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教程》-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目录:【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
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
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
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简述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简述[摘要]本文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发,对索绪尔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言言语能指所指共时历时价值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本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
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代表了他的语言学观点,也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诸语言学流派。
本文从《普通语言学教程》出发,将对索绪尔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一些重要概念进行阐述。
一、语言和言语索绪尔在《教程》中认为人类的言语活动可分为语言和言语两部分。
索强调,在言语活动中,应该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
这是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出发点。
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它是社会强加给全体成员的一种规约,社会成员必须遵守这种规约,个人决不能创造和修改这种规约,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正确的使用这种规约。
而言语是个人的,是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它是人们话语的总合,它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它是随意的。
同时,语言是同质的,本质的;言语是异质的,偶然的。
语言是一个同质的符号系统,其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而言语则是个人活动,因人而异,它是异质的,这种活动也是不稳定的,偶然的。
二者互相对立且互为前提。
言语要被人所理解,产生效果,得有语言;语言要是建立,也必须有言语。
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二、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确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之后,索绪尔对语言性质做出了第一次概括,即语言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中的符号系统。
这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
“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他用符号这个词来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
概念与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在“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基础之上,索绪尔指出了语言符号的两个头等重要特征:1.符号的任意性。
关于《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报告(英语112班彭彬)
关于《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报告姓名:彭彬学号:1105020260 班级:英语112班课程:语言学导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 )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
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
《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20世纪最著名的、影响最深远的普通语言学著作之一,是在索绪尔授课内容及其手稿资料基础上,由索绪尔的几位学生整理完成的。
中译本全书约21万字,共分7大部分。
绪论和附录中有9章内容,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讲述了语言学的历史、语言学的任务和对象、语言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文字跟语言的关系及音位理论等等;接下来是第1篇,讲述语言符号的性质、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的关系等;第2篇、第3篇分别论述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第4篇讨论语言的地域差异性及其成因;第5篇是回顾和展望语言学的基本内容,并对全书作总结。
这里,我概要的介绍一下索绪尔的生平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于1857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早在中学时期,索绪尔对语言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时就撰写过一篇《论语言现象》的论文,从20岁开始构思一部专著,研究印欧语历史比较中的某些问题。
