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关系

合集下载

欧洲人权法院视阈下环境与人权的法律思考

欧洲人权法院视阈下环境与人权的法律思考

欧洲人权法院视阈下环境与人权的法律思考作者:沈然冉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15期关键词环境人权欧洲人权法院作者简介:沈然冉,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D9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5.241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国际层面,环境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国际环境问题的这种发展导致在国家和国际法院审理的环境案件有所增加。

二十世纪70年代,公民首次被给予个人权利以实现环境清洁,并将其运用于法庭。

欧洲委员会阐述了附加议定书1/1952号保护人权和欧洲公约,其提出个人享有清洁环境和不受影响环境的权利。

然而,这些努力没有成功,因为此番言论并没有从政治上被接受。

但在各种学术和政策辩论之后,欧盟于1985年通过了一项指令,规定对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共或私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且,将公众获取环境信息定为强制性的。

最近,由于环境问题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的人权法院都参与到环境保护。

欧洲人权法院的环境判例法(Environmental case law)的扩展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公约》规定的某些权利的行使可以通过暴露环境破坏,从而阻碍环境危害,实现防治的目的。

由于《公约》第34条和第35条对受理要求的解释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法院的判例法间接支持国际上对清洁环境人权的承认。

其基本受理要求涉及受害人的地位和做出最后判决之日起六个月内用尽国内补救办法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提交给法院的案件必须与侵犯人权有关。

国际法院对《公约》的解释是非常动态和不断演变的,因此,人权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在许多情况下决定了间接资格。

环境权人权属性

环境权人权属性

环境权人权属性一、环境权解读蔡守秋教授将环境权界定为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基本义务,即: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享有适宜环境的权利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1周训芳教授认为环境权是人人有在适宜于人类健康的环境中生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2环境权理论为世界所普遍接受体现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该宣言庄严宣布:"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实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个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

"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再次重申了环境权:"人类处于普受注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

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3我个人认为周训芳教授的定义比较具体,从精神和物质的角度对环境权实行界定,且与国际会议的宣言表述存有相通之处。

他的定义是与环境权的内容密切相关的,更强调了其个性,个人比较倾向于这种表述。

下文我们将结合环境权的内容、特征等结合来实行理解。

二、环境权的内容蔡守秋教授认为环境权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环境权一般指公民的环境权,即公民有享受适宜的自然环境的权利,广义环境权泛指一切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特殊法人-国家)在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即国家、机关、团体和厂矿等企事业单位的公民,都有使用、享受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权利,也都有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的义务。

4周训芳教授认为环境权包括良好环境权和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权两个方面。

良好环境权是人类的精神性权利,是当代和未来时代的人类个体和整体生活在一个适合于人类健康和福利的环境中的权利。

包括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清洁产品权、环境审美权、环境教育权、环境文化权、户外休闲权等。

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权主要是当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财产权利以及从事与自然资源相关的财产性活动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权、渔业资源捕捞权、狩猎权、采药权、伐木权、航运权、探矿权、采矿权、放牧权、生物物种基因权、生态资源收益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权。

人权保护与气候变化——基于环境正义与人权义务的理论考察

人权保护与气候变化——基于环境正义与人权义务的理论考察



问 题 的 提 出
果都 会侵 犯人 权 吗?我 们在 观念 上是 不是 应该 既
将 气 候 变 化 视 为 环 境 问 题 又 把 它 看 作 对 人 权 的侵 犯 ?自 2 0世 纪 8 O年 代 中期 气 候 变 化 第 一 次 作 为
全 球 气 候 变 暖 给 人 类 带 来 了 诸 多 不 幸 , 括 包

A The r tc lCh c n t e Ba i f Env r n e t lI t g iy o e i a e k o h ss o io m n a n e r t a d H u a i h sD u is n m n R g t te
ZH o U _ o Lih
( s a c n e o e n Ec omy a d M a a e nt Re e r h Ce t rf r 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on n n g me ,Gua ngd ng o
Oc a ie st ,Z a j n 2 0 5 e n Un v r iy h ni g 5 4 2 ,Chn ) a i a

要 : 球 气 候 变 暖 给 人 类 社 会 生 活 安 排 造 成 了 巨 大 冲击 。 合 作 减 排 以应 对 气 候 变 化 成 为 国际 气 候 全
谈 判 的核 心 议 程 。 由 于根 本 哈 根 气候 大 会 取 得 的成 果 有 限 , 球 气 候 谈 判 几 乎 陷入 停 滞 状 态 , 要 从 新 的 视 全 需 角 思 考 减 缓 气 候 变 化 的 政策 问题 。在 人 权 成 为 普 世 价 值 的 当今 世 界 , 于 国 际 人 权 法 的性 质 探 索 国 家 在 气 基 候 变 化 语 境 里 应 该 承担 的尊 重 、 护 与 实 现 人 权 的义 务 , 而 构 建 起 人 权 保 护 与应 对 气 候 变 化 互 动 关 系 的 理 保 从

环境保护法与人权保障

环境保护法与人权保障

环境保护法与人权保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执行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人权的保障。

环境保护法与人权保障之间如何相互关联,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环境权与人权的关系环境权是人权的一部分,是指每个人都有权享受清洁健康的环境。

环境权的确立与人权保护有着密切关系。

保护环境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更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保障。

因此,环境权被视为人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环境保护法的出现和发展为了保障环境权,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通过规范和约束人类活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各国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目标是保障人们的环境权益。

三、环境保护法与人权保障的挑战在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与人权保障相关的挑战。

首先,有些环境保护法对个人的行为进行限制,可能会涉及到个人的自由权和财产权。

其次,环境权和其他人权之间存在着平衡问题,例如,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是否会削弱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制定环境保护法时加以考虑和解决。

