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再见了亲人公开课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优质教学设计三篇
14.《再见了,亲人》(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优质课教案)一、教材分析:《再见了,亲人》一文,作者魏巍以志愿军的口气,深情地追忆了与朝鲜人民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阅读本篇课文,我们不仅要体会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付出的代价,对志愿军的亲情、真情、深情,而且还应该深刻的体会到我志愿军为帮助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的土地上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等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这伟大的精神是永运值得讴歌的!(2课时)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从而培养学生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2、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并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做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暂时、雪中送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按要求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并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难点:学习课文通过几件具体事例来表达一个中心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
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连名字都不为人所知,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让我们重温历史的感动瞬间聆听那特殊年代那震撼人心的动人故事。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片: (多媒体依次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第2张第3张幻灯片),请同学带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句话描述图意。
2.师讲述:这两幅图描绘的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
公开课《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公开课《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公开课《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1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近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并能用"惟一""深情厚谊"造句。
3.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并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一、教材分析1、可亲可敬的朝鲜人民,为什么要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志愿军战士呢?再读课文,找出句子体会。
2、交流:◇“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
”◇“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我们缺少野菜……”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3、志愿军战士踏上异国他乡,与朝鲜人民共同浴血奋战;朝鲜人民关心志愿军战士,军民一家人,同甘共苦,都是为了什么?(为了共同的敌人,为了共同的心愿--和平,这就是爱国主义,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
)1.背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久的1950年,美帝国主义跟南朝鲜李承晚政府色结,向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猖狂进攻,妄想灭亡朝鲜,进而侵犯我国东北。
与此同时,美帝国主义还派军舰侵占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
为了支援朝鲜抗击美帝侵略,保家卫国,我国政府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战争进行了三年,志愿军朝鲜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无比顽强的精神,打败了美国侵略者,迫使它接受停战谈判。
战后5年,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在这8年的相处中,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58年,志愿军开始离开朝鲜回国,课文写的就是志愿军回国,朝鲜人民在车站依依相送的情景。
*作者魏巍,在抗美援朝时,曾于1950年、1952年两音乐会赴朝,任志愿军随军记者,与志愿军指战员生活、战斗在一起,先后写了近20篇*,汇成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再见了亲人公开课教案设计
再见了亲人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亲人离别时的情感。
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件:课文原文、生字词、图片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PPT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与亲人告别的情景?当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原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亲人离别时的情感。
(三)分析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四)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互相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再见了亲人》,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2.各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再见了亲人》,你有什么感悟?五、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人离别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再见了亲人》,让学生体会到了亲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指导和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公开课五下第14课《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定稿版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 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 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 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 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 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 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 可爱的人。
魏巍(1920~2008)当代诗人,散文家、小说家。 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1950年底,奔赴朝 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 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 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 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 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黄继光
舍身堵抢眼
•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当攻击部队受 阻、伤亡较大时,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 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 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 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 路,牺牲时年仅22岁。
