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工艺学

合集下载

饮料工艺学(3)

饮料工艺学(3)

二、臭氧消毒
臭氧在水中分解为氧气和一个活泼的氧原子, 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能与水中的细菌及其它微生 物或有机物作用,使其失去活性。
优点(1)杀菌能力强。不仅可以杀灭水中的细 菌,而且可以杀灭细菌的芽孢;
(2)不产生残留物质,还可增加水中氧气, 使水体变得更清新。 缺点:耗电量大。
三、紫外消毒
原理:经紫外线照射后,微生物细胞内核蛋 白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 紫外线消毒设备布置方式:
臭氧消毒
紫外线消毒
一、 氯化法消毒
氯化法消毒指再水中通氯气或其它含 有有效氯的化合物,如漂白粉、次氯酸盐 类(氯胺、次氯酸钠等)。 氯化法的优点:方法简单,成本低,能 杀灭致病菌。
氯化法的缺点:常常再水中残留氯气, 需要增加脱氯装置。
1. 漂白粉
漂白粉是用氯气和熟石灰作用而得到的一种复
盐。常用氧氯化钙CaOCl2表示。
(一)影响碳酸化效果的因素
1.温度和压力
在1atm下,CO2在100个体积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体积数 171 10 119 20 88 25 75.7 60 36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与作用于 液体表面的压力成正比。
2. 空气
1个体积的空气大约排除50个体积的CO2。
3.饮料性质
c 再生:逆洗程序完成后,进行再生。将盐
液连续通过钠离子交换剂,时间45-60分钟。 R2Ca(R2Mg)+2Na+ 2RNa+Ca2+(Mg2+)
d 正洗:清除离子交换器内的再生废液的残
余污染,冲洗时间15分钟。
(4)离子交换剂 凡是能够进行离子交换的物质都称为离子 交换剂。 离子交换剂分为:

《饮料工艺学》教学大纲-合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

《饮料工艺学》教学大纲-合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

《食品工艺学》系列课程《饮料工艺学》教学大纲学时:32 学分:2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饮料工艺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相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饮料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限选课程,其任务是给学生讲授饮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地位,典型食品饮料对生产原料的要求、代表性饮料生产工艺的原理、加工过程要点、质量检验和成品品质标准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了解饮料类食品的加工工艺原理、相关的基本概念,熟悉典型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在强调基本理论学习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对国内外有关饮料的先进饮料技术和成就给予及时的反映。

要求学生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与理解典型饮料的加工工艺原理,培养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以先导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工原理》为基础,重点介绍软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与原理。

本课程是食品工艺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很多工艺原理与技术,应尽可能结合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注: 为选开实验,可选开其中的一个实验。

五、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限选课程。

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饮料的定义与分类,软饮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讲授软饮料的定义及与食品的区别和软饮料的分类。

第二章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天然水的分类及其特点,天然水中的杂质,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饮料用水的处理。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讲授天然水中的杂质饮料用水的要求和饮料用水的处理。

第三章软饮料的主要原辅材料甜味料,着色剂,防腐剂,二氧化碳,其它辅料。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讲授饮料的甜味料,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其它辅助材料。

饮料工艺学

饮料工艺学

饮料工艺学饮料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饮料的制作工艺和生产技术。

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之一,其种类繁多,包括碳酸饮料、果汁、茶饮料、功能饮料等。

饮料工艺学的研究旨在提高饮料的质量和口感,确保饮料的安全性和卫生性,同时探索创新的饮料制作工艺。

一、饮料的原料选择饮料的原料选择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饮料的主要原料包括水、糖、酸味剂、香料、防腐剂、色素等。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考虑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原料符合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此外,还需根据不同饮料的特性和口感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配比,以达到理想的口感和风味。

二、饮料的生产工艺饮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混合、杀菌、包装等环节。

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准备和处理,如水的过滤、糖的溶解、香料和色素的调配等。

接下来,将经过处理的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形成成品液。

混合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搅拌速度,确保原料的充分混合均匀。

然后,对混合液进行杀菌处理,以确保饮料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最后,将杀菌后的饮料装入瓶、罐等包装容器中,完成饮料的生产。

三、饮料的杀菌技术饮料的杀菌技术是确保饮料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杀菌方法包括热处理、紫外线杀菌、高压处理等。

热处理是最常用的杀菌方法之一,通过高温短时间的处理,可以有效杀灭饮料中的微生物。

紫外线杀菌是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微生物,对于透明饮料特别有效。

高压处理是利用高压力来杀灭微生物,对于保留饮料原味和口感有一定优势。

在选择杀菌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饮料的特性和生产成本,确保杀菌效果和产品质量。

四、饮料的包装技术饮料的包装技术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外观和保质期。

常见的饮料包装形式包括瓶装、罐装、袋装等。

瓶装饮料是最常见的包装形式,可以保持饮料的新鲜度和口感。

罐装饮料适合于快速消费的场合,易于携带和使用。

袋装饮料则适合于大容量的包装,便于储存和运输。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包装材料的选择和包装机械的操作,确保包装的密封性和卫生性。

饮料工艺学

饮料工艺学

软饮料工艺学1、软饮料按是否含酒精分为两类:含酒精饮料(硬饮料)和不含酒精饮料(软饮料、非酒精饮料),GB10789规定:软饮料是指不含乙醇或乙醇含量小于0.5%的饮料制品2、水的硬度 ----- 是指水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

硬度的大小由水中所含的Ca2+、Mg2+的多少决定。

(1)硬度的分类 -----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

定义:总硬度----- 指水中Ca2+、Mg2+的总量暂时硬度 ----- 又称碳酸盐硬度,指水中钙、镁的碳酸盐的含量永久硬度 ---- 又称非碳酸盐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的含量(2)硬度的表示方法德国度(0d):1L水中含有相当于10mg的CaO,定义为1德国度(1 0d )。