四、环境保护法与人权保障的互补关系尽管环境保护法与人权保障之间存在一些挑战,但它们实际上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

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执行能够保障人们的环境权,并最终促进人权的全面保障。

而人权保障的完善也能够提供法律依据,支持环境保护法的执行和实施。

只有把环境保护法与人权保障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环境和人权的双赢。

五、加强环境保护法与人权保障的合作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法与人权保障的合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立法和法律体系的建设,确保环境保护法与人权法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其次,加强社会参与,呼吁公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和人权保障的工作。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和人权挑战。

六、结语环境保护法与人权保障是紧密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

浅析国际环境保护与国家主权原则之间的关系

浅析国际环境保护与国家主权原则之间的关系

浅析国际环境保护与国家主权原则之间的关系作者:张羽馨曾佳维郑茜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27期关键词国际环境保护国家主权经济全球化(一)国家主权和国家主权原则1.国家主权概说。

主权,在国际法上也被称为国家主权。

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地区所拥有的最高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利,是对内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利的重要来源,对外保持独立自主,不受他国干涉的一种力量和意志,即主权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外事务的权利。

2.国家主权原则。

国家主权原则,是指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彼此承认在其本国领域内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的决定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利的国际行为准则。

国家的政治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自主是国家主权原则的重要内容。

(二)国家主权原则和国际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国家主权原则的重要性。

在国家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国家主权原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家主权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主要原则,为国家之间的界限划分以及联系往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标准价值,是国家在国际环境中建设与發展的重要原则。

2.国际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国际环境保护是指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提供国际保护,使其免遭污染和破坏的世界性社会问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环境问题不仅是区域性问题,更是全球性问题,需要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

(一)早期的主权原则理论与国际环境保护以博丹、格老秀斯、黑格尔等人的主权理论为例,早期的主权理论都认为主权权利的载体是国家,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最高的统治力,不论是对内对外,国家权力具有绝对性。

这个时期的对外关系具体到国际环境保护中,国际环境的保护不可侵犯主权,二者的关系在这个阶段明显表现出国家主权原则的权重比例大于国际环境保护,国际环境保护的理念体系尚未形成。

(二)20世纪的主权原则理论与国际环境保护相对主权理论是指对于主权应当有所限制。

20世纪末期,相对主权理论在学术界到了较多的支持,绝对主权理论相对弱化。

人权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与冲突

人权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与冲突

人权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与冲突在当今社会中,人权和环境保护是两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人权是指人们基于其作为人类的个体而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和生命权等。

环境保护则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福祉。

然而,人权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关系与冲突。

首先,人权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关系。

环境状况的恶化可能对人权构成威胁和侵犯。

例如,大气污染和水源污染可能导致人们健康状况的恶化,甚至对生命造成直接的威胁。

这意味着维护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对于保护人的基本权利是至关重要的。

人权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体现在持续发展的理念中。

持续发展旨在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确保当前和未来世代的人都能够享有基本权利和良好环境。

然而,人权与环境保护之间也常常存在冲突。

例如,为了保护环境,政府可能会采取限制经济发展或采取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会对一部分人的经济权益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就业减少或企业关闭,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计和福祉。

此外,一些环境保护项目可能需要侵犯个体的私人财产权,如拆除民房或征收土地。

这种情况下,环境保护行动可能会与个体的权利发生冲突。

解决人权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与冲突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首先,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合理的环境规制可以确保企业和个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损害环境和他人权益。

其次,政府应当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环保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这样一来,环境保护的责任不再仅仅落在受影响区域的居民肩上,而是由相关当局承担。

同时,政府还应当鼓励并支持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减少环保行动对人们生活和经济的不利影响。

除了政府的作用,个体和企业也应当在日常行为中注重环境保护。

个体可以从减少能源消耗、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方面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采取环保技术和措施,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

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

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

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而公民环境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利,其法律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民环境权,简单来说,就是公民享有的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权利。

它涵盖了一系列与环境相关的权益,如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宁静权、优美景观权等。

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它是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的需要。

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没有清洁的空气、水和安全的居住环境,人们的生命健康将受到威胁。

其次,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公民的环境权得到有效保护,人们会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

再者,能够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有效的保护机制,能够让公民认识到自身在环境保护中的权利和义务,从而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来。

然而,当前我国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仍面临一些挑战。

在立法方面,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对于公民环境权的明确规定和具体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善。

一些法律条文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在实际执行中难以有效地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

在执法层面,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部分地区的环保执法部门执法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敢于违法违规,侵害公民的环境权。

同时,司法救济渠道也不够畅通。

公民在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面临着举证困难、诉讼成本高、赔偿标准低等问题,难以通过司法途径获得有效的救济。

为了加强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相关立法。

明确公民环境权的内涵、外延和具体内容,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在法律中予以确认。

同时,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法规,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其次,加强执法力度。

提高环保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环境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执法公正、严格。

环境权内容之辨析

环境权内容之辨析

法学评论(双月刊)2005年第2期(总第130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治环境权内容之辨析吴卫星Ξ内容提要:环境权的内容是环境权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学者倾向于将环境权的内容泛化,不利于建立科学的环境权概念,这也是传统环境权理论受人质疑、否定而走入困境的一大原因。

还环境权一个清晰的内容,是环境权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

环境权是生态性的实体权利,不包括经济性权利、程序性权利和环境保护义务。

主题词:环境权 生态性权利 经济性权利 程序性权利 环境权是环境法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近年来我国环境法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之所在。

本文仅就环境权的权利内容进行专门的分析和探讨。

关于环境权的具体内容,我国环境法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陈泉生教授认为,环境权的内容包括生态性权利和经济性权利,前者体现为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对一定质量水平环境的享有并于其中生活、生存繁衍,其具体化为生命权、健康权、日照权、通风权、安宁权、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观赏权等。

