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诗歌特色对比

合集下载

中英文诗歌特色对比

中英文诗歌特色对比

中英文诗歌的特色《英文诗歌》英语诗歌的韵律dasha英诗节奏(Rhythm)构成英诗节奏的基础是韵律(metre)。

在希腊语中,“metre”这个字是“尺度(标谁)”的意思。

英诗就是根据诗行中的音节和重读节奏作为“尺度(标准)”来计算韵律的。

英诗的特点之一是与其他文体不同的排列格式。

各诗行不达到每页页边,每行开始词首大写。

几行成为一节(stanza),不分段落。

各行都要讲究一定的音节数量,行末押韵或不押韵,交错排列。

……音节重读(stressed),非重读(unstressed)。

……这就是一种正规的重读形式,在诗歌中即体现为韵律。

研究诗歌韵律规则的科学叫作韵律学(Prosody)。

1.音步(Foot):英诗中这种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殊性组合叫作音步。

一个音步的音节数量可能为两个或三个音节,但不能少于两个或多于三个音节,而且其中只有一个必须重读。

分析英诗的格律就是将它划分成音步,并区分出是何种音步以及计算音步的数量。

这种音步划分叫scansion。

根据一首英诗组成的音步数量,每一诗行一个音步称“单音步”(monometer);每一诗行有两个音步的,称“双音步”(dimeter);含有三个音步的,称“三音步”(trimeter);此外还有四音步(tetrameter)、五音步、(pentameter)、六音步(hexameter)、七音步(heptameter)、八音步(octometer)。

Is this | a fast, | to keqpThe lard | or leanAnd clean? (Herrick)2.韵律(Metre):英诗的韵律是依据音步包含音节的数量及重读音节的位置而加以区分的。

传统英诗的音步有六种:即抑扬格(Lambus)、扬抑格(Trochee)、抑抑扬格(Anapaest)、扬抑抑格(Dactyl)及抑扬抑格(Amphibrach):(Anapaest)、扬抑抑格(Dactyl)及抑扬抑格(Amphibrach):“⌒”非重读音节;“/”重读音节。

中英爱情诗歌对比研究

中英爱情诗歌对比研究

中英爱情诗歌对比研究一、引言爱情是诗歌永恒不朽的主题,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用诗歌来表达共同的爱情心理,由于中英在文化习俗、宗教礼仪、历史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中英两国的诗歌在很多方面都大相径庭,但是各具特色,委婉含蓄是中国诗歌的特色,热情奔放是英国诗歌的代表。

因此,中英爱情诗歌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反映着各自不同的民族感情和文化传统。

二、爱情主题诗歌分类对比(一)写作手法方面“英诗之父”Chaucer:“Through life and after death you are my queen,/ For with my death the whole truth shall be seen.”(A Rondel of Merciless Beauty)是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誓言。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诗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两首诗句将中英追求爱情理想的异同描绘的淋漓尽致,在英诗中,经常使用夸张的写作手法来表达上下起伏的感情,而在中诗中,作者多用描述比喻的手法来表达同样的效果。

(二)表达方式方面在英诗中,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Edmund Spenser:“Where when as death shall all the world subdue,/ Our love shall live,and later life renew.”(Sonnet 75)。

从诗中可以读出生死相依、永世长存的爱情思想,和英国人对爱情积极追求和热情奔放的赞美。

相反,在中诗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中国人在表达忠贞不渝、生死相依的爱情的感情的时候比较含蓄内敛,这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作者表达了封建礼教对当时人们的思想束缚。

(三)诗歌风格方面英国著名诗人Spenser的爱情诗中曾这样写:“But when I laugh she mocks,and when I cry/ She laughs and hardens evermore her heart.”(《Sonnet 54》)诗中痴情男子对冷美人带有埋怨、抱怨的感情色彩。

中英诗歌对比

中英诗歌对比

中、英诗歌中的美女对比这里仅就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一诗说说英诗与中国古诗的一点区别。

只谈一点,就是英诗与汉诗中美女的对比,不及其余。

英语里面有个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的概念,说的是“体魄健全和精神健全”的关系,“灵与肉”的矛盾也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础命题。

但西方文化讲究平等,英诗(乃至整个文学)里面的女人也多被赋予独立人格。

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古诗里面的女人多半都是男性的附属,思念、哀叹、被选择,被恩宠,被抛弃,鲜有独立选择权。

