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合集下载

物化习题(下)

物化习题(下)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练习题一、判断题: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9.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0.若a(CaF2) = 0.5,则a(Ca2+) = 0.5,a(F-) = 1。

二、单选题: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A) 0.1M KCl水溶液; (B) 0.001M HCl水溶液;(C) 0.001M KOH水溶液; (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A) 电导; (B) 电导率;(C) 摩尔电导率; (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A) κ增大,Λm增大; (B) κ增大,Λm减少;(C) κ减少,Λm增大; (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 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A) CuSO4 ; (B) H2SO4 ; (C) NaCl ; (D) HCl 。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 练习题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 练习题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练习题1、下列物质一定是电解质的是:()A .氨 B. 液体时能导电的的纯净物 C. 硫酸钡 D. 能导电的物质2、下列电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NaHCO3=Na++H++CO32-B.NaHSO4=Na++H++SO42-C.H2SO4=2H++SO42-D.KClO3=K++Cl-+3O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C.可导电的物质未必是电解质D.氯水可导电,故它是电解质4、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之后,溶液中下列离子数目明显减少的是()A.硝酸根离子 B. 钠离子 C. 钡离子 D. 碳酸氢根离子5、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钠和水的反应: 2Na + 2H2O = 2Na+ + 2OH-+ H2↑B.铁和稀硫酸反应: 2Fe + 6H+ = 3Fe3+ +3H2↑C.锌和硫酸铜反应: Zn + Cu2+ = Zn2+ + Cu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Ca2+ + CO32-= CaCO3↓6、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H+NO3-OH-B.Ca2+ NO3-CO32-OH-C.K+H+ Cl-SO42-D.Ba2+Cl-H+SO42-7、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氢氧化铜和盐酸;氢氧化铜和醋酸B.氯化钡和硫酸钾;氢氧化钡和硫酸C.碳酸氢钠和硫酸;碳酸钠和盐酸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氯化钙和碳酸钾8、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A.NH4+、Al3+、SO42-、NO3-B.K+、Na+、NO3-、CO32-C.K+、MnO4-、NH4+、NO3-D.Fe3+、K+、SO42-、NO3-9、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是( )A.由弱变强B.由强变弱C.由强变弱,再变强D.由弱变强,再变弱10、某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已知亚硫酸根易被稀硝酸氧化为硫酸根)A.一定含有SO42-B.一定含有Ag+C.至少含有SO42-或SO32-或Ag+ D.一定含有Ag+、SO42-11、下列各组中两个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CH3COOH和Na2CO3与CH3COOH和NaHCO3B.AgNO3和HCl与Ag2CO3和HClC.BaCl2和Na2SO4与Ba(OH)2与H2SO4D.KOH和CH3COONH4与Ba(OH)2与NH4Cl12、下列四种物质:Fe粉、石灰水、Na2CO3溶液、稀盐酸两两混合后,将发生的离子反应有()A.1个B.2个C.3个D.4个13、和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Zn2++2OH-=Zn(OH)2↓ZnCO3+2NaOH=Zn(OH)2↓+Na2CO3 B.Ba2++SO42-=BaSO4↓Ba(OH)2+H2SO4=BaSO4↓+2H2O C.Ag++Cl-=AgCl↓AgNO3+NaCl=AgCl↓+NaNO3D.Cu+2Ag+=Cu2++2Ag↓Cu+2AgCl=2Ag+CuCl214、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B.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H++OH-=H2OC.碳酸钙与稀硝酸:CaCO3+2H+=2Ca2++ CO2↑+H2O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Cu2++SO42-+Ba2++2OH-=Cu(OH)2↓+BaSO4↓15、将两种物质的溶液相混合,有魄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消失并有气泡生成,再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则这两种物质是()A.MgCl2和Na2CO3B.K2SO4和BaCl2C.NaOH和CuSO4 D. K2CO3和Ca(NO3)216、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检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 SO32-、OH-、Cl-、K+ B. Na+、NO3-、OH-、Cl-C. K+、Na+、NO3-、Cl- D. K+、CO32-、 H+、Ba2+1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C)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Al3++4OH-=AlO2-+2H2O(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2.18、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A.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B.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NH3通入CH3COOH溶液中D.NH3通入盐酸中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强弱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20、除去括号中杂质,写出所加试剂以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SO42-(CO32-)所加试剂;离子方程式。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含答案(高二)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含答案(高二)