我国的表示方法与德国同。

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硬度小于8.5度。

3、水的碱度 ----- 把天然水经处理过的水的PH降低到相应于纯CO2水溶液的PH值所必须中和的水中强碱物种的总含量。

水中碱度取决于天然水中能与H+结合的OH-、CO32-和HCO3-的总含量,其含量以mmol/L表示,天然水中一般只有碳酸氢盐(重碳酸盐)碱度。

4、水的过滤是一系列不同过程的综合,包括阻力截留、重力沉降和接触吸附。

过滤的形式1、池式过滤2、砂滤芯过滤3、活性炭过滤4、其他过滤5、二次灌装法特点:工艺过程简单,便于掌握设备投资少,易于操作生产规模较小,适合于小型工厂调整配方容易,便于转向底料占据体积,刹口感较小6、一次灌装法(预调式)一次灌装法特点:工艺过程复杂,但自动程度较高设备复杂,投资大生产规模大,适合大型连续化工厂调整配方较难,刹口感强7、糖浆调和时浓度的计算65 %糖液稀释至35 %0 3065 35取30 份水+35 份浓糖浆(65 %)混合即可得到35 %糖液8、糖浆调配的投料顺序,一般顺序如下:标准糖液(55%)→防腐剂→甜味剂→酸味剂→果汁→乳化剂→色素→香精→加水定容当全部辅料加入后,55%的糖液浓度会下降,再加软水配成50%的混合糖浆,以便于掌握加水量。

软饮料工艺学

软饮料工艺学

(四)软饮料的分类
何为软饮料,国际上无明确规定,一般认为不含酒精的饮 料即为软饮料(soft drinks)。但各国规定差异较大。 美国 软饮料法规规定为:软饮料是指人工配制的,酒精 (用作香精等配料的溶剂)含量不超过0.5%的饮料。但不包 括果汁、纯蔬菜汁、乳制品、大豆乳制品、茶叶、咖啡、可 可等以植物性原料为基础的饮料。 日本 没有软饮料的概念,称为清凉饮料。包括:碳酸饮 料、水果饮料、固体饮料,与美国法规差异最大的是将天然 果汁列入软饮料,但又不包括天然蔬菜汁。
英国 法规定义为“任何供人类饮用而出售的需要稀释或 不需要稀释的液体产品”。包括:各种果汁饮料、汽水(苏 打水、奎宁汽水、甜化汽水)、姜啤以及加药或植物的饮料; 不包括水、天然矿泉水(包括强化矿物质的)、果汁(包括 加糖和不加糖的、浓缩的)、乳及乳制品、茶、咖啡、可可 或巧克力、蛋制品、粮食制品(包括加麦芽汁含酒精的,但 不能醉人的除外)、肉类、酵母或蔬菜等制品(包括番茄 汁)、汤料、能醉人的饮料以及除苏打水外的任何不甜的饮 料。
不含酒精饮料(软饮料):并非完全不含酒精,如 香精的溶剂、发酵饮料等均可能含有微量酒精。
2、按产品组织形态分为三类: 固体饮料:是指水分含量在5%以下,具有一定形 状,经冲溶后才能饮用的饮料。 共态饮料:是指那些既可是固态,又可是液态, 在形态上处于过渡状态的饮料。 液态饮料:是指那些固形物含量为5%--8%(浓缩 者达30%--50%),无一定形状,容易流动的饮料。
(二)我国软饮料行业的发展前景
1、发展前景 我国软饮料的生产消费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较大差距,目 前我国年人均消费量约10kg,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 1/30,因而发展前景诱人。更不说还可开拓今世界对食品和饮料的总体要求,可以归纳为: “四化” —多样化、简便化、保健化、实用化。 “三低”—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 “二高”—高蛋白、高膳食纤维。 “一无”—无添加剂(防腐剂、香精、色素等)。

饮料工艺学

饮料工艺学

饮料工艺学第一章 绪论1.饮料:经过加工制造的,供人们饮用的食品,能够提供人们生活必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达到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

2. 固体饮料:以糖(或不加糖)、果汁(或不加果汁)、植物抽提物及其他配料为原料,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的经冲溶后饮用的制品。

固体饮料水分含量在5%以内。

3.共态饮料是指那些既可以是固态,又可以是液态的,在形态上处于过渡状态的饮料。

4.液体饮料是指那些固形物含量为5%~8%(浓缩者达到30%~50%), 没有一定形状,容易流动的饮料。

5.软饮料: (我国规定)软饮料是不含乙醇或作为香料等配料用的溶剂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的饮料制品。

6.饮料工艺学: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软饮料生产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原料学、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第三章 饮料常用的辅料1.原辅料:满足嗜好要求、功能要求、工艺要求2.味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味的对比 味的变调 味的相乘 味的消杀3.甜味料(营养型甜味料和非营养型甜味料)甜味料是指能赋予饮料甜味的一类物质。

甜叶菊对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帮助解除精神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人体健康。

罗汉果:清热润肺,滑肠通便。

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作用:① 构成饮料风味 ② 营养和生理调节功能 ③ 防腐作用天然甜味料:糖类(蔗糖、高果糖浆、葡萄糖、果糖)糖醇类(山梨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 其他天然甜味剂(甘草素、甜叶菊苷、罗汉果甙等)非天然: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阿力甜等4.酸味剂:柠檬酸 苹果酸 酒石酸 富马酸 己二酸 葡萄糖酸 磷酸作用:呈现酸度 影响其它呈味物的效应 具有一定杀菌、抑菌作用5.食用色素(55种)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8种)。

食用合成色素:胭脂红 苋菜红 赤藓红 新红 柠檬黄 日落黄 亮蓝 靛蓝6.香料:天然香料 单离香料 合成香料第三章 饮料用水及水处理1.水源的分类:地表水 地下水 城市自来水2.水中杂质分类: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3.水的硬度: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单位:mmol/L 。

饮料工艺学复习题

饮料工艺学复习题

饮料工艺学复习题饮料工艺学复习题饮料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饮料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技术的学科。

它涉及到饮料的原料选择、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和包装等多个方面。

在饮料工艺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饮料产品。

下面是一些饮料工艺学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饮料属于碳酸饮料?A. 果汁饮料B. 矿泉水C. 咖啡D. 苏打水2. 饮料中的甘蔗汁是由什么方法提取的?A. 冷榨法B. 熱榨法C. 发酵法D. 蒸馏法3. 饮料中的防腐剂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增加饮料的营养价值B. 增加饮料的口感C. 延长饮料的保质期D. 改善饮料的颜色4. 饮料的酸度是通过什么指标来衡量的?A. pH值B. 溶解度C. 密度D. 粘度5. 下列哪种饮料属于浓缩饮料?A. 纯净水B. 橙汁C. 花茶D. 红酒二、填空题1. 饮料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和______。

2. 饮料工艺中的灭菌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3. 饮料中的添加剂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

4. 饮料中的颜色主要通过______来调节。

5. 饮料的甜度是通过添加______来调节的。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饮料的生产过程。

饮料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料处理、调配、加工、灌装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对原料进行处理,如清洗、破碎等,以去除杂质和保持原料的新鲜度。

然后,根据配方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以达到所需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接下来,进行加工,如榨汁、发酵、蒸馏等,以使原料转化为饮料。

