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诊治进展

合集下载

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胆汁合成、分泌异常,以及肝内外胆管中胆汁流动的机械性或功能性障碍,继而使得胆汁成分入血所致的临床症候群[1]。按照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IHC)和肝外胆汁淤积,本共识主要针对IHC的诊治进行探讨。

IHC是指肝内胆汁酸代谢和转运障碍,早期往往无不适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GGT)升高,以后可表现为乏力、瘙痒、尿色加深和黄疸等[1]。IHC常见于胆汁淤积性肝病(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s,CLD)、妊娠相关肝内胆汁淤积、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以及遗传代谢相关胆汁淤积等。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IHC诊断和治疗,肝内胆汁淤积诊治专家委员会制订本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利用最新临床证据,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

1 流行病学

IHC发病率目前尚无确切的数据,主要是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以致结果不一致。在一项纳入2 520例患者的研究中显示[2],初次诊断的慢性肝病患者中有35%出现IHC,其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为67%,自身免疫性肝炎为55%,原发性胆汁性肝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为54%,药物性肝损害为53%,酒精性肝炎为35%,病毒性肝炎为32%,肝硬化为43%。我国一项关于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

阎俪;马雄

【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

【年(卷),期】2016(19)6

【摘要】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总称,各种肝内外因素所致的胆汁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均可导致胆汁淤积。根据病因,可将胆汁淤积性肝病分为肝细胞性胆汁淤积、胆管性胆汁淤积和混合性胆汁淤积,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benign recurrent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BRIC)、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等。

【总页数】4页(P650-653)

【作者】阎俪;马雄

【作者单位】200001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200001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例利福平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的用药分析和药学监护 [J], 石素琴; 高峰丽; 袁少飞

2.胆红素吸附治疗严重多发伤并发胆汁淤积性肝病1例 [J], 王金汇;向江侠;鲁力

3.联合治疗对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疗效 [J], 魏松辉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罕见病诊疗指南)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罕见病诊疗指南)

概述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因基因突变导致胆汁排泌障碍,发生肝内胆汁淤积,最终可发展为肝衰竭。根据其致病基因不同,该疾病分为3型,包括PFIC-1型、PFIC-2型和PFIC-3型。

病因和流行病学

该病是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存在基因突变。根据致病基因不同,PFIC主要分为3型,PFIC-1型由ATP8B1基因突变引起,ATP8B1位于常染色体18q21-22,该基因编码的P型ATP酶-FIC1缺陷,FIC1蛋白位于肝细胞毛细胆管膜,它负责调节氨基磷脂转入细胞内,维持毛细胆管膜双分子层内膜高浓度的氨基磷脂。其功能异常可间接干扰胆管胆汁酸分泌。PFIC-2型由ABCB11突变引起,ABCB1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2q24,该基因编码胆盐排泄泵蛋白(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该蛋白是肝细胞毛细胆管膜胆盐转运蛋白,属ABC转运蛋白家族成员,BSEP蛋白缺陷导致胆盐分泌减低,胆流减少,从而肝细胞内胆盐积聚,造成损伤。PFIC-3型由ABCB4基因突变引起,编码多药耐药糖蛋白(MDR3)。MDR3糖蛋白主要在肝细胞毛细胆管膜表达,其功能产物磷脂酰胆碱转出酶调节磷脂从双分子层向外移动,是磷脂转运器。其缺陷导致胆固醇结晶,胆汁结石形成增加,阻塞小胆道。PFIC-1和PFIC-2型发病率1/100000~1/50000,发病与性别无关。文献报道10%~15%儿童胆汁淤积性疾病归因于PFIC,10%~15%儿童肝移植归因于PFIC。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与治疗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与治疗

胆汁淤积是由于炎症、结石和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或胆管细胞胆汁生成功能障碍、胆汁分泌受抑制或排泄受阻,胆汁淤积,胆管内压增高达到一定程度后连接毛细胆管和胆管的Hering壶腹破裂,胆汁逆流入淋巴、血液循环系统而出现的病理现象[1]。

