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 刺绣、编织、扎染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一、培训目标1.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具备编织和刺绣的基本技能,同时掌握仿作和独立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手工编织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基本针法、设计制造常识,了解编织刺绣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前景。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手工编制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棒针、钩针针法,掌握刺绣基础,掌握十字绣、苏绣、中国结的制造方法并形成完整的作品。

二、教学要求1.理论知识要求1.1手工编织基本概念和编织材料知识1.2棒针编织基础知识1.3钩针编织基础知识1.4刺绣基础知识1.5十字绣基础知识1.6苏绣基础知识1.7中国结相关基础知识2.操作技能要求2.1棒针技法2.2钩针技法2.3刺绣基本技法2.4十字绣基本技法2.5苏绣基本技法2.6中国结基本技法2.7拖鞋的编织方法2.8女士帽子的编织方法2.9手提包的编织方法2.10绣球的编织方法三、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手工编织》四、教学计划安排总课时:120课时理论知识授课:30课时理论知识复习:2课时操作技能授课:32课时操作技能联系:52课时机动课时:4课时手工编织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说明通过系统培训,使学员掌握手工编织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手工编织技术,能够看懂手工编织图示和编织出自己设计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加强基础针法的实际操作,让学员熟练掌握拖鞋、帽子、手提包、绣球等成品的编织方法。

二、课时分配课时分配表三、理论知识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1、概述1.1手工编织基本概念1.2手工编织材料的分类2、棒针编织2.1棒针编织基础2.2棒针基本编织针法2.3编织物尺寸、针数的计算方法2.4收针的方法2.5织物的缝合3、钩针编织3.1钩针编织基础3.2钩针基本编织方法3.3加针、减针的方法3.4织物缝合4、刺绣4.1刺绣基础4.2十字绣4.3苏绣5、中国结5.1中国结基础5.2中国结的含义四、操作技能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1、棒针毛衣的编织1.1起针的方法1.2各种图形符号的认识1.3平编、环编、圆编三种形式的编织方法1.4 各种针法的编织技巧1.5织物缝合方法2、帽子的制作2.1款式和花样的设计2.2各种图形符号的认识2.3针数计算2.4成品制作3、沙发垫的制作3.1钩针编织起针方法3.2平片、筒状、原片钩法的练习3.3成品制作4、拖鞋的制作4.1设计花样、计算尺寸4.2起针方法4.3花样图案的编织5、帽子的设计和制作5.1设计花样、计算尺寸5.2成品制作6、手提包的设计和制作6.1设计花样、计算尺寸6.2手提包主体编织6.3 包带的编织6.4织物的缝合7、中国结的编制手工编织培训课程安排表。

《非遗扎染》课程教学标准

《非遗扎染》课程教学标准

《非遗扎染》课程教学标准(2020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认知实训课程,是一门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理实相融的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实训实践,使学生掌握传统手工扎染的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扎染艺术创意设计能力,能将本课程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服装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技法将有关服饰艺术创新创意理念通过实践操作予以实现。

开设此课程,通过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完成系列扎染面料制作,让其感受民族传统手工扎染工艺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丰富学生审美体验,激发学生设计创作兴趣;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增强动手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和促进就业奠定职业能力基础。

二、课时30课时。

三、学分1学分。

四、课程目标(一)思政目标授课应突出中国传统扎染技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审美文化价值,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感受手工扎染作品蕴含的审美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利用传统手工技法进行服饰品创意设计,从而让学生获得民族传统文化欣赏和体验,树立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专业能力目标L知识目标:①传统手绘及手工扎染的历史传承。

②通过非遗技艺体验,感受非遗扎染的历史韵味。

③非遗扎染技法运用于服饰品创作设计制作。

④熟练掌握传统染绘工艺,具备一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制作能力。

2.技能目标:①通过学习,掌握扎染的基本扎结方法与染色工艺。

②全面系统的掌握手工扎染工艺流程,熟练掌握各种材质面料的染色技法,培养学生扎染服饰品系列设计与制作能力。

③在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让学生能在传统扎染工艺基础上不断进行传承与创新,熟练掌握多种印染技法并能加以综合运用,制作出更多适合市场的综合设计作品。

(H)综合素质目标1、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技能掌握从单一到综合,拓宽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扎染课程大纲

扎染课程大纲

《扎染》校本课程纲要一、开发背景(一)文化的底蕴扎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是中国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艺术结晶,有着其他工艺无法达到和代替的特殊的效果之美。

