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全国-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优质课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秦统一全国的原因,过程、意义2、秦统一全国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3.理解: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4. 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影响,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二、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
度量衡的统一。
四、课型:新课、一课时五、教学方法1、教法:讲解法、讲述法、互动法2、学法:“自主探究式”法、讨论法、图示法六、教学手段:PPT课件、图表、地图七、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秦兵马俑》、先入为主,体会秦强大的军阵,感受秦恢弘的气势。
引导学生分析:(一)、秦统一六国的原因①商鞅变法,使得国富兵强②长平之战,赢得绝对优势③秦王嬴政,善于任用人才④统一大业,顺应人民愿望出示图:了解观察秦灭六国示意图,注意方针策略、并简述其过程。
PPT动态演示,一是加深记忆;而是增加趣味性;讨论分析:秦灭六国有什么意义?(结合教材,稍加点拨即可、突出“统一”性)(二)、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置承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官)地方推行郡县制(废分封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分析了解各自的职能,不做过多,过深的讲解。
分小组讨论:(三)、归纳秦统一全国的具体措施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空)、度量衡军事:修灵渠 修长城民族关系:北击匈奴等小组分析之后、相互交流,简析其作用。
(四)、了解秦的疆域、看图说出四至。
体会秦的强大。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五)、最后巩固练习:以图表的形式归纳本课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既可以作为练习,又以此本课板书。
(六)、小结:公元前221年,秦相继攻灭其他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为巩固封建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时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秦统一中国》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秦统一中国》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秦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统一六国的过程。
教材通过详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让学生了解秦国的崛起、秦始皇帝国的建立以及秦朝的衰落。
本章节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秦统一中国的具体过程和背后的原因可能还不够清晰。
在学习本章节时,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以及秦朝的衰落。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掌握秦朝的历史地位和衰落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和秦朝的历史地位。
2.难点:秦朝衰落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2.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文章和视频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纷争等。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秦统一中国。
2.呈现(10分钟)介绍秦国崛起的过程,包括秦国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秦国君主的发展。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地图,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秦国的发展。
3.操练(15分钟)分析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关键历史事件和人物。
让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分析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和过程。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优质课导学案_8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2.通过情景模拟——秦统一后征收赋税情景,培养学生于具体历史场景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统一的理解,让学生认识统一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
学习重点: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学习难点: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度量衡的统一。
导读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教具准备多途径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导入新课:请大家欣赏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曲,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它叙述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秦是如何灭六国的?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一.示标导学: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了解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学生大声朗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一、秦为什么能统一六国?1.由于商鞅变法,经济、军事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2.有一位雄心勃勃的国王(如嬴政)和贤人辅佐(如李斯、吕不韦等)。
3.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
4.秦统一六国,顺应了民心,人民渴望统一二、那么统一之后有意义吗?(学生答:有)是的,有,而且是大大的有。
大家和同桌讨论及思考下有什么意义。
(叫一学生回答一下)第一、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师:请在重点词语下重点标记。
那么,我们再切身想一想,大家是愿意生活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呢,还是愿意生活在和平统一的时代?毫无疑问,和平时代。
)第二、统一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
秦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此点为增加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产生历史情感)。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质教案
《秦统一中国》第一课时本课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一课。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史实;2、 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3、 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4、 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5、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表演小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学生的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资料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李白《古风》,让学生朗读,提出问题。
二、进入新课:(一)秦灭六国教师讲述秦王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经过及结果;展示秦朝疆域图。
让学生了解秦王灭六国的过程,说出秦朝的疆域范围,讨论秦朝统一中国的意义,分析秦朝统一的意义。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君 最高统治者 主
专 制
丞相 行政
太尉 御史大夫 军事 监察
中央政府
中
央
集
权
郡 郡县制
县
地方政府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度,巩固了统治, 秦始皇是不是就可 以高枕无忧了?他 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巩固统治?
