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 Both can be grown rapidly on plates and in culture.
2 裂 殖
借细胞横分裂法繁殖,与细菌类似.如 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八孢裂殖酵 母)。进行裂殖的酵母菌种类较少.
3. 无性孢子 节孢子
厚垣孢子
(二)有性繁殖 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
两个细胞接触
质配
核配 (2n)
减数分裂
四、酵母菌的菌落
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表面湿
润、透明、光滑、易被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
红酵母的菌落
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啤酒酵母的菌落
酵 母 菌
细 菌
第三节 霉菌
• 霉菌(mold)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词, 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即凡是在基质 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丝 状真菌通称霉菌。
酵母菌的共性:
①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②多数出芽繁殖少数裂殖或产生子囊孢子; ③能发酵糖类产能; ④细胞壁常含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⑤喜在含糖量高、酸性的水生环境生长
二、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子细胞

芽痕
2
球状、卵圆状、椭圆状、 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母细胞 子细胞
出生痕 3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气生菌丝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
萌发
营养菌丝
3. 菌丝的特化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 长发育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 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的变态。
延伸 吸取养料 附着 休眠(或休眠及蔓延) 捕食线虫

食品微生物第3章 真核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第3章 真核微生物
2)其DNA可自主复 制,不受核DNA控制。 决定线粒体的某些 遗传性状。
3)生物氧化中心。
2020/8/1
(4)微体(microbody)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1)单层膜包围的细胞器,内含多种酸性 水解酶。 2)甲醇初级氧化的场所,间接与烷
烃的初级氧化有关。 3)当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细胞无微
体,其功能由线粒体替代。
又称为核蛋白体,是存在于一切细胞中的无膜包裹的颗粒状
细胞器,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真核细胞中核糖 体的存在部位
粗糙内质网(主要) 核膜外表面 细胞质中 线粒体,叶绿体中
2020/8/1
真核细胞的核糖核蛋白体为80S,由60S和40S两个亚基组成。
25SrRNA
60S 5.8SrRNA
80S
5SrRNA
16srrna21种蛋白质23srrna5srrna32种蛋白质7高尔基体golgiapparatus48个平行堆叠的扁平膜囊和大小不等的囊泡所组成的膜聚合体是协调细胞生化功能和细胞内外环境的重要的细胞器8溶酶体lysosymes单层膜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功能是细胞内消化消化外来的颗粒正常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整个细胞被消化即消化自身溶酶体作用机理
丝状真菌 酵母
大型真菌子实体真菌——蕈 菌
• 藻 类 (Algae)
• 原生动物(Protozoa)
•黏
2020/8/1
菌 (slime mold)
真菌(fungus,复fungi):
特 点:
➢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酵母是单细胞真菌) ➢细胞壁多含有几丁质 ➢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以产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陆生性较强
(1)化学组成: 蛋白质、脂类、几丁质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5
真菌特点: 真菌特点: • • • • 1、没有叶绿体和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没有叶绿体和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一般具发达的菌丝体,菌丝呈顶端生长; 、一般具发达的菌丝体,菌丝呈顶端生长; 3、细胞壁多数含有几丁质; 、细胞壁多数含有几丁质; 4、营养方式为好氧的化能有机营养(异养),寄 ),寄 、营养方式为好氧的化能有机营养(异养), 生或腐生,以渗透作用吸收营养物质; 生或腐生,以渗透作用吸收营养物质; • 5、以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二种方式进行繁殖; 、以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二种方式进行繁殖; • 6、多数种类不运动(仅少数种类的游动孢子有 、多数种类不运动(仅少数种类的游动孢子有1-2 根鞭毛) 根鞭毛) 。
二、酵母菌的繁殖
分为无性与有性两种方式。无性繁殖有芽殖、 分为无性与有性两种方式。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 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 等;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兼有无性与有性的 种类,称为真酵母; 种类,称为真酵母;只有无性繁殖而未发现有性 繁殖的各类,称假酵母。 繁殖的各类,称假酵母。 (一)无性繁殖 1、芽殖:成熟细胞上长出芽体,与母细胞脱离后 、芽殖:成熟细胞上长出芽体, 生长成新个体的方式。常形成芽痕。(参见图3-1) 。(参见图 生长成新个体的方式。常形成芽痕。(参见图 ) 多边芽殖、两端芽殖、 多边芽殖、两端芽殖、三端芽殖 2、裂殖:细胞横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的方式。如 、裂殖:细胞横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的方式。 裂殖酵母属。 裂殖酵母属。 3、无性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和分生 、无性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 孢子。 孢子。
7
第二节
酵母菌
特点: 特点: • 一类单细胞真菌的通称 • 多数出芽繁殖,少数裂殖或产子囊孢子 多数出芽繁殖, • 能发酵糖类产能 • 细胞壁含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 喜含糖量高、酸性的水生环境生长 喜含糖量高、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真菌丝。
(一)、细胞壁 厚约为25nm,坚韧,主要由 “酵母纤维素”组成。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 为葡聚糖,中间为蛋白质。用玛瑙螺的胃液制 得的蜗牛酶(内含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葡 糖酸酶、几丁质酶和脂酶等30余种)可以去除 酵母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也可以水解酵母菌 的子囊壁,分离子囊孢子。
(二)、细胞膜 结构及功能同一般的生物单 位膜。
(1)、产生无性孢子的结构复杂的子实体有 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盘。① 分生孢子器是一个球形或瓶形的结构,在器的 内壁或底部长有极短的分生孢子梗,梗上产生 分生孢子。② 另有很多真菌,其分生孢子紧 密成簇 ,分生孢子长在梗的顶端,形成一种 垫状结构叫分生孢子座,这为瘤痤孢科的特性。 ③ 分生孢子盘是一种寄生在寄主角质层或表 皮下,有分生孢子梗簇生在一起而形成的盘状 结构,有时其中还夹杂着刚毛。
其主要过程为 ① 单倍体营养细胞借裂殖进行 无性繁殖 ② 两个营养细胞接触后形成结合管, 质配后、核配、两个细胞连成一体形成二倍体 ③ 二倍体的核分裂3次,第一次是减数分裂 ④ 形成8个单倍体的子囊孢子 ⑤ 子囊破裂, 释放子囊孢子。
3.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2n)形式存在,特 点 ① 营养体为二倍体,不断芽殖,此阶段较 长 ② 单倍体的子囊孢子在子囊内发生接合 ③ 单倍体仅以子囊孢子形式存在,故不能进 行独立生活。
形成

