2)感受秒进行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1秒、几秒、30秒、1分的时间长度,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3)分与秒的换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1分=60秒,学会分与秒之间的换算。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时间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延伸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秒的概念和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提醒学生要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秒有了初步的认识,建立了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他们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八、板书设计略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秒的概念和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情况。
十、教学资源1. 钟表模型、秒表。
1 时、分、秒(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时、分、秒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能够正确读取时间。
3.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认识及换算关系。
2. 时钟的读取方法。
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时钟读取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时钟模型或挂图。
2. 时钟学具(学生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用到时间,比如上学、放学、吃饭、睡觉等。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是如何计量时间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通常使用时钟来计量时间,时钟上有三个指针,分别表示时、分、秒。
二、探究新知(20分钟)1. 认识时、分、秒(1)教师出示时钟模型或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三个指针。
(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时针、分针、秒针的特点。
(3)教师讲解:时钟上的时针、分针、秒针分别表示时、分、秒。
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几,就是几分;秒针指向几,就是几秒。
2. 时、分、秒的换算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钟,发现1时=60分,1分=60秒。
(2)学生举例说明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3)教师总结: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时=60分,1分=60秒。
三、实践运用(15分钟)1. 教师出示时钟学具,指导学生读取时间。
2. 学生分组练习读取时间,互相交流。
3. 教师选取几名学生汇报练习成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分、秒的认识及换算关系。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认识了时、分、秒,知道了1时=60分,1分=60秒,还学会了读取时间。
二、实践运用(20分钟)1. 教师出示时钟学具,指导学生进行时间读取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
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本节课是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与半时,初步认识了时针与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掌握了1时=60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对“时分秒”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由于“秒”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不能借助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帮助建立秒的概念。
学好秒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对于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时间单位打好基础。
2、说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3、说教学重点、难点: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为:学生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学具操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讨论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为了体现教学意图,我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观察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2、实践活动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3、小组交流的方法——把小组每个成员的发现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一)情境导入,秒的认识放映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情景,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结合学过的时和分,唤醒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时分秒》说课稿
《时分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时、分、秒》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表,会看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包括认识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时间更精确的认识,为今后学习年、月、日等更大的时间单位以及解决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丰富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体验中感受时间的长短,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基础,他们对时间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对于“秒”这样较小的时间单位还比较陌生,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直观演示、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 分=60 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掌握 1 分= 60 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 1 秒的时间观念,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通过播放一段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视频,引出“秒”这个时间单位。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01《时、分、秒》说课稿
《时、分、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时、分、秒》。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第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时、分、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1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认识时间的基础上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学好本课的知识,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第2,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
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
基于此,我确定了3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层面1是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层面2是技能目标:通过对时、分、秒的研究,观察、分析、归纳、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层面3是情感目标:学生能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同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认真好学、乐于交流、勇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新课标以及学生具体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教学难点是建立1秒、几秒、1分、1小时的时间观念,提高时间估测能力;关键点是理解1分=60秒。
➢其次,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
因此,我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2.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完成了认识时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时间单位的知识。
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时、分、秒”,能让学生对时间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接下来,说教法学法关于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时、分、秒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方案 人教版
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掌握使用时钟和日历表示时间的方法;•能够简单计算时间的增减。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概念和运用;•时钟和日历的使用。
教学难点•时间增减的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时钟、日历、小黑板、笔;•学生准备:学生个人时钟、计算器。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个时钟,询问学生现在是几点几分,让学生根据时钟图形答题。
随后教师再询问学生,你们家里有时钟吗?平时家长用什么方式告诉你们时间?2.接着,教师展示一个日历,向学生解释一下日历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查看日历。
