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优秀3篇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优秀3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1~3自然段,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噩耗、同归于尽”等词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1、2、3自然段。
3、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4、感受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难点】朝鲜人民与志愿军在战斗中建立的深情厚谊。
【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揭题释题1、(放《志愿军军歌》)同学们,你们听,这是《志愿军军歌》,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58年3月15日那天,朝鲜人民去车站含泪送志愿军踏上回国的列车,志愿军也含泪告别,彼此的嘴里深情地说着: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2、有感情地朗读课题,读出依依不舍的感情。
3、“亲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中的亲人指谁?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位朝鲜亲人?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4、小结:她们和志愿军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彼此称为亲人?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看出志愿军与大娘的深情厚谊?用“___”划出来。
板书:深情厚谊2、出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忘记?⑴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说明了什么?⑴这是什么句?把它改成陈述句。
(出示)⑴两句话比较,那一个句子好,好在哪里?⑴指导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齐读)3、为什么这么说,课文回忆了大娘的哪几件事?板书:送打糕昏倒救伤员失孙4、课文中把大娘的“送打糕”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结合理解“雪中送炭”。
5、(出示投影)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真是雪中送炭呀!⑴齐读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中读懂的?(大娘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可见她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从“冒、穿”等词看出。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一等奖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一等奖1、《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学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再见了,亲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课前准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激发探究兴趣1、出示题目:“亲人”是什么意思?(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谁是我们的亲人?2、课文中的“亲人”指谁?(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鲜人民)这句话离别的话是谁说的?3、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民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
1958年10月撤离朝鲜。
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
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4、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激发同学读课文的兴趣。
二、深入研读,展示探究过程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⑴ 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⑴ 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⑴ 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
2、走进情境,感受体验:⑴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划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① 交流,同学说句子,自由谈体会。
② 重点出示: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哪里写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难和危险?大娘她们仅仅是为我们送来打糕吗?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鼓励、希望、信心……)抓住动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5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5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展筹划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适宜呢?以下是精心的《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通过核查,了解“战役、捣米谣、打糕、阿玛尼、金达莱花”的意思,并结合上下文,读懂“供应、硝烟、雪中送炭、噩耗、同归于尽、血泊”的意思,并结合读懂这些词语,读懂文章的每一句话的意思,初步感知段落的意思。
查资料,了解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的背景,并结合这个背景,读懂“曾经洒满献血的土地”的意思。
2、研究“反问句”、“第二人称”的写法的作用,深入体会送别场景那感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研读三个材料与“曾经撒满鲜血的土地”的关系,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一主题。
4、练习背诵。
1、查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及相关情况。
要求:用简要的话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抗美援朝的时间及在怎样的情况下出guo 抗美援朝;二是抗美援朝的目的;三是我们抗美援朝的结果及我们战士有多少人在那里牺牲。
2、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运用查资料、、结合上下文地方法,理解目标一提出的词语,并尝试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3、认真读三个段落,练习用小标题来概括三个段落里面回忆的故事。
一、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抗美援朝的背景及其相关情况。
(注意帮助客观认识抗美援朝对我们国家的意义所在:打出中国军队的士气,让敌人认识到不可欺,民解放军不可欺,国际主义精神)二、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1、读准生字读音,并注意矫正“空着”“混进”两个词语的读音。
2、介绍自己读懂的相关术语的意思;读课文,边读,边结合上下文,介绍自己对“要求结合上下文理解的词语”的意思;随学生交流,教师提示体会句子和段落的意思,实现初步感知。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再见了亲人》课文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再见了,亲人》课文再见了,亲人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