这当然是当时的制度造成的,跟农耕文明的家长制有直接关系,但归根结底也是生产力不发达造成的。

农耕社会中是家长(或族长)一个人独霸大权,然后一层一层排下来,等级森严,最没有背景、最没有财势、最没有力气的那个人压在最底下,永无出头之日(当时的科举制度在此暂且不谈)。

西方文明呢,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说得好听是“海洋文化”,实则无非海盗文化:大家都是刀头子舔血拼出来的,老子怕谁?公平合理还则罢了,不讲理还想压服我?没门!我定然跟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大不了头掉了碗大一个疤。

进入现代文明后,动辄械斗、杀人也不像样子,便坐下来,平等地谈判,谓之民主。

“民主”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身份、平等权利和平等话语权。

妇女也一样。

即如She Walks in Beauty这首诗,认真读一读就会感到,里面的女郎美则美矣,却也凛然不可侵犯,令人敬而远之,而不是仅仅从纤弱、柔媚、娇羞等角度来描写,这一点同中国古诗有很大区别。

当然,你要是想追也可,那就要看你的手段了。

叶芝有首诗《当你老了》,说的不也是有个美人他“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叶芝睡不着,便写了那首诗去劝人家后悔。

大文豪莎士比亚也一样。

他被美女拒绝后便走回家里,作诗,作很多诗,说些奉承话,倾诉衷肠,试图打动人家。

大约可以说,中国诗歌里面怨妇多,而英诗里面“怨男”多。

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格律的异同-最新年文档

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格律的异同-最新年文档

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格律的异同诗歌是韵律的语言,是最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的典型形式。

习惯了汉语诗歌的读者如果不懂得英语诗歌格律的特点,也难欣赏其中之美。

我们已习惯了汉语诗歌(尤指律诗,下同)的工整格式和韵律,即便是咬文嚼字还不甚清晰的孩童也能摇头晃脑、韵味十足地吟诵几句经典诗句。

然而,对于英语格律诗,大多数中国人,即便是那些学习了多年英语语言的中国人,似乎也觉得难以发现和欣赏其中的美。

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对英语诗歌的格律和韵律不甚了解所致。

本文就汉语诗歌和英语诗歌在韵律和格律上的差异进行简单探讨。

一、汉语诗歌的格律我国的诗歌历史悠久,先秦时代便产生了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和《楚辞》。

之后,诗体不断发展。

南朝年间,诗人已经注意到汉语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并自觉地把声律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到了初唐,在诗歌创作中就逐渐形成了诗的格律,出现了按照诗律进行创作的格律诗。

它们讲究韵律,节奏和谐,语言精美,诗意醇厚。

(一)句数唐以后按照诗律创作的近体诗在句数方面有严格规定,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各自又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

律诗不论五言还是七言,都是八句;绝句仅四句;十句以上称为排律。

(二)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和谐。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古人用韵一般是根据当代的语音,依照韵书而为。

韵一般放在句尾,称“韵脚”。

律诗一般押平声韵,二、四、六、八句押韵。

首句可用韵也可不用。

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三)平仄汉语诗词讲格律主要是讲平仄。

平仄是声调的分别,古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第一声为平,其它三声为仄。

平仄在律诗中交错出现,其规则可以概括为两点:一、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二、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四)对仗对仗又称“对偶”、“骈偶”。

“诗的对仗是指词语相对,即同一联的两句中位置相同的词要词性相配”。

“律诗一般要在颔联、颈联处对仗,至少颈联要对仗。

汉语诗与英语诗翻译欣赏之比较

汉语诗与英语诗翻译欣赏之比较

汉语诗与英语诗翻译欣赏之比较诗歌是语言的结晶,诗歌往往以其精炼的形式、和谐的音韵和节奏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享受。

汉语诗、英语诗的欣赏也不是一件易事。

英语诗歌在其一千多年的演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丰富的诗体。

这些诗体都有各自的规律、音韵、主题和表现方式,它们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尽管诗歌能满足人们内心的渴望,但还是有许多人对它敬而远之,觉得诗歌晦涩、奇怪,难以理解。

欣赏诗歌就要欣赏语言的节奏及形式特点,欣赏诗歌格律的韵律、音节及句式。

不管英语还是汉语诗歌,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句子中的排列,其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能产生声音回环的美,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汉语诗歌行中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在一定位置上重复,也能产生音乐美的听觉效应。