word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弱电解质的电离1、在0.10mol·L-1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后,引起的变化是A.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B.NH3·H2O的电离常数增大C.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变D.溶液的pH增大2、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水稀释,溶液中c(H+)一定增大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在100mL 0.lmol·L-1醋酸溶液中,欲使溶液的pH及电离度均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人少量0.lmol·L-1醋酸溶液B.加人l00mL水C.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D.加热4、(多选)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醋酸的电离度:c<b<a B.溶液的PH值:b<a<cC.蘸取a点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值一定偏大D.若分别取a、b、c三点的溶液各10mL,各用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b>c5、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H+)B. K a(HF)C.c(F-)/c(H+)D. c(H+) / c(HF)6、(多选)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溶液B、升高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D、加水7、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3COO-)=0.01mo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一样多B、它们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溶液所消耗的NaOH多C、两种溶液的c(H+)相同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Cl-)<n(CH3COO-)8、“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物质酸性(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给出(接受)质子能力的大小。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物理化学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物理化学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物理化学电化学部分练习题(Ⅰ)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1. 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l ·kg -1和0.1 mol ·kg -1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 Ω 和500 Ω,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A) 1 : 5 (B) 5 : 1 (C) 10 : 5 (D) 5 : 102. 298 K 时,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0.005 mol ·kg -1 的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γ ±,1和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γ ±,2 (C) γ ±,1<γ ±,2 (D) γ ±,1≥ γ ±,23. 在HAc 解离常数测定的实验中,总是应用惠斯顿电桥。

作为电桥平衡点的指零仪器,结合本实验,不能选用的是:()(A) 耳机 (B) 电导率仪 (C) 阴极射线示波器 (D) 直流桥流计4. 1-1型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A) 强电解质 (B) 弱电解质 (C) 无限稀释电解质溶液 (D) 摩尔浓度为1的溶液二、填空题1. CaCl 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____)Cl(2)Ca ()CaCl (-m 2m 2m ∞+∞∞+=λλ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0.3 mol ·kg -1 Na 2HPO 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____0.9________ mol ·kg -1 。

3. 浓度为0.1 mol ·kg -1 的MgCl 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__0.3_________________ mol ·kg -1 。

电解质溶液高考专题练习

电解质溶液高考专题练习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高考专练1.(2013·广东理综·12)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4的醋酸中:c(H+)=4.0mol·L-1B. 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3-)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D. 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2.(2013·上海化学·19)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2 CN- + H2O + CO2→ 2HCN + CO32-B.2 HCOOH + CO32-→ 2HCOO- + H2O + CO2↑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3.(2013·四川理综化学·5)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 ·L—1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mol·L-1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 =c(H+)4、(2013·天津化学·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C、在Na2S稀溶液中,c(H+) = c(OH-) - 2c(H2S) - c(HS-)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5.(2013·安徽理综·13)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K W1X10-9① HSO 3- + H 2O H 2SO 3 + OH - ② HSO 3- H + + SO 32-,向0.1mol ·L -1的NaHSO 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加入少量金属Na ,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O 3-)增大B . 加入少量Na 2SO 3固体,则c(H +) + c(Na +) = c(HSO 3-) + c(OH -) +12c(SO 32-)C . 加入少量NaOH 溶液,233(SO )(HSO )c c --、(OH )(H )c c -+的值均增大 D . 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 +) = c(SO 32-)>c(H +) = c(OH -) 6.(2013·江苏化学·14)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 3(M :Mg 2+、Ca 2+、Mn 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