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
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
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
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
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
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
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
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5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5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5篇《再见了,亲人》选自随军战地记者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一书。
课文叙述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与北韩人民依依惜别时的情景,回忆了与北韩人民难以忘怀的往事,表达了志愿军与北韩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篇 1 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
2、能力目标:以读作为突破口,以读悟情,培养语感,有感情朗读。
3、情感目标: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课件《志愿军战歌》音乐。
一、创设情景引入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志愿军战歌,当年志愿军战士就是高唱着这首歌踏上了北韩的土地,和北韩人民并肩作战。
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即将离开北韩回到自己的祖国,面对着许许多多送别的人们,每位志愿军战士都从心理默默的说着一句话,那就是“再见了,亲人!” 二、复习旧知,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想一想志愿军战士把谁称作亲人?他们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三、合作学习,交流,体会情感 1、师:在这些事例中,哪位亲人的事例给你的感受最深,就学习哪件事。
怎么学呢,老师为同学提供了一个自学提示,谁来读一读。
课件:默读,思考志愿军回忆了和这位亲人的哪些事?事例中的哪句话给你的感受最深,把这句话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请你用朗读的形式,读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小组交流:谁对大娘的事例感受深,小金花、大嫂、学习相同段落的同学就近两三人结合小组,进行交流。
3、汇报自学,读中悟情(大娘):师:谁对这件事感受深,读出你的感受。
谁也找的这句话读出你的理解?同学们注意听看他们哪读的不一样。
师:她是通过抓重点词语弄懂句子的含义的,大家要向她学习这种好的方法。
再见了亲人课文
再见了亲人一、背景介绍《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是由中国现代作家海岩所创作的作品。
该作品以一个小男孩和他奶奶的分别为线索,展现了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入人心的描写,让读者对亲情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二、文中情节文章开篇描写了小男孩贝贝和他奶奶之间深厚的感情。
他们彼此依赖、互相喜欢,每天一起吃饭、一起玩耍,幸福的日子就像一幅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然而,命运的安排让他们面临分别的局面。
贝贝的父母带着他离开了奶奶的身边,前往大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在告别的时刻,奶奶含泪为贝贝送行,抹去他脸上的泪珠。
奶奶的眼睛中充满了不舍和默默的祝福,让贝贝感受到了深深的爱。
在新的环境中,贝贝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但他却常常想念奶奶。
每当他看到其他孩子和祖父母在一起时,内心都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向往。
贝贝渴望能够与奶奶再次相聚,感受到那份真挚的亲情。
三、亲情的伟大《再见了亲人》这篇作品深刻描绘了亲情的伟大。
贝贝和他奶奶之间的感情如同火焰般熊熊燃烧,无论相隔多远,他们都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奶奶对贝贝的深情厚意无时不刻不体现在她的言行举止中。
这份亲情使贝贝在他离开奶奶身边的日子里,感到了沉甸甸的思念。
他意识到,亲人的离去并不代表他们的爱和关怀也会离开。
相反,他们的爱会一直伴随在他身边,给予他力量,鼓舞着他前行。
同时,作品也通过描写贝贝在城市生活中的情感变化,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这种对亲情的渴望和向往,让读者意识到亲情的真挚和可贵。
四、文学技巧运用《再见了亲人》在描写亲情时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和比喻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
首先,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奶奶对贝贝的深情厚意。
她把贝贝的手托在掌心里,如同把一颗宝贝捧在手心,表达出她对贝贝的疼爱和怀抱。
此外,作者还通过比喻手法来表达贝贝内心的不舍和想念。
例如,他用“无尽的思念如暖暖的阳光,洒满了我的心田”来形容贝贝对奶奶的思念之情,使描述更具画面感。
《再见了,亲人》教案(精选15篇)
《再见了,亲人》教案(精选15篇)《再见了,亲人》教案篇1一、课题直接引入1、课前激qing:今日来听课的老师多吗?紧急吗?紧急是没自信的表现。
不用紧急,你只要静下心来读书仔细思索大声朗读英勇发言就能让听课的老师对你刮目相看,有自信吗?2、板书课题:今日我们来学习《再见了,亲人》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下,我听听你们感情怎么样?以后再也见不到了,要有这种情感,再读现在亲人就在眼前,你一边跟他握手,一边说:“再见了,亲人!”(语速要快点)现在亲人已经上车了,站在车窗里面往外看,朝鲜人民站在站台上望着车上的战士,怎么说?(比前面激扬)列车已经走远,朝鲜人民望着远去的列车,最终一次深情地召唤:(读声较高,声音悠长)3、小结:同样一句话,不怜悯况下读法就不同。
二、初读后谈体会,整体感知1、读前提要求,让同学明确读时需要做什么课前读了吗?再读读好吗?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读完要说点什么,这是阅读的一个力量,也是一个习惯。
或者是对课文的内容,或者是对课文的结构,课文的情感,要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来。
不能读完一句话没有。
读完可以先说有关对课文整体方面的感受。
2、同学读书老师巡察3、沟通体会感受老师引导。
4、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记住了等听完后看能不能解决掉啊5、师问:我问一个,你们想想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的时候,他们的主要情感是什么?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恋恋不舍)为什么恋恋不舍?由于他们是亲人呀6、由“亲人”引起辩论有道理也好像没道理,什么样的人是你的亲人?有血缘关系的,是亲属,是一个家族的。
那么志愿军是中国人跟朝鲜人民是亲属吗?有血缘关系吗?那他们是亲人吗?不是亲人。
那怎么说再见了亲人呢?想跟我辩论吗?三、深化理解体会表情达意(主要学习第一部分)1、提出要求建议,引导有目标的读我盼望你们做其次轮阅读,这回的要求多了,认真听好。
一边读一边抓什么来读呢?第一抓住事实,看看课文都写了哪些事实,有的刚才已经提到,再认真看看这些事实蕴含什么道理,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你得理解它,理解了以后,用自己的话讲给我听,说服我。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12篇)《再见了亲人》篇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情感是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梁。