英语诗歌与汉语诗歌作为不同民族的诗歌种类,在诗歌的语言形式上有着自己的独有的习惯和风格。

1)汉语诗歌的格式韵律、音节、押韵很规范。

而英语诗歌的韵律、音节格式变化很大。

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下江陵》)又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黄鹤楼》)如:波西·比希·雪莱的《Music,When Soft V oices Die》(《轻柔的声音寂灭后》):Rose leaves,when the rose is dead,Are heaped for the beloved’s bed;And so thy thoughts,when thou art gone,Love itself shall slumber on.根据英语诗歌的优美韵律,按汉语诗歌的韵律翻译如下:情人,玫瑰花凋寂,在你的床上堆积;你的爱,你的思恋,你去后,还在床上安眠。

同样的韵律、音节格式在汉诗中也有。

如: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2)诗歌的语言不同于其它文体,它的跳跃性很大,一般对具体的形象描写,要让读者产生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而表现出来。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翻译诗歌堪称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唐代诗人李白以豪放不羁的文笔蜚声中外,其很多作品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其中《望庐山瀑布》更是被称作七言绝句之首。

有不少学者将这首诗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

本文从诗歌的可译性出发,着重从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方面对《望庐山瀑布》的几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差异。

标签:《望庐山瀑布》诗歌可译性汉英语言差异中国古典诗歌文字隽永,意境深远,与其它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等相比文字简练,内容含蓄,有人称赞其为“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李白的诗歌更是如此,在中国甚至世界文学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基于此,各种语言版本的李白诗歌便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英译本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

但是,要从内容、形式和风格等方面把李白诗歌豪放不羁的意境英译出来,难度不容小觑。

笔者认为,在翻译诗歌时译者的任务就是进行“移植”,即用另一种语言把诗歌的神韵翻译出来,让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根发芽。

本文以著名学者许渊冲、王守义&John Knoepfle(以下简称为王诺合译)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进行研究,并从原诗和译诗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方面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一、内容差异翻译就是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思想和感情。

而内容即指作品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文字的叙述,在说明和描写之中反映作者思想、观点、立场、所流露的感情等。

译诗应首先忠于原作,译出作品的内容应与原作的思想内容保持一致。

在翻译诗歌作品时,刘重德认为我们应做到:“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合风格(信达切)。

”[1]刘认为在这三者中,“信于内容”应排在第一位。

著名学者许渊冲也认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2]分别由许渊冲与王诺合译的《望庐山瀑布》的两个英译本都较好地展现了原诗的内容。

daffodils诗歌中英文对照

daffodils诗歌中英文对照

《Daffodils》诗歌中英文对照如下:
中英文对照一:
英文原版:
I saw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Bright-eyed and happy, they are chasing The merry sunshine all the day.
中文翻译:
我看见一丛丛金黄的蒲公英,
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它们眼神明亮,欢快地追逐着
整天快乐的阳光。

中英文对照二:
英文原版:
In a way, I envy them, the simple life, No cares, no pains, no human strife; Just open fields, blue sky, and pure air,
To live and play a care-free life.
中文翻译:
在某种程度上,我羡慕它们简单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痛苦,没有人类纷争;只是敞开的田野,蓝天和纯净的空气,无忧无虑地生活和玩耍。

中英诗歌比较

中英诗歌比较

中英诗歌比较——从诗歌角度看文化差异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主要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并能让他人能同样限度地理解和感受到它。

中国的诗歌历来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为其标志特征,西方(这里主要讲英国)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

中西的诗歌在内容、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对于学习诗歌的人来说不可以把自己的视野放得太狭窄,在横向和纵向中不断的比较从而完善自己。

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平行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

中英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

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

美国著名意象派诗人庞德曾经在中国文学中发现一个“新希腊”,动了一场新的“文艺复兴”。

近代以来,中国诗人,如胡适、徐志摩、郭沫若、闻一多等都曾译介过雪莱、济慈(John Keats)和惠特曼(Walt Whitman)等诗人的作品,并受其启发,于“五四”新文学时期,兴起新诗运动,极大地深化了中国新诗的思想内涵。

