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再造——伏生
伏生简介_伏生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伏生《尚书》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又称《书》。
“尚”的意义是上古,“书”的意义是书写在竹帛上的历史记载,所以“尚书”就是“上古的史书”。
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
有关商代的几篇流传到周代,或受周人语言文字的影响,或由周代宋国史官加工润饰。
另四篇所谓虞夏的书,除《甘誓》素材可能传自夏代,历商到周才写定外,《尧典》、《皋陶谟》、《禹贡》均为春秋战国时代根据部分往古材料再加工所编成。
《·贵义》说周公每天要读一百篇《书》,可知周初这类历史文献还不少,但到春秋战国时期所存已不多。
从当时引用的情况来看,《左传》有五十多处,所引篇名为十八篇;《墨子》达二十二篇,综计当时各家所引,除泛称《书》者外,所见篇名合计逾四十余篇。
其中三十余篇为现存《尚书》中所无;而传到汉代的二十八篇中,先秦未见引者也有十四篇。
当时还出现《夏书》、《商书》、《周书》等名称,可能已按王朝作了汇编。
不过还没有“虞书”一词,《左传》文公十八年出现过一次,顾炎武《日知录》已辨其非。
又无“尚书”一词,《墨子·明鬼下》曾出现一次,王念孙《读书杂志》已校订为“尚者”之误。
《尚书》书名为汉代今文家所定。
儒家的课程原有“诗、书、礼、乐”四项,礼、乐为讲堂外经常排练的实习课,讲堂上的课本只有《诗》、《书》,所以《商君书》和秦始皇的诏令中所严禁的也是这两种。
到、时加上《春秋》,到《礼记·经解》中又加上《易》。
《》中后出的《天下篇》亦举此六种,《天运篇》并有“六经”之名。
由于古时无法将乐调写成乐谱传下来,所以到汉代就只有《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合称为“五经”。
《尚书》也成了儒家宣扬二帝(尧、舜)三王(夏、商、周)圣道的《书经》。
汉代的这部经书,是由秦博士伏生藏在屋壁里,躲过秦的焚禁(见焚书坑儒)和楚汉的战乱(见楚汉战争)才传下来的。
伏生从残简中拼凑出下列二十八篇:《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并用这些篇在齐、鲁之间传授门徒,经过数传形成西汉的《尚书》学三家,即欧阳高的“欧阳氏学”、夏侯胜的“大夏侯氏学”、夏侯建的”小夏侯氏学”,都立于学官。
尚书再造——伏生
尚书再造伏生伏生,名胜,西汉济南国梁邹(今山东邹平)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战国末至汉文帝时。
秦汉经学大师,今文《尚书》的传播者。
《尚书》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经秦始皇焚书和秦末战火,《尚书》失传。
伏生于文帝时口传尚书,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伏胜为孔子弟子宓子贱的后人(古代“宓”与“伏”通)。
相传伏胜从十岁起就攻读《尚书》,“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八尺为寻)之绳,皆成结矣”。
(段成式《酉阳杂俎》)。
伏胜曾做过秦朝的博士。
秦赢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颁布禁书令,伏胜冒死将一部《尚书》偷藏于夹壁墙内。
此后,在秦末汉初的兵荒马乱岁月里,他一直离乡背井,流落他乡。
秦亡汉兴,时世安定后,伏胜回到家中,从墙中取出了《尚书》,由于水湿虫蛀,百篇《尚书》只剩下了29篇。
他把仅存的《尚书》抄录整理,并广招弟子,进行传授。
齐鲁一带的儒生纷纷拜他为师,“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史记·儒林列传》)。
汉惠帝时恢复了儒家经书的合法地位。
汉文帝时,刘恒想找能治《尚书》的学者,结果朝内外竟无人能传此书。
后来听说伏胜能讲《尚书》,便准备召他进朝传授。
但这时伏胜已90多岁,行走十分困难。
文帝下诏让主管宗庙礼仪、文化教育的太常掌故晁错亲自到济南伏胜家中学习《尚书》。
伏胜传授《尚书》,一直是口授。
这时因年事已高,言语喃喃,晁错很难听明白,伏胜便让女儿羲娥在一旁代为解说。
羲娥讲的是方言——齐语,而晁错是河南颍川人,故仍是部分听不懂。
经过数月的努力,晁错终于将《尚书》学完并记录下来。
这就是传之后世的今文《尚书》,即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写定的《尚书》。
《尚书》后来有了“今古文”之争。
秦火以后,由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七期观后感300字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七期观后感300字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七期观后感字篇1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
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
《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
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
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
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
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
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
”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七期观后感字篇2《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