1879年,他转学到柏林大学,同年发表了《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那时,他才22岁,表现了他极为出色的语言学才华,引起欧洲语言学界的注意。
1891年冬,索绪尔离开巴黎,回到瑞士担任日内瓦大学教授,从1907年开始讲授“普通语言学”课程,先后讲过三次。
1913年他去世后,他的学生和同事根据几本听课笔记才汇编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出版发行。
从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话言学史一瞥》解读索绪尔语言学史分期
( ) 第 三 阶 段 — — “ 史 比较 语 言 学 ” 阶 段 ,确 立 三 历 研 究方 法 ’
究方法的进步来 进行 ,在认 识了语言学真 正的、唯一 的研
究对 象 之 后 ,他 想 找 到 对 这 一 对 象 进 行 研 究 的 恰 如 其 分 的
第三个阶段始 于人们 发现可 以把 语言互相 比较 。1 l 研 究 方 法 。 86 、
语唁. 理论研 究
从索绪尔 普通语 言学教程 中的 话言学史一 瞥 解读 索绪 尔语言学史分期
口高 健
摘 要 :历史阶段 的划分从来都是主观的、任意 的,除为了叙述方便 ,没有其他意义。本文通过解读 索绪 尔 ( 《 语言学史一瞥》中对语 言学史的分期,揭示分期的具体依据 以及分期的 目的,试图窥探索绪尔的语言观。
“ 续 ”一 词 可 以 看 出 索 绪 尔 并 不 是 把 它 们 截 然 地 分 割 开 连
研 究 对 象— — 语 言 , 应 该 是 言 语 活 动 中 的语 言 , 是 活 的 语
言 。此 外 , 索 绪 尔 又 强 调 “ 引 语 文 学 者 的几 乎 全 部 都是 吸
来 :他 所 强 调 “ 认 识它 真 正 的 、 唯 一 的对 象 之 前 ” ,说 希 腊和拉丁的古代文物 。”索绪尔 区分 了两种语言学—— 在 明 这三 个 历 史 阶 段 并 没 有 弄 清 楚 语 言 学 真 正 的 、 唯一 的研 共 时 语 言 学 和 历 时 语 言 学 ,进 而 将 语 言 分 为 共 时 态 和 历 时 究 对 象 是 什 么 ; “ 一 ”一 词 在 于 说 明 :语 言 学 真 正 的 研 态 。并且认为语言的共时研究优于语言 的历 时研 究。 “ 唯 我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
所以,虽然语言学被归类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但我觉得它更像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应用科学,它可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可以虚构。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确实也学习过语言学的一些知识,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成系统,也不够深入。
事实上,对于我来说真正系统的阅读和学习是从本学期才开始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语言学也是如此。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它标志着语言学研究从历史比较语言学转到结构主义语言学。
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在当时的背景中,就会发现这一切并非是偶然。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结构主义”和“普遍主义”在各个学科中兴起,关于语言本体的研究成为了哲学研究的对象。
这样的状况使得历史比较语言学内部产生了分歧,所产生的新语言学派虽然仍占有统治地位但他们以“个人心理主义”语言观和“原子主义”的方法论研究问题,把个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语言发展的主要原因,孤立地研究语言现象,仍无法克服自身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索绪尔提出了“社会心理主义”的语言观,强调了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把语言视为社会约定俗成的一条符号系统,认为语言学应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内部结构,坚持整体观念,不能孤立地看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研究。
虽然《普通语言学教程》名为“普通”,但我通过阅读和学习才发现整本书并不好理解,其中包括很多语言学专业的定义,而且这些定义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同时它涵盖的知识也十分庞杂,涉及到了经济学、天文学、法律等,所以我只能在参考一些文献的帮助下,边阅读边去理解它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主要从自己理解和感受最深的四个点来讨论:1、语言和言语我觉得不管是做研究还是写文章,第一件事情是得确定对象,你得知道自己在研究什么,写的是谁。
但在索绪尔之前的语言学研究中,研究对象却在语言和言语中并不确定。
所以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开篇便探讨了语言学的对象,明确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语言学流派
1、美国描写语言学分析语言的步骤及其特点。
•海里斯在《结构语言学的方法》一书中,将语言分析分为两个阶段、四个步骤:•第一阶段:语音分析•1.第一步骤:划分音素•描写语言学家认为,音素就是语流中不连续的语音成分。
同一个音素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变体。
划分音素,就是要寻找声音上等价的不连续的声音片段,把音素变体合并为音素。
•方法:替换法和对比法•2.第二步骤:归纳音位•运用互补分布的原则,把音素归纳为音位。
海里斯说:“话语中语素的界限不是根据话语的内部要素,而是根据同其他话语的比较的结果来确定的。
”他提出了切分话语的两条原则:•第一条原则:如果一个音素序列中的任何一部分,在任何情况下没有另外一部分就不出现,那么这个音素序列是不可切分的。
•第二条原则:如果有一个语言片段大量地出现于某一个环境中,而从来不出现在另一环境中,那么,这个言语片段就可以看作形态单位。
方法:分布分析法第二阶段:语法分析•3.第三步骤:切分语素段•从话语中切分出相当于最小的语法单位的一段音位序列,海里斯把这样一段音位序列叫语素段。