如当代中国的朦胧诗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西方的意象派的影响。

相似之处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中西诗歌对比

中西诗歌对比


阿喀琉斯英勇善战,每次上 阵都使敌人望风披靡。他珍 爱友谊,一听到好友阵亡的 噩耗,悲痛欲绝,愤而奔向 战场为友复仇。他对老人也 有同情之心,允诺白发苍苍 的特洛亚老王归还赫克托尔 尸体的请求。可是他又傲慢 任性,为了一个女俘而和统 帅闹翻,退出战斗,造成联 军的惨败。他暴躁凶狠,为 了泄愤,竟将赫克托尔的尸 体拴上战车绕城三圈。
区别三:悲苦诗与欢快诗

在情感或情调上,中国情诗多写“怨”情,多 悲苦与悲愤之情,多“悼亡诗”而少“求爱诗”, 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李清 照《声声慢》、辛弃疾的《祝英台近》; 西方则多写“慕”情,多“求爱诗”而少“悼亡 诗”,多欢快幸福之情。

李清照 《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名氏《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砣浮, 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 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 且待三更见日头。




发愿于“枕前”,表 明他们是已结连理的 伉俚。他时而指譬日 月星辰,时而引喻河 流山川,时而又从生 活中信手拈来实例, 而它们无一例外,都 是绝无可能出现的自 然现象,借以比况拳 拳爱心的坚贞不渝, 是极为确切而又富于 联想的。
《特洛伊》 《木马屠城》
中国抒情诗传统


中国古代诗歌一直以抒情诗为主,叙事性诗 歌始终没有独立地发展起来,更不用说大范 围地描述民族重大事件和英雄业绩的中长篇 史诗了。 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从第一部诗歌总 集《诗经》开始,经过《楚辞》、《离骚》、 汉魏乐府、唐诗、宋词直到元曲,甚至像 《红楼梦》这样的小说,也具有强烈的抒情 色彩。纵观中国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鲜有 叙事诗篇。(《孔雀东南飞》《木兰辞 》)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第一篇:中西方诗歌的比较中西方诗歌的比较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

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

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

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

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

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完全隔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相同的地方.相同点一: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①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

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

中英文版对照诗歌品析

中英文版对照诗歌品析

中英文版对照诗歌品析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而李白和杜甫是站在这一峰顶上的两位光焰万丈的巨人。

下面小编整理了中英文对照诗歌,希望大家喜欢!中英文对照诗歌品析《千字文》(四)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乂密勿,多士寔宁。

The Thousand-Character Writing (IV)The two capitals' palaces looked winding and sprawling,They were towering so high and astonishing as if they were flying.Birds and animals were painted on the buildings,On which, painted also were immortals and many a spiritual being.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palace were side palaces with side doors,Among the halls' columns were curtains which were gaily decorated.Feast and banquet were well prepared in the palaceWhere music was played, which made people happy anddelighted.Getting on the steps and entering the palace, the emperor's subjects were busy celebrating at afeast.The pearl-filled hats worn by the subjects moved and dazzled like stars.The right corridor led to Chengming Palace.Classics of many centuries were collected here,And here was also a place for the gatherings of outstanding persons.Kept her were the precious Chinese handwritings — Du Du's cursive script and Zhong Yao'sofficial script.As well as the books written long before and the classics found in the residence of Confucius.The palace was lined with ministers on both sides;When the emperor went out, he was protected by the officials alongside him, who were high-ranking.The ministers or the officials were given by the emperor eight countries' landAnd a thousand soldiers who were ready to fight for their home-protecting.Accompanied by the officials wearing tall hats,The emperor rode on his carriage whose wheels rolled on and on with ornamental tasselsfluttering.Monarch's ministers and their descendants enjoyed the government salary and so lived awealthy life,They rode fine horses or carriages and moved briskly.The gave counsel to their monarch and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empire,Their merit and credit were engraved on tablets to leave their marks on history.Both JIangtaigong and a famous official named Yi were prime ministers or important ministersassisting their monarchs.In the fief of Qufu,Zhougong was the only person who could run it well among many rulers.Qihuanggong, the head of Qi Kingdom corrected other kingdoms and made them unite,To give aid to the weak and assist those that were in danger.Qili Ji helped Han Emperor Hui from being ousted,And Wu Ding, a monarch of the Shang Dynasty, through a dream, found Fu Yue who provedto be a good prime minister.It was the efforts made by the persons of exceptional ability That gave a peaceful life to many people of the empire.经典的中英文对照诗歌《诗经--国风·郑风·风雨》风雨凄凄。

