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刺激响应聚合物_冯岸超

合集下载

响应性高分子抗肿瘤药物纳米微胶束的构筑

响应性高分子抗肿瘤药物纳米微胶束的构筑

响应性高分子抗肿瘤药物纳米微胶束的构筑袁建超;骆雯博;宋开润;曾宪武【期刊名称】《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52)004【摘要】合成了聚(4‐甲基丙烯酰‐醛基苯甲酸酯)‐聚乙二醇‐聚叶酸[P(HBA‐TMOBA)‐PEG‐PFA]两亲性嵌段聚合物.透射电镜(TEM)照片显示制备的胶束成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06 nm .模拟细胞内释药结果表明,在体外药物输送过程中,仅有14.62%的阿霉素在48 h释放,而在p H=5.0的条件下(在胞内体/溶酶体内),48 h释放率达到78.87%.细胞毒性(MTT)证明合成的聚合物P (HBA‐T M OBA )‐PEG‐PFA 纳米药物载体微胶束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毒性,并且对人体宫颈癌(HeLa)细胞有良好的抑制作用.%T he poly (4‐methacryloxy‐aldehyde benzoate )‐polyethylene glycol‐poly folic acid[P(HBA‐T M OBA )‐PEG‐PFA ] amphiphilic block polymer is prepared . T EM show s that prepared micelles is spherical and particle size is about 106nm . The in vitro release DOX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is only 14.62% of the doxorubicin release after 48 h , and under the pH = 5.0 condition , 78.87% of DOX release .Cytotoxic ity tests demonstrate polymer P (HBA‐TMOBA)‐PEG‐PFA nano‐micelles is non‐toxic to normal tissues and has higher activity to human cervical carcinoma (Hela) cells .【总页数】7页(P57-63)【作者】袁建超;骆雯博;宋开润;曾宪武【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7.5【相关文献】1.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载药纳米胶束研究进展 [J], 宋一凡;柴云;张普玉2.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研究 [J], 张海博;党婧3.还原响应性含硒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研究 [J], 王金梅;周原;黄娟4.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胶束的制备与光响应性研究 [J], 张玲;刘娜;向锐;朱翠婷;刘雅嘉;易英;殷以华5.抗肿瘤药物纳米胶束制剂对人肝癌干细胞作用的研究 [J], 肖丽丽;梁暖;徐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于CO_(2)分离的含氨基酸盐促进传递膜研究进展

用于CO_(2)分离的含氨基酸盐促进传递膜研究进展

用于CO_(2)分离的含氨基酸盐促进传递膜研究进展
马玉磊;魏静;银登国;冯超;杜文韬;黄娅;代忠德
【期刊名称】《膜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24(44)2
【摘要】膜分离法由于其高度模块化、占地面积小、化学排放低或无化学排放和易于操作等优势,被广泛认为是有前途的CO_(2)分离技术.然而,对于气体分离,大多数聚合物膜遵循溶解-扩散机制,因此需要在气体渗透性和选择性之间进行权衡,使CO_(2)分离膜在工业应用中受到限制.而促进传递膜被认为是克服这一限制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用于CO_(2)捕集的含氨基酸盐促进传递膜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含氨基酸盐的促进传递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12页(P165-176)
【作者】马玉磊;魏静;银登国;冯超;杜文韬;黄娅;代忠德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28;TQ31
【相关文献】
1.基于促进传递机理的一氧化碳分离膜研究进展
2.氨基酸离子液体/Pebax膜的制备及CO_(2)分离测试
3.陶瓷碳酸盐双相膜分离CO_(2)的研究进展
4.沸石膜在分
离烟气中CO_(2)的挑战:沸石与载体间结合力研究进展5.UiO-66-NH_(2)/聚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用于CO_(2)分离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合过程强化技术的发展

聚合过程强化技术的发展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8年第37卷第4期·1314·化 工 进展聚合过程强化技术的发展许超众,冯连芳(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7)摘要:聚合过程强化技术是实现聚合过程效能最大化、聚合物产品结构可控化以及聚合过程和产品绿色化的有效技术手段。