后者表现为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具体化为环境资源权、环境使用权、环境处理权等。

并且基于环境权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可分割性,环境权的内容还包括环境保护的义务。

①吕忠梅教授认为,公民环境权包括环境使用权、知情权、参与权和请求权。

其中,环境使用权包括日照权、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等,参与权包括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预测和决策过程、参与开发利用的环境管理过程以及环境保护制度实施过程、参与环境纠纷的调解等,请求权包括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的请求权,对他人侵犯公民环境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等。

②高家伟博士认为,环境权不仅包括实体环境权,而且包括程序环境权。

程序环境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参与环境决策过程、诉诸司法救济的权利,如环境信息权;实体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与环境质量有关的权利,如防止环境危害发生的请求权、环境赔偿请求权等。

③笔者以前也认为环境权包括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其中程序性环境权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立法参与权、环境行政执法参与权、环境诉讼参与权等。

人权法与环境保护法的冲突与协调

人权法与环境保护法的冲突与协调

人权法与环境保护法的冲突与协调在当今社会,人权与环境保护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人权法和环境保护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领域,然而在实践中,它们之间常常发生冲突,并需要进行协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权法和环境保护法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首先,人权法与环境保护法的冲突主要体现在权衡利益的问题上。

例如,某地区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存权。

在这种情况下,环境保护法可能要求关闭造成污染的工厂,以保护环境资源。

然而,这个举措可能导致工厂的倒闭,使工人失去了工作,侵犯了他们的劳动权。

因此,权衡环境保护和人的基本权利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人权法与环境保护法在实践中也有机会产生协调。

例如,一些国家的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的基本权利的一部分,将环境权利与人权结合起来。

这样的立法措施使得环境保护法和人权法形成了一种互补关系,可以更好地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和生态环境。

此外,人权法和环境保护法还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更好的协调。

环境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国家之间的边界和利益冲突,而人权问题也是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关注。

因此,各国可以通过国际组织和合作机制共同应对人权法和环境保护法之间的冲突。

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会等机构可以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人权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

另一个需要强调的是,人权法和环境保护法之间的冲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人权可能被环境保护所牺牲,而在其他情况下,环境保护可能被人权所牺牲。

冲突的解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权衡。

例如,在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时,保护人的基本权利是首要考虑因素,而在一些特殊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可能会优先考虑。

最后,解决人权法与环境保护法冲突的关键是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使得人的基本权利和环境资源得到充分保护。

这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人权和环境保护的有效协调。

论环境权宪法保护之必要性

论环境权宪法保护之必要性
Lg l ytmA dS eaSs o n 啪
2 8(丘 ) 009.
{占 l 缸金 } l J
论 环境权 宪法保 护 之必 要牲
陈 林
摘 要 环 境权 是人 作为 人所应 该 享有 的一种 舒适 生存 的 自然 环境 的基 本人权 , 环境权 纳入 宪法 的保 护 范围 实为必要 , 将 理 由为: 环境 权 纳入 宪法保 护是人 权发展 的本质要 求 ; 将 将环 境权 纳入 宪 法保 护是 宪法权 利义务发展 的客 x. 求; 环境 L-  ̄ 将
护 的必要性 。


将环境 权纳 入宪 法保护 是人权 发展 的本质要 求
关 于人权 的一些 基本 问题 , 人们还 存在 较大分歧 。 人权 的 如
效力来源 , 是来 自社 会契约 、 习惯还 是直觉 ?如关于人权 的性 质, 人权 是法 定 的权 利 、 道德 的权利 、 神定 的权利 还是其 他 ?虽然在 这 些基本 问题上 尚存在 争论 , 在下 列问题 上还是达 成 了共识 : 但 人权 具有 自然性 和社会 性 : 人权 具有 应然 性和实然 性 ; 人权 具有 平等 性和共 同性 ; 权具有 国 内性和 国际性 ; 权具有 历史 性和 人 人 时代 性等等 。 果将环 境权和 上述 的人权 的各项 基本 属性相 比, 如 不难发 现环境 权 同时具 备上述 人权所 有 的基本属 性 。 有 学者 以环 境权在 时间上 出现 较短 为 由, 否定环 境权作 为基 本人权 的属性 。理 由是环 境权 “ 2 世 纪 7 年 代之 前 , 们不 在 O O 我
仅 找不 到环境 权这 个基 本词汇 ,而且绝 少看 到哪怕 是疑 似 的概 动 向 国际靠 拢不 但是 我们 为 自身提供 更大 更好 的 国际平 台所必 念 、 点或事物 。笔 者认 为这个 理 由难 以成立 。 观 ” 从人 权 的本质 属 须 的 , 且也 是我 国在 国际上 建立 良好 的国际 形象 的客观要 求 。 而 性 来看 , 人权 具有 历史性 和 时代性 , 今天世 界上所 有 国家所 公 在 另外, 在世 界上 的很 多国家 中 , 环境权 也 已经得 到宪 法或法 认 的每一项 基本 人权 , 乎都经 历过 产生 、 几 逐渐 为人 所关注 到每 律 的确认 。例 如 , 土耳 其宪法 第 5 6条规 定 :每 个人都 有在 健康 “ 个人 都认可 的时 间过程 。如 财产权 。 和谐 的环 境 中生活 的权利 。 改善环境 、 防治 污染 是 国家 的责 任和 环境权 是人 作为人 而舒 适 生存所 拥有 的和谐 健康 的 自然环 公 民的义 务。西班牙 宪 法第 4 条第 】 规定 :所有人 都有 权利 ” 5 款 “ 境条件 , 该项 权利 自人 的出生就 已经 客观存 在 关注是 一种 主观 享受 适于 人发展 的环 境 , 并有 义务保 护环 境 。韩 国宪法 第 3 ” 5条 认识活 动 , 而存 在则 是一种 客观状 态 , 能 以主 观上 尚未认 识来 第 1 规 定 :所有 公 民有 在健康 、 不 款 “ 舒适 的环境 中生 活 的权 利 , 国 否定客 观存在 。否 则易 犯唯 心主 义 的错 误 。生命权 是 一种最 低 家 以及 公 民应 当努力保 护环 境 。据 了解 , ” 现在 已有 6 0多个 国家 层 次 的基 本人 权 。 环境 权与 生命权 相 比, 而 是一种 更为 高级 的基 宪法 都有与 环境 保护 有关 的条款 。 约有 2 个 左右 国家在 宪法 中 O 本 人权 。 明确规 定环 境权 。 ’ 二、 将环境 权纳 入宪法保 护是 宪法权利义 务发展 的客观要 求 就我 国的情况来 说, 以牺牲 环保换 取经济 效益 的情 况十分 突 将环境 权纳入 宪法保护 后 , 环境 权的权利 义务主 体便都 得以 出, 境 污染 程度 日益严 重 。环 境权 不同 于其他 基本 权利 , 环 其被 明朗 。权 利主 体就 是一 国所有 的 公 民。国家 或社会 组织 在某 些 损 害后 几乎 不具 有恢复 性 , 只有 补偿 性 。所 以, 应及 早将 环境 权