中英诗歌语言层面差异

中英诗歌语言层面差异

中英诗歌语言层面差异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msFrom linguistic perspective——从非格律角度出发摘要:诗歌在中英文学作品中都占有重要席位,但两国诗歌无论是在选材、格律、立意还是描写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今天我们就从语言层面(除去格律方面)谈谈中英诗歌差异。

关键词:表达方式;意向选择;表达量化;选材偏好一、表达方式的差异:含蓄和直白The differences in express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归,举头闻鹊喜。

——冯延已《谒金门》译文(母语译者)1. All day long, she expects him.But, somehow, he is not back.She raises her head upward,Hearing the magpie’s chick-chack.译文(外语译者)2. Waiting for you the whole day long wears out my eyes;Raising my head, I’m glad to hear magpies.这首词通过写景,以象征的手法巧妙地揭示出一位富贵人家的少妇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从抒情的角度来看,由于身居深闺的上层妇女长期受“温柔敦厚”之类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束缚,在涉及男女爱情这类心理活动时,感情宣泄较含蓄,起伏也较微弱。

译文1通过“喜鹊”的文化继承性意义——喜鹊报喜——含蓄地传达出作者以象征的手法精心营造的氛围,这般处理符合词中主人公情感的宣泄方式,真可谓意在言外,且又意藏词中。

相形之下,译文2就显得稍稍直露了些,把那种可通过“喜鹊”这一形象传达出主人公内心的喜悦自然化解了。

由此可见中文诗歌以含蓄、微妙胜,而英诗的直率和铺陈也可以从以下一首诗窥见一二。

中英诗歌特点对比

中英诗歌特点对比

校园英语 /中英诗歌特点对比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刘路伟【摘要】本文从中英诗歌在意象选择、象征意义、宗教元素、回文性等方面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并简要的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背景原因。

同时通过对中英诗歌这些特点的对比,使读者对中英诗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中国古诗 英诗 意象选择 象征意义 宗教元素 诗歌是书写人类生活及情感的一种特殊工具,它伴随着人类文明出现,是中西文学中起源最早且相当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社会,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

本文将对中英诗歌特点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中英诗歌意象选择上的差异在网上流传着一本所谓的“宋词宝典”,有位网友用技术手段统计出宋词中频率最高的意象词汇,只要熟记这些词汇,任何随机的词汇组合都可创作一首意境唯美的宋词。

我们姑且不论这其中是否有真正意义的文学内涵,但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

汉字是象形文字,很容易由字及形,见字犹如见画,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由此可见,汉字含义丰富,一字即一世界。

以汉语写成的诗歌,含蓄简练,意象可直接拼合,字与字间的关联可由读者凭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来填补。

中国古代诗人常常在诗中排列众多的意象。

如元剧作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短短二十八字排列着十种视觉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载体。

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再来看英语诗歌使用意象的情况。

英诗中像这样拼接使用视觉意象的情况并不多,多是采用多种意象使诗歌更为连贯紧凑。

如文艺复兴时期托马斯•纳什(Thomas Nashe,1567-1602)的一首诗(以第一节为例)SpringSpring,the sweet spring,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Then blooms each thing,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Cold doth not sting,the pretty birds do sing:Cuckoo,jug-jug,pu-we,to-witta-woo!the sweet spring是味觉意象,the year’s pleasant king属抽象意象;blooms each thing是视觉意象,cold doth not sting是触觉意象,the pretty birds do sing是听觉意象。

中英诗歌对比赏析·中西文化差异

中英诗歌对比赏析·中西文化差异

The tide rises, the tide falls, The twilight darkens, the curlew calls, Along the sea-sands damp and brown The traveler hastens toward the town, And the tide rises, the tide falls.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 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 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 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 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 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 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 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 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 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 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 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 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 了湖州画派。