1定义

广义的胆汁淤积包括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肝内胆汁淤积是指胆汁合成、分泌、排泄障碍原发于肝内;肝外胆汁淤积是由肝内大胆管或肝外胆管器质性或机械性病变所引起。狭义的胆汁淤积仅包括肝内胆汁淤积,也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说法。2015年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共识[2]和2009年EASL临床实践指南[3]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定义也特指“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以“ALP>1.5倍正常上限,且GGT>3倍正常上限”为该病的诊断标准。此外,特殊胆汁淤积性肝病如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PFIC)Ⅰ型和Ⅱ型、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BRIC)等,血清GGT可不增高,诊断时需特别留意,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2病因分类与发病机制

引起胆汁淤积的病因较多,常见的病因主要有病毒、药物、酒精、结石、肿瘤、自身免疫和遗传代谢等。根据原发疾病的性质可以将肝内胆汁淤积分为良性肝内胆汁淤积和恶性肝内胆汁淤积,良性疾病多见。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肝细胞性胆汁淤积、胆管性胆汁淤积和混合性胆汁淤积。肝细胞性胆汁淤积的病因主要包括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或非酒精性肝病、妊娠并发症、药物性肝损伤、遗传、肿瘤、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胆管性胆汁淤积是由于免疫相关疾病和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移植物抗宿主病、药物性胆管病、各种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胆管壁缺失或发育异常等。肝细胞和胆管均受损害则为混合性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策略-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李捍卫PPT课件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策略-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李捍卫PPT课件

C:低TUDCA组形成胶原纤维间隔细小
D:高TUDCA组形成胶原纤维间隔细小
王丹,侯晓华等,牛磺熊去氧胆酸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年7月8日
TUDCA用于肝硬化临床研究1
目的:
评估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性和益处,与 UDCA对照评估TUDCA的安全性
TUDCA抑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
A:正常组见肝细胞以中
央静脉为中心向周围呈 放射状排列
B:模型组建肝细胞 索排列紊乱,假小叶 形成
C:TUDCA干预组 炎性细胞浸润少
王丹,侯晓华等,牛磺熊去氧胆酸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年7月8日
肝细胞纤维化程度
A:正常组
B:模型组较远纤维增生明显,多个假小叶
TUDCA治疗PBC血清肝酶ALP指标改善显著
使用UDCA和TUDCA治疗2组PBC患者6个月,使得血清肝酶的下降百分比 N=12, 750mg/d,随机交叉,两个月服药,两个月清除期
AST
ALT
GGT
ALP
UDCA
51%±22% 60%±18% 53%±18% 35%±18%
TUDCA 51%±27%
LN 39.25± 5.62
108.00± 30.00 77.20± 11.84
66.80± 16.78 82.00± 10.74

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和治疗

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和治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宿砚明, 张宗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中心普外科,北京市,100016

刊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英文刊名: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年,卷(期):2008,16(11)

被引用次数:14次

参考文献(31条)

1.Pausch J;Gatzen M Treatment of cholestatic hepatic diseases:more than the substitution of fat soluble vitamins?[外文期刊] 2006

2.黄志强当代胆道外科学 1998

3.Zollner G;Trauner M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holestasis[外文期刊] 2006

4.Trauner M;Fickert P;Wagner M MDR3(ABCB4)defects:a paradigm for the genetics of adult cholestatic syndromes[外文期刊] 2007

5.Rutherford AE;Pratt DS Cholestasis and cholestatic syndromes[外文期刊] 2006(3)

6.Trauner M;Boyer JL Cholestatic syndromes[外文期刊] 2001(3)

7.苏先狮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期刊论文]-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5(3)