•方法:对比分析法•第二阶段:语法分析•4.第四步骤:归纳语素以及分析语素之间的关系•⑴归纳语素:把语素段列出来以后,再归纳出每个语素段出现的环境。
根据其分布上的同一或者互补分布把语素段并成一个新的单位——语素。
•⑵归纳形式类:把具有相同的形态作用的语素归并成类,这样的类叫形式类。
•⑶归纳句法形式类:把具有同样句法功能的形式类加以进一步的归纳,的出句法形式类。
比如,我们把large看做是一种形式类叫做A类,把quite看做是另一种形式类,叫做D类。
比较They are quite new. They are largely new.这两句话,我们发现large + ly可以替换quite,也就是说A + ly=D,那么我们就把它们归为一个句法形式类。
•⑷分析构造:在句法功能上互相替换的形式类结合起来形成构造。
构造是分层次的,词是一种构造,更高层次的构造是复合词的构造,词组的构造。
20世纪西方语言学流派概况
转换生成语言学
背景: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诺 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 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1957年,乔姆斯基出版 《句法结构》一书,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 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 影响的一种,因此,它的诞生被称为“乔姆斯基 革命”。
基本观点:
认知语言学
背景: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20世纪 7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孕育,80年代中期开始成熟, 其确立标志为1989年春由勒内·德尔文组织的在德 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大会,此次 大会宣布于1990年发行《认知语言学》杂志,成立 国际认知语言学,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系列专著。 90年代以后,认知语言学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有雷科夫、兰格克、菲 尔莫、约翰逊、杰拉茨、福科尼耶以及塔尔米等。
①语言是创造的,也即获得语言并不是去学会特定的 句子,而是利用组句规则去理解和创造句子,句数是 无限的。 ②语法是生成的,儿童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 这种普遍语法的实质就是一种大脑具有的与语言知识 相关的特定状态,一种使婴儿能学会人类任何语言的 物理及相应的心理机制。 ③每—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层次——深层结构和表层 结构。深层结构显示基本的句法关系,决定句子的意 义;表层结构则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 句子的语音等。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 层结构,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基本观点:
1、否定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以雷科夫 为首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语 言与生活捆绑在一起,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 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2、认为语言不是自治的,句法也不是一个 自足的系统,语言是后天习得的,深受社会环境、 身体经验、认知机制等因素影响。
索绪尔和《普通语言学教程》ppt课件
4
《普通语言学教程》
他的两个学生巴利和薛施 霭收集许多听课笔记,整 理出的《普通语言学教 程》,1916年出版。
《教程》成为语言学史乃 至学术史上一部重要的经 典著作部著作,开启了语言 整体结构研究的新阶段。
5
索绪尔的其它著作:
6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7
“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是就语 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
后人考证这并不是索绪尔的原话,但却是和索 绪尔的整体思想一致的。这句话反映出在索绪 尔语言理论中,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自身, 研究方法是就语言结构自身来描写语言的存在, 而研究的目的就是对语言自身的把握。这正是 结构主义语言研究的基本特点。
1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Ferdiand de sausure,1857-
1913),出生于瑞士日内 瓦的一个学者世家,祖籍 法国。
2
语言学家的一生
1857年生于日内瓦 。 自小受到良好的语言教育和语言学教育,掌握
法语、德语、英语和拉丁语,初通梵文。 1872年,15岁的索绪尔写了一篇《语言论》。 1875年,在日内瓦大学学习两个学期的化学、
廓清了语言研究的多种途径,为语言学各个分支 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其后出现的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实验语音
学、神经语言学等分支学科的出现说明了这点。
17
提出了新的语言学术语范畴: 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共时和历时,语言 和言语等 ,使得语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 研究更趋严密精确
物理和博物学。 1876年索绪尔转入德国莱比锡大学学语言学。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理论为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著作《通识言语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是他关于语言学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他的学生Charles Bally和Albert Sechehaye在他去世后整理出版的。