最后,将饮料进行灌装和包装,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和质量。

2. 请简要说明饮料中常见的添加剂及其作用。

饮料中常见的添加剂包括防腐剂、甜味剂、色素、香精等。

防腐剂主要用于延长饮料的保质期,防止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甜味剂用于调节饮料的甜度,提升口感。

色素用于调节饮料的颜色,使其更加吸引人。

香精用于增加饮料的香气,提升风味。

02551饮料酿造工艺学

02551饮料酿造工艺学

02251饮料复习资料:1、饮料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含酒精饮料和不含酒精饮料。

2、天然水源中的杂质按其微粒分散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悬浮物悬浮性杂质、胶体物质胶体性杂质、溶解杂质可溶性杂质。

3、水的硬度分为总硬度、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

4、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混凝沉淀、过滤、软化、消毒。

5、软饮料用水软化的方法有石灰软化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

6、水的消毒有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

7、甜味剂是软饮料中常用的辅料之一,根据其热值大小可以分为营养型甜味剂和非营养型甜味剂。

8、碳酸饮料是指含有二氧化碳的软饮料,碳酸饮料的生产目前普遍采用两种方法,即一次罐装法和二次罐装法。

9、蔬汁澄清的方法有酶法澄清、电荷中和澄清、吸附澄清、冷热处理澄清、超滤澄清。

10、果蔬汁脱气的方法有真空脱气、气体置换脱气、加热脱气、化学脱气以及酶法脱气等。

11、果蔬汁浓缩的方法有真空浓缩法、冷冻浓缩法、渗透浓缩法12、果蔬汁的变色主要是由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引起。

13、含乳饮料是指以鲜乳或者乳制品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饮品。

14、大豆中的酶类对豆乳质量影响最大的是脂肪氧化酶)和脲酶。

15、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一共有6种,其中胰蛋白酶阻碍因子、凝血素和皂苷对豆乳产品的质量影响最大。

16、大豆制品中的豆腥味主要来自大豆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豆腥味的主要成分是正己醛和正己醇。

17、我国将瓶装饮用水分为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

18、茶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茶多酚、生物碱、蛋白质和氨基酸、可溶性糖、色素、维生素、矿物质、香味物质等。

19、速溶茶常用的干燥方法有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两种方法。

20、饮料均质的目的使饮料中的悬浮颗粒进一步细化,大小更加均匀21、饮料的变味主要是由于细菌、酵母和霉菌等的作用引起的22、大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丰富,因此常饮用豆乳蛋白饮料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赖氨酸23、影响豆乳饮料质量、营养、加工工艺的主要是大豆中存在的酶类和抗营养因子24、大豆制品中的豆腥味主要来自大豆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12、豆腥味的主要成分是正己醛和正己醇13、豆乳是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的食品25、大豆用碱液浸泡,有助于抑制脂肪氧化酶的活性,也有利于大豆组织的软化,可以使蛋白质的提取率提高26、包装速溶茶的环境必须注意控制温湿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0℃,相对湿度控制在60%27、臭氧杀菌的机理是由于臭氧易分解成O2和[O],[O]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使细菌以及其它微生物发生氧化反应10、罐装机的罐装方式主要有压差式罐装、等压式罐装和负压式罐装名词解释1.含乳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及适量辅料经配制或发酵而成的饮料制品。

饮料工艺学1-4章

饮料工艺学1-4章

欧盟其它国家的定义与英国基本相似。
中国 GB10789-2007规定: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 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 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根据BG10789-2007,按照原辅料或产品形式的不同,将软饮 料分为以下十一类。 1、碳酸饮料类(重要) 2、果汁及蔬菜汁类 3、蛋白饮料类蔬菜汁饮料类 4、包装饮用水类
打造我国饮料的民族品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三、饮料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饮料工艺学是食品工艺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应用 学科。是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 软饮料生产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 工艺方法的一门学科。
饮料工艺学不是一门简单的技艺学问,它需要生物 学、化学、物理学、数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 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等诸多学科相关知识的融会贯 通和灵活应用。要求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一)天然水中杂质的特征 天然水中的杂质按其微粒分散程度可分为三类:悬浮物、 胶体和溶解物。 1、悬浮物 是指粒径大于200nm的微粒,其特征为:
(1)使水质混浊,静置后自行沉降; (2)主要成分是泥沙等无机物、悬浮生物和微生物;
(3)造成饮料沉淀,影响CO2溶解,影响风味,甚至导致 产品变质。
2、胶体
总硬度=————+————(mmol/L)
40.08 24.3
(2)硬度的表示方法 ① 德国度(0d):1L水中含有相当于10mg的CaO,定义为 1德国度(10d)。我国的表示方法与德国同。 ② 美国度(mg/L): 1L水中含有相当于1mg的CaCO3,称 为1美国度(mg/L)。 ③ 法国度(0f): 1L水中含有相当于10mg的CaCO3 ,称 为1法国度(0f)。 ④ 英国度(0e): 1L水中含有相当于14.28mg的CaCO3 , 称为1英国度(0e)。 ⑤ 通用硬度(mmol/L): 1L水中含有相当于1 mmol (100.08mg)的CaCO3 ,称为1通用硬度(mmol/L)。 换算关系:1通用硬度=2.804德国度=50.045美国度

饮料工艺学复习资料

饮料工艺学复习资料

饮料:是经过加工制作,供人饮用的食品。

以提供人们生活必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达到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

软饮料:乙醇含量在0.5%以下的饮用品。

固体饮料:是指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等固态料,水分含量在2.5%以下的供冲调饮用的制品。

共态饮料:则是指那些既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液态,在物理形态上处于过渡状态的饮料。

如冷饮类的冰糕、雪糕、冰淇淋等。

液态饮料:是指那些固形物含量为5%--8%(浓缩者达30%--50%),无一定形状,容易流动的饮料。

通常情况下,饮料含水量很高,以呈液态为主。

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冲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果汁和蔬菜汁类:是指用水果和(或)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蛋白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或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包装饮用水类是指密封于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茶饮料类是指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咖啡饮料类是指以咖啡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咖啡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植物饮料类是指以植物或植物抽提物(水果、蔬菜、茶、咖啡除外)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风味饮料类是指以食用香精(料)、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作为调整风味主要手段,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特殊用途饮料类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

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等固态料的供冲调饮用的制品。

简述水在饮料生产中的重要性水是饮料生产最主要的原料,占80%-95%。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动植物和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物质,人体的各种活动和体内的循环以及代谢过程都与水紧密相关,生命的产生、存在、发展和繁殖都不能离开水,没有水便没有生命。