传统的手工扎染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功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制作工艺简便、有趣。

让扎染艺术能够传承下去,站在艺术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学生的需求我校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弘扬与精神的传承,开设的一系列弘扬民族精神特色教育课程广受学生好评。

其中“魅力扎染”拓展性课程科目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我校选择扎染这个传统工艺入手的原因有三:一,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

扎染如此受欢迎,是由于它特有的有别于其它染织物的个性。

它朴素自然,蓝底上的白花清清雅雅,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活,充满人性色彩。

把扎染作为艺术科目引入校园,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利于增强校园文化气息。

二,扎染艺术科目让学生容易接受和制作,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增强他们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努力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促进织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中国传统工艺的美,渗入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在爱上传统工艺的同时,也深深爱上我们的中华民族。

二、开发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扎染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扎染的分类,发现我国少数民族扎染艺术精品。

2、知道扎染画面的构成是以点、线、面三要素为主。

3、掌握基础的点的扎染练习,能制作以鹿胎为代表的扎法,小到鱼子,大到自由塔形扎。

4、掌握基础的线的扎染练习,能制作单层串缝、对折串缝、小梅花串缝、三折串缝、四折串缝、合下串缝、方胜串缝、包边串缝等。

5、掌握基础的面的扎染练习,能制作大梅花扎、十字花扎、佩兹利花、满针缝、小蝴蝶、包豆子花、打结法等。

6、掌握扎染制作方法并能独自设计制作扎染丝巾和壁挂等艺术作品。

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课程教案

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课程教案

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扎染是我国古老而独特的手工染色技术,源于我国古代的“绞缬”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扎染技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操,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扎染的历史、工艺流程和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扎染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扎染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扎染的历史与文化2. 扎染的基本材料与工具3. 扎染的工艺流程4. 扎染的基本技巧(如绑扎、折叠、绞缬等)5. 扎染实践操作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扎染的历史、文化、工艺流程和基本技巧。

2. 示范法:展示扎染的操作过程,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的学习榜样。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扎染作品。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扎染作品,从创意、技巧和审美等方面进行评价。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扎染手工艺实践教学教材2. 材料:布料、染料、针线、剪刀、橡皮筋、其他辅助工具等3. 设备:染缸、洗衣机、烘干机、展示台等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扎染的历史与文化,激发学生对扎染的兴趣。

2. 讲解扎染的基本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对扎染有一定的认识。

3. 讲解扎染的工艺流程,让学生了解扎染的操作顺序。

4. 讲解扎染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5.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扎染作品。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安全,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时要注意方法和安全。

2.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扎染》教案

《扎染》教案

《扎染》教案《扎染》教案《扎染》教案1【教材分析】蜡染和扎染都属于我国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以靛蓝(蓝靛)染料在纯白棉布上染上蓝白相间的图案,用于生活中纺织品上的图案,如:门帘、桌布、服装、服饰等。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明创造的运用防染的技艺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成为民间传统印染工艺的瑰宝。

通过欣赏蜡染与扎染作品,了解传统印染工艺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蜡染、扎染作品,感受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教材中选用了湖南凤凰县民间染布大师刘大炮的印染被面《喜庆丰收》,传统题材的贵州蜡染作品《贵州苗族彩色蜡染作品》《三都苗族蜡染布兜》,现代题材的蜡染作品《静物彩色蜡染艺术壁挂》。

题材与内容有民间、传统、吉祥喜庆的动物、植物图案作品,也有现代题材的蜡染静物壁挂。

展现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与现代色彩静物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美感。

让学生看到我国蜡染和扎染传统手工艺在创作中得以传承创新。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是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我国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中的防与染的技艺,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作出具有情趣浓郁、充满蜡染和扎染艺术特色的美术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悦目动情的情感,从而升华为保护和传承我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作为在第二单元的.活动之一,展现了这种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

【教学思路】鉴于本课涉及蜡染和扎染两种不同的染布技艺,可分别进行教学。

蜡染、扎染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蜡染工艺染色部分采用传统的浸染数次、然后在空气中氧化显色数天,在初中短期教学中难以实现。

为了便于课堂教学的实施,采取蜡绘的方法适用于短时间教学,简便易行效果明显。

扎染需要开水煮染、流水漂洗、熨斗熨烫等工艺,在有条件的学校安排此类课程的教学非常必要。

考虑到九年级学生在操作技术水平和难度的把握上,可以使用电磁炉加热蜡,或者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煮染工具的操作。