这本书对于理解语言现象和语言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后来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流派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对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进行一系列读书笔记,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他的语言学理论。
一、索绪尔对语言学的贡献1.1 语言是一种系统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种由语音、文字、语法等组成的系统。
他提出了“语言是一种系统”的观点,强调了语言的内部联系和结构。
他指出,语言中的各种元素(如音素、词汇、句法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1.2 语言是演化的产物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演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他强调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指出语言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演化和发展的。
他还提出了语言的“同质性”和“异质性”观念,指出语言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1.3 语言是符号系统索绪尔强调了语言的符号性质,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种用来表达意义和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他指出,语言中的各种语音、文字、句法等元素都具有符号性质,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工具。
二、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主要内容及思想2.1 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索绪尔在《通识言语学教程》中系统地阐述了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他提出了语言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的概念,强调了语言内部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及语言在社会、文化等外部领域的功能和影响。
2.2 语言的演化和变化索绪尔对语言的演化和变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指出语言是在社会历史演变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产物。
索绪尔的语言观与结构主义学派
索绪尔的语言观与结构主义学派索绪尔通过一系列的二元对立构建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从而为现代语言学方法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受其影响,结构主义语言学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日内瓦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等主要学派。
直至近日,结构主义语言学仍在变化和发展中。
标签: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结构主义学派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20世纪最著名的语言学家之一,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和结构主义哲学的先驱者之一。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他的传世名作《普通语言学教程》自问世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学习和研究,同时,它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现代的诸多学科及各个流派。
在他之后的语言学基本上是以《普通语言学教程》为参照点的,是对索绪尔语言观和方法论的阐述、延伸、批评和发展。
一、《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主要内容索绪尔对现代语言学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方向,阐明了语言学的任务;二是明确界定了一系列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如共时与历时、组合与聚合等等。
这些都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得以体现。
《普通语言学教程》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编:一般原则、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回顾语言学的问题。
“绪论”简单地叙述了语言学的历史,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语言学和毗邻学科的关系,语言学的对象,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文字以及音位学等。
“一般原则”部分主要讲述了语言符号的性质,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部分讲述了语言的具体实体,同一性、现实性和价值,语言的价值,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语言的机构,语法及其区分,抽象实体在语法中的作用。