本文综述了聚合过程强化技术的国内外进展,从流动与混合强化、传热与传质强化、反应耦合过程强化、超临界流体强化、外场强化等方面重点分析了不同聚合过程强化技术的特点,并对聚合过程强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指出聚合过程强化应注重聚合动力学特性和设备特性的有效耦合,基于聚合反应特性的过程强化方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聚合;过程强化;流动混合;传热传质;反应耦合中图分类号:TQ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8)04–1314–09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7-2436Process intensif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polymerizationXU Chaozhong ,FENG Lianfa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Zhejiang ,China )Abstract: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polymerization is an effective technical means tomaximiz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polymerization process ,controllability of polymer product structures ,and gree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nd polymer product. Development of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polymerization was reviewed. The features of different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methods were analyzed with emphasis in terms of flow and mixing ,heat and mass transfer ,reactive coupl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ernal field ,etc. Also ,the existent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It is revealed that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polymeriz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effective coupling between polymerization kinetics and polymerization equipment.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development.Key words: polymerization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flow and mixing ;heat and mass transfer ;reactive coupling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物耗一直是化学工业关注的问题,化工过程强化技术致力于简化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来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的目的[1-4],这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双重氧化还原敏感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双重氧化还原敏感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现快速药物释放。
关 键 词:双重氧化还原敏感;氨基酸;聚合物胶束;谷胱甘肽
中图分类号:TQ 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460(2019)11-2459-05
DOI:10.13840/21-1457/tq.2019.11.004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 With Dual-redox-response
侧链,得到双重氧化还原敏感响应的生物可降解两亲性聚合物,核磁共振氢谱(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结果表明成功的合成了目标分子。通过两亲性高分子的自组装形成胶束,动态光散射(DLS)和扫描电子显微
镜(SEM)对胶束的粒径及分布、zeta 电位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两亲性聚合物可形成球形结构胶 束,粒径为(233.23±7.90)nm,zeta 电位为(-21±1.10)mV。同时,胶束在生理条件下稳定,在谷胱甘肽(GSH) 存在条件下,双重氧化还原敏感胶束结构“崩解”。设计的双重氧化还原敏感胶束可用于响应肿瘤的微环境而实

要:以胱胺为引发剂,L-天冬氨酸 4-苄酯内酸酐(BLA-N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 L-苯丙氨酸内酸酐(Phe-NCA)为
单体通过开环聚合方法合成聚氨基酸共聚物(ASP(Z)),经氢溴酸脱保护得到侧链带羧基的氧化还原敏感响应
的聚氨基酸共聚物(ASP-COOH),再将氧化还原敏感响应的喜树碱(CPT-SS-OH)小分子药物键合到聚合物
癌症(cancer)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 疾病之一[1]。目前用于癌症治疗的方法有手术、化 疗、放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2-4]。随着对肿瘤 的深入研究和发现,肿瘤区域的生理环境与正常组 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如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和旺 盛的代谢行为导致了高还原性环境[5, 6]、低 pH[7, 8]、 高度表达酶[9, 10]等。基于肿瘤微环境设计的的纳米药 物载体,不仅能解决纯化疗药物带来的全身毒性, 还能实现对药物的精确可控释放。

CO2_刺激响应性PAN

CO2_刺激响应性PAN
0.
1mo
l
通量变化。
2
275
MA 共混超滤膜,用 扫 描 电 镜 对 超 滤 膜 进 行 形 貌
观察。PAN/PANc
o
-PDMAEMA 共混膜有 典 型
的“三明治”结构,它 由 致 密 的 上 下 皮 肤 表 层 和 疏
结果与讨论
2.
1 PANc
o-PDMAEMA 共聚物的表征
将制得 的 共 聚 物 PANc
被赋予很 多 新 的 功 能,如 pH 响 应
、二 氧 化 碳
[
10]
MAEMA 溶于氘代二甲基亚砜,利 用 核 磁 共 振 质
1.
2.
5 电镜和能谱测试
将 PAN/PANc
o
-PDMAEMA 超 滤 膜 冷 干,
观察断面的膜用 液 氮 淬 断,喷 金 处 理 后 利 用 扫 描
电镜观察膜的表面及断面形貌,并用 EDS 测试膜
研究者的关注 [12]。
共聚物 PANc
o
-PDMAEMA,利用 L
-S 相转 换 法
制备了具 有 CO2 刺 激 响 应 性 PAN/PANc
o
-PDMAEMA 超滤膜。
1

1.
1 材
直径 10.
5cm 的圆 形,置 于 超 滤 杯 中 在 去 离 子 水
通量 Jw1 ,之 后 将 气 氛 换 成 CO2 ,
1
法制备 PAN/PANc
o
-PDMAEMA 共 混 超 滤 膜。 利 用 FTIR、
H-NMR 分 析 共 聚 物 PANc
o
-PDMAE-
MA 的化学结构,使用 SEM 对超滤膜进行形貌表 征。超 滤 膜 水 通 量 在 不 同 气 体 (

一种温敏-光敏双重刺激响应型超分子有机凝胶

一种温敏-光敏双重刺激响应型超分子有机凝胶

专利名称:一种温敏-光敏双重刺激响应型超分子有机凝胶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杨海宽,刘玲玲,施含旭
申请号:CN201811104025.0
申请日:20180907
公开号:CN110066309B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温敏‑光敏双重刺激响应型超分子有机凝胶。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偶氮苯基团的凝胶因子,其化学式为C156H240N8O18。