保护环境应以人为本、自然为本

保护环境应以人为本、自然为本

保护环境应以人为本/自然为本正方保护环境不是为了保护环境而保护,从根本上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下去.这就是以人为本反方尊重环境就是以环境为本吗?以X为本表示要以之为出发点,放在第一位保护环境,要保护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否则的话,把沙漠变成绿洲就是破坏环境,大规模植树也是破坏环境以人为本:1”本”的含义:依靠,决定因素!2人是主动的,自然是被动的!自然是客体!以人为本,就是时时、处处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政治、道德、文化、技术诸多方面。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当然要注重保护环境.可是,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出发点只能是为了保护人.不利于人的环境还是要破坏,要征服的。

比如说,某些地方狼太多.狼既吃羊,又吃人。

试问:连狼也打不得吗?有的国家鸽子多得妨碍了人的生活。

难道就不能减少一点“象徵和平”的鸽子吗?有的国家给一部分鸽子吃避孕药,不也是在保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吗?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舒适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环保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环保工作要搞好,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各级环保部门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拿起法律的武器,勇敢地同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资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与人这个主体相对应的环境也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含义。

城市河湖作为一门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的学科和建设行业,可以在上述两项领域中同时为人类提供服务。

人们通过河湖建设为人类社会创造的环境,既要致力于建设生态健全的环境,也要致力于建立文化、科学、艺术相互融洽与和谐的环境,同时也应是具备文化审美价值的环境,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河湖建设,才更符合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生态准则.因此,城市河湖以人为本的服务功能,不仅体现于实现安全功能,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应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首都的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社会行为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权从国内走向国际——以中国为例论新世纪我们如何保护人权