“历时语言学”部分讲述了语音变化、语音演化在语法上的后果,类比作用,类比和演化,流俗词源,粘合作用,历时的单位,同一性和现实性。
“地理语言学”部分讲述了关于语言的差异,地理差异的复杂性,地理差异的原因,语言波浪的传播。
索绪尔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这里,我们概要地介绍一下索绪尔的生平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并从历史的角度 分析一下他的语言思想具有的划时代性的历史地位以及理论的局限。
一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1857-1913),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学者世 家,祖籍法国。他的家族中多自然科学家,有自然科学研究的传统。祖父是地质学和矿物学 教授,父亲是地质学家和博物学家。但他父亲的一位挚友阿道夫·皮科特(Adolph Pictet)研 究语言古生物学,他引导索绪尔学习语言学,这使得索绪尔很早就掌握了欧洲多种语言以及 古拉丁语和希腊语。上中学时索绪尔就已经开始学习梵语了。
索绪尔的语言思想很具有时代性,他通过对语言系统的阐释提供了一个新的把握世界的 方式,这就是结构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从结构主义的观点出发,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 物构成的,在任何既定情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 上是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要对整体有所认识,必须由整体出发 切分出要素,而这些要素是彼此联系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和《语言学教程》对比研究
有论述外部语言学的内容。
毫 无 疑 问 ,《普 通 语 言 学 教
程》是一部在语言学研究上有着
显 著 地 位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
作 。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书中不
仅 提 出 了 全 新 的 语 言 学 理 论 ,而
且 创新了大 量 语 言 学 概 念 ,为后
人开辟了一条新的语言学研究途
径 ,尤其为推动现代语言及语言
& 学 教 育 2。 1809
丨研 I究I者 丨
述 。索绪尔提出“语言是一个在其
内 部 一 切 都 互 相 联 系 的 系 统 ”[1],
据 此 ,他 还 创 立 了 “实 质 ”“差 别 ”
“对立 ”“价值 ”“形式”等 概 念 。五
是 提 出了音位学、符号学以及其
他 内 容 。现代语言学中的音位概
学的
创了
的
。 二.《语 言 学 教 程 》 的主要内
容 、贡献及影响
《语 言 学 教 程 》在 内 容 的 安 排
上 包括语言学理论介绍,语 音 ,词
汇 ,句 法 ,语 义 ,语 言 和 认 知 ,语言
和 社 会 文 化 ,语 用 学 ,语言和文 学 ,语 言 和 计 算 机 ,语言学和外语
教 学 ,语言学流派等十二章。编写
教
据 学 的教学
学程
。
《语 言 学 教 程 》的 出 版 ,标志 着中国外语教育界对语言学这一 学 科 的 重 视 。几 位 编 者 广 泛 取 材 , 多方征求意见,反 复 修 改 ,工作可 谓 扎 扎 实 实 。本 书 的 出 版 不 算 早 , 但 范 围 扩 大 了 ,信 息 增 加 了 。与此 同时 ,我国外语院系所开语言学 课程除普 通 语 言 学 之 外 ,还有社 会 语 言 学 、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 学 、音 系 学 、句法学、语 用 学 、文体 学 等课程。这一切又标志着语言 诸 学 科 在 中 国 外 语 界 的 兴 起 。[#]
[教学法,语言学,流派]语言学流派对外语教学法的影响
[教学法,语⾔学,流派]语⾔学流派对外语教学法的影响语⾔学流派对外语教学法的影响语⾔学已经成为⼀个庞⼤的学科,其派⽣出⼤⼩许多门类。
要想研究语⾔学,就应该了解这门学科的来龙去脉。
对于研究外语教学的学者来说,语⾔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是显⽽易见的。
⽆论是从语⾔学中的各分⽀。
例如:语⾳学,句法学,语⽤学等对外语教学的语⾳,语法,语意的指导与影响,还是从不同的语⾔学流派对外语教学法的影响,都⽆疑成为当代教育⼯作者的研究对象。
本⽂试图通过对不同语⾔学流派的基本理论,研究⽅法来探讨对外语教学法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到,从⼀开始的语⾔研究就与语⾔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直接影响,其影响突出表现在理论对语⾔教学指导上,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套有效的教学法。
这些教学法被⼴泛应⽤于教学中,有些任然⼴受欢迎,并⼀直沿⽤⾄今。
I.历史⽐较语⾔学派对外语教学法的影响。
⼗九世纪初,西⽅语⾔学发展中,历史⽐较语⾔学逐步发展与完善,成为语⾔学中标志性特征。
历史⽐较语⾔学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较,把有关语⾔放在⼀起加以共时⽐较或同⼀语⾔的不同发展历程进⾏⽐较,找出它们在语⾳,词汇,语法上的异同。
这样既能明⽩各种语⾔⾃⾝特点,也能找出某些具有共同来源的语⾔的亲属关系。
历史⽐较语⾔学打破了传统上认为各语⾔互不相同的局限。
受历史⽐较语⾔学的影响,在外语教学领域诞⽣了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历史最长与使⽤最⼴泛的⽅法之⼀,以系统的语法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段,培养第⼆语⾔读写能⼒的教学法。
它的主要特点:第⼀,理解⽬的语的书⾯语⾔,培养阅读能⼒与写作能⼒,不重视⼝语和听⼒。
第⼆,以语法知识为主要内容,要求学⽣以机械式记忆与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第三,以母语进⾏教学,翻译是主要教学⼿段。
第四,讲究语法翻译的精确性与规范性。
语法翻译法创建了在外语教学中利⽤母语的理论,成为外语教学史上最早的⼀个教学法体系。
然⽽,作为⼀种古⽼的教学法,存在⼀定的局限性。
现代语言学主要流派
图解:
本图展现了近一个世纪的语言学主要流派(涵盖14位领军人物及其21部重要著作)。
页面左上方的蓝色及黄色圆形简要描述了欧洲语言学,两圆交汇的部分是其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页面右上方的蓝色及紫色圆形简单描绘了美国语言学,两圆交汇处也是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
页面中间的绿色圆形代表认知语言学,她与生成及功能语言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下拉实线连接了语言学家和其代表著作,通过时间轴可大致了解著作出版的年代。
缺陷:
遗憾之处很多。
例如,个别地方没有对齐;整体不太美观;由于计算错误,没有空间安置认知语言学四位创始人之一,来自比利时的René Dirven;时间(年代)轴要是反方向就更好了。
各语言学流派的简单对比
各语言学流派的简单对比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分类总览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开端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伦敦语言学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布拉格学派美国的结构主义(美国描绘主义学派)在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的基础上演变为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跨时代的著作,提出了一整套新的理论与方法,奠定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
• 1.区分语言与言语。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语法系统,它本身不表现出来,而是潜伏在每个人的大脑之中,言语是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具体表现• 2.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主张系统的研究语言。
• 3.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与历史研究。
重视公式语言的研究。
• 4.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
认为语言系统及其发展与外在条件密切相关。
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学派):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
在国际语言学会上公开音位学观点,代表作《音位学原理》,代表人物:马泰修斯、雅各布逊。
•哥本哈根学派(丹麦学派):语言是完整的符号系统,符号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综合体•美国描写语言学(美国结构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
先驱是鲍阿斯和萨丕尔,主张实地调查,强调对语言事实做客观的共时描写,重要人物:布龙菲尔德,他的著作《语言论》是该派的奠基之作,把语言看作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的行为,主张通过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
转换-生成语言学•兴起:是在批判和修正美国结构语言学的理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是最近几十年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
创始人:乔姆斯基→1957年《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乔姆斯基不满足于观察语言行为的表面现象,而要求探索人类内在的语言能力。
• 1.不仅描写语言行为,还要研究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
• 2.人具有语言习得机制,大脑能自动创造和理解句子并揭示这些规则。
• 3.语法是生成和描写句子的规则系统。
• 4.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
索绪尔的语言学说
索绪尔的语言学说
❖ 例一:
❖ 中古汉语 有36/35个 声母。它 们是:
发音部 位旧名
发音部 位新名
唇 重唇 音 轻唇 舌 舌头 音 舌上
齿齿 头
音正 齿
牙音
双唇 唇齿 舌尖中 舌面前 舌尖前
舌面前 舌叶音 舌面后
喉
喉音
舌根
音
半元音
半 舌 音 舌尖边
半 齿索绪音尔的语鼻言齿学音说
❖ 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集中研究 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又称演化 语言学(evolutionary linguistics)。
索绪尔的语言学说
❖ 20世纪80年代 : 漂亮妹妹——英俊哥哥
❖ 20世纪90年代: 靓妹——酷哥
❖ 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 美眉——靓仔 美女——帅哥
❖ 语词(声音)-->所指(概念)-->指称(现 实)。
❖ 语言切分现实从而使现实清晰显现,是从人的 层次上来说的:对人来说,现实在语词的水平 上成象。“通过语词(概念,所指,而所指与施 指又是“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合于语言符号之 中)的中介,人达到对现实的一种理解。
❖ 索绪尔反对语词和现成事物一一对应的关系, 反对我们假定“有现成的、先于词而存在的概念。
在语言的机构中一切要素在语言的机构中一切要素都是按照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行的都是按照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行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常保存着各种类型的句段有的复杂些有的不很复杂不管是什么种类或长度如何使用时就让各种联想集合参加进来以便决定我们的选择