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往往是隐性、长效和综合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回到生活中才具有生命的活力。
因而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整体感悟的机会,使语言文字和人文精神的锤炼融为一体。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本的精神实质,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厚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是学生感悟语言规律和语言形式的关键。
在积累、理解、体验和运用的过程中,采用以读促学的方式体会内涵,引导学生切实感悟。
在有感情地朗读表达中,品味赏析重点句式,体会表达效果,并有意识地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带领学生初步了解叙事抒情,带给学生一种形散神聚的感性认识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再见了,亲人》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强烈。
教学中,要使学生被一个个感人的形象所打动,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和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意。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在表达方法上颇具特色。
2.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
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学生不容易理解。
此外,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情感是言语的生命。
2023最新-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优秀7篇)
7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须有文体意识和篇章意识。
语言文字运用要得到落实就要创新“粗读—精读—总结”的阅读教学模式,抓住可供学生借鉴迁移的文本表达独到之处,采用“认知—实践—迁移”的模式去习得表达方法,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1、随文学习“妮”“嫂”等生字,理解“雪中送炭”“唯一”等词句。
2、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3、领悟文章反复运用“请求—回忆—反问”段式等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点明文体,引读课题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作家魏巍的一篇叙事抒情散文,请齐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2、说到亲人,你们马上会想到谁?(学生一般会说到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教师可予以肯定。
如果学生说到一些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关系特别密切、感情特别深的朋友,也要肯定。
)3、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再读课题——二、把握主要内容,了解表达顺序1、自读课文: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呢?请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自学生字词,读完以后,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词语“战役、硝烟、友谊、噩耗、跺脚、捣米谣、挎着篮子、雪中送炭”。
(抽读,重点强调“役”“跺”的读音,“噩”“谣”“挎”的写法,“噩耗”“捣米谣”的意思。
)3、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亲人?(相机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强调读音:“嫂”是个生字,平舌音要读准。
指导书写: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右边部分笔顺比较复杂,注意一竖要伸到下边来。
)(1)在文中,志愿军还怎样称呼大娘?(出示课件:阿妈妮)阿妈妮是朝鲜人民对母亲的称呼,有浓厚的朝鲜民族文化味道。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及反思9篇 再见亲人教案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及反思9篇再见亲人教案设计下面是整理的《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及反思9篇再见亲人教案设计,欢迎参阅。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及反思1《再见了,亲人》内容简练,涉及的许多知识学生都没有机会形象的了解,所以是一篇结合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好教材。
多媒体是新兴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是教改的新课题,也是我们要探索的内容。
本课力求体现科学运用电教媒体,提高认知语言能力,使学生在认知语言过程中,更有效地获得语言信息和处理语言信息的本领。
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认识、理解、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认知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突出电教媒体的最佳结合点和恰当展示时机的设计,体现电教媒体的作用与优势。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及反思2(这时课堂忽然响起火车的汽笛声,机车的排气声,火车开动时车轮的滚动声,火车站上人声鼎沸,一片“再见了,亲人”,“再见了同志们”,“中朝人民友谊万岁”的呼喊声。
随着电脑课件中的乐曲声,教师引导同学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让学生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可谓趁热打铁,抓住了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最佳时机。
〕师:“多么深厚的情谊啊!列车缓缓地行使着,我们离开了这可爱的土地。
但是我们的心紧紧拥抱在一起,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对朝鲜人民说上一句再见了,亲人!”。
生:(齐读)“再见了,亲人!”(设计意图: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和作者产生共鸣,表达心声。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及反思3师:下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读的方法是默读,画重点词语。
思考的问题是(出示课件)“本段写了大娘的几件事,哪一个事例最能突出表达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读书时可以轻声议议。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巡视,并及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第14课《再见了-亲人》ppt课件1
饥饿旳无名英雄
在艰苦旳环境中,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 雪”,有时以土豆充饥。
冰天雪地里迈进
在西线作战旳同步,东线部队第9兵团冒着 大雪,在零下摄氏30度旳恶劣气候条件下发扬英 勇顽强、刻苦耐劳旳优良作风,完毕了预定旳作 战任务。图为志愿军挺进长津湖途中。
英勇抗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志愿 军英勇抗击攻打美军。
• “救志愿军旳 伤员”,失去 了自己唯一旳 小孙孙。
小金 花
•
为“救志愿军
(妈 旳侦察员”,
妈 )
与敌人同归于
尽。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分小组读课文,完毕下列表格:
志愿军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话别时,大娘,停住你送 对她说: 别旳脚步吧!