成熟是从 掷孢酵母
母细胞射


厚壁,休 德氏腐霉
返回目录
第二节 丝状真菌—霉菌(mould mold)
霉菌是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的俗称,一般是指 “发霉真菌”,即称菌丝体发达而 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在潮湿条件下长出肉眼可见的菌 丝体、陆生性强,能引起食品,工农 业产品的霉变及植物的病害。 霉菌在保证自然界物质循环上很重 要,另外在工、农业生产、医药生产、 环保和生物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均有作用。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单核菌丝
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其细胞内含有一个细胞核,在整个生活史中 占据的时间短;
双核菌丝
由性别不同的两初生菌丝只进行质配,不进行核配所形成的双核菌丝。 具有双核的次生菌丝细胞常以锁状联合的方式来增加细胞的个体。次生菌 丝占据生活史的大部分时期。
三生菌丝
•双核菌丝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又会相互交接聚合起 来,形成三生菌丝体。三生菌丝体已高度分化,成为特殊的十分致密的菌 丝组织。特化后的三生菌丝形成各种子实体 ;
3.生产单细胞蛋白(SCP, single cell protein) 4.基因工程中用于表达外源蛋白的最好的模 式真核微生物
(一)、酵母细胞的形态构造

形态

大、一般呈圆形、卵圆形、柱形或柠檬形等 酿酒酵母:2.5-10×4.5-21um
• 构造
(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1. 弄清几个名词
2、线粒体(Mitochondria)
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的重要细胞器, 其功能是把蕴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潜能转化 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ATP)。
3、叶绿体(Chloroplast)
一种有双层膜包裹、能转化光能为化学能 的绿色颗粒状细胞器,只存在于绿色植物(包 括藻类)中,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