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成因及诊治

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成因及诊治

Rotor综合征
一般资料:属于遗传性结合胆红素增高Ⅱ型,于1948年由Rotor首先报告, 曾认为是DJS的亚型,通过有机阴离子清除试验和尿中粪卟啉异构体分 析,证实是独立的疾病,比DJS少见,亦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发病机制:遗传基因缺陷不清,运转结合胆红素、阴离子和毛细胆管排泌 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与DJS相似,下述4方面与DJS显然不同, ①BSP潴留试验45min显著升高,常达50%-60%,90-120min无再次上升曲线; ②肝脏外观不呈现黑褐色,肝细胞内无特异色素颗粒沉着,活检正常; ③24h尿中粪卟啉总排泄最明显增加,但粪卟啉异构体的分布如常人; ④口服胆囊造影显影良好。 ⑤本综合征见于发病在20岁以下者,男女无差别,主要表现为黄疽,无症状。 肝脏大小正常。血清胆红素平均6毫克(4—20毫克)%,直接反应占50%以上。 可有胆红素尿但尿胆原排出正常,其他肝功能均正常。预后良好。
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成因及诊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感染科 冯国和
主要内容
概念、高胆红素界定范围 胆红素代谢主要环节 黄疸分类 疾病分类以及遗传缺陷
常见疾病特征
概念:肝细胞在摄取、转运和分泌胆汁等过程发生改变,除 外其他因素,主要与基因遗传缺陷相关。 分类:结合胆红素(胆红素单葡萄糖醛酸酯、胆红素双葡萄 糖醛酸酯) 非结合胆红素 δ胆红素 界定:血清总胆红素>25.6μmol/L(1.5mg/dl) 非结合胆红素>17.1μmol/L(1.0mg/dl) 结合胆红素>5.1μmol/L (0.3mg/dl)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陈正琼;成娅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03(032)002

【摘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中晚期出现的以皮肤瘙痒、胆汁淤积和黄疸为特征的并发症,持续至分娩后症状很快消失,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再次妊娠时可复发.其本质是良性疾病,对母体预后无直接影响,但可引起胎儿窘迫、早产、死产,增加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ICP患者的剖宫产率[1、2、3].ICP对胎儿的严重危害促使许多研究者多年来致力于其病因及治疗的研究,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总页数】3页(P228-230)

【作者】陈正琼;成娅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妇产科,重庆,400037;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妇产科,重庆,4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146

【相关文献】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J], 赵亚娟;岳亚飞

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J], 胡卫华;张正荣

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因学研究进展 [J], 樊婷婷

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王琼;郑文东;郑文南;刘黎明

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研究进展 [J], 王宇宏;狄英波;刘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汁淤积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胆汁淤积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
有助于缓解PBC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J Hepatol , 2015
欧州肝病学会(EASL)Statement
Changing Nomenclature for PBC: From ‘cirrhosis’ to ‘cholangitis’
17%
16%
Cryptogenic
15%
PBC: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S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CPH:慢性迁延性肝炎;CAH:慢性活动性肝炎
Bortolini M, et al. Drug Invest, 1992; 4(Suppl 4): S83-89.
Blood
胆汁淤积的结局
Hepatocyte
Prevalence according to diagnosis(%)
32%
8%
15%
25%
20%
Cirrhosis PBC PSC CPH CAH
Prevalence according to etiology(%)
26%
26%
Viral
Alcoholic
Drug related
Autoimmune
0.431 0.107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实验室结果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实验室结果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指因胆汁淤积而使血中胆汁酸和胆红素均高于正常值。所谓胆汁淤积系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致使肝细胞排泄胆汁功能障碍、胆汁分泌的抑制或肝内、外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流的减慢或停滞。胆汁淤积性黄疸以结合型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胆道梗阻时,胆汁在胆管内淤积,胆管内压力增高,达到一定程度后连接毛细胆管和胆管的Hering壶腹破裂,胆汁进入淋巴,继而进入血循环,而致黄疸。