高考化学练习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共26小题)1.(2015•安徽)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 ﹣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真题集萃.分析:氢氧化钠为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一水合氨为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相同体积与浓度的氢氧化钠与一水合氨其中和能力是相同的,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NaOH完全电离,NH3•H2O部分电离,因此c(OH ﹣)>0.1mol/L,c(Na+)=0.1mol/L,c(NH3•H2O)<0.1mol/L,故c(OH﹣)>c(Na+)>c(NH3•H2O),故A错误;B、在此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盐酸,存在电中性原则:c(NH4+)+c(H+)+c(Na+)=c(OH﹣)+c(Cl﹣),由于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故c(Na+)=c(Cl﹣),即c(NH4+)+c(H+)=c(OH﹣),故B正确;C、加入盐酸至pH=7时,溶液呈中性,即c(H+)=c(OH﹣),那么c(NH4+)+c(Na+)=c(Cl﹣),即c(Cl﹣)>c(Na+),故C错误;D、加入20mL盐酸时,此时溶液恰好为氯化钠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此时溶液呈酸性,即存在c(H+)>c(OH﹣),那么c(NH4+)+c(Na+)<c(C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易错点为C,注意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2.(2015•广东)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考点:水的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A、由图可知abc为等温线;B、由b点计算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4;C、b点到a点,氢离子浓度变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据此解答即可;D、稀释不会引起水的离子积的改变,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图可知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bc为等温线,故升高温度,不能由c 到b,故A错误;B、b点c(H+)=c(OH﹣)=1.0×10﹣7,故K W=1.0×10﹣7×1.0×10﹣7=1.0×10﹣14,故B错误;C、加入FeCl3,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铁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由b到a),符合图象变化趋势,故C正确;D、由c点到d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温度不变,K不变,故不能利用稀释使其形成此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以及水电离的影响因素,掌握水的离子积为温度的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2015•海南)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A.NO2B.SO2C.SO3D.CO2考点:p H的简单计算.分析: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N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S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2=NaHSO3;SO3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3=NaHSO4;C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根据反应产物的酸碱性判断.解答:解: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N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NaNO2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S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2=NaHSO3,NaHSO3在溶液中即电离又水解,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弱酸性;SO3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SO3=NaHSO4,NaH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强酸性;CO2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NaHCO3在溶液中即电离又水解,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弱碱性;综上可知,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SO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题目涉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盐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物质之间反应判断产物以及溶液的酸碱性.4.(2015•四川)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溶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1.0×10﹣7mol/LB.c(Na+)=c(HCO3﹣)+c(CO32﹣)+c(H2CO3)C.c(H+)+c(NH4+)=c(OH﹣)+c(HCO3﹣)+2c(CO32﹣)D.c(Cl﹣)>c(NH4+)>c(HCO3﹣)>c(CO32﹣)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根据Kw=c(H+)×c(OH﹣)=1.0×10﹣14计算;B.根据物料守恒即c(Na)=c(C)分析;C.根据电荷守恒分析;D.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c(Cl﹣)>c(NH4+),HCO3﹣的电离程度很小.解答:解:A.Kw=c(H+)×c(OH﹣)=1.0×10﹣14,已知pH<7,即c(H+)>1.0×10﹣7mol/L,则<1.0×10﹣7mol/L,故A正确;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即c(Na)=c(C),所以c(Na+)=c(HCO3﹣)+c(CO32﹣)+c(H2CO3),故B正确;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NH4+)=c(OH﹣)+c(HCO3﹣)+2c(CO32﹣)+c (Cl﹣),由于析出部分NaHCO3晶体,则c(Na+)<c(Cl﹣),所以c(H+)+c(NH4+)>c(OH﹣)+c(HCO3﹣)+2c(CO32﹣),故C错误;D.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c(Cl﹣)>c(NH4+),由于析出部分NaHCO3晶体,则HCO3﹣浓度减小,HCO3﹣的电离程度很小,所以c(CO32﹣)最小,即c(Cl﹣)>c(NH4+)>c(HCO3﹣)>c(CO3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用方法.5.(2015•广东)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Ba2+、Br﹣、CO32﹣B.Cl﹣、SO32﹣、Fe2+、H+C.K+、Na+、SO42﹣、MnO4﹣D.Na+、H+、NO3﹣、HC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相互促进水解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Ba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SO32﹣、H+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H+、HCO3﹣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2015•四川)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Na+、NH4+、NO3﹣、Mg2+可以大量共存B.通入CO2气体产生蓝色沉淀C.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 u2++S2﹣=CuS↓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与硫酸铜也不反应;B.通入CO2气体,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C.H2S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络离子.解答: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与硫酸铜也不反应,则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B.通入CO2气体,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不能生成蓝色沉淀,故B错误;C.H2S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故C错误;D.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络离子,则离子反应为Cu2++4NH3•H2O=[Cu(NH3)4]2++4H2O,故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及离子反应,为高频考点,为2015年高考真题,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及络合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7.(2015•上海)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O32﹣、Cl ﹣、OH﹣、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3种B.4种C.5种D.6种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溶液无色,则一定不存在有色的Fe3+;在其中加入金属铝,发生反应并放出H2,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为酸性,则不存在OH﹣、NO3﹣、CO32﹣,若呈碱性,则不存在Al3+、H+、NH4+、Fe3+,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有色的Fe3+;溶液中加入金属铝,发生反应并放出H2,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溶液为酸性,则不存在:OH﹣、NO3﹣、CO32﹣,阴离子只能为Cl﹣,阳离子可以为:H+、NH4+、Ba2+、Al3+,最多存在5种离子;若呈碱性,则不存在Al3+、H+、NH4+、Fe3+,阳离子只能为Ba2+,则一定不存在CO32﹣,可存在的离子为:Ba2+、Cl﹣、OH﹣、NO3﹣,则最多只有4种,根据分析可知,最多存5种离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离子反应和种类的判断,综合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题目无色以及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特点,特别注意硝酸不能生成氢气.8.