芽痕(蒂痕); 真酵母和假酵母 真菌丝和假菌丝


芽痕:芽体成熟后,与母细胞分离,在母细胞上留 下的痕迹。
蒂痕:芽体与母细胞分离,在子细胞上留下的痕迹。
假酵母: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 真酵母:具有有性繁殖的酵母菌。 假菌丝: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不立即分离,其间 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呈藕节状的细胞串。
遗传学研究的良好实验材料。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光合作用
106CO2+16NO-3+122H2O+18H++HPO2-4 138O2+C106H263O110N16P
呼吸作用
分解1个分子的藻要消耗138个分子的氧。此时容易造成水体腐败发臭, 水质恶化,产生的胺、酮、硫醇、吲哚等恶臭有害物质,使鱼、虾大 量死亡,也危害人的健康。
1. 裸藻门 单细胞,大多能运动,具1条鞭毛(少2~3条)。 细胞椭圆形、卵形、纺锤形或长带形;末端常尖细。 藻体多鲜绿色,少红色或无色(无载色体)。
虫)。
有性生殖:雌雄异体、卵生(线虫)。
四、主要种类
轮虫纲、线形纲、寡毛纲、甲壳纲、苔藓虫纲。
1、轮虫
在身体前端(又称头部)有1-2圈纤毛组成左 右两个纤毛环(又称头冠),纤毛经常摆动犹如 旋转的车轮,故名轮虫。杂食性,以细菌、霉菌、 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及有机颗粒为食。
轮虫的作用:
占废水中的生物总数的5%左右,在低负荷时
在污水生化处理二沉池出水中出现的多为红斑瓢体虫。 杂食性:主要吞食污泥中有机碎片和细菌。颤蚓和水丝蚓,多为红 色,肉眼可见,为河流湖泊底泥的指示生物,当它们在水体中出现时, 说明水质好转。污泥减量;供鱼类食料。
4、浮游甲壳动物
包括枝角类水蚤和桡足类的哲水蚤、剑水蚤、猛水蚤等,是鱼类基 本食料,也是河流污染和水体自净的指示生物。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出现的先后次序是:
运行初期细菌→植物性鞭毛虫→肉足类(变形虫)→动物
性鞭毛虫→游泳型纤毛虫,吸管虫→固着型纤毛虫→轮虫。 污泥中微型动物活跃,主要是钟虫类出现,可单个活动, 其体内的食物泡都能清晰地观察到,有时多个在一起呈放射 形分布。
在0.05ml混合液中有50~150只钟虫时,出水良好,

第3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3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腐霉属(Pythium)
4、溶酶体
Lysosymes
单层膜
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 功能是细胞内消化
5、微体
microbody
单层膜包裹,内含多种氧化酶、过氧化氢酶。 主要功能是使细胞免受H2 O2毒害,并能氧化 分解脂肪酸等。
6、线粒体 两层膜
mitochondria
外形和大小酷似杆菌 每个细胞有数百到数千个
Internal Structure of Chloroplast
8、液泡
vacuole
9、膜边体 lomasome
10、几丁质酶体 chitosome
11、氢化酶体 hydrogenosome
第二节 酵母菌(yeast)
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5--30℃。
2、内质网和核糖体
糙面内质网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
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SER) 光面内质网
3、高尔基体
Golgi apparatus
4~8个平行堆叠的扁平膜 囊和大小不等的囊泡所组 成的膜聚合体。
功能是协调细胞生化功能 和细胞内外环境重要的 细胞器。
啤酒酵母
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
霉菌(mold)是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通常指那些 菌丝体较为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一、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方面 1. 工业上的有机酸、酶制剂、抗生素、维生素、生物碱、 多糖等的发酵生产; 2. 食品制造方面,如酱油的酿造和干酪的制造; 3.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霉菌是良好的实验材料。
一、细胞壁 一、细胞壁