传统手工 刺绣、编织、扎染 教学大纲

传统手工 刺绣、编织、扎染  教学大纲

《传统手工——刺绣、扎染、编织》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64学分:3开课对象:艺术设计服装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传统手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强调学生在理解多种传统手工技艺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制作,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运用到服装的装饰设计中。

(二)课程目的: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1、了解刺绣的发展历史,熟悉普通刺绣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同时掌握刺绣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为服装设计中需要用刺绣表现点、线、面时可以体现设计的需要。

同时提高美术修养。

2、了解传统手工扎染的发展历史,熟悉扎染工艺的工具材料及其性能特点;同时掌握扎染的基本制作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提高提高美术修养的同时,能把扎染的艺术特征运用到服饰设计中。

3、了解传统棒针、钩子编织原理,同时讲解电脑机织原理与使用。

掌握其基本技法,为服装设计中需要用于表现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解1、刺绣刺绣概述、源流、流派、历代刺绣、民间刺绣、发展,现代机绣与手工刺绣的区别,特点和种类,教授花色设计与具体针法,刺绣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2、扎染的历史发、特点、染料与面料的关系、制作方法;3、钩针、棒针的编织原理、符号识别、编织技法;在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都具有较强的实做要求。

(四)教学时数分配:序号教学内容(按章填写)学时课堂讲授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1 第一章刺绣工艺 5 15 52 第二章扎染工艺制作 5 15 53 第三章手工编织技艺4 10(五)教学方式: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到服装的装饰设计中。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1、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动手操纵相结合,整班讲授、教师示范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2、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审美,和装饰设计立意,以及的实际运用能力。

手工编织教学大纲计划

手工编织教学大纲计划

手工编织教学大纲计划手工编织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手工艺,它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物品,如毛衣、帽子、围巾、包包等。

手工编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制作物品的乐趣和成就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手工编织,以下是一份手工编织教学大纲计划。

一、目标和学习内容1.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熟悉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学习内容:-了解手工编织的历史和发展;-了解手工编织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学习基本编织针法和结扎技巧;-制作各种编织物品,如毛衣、围巾、帽子等;-学习修补和改良编织物品。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结合理论和实践,讲解手工编织的基本知识;-通过示范和实践活动,教授编织的基本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改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教学过程:-第一阶段:了解手工编织的历史和发展;-介绍手工编织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享一些著名的编织艺术家和作品。

-第二阶段:学习手工编织的基本工具和材料;-介绍编织针、钩针、细线、毛线等基本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选择和购买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

-第三阶段:学习基本编织针法和结扎技巧;-示范和讲解基本的编织针法,如平针法、编织针法、双针法等;-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基本针法的练习。

-第四阶段:制作各种编织物品;-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编织物品,如围巾、帽子、杯垫等;-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创作,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五阶段:学习修补和改良编织物品;-介绍修补编织物品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和改良自己的编织作品。

三、教学评估和反馈1.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评价,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小测验或考试,测试学生对手工编织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反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提供改进建议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四、课外拓展1.组织手工编织社团或小组,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团队合作和展示作品;2.组织手工编织比赛,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竞争;3.邀请编织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或工作坊,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传统手工刺绣编织扎染教学大纲

传统手工刺绣编织扎染教学大纲

传统手工刺绣编织扎染教学大纲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传统手工——刺绣、扎染、编织》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64学分:3开课对象:艺术设计服装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传统手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强调学生在理解多种传统手工技艺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制作,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运用到服装的装饰设计中。

(二)课程目的: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1、了解刺绣的发展历史,熟悉普通刺绣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同时掌握刺绣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为服装设计中需要用刺绣表现点、线、面时可以体现设计的需要。

同时提高美术修养。

2、了解传统手工扎染的发展历史,熟悉扎染工艺的工具材料及其性能特点;同时掌握扎染的基本制作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提高提高美术修养的同时,能把扎染的艺术特征运用到服饰设计中。

3、了解传统棒针、钩子编织原理,同时讲解电脑机织原理与使用。

掌握其基本技法,为服装设计中需要用于表现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解1、刺绣、、、、、发展,现代机绣与手工刺绣的区别,,教授花色设计与具体针法,刺绣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2、扎染的历史发、特点、染料与面料的关系、制作方法;3、钩针、棒针的编织原理、符号识别、编织技法;在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都具有较强的实做要求。

(四)教学时数分配:(五)教学方式: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到服装的装饰设计中。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1、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动手操纵相结合,整班讲授、教师示范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2、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审美,和装饰设计立意,以及的实际运用能力。

