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重难点突破

合集下载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五篇)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五篇)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时分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通过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猜测、验证,发现1分=60秒;3、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年的10月12日我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吗?(神六发射成功)对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这一天发射成功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画面演示神六发射倒计时,学生随着画面一起倒计时:3、2、1),这样的倒计时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呢?(出示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载歌载舞,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10、9、8、7、6、5、4、3、2、1)2、刚才这样的倒计时你知道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吗?(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动态画面)3、揭题,看来呀,生活中用秒计时的地方还真不少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认识时间单位“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钟面,认识秒针和1秒。

(画面演示:钟面)(1)师:你知道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吗?(又长又细红色的就是秒针)问:秒针从12走到1走了几秒?秒针走了几小格?引导学生一起得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走了5小格就是5秒,5个小格就是一个大格,那么一个大格就是5秒。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再看秒针从2走到4,走了几秒?(10秒)再接着看,从6走到12,经过了多少秒?(30秒)为什么?(2)你还能说一说,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就是走了几秒。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时、分、秒,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用时间单位描述和计算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习常用的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3. 学会用时间单位描述和计算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学会用时间单位描述和计算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时间单位。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挂图。

2. 计时器、秒表。

3. 学习卡片、练习题。

4.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教案篇幅有限,仅提供五个章节的教案。

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扩展后续章节。

希望这份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欢迎随时提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学校作息时间,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关注,导入新课《时分秒》。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钟表,引导学生发现时、分、秒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讲解演示: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演示,讲解时、分、秒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计时器和秒表,亲身体验时、分、秒的转换。

5.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时、分、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时、分、秒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用时间单位描述和计算时间。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时、分、秒的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如家庭成员的作息时间,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时分秒教学重难点

时分秒教学重难点

时分秒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正时的时刻经过时间的计算
“时分秒”这课,由于时间单位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难点内容。

尽管学生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在上这单元前,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课前做了个测试,发现班上的学生几乎不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针对这一现象,确定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时、分、秒解决问题(12)-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时、分、秒解决问题(12)-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解决问题(1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分、秒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时、分、秒的认识及其关系。

2. 时间单位换算: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解决问题:运用时、分、秒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时、分、秒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电子钟、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生活实例等方式引入时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关系,通过实例演示时间单位换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时、分、秒解决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时、分、秒解决问题2. 板书内容:时、分、秒的概念、换算关系、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进行时、分、秒的单位换算。

2. 提高题:运用时、分、秒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时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严谨的用词、流畅的段落衔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时、分、秒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因此,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实施与调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时分秒》说课稿

《时分秒》说课稿

《时分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时分秒》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会看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 1 分=60 秒;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和时间计算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基础,他们对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秒”这样较小的时间单位还比较陌生,对时间的计算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 1 分=60 秒。

(2)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能正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秒的过程,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 1 分=60 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难点: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正确地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刻。

时分秒的认识

时分秒的认识

时分秒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课例《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标:1、使学⽣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使学⽣能正确说出钟⾯上指⽰的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突破重难点:重点:认识钟⾯上的时间难点:能够准确读出钟⾯上的时刻教法与学法推荐:教法:本课知识⽐较抽象,结核低年级学⽣的年龄特点,以愉快式教学⽅法为主,激情导⼊,设计动画课件来教学。

学法:在课件所创设的情景中学习:动⼿操作、亲⾝体验:⾃主探究、合作学习。

师⽣齐准备教师:课件,钟表模型,钟⾯图⽚。

学⽣:钟表模型教学过程:⼀、出⽰声⾳,创设情境师:“嘀哒,嘀哒”,这是什么声⾳?⽣:这是钟表的声⾳。

⼩结:我们的⽣活学习和劳动,都有⼀定的时间,钟表可以告诉我产时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钟⾯。

板书:时、分、秒⼆、展开新授:(⼀)认识钟⾯1、昨天⽼师请你们回家仔细观察钟⾯,现在请你们同桌交流⼀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上来交流⼀下。

2、⽼师这⾥也有⼀个钟⾯,上⾯分成12⼤格,还有1-12这些数,和你们家的钟⾯⼀样吗?下⾯请⼩朋友看仔细,⼀⼤格之间有什么变化?(⼀⼤格⾥⾯有5⼩格)那么两⼤格呢?三⼤格呢?……到12⼤格就有60⼩格。