(2014•江苏)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象,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弱电解质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考点:水的电离;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水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电离平衡;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化合物;C.氢氧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双氧水;D.液体水变成冰,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解答:解:A.水为极弱的电解质,能够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A正确;B.可燃冰为甲烷和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并不是可燃烧的水,故B错误;C.氢氧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水、双氧水,故C错误;D.冰中存在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水的组成结构及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水的电离,明确可燃冰的组成及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9.(2014•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浓氨水和氯化铁之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B、醋酸钠中加入盐酸会发生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产物是碳酸钙和碳酸钠;D、根据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来回答判断.解答:解:A、浓氨水和氯化铁之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不会获得胶体,故A错误;B、醋酸钠中加入盐酸会发生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所以醋酸根离子浓度会减小,故B错误;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产物是碳酸钙和碳酸钠,并不会获得氢氧化钙,故C 错误;D、氢氧化铜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OH)2⇌Cu2++2OH﹣,Cu(NO3)2溶液中铜离子会抑制沉淀溶解平衡的右移,所以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性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关键,难度中等.10.(2014•上海)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中()A.c(Ca2+)、c(OH﹣)均增大B.c(Ca2+)、c(OH﹣)均保持不变C.c(Ca2+)、c(OH﹣)均减小D.c(OH﹣)增大、c(H+)减小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加入CaC2,与水发生CaC2+2H2O=Ca(OH)2+HC≡CH↑,反应消耗水,结合Ca(OH)2(s)⇌Ca2+(aq)+2OH﹣(aq)的影响因素解答.解答:解:加入CaC2,与水发生CaC2+2H2O=Ca(OH)2+HC≡CH↑,反应消耗水,因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则反应后一定有Ca(OH)2析出,则溶液浓度不变,故选B.点评:本题为2014年上海考题,涉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反应的原理以及溶解平衡的特点,难度不大.11.(2014•海南)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考点:电解原理;真题集萃.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是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回答判断.解答:解:A、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该极区碱性增强,遇到酚酞溶液呈红色,故A正确;B、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逸出气体氢气,故B正确;C、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阳极上是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故C正确;D、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生成氢氧化钾溶液,溶液的pH变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12.(2014•四川)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 NaHCO3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B.20mL 0.1mol/L CH3COONa溶液与10mL 0.1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c(Cl﹣)>c(CH3COOH)>c(H+)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c(NH4+)+c(OH﹣)D.0.1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 (H+)+c(CH3COOH)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L的Na2CO3,碳酸根离子两步水解都生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只有第一步水解生成HCO3﹣;B.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但醋酸电离和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都较小;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呈碱性,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结合电荷守恒判断;D.二者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解答:解:A.二者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L的Na2CO3,碳酸根离子两步水解都生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只有第一步水解生成HCO3﹣,所以c(HCO3﹣)<c (OH﹣),故A错误;B.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但醋酸电离和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都较小,所以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H3COO﹣)>c(Cl﹣)>c(CH3COOH)>c(H+),故B正确;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呈碱性即c(OH﹣)>c(H+),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OH﹣)=c(H+)+c(NH4+),且c (OH﹣)>c(H+),所以c(Cl﹣)<c(NH4+),所以c(Cl﹣)+c(H+)<c(NH4+)+c(OH﹣),故C错误;D.二者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 (CH3COO﹣)+c(OH﹣)=c(H+)+c(Na+),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CH3COO﹣)+c(CH3COOH),所以得c(OH﹣)=c(H+)+c(CH3COOH),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溶液酸碱性再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来分析解答,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高考高频点,常常与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结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13.(2014•天津)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c(OH﹣)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D.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c(C2O42﹣)+c (H2C2O4)]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NaHSO4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守恒分析判断;B、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碘化银;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碳酸分步电离,第二步电离微弱;D、依据溶液中元素物料守恒计算分析.解答:解:A、NaHSO4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分析,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NaHSO4 =Na++H++SO42﹣,H2O⇌H++OH﹣,溶液中质子守恒,c(H+)=c(SO42﹣)+c(OH﹣),故A正确;B、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碘化银,c(Ag+)>c(Cl﹣)>c(I﹣),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碳酸分步电离,第二步电离微弱,H2CO3⇌H++HCO3﹣,HCO3﹣⇌H++CO32﹣,c(H+)>c(HCO3﹣)>2c(CO32﹣),故C错误;D、依据溶液中元素物料守恒计算,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2c(Na+)=3[c(HC2O4﹣)+C(C2O42﹣)+c(H2C2O4)],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平衡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应用,电解质溶液中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2014•广东)常温下,0.2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NaA 溶液呈碱性,则c(OH﹣)>c(H+),一般来说,盐类的水解程度较低,则有c(A﹣)>c(OH﹣),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为:c(Na+)=c(A﹣)+c(HA).A.HA为弱酸;B.