肝内胆汁淤积或单独出现,或与肝实质损害共存,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常有多因素参与,一般认为与肝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改变、微丝和微管功能障碍、毛细胆管膜与紧密连接通透性增加、胆酸代谢异常有关。

随病因、阻塞部位与性质不同而异。1。原发疾病的表现:胆囊炎、胆石症常伴胆绞痛、发热、呕吐等症状,黄疸来去迅速;化脓性胆管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腹痛,迅速出现休克;恶性疾病多有上腹隐痛,进行性消瘦,肝大和黄疸;无痛性黄疸常为胰头癌的表现。2.阻塞性黄疸的表现:肤色呈现暗黄、黄绿或绿褐色,甚至黑色。患者皮肤瘙痒显著,常出现在黄疸之前。间歇性黄疸是胆石症的表现;持续性黄疸,且逐渐加重,程度较深,常见恶性肿瘤所致。而壶腹周围癌黄疸较早出现,呈进行性加重,但少数患者可因肿瘤坏死,胆管再通而黄疸暂时消退或减轻,但以后重新加深,呈现波动性黄疸;因胆盐入肠道受阻,肠道常缺乏胆汁酸易导致腹胀、脂肪泻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缺乏;维生素K缺乏时,因肝脏不能合成凝血因子Ⅱ、Ⅷ、Ⅸ和X而发生出血倾向;因胆道部分或完全阻塞,粪中缺少胆红素或尿胆原,不能将粪便染黄,故粪便呈灰白色(白陶土色)。无论肝内或肝外阻塞均伴有淤胆性肝大,当梗阻位于胆囊管以下时常伴有胆囊肿大,可无压痛。1。胆色素类检验项目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一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一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一例报告【关键词】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IC),又称内科黄疸,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排泌胆汁障碍,引起肝内胆汁淤滞和血中胆汁成分增多,但患者胆道无明显阻塞,其临床表现与肝外阻塞性黄疸类似,二者均表现为重度黄疸,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血胆红素增高,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临床要认真分析,做好鉴别,才不致误诊。笔者现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BRIC,Summerskill-Walshe综合症)验案一则报告如下。

李某,女,46岁,河北宽城人;因巩膜及周身黄染,皮肤瘙痒伴腹胀、纳差月余入院。患者1993年因出现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发热、尿黄,轻度恶心腹胀,总胆红素(TBil)最高171umol/L,经退黄、降酶等保肝治疗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此后多次复查肝功能均无异常。2009-4-15患者又因出现巩膜及周身黄染,呈进行性加重,皮肤瘙痒伴腹胀、纳差、大便颜色变浅;在外院诊断不明确且经保肝治疗病情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收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巩膜及周身皮肤重度黄染,肢体及周身多处有搔抓痕迹,无肝掌、蜘蛛痣;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入院查肝功能:总蛋白(TP)69.5g/L,白蛋白(Alb)42.6g/L,球蛋白(Glb)28g/L,总胆红素(TBil)380.60umol/L,直接胆红素(DBil)375.50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4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55U/L,谷氨酰转肽酶(GGT)69U/L,碱性磷酸酶315.6U/L;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及自身抗体均阴性,肝胆胰脾彩超及腹部CT检查均无异常。西医诊断: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BRIC)。先后予以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熊去氧胆酸胶囊、醋酸波尼松龙治疗。中医辨证为黄疸属脾虚肝胆湿热内蕴型。治宜益气健脾,化淤疏肝利胆退黄。处方:赤芍60-150g,茵陈30-100g,栀子12g,大黄10g,黄柏10g,苦味叶下珠15g,秦皮10g,柴胡10g,郁金10g,泽兰10g,白术10g,茯苓10g,黄芪30g,灵芝10g,薏苡仁30g。水煎服,日1剂。经过近3个月的治疗,随着肝功能的好转醋酸波尼松龙逐渐减量直至停用。查肝功能:TBIL 35.8 umol/L,ALT 66 U/L,AST 64 U/L,ALP 69 U/L,GGT 44 U/L,临床明显好转出院继续治疗。

