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深圳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深圳优质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1、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2、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源自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小鼹鼠钻地洞”的游戏。
2、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多少个洞口?
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数图形的学问》
知识点来源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所属章节:《数学好玩》
录制工具和方法
PPT、Camtasia8.0
设计思路
以小鼹鼠钻地洞的游戏导入:3个洞口有多少不同路线,到4个洞口有多少条
不同的路线,再提出5个洞口会增加多少条不同的路线,最后发现有什么规律,
应用规律有序数图形,掌握数图形的方法。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
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学习的《数图形的学问》。
请学生说一说能找到哪些路线。
小结:从A洞口进,有AB、AC:2条路线,
从B洞口进,有BC:1条路线,
一共有:2+1=3条路线。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
提问:现在又增加了一个洞口,现在有多少个洞口?
请你先在学习纸上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数图形的学问-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数图形的学问》一、学习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队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由简单到复杂地经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图形。
教学难点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体会几何图形可以把问题变得简明与形象,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
三、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研究《数图形中的学问》一、数线段(一)数4个端点线段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条线段?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画一画、写一写。
板书(3+2+1=6)1、无序或是错误数。
2、你是怎么数的,按什么顺序数的呢?再看看别的同学怎么数的?我是先数3个小段,再数2个线段组合成一个,再数3个线段组合成1个的。
如果列出算式该怎样列呢?【设计意图:从熟悉情境导入,自然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唤醒对于运算积累的经验,感受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
】3、你是怎么数的,按什么顺序数的呢?我是从a点出发先数3条,再从b点出发数2条,再数c点出发的1条。
(以端点为标准来数的。
)可以怎样列出算式呢?3+2+1=63表示什么?2表示?1呢?4、都列出了这个算是,但是每一个数字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孩子们,想一想,这四种数法你喜欢谁的,为什么不喜欢1、2,喜欢3、4呢?因为他们有序。
那么,以一定标准有序的数有什么好处呢?不重复、不遗漏,简便。
5、所以,我们以后再数图形的时候,就要注意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有序的数。
数5个端点线段请你数一数,途中有几条线段,画一画,写一写,列出算式。
说说怎样想的,按什么顺序数的?我是以A点为出发点先数,……我是先数短的基本线段,再数两条基本线段的组合,再数三条基本线段的组合,按照线段长短来数的。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数图形的学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物体表面大小的情况?”比如,我们要给房间的地面铺上地毯,就需要知道地面的面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图形面积的奥秘。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图形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在实践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在指导学生讨论时,我发现有些学生还是比较依赖答案,不敢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的表现都很积极。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学生表达得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在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以及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教授学生如何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以及如何进行单位换算,以简化计算过程。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数图形的学问教案适用年级:四年级教案适用学科:数学教案适用学期:2023-2024学年上册教案作者:[作者姓名]教案日期:[填写日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图形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数出各种图形的数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2. 数图形的方法:按顺序数、分组数、利用公式数等。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图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知(1)认识图形①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② 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2)数图形的方法① 按顺序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数出图形的数量。
② 分组数:将图形分为几组,分别数出每组的数量,再相加。
③ 利用公式数: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利用公式计算其数量。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数出给定图形的数量,巩固所学知识。
4. 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图形的方法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数图形的学问》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出它们的数量,并与家长分享。
五、板书设计1. 图形的分类2. 数图形的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参考文献[1] 张红梅. 数学教学设计与实践[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2] 李玉琴.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6.[3] 王晓红.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数图形的方法”。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1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单元第三节内容。
二、【设计思路】《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节课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眼、耳、手、脑、口并用,亲身经历“猜想——验证猜想——同类练习——发现规律——应用生活”的过程,旨在努力实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本节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单元第三节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数图形的学问”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它不仅是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材创设了“鼹鼠钻洞”和“菜地旅行”两个有趣的问题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地引导学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体会几何图形可以把数学问题变得简明与形象,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进而引导学生经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图形的过程,感受问题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一)学习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归纳总结发现规律,发展推理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有序思考的活动经验,本节内容学生自主学习难度不大,而且好玩有趣的动画情境,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但学生要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完整表述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独立学习和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多说多交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图形的学问 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数图形中的学问”是“数学好玩”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一节课。