饮料工艺学复习题

饮料工艺学复习题

饮料⼯艺学复习题饮料⼯艺学复习题 SANY标准化⼩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饮料⼯艺学复习题绪论1、饮料的定义饮料定义:1. 传统定义:是经过加⼯制作的,供⼈们直接饮⽤或经冲调后饮⽤的⾷品,以提供⼈们⽣活必需的⽔分和营养成分,达到⽣津⽌渴和增进⾝体健康的⽬的。

2. 新国标定义: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或⽤⽔冲调饮⽤的,⼄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的制品,不包括饮⽤药品。

2、《饮料通则》把⽬前市场上售卖的饮料归为哪11类碳酸饮料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饮料类、包装饮料⽔、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风味饮料类、特殊⽤途饮料(功能饮料)、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第⼀章饮料⽤⽔处理1、天然⽔的分类地表⽔、地下⽔、城市⾃来⽔3、⽔的硬度、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总硬度、⽔的总碱度⽔的硬度:指⽔中离⼦沉淀肥皂的能⼒。

通常指的是⽔中钙离⼦和镁离⼦盐类的含量。

碳酸盐硬度(暂时硬度):钙、镁重碳酸盐,其次是钙、镁的碳酸盐。

⾮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

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mg/L⽤CaCO3表⽰)⽔的碱度:指指⽔中能与H+结合的OH-、CO3-和HCO3-的总含量,以mmol/L 表⽰。

4、⽔的过滤有哪⼏种形式阻⼒截留、重⼒沉降、接触凝聚\过滤、反冲洗\池式过滤法、5、砂滤棒过滤器的基本原理待过滤⽔进⼊容器后,流经砂芯的时候,杂质⽆法通过砂芯,纯净的⽔由砂芯中流出。

6、电渗析软化⽔原理利⽤离⼦在电场下定向迁移现象和离⼦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达到除盐的效果。

阳离⼦交换膜只允许阳离⼦通过,阻挡阴离⼦通过。

阴离⼦交换膜只允许阴离⼦通过,阻挡阳离⼦通过。

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下,⽔中离⼦作定向迁移,使⼀部分⽔中的⼤部分离⼦迁移到另⼀部分中,从⽽达到除盐的⽬的。

7、反渗透原理对于浓溶液施加⽐⾃然渗透压⼒更⼤的压⼒,使渗透向相反⽅向进⾏,把原⽔中的⽔分⼦压到半透膜的另⼀边,变成洁净的⽔,从⽽达到除盐的⽬的。

饮料工艺学教学大纲

饮料工艺学教学大纲

饮料工艺学教学大纲饮料工艺学教学大纲饮料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饮料的制作过程、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本文将围绕饮料工艺学教学大纲展开讨论,介绍饮料工艺学的重要性、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

一、饮料工艺学的重要性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之一,它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口渴,又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而饮料工艺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饮料工艺学,学生可以了解饮料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为将来从事食品加工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饮料工艺学的课程设置饮料工艺学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个部分。

理论课主要介绍饮料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料选择、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课则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饮料的制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饮料工艺学的教学目标饮料工艺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掌握:学生应该掌握饮料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料选择、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饮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制作。

2. 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饮料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的准备、设备的操作、工艺参数的调整等方面的技能。

3. 创新意识培养:饮料工艺学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领域,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的变化,提出新的饮料产品的研发方案。

四、饮料工艺学的教学方法饮料工艺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课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实验课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饮料的制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饮料生产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加深对饮料工艺学的理解。

饮料工艺学(咖啡、植物、风味、特殊用途、固体饮料部分)

饮料工艺学(咖啡、植物、风味、特殊用途、固体饮料部分)
咖啡树为热带常绿灌木,高约5 m~7 m。在 叶腋处结有3~7个似樱桃状的果实即咖啡,果实 成熟后外壳为红色,干燥后近似于红黑色。食用 加工部分为壳内的果仁,表面呈黄色凝胶状,按 品种有:果仁两粒者,因接面扁平,称平豆,仅 一粒果仁者称为园豆。
(一) 咖啡的主要成分
咖啡碱(咖啡因):赋予咖啡苦味和兴奋神经的作用。
(三)咖啡豆生产工艺
干法加工 湿法加工
脱胶(发酵)
脱除物质:主为果胶物质 脱胶方法:自然发酵法:
化学脱胶法:氢氧化钠、石灰 物理法:清水摩擦 脱胶注意事项: (1)避免发酵过度(表面变黄)或发酵不完全(产品霉味); (2)用水要清洁; (3)发酵池要清洗干净,避免混入杂物或旧豆; (4)发酵期间要翻动2~3 次; (5)用碱液处理时, 要注意控制碱液浓度; (6)温度控制要得当。 总之,若发酵正确,则粘液容易脱去,清洗后内果皮 不粘手,咖啡品质能得到保证。
可可果肉在发酵中的变化 果肉在发酵中有两个主要的变化。首先是糖变成酒精(酵 母),使果肉细胞破裂。第二阶段是醋酸发酵,主要是醋酸菌, 将酒精氧化成醋酸,反应继续使温度上升。
可可豆在发酵中的变化 (1)重量损失 发酵中豆及果肉的质量损失达25%。 (2)种皮的变化 发酵后期,豆因吸水而膨胀时,种皮变脆。 (3)子叶的变化 未发酵的豆呈卵形扁平,发酵中子叶吸收水 分使豆丰满。其结构从一个致密的干酪质的物体变成脆性的,有 裂缝的结构。经发酵的子叶干后其子叶极易分开。 (4)成分的变化 可可碱因发酵而减少(减弱可可豆的苦味); 单宁被稀酸溶解也逐渐下降(减弱涩味); 咖啡因在未发酵中可能与儿茶酸相结合,发酵中游离出来扩 散至种皮,使子叶中咖啡因含量下降; 可可红或称可可紫转变成可可棕,使子叶呈棕色; 氰定化合物转化成花白素,增加了可可豆的滋味和香味; 形成自由氨基酸、肽类等香味成分前体,焙炒时发出香味。

饮料工艺学

饮料工艺学

饮料: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格瓦斯不属于饮料,啤酒不属于饮料)删除不包括饮用药品就是饮品饮料浓浆:以食品原辅料或食品添加剂为基础,经过加工制成的,按一定比例用水稀释或稀释后加入二氧化碳方可饮用的制品。