分针⾛1⼩格就是1分钟。

分针⾛1⼤格就是5分钟。

如果是5⼤格呢?9⼤格呢?分针⾛⼀圈呢?如果是两⼤格两⼩格呢?3、时针和分针之间有什么秘密?(学⽣同桌讨论、交流)(课件演⽰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得出结论:1时=60分那么2⼩时等于多少分呢?240分等于⼏⼩时?4、我们⼀节课是40分钟,再过多少分就是1时?你知道1⼩时⾥能做些什么呢?5、1分钟和1⼩时⽐要短得多,那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在我们的⽣活、学习中有没有⽤1分钟做的事呢?(集体做1分钟⼝算,让学⽣感知1分钟有多长)6、我们了解了时、分,它们都是时间单位,还有⽐分还要⼩的时间单位吗?分和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揭⽰ 1分=60秒1秒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个游戏:5秒内拍⼿,算出⼤约每秒拍⼏下⼿。

《时分秒——秒的认识》教案

《时分秒——秒的认识》教案
3.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同时关注学生的难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时分秒——秒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钟表上秒针的走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秒的认识。
(3)时间计算:运用时、分、秒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
举例:给出一个具体场景,如“火车从9时30分出发,行驶了2小时15分,求到达时间”。
2.教学难点
(1)秒的认识:区分秒针、分针和时针,理解秒针的运行速度。
难点解析:学生在初识秒针时,容易与分针、时针混淆,需要通过反复观察和实际操作来加强认识。
另外,我发现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部分环节进行得较为匆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吸收知识。
最后,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本节课结束后,我布置了一些与秒相关的练习题,但反馈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这些题目仍感到困惑。为了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计划在下一节课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新人教版时分秒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时分秒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时分秒整理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概念,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分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化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及换算。

2. 时间的计算:起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3. 生活中的时间应用:计时、作息安排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时间计算方法。

2. 难点:起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的计算,实际问题中的时间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时间,提高动手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演示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一定时间的长度,感受时间单位。

4. 例题讲解:讲解起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时间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时间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单位的重要性。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理解,时间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练习题、实际操作、课后作业等。

3. 评价标准:能正确理解时间单位,熟练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反思方法:教师自我评价,学生反馈,同行评价等。

3. 反思改进: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过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时分秒的认识 北京版 (3)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时分秒的认识 北京版 (3)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时分秒的认识北京版 (3)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分秒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2. 学习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3. 学会看时间,能准确地读取时分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认识,时间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准确读取时间,理解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钟面,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3. 利用游戏、练习等形式,巩固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时间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钟表,让学生观察钟面的构成,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引导学生思考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3.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时分秒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钟表,学会看时间,能准确地读取时分秒。

5. 巩固练习:通过游戏、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巩固对时间知识的掌握。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分秒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与时间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时分秒的认识及时间单位换算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重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重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重难点一、时针、分针、秒针1.钟面上有 3 根针,它们是时钍、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1大格包含5小格)。

3.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 1 大格是 5 分钟,走1 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 大格是 5 秒钟,走 1 小格是 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 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 1 圈(12小时),分针要走 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

秒针走 1 圈是 60 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 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整时有:3时整、9时整。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平角的整时有:6 时整。

二、时分秒的换算,比较和计算1.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2.比较时间大小,先化成同个单位再比较。

3.计算公式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一开始时刻开始时间=结束时刻一经过的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要重点理解:提前、延迟、晚点提前:在原来的时间上做减法延迟、晚点:在原来的时间上做加法4.计算方法加法:时加时,分加分,超过60分,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时减时,分减分,分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当60;5.同一距离,时间越长,跑得越慢同一距离,时间越短,跑得越快6.计算格式要求要写成时分格式比如7时50分-30分=7时20分。

时、分、秒的认识重难点突破方案

时、分、秒的认识重难点突破方案

《奥运开幕》一、教学内容分析《奥运开幕》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七单元时、分、秒当中75页、76页中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学期时初步认识了钟表,钟面上的整时、几时半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对“时间单位”的进一步认识,加深对钟面上的时、分的认识,知道1时=60分。

时、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

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低年级学生不容易掌握。

因此,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的联系起来。

教材结合“奥运开幕”这历史性时刻的钟面,引导学生交流对钟面的认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同时抓住机会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数学思考通过观察、验证,使学生掌握时、分的关系,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的时间。

3.解决问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理地按排时间。

4.情感与态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习惯和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三、学生分析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过了钟面的简单知识并会认识整时和几时半。