人权从国内走向国际——以中国为例论新世纪我们如何保护人权
关 键词 人权 人 权保 护 文献 标识 码 : A
中图分 类号 : 0 D8

文章 编号 :090 9 (090 .3-1 10 -522 0)4380
干涉内政原则完全适用于人权 问题 。 由于人权具有 的普遍性特点 , 所 以, 在相互交往频繁 、 依存加深 的当代国际社会 中, 人权保护问题 己不 仅仅是一个国家纯粹 的内部事务 。 段: 解放前的时期一人权概念的传播、 启蒙和初步应用时期: 新中国成 三 、 国 未来 的 出路 中 立以后至 2 世 纪 8 年代一人权发展 的低潮时期; 0 O O 2 世纪 9 年代直 O 面对着当今全球化 的浪潮, 人权保护走向国内保护和国际保护二 到现在一 人权在中国 的发展时期 , 中国的人权从无到有, 从低谷到正 者结合, 内, 对 面对着本 国人权法制保护的种种缺 陷, 对外 , 面对着西 轨, 国内走 向国际, 从 可谓一波三折,当然这其 中有着复杂的历史原 方 个 别 国 家 的 非难 , 国未 来 人 权 之 路 又 该 何 去 何 从 ? 中 因 , 关 键 还 应 在 于 没 有理 顺 人 权 与政 的 关 系 以及 没 有 落 实人 权 在 法 但 ( ) 权 的 国 内保 护 和 国 际保 护 相 结 合 一 人 律 制 度 中 的 保 障 。 现 今 我 国政 府 汲 取 教 训 , 强 法 律 制 度 建 设 , 强 加 增 首先, 应该从国内保护机制方面入手 , 完善国内立法, 加强国内人 立法理念, 人权保护 向着 良好 的方 向发展着 。 权保护机制。 从而将 国际保护 与国内保护有机结合 , 更好 的实现和保 中 国 深 处 国际 环 境 的 大 背 景 , 权 的 国际 保 护 趋 势 初 显 , 改 革 护 人权 。 人 从 开 放 始 , 国 国 内人 权 保 护 日趋 完善 , 2 世 纪 9 年 代 , 国 参 与 中 到 O 0 我 其次, 个别西方国家完全按照 自己的人权标 准去横加干涉他 国的 国 际 人 权 事 业 的 合 作 和 交 流 , 后 签 署 了多 个 国际 人 权 公 约 。其 中 , 先 人 权 事 务进 而干 涉 别 国 内政 , 胁 到 他 国 的人 权 。 是 因为 在 西 方 传 威 这 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 :19 9 7年 中国政府签署 了《 经济 、 社会及文化权 统人权观中是以“ 先验人权观 为依据 的, 表现在 国际人权立法 中带 利国际公约》 I9 : 9 8年又签署了 《 公民权利和政 治权利 国际公约》 有西方中心主义 的色彩 , : 从根本上不利于人权的 国际保护 。 针对于此 2 0 年 3月全 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生效《 01 经济、 社会及文化权利国 米尔恩曾提出以“ 低度道德” 作 为人权 的依据 , 以此作为 国际人权 0 并 际公约》 这一著名 的国际人权两公约 。 国的人权保障走 向国际化。 保护的逻辑起 点。 。 我 更着 眼于具体人权 的国际保护 , 有利于防止某些 国 ( ) 二 人权的 国际保护趋势渐强 家以抽象的、 任意的人权原 则去评判他 国, 从而防止人权 的政治化倾 人权 保护 包 括 国 内人 权 保 护和 国 际人 权 保 护 , 权 的 保护 已 由国 向。同时米尔恩的低度道德 的要求还将人权保障 与法治和社会变革 人 内保护发展到 国际和国 内保护两种 , 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浪潮 联 系起 来 , 重法 治保 障 。 侧 . 下, 人权 的保护 日益 凸显为全球性 的问题 , 日益的走 向国际化 , 国际社 ( ) 善 国 内立 法 上 的人 权 法 制建 设 二 完 会通过对国 内的人权与主权关系 的协调 , 国际强权 的法律控制, 对 将 第一, 要转变观 念, 树立法律之上 , 人权至上 的观念 , 体现法治 的 人权问题 纳入全球法治的法律体系 中, 达到人权全球保护的法治 目标 人 权 理 念 ; 二 , 第 要理 顺 关 系 , 确 处 理 国家 权 力 和 公 民权 利 的 关 系 。 正 与状态。 更加注重公民权 利, 在形式 上更重视对人权 的保 障。第三 , 国的人 我 从 国际环境背景上看 , 首先, 在一战前, 人权基本上属于国 内保 权立法应在立法、 司法方面进行技术转变 , 国家权力法定 , 公民权 利推 护 , 于 国 内 问题 , 也 有 国 际保 护 思 想 的 萌 芽 , 际法 的 始祖 格 老 秀 定, 属 但 国 第四, 通过立法使人权更能进入司法程序之中, 最大限度的减少国 斯 早 在 1 世 纪 就 提 出 人 道 主 义 干 涉 原 则 。 其 次 , 战 后 ,由于 战 争 家 权 力 对 人 权 的 侵犯 。 第 五 ,进 一 步扩 大 公 民 的基 本 权 利 的保 护 范 7 一 期 间 和 战 后 出现 严 重 违 反 人 权 的情 形 , 权 引起 国际 社 会 的 关 注 , 人 人 围。第六,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违 宪审查制度 。 这样 可以保 障宪法在 权开始进入 国际法 的领域 , 为人权 的国际保护奠定 了基础 。最后, 二 国家政 治 生活 中 的最 高 权 威 , 时也 可 以防 止 国 家权 力 对 公 民 基 本权 同 战后, 鉴于战争期 间德意 日法西斯 大规模践踏人权 , 屠杀人民的暴行, 利的侵害, 从而保证 宪法真 正成为人 民权利 的保 障书 。 人 权 的 保 护 成 为 国际 社 会 面 临 的严 重任 务 。 ( ) 善 我 国 国 内人 权 保 障机 制 三 完 中 国深处 国际环境 的大背景 , 人权 的国际保护趋势初显 , 从改革 改革我国国内人权机构的工作模式 , 建立事前预防与事后救济并 开放始 , 中国国内人权 保护 日趋完善, 2 到 O世纪 9 0年代, 国参与 行的人权保障机制。国内人权 机构应 增强对 更广泛 意义上 的人权 的 我 国 际 人 权 事 业 的合 作 和 交 流 , 后签 署 了 多个 国 际人 权 公 约 。其 中 , 重视和保护, 先 逐步实现从侧 重公民生存权 、 发展权等 基本人 权保护 到 具有代表性意义 的是 :19 9 7年 中国政府签 署了《 经济 、 社会及文化权 重视一切人权保护的转变。充分重视和发挥 各种 非官方人 权组织 的 利国际公约》 19 ; 9 8年又签署 了 《 公民权利和政 治权利 国际公约》 作用 , ; 配合官方人权机构抓好人权 保护 工作, 构筑 官民一体的人权 战 20 0 1年 3月全 国人 大常委会 正式批准生效《 经济、 社会及 文化权利国 线。成立专 门性的人权事务机构, 加入各国的政府部门组成, 以适应 际公约》 这一著名 的国际人权两 公约。 国的人权保 障走 向国际化。 长期人权工作的需要加强国内人权机 构的协调合 作, 。 我 建设全方位、 多 二、 以法律为视 角人权保护 中国内保护 与国际保护的界限 层 次 、 领 域 一 体 化 的 综 合 性 人权 保 障 制 度 , 终 消 灭 一 切 人权 侵 害 各 最 人权的实现离不开主权 国家法律 的保护 , 如果没有 国家的法律及 现 象 。 其机构 的规定和保护 , 民所享 有的各 项权利 都是 空洞 的、 人 无法实现 注释 : 的。 人权 的发展经历 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 人权 的保护 也从 国内法保 对 ①西方 的先验人权观 是以自然法 理论作为基础的.它借助哲学家对 人性 的抽象表述. 护 逐 步 发 展 为 国际 法 保 护 。 甚至凭借神学家关 于上帝创 世的假 说, 论证人权 的绝对性和神圣性 . 来 那么两者之间究竟何时采取国内保护 , 何时采取国际保护就成 了 ②低度道德标准是从 社会现 实中寻找人权根据. 实现人权普遍性和 多样性 的统一, 使 个 问题 ,两者之 间的界限又是如何呢?人权 国际法保护不适用于 人权 的国际保护具有现 实性 . “ 在本质上属于任何 国家 国内管辖” 范围的事情, 即实施人权国际法保 护必须尊重 国家主权 , 不得干涉 主权 国家的内政 。 对人权 的国际保护 参考文献 ; 【】 】 杨翰美 . 国宪法对人权保护 的特 点及 意义. 我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0 5 2 . 2 0 () 根据的是公认 的国际法 原则或国际条约。如果没有公认 的国际法原 【】 2韩永红 . 人权入宪 与政 治文 明. 中北大学学报( 社科版) 2 0 ( ) .052. 则、 国际 条 约 , 一个 国 家对 人 权 的 保 护 主 要 是 国 内 法 的 事情 。依 据 公 【】 习根 , 3汪 涂少彬. 人权法治全球化法理分析 .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 () .0 63. 认的 国际人权法规 , 只有侵犯人 权达 到“ 重程度 ” 国际社会才 能进 严 , 【】 4 王彬 . 人权 的国际保护一 以米尔恩人权哲学为视角.山东��

人权法的发展与保护

人权法的发展与保护

人权法的发展与保护人权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权法的发展与保护也变得愈加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权法的发展历程、保护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人权法的发展历程人权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39年的波斯国王居鲁士颁布的“慈善宪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记录在案的人权文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权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国家法律的一部分始终保护。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国际社会对人权问题的关注逐渐加深。

这一时期,多个国际组织相继成立,旨在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发展。

例如,1901年成立的国际劳工组织就开始在国际上积极推动劳工权益的保护。

此后,联合国于1945年成立,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之一,目标之一就是保护和促进人权。

二、人权法的保护措施为了保障人权,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首先,法律制度是保护人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各国通过立法,确立了人权的基本原则和法规。

例如,宪法是大多数国家最高法律法规,它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其次,国际人权公约也是保护人权的重要手段。

联合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人权公约,并由各国自愿批准加入。

这些公约包括《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

这些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促使各国采取措施来保护和实现人权。

另外,国际社会也成立了各种人权机构,以监督和推动人权的保护。

例如,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是联合国专门负责人权事务的机构,定期审查各国的人权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人权法的未来发展方向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和变化,人权法仍面临许多发展问题。

首先,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各国在保护和促进人权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跨国公司和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出现,给人权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未来的人权法须与这些新情况相适应,以确保人权的全球范围内得到保护。

其次,人权法需要更好地与其他国际法和国内法进行协调。

人权问题往往与其他领域的法律问题紧密相关。

刍议公民环境权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刍议公民环境权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刍议公民环境权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摘要】现下环境保护不再只是公民享有的义务,更是一种享有美好环境的权利,即公民环境权,它既能推进环境保护的进度,又是最终结果。

公民环境权已得到全球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也都在法律上有所表示。

而我国的现状却是,行政环境权凌驾于公民环境权利之上,导致公民环境权利得不到重视,这将会阻碍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度。

而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工作就应该是在法律中确立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环境保护权利的地位,将之明确化。

确认的途径应该是双管齐下:即公权与私权并行。

【关键词】公民环境权;环境保护;融合公权与私权一、公民环境权利问题的出现在我国,上至宪法,下至地方行政条例,都没有对权力做出实实在在可实施的明确规定,所以就有学者就形容这种没有明确规定为“隐形规定”。

就有必要履行的带有程序性质的权利而言,又遭受环境迫害的诉权,还有,其他权利像检举控告权,特定情况下的知情权和建议权,只是有这些还远远不够。

虽然一些相关权利和环境保护的联系很密切,也在现实生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像所有权等的有相对明确规定,只是这也并非实实在在的环境保护权利,这其实是一种对人而非环境的保护。

而且,传统民事权利在环境方面其实是心有余力不足,效果并不是很大,虽然现下的民法理论中像财产权等也都在一步步完善,却到真正的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也实在是杯水车薪。

举例来说明吧:某市某个建筑工程公司在施工作业过程当中产生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干扰到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于是几户联名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企图借助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结果是,“不属民事审判范围”,被驳回。

二、公民环境权之于环境保护公民环境权自古为人类拥有,不可能随法律改变,这也算是种天赋人权,生来就具有。

这个无须多加说明便可知。

人类的进步是以环境的污染为代价,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于是公民环境权利才被人重视起来。

所以在这种环境与人的关系日益紧张的前提下,发挥公民环境权利实属必然,但是关键是怎样协调各个权力关系。

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及其法律保护

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及其法律保护

与 自然 资源 有关 的财产性 活动 的权利” 。
吕忠梅 教授则坚持环 境权私法化 的主张, 认为环境权 仅指 公
2公 民环境权 具有 个人利益 和 公共 利益 的特 征 .
二、 民环 境权 基本人权 性质 分析 公 公民环 境权首 先是 公民的 一项人权 ,它符 合人权 的基本 属 性 。人权就 是人之 所 以作 为人所 应享有 的权利 。公 民环 境权 作 有基本人 权的本质 属性特 征 。 ( ) 民环境 权 的人权性质 一 公
目前学 界对于人权 理论的一些 基本问题还存 在较 大分歧 。 但
尚未受到严重侵 害时 , 人们 不需要也 不会 提 出环境方面 的权利要 求 。然而 ,在人类 生存 环境遭 到严 重侵害 以致威胁 人类 生存权
的 内容 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也 会有所不 同, 在人类生存环 境逐 渐 如
周训 芳教授把 环境权 分 为 良好环境权 和基 于生存 需要 的环 时 , 人们 也就要 求 自身 应当享 有环境权 。与此 同时 , 民环 境权 公 公 体和整 体有 在一个 适合于 人类健康 和福利 的环境 中过有 尊严 的 恶劣 的情 况下, 民环 境权最重 要的 内容将 是要求享有适合 生存 生活 的权利” : 0 而基 于生存 需要 的环 境资源 开发利用 权是指 “ 当 的环境 的权利 : 当人们拥 有适 合生存 的环境时 , 民环 境权将 而 公 今世代 的公 民基于 生存 目的而对 自然资源 的财产 权利 以及从事 以精神享 受方面 的环境 权利为 其主要 内容 。
境资源 开发利 用权 。良好环 境权是指“ 当代 和未来世代 的人类 个
1 民环境 权具有 历 史性 和时代 性的特 征 . 公 人权 是历 史发展 的产物 , 其性 质因所 处的时代 、 会和 国家 社 对 环境 和生态造 成严 重侵 害而被广 泛提 出的 。在 人类 生 存环境