秦始皇巡视途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呢?(归纳)
问题一:秦始皇车队进了以前韩国地界,路
上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因为韩国修了许多
下呢?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阅读课本p43,完成探究二)
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1)最高统治者: 皇帝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 丞相 (行政)
(2)中央政权 太尉 (军事) 御史大夫 (监察)
(3) 地方: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分36郡)
意制度
皇帝
秦灭六国的过程: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2)灭亡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3)结果: 秦朝建立
时间:
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
都城:
(4)历史意义:秦王嬴政
咸阳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 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
俗话说:打天下容易 ,守天下难。该如何 守护自己打下来的天
辨析二
历史法庭“针锋相对”
你不体恤人 民,是一个 暴君。
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 上了法庭。请你为被 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 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
一份诉状。
朕德高三皇, 功盖五帝
原告
被告
达标检测
1.秦始皇向地方郡县发布的诏令所用的文字是( ) B
A.大篆 B.小篆 C.行书 D.楷书
2.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优质教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灭六国的背景教学难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战国形势图如下)诗歌展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此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2020年是秦统一全国2240周年,那么秦是如何灭六国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9课秦的统一。
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一)秦统一六国的原因1.【材料研读】材料1: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
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1)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出什么现象?材料二:商鞅变法设问:(2)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如何?材料3: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
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设问:(3)秦王嬴政又如何?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归纳秦灭六国的原因:(二)秦灭六国的过程、秦朝建立与统一的意义1.视频播放:秦灭六国2. 提示:(1)时间: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人物:嬴政。
(4)都城:咸阳。
(5)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图片展示:观察教材《秦朝形势图》教师讲述: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提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设问:秦朝创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
(一)皇帝制度1.【材料展示】(教师通过材料分析,总结皇帝制度内容和特点,如下)(二)中央政权制度1.【图片展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行政体系导图,总结: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省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教材分析:本课“秦灭六国”前承“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后接“伐无道,诛暴秦”和“大一统的汉朝”,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最重要的一课,它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开端,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仅是两汉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而且对后面的隋、唐、元、明、清等统一的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灭六国的原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统一中国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难点: 理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韩磊的《秦王扫六合》歌曲,大屏幕出现歌词:“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教师:这首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秦灭六国1.统一原因教师提问:我们刚刚学习了春秋战国的历史,相信大家对“战国七雄”一定还记忆犹新,那“战国七雄”究竟是哪七国?它们分别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呢? (展示《战国形势图》)学生看图回答:(略)。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4页第一、二段的内容,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呢?学生:看书、思考、回答(略)。
师生一起归纳秦统一六国的原因:首先,统一是民心所向。
其次,经过商鞅变法,2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第三,秦王嬴政善于用人。
秦统一中国-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部编版)
族的封建国家
哈哈···寡人兵强
马壮,自此天下
材料一:战国时战争不休,一个 大战役造成的损失,“十年之田 也不能偿也”,而秦始皇统一全 国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 究》
一统!
这战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孤,准 备好了。
不分籍贯和出 身把他找来!
意义: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君 主专制的基本格局,自秦代开创后,历代王朝基本沿袭。
皇帝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三公制度 丞 相
太御 尉史
大
中央政府
专 制
夫
中
郡县制度
郡(守)
地方政府
央 集
县(令或长)
权
三
巩固统一措施:
三、巩固统一措施:
秦统一初年,原齐国富家子弟孔虚想要经商,于是便前往 原魏国大梁贩卖盐和丝绸。孔虚一打听,得知魏国每斗盐,每 丈丝绸,都比齐国贵得多,但最后亏了大钱,度原量来衡魏不国统的一斤尺 都比齐国大太多;孔虚卖掉了货物,只得到不多的布币,但这 些钱在货齐币国不不统能一使用;碰壁之后他直往北方的边疆地区经商, 但有些地方的路宽道阔路有宽些窄地不一方太窄,一路坎坷;到那边后孔虚 大赚了几笔,一位赵国商人登门向他贷款,并立据作证,但孔 虚发现赵商写的字文与字他不统的一字不一样;后来,边疆地区匈老奴有侵犯匈奴 侵犯,于是孔虚吧赚到的布币换成刀币奔回家去。
的控制,也便利了南
江 北的水运交通,促进
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4.军事措施: 北击匈奴,修长城
临洮
辽东 为抗御 匈奴 ,秦始皇筑起一条 西起 临洮、东至辽东 的长城,历史 上称“万里长城”。
第9课 秦统一中国-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优质课件
统
文
化
一
层
面
官方文字
文
意义:政令可以顺利推行,不同区域人民民间流也行能够顺利沟通,字有利于
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从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军事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统
经
一
济
层
圆形方孔半两钱
货
面
币
意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2.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从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军事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多措并举固统一
2.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从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军事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军 事
辽东
灵渠
层
面
临洮
北击匈奴筑长城
统一南方开灵渠
多措并举固统一
2.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从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军事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1)除《秦纪》、医药、卜筮、农
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
思
限期交官府销毁。令下三十日后不交
第9课 秦统一全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预习并思考:
1.秦灭六国的起止时间、先后顺序、结果及意义是什么? 2.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从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军 事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3.秦朝统一之后的疆域东西南北都到达哪里?