在一次执行潜伏任 务时,不幸被敌人 燃烧弹击中,全身 被火焰燃烧,但邱 少云为了不暴露目 标,影响整体战斗 部署,始终趴在火 中,纹丝不动,直 至光荣牺牲,用自 己的26岁的生命换 取了整场战斗的胜 利。
1950年6月25日,美帝 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 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 境。中国人民响应毛泽 东主席的号召“抗美援 朝,保家卫国”。1950 年10月,我中国人民志 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 鲜人民并肩作战。1953 年,美帝国主义被迫在 停战协定上签字。战争 结束后,志愿军战士分 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 年是最后一批。
罗盛教 勇救落水儿童
• 1952年一个朝鲜少年不慎 掉入2.7米深的冰窟,罗 盛教出早操路经那里,立 即脱掉棉衣棉裤,冒着零 下20℃的严寒,纵身跳入 冰窟,潜入水中找寻,。 他几次将落水的崔莹托出 水面,冰又塌了,他冻得 全身发紫,浑身打颤,体 力已严重不支。但仍以惊 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 最后用头和肩将崔莹顶出 水面。崔莹获救了,但罗 盛教却献出了自己年仅21 岁的生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4.再见了,亲人 第1课时公开课课件.pptx
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文中感受到了中朝军民谱写 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赞歌,他们的友谊
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噩梦 造句:这个噩耗传来,老 师忍不住哭了。
书写指导:三个横之间间隔
均匀,四个口的位置协调。
学习生字
hào
耗
结构:左右
音序:H 部首:耒 组词:噩耗 消耗 造句:懒惰像生锈一样, 比操劳更消耗身体。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右面
的最后一笔要舒展。
学习生字
duò
跺
结构:左右 音序:D 组词:跺脚 造句:如果感到开心你就 跺跺脚。 部首:足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侧 的“足”要矮一点。
lán
音序:L
部首:竹
组词:花篮 篮子 造句:我喜欢用玫瑰和百 合组成花篮。 书写指导:上小下大,最下面 的竖之间间隔均匀。
多音字
gōng(提供 供求)
供
gòng(口供 上供)
pō(血泊 湖泊 )
泊
bó(停泊 漂泊 )
理解词语
文中指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 打糕: 造句:朝鲜人民制作的打糕很好吃。
14.再见了,亲人
第1课时
1
课前导入 字词学习 课文浅析
目 录
2 3
1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腾格尔的一曲《我不想说再见》唱出了 离别时那种不忍心分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 惆怅和哀婉、依恋与难舍。听着这首歌,眼 前仿佛出现了那双手相握,泪眼相看的难舍 难分的情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再见 了,亲人》就像这首歌一样表达了离别时那 种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
忘记。 忘怀:
造句:老师慈母般的教导,我永远不会忘怀。 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文中指小金花 噩耗: 的妈妈牺牲的消息。 造句:四川地震的噩耗传来,他焦急万分。
再见了亲人公开课课堂实录教案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学课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学习体会结合上下文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决句子含义;学习作者叙事与抒情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在读悟中感受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和惜别之情。
教学难点:1、领悟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原因。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模仿课文的写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媒体:重点语句课件;相关音乐、视频文件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历史,认识亲人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生:是清明节。
师:这一天你们要跟着大人们做件什么事呢?生:给去世的亲人扫墓。
师:在去年的清明节,我们的前任总理温家宝和朝鲜人民去扫墓,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视频。
(播放1)师:中国志愿军烈士永远地留在了朝鲜,让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一起来了解一下60多年前这场抗美援朝的战争。
(播放《中国志愿军军歌》)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志愿军经过八年抗战后离开朝鲜回国的情景,成千上万的朝鲜人民来送别的场面让人十分感动。
随战记者魏巍记下了这感人得一幕,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14课《再见了,亲人》。
(板书课题)师:谁能告诉我,在你的身边谁是你的亲人?生: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我的亲人。
生:我的外婆、外公也是我的亲人。
生:我的兄弟姐妹们都是我的亲人。
师:为什么?生:因为他们和我有血缘关系。
师:很好。
请坐,在生活中,一般指有血缘关系的才是亲人。
二、整体感知,了解“亲人”师:说说文中的亲人指的是谁?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亲人指得是谁?(出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课文中亲人指得是谁?生:大娘、小金花、大嫂。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4再见了,亲人》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再会了亲人》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一样含义。
2、水平目标:以深情解说感染学生,再以读悟情,培育语感,有感情朗诵。
3、感情目标:学习课文,领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情。
教课要点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一样含义;领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情。
2、有感情朗诵课文教课难点感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含义。
教课方法先指引,后点题,加深映像。
教课过程一、以志愿军遗骸送回祖国为导入,回首历史,走近文本。
出示迎接遗骸图片,简要介绍,导入 1950 年, 美帝国主义发动了朝鲜战争 , 并炮轰中国丹东地域 , 把烽火烧至中国边疆。
为了抗美援朝 , 保家卫国 ,130 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 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
最后 , 他们战胜了美帝国主义, 同时还谱写出了一支中朝两国人民勾魂摄魄的友情赞歌。
本文就发生在,1958 年 10 月 26 日 , 是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的日子之际。
二、迅速阅读,初步感知,走进文本1 预习报告找寻主要人物课文使用了什么和什么相联合的写作手法?课文前三段在构造上有什么共同点?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人?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课文讲了她们与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志愿军解说大娘的动人故事五次战斗的时候,志愿军处在如何困难的环境下?以后发生了什么?抓住要点词语让学生认识,当时环境的困难与危险。
认识“雪中送炭”。
大娘为我们送来的只是是打糕吗?老大娘还为志愿军做了什么?让学生从“独一”一词再次感觉大娘的深情厚谊。
引出反问句,认识反问句与陈说句在表达成效上的差别。
同学们 , 理解”独一”吗 ? “独一”说了然什么 ? “失掉独一的小孙孙”就意味着什么?生:(当生活中碰到困难时她要单独蒙受感觉生活没有了快乐)出示,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暖和!学生活动:在这八里大娘还会为我们做些什么?议论生:(大娘给战士们做棉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最后一句是什么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品析句段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 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 炭啊!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联系课文,“雪” 指什么?“炭”又指什么?一个词语表达了怎 样的情谊?