中英文对照外国诗歌鉴赏

中英文对照外国诗歌鉴赏

中英文对照外国诗歌鉴赏古英语诗歌根植于英国,由最初的口头吟诵到后来的书面文学,其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中英文对照外国诗歌鉴赏,欢迎阅读!中英文对照外国诗歌鉴赏篇一I Remember, I Remember我忆起,我忆起(1)I remember, I remember 我忆起,我忆起The house where I was born, 那栋出生时的屋宇,the little window where the sun 早晨,阳光从小窗中Came peeping in at morn: 偷望进去:He never came a wink too soon, 他从不早来片刻,Nor brought too long a day, 也不多留半晌,But now, I often wish the night 但是现在,我常愿夜晚Had borne my breath away! 带走我的呼吸!(2)I remember, I remember 我忆起,我忆起The roses, red and white, 玫瑰花开,有红有白The vi'lets, and the lily-cups, 紫罗兰,百合Those flowers made of light! 那些由光辉构成的花朵!The lilacs where the robin built, 有知更鸟筑巢的紫丁香,And where my brother set 有哥哥生日时The laburnum on his birthday,-- 种植的金炼花,--The tree is living yet! 依然常青!(3)I remember, I remember 我忆起,我忆起Where I was used to swing 经常荡秋千的地方and thought the air must rush as fresh 迎面而来的风是如此清爽To swallows on the wing; 飞燕也颇有同感;My spirit flew in feathers then, 昔日意气扬扬的心灵,That is so heavy now, 现在变得如此沉重,And summer pools could hardly cool 就是夏日的池水也无法冷却The fever on my brow! 我额头的热狂!(4)I remember, I remember 我忆起,我忆起The fir trees dark and high; 茂密高耸的冷杉;I used to think their slender tops 我曾想象它细长的枝尖Were close against the sky; 逼近天空;It was a childish ignorance, 虽然只是幼稚无知,But now 'tis little joy 但是,现在却少有那般快乐To know I'm farther off from heav'n 因为我知道自己比孩童时代Than when I was a boy! 离苍穹更遥远了!by Thomas Hood, 1799-1845中英文对照外国诗歌鉴赏篇二The Daffodils 水仙花(1)I wander'd lonely as a cloud 我像一朵浮云独自漫游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飘过深谷群山,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突然间,看到一片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无数朵的金色水仙花,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长在湖畔,长在树下,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微风中翩翩起舞。

《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对比赏析

《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对比赏析

《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对比赏析
本文的目的是对比赏析《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并对它们的优劣势、不同之处以及对英汉文化差异的体现进行分析。

首先,《荷塘月色》是一首民间抒情诗,描绘了荷塘充满神秘气息的景色,具有浓浓的怀旧情怀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这篇诗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苏轼的《桃花源记》中,它反映了中国文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一方面,顶尖学者Antony Wildey对《荷塘月色》的英译就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原则。

他的译文是完全按照中国的文化观念将文字重新排列,以便英语读者能够读懂。

他的译文也恰到好处地用英语语言表达出了诗歌的含义,使诗歌更加贴近中国文化,并使读者感受到诗中神秘的怀旧情怀。

另一方面,David Hinton对《荷塘月色》的英译更加接近原文。

他的译文从句子结构到词汇的使用都更加贴近原文,使读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他的译文保留了原文的古韵和神秘气息,而且更加贴近中文的节奏,以及中国的文化元素,并让英语读者体验到中国文化的内涵。

综上所述,从Antony Wildey和David Hinton的英译可以看出,译者们在试图保持原文内容的同时,也试图将中国文化的含义传达到英语读者中去。

而且,他们也在积极探索适合于传达原文情感的英文表达方式,使得英译者们能够很好地体会到抒情的氛围。

最后,这两位译者的英译本为《荷塘月色》提供了丰富的阐释,
使深奥的诗歌可以更加深入地被英语读者所理解。

此外,这两位译者也为译者们提供了一个积极探索英汉文化差异的好机会,让更多人能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珍贵,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艺术与历史的美妙。

中英文诗歌对比:The Contrast Between《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and London

中英文诗歌对比:The Contrast Between《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and London

The Contrast Between《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AndLondon外国语学院全金鑫London(William Blake)I wander thro' each charter'd street,Near where the charter'd Thames does flow, And mark in every face I meetMarks of weakness, marks of woe.In every cry of every Man,In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In every voice, in every ban,The mind-forg'd manacles I hear.How the Chimney-sweeper's cryEvery black'ning Church appalls;And the hapless Soldier's sighRuns in blood down Palace walls.But most thro' midnight streets I hearHow the youthful Harlot's curseBlasts the new born Infant's tear,And blights with plagues the Marriage hearse.《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中英爱情诗歌对比