不要哭了,擦 干眼泪,再给 我们唱个《捣 米谣》吧!
请回去吧!
回忆她 们为志 愿军做 旳事
再见了,亲人!
我们旳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再见!
朝鲜人民全力增援志愿军,他们构成运送队、担
架队奔赴战场。这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朝鲜人民 昼夜不断地将弹药送往前线。
朝鲜阿妈妮象看待亲生儿子一样照顾志 愿军伤员
魏巍
• 他们旳品质是那样旳纯洁和高尚, 他们旳意志是那样旳坚韧和刚强, 他们旳气质是那样旳淳朴和谦逊, 他们旳胸怀是那样旳漂亮和广阔!
14 再见了,亲人
“救济伤员,失去 孙孙”这一部分, 你读懂了什么?从 哪个词体会出来?
我们还记得,我们旳一种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 来了,您丢下自己旳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 您再回去急救小孙孙旳时候,房子已经被炸平了。您为 我们失去了唯一旳亲人。
您说,这 比山还 高比海 还深旳友谊, 我们怎么能忘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5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5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认识并学会书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亲人”,读词,谁是你的亲人?(与我们有着血缘关系的人)2、补充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1、介绍时代背景2、快速浏览课文,想象文中的亲人有哪些?3、学习词语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那个自然段分别描写的是大娘、小金花、大嫂?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2.看大屏幕,老师把它分为了三层,想想每层分别写了什么?3.师总结(深情话别——回忆往事——真情赞美)4.思考: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5.学习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的句子a、指明读送打糕的句子b、圈出令你感动的词语(重点理解动词和雪中送炭)c、全班有感情的齐读6、学习大娘救伤员的句子a、出示句子,全班齐读b、圈出令你感动的词语(重点理解唯一)7、大娘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这是一种什么情谊?8、比较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9、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四、总结学法1、初读课文,按话别——回忆——赞美给课文分层;2、再读课文,找出事件;3、细读课文,理解内容;4、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通过核查资料,了解“战役、捣米谣、打糕、阿玛尼、金达莱花”的意思,并结合上下文,读懂“供应、硝烟、雪中送炭、噩耗、同归于尽、血泊”的意思,并结合读懂这些词语,读懂__的每一句话的意思,初步感知段落的意思。
查资料,了解志愿军战士援朝的背景,并结合这个背景,读懂“曾经洒满献血的土地”的意思。
2、研究“反问句”、“第二人称”的写法的作用,深入体会送别场景那感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再见了亲人》课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他的亲人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亲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对彼此的思念。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小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去体会人物的情感。
(3)学会用课文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亲人之间的关爱,学会珍惜亲情。
(2)学会感恩,对亲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亲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人之间的感情。
(2)学会用课文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通过设置情景、引导思考、分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亲人分别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亲人之间的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亲人的感情,为学习课文做好情感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习效果。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表达的亲人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感受亲人之间的关爱。
5. 课堂小结六、教学拓展1. 课下作业(1)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为家人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让学生发挥想象,画一幅亲人分别的场景画,并配以文字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 年级下册 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
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
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
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
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
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
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
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
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课文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
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
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
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
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
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
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
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
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
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前三段表达有什么共同点: 开头写对朝鲜人民的告别,中间写和朝鲜 人民的感人事情,结尾用反问或双重否定 句,加强语气 ,升华感情 (4)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的事? 因为要写的事太多了,不可能一一记下, 只能选择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老、 中、小),作者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这 是一种经常用的选材组材方法,你们以后 写一次活动,写景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军最后一批回国时,在车站上____和_____ 告别时的感人情景,充分表达了_________。 课文重点选择了志愿军和 _____、______、 _____告别时的情景来写的。
②课文中写志愿军与朝鲜大娘告别时,主
要追述了两件事,一件是_____________, 另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朝鲜阿妈妮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 照顾志愿军伤员。
中
救
出 朝 鲜 老 大 爷 。
图 为 志 愿 军 战 士
从
战
火
修 水 渠志 ,愿 重军 建帮 家助 园朝 。鲜
人 民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大娘
志
小金花 愿
大嫂
军
……
用鲜血凝结成的伟大友谊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能用一句话来概 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这篇课主要记叙了志愿军归国时同朝鲜人 民告别的情景。) 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 3、课文是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的? (作者选取了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 的惜别及火车开动后志愿军发自内心的呼喊 来表现中心的。)
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
②是您带着全村
妇女,顶着打糕, 冒着炮火,穿过硝 烟,送到阵地上来 给我们吃。这真是 雪中送炭啊!