柠檬酸:所有酸味中最可口的酸,有特殊的香气,酸味圆润,入口即达到最高酸感,随后酸感立即消失香精和香料:以改善,增加,模仿食品的香气和香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

乳化剂: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能改善饮料的物理性质和组织状态,有乳化,稳定作用的添加剂水的碱度:水中所含的能与氢离子作用的物质的总量水的硬度:钙镁离子的总含量水的软化:只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处理水的混凝:在水中添加 混凝剂,使胶体表面电荷被中和,破坏胶体稳定性,使水中细小悬浮物和胶体性物质互相吸附结合成较大颗粒,从水中沉淀出来,从而达到澄清目的。

水的含盐量:阴阳离子的总含量水的消毒:杀灭水中的病原菌以及水中其他有害微生物,防止因水中的致病菌导致消费者产生疾病,并非所有微生物 全部杀灭。

等压灌装:首先对包装容器充气,使之与贮液箱内气压相等,再依靠料液的自重流进包装容器的灌装方法碳酸饮料: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的制品,不包括由发酵法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二氧化碳含量不低于两倍。

起泡现象:物理现象,过饱和气液体系中二氧化碳的逸出。

采用等压冠状时 ,碳酸饮料灌装完毕后,灌装头脱离瓶口的一瞬间,瓶内泡沫并涌出瓶外(节流排气法:含气量要求低的碳酸饮料)饮料的作用:1.补充水分2补充营养3嗜好性4食疗作用饮料的分类:1碳酸饮料2植物饮料3蛋白饮料4风味饮料5咖啡类饮料6包装饮用水7固体饮料8茶饮料9果蔬汁饮料10特殊用途饮料11其他饮料按饮料加工工艺分:1采集型2提取型3配置型4发酵型我国饮料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设备陈旧落后2技术力量薄弱3卫生条件差4包装技术差5市场混乱6品种杂乱7受国外品牌的冲击8企业管理落后饮料生产的总趋势:1无防腐剂,香精色素2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3低脂,底胆固醇,低糖4简便化,多样化,保健化,实用化 饮料中常用的天然和合成甜味剂有哪些:天然:蔗糖(粘度,吸湿性,褐变),葡萄糖(增效作用),果糖(甜度高,营养性甜味剂,甜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与蛋白糖和甜叶菊干相配合是有增效作用,可防止蛋白糖随时间延长而甜度下降的缺陷),果葡糖浆(结晶性,渗透压,褐变性,营养性),甜叶菊干(低热,微生物不能利用)合成:糖精,甜蜜素,蛋白糖 酸味的强弱和酸味的味质分别与什么相关:1酸味强弱与氢离子有关,2酸味味质与阴离子构成有关 酸味料的加工特性:1几种酸并用时并没有增强的效果,但可以调节味质2酸味和甜味之间存在着减效作用3甜酸味中加入少量食盐,酸味减弱,甜味增强,食盐中添加少量酸,咸味增强4酸味中有少量苦味物质或涩味物质时,会使酸感增强。

饮料工艺学第5章果蔬汁饮料

饮料工艺学第5章果蔬汁饮料

3000-5000
葡萄汁
200-3000
草莓汁
4000-8000
醋栗汁
4000-6000
李汁
6000-8000
乌饭树汁
4000-6000
树莓汁
3000-5000
樱桃汁
2000-4000
2.4 冷冻澄清法:将果汁快速冷冻,可破坏部分胶体形成不定形沉淀,通过 解冻而除去。此法成本高,沉淀不彻底。
2.5 加热澄清法:将果汁在80-820C条件下,加热80-90秒,然后快速冷却至 室温,由于温度剧烈变化,果汁中的蛋白质和其他胶体变性凝固析出,从而达到 澄清目的。此法优点是可在巴氏杀菌的同时进行,但澄清不彻底。
四、粗滤
除打浆法之外,其他方法得到的果蔬汁液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如果肉纤维、果 皮、果核等,它们的存在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风味,需要及时去除,一般用5060目的筛滤机进行。
粗滤可在榨汁过程中进行或单机操作,生产中通常使用振动筛,进行粗滤。对澄 清汁粗滤后还需澄清与过滤,对于混浊汁和带肉饮料则要均质与脱气。
2.3 其它 芦笋、菠菜、芹菜、黄瓜、食用菌等均可制 汁,要求各异。
二、预处理
参见果蔬加工工艺学
三、取 汁
1. 压榨法
1.1 榨汁前的处理 ❖ 破碎:为了提高出汁率,榨汁前尤其是对皮肉致密的果蔬原料,需要进行适度破碎 。如苹果、梨以3-4mm粒径为宜。草莓和葡萄以2~3 mm 为好,樱桃以5mm较为合适 ,破碎粒度的大小因原料品种而异。破碎时由于果肉组织接触空气,会发生氧化反应, 破坏果蔬汁的色泽、风味和营养成分等,需要采用一些措施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如破 碎时喷雾加入维生素C或异维生素C,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充氮破碎或加热钝化酶活性等。 ❖ 热处理:许多果蔬破碎后,榨汁前须行热处理,以提高出汁率。

饮料工艺学

饮料工艺学

果蔬汁饮料以优质新鲜水果、蔬菜为原料,经预处理后,采用压榨或其它方法取得的汁液称为果蔬汁。

以果蔬汁为基料,再加入水、甜味剂、酸味剂、色素、香精等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的饮料称为果蔬汁饮料。

特点是果蔬中最有营养价值的成分,容易被人体吸收,风味佳美,与其他加工品比较,在风味、营养上更接近新鲜果蔬,有的还有医疗保健作用,是一种高级饮品。

分类:(1)果汁(浆)和蔬菜汁(浆)(2)浓缩果汁(浆)和浓缩蔬菜汁(浆)(3)果汁饮料和蔬菜汁饮料果汁饮料:在果汁(浆)或浓缩果汁(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饮料,可加入柑橘类的囊胞(或其他水果经切细的果肉)等果粒。

蔬菜汁饮料:在蔬菜汁(浆)或浓缩蔬菜汁(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饮料。

(4)果汁饮料浓浆和蔬菜汁饮料浓浆在果汁(浆)和蔬菜汁(浆)、或浓缩果汁(浆)和浓缩蔬菜汁(浆)中加入水、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稀释后方可饮用的饮料。

果蔬汁的功能作用:清凉、生津止渴作用营养生理作用保健和治疗作用抗变异功能、抗氧化性;促进细胞增殖的功能、促进抗体产生增强免疫功能、活化单芽球细胞或巨噬细胞的作用;具有坏死肿瘤细胞、阻碍紫外线及黑色素合成对循环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减肥功能和增强血管抵抗力。

