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迪尔凯姆与马克思社会学思想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迪尔凯姆与马克思社会学思想的异同
作者:高昌刚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1期
摘要:迪尔凯姆与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大致相当,面对同样的时代危机,他们都追求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决危机。但他们对现代性危机的根源认识不同,进而提出的解决危机的方法也不同。
关键词:马克思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64-01
一、社会观相同:社会唯实论、整体主义社会观
(一)迪尔凯姆: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虽然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但正如自然界中由无数分子构成的有机物一样,社会一经产生便具有了其组成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构成社会的这种特殊综合产生了与个人意识现象完全不同的新现象”。
迪尔凯姆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社会事实,并对其进行了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于个人以约束,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他还强调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即把社会现象作为构成社会学研究出发点的实物论据来研究。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特殊的具体的社会,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无论个人的自身条件如何,都不能生活在社会之外,超脱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换言之,完全脱离社会绝对的、独立的人及其行为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认为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唯心史观都忽视了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即意识不能够脱离现实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它总是这种环境的派生物。并且“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二、理论产生的缘由相同:对现代性危机的反应
仔细阅读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等主要著作,可以发现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恰当地理解并有效地解决西方国家19世纪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所遭遇的种种问题与危机。他认为想要有效地探究这些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必需通过对社会进行“科学”的研究,这是其毕生的学术追求。
19世纪上半叶的现代性危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破坏作用也给马克思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他对这个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在他看来)曾经充满生机现在却危机四伏甚至穷途末路的社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力图通过对社会的“科学”研究找出时代危机的原因,探求跨越危机的方法。
三、对产生危机的根源认识不同
(一)迪尔凯姆:社会转型中的失范
“在本书里,我再三强调了现代经济生活存在着法律和道德的失范状态”迪尔凯姆在《社会分工论》一书的第二版序言中这样写道。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种失范状态的产生的呢?有人认为是高度发达的分工导致了这种结果。迪尔凯姆反对这种看法,认为正常的分工“绝对不会造成社会的支解和崩溃,它的各个部分的功能都彼此充分地联系在一起,倾向于形成一种平衡,形成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迪尔凯姆详尽地分析了分工引发的社会后果,而改变社会团结的基础进而改变了社会团结类型则是最重要的社会后果。迪尔凯姆认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在不同的时代都可能存在,只不过是比重上的差异而已:在古代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是机械团结;而现代社会占据主导的则是有机团结。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过是机械团结的地位不断衰落、有机团结的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劳动分工的发展在瓦解和削弱机械团结存在基础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联接纽带,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得以继续存在,而不至因为传统社会连接纽带的瓦解而衰弱。劳动分工“在任何情况下,它都社超出了纯粹经济利益的范围,构成了社会和道德秩序本身。”
迪尔凯姆在分析正常分工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的同时,还分析了反常社会分工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作用。在他看来当今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失范的分工引起的,现代社会一切危机的最主要的根源在于失范。
(二)马克思:现代社会的财产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个事实是“人们首先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马克思将经济关系或财产关系理解为全部社会关系当中最核心、最本质或最基础的部分,将自己
的注意力集中在现代社会的财产关系及其所引起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后果上,探讨了早期自由主义社会体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试图从经济运动的机制和规律中找出现代社会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之道。
四、解决危机的方法不同
(一)迪尔凯姆:建立职业群体和职业伦理
迪尔凯姆认为在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旧有的社会规范和集体意识逐渐失效,而新的社会规范和集体意识还未有效地确立起来,此时的社会处于一种“价值真空”或“道德真空”的状态,从而导致了现代社会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
迪尔凯姆对现代社会危机的诊断和孔德的看法如出一辙。孔德指出,重建现代社会的秩序的两条基本途径是在全社会范围内重建思想一致和加强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调节作用。迪尔凯姆认为这些措施相当重要,但光有这些措施想要重建现代社会的秩序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不同的职业活动领域具有各不相同的性质和内容,孔德主张的那种在国家和社会层次上的集体意识既无法为不同的职业团体建立一套共同的、具有有效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也无法为其分别制定不同、具体的行为准则。
(二)马克思:走向共产主义
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是现代社会一切危机与矛盾的根源;而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危机与矛盾,就必须首先消除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建立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五、对社会分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态度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迪尔凯姆和马克思对分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看法也大相径庭。
迪尔凯姆对社会分工推崇备至,认为它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甚至认为它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使得现代社会的秩序成为可能。“把我们同社会维系起来的纽带,已经不再主要依赖于共同的信仰和感情了,相反,他们愈来愈成为劳动分工的结果。”马克思则视社会分工为阶级分化的标志,阶级关系的本质就是分工关系。只有分工消失后,阶级才会消失;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肯定会从历史中消失。
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得出了人类社会必然向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结论。迪尔凯姆则严格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差异。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意味着将现代社会中失序的、无政府状态的某些经济因素、经济职能与“社会中心”的指导性连接起来,以便对社会进行更有效的调节。它并不意味着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进行根本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