主要是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将生活中按顺序数的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图形的问题,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会有规律地数,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特征,有序思考等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材设计的是“鼹鼠钻洞”和“菜地旅行”两个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将故事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按一定规律数图形,不重复,不遗漏,得到数图形的一般规律,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并且在以前教学中也进行过数数的拓展,而且在三年级学过《搭配中的学问》接触过有序思考,积累了初步的有序的活动经验,能够数出简单的图形的个数,但是不一定做到按着一定的顺序来数。
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数图形的规律并用算式来计数,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更不会用算式来计数。
更谈不上离开图形,上升到数学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设计中注意兼顾各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有层次、有梯度,促使学生积极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设计理念〗在明确本课重点是利用数学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发展几何直观,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图形的数学问题,而不仅仅是怎么样数线段。
学生会数线并不意味着会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如果换成其他情境学生能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描述和分析吗?所以本课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利用数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体会线段图与情景图之间的关系,发展几何直观能力。
在教学时,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将生活中按顺序数的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图形的问题,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会有规律地数,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特征,有序思考等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1、从影像动画引导鼹鼠,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很好的过度到情景图。
2、从鼹鼠的活动中探索有序的数图形,再探索的过程中,先设计4个洞口,让学生按不同的标准有序的数线段,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动手能力。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经历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几何直观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模型思想、变中不变等思想。
并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孩子发现数学的简洁美,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利用画图策略,发展几何直观。
【教学难点】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学习小伙伴,(看屏幕)认识吗?启发:你知道鼹鼠最擅长什么吗?【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情境出现,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并借助生动有趣的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活动一:鼹鼠钻洞(一)观察情境梳理思维创境:我们先来玩一场“鼹鼠钻洞”的游戏。
请看游戏规则。
思考:“向前走”是什么意思,谁能举例说一说。
(二)交流对话抽象问题质疑:我们如果把一个洞看成一点,那么则可以连成几条线段?也就是说只有几条路线?观察: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怎样走?导思:可我有点儿蒙圈了,刚才有的同学一会儿指这个洞口一会指哪个洞口,表达不是很清楚,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你说的是哪个洞口?创境:看到大家玩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玩一玩,老师想从C洞口进入,B洞口出来,可以吗?为什么?探究:那么到底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呢?请你们画出示意图。
完成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数法。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逐步实现数学化,引导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洞口、线段表示路线的简洁美,体会几何图形可以把数学问题变得简明与形象,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和几何直观能力,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结合的美妙。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生活中的握手问题,抽象成数线段的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形结合探索发现规律。
2、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认知活动,体验问题的全过程,建立数学模型。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把生活的问题数学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内在隐含的规律。
教具:课件、学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抛出问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谈话过程中安老师有幸和我们班的几个学生进行了握手。
握手是一种礼貌,如果刘老师想和咱们AA名同学每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手?师:一个人和多个人握手次数对同学们说很简单,如果每两人之间握手一次,AA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板书:每两之间人握一次)生:15次。
2、理解:每两人之间握手一次的意思。
这点很重要,不能重复算(指着学生)不但他和她握、他和她握还要他和他握、他还要和他握手---。
而且还不能重复,这样一来问题就变的复杂了。
二、由简入难,研究问题。
师:没关系,30个人太复杂,我们从最简单的2人开始研究行吗?(板书:2人)两人握手几次?生1:1次。
生2:太简单了!师:(板书:1次)如果3个人呢?(课件出示题目:3人每两人握手一次,一共握手多少次?)生抢答:有说两次的,有说三次的。
1、研究3人握手。
(让学生明白握手的次数就是线段的条数)师:请独立思考,把你的想法在作业纸上涂一涂、画一画表示出三人握手的次数。
(生动手在作业纸上用自己的方法表示握手的次数,师巡视选择学生的作品)师:老师挑选了三副作品,请作者上台分享,其他同学作评委。
师强调:在同学们展示的方法中都能表示握手的次数,其中同学用A、B、C3点表示3个人(板书:A、B、C3个),A和B之间组成一条线段表示握手一次,A和C之间组成一条线段表示握手一次,为了让大家看的清楚A和C之间组成一条线段用弧线标记,B和C之间组成一条线段表示握手一次(边说边板书边课件展示)。
数图形学问教学设计(共4篇)
数图形学问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数图形中的学问》的教学反思新课程加强与改善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在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转换等内容中,经常遇到一个复合图形中有多个单一图形的问题,而这就需要用到“数图形”,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时,一看到课题便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决心从第一个教学环节——备课入手。
为上好这一课,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上课一开始先向学生说明在从前我们在做与之类似的题目时,同学们极易出现错误,这节课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讲,并引用毛主席关于“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的名言,阐述了认真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一定要体会有序思考,按一定顺序数的必要性,课堂上我滔滔不绝的按自己设计的教案进行讲解,比平时上课多说了一些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因受老师情绪的影响表现良好,满以为这堂课我讲的还行,感觉学生听得也很认真,相信收效肯定会不错,在离下课还有不到十分钟时,要求学生完成同步作业中的练习题,在批阅学生作业时,结果把我惊得目瞪口呆,全班41个同学竟有18个同学出现了错误。
看完作业,内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急躁、痛苦,甚至气愤,恨不得对做错题的同学揍一顿。
待情绪稳定以后我进入沉思之中,忽又想起一句名言来:“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看来问题就出现在我自己的身上,一定要从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入手查找根源,堵塞漏洞。
下课后,我来到主控室,打开网络查看我曾经收藏的一些优秀论文。
阅读时,文中有一段文字使我茅塞顿开,我明白了学习不是由老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就教学方式而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这种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机会导致了我这堂课走向失败。