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
典籍里的中国,人物简介
典籍里的中国,人物简介伏生伏生自幼嗜古好学,博览群书,对《尚书》研读尤精,为儒学博士。
[5]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伏生冒诛杀之罪,将《尚书》匿藏于壁中。
秦末兵起,伏生流亡异乡。
刘邦平定天下,伏生返回故里,求其所藏《尚书》,损失大半,仅剩29篇,抄录整理,教授于齐鲁之间,主要弟子有济南张生及欧阳生。
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
后闻伏生之名,乃下令召见,然伏生年逾九十,不能赴京,汉文帝遣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赴邹平。
伏生年事已高,言语不清,使女儿羲娥代言,传授《尚书》28篇,传41篇,后世称《今文尚书》。
尔后,曲阜孔壁中发现古文《尚书》,无今文佐证的,凡16篇,既不能读,也无人能解,谓之“逸书”。
因此人谓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历代学者赞誉伏生为“尚书再造。
”伏生系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
秦统一后,朝廷设博士70员以备顾问,伏生即为其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冒着生命危险,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
秦亡汉立,儒家学派逐渐复兴,汉惠帝四年(前191年),除“挟书律”。
[6]伏生掘开墙壁发现尚有29篇保存完好,这便是成为中国古代史宝贵资料的《尚书》。
伏生壁藏《尚书》并将其传播的事迹传到朝廷,汉文帝非常重视,欲召他进朝,但此时伏生已年愈九十,不能出行。
于是文帝派时任太常掌故之职的晁错到章丘伏生家中,当面授受。
伏生因年迈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说话,他的话只有其女羲娥才能听懂,只好先由伏生言于其女羲娥,再由羲娥转述给晁错。
终于将伏生胸藏《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补叙出所失篇章,才使《尚书》得以完整流传。
自此迄后世,《尚书》之为学,伏生实为传授的渊源。
以后伏生弟子又据他对《尚书》的解释,编成《尚书大传》一书,属“外传”之体。
后人评伏生传书之功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精选15篇)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篇1《尚书》并非上古之书,乃后人(孔子)尊崇、崇尚《书》之典籍而美化得名。
上古之书,时间尺度要拉长,以三五千年为尺度,至少是7200年~10800年以上,三皇之前,甚至以万年为尺度,几万年前乃至更远古更太古。
所以,《尚书》是上古与中古之间的书,若要以具体的时间推移作为计算尺度的话,“三古”划分之名则是后代学者所处的具体时代,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为人类历史再过几千年或者几万年,“三古”又如何划分都是个问题。
《书》《书经》《尚书》之演化,如果是《三坟》与《五典》的遗作,(《三坟》《五典》即:传承“三皇”思想与“五帝”思想的书,即三皇五帝的道术),那么,还有一个可能是三皇之前的上古史要么遗失,要么已经被后人删除了,因为上古结绳记事与甲骨文之前的文字符号,后人基本是很难看懂的了!有了书,有了典籍,有了帝师,就有了学习复刻传承的功能,因此文化的本质与天子的道术是不会断层的,它会以另外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山海经》与《庄子》,近代有《毛泽东思想》。
当然了,还需要有千古圣人的降临,才能“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解读天地密码与天书密码。
《尚书》中的记载,大禹治水,定九州,说明自上古以来,华夏一体,解放了全中国,解放了全人类;上古真人纪更是“天下一家”,“天道为一”,“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中原与蛮夷的区别呢?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几万年又发生了什么演化呢?上古、中古与后古的蛮荒之地呢?上古、中古与后古的流放史呢?日月昭昭,不言自明。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中古思想来自上古思想,下古思想来自中古思想,一脉相承。
可是,道术将为天下裂,后人的思想越来越复杂,人格也越来越分裂,文化就越来越退化。
文化的复兴,就是要复兴到天地间最本真的朴素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吴镇宇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吴镇宇观后感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国》。
这个节目让我看得眼泪直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古人的诗词和精神都让我刮目相看呀!有个两千多年以后的读书人,带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去,遇见护《书》人--伏胜先生。
读书人过来请教伏胜《书》好在哪儿?伏胜首先讲了“禹贡”就是关于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水,还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听完“禹贡”之后就已经开始谈他群牧《书》的经历了。
伏胜壮年时,曾经就是秦国的博士,天下的《书》大都被毁了。