品析句段
厚情谊。
朝鲜人民全力支援志愿军,他们组成运输 队、担架队奔赴战场。这是在上甘岭战役中, 朝鲜人民昼夜不停地将弹药送往前线。
朝鲜阿妈妮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照顾志愿军伤员。
图为志愿军 战士从战火中 救出朝鲜老大 爷。
图为舍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黄继光
图为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战斗英雄邱少云
志愿军 帮助朝鲜人 民修水渠, 重建家园。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 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 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说小金花刚强是因为……
一个刚强的小女孩,在于志愿军叔叔分别时却 落泪了,这强烈的对比,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品析句段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 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祝您成功!
解析课文
课文描写了和哪几位朝鲜亲人告别时的情景?回 忆了哪些事情?(“以为了志愿者战士谁怎么了?” 的方式回答)
朝鲜亲人 回 忆 往 事(用小标题)
大娘
洗补衣服 送打糕
救伤员
几夜未眠 昏倒路旁
失去小孙孙
小金花 救老王
失去妈妈
大嫂
挖野菜
失去双腿
品析句段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 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 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不,永远不会。
回顾分析
这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前面三段结构相似, 通过“劝回——回忆(叙事)——抒情”来描 写。请给每一段分一分层次,并说说理由。
全文的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志愿军战士和 朝鲜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我们再来读读相 关的句子,读出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厚谊。
向你推荐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yáo 歌(谣) ( )摇摆 ( )遥远 ( )洞窑
多音字
gōng 供应 供给 供求 供不应求
供
gòng 供认 供品 供养 供职
pō 血泊 湖泊 梁山泊
泊
bó 停泊 飘泊 泊位 泊车
学习词语
阿妈妮 战役 封锁 暂时 硝烟 雪中送炭 情谊 捣米谣 刚强 噩耗 同归于尽 大嫂 崎岖 深情厚谊 挎着 篮子
找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 崎岖 噩耗 雪中送炭 深情厚谊
近义词 坎坷 凶训
锦上添花 情深意重
反义词 平坦 喜讯 雪上加霜 薄情寡义
解析课文
1.课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
批官兵回国时,在车站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 的场景。
2.读了课文,让你感受到什么? 让我们感受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真挚的深
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 和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 撤离朝鲜,返回祖国。
了解作家
魏巍,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代诗人, 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1920年3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1937年抗日战争 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 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 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 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 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 茅盾文学奖。2008年8月24日晚7点12分,在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8岁。
了解历史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6月27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出兵朝鲜。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 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 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
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 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中朝军队共歼敌百余 万人,其中美军39万人,击落击伤敌机12200余架,击沉击 伤敌舰艇257艘,击毁和缴获敌军各种作战物资无数。
初读课文
1.文中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
2.文章讲了哪些“亲人”?谁给你留下了最深 刻的印象?
学习生字
nī yì yì yáo
妮役谊谣
è hào sǎo kuà噩耗挎学习生字妮役谊谣 噩耗嫂挎
同音字练习
yì 兵(役) ( )疫苗 友( )谊翻( ) 译
奇(异) ( )驿站 蝉( )翼利( ) 益
“这样高的代价”是指什么事? “足以”一词说明什么?从反问句中你又 体会到了什么?
品析句段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 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 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从“亲人”“亲爱的土地”中读出了什么? 从“请慢一点儿开”“再看一眼”“再停 留片刻”中读出了什么? 短短的三段话表达出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