利用该凝胶因子制备的超分子有机凝胶具有温敏‑光敏双重响应特性,具体表现为该超分子有机凝胶加热到80℃以后会出现凝胶‑溶胶相转变,在室温下静置后逐渐恢复凝胶状态。

在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照射下,出现凝胶‑溶胶相转变,改用波长为450nm的可见光照射后能够缓慢恢复凝胶状态。

该超分子有机凝胶具有良好的温敏‑光敏性能,可作为温敏‑光敏型智能凝胶材料应用于传感器、智能开关、离子检测器等领域。

申请人:中北大学
地址:030051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学院路3号中北大学理学院化学学科部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CO_2刺激响应聚合物_冯岸超

CO_2刺激响应聚合物_冯岸超
2 CO2 刺激响应聚合物概述
CO2 气体从体系中释放出来后,体系可逆地回复到 初始的状态( 如图式 1 所示) 。这样的机理通常被 认为是动态的共价键的自组装[19,20]。
图式 1 伯胺与 CO2 气体分子的可逆共价结合机理[16] Scheme 1 Reversible covalent mechanism of primary amine with CO2 gas molecules[16]
Department of Chemistr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CO2 -stimuli responsive polymers are a class of newly developed smart stimuli responsive polymers, which usually refers to the polymers possessing reversible changes upon admission and emission of CO2 . Since the regulation process only involves CO2 and inert gases,without the introduction of other impurities,there are man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is field.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reparation of CO2 stimuli responsive polymers,followed by the discussion of their self-assembly,classify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2 -switchable groups,such as primary amine,amide and some specific polymer chain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is research field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双重敏感mPEG-PDPA-P(AAm-co-AN)_聚合物自组装体的药物递送

双重敏感mPEG-PDPA-P(AAm-co-AN)_聚合物自组装体的药物递送

功 能 高 分 子 学 报Vol. 36 No. 1 58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2023 年 2 月文章编号: 1008-9357(2023)01-0058-11DOI: 10.14133/ki.1008-9357.20220322001双重敏感mPEG-PDPA-P(AAm-co-AN)聚合物自组装体的药物递送宋 佳, 张紫薇, 张 婕, 秦飞扬, 徐首红(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37)摘 要: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两亲性三嵌段ABC聚合物聚乙二醇单甲醚-聚甲基丙烯酸二异丙胺基乙酯-聚(丙烯酰胺-co-丙烯腈)(mPEG-PDPA-P(AAm-co-AN))。

该聚合物具有pH敏感嵌段PDPA和温度敏感嵌段P(AAm-co-AN),临界溶解温度(UCST)较高,且可以通过改变单体比例来调节UCST。

在室温、中性环境下,该聚合物通过自组装形成刺激响应型胶束,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控释研究。

温度升高诱导聚合物胶束向不对称囊泡结构转变,pH降低促使聚合物形成更加松散的胶束。

在体外释药探究中,聚合物胶束对亲水药物阿霉素(DOX)和疏水药物槲皮素都具有良好的载药效果,在37 ℃、pH=7.4的条件下泄漏量低,随着温度升高和pH降低,胶束释放药物的速率和释放量明显增加。

关键词: 三嵌段聚合物;聚合物胶束;温度/pH双重响应;药物控释;自组装;药物递送中图分类号: O648.2 文献标志码: ASelf-Assembly of Dual-Sensitive mPEG-PDPA-P(AAm-co-AN) forDrug DeliverySONG Jia, ZHANG Ziwei, ZHANG Jie, QIN Feiyang, XU Shouhong(Key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Materials,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Abstract:Poly(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poly(2-diisoprop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poly(acrylamide-co-acrylonitrile) (mPEG-PDPA-P(AAm-co-AN)), a novel amphiphilic triblock ABC polymer,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is polymer was prepar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 and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RAFT). When pH changes, PDPA undergoes a hydrophilic-hydrophobic transition. Therefore, the polymer has pH-responsivity with a pH-sensitive point at pH 6.53. The P(AAm-co-AN) fragment forms hydrogen bonds at low temperature. At high temperature, hydrogen bonds are formed between the polymer chains and water molecules so that the polymer mPEG-PDPA-P(AAm-co-AN) has a high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 (UCST). By varying the monomer ratios of acrylamide (AAm) to acrylonitrile (A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ion, polymers with different UCSTs can be收稿日期: 2022-03-22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78087)作者简介: 宋 佳(1997—),女,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药物载体设计与合成。