该混合液pH>7;C.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D.Y表示HA,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得到c(A﹣)+c(Y)=c(Na+).解答:解: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NaA溶液呈碱性,则c(OH﹣)>c(H+),一般来说,盐类的水解程度较低,则有c(A﹣)>c(OH ﹣),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 表示HA,Z表示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得到:c(Na+)=c(A﹣)+c(HA).A.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等浓度0.2mol/L混合,二者恰好反应:HA+NaOH=NaA+H2O,所得溶液为NaA溶液,溶液中中A﹣浓度小于0.1mol/L,说明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NaA水解,HA为弱酸,故A错误;B.c(Na+)>c(A﹣),说明NaA水解,A﹣+H2O⇌HA+OH﹣,该混合液pH>7,故B错误;C.HA是弱电解质,则有c(A﹣)>c(OH﹣),c(OH﹣)除了水解产生的还有水电离的,因此c (OH﹣)>c(HA),所以有:c(Na+)=0.1mol/L>c(A﹣)>c(OH﹣)>c(HA)>c(H+),即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故C错误;D.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A﹣)+c(HA),Y表示HA,得到c(A﹣)+c(Y)=c(N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根据酸的强弱结合物料守恒、电荷守恒分析解答,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PH值、盐类水解等,判断一元酸HA是弱酸为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5.(2014•山东)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 ﹣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开始时,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氨水过量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B.根据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该比值与氢氧根离子成反比,电解氨水的过程中,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C.根据物料守恒,醋酸和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但是溶液体积增大,二者的浓度之和逐渐减小;D.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氨水与醋酸的浓度、体积相等时,溶液显示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解答:解:A.酸溶液、碱溶液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显示中性前,随着氨水的加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氨水过量后,随着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所以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B.当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开始时溶液为CH3COOH和CH3COONH4的混合物,由CH3COONH4的水解常数K h=,随着氨水的加入,c(H+)逐渐减小,Kh不变,则变小,当加氨水至溶液显碱性时,氨水的电离常数K b=,c(OH﹣)与氢离子浓度成反比,随着氨水的滴入,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电离常数K不变,所以逐渐减小,即始终减小,故B错误;C.n(CH3COOH)与n(CH3COO﹣)之和为0.001mol,始终保持不变,由于溶液体积逐渐增大,所以c(CH3COOH)与c(CH3COO﹣)之和逐渐减小,故C错误;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醋酸和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二者的电离常数相等,所以溶液显示中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溶液定性判断及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明确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16.(2014•广东)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SO42﹣B.Fe2+、H+、SO32﹣、ClO﹣C.Mg2+、NH4+、Cl﹣、SO42﹣D.K+、Fe3+、NO3﹣、SCN﹣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络合物、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双水解的就能共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Ca2+、SO42﹣生成微溶物硫酸钙,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酸性条件下,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SO32﹣氧化为Fe3+、SO42﹣,所以不能共存,故B 错误;C.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所以能共存,故C正确;D.Fe3+、SCN﹣生成络合物Fe(SCN)3,所以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明确离子共存条件是解本题关键,知道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注意:硫酸钙是微溶物,少量时能在水溶液中共存,但不能大量存在,为易错点.17.(2014•安徽)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D.1L O.1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 Fe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铁离子能够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B.根据电荷守恒判断,该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C.该离子方程式不满足硫酸铁、氢氧化钡的化学组成关系;D.根据n=cV计算出硫酸铁及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及m=nM计算出铁的质量.解答:解:A.Fe2(SO4)3溶液中的Fe3+与C6H5OH发生显色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铁离子能够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题目方程式未配平,故B错误;C.Fe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的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42﹣+3Ba2++6OH﹣═2Fe(OH)3↓+3BaSO4↓,故C错误;D.1L O.1mol•L﹣1该溶液中含有溶质硫酸铁0.1mol,0.1mol硫酸铁中含有0.2mol铁离子,与足量锌反应可以生成0.2mol铁,生成铁的质量为11.2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常见的离子之间不能共存的情况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8.(2013•重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 NaOH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c(X﹣),故K(AgI)<K(AgCl)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KClO3和三氧化硫的水溶液都能导电,KClO3是电解质,但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B.CH3COOH不完全电离,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CH3COO﹣),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显碱性,则中性时应使醋酸过量;C.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反应中碳酸氢钠提供氢离子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Al(OH)3;D.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说明溶解度S(AgCl)>S(AgI),所以K(AgCl)>K (AgI);解答:解:A.电解质是熔融态或水溶液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氯酸钾溶于水自身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能导电是电解质;SO3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电离出阴阳离子的物质是硫酸而不是三氧化硫,所以SO3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CH3COO﹣),若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显碱性,则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显中性时应使醋酸过量,即V醋酸>V NaOH,故B错误;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由于酸性:HCO3﹣>Al(OH)3,根据强酸制备弱酸,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反应中碳酸氢钠提供氢离子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生成Al(OH)3,AlO2﹣+HCO3﹣+H2O=Al(OH)3↓+CO32﹣有沉淀生成,无气体生成,故C错误;D.向AgCl沉淀中滴入稀KI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AgCl转变为黄色沉淀AgI,说明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沉淀易转化为更难溶沉淀,越难溶物质其饱和溶液中电离出相应离子浓度越小,故K(AgI)<K(Ag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酸碱中和、氢氧化铝、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等知识,掌握它们的相关本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9.(2013•天津)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不变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高一化学电解质溶液练习题1