❖ 一 索绪尔(Saussure,1857-1913)的生平 ❖ 二 《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主要内容 ❖ 三 索绪尔语言学说对后代的影响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语言学流派布拉格学派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截然分开,重视语言的共时研究,但并不把它与历时研究割裂开来;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言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言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因而自称为结构-功能学派。
这个学派颇有影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作过这样的评价:"在欧洲语言学团体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布拉格语言学会,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都与这一学派的学说有关。
"这一学派的先驱者是马泰修斯。
1926年10月,他与雅科布逊,哈弗拉奈克,贝克尔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
参加学会的外族人中,以俄罗斯人最多,除雅科布逊外,著名的有:特鲁贝茨柯依,卡尔采夫斯基,柯别茨基,依萨钦柯等。
俄罗斯翼成员大多专注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忽视语言与超语言因素的关系。
捷克斯洛伐克的会员多数比较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注意语言理论的应用性。
他们被称为捷克翼或马泰修斯翼。
捷克翼的会员中除马泰修斯,哈弗拉奈克外,著名的还有:特伦卡,温伽尔特,穆卡硕夫斯基,瓦海克,斯卡利奇卡,柯日奈克,何拉莱克,特罗斯特,奥别尔普法尔采,博尔道夫,诺瓦克,鲍利尼等。
布拉格学派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海牙,1928)上,第一次把他们的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
该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叙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
《论纲》强调语言是一种功能体系,评价任何语言现象都应从它所达到的目的,所起的功能着眼。
1929年出版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
1935年创办期刊《词和文》。
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占领和支解,学会为振奋民族精神,合写了文集《关于语言和诗歌的读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London School 伦敦派 关键词:系 统;功能; 上下文 Lay
stress on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and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texts of the system aspect of language
Hockett 霍凯特 Tagmatics 法位学 认知层次理论: 层次语法--把语言看做系 Cognitive 统关系--简化与概括 通过 stratificational
龙菲尔德时期的 Pike 派克 语言学
Sydney M Lamb 兰姆 节点和线把层次上的所有 theory 关系联系在一起,把语言 神经认知语言学 分析带入一个节点和线交 (Neurocogniti 织在一起的关系网络 ve linguistics) 美国结构主义的特征:1.共时 2.美国不 同于欧洲的许多的语言都有其历史文化 1.Descrptive instead of perscriptive 2. 背景,美国只有英语 3.任务:记录在迅 没有一套完整的语法规则 3.重视独特性, 速消亡的土著美国印第安人的语言(无 却不重视意义 书面记录,奇特,多样性大 为什么Bloomfield 对语意关注较少:整个印第安语与欧洲语言差异很大, 无必然联 系,而且,印第安语快灭绝了, 因此, 重描写。贡献:最大程度将印第安语记录下 来。反复的使用即刺激--反应--行为主义
Linguistic Schools 语言学流派 流派 Sussure 索 绪尔--现代 语言学之父 (从1916年 开始)The Founder of General Linguistic 代表作品 贡献 人物 备注
I.A General Orentation 总的研究方向,即语言 学的总任务 为什么说 1.Arbitrary Nature of Sussure 是现代 语言学之父(见 the sign 符号的任意性 练习册第68页) Course in ngue & Parole The founder of General 3.Syncrony and general Linguistics 普通 II.Specific Concepts Diacrony 4.Syntagmatic & 许多具体的概念 Linguistics 语言学教程 Paradigmatic "普通“一般指 5.Descirotive & 一定学科的概论 Perscriptive 、框架 6.Signifier & Signified 1.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分Contribution to Phonology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honetics( parole) and phonology, 进而提出 Phoneme 的概念 2.句子功能前景(FSP)主位(Theme)已知信息;述位(Rheme)新 信息主要处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关系---交际力不同程度的分布 3.交际力:Communicative Dynamism 交际力一般由低到高,但是 也有例外 Firbus 费尔巴 斯
贡献
1
Linguistic Schools 语言学流派