伏胜,只晓得国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小火把国家藏的《书》化为灰烬,伏胜把《书》看作一条活的生命,伏胜与他的妻子和儿女为了躲避兵火,带了一车的《书》,挤马车出来咸阳回去山东老家。
伏胜在中途遭遇兵祸,伏胜的儿子爱惜《书》,以命殷梨亭,被乱兵枪杀了,伏胜的妻女颠沛流离。
后来,伏胜的妻子病重,那一年从天而降大雪,小女儿因险饿死和冻死。
为了生火他们可以付之一炬一车箱《书》,但伏胜的妻子宁死也婉拒付之一炬一车《书》。
伏胜的妻子说道:“这一车的书,就是爱子以命殷梨亭才获得挽回的”。
伏胜的妻子生病潮热已经气衰力竭,伏胜的妻子晓得这一车《书》,例如爱子的性命,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贵重了。
伏胜返回家乡,刚好家乡也遭遇兵火,伏胜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来暂避。
伏胜无时无刻牵挂着家中藏的《书》,伏胜当天下初定,他再回去家园,挖开墙壁辨认出书简多已破旧不堪,完备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了。
之后伏胜必须晁掌故把《书》给送回都城,流传天下,之后读书人带伏胜到现代的图书馆,古人叫做藏书秘府。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之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活伏胜,都是用生命去延续和守护这盏灯的人,酌古至今,学史明智,丰富而珍贵的典籍,值得没一个中年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素材(孙武《孙子兵法》、伏生《尚书》、宋应星《天工开物》
本篇整理了孙武与《孙子兵法》、伏生与《尚书》、宋应星与《天工开物》,从选用议论文论据的角度,较详细整理了人物故事与书中可用思想及语言,并举例进行应用。
帮学生转变以往从主题出发的思路,而是从论据出发,积累可高频使用的论据,来充实文章内容。
一、孙武与《孙子兵法》1、《孙子兵法》地位:兵家胜典名句: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适用主题:和平、道德、仁)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适用主题:变化、变通)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适用主题:和平、合作)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适用主题:警醒、清醒、忘、记忆、安逸)(示例1:影响学习质量的不是网课,而是网课背后的学习状态。
线上也好,线下也罢,这只是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客观实在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两个字:适应!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然后去适应它,最后才能运用它!正如两千年前,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所阐述的那样:“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示例2:要善忘,但不可健忘。
抹掉不该记忆的,释放心灵的空间,是为善忘;而该记忆的,如被轻易遗忘,虽美其名曰“健忘”,但终会自招其祸。
天气虽晴,忘雨必漏;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2、孙武事迹梗概:春秋时期齐国人,出身兵法世家、因家族卷入“四姓之乱”,逃至吴国,在一处茅庐隐居,完成父祖遗志,潜心修著兵法。
(适用主题:困境、勇敢、定力、坚持、坚韧、初心)后救了惨遭楚王追杀的伍子胥,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登上王位后,在其面前一日七次推荐孙武。
(使用主题:善意、善因善果)后二人合力,通过“强吴(建城郭、满仓廪)、肄楚、决战”的战略,(适用主题:变通——面对强敌不强攻而是强大自己、骚扰麻木对方、伺机发起决战;完善自己;)经过六年经营,(适用主题:耐心、等待、定力、机遇、时机)终在楚攻打蔡国时抓住了机遇,助阖闾打赢柏举之战,攻下楚国,成就功名。
(适用主题:报答、恩情、友情、善意、善因善果)晚年隐居,将伍子胥的剑铸为犁。
《伏生》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伏生》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作者:曾庆瑞来源:《艺术评论》 2014年第4期曾庆瑞凡艺术精品,艺术家们再度演绎成功的,必定给人以思想上的震撼,艺术上的感染,而后引领欣赏者到达真正的审美愉悦,历史题材话剧《伏生》就是这样的艺术精品。
军中剧作家孟冰和冯必烈的话剧杰作《伏生》,雪藏多年之后,终于作为国家话剧院12周年院庆和2014年开年大戏,由王晓鹰导演和国家话剧院艺术团队的侯岩松、涂松岩、徐筠等人通力合作,搬上了舞台。
毫不夸张地说,舞台上年轻的话剧艺术家们,竟把我这个77岁的老观众融汇到了他们中间,跟着他们穿越历史的时空长廊,在风云变幻中,重新见识并且再度感悟了当年秦皇“焚书坑儒”的骇人听闻的暴政和伏子传承《尚书》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意义。
说《伏生》的思想震撼力,我先想到了“读书”。
辛亥革命后,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三册第一课的课文是:“学生入校。
先生曰:‘汝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
’先生曰:‘善。
人不读书,不能成人。
’”这本书另外还有一课《禽兽》,课文是:“饥知食,渴知饮,又能营巢穴,奇者能效人言,唯不能读书。
”历史已经证明,不读书,不能读书,不能自由地读书,不尊重书,多禁书,以至于,像“焚书坑儒”和大兴“文字狱”那样毁灭书和毁灭读书人的朝代,人非人,国也非国。