课程思路:
完成统一 过程 结果 意义
巩固统一
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
疆域拓展
1.秦灭六国的起止时间、先后顺序、结果及意义是什么?
战
燕
国 形
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B.战国争雄 D.秦的统一
4、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当
时刻石使用的文字应该属于(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
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
范文字是在(
)
A.秦朝 C.唐朝
B.西汉 D.宋朝
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
时间
秦 朝
都城
建 意义
立
统一大业,顺应民心
商鞅变法,国力强大 秦王嬴政,善于任人 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 咸阳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自 读 课 文 P45-P46 , 了解秦建立中央集权 制度的目的、内容和 影响。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4、军事上:
北修长城拒匈奴; 南通灵渠平越疆。
长城
临洮
辽东
灵渠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 政治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内容 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车同轨) 北修长城拒匈奴、南通灵渠平越疆
秦朝疆域 长城
陇
咸阳
西
南海
东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海 族的封建国家,也
1、掌握秦统一六国的条件、时间和意义。 2、知道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的内容,理解这一制度 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3、掌握秦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 交通、军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优课教学设计_1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程标准】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秦朝的统一及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了解秦巩固统一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3、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史料和识读《秦朝形势图》、《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统一汉字》《统一货币》等图片材料,学习和运用搜集与利用历史信息的方法。
2、通过动手制作秦朝疆域示意图,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2、通过了解秦统一的过程和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影响,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秦统一全国及其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难点: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因此本课抓住七年级学生的此特点,用“明星撞脸兵马俑”的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整节课通过“给秦王把脉”、“画一画”、“连一连”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由于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大多数来自于影视作品,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缺乏一定的史料解读能力,本课用丰富的图片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呈现鲜活的历史,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探究学习。
【教法与学法】对话教学法、讨论法、图示法、情境体验分析法、材料解析法【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整合教材教师: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撞脸”,有一种撞脸叫“穿越千年的缘分,明星撞脸兵马俑”,展示相关图片,同时引出余光中先生第一次到看到秦兵马俑时激情创作的《秦俑》一诗,讲述了秦从完成统一到巩固统一的过程,并以此诗将课文整合为四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第一幕金戈铁马一统天下】课件展示第一幕诗歌内容,提出问题:战国“沙场”征战不断,此时秦国统一天下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自主探究:秦国统一天下的有利条件多媒体展示课件上的史料材料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
CONTENTS
少年质子 新皇忧虑 千古一帝 一统天下 何以定一 创千古制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质子:古代派往敌方或他 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 世子出身的贵族)
13岁登基 22岁亲政,除掉障碍物,制定了统一六国的措施。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统一中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是他结束了中国大地列国纷争数百年的 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秦始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目录
壹 贰 叁
文字不通
方法
假如你是秦始皇的大臣, 请为秦始皇献上一条解决 这个问题的计策。
统一各国文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统 一 文 字
小篆
隶书
文化上:统一文字,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文字定于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 贯通全国的道路。 开凿了灵渠,为秦王朝统一 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秦统一六国的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
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历法更新为正月正日。刚刚成为
帝都的咸阳城披上了吉祥的瑞雪。
这一天恰好是秦始皇的39岁生 日,也是他称帝后的第一个生日。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省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1《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识记 :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及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知道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各项措施的作用。
能力培养 :1、讨论秦建立统一国家的进步意义。
2、识读“秦朝疆域图能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34能正确指出秦长城西起和东至的所在地区。
