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1.3编制范围 (1)

2 工程概况 (1)

3 施工工艺流程 (2)

4 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2)

4.1螺栓间距超标 (2)

4.2限界和高程出现偏差 (2)

4.3螺栓被撞歪 (3)

4.4钢筋加工 (3)

4.5混凝土施工 (3)

5接触网基础施工的成功经验 (4)

5.1现有施工方法的改进 (4)

5.2现场控制螺栓精度的方法 (5)

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深茂铁路三分部

二〇一六年四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新建铁路深圳至茂名段开平至恩平区间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

4)、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肆房2010-830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等。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工程施工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3编制范围

适用于DK206+768.2-DK206+960.7段路基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

2工程概况

已施工的DK206+768.2-DK206+960.7段路基全长192.5m,该段路基段落接触网支柱类型分为ZJ-B-2、ZJ-B-3、LXZJ,分别有4个、4个、2个。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均采用履带式旋挖钻机成孔,ZJ-B-2、ZJ-B-3、LXZJ埋深分别为5.2m、4.2m、3.0m。桩身及承台混凝土强度均为C30。桩身及承台均配有钢筋。为了满足施工需求,本分部设置涵洞九工班进行桩基钻孔施工、桩身及承台混凝土灌注。砼由分部3#搅拌站统一拌合,桩基及承台钢筋由分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供应。

3施工工艺流程

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至设计深度、清孔→检孔→吊装钢筋笼→浇筑桩身混凝土→绑扎承台钢筋→安装预埋地脚螺栓→焊

接接地端子→安装承台模板→浇筑承台混凝土→养护、拆模。

4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4.1螺栓间距超标

要控制好在加工场内焊接基础螺栓的精度,首先是要有精确的模板,模板上的孔位出现偏差,导致所有焊接来的基础螺栓间距都会出现同样的偏差,而导致浇制后螺栓偏差超标的最多的原因就是模具的问题。有的加工场的模板有两三个孔位都是偏差1~2个mm的,有的加工场的模板的孔径达到45mm,采用这样的模板焊接后的基础螺栓间距肯定是超标的。要加工高精度的模板,必须到有数控机床的加工厂进行加工,环形混凝土柱基础螺栓模板孔径为42mm。加工后用游标卡尺进行孔径和孔位的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加工平台顶部采用双层模板进行固定,可以保证基础螺栓整体的垂直度和螺栓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

4.2限界和高程出现偏差

目前控制接触网基础螺栓间距的方法是提前将基础螺栓在加工场

内提前焊接好后,待基础坑开挖好后,再将焊接好后的基础螺栓运到现场,之后采取吊装的方式控制基础的高程、限界和扭面。这种施工方法的好处是现场操作人员不用考虑螺栓间距的问题,只是控制螺栓高程和限界,减少现场操作人员的强度。这种方法不是不能采用,关键是要控制好两个环节,一是控制好在加工厂内焊接基础螺栓的精度,二是控制好从加工场到施工现场的装卸和运输环节。

4.3螺栓被撞歪

要控制好从加工场到施工现场的装卸和运输环节,减少因碰撞造成的螺栓间距超标。加工场焊接后的基础螺栓整体很重,有点地方可能存在两三个人抬起扔到车上或从车上往下滚地面,这都会造成螺栓间距超标。在施工便道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遇到坑位或斜坡时缓踩刹车,避免螺栓出现碰撞。

4.4钢筋加工

1)、钢筋进货渠道混乱,供货单与现场施工用钢筋不相符。遇此情况,工地相关人员应做好每批钢筋进场时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和供货单数量、质量是否与现场进货钢筋一致,并做好记录。

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接头面积百分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做到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

3)、施工现场经常出现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不足的情况。对于钢筋连接中出现长度不足的质量问题,如采取返工困难或损失较大时,也可采取增设1-2根补强短钢筋,直径略小于原主筋,长度为35d的两倍。梁纵向受力钢筋搭接范围内箍筋未按要求配置等问题。

4)、在钢筋工程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往往忽视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使钢筋保护层达不到规范要求。出现梁底筋漏放或少放垫块,要求梁钢筋布置好后,施工人员应认真做好实测实量记录,发现偏差及时督促施工人员纠正。钢筋加工时,要认真复核检查梁箍筋内净尺寸,并作好实测实量检查记录。

4.5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结构工程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强度等级偏低,原因是没有

按要求施工,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正确的做法是在拌制混凝土所用水泥、粗(细)骨料和外加剂等都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配合比必须按有资质的试验室发出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进行配制,准确按质量比计量投料,搅拌混凝土拌合采用机械搅拌,加料顺序为粗骨料→水泥→细骨料→水,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在运输和浇捣混凝土时必须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前进行,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质量和养护时间。

2)、混凝土拆模后表面出现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等,检查是否是以下几方面造成,混凝土拆模过早,模板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混凝土塌落度、和易性不好,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不分层或分层过厚,布料顺序不合理,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规定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导致混凝土离析,漏振或振捣不实。正确的处理方法,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表面清洁光滑,钢模应保证边框平直,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或均匀涂刷脱模剂,按规定要求合理布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通过,浇筑密实。

(3)混凝土收缩裂缝出现在新浇筑并暴露在空气中的结构构件表面,有塑态收缩、沉陷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凝结时间收缩等收缩裂缝,重点检测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是否合格,如骨料含泥量过大,水泥或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偏大,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振捣差,养护不及时或养护差。解决的办法是选用合格的原材料,根据现场情况、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由有资质的试验室配制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确保搅拌质量,确保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确保混凝土及时养护,并保证养护质量满足要求。

5接触网基础施工的成功经验

5.1现有施工方法的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