就是说,书是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读书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其根本意义乃是使人不同于禽兽而成为鲁迅早年说的“真人”,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国家得以成为正常之国家。
话剧《伏生》表达这样的文化意义,利用的是“焚书坑儒”和《尚书》传承的历史题材。
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是秦始皇非常重用的李斯提出建议并负责实施的,为的是打击儒生以古非今、诽谤朝政。
虽然那是为巩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中央集权所采取的非常措施,但它毕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的大浩劫,对我国秦及秦以前的文化典籍的破坏和儒家读书人生命的摧残极其严重,还为后来历代君王中大兴“文字狱”者开了恶劣的先例。
龙森居士:今文《尚书》学者伏生
龙森居⼠:今⽂《尚书》学者伏⽣ 伏⽣从⼗岁就开始攻读《尚书》,⽽且学习相当艰苦。
他曾把⾃⼰关在阴冷潮湿的⽯头屋⼦⾥,在腰部缠上⼀条⼤绳,每读⼀遍《尚书》就在绳上打⼀个扣结。
不久,⼋⼗尺长的⼤绳就完全打满了结。
(段成式《⾣阳杂俎》)正是这种刻苦攻读的精神,使得伏⽣成为秦汉之际的《尚书》⼤师。
(前246),秦始皇统⼀六国,建⽴秦朝。
起初,秦始皇为了巩固已经完成的统⼀⼤业,⾮常重视儒⽣、⽅⼠等知识分⼦,《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说他“悉召⽂学、⽅术⼗甚众,欲以兴太平。
”他征召了博⼠七⼗⼈。
博⼠是秦代的官职名称,担任者都是博通古今的⼤学问家,是皇帝治政的顾问。
伏⽣就是这七⼗名博⼠中的⼀员。
秦始皇到了晚年,对儒⽣的态度有了改变,为了打击与⾃⼰的统治政策相抵触的⼀些儒者、⽅⼠,秦始皇三⼗四年(前213),他下令焚毁六国史书,以及民间所藏的《诗》《书》等典籍。
不久,⼜将许多儒⽣活埋,使古代⽂化遭受到⼀次严重的破坏。
然⽽,当秦始皇颁布焚书令的时候,也有⼀些⼈违背禁令,千⽅百计的保存典籍,不使灭绝。
伏⽣就是其中的⼀位,他冒着⽣命危险,把⾃⼰珍爱的《尚书》藏在墙壁的夹层⾥,这部儒家的重要典籍才被保全下来,并流传后世。
薪尽⽕传 《尚书》得解 秦始皇焚书坑儒不久,陈胜、吴⼴起义爆发,刘邦、项⽻等英雄豪杰相继起兵反秦。
天下⼤乱,伏⽣不得不出外逃亡避难。
西汉统⼀后,伏⽣回到家乡,从夹壁中找到所藏的《尚书》,结果丢失了数⼗篇,只剩下了⼆⼗九篇,伏⽣便以这⼆⼗九篇在齐鲁⼀带讲授,并由他的学⽣⽤汉代通⾏的⽂字⾪书记录下来。
这便是传世的《今⽂尚书》。
经过⼀段时期的休养⽣息,社会趋向安定,儒家和儒家思想⼜逐渐兴盛起来。
汉惠帝四年(前191),撤销了“挟书律”,恢复了儒家经书的合法地位。
朝廷也开始着⼿搜集以前散失的各种古代典籍。
⽂帝时,⼜想要找⼀个精通《尚书》的⼈,但是当时已经没有⼈能够传习此书。
经过多⽅了解,⽂帝终于听说济南的伏⽣是研究《尚书》的⼤学者,便准备把他召进朝中传授《尚书》。
有关伏生的优秀作文
有关伏生的优秀作文秦朝时期,有一位很出名的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伏生。
相传伏生小时候十分聪在明,村里人都知道本村有一位小神童,天天无忧无虑,什么知识都是一学就会,一会就通,可以说在当时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可就是这样一个神仙般的人物,竟然为了一些史学书曾经颠沛流离过。
那是在秦朝初年,伏生每天都带领大家都兴致勃勃的读书、学史。
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士兵冲进了村庄,他们二话不说就没收了大家的书籍,然后统统都烧掉,原来,秦始皇刚刚统一天下,为统一民众思想,规定除了秦国法定的历史和巫医占卜等书之外,其他诸子百家和各国的史书都要统统烧掉,任何人不能违反这个规定,否则斩立决。
秦国的这一举动,瞬间让伏生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
他连夜带着妻儿家人及部分没被烧掉的书籍包括《尚书》打算逃离秦国,可在当时,交通工具相当的不先进,他们怎么跑也跑不出官府的”五指山“,最终,他们被官府发现,并且被官兵追杀。
当官兵快抓住伏生一家的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伏生的儿子,他知道如果大家一起跑,都会被抓住,但如果他站出来抵挡官兵牺牲自己,他的父母可能还有一丝逃跑的机会。
就这样,伏生的儿子为了父母能够顺利的逃离秦国,一个人带着官兵跑了三天,为父母争取了充足的时间。
就这样,伏生带着妻子等人继续逃亡之路,在路途中,他多次思念儿子,甚至不想赶路,每到这时,他的妻子就会鼓励伏生,这才让伏生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转眼间到了冬天,天气奇冷无比,在大家极寒交迫的情况下,有人建议烧了《尚书》来取暖。
可伏生的妻子坚决不同意,她说:我们为什么要逃走,不就是为了保护《尚书》吗?如果现在烧了它,那我们逃走还有什么意义?人们或许被她的诚意打动,这才放过了《尚书》。
就这样,他们继续跑啊跑,许多人都被冻死了,连伏生的妻子也在内,但《尚书》还是被保护了下来。
经过一年的奔波,他们终于逃离了秦国,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并定居了下来,伏生继续带领大家做学问、学史。
后来,秦朝灭亡,汉朝建立,汉朝皇帝想要找个精通史学的人,有人就推荐了伏生,皇帝就派人把伏生接到京城,继续讲学,从此,历史宏著《尚书》也开始时代流传。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观后感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观后感篇1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
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
《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