环境保护与人权 一个紧密联系的话题

环境保护与人权 一个紧密联系的话题

环境保护与人权一个紧密联系的话题一、引言环境保护和人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个重要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环境保护不仅关乎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且与人权的实现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和人权之间的联系,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保护对人权的重要性1. 健康权环境污染和破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例如,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增加,水污染引发水源紧缺和水源污染等问题。

环境保护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权非常重要。

2. 生存权环境的恶化可能导致严重的生存威胁。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灾等可能导致粮食短缺和水资源紧张,进而威胁到人们的生存权。

3. 良好环境的享受权环境保护对人们享受自然环境的权利也至关重要。

例如,人们有权利享受干净的空气、清澈的水以及沐浴大自然的美景。

三、人权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 信息透明和参与人权的实现可以促进环境保护。

公众享有获取与环境相关信息的权利,并有参与环境决策的权利,这样就可以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 环境司法保护人权法和国际法框架提供了保护环境的手段。

人们可以通过诉讼向法院索赔,要求保护环境和自身权益。

3. 强调环境正义环境正义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永续发展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公正和繁荣,进而促进人权的实现。

四、平衡环境保护和人权的关系1. 提倡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平衡环境保护和人权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和推动绿色发展,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加强国际合作环境问题不仅是国内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挑战。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挑战。

3. 加强法律保护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并依法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

五、结论环境保护和人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存,而人权的实现又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社会支持。

为了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当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法律保护体系,确保人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实现权利。

如何应对环境和基本人权两者之间的矛盾?

如何应对环境和基本人权两者之间的矛盾?

如何应对环境和基本人权两者之间的矛盾?环境问题和人权问题早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但是,人类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往往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环境保护与人权的平衡成为一个长期的矛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环境和基本人权之间的矛盾呢?一、加强环保法律制度环保法律制度强化可以使在环保方面违法的行为者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国家应该加强环境法律的监管力度,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增加绿色税收和环保产业扶持力度,从根源上杜绝这种违法行为,同时保护环境和人权。

二、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的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完美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人类永续发展的目的。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号召广大公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积极推广绿色制造和绿色生活理念,建立可持续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三、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和人权保障计划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和人权保障计划,将环保和人权保障相统一,起到协同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人权保障力度,保障公民的环境权利,积极推进环境治理,保障人民的生存权、权益和公共利益,同时鼓励企业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四、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增加公众的环保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使大众能够真正认识到环境并不是我们可以肆意破坏的,推行垃圾分类、低碳出行和节能减排等具体实践,从而让环保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

总之,如何平衡环保与人权之间的矛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同时应该把这一问题列为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议题。

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应对这个问题,才能实现环境和人权两方面的保护,实现人类永续发展。

保护与维护人权的重要性

保护与维护人权的重要性

保护与维护人权的重要性人权是指个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尊严权等。

保护与维护人权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石。

本文将从社会、经济和法律等多个角度探讨人权的重要性及其保护与维护的意义。

首先,保护与维护人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至关重要。

如果人们的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社会就会充斥着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引发社会不满和冲突。

例如,一个社会中如果存在严重的妇女歧视问题,那么妇女将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教育资源,这将导致社会产生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因此,保护和维护人权有助于建立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保护与维护人权对于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在人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够全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那么创新者就无法获得合理的回报,这将抑制创新活动,造成经济的落后和衰退。

因此,人权的保护和维护有助于营造一个公平、开放的经济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此外,保护与维护人权对于法治的建设和司法公正至关重要。

法律是保护人权的重要工具,而司法公正则是保障法律有效实施的关键。

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人们的权益才能得到公正维护。

例如,在一些国家法律不健全或者执法不公正的情况下,少数族裔或者穷人往往无法得到应有的司法保护,人权受到侵害。

因此,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司法公正水平,对于保护和维护人权至关重要。

最后,保护与维护人权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

人权是普世价值,不分国界和种族。

各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保护和维护人权。

例如,国际人权组织可以通过监督和评估国家人权状况,促使国家改善人权保障体系。

同时,国际社会也可以通过制定国际人权法律、准则和标准,引导各国落实人权保护义务。

保护和维护人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责任,更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使命。

总之,保护与维护人权对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法治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保障人民权益责任

保障人民权益责任

保障人民权益责任人民权益是社会的基础,保障人民权益是国家的责任。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对人民权益的保护和维护。

保障人民权益责任的履行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从教育、医疗、劳动、环境和消费等角度分别进行探讨。

教育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环节。

我们的国家一直非常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为每个人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

在我国,义务教育就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保障。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此外,高等教育也得到了积极发展,人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教育的普及不仅帮助每个人实现自身的发展,也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医疗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领域之一。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一个健康的人民是国家繁荣和稳定的基石,因此政府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医疗保障政策,还推动了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的建立。