高一化学电解质溶液练习题1

高一化学电解质溶液练习题1
以下是一些关于电解质溶液的练题,供高一化学学生练和巩固知识。

每道题目都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正确答案,并核对答案。

1. 电解质溶液是指:
a. 只含有阳离子的溶液
b. 只含有阴离子的溶液
c. 含有离子的溶液
d. 不含有离子的溶液
正确答案:c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纯水
b. 无机酸溶液
c. 烧碱溶液
d. 面粉溶液
正确答案:b、c
3. 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是:
a.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能够传导电流
b. 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能够传导电流
c.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能够传导电流
d. 电解质溶液中的分子能够传导电流
正确答案:c
4.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是如何形成的?
a. 电解质溶液中的分子在溶剂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离子
b.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来自溶质和溶剂分子的离子化
c. 电解质溶液中的分子通过溶剂的分解产生离子
d.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是永久存在的
正确答案:b
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食盐溶液
b. 醋溶液
c. 高锰酸钾溶液
d. 纯净水溶液
正确答案:d
这些练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理解。

完成这些练题后,建议学生查看答案并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以便及时纠正任何错误。

祝你学习顺利!。

电解质溶液练习15题

电解质溶液练习15题

电解质溶液练习15题1、按酸碱质子理论考虑,在水溶液中既可作酸亦可作碱的物质是()A、Cl -B、NH 4+C、HCO 3-D、H 3O +正确答案:C2、在反应BF 3+NH 3=F 3BNH 3中,BF 3为()A、Arrhenius 碱B、Bronsted 酸C、Lewis 碱D、Lewis 酸正确答案:D3、NH 4+的共轭碱是()A、OH -B、NH 3C、NH 2-D、NH 2-正确答案:B4、不是共轭酸碱对的一组物质是()A、NH 3、NH 2-B、NaOH、Na +C、OH -、O 2-D、H 3O +、H 2O正确答案:B5、H 2PO 4-的共轭碱是()A、H 3PO 4B、HPO 42-C、H 2PO 4-D、PO 43-正确答案:B6、化学反应Ag(NH 3)2++Br -=AgBr↓+2NH 3按照路易斯酸碱理论,它应属于()A、碱取代反应B、置换反应C、酸取代反应D、沉淀反应正确答案:A7、根据软硬酸碱原理概念,下列物质属于软酸的是()A、H +B、Ag +C、NH 3D、AsH 3正确答案:B8、下列离子中,碱性最强的是()A、NH 4+B、CN -C、Ac -D、NO 2-正确答案:B9、室温下,同浓度的Na 3PO 4,Na 2HPO 4,NaH 2PO 4溶液的水解度是()A、Na 3PO 4最大B、Na 2HPO 4最大C、NaH 2PO 4最大D、三者相等正确答案:A10、在常压下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中,下列物种浓度最高的是()A、H 2CO 3B、CO 2C、HCO 3-D、CO 32-正确答案:B11、在0.10L 0.10mol·L -1HAc 溶液中,加入0.10molNaCl 晶体,溶液的pH 值将会()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B解析:盐效应12、下列各组混合液中,能作为缓冲溶液的是()A、10ml 0.2mol·L -1HCl 和10ml 0.1mol·L -1NaClB、10ml 0.2mol·L -1HAc 和10ml 0.1mol·L -1NaOHC、10ml 0.2mol·L -1HAc 和10ml 0.3mol·L -1NaOHD、10ml 0.2mol·L -1HCl 和10ml 0.2mol·L -1NaOH正确答案:B13、下列溶液中不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A、NH 3和NH 4ClB、NaH 2PO 4和Na 2HPO 4C、HCl 和过量的氨水D、氨水和过量的HCl正确答案:D14、pH值为9.40的溶液中OH-离子浓度为()A、4.0×10-10mol·L-1B、2.5×10-9mol·L-1C、4.0×10-6mol·L-1D、2.5×10-5mol·L-1正确答案:D15、pH=1.0和pH=3.0的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A、0.3B、1.0C、1.3D、1.5正确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赛辅导练习电解质溶液i.已知同温同浓度时①HCO3比H2S电离度大,②H2S比HCO3-电离度大,则下列反应不2正确的是A Na2CO3+H2S=NaHCO3+NaHSB Na2S+H2O+CO2=NaHS+NaHCO3C 2NaHCO3+H2S=Na2S+2H2O+2CO2D 2NaHS+H2O+CO2=Na2CO3+2H2Sii.向NaCN的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NaCN水解程度增大的是①NaOH ②NaCN ③NH4Cl ④Na2CO3⑤H2O ⑥HCN ⑦HClA ①②③B ①⑤⑥C ①③⑤D ③⑤⑦iii.物质的的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F和NaCN溶液中,离子总数的关系正确的是(已知HF 比HCN易电离)A NaF=NaCNB NaF>NaCNC NaF<NaCND 无法确定iv.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升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的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A KClB Mg(OH)2C Na2CO3D MgSO4v.等体积的下列溶液,阴离子的总浓度最大的是A 0.2mol/L K2SB 0.1mol/L Ba(OH)2C 0.2mol/L NaClD 0.2mol/L (NH4)2SO4vi.0.01mol/L的Na 2HPO4溶液中存在如下的平衡:HPO42-H++PO43-,且溶液的pH 值大于7,现欲使溶液中的HPO42-、H+、PO43-的浓度均减小,则加入下列物质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A 加盐酸B 加石灰C 加烧碱D 加水稀释vii.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并维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的pH值增大B 溶液的pH值减小C 溶液中的Ca2+总数减少D 溶液中的Ca2+总数增加viii.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有晶体析出②[Ca(OH)2]增大③pH不变④[H+][OH-]的积不变⑤[H+]一定增大A ①B ①③C ①②④D ①⑤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给出质子后变成碱,碱接受质子后成酸,酸=碱+质子,此式中右边的碱是左边的酸的共轭碱,左边的酸是右边的碱的共轭酸。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两性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传递反应。