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
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
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
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
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
”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观后感篇2《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
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四期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四期观后感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四期观后感篇1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
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
《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
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
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
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
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
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
”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四期观后感篇2《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
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
关于话剧《伏生》
关于话剧《伏生》2013年年底,我和冯必烈合作的话剧《伏生》终于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了。
仔细一想,这部戏从最初的创作构思到上演已过了九年的时间。
九年前,冯必烈即将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现在,他已经成为年轻一代较有成就的戏剧编剧了。
2005年秋天,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王良请我到济南,希望我能写一部有关济南的话剧。
当时,市委宣传部确定了三个重点题材:一是舜帝,二是李清照或辛弃疾,三是济南开埠。
我回京后仔细研究了以上三个题材的史料之后给济南市委宣传部写了一封信,谈了对上述三个选题的认识,并提出我自己的想法,即能否写济南人伏生?王良同志是学历史的,他立即同意了我的想法。
说这些话的意思是想说明,如果当时王良同志不同意我的想法,坚持原来的三个选题,先不说我是否能够完成有关上述三个选题的剧本创作,但起码目前的这部《伏生》是肯定不会有的。
2006年4月我完成剧本大纲,6月冯必烈经他父亲冯柏铭引见希望能跟着我参与一次剧本创作,于是,我将《伏生》大纲交给他。
2006年9月冯必烈完成剧本初稿。
此后,济南市文化局在济南召开了一次剧本研讨会,北京的刘锦云、王育生、黄维君、李春喜、温大勇、李勇等几位专家参加了研讨。
2007年5月17—20日,由中国剧协主办的“2007年全国剧本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从全国七十多件作品中选出来的六部话剧和十八部戏曲剧本参加了研讨。
剧本《伏生》在研讨会上引起专家们高度重视。
当时,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对这部作品给与了充分的肯定。
刘锦云说:“看了这部作品很兴奋,这部戏写的很别致,语言尤其好,有莎士比亚的味道。
”李勇说:“这个戏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信息,在对历史观、历史剧、戏剧观的思考上都有新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王育生说:“这个戏写的非常自由,思想在自由状态下驰骋。
”黎纪德说:“这是孟冰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它有文学和历史的高度,有对当前戏剧观的思考,是一部值得认真研究的作品。
”王敏说:“这部作品充满激情地对历史、对文化进行了评述,同时还充满诗情,作品在拷问我们的灵魂,犀利,深刻,有鲁迅的风格,读后让我震憾,让我的心灵受到巨大的撞击。
赏析伏生授经图
赏析伏⽣授经图唐 王维(传) 伏⽣授经图(局部) 绢本设⾊ 25.4×44.7cm ⽇本⼤坂市⽴美术馆藏王维不仅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之画,⾃王右丞始”,⽽且也是公认的⽂⼈画家、“⽂⼈画之祖”。
他不仅擅长作⼭⽔画,如《雪溪图》、《辋川图》等都是他⽐较喜欢创作的题材,同时王维也⾮常擅长⼈物画、肖像画的创作。
据画史记载,他曾画孟浩然像于刺史亭,也曾将⾃⼰的肖像绘制于壁画之中。
元代著名鉴赏家汤垕评价他说:“王右丞⼯⼈物⼭⽔,笔意清润,画罗汉、佛像⾄佳。
平⽣喜作雪景、剑阁栈道、骡纲晓⾏、捕鱼、雪渡、村墟等图,其画《辋川图》,世最之著者。
盖其胸次潇洒,意之所⾄,落笔便与庸史不同。
”对于他的⼭⽔⼈物画风格特⾊和鲜明的⼭⽔画创作题材,给予⾼度认可,认为王维确⽴出了⾃⼰的风格特⾊和典型的⼭⽔画创作题材。
⽇本⼤坂市⽴美术馆所藏《伏⽣授经图》,即是传为王维⽬前存世的最著名的⼈物画作品。
《伏⽣授经图》绘汉初儒⽣伏⽣授经故事。