中英爱情诗歌对比

中英爱情诗歌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具
体的对比:
1. 主题与风格:中文爱情诗歌深受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强调情感和意境的细腻表达。

相比之下,英语爱情诗歌更倾
向于直白、热烈的表达方式。

2. 语言与修辞:中文爱情诗歌常常使用象征、隐喻等修
辞手法,语言优美且含蓄。

而英语爱情诗歌则更注重节奏和
韵律,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段如排比、反复等。

3. 情感表达:中文爱情诗歌中,情感表达通常较为内敛,强调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深度。

而英语爱情诗歌则更倾向于
直接抒发情感,表达热烈而直白。

4. 文化背景: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爱情诗歌
的主题、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

中文诗歌更注重自然
与人的和谐,而英语诗歌则更强调个体情感的表达。

5. 传统与创新:中文爱情诗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既有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也有对现代情感的表达。

而英
语爱情诗歌则更加开放和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总的来说,中英爱情诗歌在主题、风格、语言、情感表达
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
地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诗歌,感受其中所蕴含
的丰富情感和美好意境。

中英诗歌对比

中英诗歌对比

中、英诗歌中的美女对比这里仅就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一诗说说英诗与中国古诗的一点区别。

只谈一点,就是英诗与汉诗中美女的对比,不及其余。

英语里面有个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的概念,说的是“体魄健全和精神健全”的关系,“灵与肉”的矛盾也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础命题。

但西方文化讲究平等,英诗(乃至整个文学)里面的女人也多被赋予独立人格。

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古诗里面的女人多半都是男性的附属,思念、哀叹、被选择,被恩宠,被抛弃,鲜有独立选择权。

这当然是当时的制度造成的,跟农耕文明的家长制有直接关系,但归根结底也是生产力不发达造成的。

农耕社会中是家长(或族长)一个人独霸大权,然后一层一层排下来,等级森严,最没有背景、最没有财势、最没有力气的那个人压在最底下,永无出头之日(当时的科举制度在此暂且不谈)。

西方文明呢,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说得好听是“海洋文化”,实则无非海盗文化:大家都是刀头子舔血拼出来的,老子怕谁?公平合理还则罢了,不讲理还想压服我?没门!我定然跟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大不了头掉了碗大一个疤。

进入现代文明后,动辄械斗、杀人也不像样子,便坐下来,平等地谈判,谓之民主。

“民主”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身份、平等权利和平等话语权。

妇女也一样。

即如She Walks in Beauty这首诗,认真读一读就会感到,里面的女郎美则美矣,却也凛然不可侵犯,令人敬而远之,而不是仅仅从纤弱、柔媚、娇羞等角度来描写,这一点同中国古诗有很大区别。

当然,你要是想追也可,那就要看你的手段了。

叶芝有首诗《当你老了》,说的不也是有个美人他“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叶芝睡不着,便写了那首诗去劝人家后悔。

大文豪莎士比亚也一样。

他被美女拒绝后便走回家里,作诗,作很多诗,说些奉承话,倾诉衷肠,试图打动人家。

大约可以说,中国诗歌里面怨妇多,而英诗里面“怨男”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文诗歌的特色
《英文诗歌》
英语诗歌的韵律dasha英诗节奏(Rhythm)
构成英诗节奏的基础是韵律(metre)。

在希腊语中,“metre”这个字是“尺度(标谁)”的意思。

英诗就是根据诗行中的音节和重读节奏作为“尺度(标准)”来计算韵律的。

英诗的特点之一是与其他文体不同的排列格式。

各诗行不达到每页页边,每行开始词首大写。

几行成为一节(stanza),不分段落。

各行都要讲究一定的音节数量,行末押韵或不押韵,交错排列。

……音节重读(stressed),非重读(unstressed)。

……这就是一种正规的重读形式,在诗歌中即体现为韵
律。

研究诗歌韵律规则的科学叫作韵律学(Prosody)。

1.音步(Foot):
英诗中这种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殊性组合叫作音步。

一个音步的音节数量可能为两个或三个音节,但不能少于两个或多于三个音节,而且其中只有一个必须重读。

分析英诗的格律就是将它划分成音步,并区分出是何种音步以及计算音步的数量。

这种音步划分叫scansion。

根据一首英诗组成的音步数量,每一诗行一个音步称“单音步”(monometer);每一诗行有两个音步的,称“双音步”(dimeter);含有三个音步的,称“三音步”(trimeter);此外还有四音步(tetrameter)、五音步、(pentameter)、六音步(hexameter)、
七音步(heptameter)、八音步(octometer)。