这使得人们在生病和就医时能够享受到实惠和便利,不再因为负担不起医疗费用而束手无策。

同时,国家还支持医疗资源的分配和优化,积极推进医疗服务的均等化,使人们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劳动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

中国一直注重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通过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劳动者拥有公平的劳动报酬、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劳动时间等权益。

此外,为了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中国还建立了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劳动者提供了诉讼、仲裁等多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环境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力度,通过治理水、气、土壤等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的成功不仅仅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国家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使每个人都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享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

消费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方式之一。

两个坚决维护具体内容

两个坚决维护具体内容

两个坚决维护的具体内容引言近年来,社会发展进入了高速变革的时代,各种传统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努力维护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念和原则。

本文将重点介绍两个我们坚决维护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人权和环境保护。

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行动,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坚决维护人权人权是一切人类应享有并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无论身处何种国家或地域,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享有尊严和自由。

然而,人权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侵犯,我们不能消极坐视,而是要坚决维护人权的实现。

1.1 平等待遇和尊严平等待遇和尊严是人权的核心价值。

每个人的种族、性别、宗教、社会地位都应当被平等对待,任何形式的歧视都应当受到谴责和制止。

对于身处劣势群体的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1.2 言论自由和思想多样性言论自由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括对政府的批评和对社会的改革建言。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思想多样性,推动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氛围。

1.3 反对酷刑和非人道待遇酷刑和非人道待遇严重侵犯了个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

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酷刑和虐待,并且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制度保障,确保每个人的人权受到充分的保护。

二、坚决维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任务。

只有维护好我们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才能让人类和其他物种获得健康和繁荣。

2.1 生态平衡和物种保护生态平衡是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状态。

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避免物种灭绝的发生。

这需要我们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2.2 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并保护好有限的自然资源。

提倡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几代人提供一个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关系]
壹、问题的提出近代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基本上是以人权理念的兴起与变迁为中心,人权与近代民主政治及立宪主义相因而生、相辅而成,论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关系。

自1689年的权利法案(BillofRights)以降,人权理念与制度即与宪法法典相互结合,成为宪法的主要构成要素,迄今已历二、三个世纪。

在此二、三百年之间,人权的内容与体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而有所推移与增益。

大体而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人权理念的内涵主要是以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与平等权为中心,亦即个人对国家享有不受侵犯及不受歧视的消极权利。

迨至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由于在工业革命下所发展的资本主义,使社会财富逐渐集中在少数人(特别是资本家)的手中,因而引起贫富差距、阶级对立,并造成诸多社会问题。

在此情形下,古典的(消极)人权理念乃随之改弦易辙,由消极防范国家侵犯,转而积极要求国家必须调和社会经济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从而以保障人民生存权为中心的人权理念,遂成为二十世纪初期各国立宪的主要特色,1919年德国所颁布的威玛宪法堪为表彰此种新人权观的最佳典范。

不过,由于威玛宪法受到纳粹政权的践踏蹂躏,加上当时学者对人权的诠释仍多停留在「纲领条款」的阶段,故人权理念并未实现(至少在欧洲)。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权的内涵与理论呈现重大变化。

首先是基本人权不再仅具有「宣示」的作用,而是具有直接拘束国家权力(包括立法者)的规范效力。

其次,威玛宪法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等人权理念,在宪法规范中则改以社会国原则或基本国策的方式表现。

再者,学者对基本人权内涵的诠释,从传统主观的权利面向,推移至客观的规范层面,诸如基本权利的对第三人效力、基本权利的制度性保障及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等说法,均与此种诠释方法有关。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人类挟其运用核能及电子科技的能力,将人类社会推进到科技时代。

这波科技革命虽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便利与文明,但对社会所造成的冲击也百十倍于过去的工业革命,特别是公害的频生、自然环境的破坏、物种灭绝的危机,不仅伴随而生,而且日趋严重,法学论文《论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关系》。

◆分享好文◆因此,自一九七○年代以降,环境保护问题逐渐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莫不将环境保护列为施政重点之一,颁布环境政策纲领,大量增修环境法规[1][1],并设立环境保护专责机关,采取诸多环保具体措施,甚至为了环境保护而投入大
(environmentalrights)、量资金。

而在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也有大幅的变化,诸如「环境权」
「信息权」、「和平权」等新兴人权的相继出现,已使人权体系处于必须重新调整与架构的阶段。

在此趋势之下,值得吾人关注的问题是,人权体系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之间究竟立于何
种关系?在人权与环境问题关连性上,是否有所谓「环境权」(environmentalrights)的存在,其在人权保障与环境保护上,可以扮演何种角色?凡此不仅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与讨论,同时也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成为国际人权的重要议题。

职此之故,本文拟从宪法理论与国际法的观点,尝试探讨与厘清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

在内容上首先从宪法释义学的角度,分析环境议题与人权保障体系之间的关系;其次尝试阐明「环境基本权」的意义与可能内涵,为环境与人权的连结提供思考的方向。

再者,从国际人权的发展,论述国际人权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连性。

最后则略述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的趋势与难题,以供思考与讨论。

贰、环境议题与人权保障体系一、概说:自由权在宪法上的意涵自然生态环境迭遭破坏,举凡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野生动物的扑杀、山坡地的滥垦滥建、森林的滥伐等,推究其原因,不外是经济过度开发、企业急功好利所致,而此类经济活动基本上则属于宪法所保障的自由权,例如工作权或财产权;相对而言,国家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保护措施,若因此限制人民的经济活动,则可能构成对人民自由权利的限制或侵害,如此言之,环境保护与人权保障之间,初看之下,似乎处于一种相互冲突的关系。

针对此一问题,基本上可能会有两种立场:一是从保障基本权[1][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