伏⽣是济南⼈,原为秦博⼠,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他将《尚书》藏匿于壁中,使儒家经典《尚书》得以保存下来。
秦亡汉兴后,汉⽂帝求能治《尚书》的⼈,已经基本见不到了,伏⽣当时已经90多岁了,不能远⾏,于是⽂帝派晁错前去从伏⽣问学。
伏⽣出遗书授之,得28篇,即后世流传深远的《今⽂尚书》。
王维根据这⼀著名的历史故事创作了《伏⽣授经图》,作⼀清癯⽩髯⽼叟,头著⽅⼱,肩披薄纱,盘坐在案⼏后蒲团上整理书籍情形。
⽼者右⼿执⼀纸卷,左⼿指点其上,嘴唇微启,似在向画外专著倾听的学者在进⾏说教、指⽰疑难要点。
伏⽣虽然精神矍铄,由于已经是90⾼龄的⽼⼈,仍然呈现出疲敝、衰⽼、精神不济的神态,慈祥⽽⼜庄重、儒雅的精神状态也在画⾯上呈现出来。
将具有如此⾼深⽂化修养的⽼龄儒⽣的形、神逼真地再现于画幅之上,不能不让⼈感叹王维⾼度的艺术创造⼒。
此图以细劲圆韧、刚柔相济的铁线勾画⼈物、案⼏、蒲团、⽵简、纸卷等,运⽤线条写景状物的娴熟技能,在唐代早期就已经达到相当⾼的⽔准了。
读书心得——清代《尚书》学“伏郑之争”考察
读书心得——清代《尚书》学“伏郑之争”考察一、引言伏生与郑玄为两汉经学具有典范性意义的学者。
伏生在汉初传授《今文尚书》二十八篇,被后世视为两汉《尚书》今文学的开山祖师,其经说被弟子汇编为《尚书大传》一书。
郑玄生于东汉末年,受学于古文经学大师马融,长于礼学,遍注群经,包括东汉《古文尚书》及《尚书大传》《尚书中候》等,被学界视为两汉古文经学的集大成人物。
唐代以后,汉代经学传统逐渐衰落。
到了清代,“汉学”复兴,先是与清初的“宋学”一派抗衡,并逐渐占据学界的主流,至嘉道以后,“汉学”内部又有“今古之分”,经学上今古两派之间的交锋被后人视为清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①具体到清代《尚书》学的发展而言,伏、郑二家经说随着“汉学”的兴起而得到清人重视,为清人注经时所宗主。
大致在清代前中期形成的古文经学一派,确立了“宗郑”的主张;清代后期形成的今文经学一派,确立了“师伏”的主张。
由于宗主不同,清代中后期,两派之间在《尚书》学的阐释倾向、经说取舍及伏生、郑玄经学史地位的重新评价等核心问题上不断发生交锋,可称之为清代《尚书》学中的“伏郑之争”。
从经学发展的整体进程来看,清代《尚书》学的“伏郑之争”,是清代经学今古文之争在《尚书》学方面的分殊与聚焦。
二、汉代《尚书》学中的伏生与郑玄据《史记》《汉书》等记载,伏生本为秦博士,因秦焚灭诗书及秦末天下大乱,归乡教授《尚书》。
汉初改秦之弊,文帝有兴学之意,遣晁错往受《尚书》二十八篇,由此汉代朝廷方有《尚书》之学。
伏生在汉初是《尚书》的唯一传人,在《尚书》古文经学兴起之前,两汉《尚书》学无不出自伏生。
其后学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尚书》在西汉武宣时期相继立于学官,由博士及博士弟子代代传习。
[1]然而在立于官学的今文经学之外,又有各种民间私相传习的经学家派,与《尚书》今文经学相对的即西汉孔安国所开创的《尚书》古文经学一派。
《古文尚书》在经本方面有较今文多出“逸《书》十六篇”的孔壁古文经,但在刘歆之前并无经说章句流传。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尚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古籍之一,因记述古代事件“禹汤罪己”而得名。
相传孔子编定《尚书》后传给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并由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尚书》在古代被称为“书”或“古书”,是古代政治哲学和伦理教育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
用现代话说,《尚书》属于古代典章制度、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的汇编。
它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尚书》的写作年代,由于孔子修订整理《诗》《书》《礼》《乐》,晚年对《尚书》进行删定,因此西汉时就有“伏生作《尚书》,孔子为之序”的说法。
但现代学者多认为,“伏生所传十五篇,即今之《尚书》。
孔安国所传三十篇,即今之《礼记》。
至战国时则又演为二十二篇”,如果“孔安国所传三十篇”是《礼记》的原始面貌,那么《尚书》的编撰时间至少要早于孔子删定《礼记》的战国中期。
天有四时,春夏秋冬。
地有四方,东南西北。
人有四肢,两手两足。
天有日月,星辰;地有江河湖海,山川草木。
王者承天地之序,享天下之利,亦当与之制。
《洪范》之义:帝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鼓之舞之,天下顺之。
”帝曰:“鸟兽蹄爪牙角,此皆出于材能。
”乃命禹。
帝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矜则不能有为,伐则备有为,此汝所知也。
”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大体可分为两大派别:儒家和道家。
儒家注重礼义,道家讲求无为。
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而孔子就是以这种思想来教育弟子的。
儒家的教育特点是通过学习文献知识和从事社会活动以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出忠君爱民的思想。
道家的教育特点是通过冥想、入静、守一等手段以排除心理杂念、保持自身的纯洁、达到清净心境。
庄子继承了道家“贵生”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所以,庄子也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包括积极的“入世”态度和出世的人生态度。
从学术上讲,《尚书》共有五十八篇,其中《尧典》二篇,《舜典》十七篇,《大禹谟》十三篇,《皋陶谟》四篇,《益稷》十六篇,《禹贡》十篇,《洪范》十五篇,《顾命》《费誓》《武成》《牧誓》各一篇,《金滕》一篇,共五十九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书再造伏生伏生,名胜,西汉济南国梁邹(今山东邹平)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战国末至汉文帝时。