知错就改,深思熟虑后,我打算给11班上这节课时严格按新课标、新思路、新方法去上课:首先创设“谁才是最公正的法官”这一情境,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并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展开比赛,看谁数得又快又准确;三是我借用多媒体设计了移动圆盘的数学游戏,教师只说明游戏规则,其他的都是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实践、猜想、验证等许多步骤,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运用数图形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学习策略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策略。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数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2. 图形的特征:图形的边长、面积、周长等基本属性。
3. 图形的分类: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分类和特征。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模块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模块教学法,分步骤、分模块地进行教学。
2.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视觉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丰富多彩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图形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介绍数学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图形的欲望。
2. 导入数学图形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图形,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美丽和魅力,引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探索欲望。
3. 探索图形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比如圆形的特点是没有边、没有角,正方形的特点是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4. 认知图形分类教师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图形有不同的特征,如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但它们的特征是不同的。
5. 解决图形问题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图形问题,如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6. 总结巩固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布置小作业和组织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
《数图形的学问》说课稿一、说教材《数图形的学问》是XXX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单元中一课,它隶属于综合与实践的领域。
本节课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问题,它不仅是学生研究统计概率的基础,更在生活中起着广泛的应用。
教科书创设了“鼹鼠钻洞”和“菜地旅行”两个有趣的问题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的引导学生经历不重复、不遗漏的数图形的过程。
这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惯,感受问题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体会几何图形可以把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为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研究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二、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研究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这一理念的实现,则需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研究情境。
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数学研究兴趣,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
2.启发式教学法《(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行启发式教学法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发学生数学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研究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
与此同时我还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四年级数学:《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数图形的学问》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进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能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鼹鼠钻洞师:大家听说过鼹鼠吗?(课件出示鼹鼠图)。
它最擅长的是挖土、钻洞。
看,它现在又想开始活动了,它可以怎么钻?师:课件(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它可能会怎样钻呢?)生说,师指着图演示。
2、筛选提出问题: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想一想,你能用什么表示路线,用什么表示洞口,画出小鼹鼠的行走路线图呢?(课件)(同桌交流)2、生独立画示意图(指名画在黑板上)3、交流并优化出示意图4、数线段(1)要求:(课件)请用画一画,写一写,记录你数的过程。
(2)学生动手数,数完后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数。
(3)、汇报交流先指名学生上来说出数法,师逐步演示,再引导学生发现是按什么顺序数的,板书并写出算式。
5、小结:谁来说说怎样才能准确数出线段的条数?(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6、揭题:《数图形的学问》(板书)三、巩固练习,掌握知识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按一定的顺序来数线段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你们去过城关吗?今天老师早上就是从城关出发,经过达埔、玉斗、坑口,来到了下洋。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康正琼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93---94页。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了“鼹鼠钻洞”与“菜地旅行”两个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与数一数等教学活动,逐步、有序地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数图形的规律。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线段图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很多学生不知道数线段图也存在一定的规律。
对于数图形的个数,很多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用数的方法来计算。
因此在教学中制作课件,让学生充分体现数的过程以及方法,自主参与找规律的过程,最终达到能列式并计算出图形的个数。
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今天康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出示鼹鼠图片(聚光灯出示)。
生:鼹鼠。
师:没错,就是小鼹鼠。
师:小鼹鼠非常喜欢数学,在学习《数图形的学问》一课时遇到了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想请大家帮个忙,你们同意吗?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鼹鼠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二、独立思考,探究新知(一)鼹鼠钻洞1.读图并提出问题。
师:(出示第一幅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读图。
师:你是如何理解:“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的?生同桌交流,更全班汇报。
(请3-4个小朋友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同学们分析地真好,你能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吗?生:小鼹鼠一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那什么是路线呢?2.画出示意图。
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在小结时,我并不是让学生总结出数角的公式,而是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整个学习和实践数角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和发现,让学生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和顺序,实际上是让学生总结归纳的过程。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数角过程中的顺序,角个数的变化体会得比较深入。收效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有条理数法的多样性,并能使用有序的数法数出给定图形的个数。
水平目标:能按一定的规律或分类去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情感目标: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10、小结:
师:两位同学结果相同但数的方法不同,一个是以线段的长短为出发点,一个是以点的位置为出发点数。
11、课件展示两种不同的数法。
二、菜地旅行
1、钻洞又累又饿,它想买些蔬菜补充一下能量,这不,它来到了公交站台,课件出示94页情境图。
(1、)学生说图意,你怎样理解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2、)件出示线段图。A、B、C、D、E代替5个站台。
(3、)学生独立数,请一位学生到前面画。
(4)学生说不一样的想法。让学生体会有序思考,才能不重不漏。
(5)课件展示。
2、假如有6个汽车站台,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形中的学问》教案课题:数图形的学问学习目标1.能有条理、有次序的数出线段的条数。