5、 归纳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时的各方面活动,并就秦始皇建立强权正体和实行统一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21、通过学习本课,明确秦统一六国实现从小国林立到国家统一符合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2远影响。
3、通过学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我国古代民产生的深远影响,其中有利与不利因素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1、我国从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23、为什么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教师导入:战国时期,七国割据称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家。
因此,七国中秦国最有实力统一六国。
(多媒体出示秦始皇画面和李白《古3指的是谁?(秦始皇)“扫六合”是什么意思?(统一天下) 二、学习新课: (一)秦灭六国1、读本节内容,思考:秦王嬴政在多长时间内、运用什么策略先后灭掉了哪六国? ①指导学生运用第6掉六国的?比如:蚕食韩魏,利于东进;长平之战,伤赵元气;十年激战,兼并230至公元前221221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一是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二是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4过渡语: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秦可以说从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怎么做才能够巩固统一呢?下面我们看看秦始皇是怎么做的——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 教师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什么是"中央集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大地赚了一笔之后,孔虚带 着赚来的_圆__形__方__孔__半__两__钱,他决 定到南方去做生意,这时,又有商 人向他借钱,于是他用_小__篆___(字 体)写了借据。
1.原因:①人们希望结束战乱。
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 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③秦王嬴政重用人才。 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
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北至长城
画一画 :
东到东海 西到陇西
D.军事:8.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9.开凿灵渠,统一岭南
E.思想: 10.焚书坑儒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度[长度] 量[容积]
圆形方孔铜钱
衡[重量]
文化:统一文字;
小篆
史料: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 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丞相李斯加以反驳:“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 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 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 信。”李斯建议:
这样做生意真方便啊!
孔虚一路南下,顺着湘 江、穿过___灵_ 渠进入漓江, 来到最南端的__南__海__郡。他 不由感叹道,这样做生意真 方便啊!
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于后世有 深远影响?
首先,结束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 局面; 其次,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 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再次.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再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 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最后,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 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 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好几千年,骂他就是 两条:杀了460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
-----毛泽东
如何评价秦始皇?
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则是:是否推 动历史的发展,推动既肯定为主,阻碍既否 定为主。标准主要有三条: 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 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 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 这三条标准是紧密相连.的、互为一体的。 一般说来,只要符合第一条其它两条也就顺 理成章了。
1.除了《秦记》、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 《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
2.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死罪; 3.严禁私学,“以吏为师”。
问题: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采取 了什么措施?
思想上: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 始皇的暴政,是导 致秦朝灭亡的原因 之一。
秦始皇这项举措有利 于统一,值得肯定。
请结合课本总结: 面对广阔的领土,秦始皇 采取了哪些制度来加强统治, 巩固统一?
南到南海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A.政治: 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家)
1、皇帝制度 2、中央设三公九卿制 3、地方实行郡县制
B.经济: 4.统一货币 5.统一度量衡 6.车同轨 C.文化: 7.书同文(小篆)
你认为该如何评价“ 焚书坑儒”呢?
1、积极影响:巩固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消极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军事上: 北修长城拒匈奴; 南通灵渠平越疆
长城
临洮
辽东
灵渠
情景题:商人孔虚生活于战国末年
几年过去了,孔虚心想:“时代不同 了,现在是秦_朝__了,国家_统__一__了,我再经 商试试?”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一、秦灭六国,走向统一
1.原因:
(1)人民希望结束战争; (2)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强大 (3)秦王嬴政重用人才;
2.统一过程: 先后:韩赵魏楚燕齐Biblioteka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远
燕
交
近
赵
攻
齐
秦 韩魏
秦统一六国楚
前221年、都城:咸阳
一、秦灭六国,走向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