Is this | a fast, | to keqp
The lard | or lean
And clean? (Herrick)
2.韵律(Metre):英诗的韵律是依据音步包含音节的数量及重读音节的位置而加以区分的。

传统英诗的音步有六种:即抑扬格(Lambus)、扬抑格(Trochee)、抑抑扬格(Anapaest)、扬抑抑格(Dactyl)及抑扬抑格
(Amphibrach):
(Anapaest)、扬抑抑格(Dactyl)及抑扬抑格(Amphibrach):
“⌒”非重读音节;“/”重读音节。

涂寿鹏编著 , 《英文诗歌导读》
英诗的韵
英语诗歌的押韵可以根据单词的内音素重复的部位不同而分成不同种类,最常见的有头韵(Alliteration)、谐元韵(Assonance)和尾韵(Rhyme)。

头韵指词首重复,如great和grew;谐元韵是指词中重读元音重复,如great和fail;尾韵则指词尾音素重复,如great和bait。

但一行诗中可能同时存在多种押韵形式:The light that lies in women's eyes. --Thomas Moore
这行诗中既有头韵light和lies,谐元韵light、lies、eyes,又有且有尾韵(这种押韵方式称行中韵middle
rhyme)lies和eyes。

英语诗歌的行与行之间的押韵格式称韵法(rhyming scheme)。

常见有两行转韵(AABB)、隔行押韵(ABCB)、
隔行交互押韵(ABAB)和交错押韵(ABBA)。

(Dasha整理)
英诗体例:
十四行诗(sonnet):过去也曾音译为《商籁诗》。

十四行,抑扬格,五音步用作全诗的形式。

首先出现于意大利,16世纪中传入英国,为伊丽莎白时代(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为1558一1603)文人所宠爱,莎士比亚、斯宾塞及西德尼(sidney)全都写下过著名的十四行诗。

18世纪十四行诗曾受到冷落。

但后又被浪漫派诗人济慈、沃兹沃斯等人所复兴,以后许多诗人也多所采用。

英国十四行诗有两种类型:意大利式(Petrarvhan)及莎士比业式(Shakesperoan)(英国式)。

A.意大利式十四行诗:模仿意大利诗人皮特拉克(Petrarch)所创的样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八行(TheOctave),由的个四行诗体(Quatrains)组成,韵脚是abbaabba;第二部分六行(The Sestet),韵脚可有不同形式。

按严格的意大利十四行诗体,在前八行结尾诗意应告一段落,而后六行又转入新的诗意。

B.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由三个四行诗体组成,韵脚交替进行。

最后是押韵的双行诗体。

整个韵脚是ababcdcdefefgg。

在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中意境一气呵成,直到最后双行体,为全诗高潮。

除莎士比亚外,其他诗人也采用此种形式。

SONNET 21
So is not with me as with that Muse,
Stirr'd by a painted beauty to his verse,
Who heaven itself for ornament doth use
And every fair with his fair doth rehearse,
Making a couplement of proud compare,
With sun and moon, with earth and sea's rich gems.
With April's first-born flowers, and all things rare
That heaven's air in this huge rondure hems.
O, let metrue in love, but truly write,
And then believe me, my love is as fair
As any mother's child, though not so bright
As those gold candles fix'd in heaven’s air.
Let them say more that like of hearsay well;
I will not praise that purpose not to sell.
(Shakespaere)
《十四行诗集》第21首
我的诗神①并不像那一位持神
只知运用脂粉涂抹他的诗句,
连苍穹也要搬下来作妆饰品,
罗列每个佳丽去称赞他的佳丽,用种种浮夸的比喻作成对偶,把他之太阳、月亮、海陆的瑰宝,
四月的鲜花,和这浩荡的宇宙蕴藏在它的怀里的一切奇妙。

哦,让我既真心爱,就真心歌唱,而且,相信我,我的爱可以媲美任何母亲的儿子,虽然论明亮比不上挂在天空的金色烛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