1例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2型患者的药学监护

1例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2型患者的药学监护
o u r h o s p i t a l ,a n d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a n d g u i d a n c e f o r b e t t e r c l i n i c a l p h a r ma c e u t i c l a s e r v i c e t O t h a t k i n d o f p a t i e nt s .
s y mp t o ms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mi t i g a t i o n . Co n c l u s i o n P h a r ma c i s t s nd a p h y s i c i ns a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r r e s p e c i t v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a d v n— a
中国药物警戒第 1 0卷第 6期
2 0 1 3年 6月
J u n e , 2 0 1 3 , V o 1 . 1 0 , No 6
中图分类号 : R 5 7 5; R 9 6 9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6 2 9 ( 2 0 1 3) 0 6 — 0 3 7 5 — 0 3
1 例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 2型患者的药学监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诊治进展

近年来对引起BRIC的遗传异常进行了鉴定,使临床医师对该病引起胆汁淤积的机制有了更好的理解,并最终为发现治疗该病的新方法提供了可能。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benign recurrent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BRIC)是一类以反复发作的自限性严重瘙痒症和黄疸为特征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该病临床发病率低,患者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一般不会发生进行性肝损伤和肝硬化。40年前,由Summerskill和Walshe首次提出BRIC这一概念,他们称其为良性复发性肝内梗阻性黄疸。目前该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未明确,治疗目标主要是经验性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近年来对引起BRIC的遗传异常进行了鉴定,使临床医师对该病引起胆汁淤积的机制有了更好的理解,并最终为发现治疗该病的新方法提供了可能。

1BRIC的临床特征

1.1流行病学英国首次报道了2例BRIC病例,随后发现该病也存在于北欧、地中海、非洲、南北美洲和日本等地区。世界范围内已有超过100 例BRIC病例的报道,而在来自荷兰的一个家族中存在高发现象。尽管大部分报道显示该病呈散发性分布,但超过50%的患者伴胆汁淤积家族史。早期遗传学研究结果发现,BRIC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最近基因图谱研究发现,缺损基因位于第18号染色体长臂上。

首次瘙痒和黄疸的典型发作通常在十几或二十几岁。有明显家族性BRIC病史者在婴儿期即可诊断。据报道,该病好发于男性,而女性易漏诊,瘙痒和黄疸作为BRIC的两个常见特征,在女性患者中常被误诊为由其妊娠或口服避孕药物所致。发作持续时间及次数个体差异较大,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2周至18个月,平均3个月,患者一生中发作次数甚至可超过30次。发作间期为无症状期,时限可低至1个月,高至33年,平均发作频率稍高于每2年1次。

1.2体征与症状关于BRIC的体征和症状的总结见表1。瘙痒和黄疸是BRIC 的标志,常以瘙痒为首发症状,约2~4周后出现黄疸。约1/4患者没有瘙痒症,同时患者的巩膜黄染常被忽视。其他一般症状包括全身不适、过敏、恶心、呕吐和厌食,少数患者可有发热、关节痛、头痛和荨麻疹等症状。也有报道2例患者有皮肤划痕征。在胆汁淤积的持续发作期,由脂肪吸收障碍引起的脂肪泻和厌食症可导致患者体重下降。如并发凝血障碍和出血倾向(擦伤、鼻出血、阴道和牙龈出血)则继发于维生素K吸收障碍后。尽管患者的症状个体差异很大,但复发时每例患者的症状仍非常一致。相反,其他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如蜘蛛痣、肝掌和黄斑瘤)一般没有。

流感样前驱症状和胃肠炎是BRIC最为常见的诱因,在数日至数周后引发瘙痒症。发作存在季节性,每年12月份和春季是发病的高峰期。已有报道较多女性在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物时发病,该表现是典型的妊娠性或雌激素所致的肝内胆汁淤积。实际上,BRIC患者可安全口服避孕药物而不致引起疾病的发作。