3、作业辅导、讨论、讲评与作品的分析、讨论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手工——刺绣、扎染、编织》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64
学分:3
开课对象:艺术设计服装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传统手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强调学生在理解多种传统手工技艺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制作,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运用到服装的装饰设计中。

(二)课程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
1、了解刺绣的发展历史,熟悉普通刺绣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同时掌握刺绣
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为服装设计中需要用
刺绣表现点、线、面时可以体现设计的需要。

同时提高美术修养。

2、了解传统手工扎染的发展历史,熟悉扎染工艺的工具材料及其性能特点;同
时掌握扎染的基本制作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提高提高美术修养的同
时,能把扎染的艺术特征运用到服饰设计中。

3、了解传统棒针、钩子编织原理,同时讲解电脑机织原理与使用。

掌握其基本
技法,为服装设计中需要用于表现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解1、刺绣、、、、、发展,现代机绣与手工刺绣的区别,,教授花色设计与具体针法,刺绣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2、扎染的历史发、特点、染料与面料的关系、制作方法;3、钩针、棒针的编织原理、符号识别、编织技法;在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都具有较强的实做要求。

(四)教学时数分配:
(五)教学方式: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进行实际操
作,运用到服装的装饰设计中。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
1、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动手操纵相结合,整班讲授、
教师示范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2、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审美,和装饰设计立意,以及的实际运用能力。

3、作业辅导、讨论、讲评与作品的分析、讨论相结合。

二、正文
第一章刺绣工艺
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发展等,掌握刺绣的,现代机绣与手工刺绣的区别。

2、针法与制作。

了解多种针法和表现特征、掌握主要几种针法,熟悉运用到服装中。

重点:材料与特点、掌握熟悉针法
难点:绣线与面料的匹配、花色设计与服装的有机结合、针法图案于服饰面料的结合教学要点(知识点):
1. 、、、、、发展
2.
3、花色设计
4、多种刺绣针法
类别: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针、散错针、编绣、施针、辅助针、变体绣。

各类针法10种以上,主要有齐针、抡针、套针、施针、乱针、滚针、打子、结子、网绣、挑花、纳锦、穿珠针等
学时:25学时
第二章扎染工艺制作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手工印染种类、国内外手工印染概况,熟悉手工印染的面料与染料的特点和性能,掌握扎染工具与材料基本针法制作工艺。

并能思考把扎染的艺术特征运用到服饰设计中。

重点:不同面料与各种染料的性能、扎染基本针法、制作工艺及其步骤、效果的呈现。

难点:扎染中不同针法对应不同效果的特点、染料的特性。

教学要点(知识点):
1、手工印染种类
2、国内外手工印染概况
3、手工印染概论
4、手工印染的面料与染料
5、扎染工具与材料基本针法制作工艺
学时:25学时
第三章手工编织技艺
教学要求:了解编织的发展、种类、工具、特点,掌握服装手工编织的基本技法、编织技法符号识别、电脑机织原理与使用,思考将传统编织物运用到服饰设计中。

重点:基本技法、编织技法符号识别
难点:编织技法的熟练与其在服装中的设计运用。

教学要点(知识点):
1、棒针与钩针的种类、工具、特点
2、编织的基本技法
3、编织技法符号识别
4、电脑机织原理与使用
学时:14学时
三、考核方式及其要求
本课程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采用专项练习、写生绘图等方法进行评估。

该课程成绩总分值为100分,由三部分构成:
第1部分为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该成绩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进度,对学生平时各阶段作业分别进行评分,并以其和除以阶段作业次数,所得分数为课程的平时作业成绩。

其中阶段作业次数不应少于2次。

第2部分为课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该成绩是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在课程最后阶段的作业所进行的评分。

第3部分为学习状态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考勤、学习状态、学习进步幅度等情况,进行评分。

四、课程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实际操作性课程,共有40节操作课,教师应准备教学范例、示范、多媒体资料、集体讲解加个别辅导;学院教学主管部门准备专业教室、工作室,制作用具、器具(电炉、染锅、染料等),及多媒体教室等。

学生按上课老师要求准备课程所需工具与材料。

五、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扎染艺术设计教材》杨建军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
1、《工艺制作实践》余乐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创意手工染》[美]凯特着陈英译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年
3、《时尚刺绣》良品编着成都时代出版社
4、《经典刺绣针法与花样》张淑艳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利用线头编织》崔希怡编着青岛出版社2008年
执笔人:倩
审核人:
批准人:
2011年 6月 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