提出context 的概念,用语境分析语言功能(1)言语与当时具体活 Malinowski 马 动相关的情景situtation in which speech interrelates with bodily 林季诺夫斯基 (人类学家): activity (2)叙述情景: Narrative situation (3)寒暄情景(phatic 强调了语境的重 situation) 要性 Firth弗斯:首次 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过程,是社会生活 以比较完善的方 Typical context of 的一种手段--认为语言既有先天成分,又 式,阐述了说话 situation典型情景语境 有后天成分 人,语言形式, 语言环境之间的 相互关系,开创 韵律分析 prosodic analysis 或 韵律音位学“ 了“语境学说” Theory of prosodic phonology"-研究的对象是实际运用中的语言--试图把 context of phonematic unit 准音位 语言学和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文化价值 situation(把 单位的共有特征---揭示人的社会本质--社会语言学 Context与语言 prosodic units 韵律单位学联系在一起) -包括:stress, 早期“功能”的 length,nasalisation等 概念被提出。 系统语法:语言中的内在关系或意义潜式--用系 统网络来解释其内在关系 系统功能语法 功能语法:语言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功能决 定语言系统或形式--在实际交际中,如何产生意 义与社会语言学关系很大
(3)用声学特 征区分语音,每 一个音位特征只 (2)用音位学的方法研 有两个值,一个 (1)区分了语音学和音 正值,一个负 究语音演变,形成历史语 位学 值,分别标记为 音学 【+】和【-】, distinctive feature
该学派的三大重要观点(1).强调语言的共识研究stress the synchornic study of
(interpersonal 功能语法(元功 function) 能)
(很多句子堆放在一起的 (3)语篇功能(textual 衔接)==如何使文章称之 function) 为文章,例如:主位,述 位,省略,借代等手段0
布拉格学派对伦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2
Linguistic Schools 语言学流派
3
Linguistic Schools 语言学流派
1.Classic Theory:Make Linguistic a science古典理论 2.Standard Theory: How Semantic should be studied in a linguistic theory 语法模式里加入了语义 标准理论 3.Extended standard theroy:language universals and universal 五个发展阶段: grammar扩展的标准理论 4.Revised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government and binding 修正的扩展标准理论 5.Mininalist Program further revision of the previous theory 最简方案
扩展的标准理论 2.把语义解释完全放到表层结构 3.语义被排除在句法范围之外 后期理论 最简方案 修正的扩展标准理论 简化理论 控制生成力
理论基础:心智主义:语言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语言是规则和原则--完美的语 言知识如何学到,运用。人脑中有不变的语法--事件由外--内--开始向根源挖掘 格语法 Case 实际上是句子中各部 分与动词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C.J Fillmore 费尔默
a Hyperthesis maker 假设机制 Linguistic Universal 语言普遍性 Evaluation Procedure 评价程序 儿童因为具有语言的 习得机制, 因此能从 众多零碎语料种,生 成语法 儿童: 普遍语法-----个别 语言学家:个别 ---普遍 语法 有限状态语法 三套语法 短语结构语法 转换语法 语法模式包含了语义部分:同时提出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1.把语义解释的一部分移到表层结构
Early period 早 Bloomfield 布龙菲尔 期 德--美国描写主义:
Mark--Language 语言 提供语言描写的一套方法,语音:最小对 论 立对;互补分布;句法:IC Analysis 缺点:对语意关注较少 Discovery procedure approch characterized by accurate analytical procedure and high degree of
转换生成语 语言习得机制 Language 法 Transform Acquisition ational Grammar generative 生成语法
Generative 代表人物:乔 Grammar 姆斯基 著 作: 古典理论: Syntactic Structure 句 法结构 标准理论 Device (LAD)
修正还是反 Grammar 叛Revision 生成语义学 or rebels
Semantics
Generative
认为句法过程与语义过程之间没有原则性的区别
4
Trubetzkoy 特 鲁别茨柯依
The Prague language(2). 强调语言的系统性 systemic character of language (3) 把语言看成是 School--布 ——工具 A tool performing a number of essential functions or tasks for the community using it. 拉格学派
Halliday and systemic-
把实际使用的语言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区别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 situation and 成语法--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
functional (1)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提供新信息 grammar韩里德 --强调过程 与系统功能语法 (2)人际功能 贡献:符号学, 由语气和情态组成--人和 系统功能语言 人之间的互动交流 学,社会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