微生物学第三章

微生物学第三章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一、名词解释霉菌半知菌真核微生物有隔菌丝无隔菌丝酵母菌真菌的有性繁殖有性孢子无性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子囊孢子接合孢子无性繁殖无性孢子菌丝匍匐枝(匍匐菌丝) 假根孢子囊真菌菌丝体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囊轴菌褶真菌子实体担孢子卵孢子赤霉素锁状联合半知菌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果担子果核配质配菌环菌索子座鞭毛菌配子蘑菇圈红色面包霉真菌生活史菌体二型性桶状分隔(复式隔)二、填空1.真核微生物具有的三种主要特征是、和,其主要类群有、和。

2.酵母菌细胞形态有、、、或等多种,其繁殖方式有(1) 和(2) ,其中(1)又有、和。

3.霉菌菌丝特化器官主要有、、、、和等。

4.霉菌的无性孢子有、、、和,有性孢子有、和,其有性繁殖过程为、和。

5.酵母菌的营养体既可以单倍体(n)也可以二倍体(2n)形式存在,酿酒酵母是这类生活史的代表,其特点为、和。

6 .真菌细胞的染色体除含有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以外,还含有和 .7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三项主要区别在、、 .8 .真核微生物的电子传递链存在于和上,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链存在于上.9 .真菌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其营养菌丝或菌丝体发生多种变态,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其菌丝变态有、和;菌丝体的变态有、和 .10 .真菌无性繁殖方式有、、和 .11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和 .12 .真菌的有性繁殖过程可以分为,和三个阶段.13 .真核微生物包括有、和等,它们的大小以单位来表示.14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 .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和 .而大部分霉菌的细胞壁是由组成的.15 .NA由于含有,故带有很高的负电荷,在原核生物细胞中,负电荷被和中和;在真核生物中,则被所中和.16 .真菌的有性孢子的种类有:、、和四种;真菌的无性孢子的种类有、、、和五种.17 .真菌生长的最适PH一般是 .18 .Ainsworth(1973)真菌分类系统将真菌门分成亚门,亚门,亚门,亚门和亚门.19 .啤酒酵母菌在分类上属于亚门的真菌 .20 .典型担子菌的担子上着生有个担孢子.21 .典型的子囊菌的子囊中通常含有个孢子.22 .鞭毛菌亚门的真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孢子.23 .真菌卵孢子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经结合后形成的,其中小型配子囊叫,大型配子囊叫 .24 .有一类真菌,由于仅发现,未发现,所以在真菌学中叫半知菌.25 .赤霉菌在分类学上属于亚门的真菌.26 .根霉的形态特征是具有和且菌丝;曲霉的形态特征是具和,菌丝;青霉的形态特征是具.27 .霉菌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为和,而细菌则以为主要方式.28 .酵母菌的繁殖分为及繁殖两大类.能产生的酵母细胞必须是双倍体.29 .分生孢子梗状如扫帚是的重要分类特征.30 .蘑菇的生活史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和.三、是非题1.酵母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甾醇成分。