但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学生对时和分之间的60进制(而不是通常的10进制)不易掌握,所以构建起来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难点:会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钟面、白板课件,每个学生1个实物时钟。

五、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

1.复习旧知。

在实物钟面上任意拨两个整时和两个几时半,指名回答。

唤起学生对时间知识的记忆。

2.设疑,认识时间。

接着再多媒体上出示10时08,那这个时间你们认识吗?随机说一说。

有的学生认识,有的学生不认识,倒底哪些同学们说的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是任务,继续学习认识时分。

板书课题认识时分。

《复习认读整时和几时半,既唤起学生对时间知识的记忆,又能体现认识时间由特殊到一般的关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时、分、秒解决问题示范教学方案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时、分、秒解决问题示范教学方案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时、分、秒解决问题示范教学方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分、秒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时、分、秒的认识和换算。

2. 时间的计算:时、分、秒的加减法。

3. 时间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时间差、时间长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认识和换算,时间的计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时间计算。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时间的相关知识和示例。

2. 计时器或钟表,用于实际操作和观察时间的流逝。

3. 练习题或作业纸,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含义和换算关系。

3. 示例讲解:通过示例讲解时、分、秒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加减法。

4. 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时器或钟表,观察时间的流逝,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5. 解决问题:给出一些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时间差、时间长度等。

6.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或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时、分、秒的认识和换算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操作和思考过程,评估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和珍惜程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一些时间管理的小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2. 结合其他学科,如科学、体育等,让学生了解时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重难点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教材3~4页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体验时间的长短。

难点: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知识点: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在短跑比赛中,通常以“秒”为单位进行计时。

交通路口的信号灯也是以“秒”为单位进行计时的。

3.有些时钟有3根针,钟面上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秒。

4.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分=60秒。

5.知识巧记:时间单位时、分、秒,由大到小已排好。

相邻进率为六十,进率特殊要记牢。

时间的计算教材4~5页重点:会进行简单的有关时间的计算。

难点:能解决与经过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分相加。

知识点二:计算经过的时间1.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1)观察法:观察时针和分针,数出经过的时间。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

2.知识巧记: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进率为六十;经过时间巧计算,数格、减法均精确。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先把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依次加整十数和一位数。

(2)把两个两位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

知识点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材14页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

知识点一: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1。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时分秒》难点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时分秒》难点教案

针对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时分秒》的难点,我们在教学中需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认清时分秒的概念时分秒是用来计量或表示时间的单位,时表示小时,分表示分钟,秒表示秒钟。

我们可以将小时、分钟、秒钟看作是一堆小球,表示时间的数值就是小球的数量,小时可以看作是有60个球的一堆,分钟也是,秒钟同样也是。

而当小时、分钟、秒钟相互转换时,就是像调换小球堆里面的球一样,比如将一堆10个小时的小球转换成分钟时,就需要将10球乘以60,得到600个分钟的小球,再将600个小球按照分配的方法,分配为10堆,每堆60个小球。

二、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转换方法1、小时与分钟的转换转换公式:1小时=60分钟;n小时=60n分钟2、分钟与秒钟的转换转换公式:1分钟=60秒钟;n分钟=60n秒钟3、小时与秒钟的转换先将小时转换成分钟,再将分钟转换成秒钟4、分钟与小时、秒钟的转换先将分钟转换成小时或秒钟,再将小时或秒钟进行转换。

如将30分钟转换为小时,需要将30 ÷60 = 0.5。

所以,30分钟等于0.5小时。

三、练习时分秒的加减乘除学生们通过练习,可以使自己更加熟练地掌握时分秒的加减乘除运算,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

1、时分秒的加法:例如23分50秒+36分10秒=60分=1小时,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其写成1小时0分0秒。

2、时分秒的减法:例如2时20分30秒-1时10分20秒=1时10分10秒。

3、时分秒的乘法:例如2小时30分钟 x 4 = 10小时4、时分秒的除法:例如60分钟÷3=20分钟。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物品来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的转换方式,比如拿出一个钟表进行演示,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时分秒的转换方法,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时分秒的概念,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时分秒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地掌握知识点,进而取得好的成绩。