基本工艺流程:料选择二、原料预处理1、原料输送机械与设备2、原料清洗机械与设备,包括流水输送、浸泡、刷洗(带喷淋)、高压喷淋等四道工序。

三、取汁 1、打浆主要用于果浆、混浊果汁类生产,适合于桔瓣、番茄、桃等果蔬原料。

2. 压榨2.1 榨汁前的处理破碎:为了提高出汁率,榨汁前尤其是对皮肉致密的果蔬原料,需要进行适度破碎。

如苹果、梨以3-4mm粒径为宜。

热处理:许多果蔬破碎后,榨汁前须行热处理,以提高出汁率。

酶处理:果胶酶、纤维素酶可使果肉组织分离,可酌情使用。

2.2 榨汁压榨取汁法:适用于大多数水果、蔬菜。

常用设备有轧辊式压榨机、螺旋式压榨机等。

饮料工艺学重点

饮料工艺学重点

饮料工艺学一,水处理1,天然水源中的杂质,按其微粒分散的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类:悬浮物、胶体、溶解物质。

2,天然水中凡是料度大于0.1um的杂质统称为悬浮物。

3,胶体物质的大小大致为0.001~0.10μm。

具有两个很重要的特性:(1)光线照射上去,被散射而呈混浊的丁达尔现象。

(2)因吸附水中大量离子而不能自行下沉,即具有稳定性。

4,水的硬度:硬度是指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

即水的硬度大小,通常指的是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盐类的含量。

5,硬度分为总硬度、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

6,碱度:水中碱度取决于天然水中能与H+结合的OH-、CO3-和HCO3-的总含量,合称为水的总碱度。

7,混凝原理:胶体物质在水中能保持悬浮分散不易沉降的稳定性。

其原因是同一种胶体的颗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彼此间在在着电性斥力,使颗粒之间相互排斥。

这样它们就不可能互相接近并结合成大的团粒,因而也就不易沉降下来。

添加混凝剂后,胶体颗粒表面电被中和,破坏了胶体稳定性,促使小颗粒变成大颗粒而下降,从而得到澄清的水。

8,过滤原理:原水通过粒状料层时,其中一些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被截留在孔隙中或介质表面上,这种通过粒状介质层分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称为过滤。