食欲改善通常预示着BRIC发作的消退,继之瘙痒突然完全消失和黄疸逐渐消退。尽管大部分患者在发作间期无症状,但某些患者可偶发短暂的全身不适、中度瘙痒、稀粪便和尿色深等症状。有学者认为焦虑可引起BRIC发作,但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由遗传转运障碍的不完全外显性疾病所致。

1.3实验室和肝组织学检测典型BRIC患者一般出现瘙痒症2~4周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升高,然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尽管有些患者ALP水平可达正常值上限的40倍,但通常至少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血清胆红素基本均以结合胆红素形式存在,峰值高于正常值10倍。相反,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BRIC和其他类型的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的区别在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肝内胆汁淤积的标志性特征为γ-谷氨酰转

移酶(GGT)水平升高,而BRIC患者的GGT水平可保持正常或仅轻度升高。

其他的实验室指标如表2所示。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

可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补充维生素K后即可迅速恢复正常。由于伴有厌食症和脂肪泻,严重的长期发作期BRIC患者可发展为低白蛋白血症。与其他胆汁淤积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胆管炎)不同,大部分BRIC患者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正常。随着发作的缓解,上述实验室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在BRIC发作期,小叶中心的胆汁淤积是最为突出的组织学特征,扩张的毛细胆管、肝细胞和肝巨噬细胞内均可见胆汁,较少见到的现象包括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变性、无胆色素部位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局灶性小叶单核细胞浸润、门脉区炎症(包括单核细胞和偶发嗜酸性粒细胞)、小胆管增生以及提示小叶胆管病变的小叶间改变。电镜研究发现毛细胆管微绒毛钝化。每次发作后这些在光镜和电镜下的改变可完全消失。由于肝组织学在发作间期正常,发作缓解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病变恢复正常,有助于多次不明原因的胆汁淤积发作的BRIC 患者的诊断。

1.4胆汁酸BRIC患者的胆汁酸代谢过程有多重异常表现。出现首发瘙痒症时,血清胆汁酸浓度升高,随病情发展至巩膜黄疸,其浓度持续升高,并于发作缓解后恢复正常。尽管BRIC患者瘙痒症的发作与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相关,但并不能证实瘙痒症的严重性和BRIC或其他胆汁淤积疾病

患者的血清或皮肤中胆汁酸浓度存在相关性。在BRIC发作期,升高的血清胆汁酸水平强烈提示该类患者的胆汁酸排泌或吸收缺陷。将BRIC 患者的血清输注至动物体内,并不影响肝细胞的胆汁酸摄取、排泌和胆汁流。这种作用的缺陷表明循环性胆汁淤积因素并非BRIC患者胆汁排泌异常的原因。

在BRIC发作期,有机阴离子的肝脏代谢也受到影响。通过位于肝细胞基底外侧面的转运机制,有机阴离子由血清中被提取,然后通过ATP 依赖的混合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排入胆汁中。发病后,血清胆汁酸浓度和有机阴离子的排泌障碍恢复正常或稍重于未患病者。部分BRIC患者毛细胆管分泌功能持续轻微异常的原因仍未明确。这些病变可能是由不同的基因外显率引起,也表明该病家族性和非家族性存在差异。

BRIC患者总胆汁酸池缩小,该异常变化继发于粪便胆汁酸的排泄后,并导致相对于未患病者的胆汁酸合成补偿增加。增加的粪便胆汁酸排泄和胆汁酸池的缩小似乎是BRIC 患者中已知的唯一不随发作结束而恢复正常,并在无症状期可持续的生理缺陷。这些现象提示至少BRCI患者的部分缺陷与回肠胆汁酸转运异常有关。因此在胆汁淤积发作改善后,通过粪便胆汁酸排泄的检查可作为疑似BRIC患者的有效诊断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