第三章 真核 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 微生物
问题:
• 什么是真核微生物?微生物有哪些类群?各类群之间有什 么关系? • 酵母菌个体、群体特征如何?其与人类生活之间有何关系 ? • 霉菌的个体、群体特征如何?其典型代表有哪几种?各类 本质不同是什么? • 微型藻类有何特征?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微型藻类有哪些 ? • 何谓原生动物?环境工程中所涉及的原生动物有哪几个纲 ?各纲的形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原生动物是污水处理 过程中的指示动物?
3.3.1 微型藻类的形态构造
• 藻类形态各异。呈单细胞或多细胞。有单个球状 体,有球状排列成链或成堆团的,有丝状体的等 等。 • 藻类细胞中大都有叶绿体。 • 藻类具有真核,因此,具有真核细胞的一般特征。 多数有细胞壁,细胞壁由纤维素与果胶质组成。 单胞藻类一般能运动,多胞藻类的生殖细胞(孢 子)通常也能运动。运动器主要为鞭毛。
Cell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tozoa
•全动性营养((holozoic) •植物性营养(holophytic) •腐生性营养(saprophytic) •大部分原生动物为异养生活,以吞食细菌、真菌、藻 类等有机体为食或以死有机体、腐烂物、有机颗粒为 食;少数含有光合色素,能象植物一样行自养生活。 • 原生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无性 繁殖一般为二分裂殖。
Aspergillus flavus 和黄曲霉毒素
� � � � �
发现 毒性 黄曲霉毒素产生菌 黄曲霉毒素理化性质 黄曲霉毒素的防治措施
黄曲霉毒素的去除:
� � � �
强碱处理 淘洗去除 活性碳吸附 排除破碎的花生粒
根霉的用途:
� 酿酒工业常用的糖化酶菌种 � 发酵饲料 � 转化甾族化合物的生产菌
Classis 4 纤毛虫纲(CILIATA)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2.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2.1细胞壁 在细胞的最外层,幼龄时较薄,具有弹性, 随菌龄增加变硬变厚,形成厚25nm的坚韧结构, 约占细胞干重的25%。 细胞壁具3层结构——外层为甘露聚糖 (Mannan),内层为葡聚糖(Glucan),它们都是 复杂的分枝状聚合物,总量超过细胞壁干重 85%,其间夹有一层蛋白质分子,其量约占细 胞壁干重的10%。
酵母的芽殖
假菌丝
有的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 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立即分离, 并继续出芽,细胞间仅以狭小 的面积相连,成串排列,这种 藕节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
真菌丝
如果细胞相连,且相连细胞间 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 呈竹节状的细胞串,称为真菌 丝。
• Studies of the distantly related fission yeast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二、酵母菌的繁殖与生活史 are complementary to S. cerevisiae.
细胞壁的功能:与原核生物类似 • 固定外形; • 保护作用; • 存在酶和性结合物质,利于营养物质透过 及细胞间性识别;
• 抗原性。
酵母菌细胞 结构示意图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2.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2.2细胞膜
位于细胞壁内侧,厚约7nm,结构与原核微 生物相似,电子显微镜下呈3层结构。 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约占细胞膜干重的50%) 和类脂(约占40%),少量糖类。酵母细胞膜上的 类脂中含有甾醇,其中麦角甾醇居多,经紫外线 照射形成维生素D2。发酵酵母(Saccharomyces fermentati)所含甾醇总量达细胞干重的22%,其 中的麦角甾醇达细胞干重的9.7%。
酵母菌的细胞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生动物是动物学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
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原生动物有分化的细胞器,有具核膜的细胞核, 属真核微生物。

原生动物具有独立生活的生命特征和生理功能。
(二)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

全动性营养(holozoic):吞食其他生物和 有机颗粒为食。 植物性营养(holophytic):有色素体的原生 动物在有阳光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 合成有机物供自身营养。

当环境条件恶化,会使原生动物不能正 常生活而形成胞囊。

胞囊是原生动物抵抗不良环境的一种休 眠体。
胞囊 细菌芽孢
第二节 微型后生动物

后生动物是原生动物以外的多细胞动物 的统称。

微型后生动物要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才
能看清。例如:轮虫、线虫、顠体虫、
颤蚓、水丝蚓及浮游甲壳动物等。
一、轮虫

形态:长约500 μm左右。
阿米巴变形虫

许多阿米巴变形 虫寄生于人及其 他脊椎动物。 有时阿米巴变形 虫会引起肠道内 溃疡。


由阿米巴变形虫 引起的的痢疾称 为阿米巴病。
辐足亚纲
根足亚纲
(二)肉足纲

肉足纲变形虫的分布及指示作用:
喜在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的自然水体
中生活。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在活性污泥培养
中期出现。
(三)绿藻门(Chlorophyta)
1. 结构与形态 单细胞个体(具鞭毛)、群体或丝状体。 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b,含少量的叶黄素和类 胡萝卜素。 贮存物:淀粉和油类。 2. 繁殖方式: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3. 生活环境:淡水中较常见,可在流动和静止的水 体中,土壤表面和树干生长。 4. 生活方式:浮游或固着,寄生或共生。