《时分秒》教案实战演练

《时分秒》教案实战演练

《时分秒》教案实战演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时分秒的概念,了解时分秒的单位换算。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及单位换算2. 时间的计算与应用3. 实际操作:制作时间表、计时比赛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时分秒的概念、单位换算、时间计算与应用2. 难点:时间单位换算、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解决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2.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 采用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教学素材(时间表、计时器等)2.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计时器、一份时间表3. 教学场地布置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场景,引出时分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单位换算。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场景中的时间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时比赛,锻炼时间管理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七、课后作业1. 制作一个时间表,规划一天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次计时比赛,记录比赛结果,培养时间观念。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

2.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计时比赛中的表现,以及时间表的制作。

3. 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时分秒知识的掌握。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时分秒的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十、课时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过程:第1课时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单位换算,实例分析;第2课时进行实践操作,总结与拓展。

时分秒重难点突破

时分秒重难点突破

《时、分、秒》重难点突破重难点分析:1.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内容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解决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本单元的难点。

具体操作: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1)初步建立对秒的直观感知动态出示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

让学生体会“秒”是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经常会在“倒计时”中出现,借助这一情境可以导出“秒的认识”这一课题。

再依次出示第2、3、4幅主题图,唤醒学生关于时间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秒在生活中的运用。

(2)结合前面的情境图,直接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并出示钟面,直观地观察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走一大格就是5秒,8秒就是走了八小格。

再通过动态演示3幅连续的钟面,分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了60小格。

帮助学生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即1分=60秒。

(3)体验1秒有多长通过亲身体验:如眨眼、听滴答声、击掌等方式让学生体验1秒的长度。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并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1)巩固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复习1分=60秒,1时=60分,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时间单位的换算只出现数字较小的,以及整十倍数的换算。

如600秒=()分(2)突破“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一难点。

①先复习简单的整时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早上7时起床,8时上课,经过了多少时间?唤起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经验,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②不是整时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出示例2,动态演示钟面从离家时刻到到校时刻经过的时间。

让学生观察画面,分析相关信息。

通过呈现解决这一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认识时、分、秒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单元认识时、分、秒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单元认识时、分、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3. 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4.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5.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6.通过实践操作与合作交流,发现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

7.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8.让学生在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9.进一步理解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10.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事情,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也能根据时间画出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教学重点:
1、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

2、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3、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

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

4、通过观察秒针走60个小格的同时分针走一小格,得出秒和分
之间的进率:1分=60秒
5、用时、分、秒描述具体事情,准确填上时、分、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难点突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难点突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难点突破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 3 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 1 大格是 (1)小时;分针走 1 大格是 (5) 分钟,走 1 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 1 大格是 (5) 秒钟,走 1 小格是 (1)秒钟。

4、时针走 1 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 1 圈是 (60) 分,也就是(1) 小时。

时针走 1 圈,分针要走 (12) 圈。

5、分针走 1 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 1 圈是 (60) 秒,也就是(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小时 )。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 分钟 )。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 秒钟 )。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 时=60 分 1 分=60 秒半时 =30 分 60 分=1 时60 秒=1 分30 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 或几个 0,这个 0 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 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分秒》重难点突破
三年级了,学生有较为丰富的时间经验,学生对秒的感觉已经较为熟悉,上课始我直接提出了“一秒究竟有多长”?这样的问题。

学生的回答内容非常丰富——1秒很短,很快;1秒可以转一下头,眨一下眼,跺一下脚,拍一下手……总之,1秒在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是“短而快”的,这时我适时点拨1秒真的很短,我们只能做一个简单的动作。

并且以拍手为例,和学生们一起拍拍手,从摆好拍手姿势,到“啪”的一声响,经过的时间约1秒。

有了与1秒相对应的准确动作的指导,我又请学生跟着秒针的节奏,做出自己喜欢的动作,感受每一秒有多长,1秒,2秒,3秒……13秒……过去了终于全班学生整齐划一做着与秒针同样节奏的动作。

此时学生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索、发现、创造,全方位地,个性的感受着1秒。

通过观察、倾听、探索、实践,学生对“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了。

接下来,感受10秒。

这是一个递进中体验的过程。

对10秒的感受分为三层次——先是让学生观察秒针一小格一小格地走动,倾听“哒哒哒”的声音,加深对10秒的印象;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钟面估计出10秒;第三个层次是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嫦娥二号”倒计时中的感受到秒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

层层深入,螺旋感知。

调动学生用看、听、估、数的方法感受了10秒。

最后,在学生的头脑中“秒”不再抽象,而是与自己的某一动作相联系的具象、物化的时间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