秦汉经学大师,今文《尚书》的传播者。
《尚书》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经秦始皇焚书和秦末战火,《尚书》失传。
伏生于文帝时口传尚书,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伏胜为孔子弟子宓子贱的后人(古代“宓”与“伏”通)。
相传伏胜从十岁起就攻读《尚书》,“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八尺为寻)之绳,皆成结矣”。
(段成式《酉阳杂俎》)。
伏胜曾做过秦朝的博士。
秦赢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颁布禁书令,伏胜冒死将一部《尚书》偷藏于夹壁墙内。
此后,在秦末汉初的兵荒马乱岁月里,他一直离乡背井,流落他乡。
秦亡汉兴,时世安定后,伏胜回到家中,从墙中取出了《尚书》,由于水湿虫蛀,百篇《尚书》只剩下了29篇。
他把仅存的《尚书》抄录整理,并广招弟子,进行传授。
齐鲁一带的儒生纷纷拜他为师,“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史记·儒林列传》)。
汉惠帝时恢复了儒家经书的合法地位。
汉文帝时,刘恒想找能治《尚书》的学者,结果朝内外竟无人能传此书。
后来听说伏胜能讲《尚书》,便准备召他进朝传授。
但这时伏胜已90多岁,行走十分困难。
文帝下诏让主管宗庙礼仪、文化教育的太常掌故晁错亲自到济南伏胜家中学习《尚书》。
伏胜传授《尚书》,一直是口授。
这时因年事已高,言语喃喃,晁错很难听明白,伏胜便让女儿羲娥在一旁代为解说。
羲娥讲的是方言——齐语,而晁错是河南颍川人,故仍是部分听不懂。
经过数月的努力,晁错终于将《尚书》学完并记录下来。
这就是传之后世的今文《尚书》,即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写定的《尚书》。
《尚书》后来有了“今古文”之争。
秦火以后,由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然而,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
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zé责)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
这部《尚书》共有58篇,包括今文《尚书》33篇、古文《尚书》25篇。
现今流传两千多年的《尚书》,全都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个本子编修。
由于梅赜献书时没有说明其来源,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来历蹊跷,后人便怀疑它的真实性,因而所献之书的“血统”有了问题,所以这个本子又叫伪《孔传》。
伪《孔传》的作者至今仍是一个谜。
宋、元、明、清的许多学者,都对梅赜所献《尚书》产生疑问。
清代学者阎若璩还专门写了一本《古文尚书疏证》,系统论证古文《尚书》为伪作。
但也有一些学者坚信东晋以来的古文《尚书》不伪,认为现存的古文《尚书》可能是根据秦火以后所传的零星断简增补而成。
2008年7月,清华大学自香港抢救回归一批楚简,由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捐赠,清华简的内容多为经、史一类的典籍。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2011年1月5日,首批成果正式发布。
成果之一就是重现了《尚书》及类似典籍、澄清了一些学术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
主持人李学勤教授说,近年来有学者试图为伪古文《尚书》翻案,但此次出土真本,可证明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一定是伪作,其他篇目也可能是伪作。
这又一次充分证明了伏生传尚书的贡献是多么巨大。
《尚书》是本什么书呢?相传《尚书》是孔子编定的。
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一部分,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
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
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尚书》原来就称“书”,后代才称“尚书”。
《尚书》的“尚”义同“上”,“尚书”就是上古之书,其基本内容是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纪录,是中国最早的公文汇编。
按其体例,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1.典主要记载古代典章制度。
《尧典》《舜典》《禹典》《洪范》《吕刑》《周官》等都属于这一类。
2.训诰主要是训诫诰令,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以及祈神的祷告。
这一类篇目较多,是《尚书》的主体部分。
《虞书》的《皋陶谟》《商书》的《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周书》的《金縢》《大诰》《多士》《召诰》《君奭》《顾命》等篇都是“训诰”体。
3.誓主要是君王诸侯的誓众词。
《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诸篇都属这一类。
4.命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者赏赐诸侯的册命。
《君陈》《毕命》《君牙》《冏命》《文侯之命》等篇都是这一类。
《尚书》记录了距今四千年至二千六百多年间虞、夏、商、周的典、训、诰、誓、命,涉及政治、思想、宗教、哲学、法律、地理、历法、军事等领域,范围很广。