生活于海洋中的甲藻大量繁殖时会引起海洋“赤潮”。 多甲藻属 角甲藻属
赤潮
赤潮的危害及成因 什么是赤潮? 危害: 浮游微藻在水体中暴 (1)赤潮会对水产养 发性过度繁殖,致使 殖与捕捞业造成危害。 海水变色的现象叫 (2) 赤潮会对海洋环境 造成破坏。 “赤潮”或者“红 潮”。由于发生的种 成因: 类不同,海水会变成 (1) 水体高度营养化。 红色、桔红色、黄色、 (2)环境条件,如水温、 绿色、褐色等等。 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 的生物类型。
有叶绿体,叶绿素a、 1~3根茸鞭 b,β -胡萝卜素,3种 裸藻门 (Euglenophyta) 型 叶黄素 2~4根顶生 有叶绿体,叶绿素a、 绿藻门 的、等长的 b,叶黄素,泥黄素, (Chlorophyta) 尾鞭型 β -胡萝卜素 轮藻门 (Charophyta) - 与绿藻大致相同 1~2根,少 叶黄素和β -胡萝卜素 金藻门 (Chrysophyta) 数3根 占优势 黄藻门 (Xanthophyta)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有叶绿体,叶绿素a、 2根,少数1 c,β -胡萝卜素,叶 根 黄素 - 叶绿素,藻黄素,β - 胡萝卜素
油 淀粉粒、油
淡水 土壤、水体 盐度等的指示生 物、绝缘剂等
甲藻门 (Pyrrophyta) 褐藻门 (Phaeophyta) 红藻门 (Rodophyta)
2根
- -
叶绿素a、c,β -胡萝 卜素,硅甲黄素,甲藻 裂殖,少数 黄素、新甲藻黄素,环 淀粉、淀粉状物 产游动孢子 多甲藻属、 淡水、半咸水 造成海洋“赤潮 甲藻黄素 质、脂肪 或不动孢子 角甲藻属 、海水 ” 水溶性的褐藻淀 叶绿素a、c,β -胡萝 粉、甘露糖、油 海带属、裙 卜素,叶黄素 类、还原糖 带菜 食用 红藻藻红素,红藻藻蓝 红藻淀粉、红藻 素 糖 紫菜属、江 海水,少数淡 篱属 水 食用、医药
芽痕和蒂痕:
在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
与子细胞分开的位点称芽痕。
子细胞细胞壁上的位点称蒂
痕。
根据酵母细胞表面留下芽痕
的数目,可估计该细胞的菌龄。
(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真核细胞VS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细胞大小 细胞壁主要成分 细胞膜中的甾醇
真核生物
较大(通常直径 >2um)
原核生物
较小(通常直径 <2um)
纤维素、几丁质等 多数为肽聚糖 有 无(仅支原体例外)
细胞膜中含呼吸或 无 光合的组分 细胞器 有
细胞核 鞭毛结构 有成型核结构
藻类 蓝藻门 (Crynobacteria)
鞭毛
叶绿体 叶绿素a,脂环族类胡 萝卜素,藻胆素,藻胆 蛋白体
贮存物
繁殖方式
代表属
生长环境
应用

淡水、海水、 二分裂,多 色球藻属、 潮湿土壤、树 重分裂 颤藻属 皮、岩石 有机物丰富的 囊裸藻属、 静水或缓慢的 水体富营养化指 扁裸藻属 流水中 示生物
第四节 真 菌
真菌是真核微生物,有单细胞和多细胞
的菌体。

真菌中的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在有机 废水和有机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中起积 极作用。
一、酵母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真菌分类系统
中分别属于子囊菌纲、担子菌纲与半知 菌纲。
酵母菌有发酵型和氧化型两种。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形态:酵母菌形态有呈卵圆形、圆形、 圆柱形或假丝状。

(三)纤毛纲

固着型纤毛虫的分布及指示作用: 固着型的纤毛虫,尤其是钟虫,喜在寡 污带生活,是水体自净程度高的指示生 物。

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
(三)纤毛纲

吸管虫的分布及指示作用: 吸管虫多数在β-中污带,有的也能耐α -中污带和多污带。 在污水生物处理一般时出现。

三、原生动物的胞囊
(九)褐藻门(Phaeophyta)
1. 结构和形体: 多细胞,形体大。 2. 含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 叶黄素,藻体呈橄榄色和深褐色。 3. 贮存物:
水溶性褐藻淀粉,甘露糖,油类, 还原糖。
4. 应用:
含碘量高的可食用,如海带,
裙带菜。
(十)红藻门(Rhodophyta)
1. 色素:红藻藻红素和藻 蓝素。 2. 贮存物:红藻淀粉, 红藻糖。 3. 多数生活在海水中。 4. 应用:可提取琼脂, 供食用、医药用及制生 化试剂。
(三)纤毛纲