超酸是指酸性比普通无机酸强106~1010倍的酸。

魔酸(HSO3F—SbF5)是已知最强的超酸,它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许多物质(如H2SO4)在魔酸中可获得质子(即质子化)。

ix.NH3的共轭酸是A NH4+B NH2-C HCONH2D -NH2x.下列物质中不具有两性的是A NH3B NaHCO3C H2OD Na3PO4xi.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NH3+H2OB NaHCO3+HClC H2+CuOD (NH4)2S+NaOH(产生气体)xii.对H2SO4溶于魔酸中所表现出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表现出强酸性B 表现出弱酸性C 表现出碱性D 1mol H2SO4可电离出2mol H+xiii.根据酸碱的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这个理论,下列微粒:①HS-,②CO32-,③HPO42-,④NH3,⑤OH-,⑥H2O,⑦HCO3-,⑧HAc,⑨KHSO4 (1)只属于碱的微粒是:;(2)只属于酸的微粒是:;(3)属于两性的微粒是:。

(填编号)。

xiv.如何证明CHCOOH是一种弱酸?3xv.酸的强弱除与本性有关外,还与溶剂有关,如HAc和HF在水溶液为弱酸,且酸性HAc <HF;若在液氨中两者皆为强酸,这种效应称为拉平效应。

(1)HAc、HF在液氨中呈强酸性的原因是。

(2)某些溶剂对酸有区分效应,为区分HCl、HClO4、H2SO4、HNO3的酸性强弱,应选用下列何种溶剂?A H2OB 液氮C 冰醋酸D 乙二胺上述四种酸在你所选用的试剂中,酸性最强的是。

(3)在液氨中,NaAc+HCl=NaCl+HAc这一反应能否发生?为什么?xvi.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BrF3溶剂中,BrF2AsF6属于哪类物质?试说明之。

(2)纯硫酸具有高沸点、高粘度,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一般离子在纯硫酸中的迁移速度很慢,试推测什么样的离子在纯硫酸中的迁移速度特别快,并解释你的推测。

(3)H3PO3与碱反应仅形成两种类型的盐,这说明H3PO3是几元酸?画出其结构式并写出固体H3PO3加热时的分解方程式。

(4)当SbF5加到氟磺酸中,获得一种超酸(superacid),试写出有关反应式来说明超酸的形成。

超酸体系能否在水溶液中形成?试说明你的结论(注:超酸的酸性比强酸如HNO3、H2SO4的浓水溶液大106~1010倍)。

xvii.在测定液态BrF电导时发现,20℃时导电性很强,说明该化合物在液态时发生了电离,3存在阴、阳离子。

其他众多实验证实,存在一系列明显离子化合物倾向的盐类,如KBrF4、(BrF2)2SnF、ClF3·BrF3等。

由此推断液态BrF3电离时的阴阳离子是xviii.0.1mol/L的NaHCO3溶液的pH值为8,相同浓度的NaAlO2溶液的pH值为11,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和,可能发生的现象是,其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xix.三份质量相同的氢氧化钠,第一份用赶掉二氧化碳的蒸馏水配制后立即用盐酸滴定,所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1,第二份用未赶掉二氧化碳的蒸馏水配制,再用盐酸滴定,消耗盐酸体积为V2,第三份用蒸馏水配制成溶液后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再用盐酸滴定,消耗盐酸体积为V3,三次滴定所用盐酸浓度相同,试判断:(1)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V1、V2、V3的关系是;(2)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则V1、V2、V3的关系是。

xx.CuCl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黄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在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2平衡:[Cu(H 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黄绿色或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①,②。

xxi.到化合物SOCl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

在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地2滴加8~10滴SOCl2,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大量白雾,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该气体可使滴有品红试液的滤纸褪色。