为《左传》《史记》等史书的写作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可缺少的历史文献。
伏生传《尚书》的意义在于,他为我们留下了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典籍。
如果《尚书》失传,则上古史全无文字佐证,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虞、夏、商、周就全成了“传说”,我们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真实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所以后人评伏生传《尚书》之功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因而伏生又被人称作“尚书再造”。
唐代颜师古《汉书注》曰:“经非伏生作,似与邹平无涉。
然当汉文之世传尚书者,惟伏生一人耳。
且古文尚书出自孔壁,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倘无伏生书,则孔壁古文虽出,安国将不能读,此经亦永绝矣”。
清代诗人张实居有一组诗叫《山中述事》,其中的第一首就是咏伏生的,歌颂伏生传《尚书》的历史功绩:“能使唐虞三代存,重从舌上辟乾坤。
泮宫俎豆今千古,翻幸秦火虐焰燔。
”伏生对《尚书》的讲解辑录成书,称《尚书大传》,即对尚书的解释。
如果没有伏生的解释,即使看懂了《尚书》的文本,也不大清楚它的真实含义。
如《尚书·商书·高宗肜日》:“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
”“高宗肜日,越有雊雉。
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
’乃训于王。
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
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
民有不若德,不听罪。
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
”这样的文字,即使我们对照注释,读通了文字,也会一头雾水。
《尚书大传》对《高宗肜日》就补充了这样的材料:“武丁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
武丁问诸祖己。
祖己曰:‘雉者,野鸟也,不当升鼎;今升鼎者,欲为用也,远方将有来朝者乎?’故武丁内反诸己,以思先王之道。
三年,编发重译来朝者六国。
”“孔子曰:‘吾于《高宗肜日》,见德之有报之疾也。
’”“武丁之时,王道亏,刑罚犯,桑谷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
武丁召其相而问焉。
其相曰:‘吾虽知之,吾不能言也。
’问诸祖己,曰:‘桑谷,野草也。
野草生于朝,亡乎?’武丁惧,侧身修行,思昔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遗民,明养老之礼,重译来朝者六国。
”这样我们就明白祖己是怎样劝说武丁的了。
伏生的影响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汉武帝时,朝廷设了一种职务,叫“五经博士”。
五经博士负责把诗、书、易、礼、春秋当作经典来教授给别人。
当时在朝廷里,每经只设一个博士。
到西汉末年,有所增加,但数量也不是很多,因此说五经博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职。
唐代,儒家传统又进一步得到恢复。
唐太宗贞观21年(公元647年),把伏生配享孔庙。
当时唐太宗下诏:“以伏生配享孔子庙庭”。
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封伏生为“乘氏伯”,伏生的历史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宋元时期,在邹平,也就是伏生的故里,给伏生建造了祠和墓。
建祠之后,就要求州、县官员,到地方上任的时候,都要到伏生祠去拜祭。
由此伏生的历史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过去邹平对伏生有一个称呼叫“伏圣人”,就是因为伏生跟着(孔)圣人一起供大家参拜祭祀,所以也就把他称作“圣人”了。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为了更好地供奉伏生,更好地保护伏生祠,朝廷设了奉祀生。
当时选了伏生的六十一世孙伏永芳作为“奉祀生”,并由官府置奉祀田80亩。
奉祀生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庙中奔走执事及先贤先儒祠墓的祭祀。
奉祀生是挑选圣贤后裔俊秀的子孙充补的。
其程序是从圣贤后人里边择其杰出者,由礼部命题,让省、县来主持考试,最后礼部经过审查注册,直接任命,规格是很高的。
乾隆十一年(1746年),伏生的六十二世孙伏中兴任奉祀生。
嘉庆元年(1796年),山东巡抚兼山东学政,通过访查访伏氏后裔,想把伏中兴立为五经博士,但这时伏中兴已经老迈,没有立成。
后来他就举荐了六十五世孙伏继祖,于嘉庆十年(1806年)被恩准为五经博士。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五经博士,因为这个时候,五经博士这个职务,在整个朝廷都没有了,只有伏生的后裔担任了最后的几届五经博士。
民国三年,奉祀生改名为奉祀官。
最后一位奉祀官是伏生的第六十九世孙伏嘉祥(字伯言)。
因为日本侵略中国,伏伯言参加了著名的黑铁山起义部队“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当时号称“圣人参军”,影响很大。
伏生祠的官方奉祀也就从此结束了。
因为战争和众人可知的原因,伏生祠墓遭到了严重破坏,但遗迹留存尚完整。
今逢盛世,祠墓的恢复已在计划中。
王渔洋诗曰:“祖龙枉以吏为师,牵犬东门笑相斯。
转盼阿房化焦土,千秋人拜伏生祠。
”伏生传《尚书》的历史功绩是值得千秋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