❖ 大娘,停住您送别
的脚步吧!为了帮
我们洗补衣服,您
洗 补
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衣 您这么大年纪,能
服
支持得住吗?快回
家休息吧!为什么
摇头呢?难道您担
心我们会把您这位
朝鲜阿妈妮忘怀?
不,永远不会。
我们还记得,我
梳理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简要概括每部分内容。
(1—3):详细描述三个事例(志愿军倾诉朝鲜人民的 奉献。)
(4—6):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
自主学习提示:
1 自由读第一段,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娘 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画出相 关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1)交流。
(2)汇报
(1)大娘,停住您送别的 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 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 合眼了。······不,永远 不会。
2、“再见了,亲人”这句话
是谁对谁说的?
suǒ
zàn
gāo zǔ
封 锁 暂时 打糕 阻击战
y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ǎo
yáo
zhēn
友谊 捣米谣 侦察员
hùn
chǎo
hào
sǎo
混进 争吵 噩耗 大嫂
è
噩耗
duò
跺脚
qí qū
崎岖
雪中送炭 同归于尽 深情厚谊
❖ @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那些事例说明 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入朝参战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战斗英雄邱少云
志愿军在铁原东北391高地反击作战中,邱 少云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烧身光荣牺牲。志 愿军领导机关给邱少云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战 斗英雄称号。
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战斗英雄邱少云
志愿军在铁原东北391高地反击作战中,邱 少云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烧身光荣牺牲。志 愿军领导机关给邱少云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战 斗英雄称号。
❖ 1、大娘将打糕送到了阵地,昏倒路旁;救伤 员,失去小孙孙。
❖ 2、小金花和妈妈救出了老王,妈妈却与敌人 同归于尽。
❖ 3、大嫂为志愿军战士挖野菜被炸伤了腿。
分小组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志愿军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话别时,大娘,停住你送 对她说: 别的脚步吧!
不要哭了,擦 干眼泪,再给 我们唱个《捣 米谣》吧!
失 去
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
唯 里休养,敌机来了,
一 的
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
亲 人
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
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
孙的时候,房子已经
炸平了。您为我们失
去了唯一的亲人。
@您说,这比山 高比海还深的情 谊,我们怎么能 忘怀?
小金花
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 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 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 一定要报!”
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集团 进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9月15日又纠集15个国家的 雇佣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不顾中 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轰炸中国 的安东(今丹东)等地。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 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前 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在中朝人民 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于1953年7月27 日,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 党中央的指示,分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 后一批。
请回去吧!
回忆她 们为志 愿军做 的事
1.洗补衣服 2. 冒死送糕 3.舍孙救人
舍母救人
挖菜救援 失去双腿
赞扬她 对我们的情谊 刚强 比山还高比水 还深
为我们付出 高的代价
总结 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国际友谊
思考:课文前三段,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写法上有 什么共同的特点?
——并列关系。写法上共同的特点是:叙事与抒情相结 合的表达方法;每一自然段最后的一个反问句
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 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 怎么落泪了呢?
朝 鲜 大 嫂
@您知道我们缺少蔬 菜,就挎着篮子上山 挖野菜。后面山上的 野菜挖光了,您又跑 到前沿阵地去挖。
④您为我们付出 了这样高的代价, 难道还不足以表达 您对中国人民的友 谊?
⑤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舍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黄继光
在上甘岭597.9高地反击战斗,黄继光挺身 而出,在身负重伤情况下,一跃而起扑向敌人火 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机枪的射击,为反击 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亲属,有血缘或夫 妻关系的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亲人”一般指哪 些人?
既可理解为志愿军 对朝鲜大娘、小金 花、大嫂说的话, 又可理解为朝鲜人 民为志愿军送行时 说的话
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 地久天长
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推荐阅读:魏巍的作品 《依依惜别的深情》、《谁 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