纤毛纲特点:
周身披覆细纤短毛,器官结构精细,是
原生动物中最高级的类群。
全动性营养,以纤毛作为运动和摄食的
细胞器。
包括游动型、固着型及吸管型三种类群。
(三)纤毛纲

游泳型纤毛虫的分布及指示作用: 多数在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少数在 寡污带中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在活性污泥培养中 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出现。

(八)甲藻门(Pyrrophyta)
1. 结构形态

多为具有两根鞭毛的单细胞个体,少数为丝状体。

呈球形、针形和三角形。
2. 运动方式:以鞭毛为运动,无鞭毛的作变形虫运动或不运动。
3. 营养类型:植物性营养,少数寄生或腐生。
4. 繁殖方式:裂殖,或产孢子。
5. 生活环境: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对光照和水温要求严格。
2.储藏物:金藻糖、油。
3. 繁殖方式:多数产生内生孢子
4. 生活环境:多数生活在淡水中。
(六)黄藻门(XanthoPhyta)
1. 结构

细胞壁多数由两个半片套 合组成,含较多果胶质。 游动细胞具有两根鞭毛, 少数只有一根。

2. 生活方式:附着或浮游生 活。
3. 繁殖方式:多为无性生殖。 4. 生活环境:多生活在淡水。
大小:细胞的直径1一5微米,长约5~30
微米或更长。
(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细胞壁 细胞质膜 细胞质及内含物
细胞核
(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1)细胞壁

细胞壁厚25nm,重量占 细胞干重25%。
三层结构: 甘露聚糖层 蛋白质层 葡聚糖层

(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1)细胞壁
腐生性营养(saprophytit):借助体表的原生 质膜,吸收环境或寄主中的可溶性有机物 为营养。


(三)原生动物的繁殖

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二分裂、纵分裂或横分裂,还 有出芽生殖(吸管虫)和多分裂(孢子
虫)。

环境差时,出现有性生殖。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及各纲简介

裸藻淀粉
纵裂
淀粉、油类 淀粉、油类 金藻糖、油
无性生殖, 衣藻属、小 水体、土壤表 净化水体、指示 有性生殖 球藻属 面、树干 生物 熏烟驱蚊、地层 卵配生殖 轮藻属 淡水、半咸水 鉴定的依据 鱼鳞藻属、 内生孢子 合尾藻属 淡水 无性生殖, 少数有性生 黄丝藻属、 殖 黄群藻属 纵分裂,有 周形藻属、 性生殖 星杆藻属


呼吸类型:好氧、兼性厌氧。

线虫是污水净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
二、线虫
三、寡毛类动物

形态:身体细长分节,每 节两侧长有刚毛,靠刚毛 运动。

红斑顠体虫:能够蚕 食活性污泥。 颤蚓、水丝蚓:是水 体底泥污染的指示生 物,能够富集重金属。

四、浮游甲壳生物

浮游甲壳生物,是鱼类的基本食料,广
Hale Waihona Puke 以有性或者无性方式繁殖。二、藻类各门特征和水体富营 养化的关系
(一)蓝藻门(Cyanophyta)
(二)裸藻门(Euglenophyta)
1. 结构 除柄裸藻属外,其余为游动型单细胞个体。 无细胞壁,有1~3根鞭毛,能运动。 有绿色及无色两种类群。 贮存物:裸藻淀粉。 2. 营养类型:植物性、腐生性、全动性。 3. 繁殖方式:纵裂。 4. 生长环境:有机物丰富的静水或缓慢的流水中, T最适=25℃。 大量繁殖时形成绿色、褐色或红色的水华,是水 体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