过滤过程是一系列不同过程的综合,包括阻力截留(筛滤)、重力沉降和接触凝聚。

9,极配:所谓级配,就是滤料粒径的范围及在此范围内各种粒径的数量比例。

10,所谓滤料层的孔隙率,是指滤料的孔隙体积和整个滤层体积的比例。

11,在水中加入化学药剂如石灰(CaO)等,可以在不加热条件下除去钙、镁离子,达到水质软化的目的。

这种方法称之为石灰软化法,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软化水的方法。

适用于碳酸盐硬度较高,非碳酸盐硬度较低,不需高度软化的原水,也可用于离子交换水处理的预处理。

12,石灰-纯碱软化处理:此法适用于总硬度大于总碱度的水;用石灰除去水中碳酸盐硬度,苏打除去非碳酸硬度。

13,当前常用的反渗透膜有以下几种:醋酸纤维素膜(简称CA膜);芳香聚酰胺纤维膜;14,反渗透器的构造型式主要有板框式、管式、螺旋卷式和中空纤维式四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料工艺学》中的专业术语第一章绪论饮料(beverage)软饮料(soft drinks)碳酸饮料类(carbonated drinks)果汁和蔬菜汁类(fruit and vegetables juices)蛋白饮料类(protein beverages)包装饮用水类(Packaging drinking water class)茶饮料类(tea beverages)咖啡饮料类(coffee beverages)植物饮料类(botanical beverages)风味饮料类(flavored beverages)特殊用途饮料类(beverages for special uses)固体饮料类(powdered beverages)其他饮料类(other beverages)第二章饮料用水及水处理饮料用水(beverage water)地表水(surface water)地下水(ground water)城市自来水(urban water supply)悬浮物质(suspended material)胶体物质(colloidal substance)溶解物质(dissolved substances)水的硬度(water hardness)总硬度(total hardness)碳酸盐硬度(carbonate hardness)非碳酸盐硬度(non-carbonate hardness)水的碱度(water alkalinity)总碱度(total alkalinity)氢氧化物碱度(hydroxide alkalinity)碳酸盐碱度(carbonate alkalinity)重碳酸盐碱度(Bicarbonate alkalinity)混凝(coagulation)过滤(filter)混凝剂(coagulant)助凝剂(coagulant aids)阻力截留(Resistance entrapment)重力沉降(gravity settling)接触凝聚(Contact condensed)冲洗(flush)滤料(filter material)级配(granular composition)孔隙率(poriness)砂滤棒(Sand filter rod)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超滤(ultra filtration)微滤(micro filtration)纳滤(nano-filtration)硬水(hard water)软化(soften)石灰软化法(Lime softening method)离子交换法(ion exchange method)离子交换树脂(ion exchange resin)阳离子交换树脂(cation exchange resin)阴离子交换树脂(anion exchange resin)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strong-acid cation exchange resin)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weak-acid cation exchange resin)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strong-base anion exchange resin)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weak-base anion exchange resin)交换容量(exchange capacity)全交换容量(complete exchange capacity)工作交换容量(operating exchange capacity)交换性能(Exchange capabilities)膨胀度(dilatation)交联度(degree of cross linking)颗粒度(granularity)机械强度(mechanical strength)固定床(stationary bed)复床(rehabilitation bed)混合床(mixed bed)双层床(stratified bed)双流床(Double flow bed)移动床(moving bed)流动床(fluid bed)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电渗析(electro dialysis)电法去离子(electro deionization)氯消毒(chlorine disinfection)紫外线消毒(ultraviolet disinfection)臭氧消毒(ozone disinfection)第三章饮料常用的辅料甜味剂(sweeteners)阿力甜(alitame)赤藓糖醇(erythritol)甘草(glycyrrhiza)甘草酸氨(monoammonium glycyrrhizinate)甘草酸氨及三钾(monopotassium and tripotassium glycyrrhizinate)罗汉果甜甘(luo-han-guo extract)麦芽糖醇(maltitol)木糖醇(xylitol)乳糖醇(lactitol)三梨糖醇液(sorbitol and sorbitol syrup)三氯蔗糖(trichlorosucrose)糖精钠(sodium saccharin)甜菊糖苷(stevioside)甜蜜素(sodium cyclamate)甜味素(Aspartame)异麦芽酮糖(Isomaltulose)酸度调节剂(acidity regulators)富马酸(fumaric acid)己二酸(adip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磷酸(phosphor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柠檬酸钾(potassium citrate)柠檬酸三钠(trisodium citrate)柠檬酸钠(sodium dihydrogen citrate)苹果酸(malic acid)乳酸(lactic acid)碳酸氢钾(sodium cicarbonate)食品用香料(food flavoring agents)食品着色剂(colorant)茶黄色素(tea yellow pigment)茶绿色素(tea green pigment)赤藓红(erythrosine)赤藓红及其铝色淀(erythrosine aluminum lake)靛蓝(indigo blue)靛蓝及其铝色淀(indigo blue aluminum lake)蓝靛果红(uguisukagura red)多穗柯棕(tanoak brown)柑橘黄(orange yellow)黑豆红(black bean red))高粱红(sorghum red)黑加仑红(black currant red)红花黄(carthamus red)红米红(red rice red)红曲红(monascus red)红曲米(red kojic rice)花生衣红(peanut-skin red)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姜黄(turmeric)姜黄素(curcumin)焦糖色(caramel color)金樱子棕(rosa laevigata michx brown)菊花黄浸膏(coreopsis yellow)可可壳色(cacao husk pigment)亮蓝(brilliant blue)亮蓝及其铝色淀(brilliant blue aluminum lake)萝卜红(radish red)落葵红(basella rubra red)玫瑰茄红(roselle red)蜜蒙黄(buddleia yellow)柠檬黄(tartrazine)葡萄皮红(grape-skin red)日落黄(sunset yellow)日落黄及其铝色淀(sunset yellow aluminum lake)桑葚红(mulberry red)酸枣色(jujube pigment)甜菜红(beet red)天然苋菜红(natural amaranth red)苋菜红(amaranth)苋菜红及其铝色淀(amaranth aluminum lake)橡子壳棕(acorn shell brown)胭脂红(ponceau 4R)胭脂红及其铝色淀(ponceau 4R aluminum lake)叶绿素铜钠(sodium copper chlorophyllin)叶绿素铜钾(potassium copper chlorophyllin)越橘红(cowberry red)藻蓝(spirulina blue )栀子黄(gardenia yellow)栀子蓝(cardenia blue)紫草红(gromwell red)紫胶红(lac dye red)防腐剂(preservatives)苯甲酸(benzoic acid)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及其钠盐(propyl p-hydroxy benzoate &sodium propyl p-hydroxy benzoate)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sodium ethyl p-hydroxy benzoate)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hyl p-hydroxy benzoate)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其钠盐(sodium ethyl p-hydroxy benzoate)山梨酸(sorbic acid)山梨酸钾(potassium sorbate)抗氧化剂(antioxidants)异抗坏血酸(isoascorbate acid)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sodium isoascorbate)植酸(phytic acid)增稠剂(thickening agents)阿拉伯胶(arabic gum)淀粉磷酸酯钠(sodium starch phosphate)果胶(pectin)海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海藻酸钾(potassium alginate)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黄原胶(xanthan gum)甲壳素(chitin)聚葡萄糖(polydextrose)卡拉胶(carrageenan)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phosphated distarch phosphate)罗望子多糖胶(tamarind polysaccharide gum)明胶(gelatin)琼脂(agar)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田箐胶(sesbania gum)酶制剂(enzyme preparations)果胶酶(pectinase)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乳化剂(emulsifier)单硬脂酸甘油酯(glycerol monostearate)改性大豆磷脂(modified soybean phospholipid)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monooleate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monolaurate)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monopalmitate)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氢化松香甘油酯(glycerol ester of hydrogenated rosin)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sorbitan monostearate)山梨醇酐单油酸酯(sorbitan monooleate)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sorbitan monolaurate)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sorbitan monopalmitate)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sorbitan tristearate)辛、葵酸甘油酯(octyl and decyl glycerate))蔗糖脂肪酸酯(sucrose esters of fatty acids)酪蛋白肽钙(casein calcium peptide)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硫酸锌(zinc sulfate)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第四章碳酸饮料碳酸饮料(carbonated beverage)果汁型碳酸饮料(carbonated