讲解(20分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时、分、秒来计算时间。
然而,时、分、秒这三者的单位不同,需要我们进行换算。
1.首先,让学生在小黑板上画出一个时钟的样式来,并将它分成12等份。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练习以整点为例,如何使用时钟表示时间。
2.然后,老师可以以半小时、15分钟为单位,让学生一起练习读表,同步练习时钟度数的概念。
3.接着,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当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钟表示时间的方法后,再向学生讲解使用日历来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自定义日期和目标日期来与学生一起练习。
比如,目标日期是2021年3月31日,自定义日期是2021年3月26日,让学生计算一下两者之间相差的天数。
5.最后,教师让学生计算一些时间差,例如从上午10点到下午5点有多少小时,让学生应用所学算出答案。
练习(15分钟)学生在小黑板上完成练习题。
1.用时钟表示时间•现在是几点几分?•30分钟后是几点几分?•两个小时后是几点几分?2.用日历表示时间•计算2021年2月28日和2021年3月3日之间相差几天?•计算2021年3月1日和2022年1月1日之间相差多少天?3.时间计算•从上午8点到下午3点有多少小时?•从下午1点20分到下午5点有多少分钟?总结(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分、秒》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时、分、秒》。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
第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时、分、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1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认识时间的基础上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学好本课的知识,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严重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第2,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源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
个性的调和,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均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
基于此,我确定了3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层面1是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层面2是技能目标:通过对时、分、秒的研究,观察、分析、归纳、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层面3是情感目标:学生能体验获得胜利的欢乐,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同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认真好学、乐于交流、勇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3,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新课标以及学生详尽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教学难点是建立1秒、几秒、1分、1小时的时间观念,提高时间估测能力;关键点是理解1分=60秒。
其次,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
因此,我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剧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
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完成了认识时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时间单位的知识。
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时、分、秒”,能让学生对时间有一个比较统统的认识。
接下来,说教法学法
关于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并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于学法。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严重方式。
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尊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迁移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观察、尝试、交流进行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然后,是我本次说课最严重的部分——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情境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总结、布置作业5个阶段。
详尽过程如下:第1阶段:情境导入。
我将通过课件演示“春节晚会倒计时情景”,引出时间单位秒。
然后,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用秒来计时的,结合学生的举例,课件播放
红绿灯的计时牌、火箭发射,跑步赛场,刘翔跨栏情景等。
同时揭示课题《时、分、秒》。
“兴趣是最佳的老师”,而对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尤为严重。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
本节课开始由春节倒计时场景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秘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第2阶段:讲授新课。
揭示课题之后,作为教师我将引导发言:认识时、分、秒还要用到计量时间的工具——钟表。
教师让学生观察钟表面,并提问:在钟面上,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学生们借助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从粗细、长短、快慢等方面找到了“秒针”,认识到“秒针走1个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
接着出示课件介绍1秒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工具在短短的1秒却能做很多事情,如: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等等让学生感受1秒的作用。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格?学生自然而然得出分和秒的关系。
1分=60秒是本课的难点,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
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教师给予合适指导。
此外,我还将出示电子表,如9:20(冒号在不断闪烁)。
向学生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既没有秒针,有没有滴答的声音,那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学生自然观察到:冒号每闪烁一下的时间就是1秒。
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并配合动作深入感知了电子表上的1秒。
紧接着,我又出示一种这样的电子表,如9:25:34(秒在不断变化)。
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冒号不再闪烁,那用什么来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最后一部分数字每变化一次就是1秒。
于是引导学生随着电子表的数字的变化,有节奏地数数,深入感知“1秒”“几秒”时长的体验。
同时,为了让学生升入理解分、秒、时三者关系,我还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明离家的时间是7:30,到校的时间是7:45,请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
多长时间?因为分、秒、时三者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
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时、分、秒这3个时间单位的认识。
第3阶段:巩固练习。
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时、分、秒,我设计了三个层次性的练习,第一个是一个活动练习准备了三项活动:写字、口算、和从0开始尽可能快而清晰地数数,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项活动,活动时间为30秒,活动完成后汇报活动结果。
通过
这个练习的安排,让学生再次通过做加深了对秒的持续时间的体验,建立了秒的时间观念。
第二个练习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推理运算,从而巩固对时、分、秒这3个时间单位的认识,巩固对相邻时间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
第4阶段:归纳总结。
我将让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说说学了这节课你又哪些新的收获?同时,我将对学生的总结加以评价与鼓励,查漏补缺,使学生对本课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撤而系统的认识。
帮助学生梳理自己所学的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5阶段:布置作业。
作业是课堂的有用延伸。
根据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我将对作业进行分层设置,其中必做题为:教材P7练习一的第2、5、6题;选做题为:教材P7练习一的第7题。
这样既让学生及时巩固本课知识,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弥补了课堂缺陷,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了因材施教。
最后,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分为3板块,黑板的正中央是我本节课的主题《时、分、秒》,左边引入情境,中间板块呈现教学重点与难点;右边是练习讲解。
这样设计直观大方,很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最终达到概括、巩固、提高的教学目的。
总之,本课我努力为学生提供详尽的实践活动,创设出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
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动手实践:有独立探究,有合作交流;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
整节课的教学,我和我的孩子们在松弛的活动中获得了发现,在激动的讨论中明白了道理,在喜悦的合作中享受了胜利!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专家老师的耐烦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