在数线段的过程中掌握计数线段的方法。
2.能清楚、明白的表达数线段的过程和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把线段计数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感受到数学规律之间的普遍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数线段时,已经有了数线段的基本方法,能通过以一点为起点有顺序地、不遗不漏的数出线段,已有以先数出基本线段,在再数组合线段的方法,证明学生有分类计数的思想。
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目标2教法与学法类比、观察、图示法、探索法、学习准备课件、导学练习板书设计数线段两点之间●——●有序分类1+2+3+……(n-1)按着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二合一、三合一……)不重复不遗漏找规律学案过程设计意图多元建议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老师和你初次见面,表示友好可以握一次手,这一动作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符号表示出来:(板书:●——●)我们把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称为线段,这两个点称为线段的端点。
线段是可以度量的,每两个点就可以固定一条线段的。
(板书:两点之间)。
我们已经有过数线段的经验,我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能清楚的表达出你计数线段的方法和过程。
二、前置作业交流:教师巡视小组交流三、总结方法、发现规律例1 数一数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条线段.要想使数出的每一个图形中线段的总条数,不重复、不遗漏,就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观察、分类去数.这样才会不遗不漏。
我们可以按照两种顺序去数.(教师引导、演示两种方法的计数,)第一种方法:按照线段的端点顺序去数,如上图中,线段最左边的端点是A,即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AE四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BE三条,设计意图:老师和同学握一次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由远及近,好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当两手相握时形成两点一线,给学生解决本课中的握手问题做下伏笔。
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CE一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是一本面向小学生的数学教材,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本教学设计将针对该教材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设计一份针对小学生的数学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基本属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图形的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基本属性本部分将介绍图形的分类、基本属性,如边数、角数、对称性等内容。
2. 图形的应用本部分将介绍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工艺品、地理地貌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图形。
2. 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特色的图形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图形的基本属性,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
教师可以使用PPT等多媒体手段辅助讲解。
3.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通过识图、分类、填空题等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4.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现图形的应用,并做相关展示。
5. 总结与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内容,强化知识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生动地呈现图形的属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实例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图形的应用,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操作性教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图形的认知和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思考探索应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它不仅是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应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之后,继续让学生在经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图形个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感受问题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发展
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这样的安排落实了《课标》提出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的要求。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以前教学中已进行过数数的拓展,已经能够数出简单的图形的个数,但是不一定做到按着一定的顺序来数。
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数图形的规律并用算式来计数,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发现数图形的规律,更不会用算式来计数。
更谈不上离开图形,上升到数学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设计中注意兼顾各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有层次、有梯度,促使学生积极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93- 9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使学生在探索数图形的过程中,体会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发展推理能力,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3、使学生积累有序思考及从简单入手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数图形的学问。
教学难点: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活动引入。
教师与学生握手,表示相互认识。
学生六人一组,每两人握一次手,至少要握几次手才能相互认识呢?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握手问题引入新课,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先前已有预习,新旧经验的结合,更是有着迫切表达的欲望。
二、合作学习、交流成果。
1.呈现主题图:鼹鼠钻洞
2.师:我们之前已经预习了相关的内容,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问题一。
问题一:鼹鼠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
按照这样的走法,一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画出示意图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学生小组交流预习的成果,再进行全班汇报。
教师组织组内交流和全班交流,并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鼓励适当板书,并尝试用符号表达难以说清的问题。
(2)引导生生间、组际间进行提问、补充、质疑、辩论、反驳。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学会总结大家的意见。
(4)教师视情形适度介入,对交流中“有序”的思想予以强化,逐步明确线段的两种数法。
4.教师画图辅助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机遇和挑战还给学生。
对“问题”的思考和表达,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因为其具备一定的弹性,为学生的互动与交流留出余地。
教师实时隐退,视学生的掌握情况又适度介入,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主体与主导间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深化规律。
探索问题二:地铁票
有5个地铁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地铁票?画出示意图有顺序地数一数。
如果是6个站呢?7个站呢?8个站呢?你发现了什么?
请大家分别做一做小老师,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听。
安排全班交流,鼓励补充、提问、辩论。
小结性提问:通过刚才的探索,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一与问题二这两个围绕本课重难点设计的大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使课内的宝贵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展示,学生自主质疑,学生能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四、实际运用、整合规律。
引导学生回头再来解决课前引入的握手问题,邀请一个小组上台示范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体验活动,学生能更灵活地把有序思想运用在不同的情境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引导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习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在预习的过程中和课堂学习中你遇到困难了吗?你是如何解决的?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