beverage of juice containing type)果味型碳酸饮料(carbonated beverage of fruit flavored type)可乐型碳酸饮料(carbonated beverage of cola type)其他型碳酸饮料(carbonated beverage of others type)汽水主剂(soda main agent)调和糖浆(Harmonic syrup)色素(pigment)均质(homogeneity)碳酸化作用(Carbonation)亨利定律(henry’s law)道尔顿定律(Dalton law)溶解度(solubility)饱和(saturation)饱和溶液(saturated solution)不饱和溶液(unsaturated solution)脱氧排气(Deoxidizing exhaust)真空脱氧(vacuum deaeration)CO2脱氧(CO2 deoxidizing)CIP(cleaning in place)杂质(impurity)灌装系统(filling system)灌浆机(grouting machine)配比器(Matching apparatus)灌装机(filling machine)封盖机(cap-tightener)浑浊沉淀(turbidity and sedimentation)变色(discoloration)变味(off-odor)第五章果蔬汁饮料果汁和蔬菜汁(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s)浓缩果汁(concentrated fruit juices)浓缩蔬菜汁(concentrated vegetable juices)果汁饮料(fruit juice beverage)蔬菜汁饮料(vegetable juice beverage)果蔬汁饮料浓浆(concentrated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 beverage)复合果蔬汁饮料(blended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 beverage)果肉饮料(nectar)水果饮料(fruit beverage)发酵型果蔬汁饮料(fermented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 beverage)其他果汁饮料(other fruit juice beverages)澄清汁(clear juice)混浊汁(cloudy juice)浓缩汁(concentrated juice)果汁粉(juice powder)破碎(fragmentation)热处理(heat treatment)酶处理(enzyme treatment)粗虑(coarse fear)澄清(defecation)自然澄清法(Natural clarification method)酶澄清法(enzyme clarification method)澄清剂法(clarifying agent method)冷热处理澄清法(Hot and cold processing clarification method)超滤澄清法(Ultra filtration clarification method)精滤(refined filtration)均质(homogeneity)脱气(degassing)脱油(deoiling)浓缩比(concentration factor)真空浓缩法(Vacuum concentration method)冷冻浓缩法(Freeze concentration method)反渗透浓缩法(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ion method)超滤浓缩法(ultra filtration concentration method)调配(mix)杀菌(sterilization)加热杀菌(pasteurization)巴氏杀菌(pasteurization)高温短时杀菌(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 sterilizing)超高温杀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sterilizing)纸包装(paper packing)塑料瓶(plastic bottle)玻璃瓶(glass bottle)金属罐(metal can)热灌装(hot-filling)冷灌装(cold-filling)无菌灌装(aseptic filling)后浑浊(after-haze)酶促褐变(enzymatic browning)非酶褐变(non-enzymatic browning)掺假(adulteration)非还原果汁(not from concentrate)高压加工(high pressure process)间歇式高压加工(batch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连续式高压加工(continuous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紫外杀菌(Ultraviolet germicidal irradiation)遮蔽效应(shadowing effect)湍流(turbulent flow)脉冲电场技术(pulsed electric field)电崩解(electric breakdown)电穿孔(electroporation)膜除菌(Membrane degerming)中温灌装技术(Medium temperature filling technology)第六章含乳饮料含乳饮料(milk beverage)配制型含乳饮料(formulated milk beverage)发酵型含乳饮料(fermented milk beverage)乳酸菌饮料(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咖啡乳饮料(coffee milk beverage)果汁乳饮料(fruit juice milk beverage)可可乳饮料(cocoa milk beverage)酸乳(yoghurt)凝固型酸乳(set yoghurt)搅拌型酸乳(stirred yoghurt)浓缩型乳酸菌饮料(Enrichment type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稀释型乳酸菌饮料(dilution type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非活性乳酸菌饮料(Inactive lactobacillus beverage)第七章植物蛋白饮料植物蛋白饮料(plant protein beverage)豆乳类饮料(soybean milky drinks)椰子乳饮料(coconut milk beverage)杏仁乳饮料(Almond milk beverage)其他植物蛋白饮料(other vegetable protein drinks)蛋白质(protein)氨基酸(amino acid)脂肪(fat)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脲酶(urease)胰蛋白酶抑制因子(pepsin inhibitors)凝血素(prothrombin)豆皂苷(Bean saponins)基因工程技术(technique for gene engineering)发酵酸豆乳(Fermentation acid soymilk)花生蛋白饮料(peanut protein beverage)第八章包装饮用水包装饮用水(packaged drinking water)天然矿泉水(natural mineral water)充气(aeration)饮用纯净水(drinking purified water)第九章茶饮料茶饮料(tea beverages)儿茶素(catechins)黄酮醇类(flavonols)花青素(leucoanthocyanins)酚酸(phenolic acids)纯茶饮料(tea beverage)茶浓缩液(concentrated tea beverage)调味茶饮料(flavored tea beverage)果汁茶饮料(tea with fruit juice beverage)果味茶饮料(fruit flavored tea beverage)奶茶饮料(milk tea beverage)奶味茶饮料(milk taste tea drinks)碳酸茶饮料(carbonated tea beverage)其他调味茶饮料(other flavored tea beverage)复合茶饮料(blended tea beverage)茶叶碳酸饮料(carbonated drinks tea)灌装茶水(Filling tea)乌龙茶(oolong tea)红茶(black tea)绿茶(green tea)茶叶保健饮料(Tea health drink)茶叶调味饮料(tea flavor drinks)速溶茶(instant tea)速溶红茶(instant black tea)速溶绿茶(instant green tea)速溶花茶(instant flower tea)调味速溶茶(seasoning instant tea)净化(purification)浓缩(concentration)干燥(drying)茶可乐(tea-cola)荞麦茶-乌龙茶混合饮料(Buckwheat tea-oolong tea mixed drinks)茶藻饮料(Tea algae beverage)茶乳晶(Tea milk crystal)第十章咖啡及可可饮料咖啡(coffee)咖啡豆(coffee bean)咖啡因(caffeine)咖啡粉(coffee powder)速溶咖啡(instant coffee)咖啡复合饮料(Coffee compound beverage)咖啡茶(coffee)椰奶咖啡(coconut milk coffee)可可脂(cocoa butter)可可碱(theobromine)单宁(tannin)可可豆(cocoa beans)可可果汁饮料(cocoa juice beverage)第十一章植物饮料植物饮料(botanical beverages)食用菌饮料(edible fungi beverage)藻类饮料(algae beverage)可可饮料(cocoa beverage)谷物饮料(cereal beverage)其他植物饮料(other botanical beverage)灰树花保健饮料(HuiShuHua health drink)脱腥(deodorization)离心分离(centrifugal separation)均质(homogeneity)脱气(degasification)螺旋藻营养饮料(Spirulina nutrition beverage)糊化(gelatinization)酶解(enzymolysis)接种(inoculation)发酵(fermentation)第十二章风味饮料风味饮料(flavor drinks)果味饮料(fruit flavored drinks)乳味饮料(milk flavored beverage)茶味饮料(tea flavored beverage)咖啡味饮料(coffee flavored beverage)其他风味饮料(other flavored beverages)天然风味物质(Natural flavor substances)人工合成风味物质(Synthetic flavor substances)荔枝干风味饮料(Litchi dry flavor drink)果味荷叶汁清凉饮料(fruity lotus leaf juice cool and refreshing drink)酸性风味乳饮料(acid flavor milk beverage)铁观音茶饮料(Tieguanyin tea drinks)茶味乳酸菌饮料(Tea flavor to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烤玉米风味饮料(Grilled corn flavor drink)微细藻发酵风味饮料(Micro algae fermentation flavor drink)野菊花风味饮料(Wild chrysanthemum flower flavor drink)第十三章特殊用途饮料特殊用途饮料(beverages for special uses)运动饮料(sports beverage)电解质饮料(Electrolyte drink)高能饮料(High-energy drink)婴幼儿饮料(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drinks)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pecial dynamic action)母乳化婴幼儿配方乳粉(Change baby formula milk powder)强化婴幼儿乳粉(strengthen the infant milk powder)离乳主食饮品(Staple food from milk drinks)婴幼儿辅助饮品(Baby auxiliary drinks)绿色包装(green package)低热量饮料(Low quantity of heat drink)第十四章固体饮料固体饮料(powdered beverages)果香型固体饮料(powdered beverage of fruit flavored type)香精(essence)麦芽糊精(maltodextrin)蛋白型固体饮料(powdered beverage of protein type)甜炼乳(condensed milk)乳油(missible oil)蛋黄粉(egg yolk powder)麦精(malt extract)柠檬酸(citric acid)小苏打(baking soda)维生素(vitamin)速溶豆乳粉(Instant soymilk powder)冰激凌粉(Ice cream powder)其他类型固体饮料(powdered beverage of other types)粉末果汁(powder jui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