轻轻振荡锥形瓶,等白雾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凝乳状白色沉淀产生。

(1)根据上述实验,写出SOCl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Cl3溶液蒸干得不到AlCl3的无水物,而用SOCl2与AlCl3·6H2O混合共热,则可制得无水AlCl3,其原因是。

(3)若将Al2(SO4)3溶液加热蒸干,情况又怎样?xxii.经测定,HO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弱,它在碱性溶液中极不稳定,易分解生成2H2O和O2。

若向Na2O2中通入干燥的CO2气体,Na2O2与CO2并不起反应。

(1)写出H2O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2O2和潮湿的CO2气体反应的过程。

xxiii.向少量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结果固体完全溶解。

分析可能的原因,并设计一个实验,使用一种试剂验证你的观点Ⅰ、实验步骤:;Ⅱ、实验结论:;xxiv.把(NH)2CO3浓溶液逐滴滴入AgNO3稀溶液中,开始时出现浑浊,其后逐渐成为无色4透明溶液。

试回答:(1)试述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2)若向得到的透明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试述发生的现象,并写出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xxv.将食盐晶体与浓磷酸共热可得磷酸二氢钠与氯化氢气体;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又可得磷酸与氯化钠。

上述两反应是否矛盾?若不矛盾,试以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xxvi.现将PbCl2于1.00mol/L HCl溶解度最小,请说出可能原因。

xxvii.参照水溶液化学反应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在液态BrF3中用KBrF4滴定Br2PbF10,过程中出现电导最低点。

写出有关反应式。

xxviii.指出下列物质在液氨中的酸碱行为:CHOOH、CH3CH2OH、H2NCONH2、NaH。

3xxix.指出下列物质在100% HSO4中的酸碱行为,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2CH3COOH、HClO4、H2NCONH2、SO3xxx.将SO晶体溶解在硝酸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xxxi.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方程式。

(1)在液氨中,氨基钾与苯胺作用。

(2)往浓H2SO4-HNO3体系中通入HCl气体,生成NO2Cl。

xxxii.非水滴定下列物质,哪些宜用酸性溶剂,哪些宜用碱性溶剂?并说明依据。

醋酸钠、乳酸钠、苯甲酸、苯酚、吡啶、水杨酸xxxiii.超分子化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材料、生化、催化剂等领域得到很高重视。

不久前,美国Texas A&M 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将已知的路易斯酸——三聚(邻四氟代苯基)汞溶入沸腾的苯中,冷却后析出的晶体是苯和该路易斯酸的超分子,由苯分子夹在两路易斯酸分子之间堆砌而成。

俯视如右图(氟原子和氢原子未列出)。

(1)路易斯酸是对酸的电子定义:凡容易接受电子的为酸,凡容易给出电子的为碱。

下列微粒中,为路易斯酸的有:A Al3+B I—C BF3D NH3()(2)画出邻四氟代苯基的结构式和三聚(邻四氟代苯基)汞的结构式:(3)该超分子如同夹心饼干(维夫饼干),俯视图化学式为__________,超分子的路易斯碱部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xxxiv.美国Riverside加洲大学教授C.A.Reed发现,用超酸H(CB11H6X6,X=Cl,Br)将C60质子化为HC60+,后者在溶液和固态都是很稳定的。

研究者获得该超酸的方法是:在低温下液态HCl 作用于固态(C2H5)3Si(CB11H6X6),随后在真空状态下蒸馏除去挥发性的副产物(C2H5)3SiCl。

该超酸与C60在溶液中反应得到纯净的固体样品[HC60]+[CB11H6X6]-。

解答如下问题:(1)常见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超酸H(CB11H6X6,X=Cl,Br)将C60质子化的反应很相似。

(2)C60,C70,金刚石和石墨四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有机溶剂中(如乙醇)溶解性较好的是_____和______。

(3)副产物(C2H5)3SiCl名称是,该物质易水解,产物是和_________,请分析SiCl4在空气中产生的现象和反应方程式:(4)比较下列三种物质的酸性强弱:H(CB11H6X6,X=Cl,Br),[HC60]+[CB11H6X6]-,盐酸(5)CH3CH=CH2的水化,通常需要质子性催化剂,其原理与HC60+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