一种新型的CO2_响应性凝胶封窜体系

一种新型的CO2_响应性凝胶封窜体系

文章编号:1000 − 7393(2020)06 − 0772 − 07 DOI: 10.13639/j.odpt.2020.06.018一种新型的CO 2响应性凝胶封窜体系戴明利1魏发林1卢拥军1熊春明1邵黎明1宋颖智2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引用格式:戴明利,魏发林,卢拥军,熊春明,邵黎明,宋颖智. 一种新型的CO 2响应性凝胶封窜体系[J ]. 石油钻采工艺,2020,42(6):772-778.摘要:针对低渗透油藏CO 2驱开发后期的气窜问题,利用小分子胺类化合物和一种改性长链烷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新型CO 2响应性凝胶封窜体系。

在不同温度(25 ℃、70 ℃)、不同压力(常压、8 MPa)下对体系接触CO 2前后的流变性进行了测试,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和核磁共振表征了其微观结构,通过岩心物理模拟实验评价了体系的封窜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体系在接触CO 2前为黏度与水相近的溶液,接触CO 2之后则转变为高黏凝胶状态,且表现出黏弹性;接触CO 2后体系内部结构由松散分离的无序排列转变为排列有序紧密连接,形成三维网状聚集结构。

核磁共振测试结果证实了体系接触CO 2之后小分子胺类化合物发生质子化的现象,形成“伪双子表面活性剂”,再通过自组装聚集缠绕形成蠕虫状胶束,造成体系接触CO 2后黏度急剧增大。

高低渗双管并联岩心实验表明,多孔介质条件下该体系对于高渗岩心的封堵率大于90%。

研究结果为低渗储层CO 2驱开发后期的气窜封堵提供了技术指导。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气窜封堵;CO 2响应性凝胶;胶束结构;流变性中图分类号:TE39 文献标识码: AA new type of CO 2 responsive gel based channeling blocking systemDAI Mingli 1, WEI Falin 1, LU Yongjun 1, XIONG Chunming 1, SHAO Liming 1, SONG Yingzhi21.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 Beijing 100083, China ;2.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PetroChina Jidong Oilfield Company , Tangshan 063000, Hebei , ChinaCitation: DAI Mingli, WEI Falin, LU Yongjun, XIONG Chunming, SHAO Liming, SONG Yingzhi. A new type of CO 2responsive gel based channeling blocking system [J ].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20, 42(6): 772-778.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gas channeling problem in the late stage of CO 2 flooding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 new type of CO 2 responsive gel based channeling blocking system was prepared by using small-molecule amine compound and a kind of modified long-chain alkyl anionic surfactant. The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this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contacting CO 2 was test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5 ℃ and 70 ℃) and different pressures (normal pressure and 8 MPa), and its microscopic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SEM)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in addition, its channeling blocking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by virtue of core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efore contacting CO 2, this system is a kind of solution whose viscosity is close to that of water, and after contacting CO 2, it transforms into high-viscosity gel with viscoelasticity. And after this system contacts CO 2, its internal structure is transformed into tightly-connected ordered arrangement from loosely-separated random arrangement, and a 3D network aggregation structure is formed. NMR test results prove that after this system contacts CO 2, small-molecule amine compound is protonated to form the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透砂砾岩油藏CO 2驱注采井封窜技术研究”(编号:2016ZX05016004)。

双刺激响应型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性能

双刺激响应型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性能

双刺激响应型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性能贾梦虹;任天斌【摘要】采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亲水段,聚赖氨酸(PzLL)为疏水段,通过二硫键和碳氮双键串联桥连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mPEG-CN-SS-PzLL),其中的二硫键具有还原敏感性,碳氮双键具有pH酸敏感性.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手段测试分析了产物的化学结构.将聚合物通过透析法自组装制备得到双刺激响应型纳米载药粒子.结果表明:该纳米载药粒子的药物包封率较高,达到52%.该载药系统在还原环境或酸性环境下具有良好的体外释药性能.【期刊名称】《功能高分子学报》【年(卷),期】2015(028)001【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谷胱甘肽敏感;pH敏感;双刺激响应;纳米粒子【作者】贾梦虹;任天斌【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化疗法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目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化疗药物的疗效因为耐药性的出现而大打折扣。

耐药性产生的机理与药物释放转运蛋白(如P糖蛋白等)的调控有关,相关数据表明耐药性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2]。

到目前为止,相关专家已提出了大量的解决方案,包括直接抑制药物转运蛋白的过表达、基因沉默、转录水平上的调控以及药物包载[35]。

目前,聚合物纳米粒子包载药物的方法是解决耐药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68],以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包裹的药物可避免耐药细胞的识别,使药物在病灶处有效聚集。

刺激响应型纳米粒子可以在外界信号刺激下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包括分子链结构、溶解性、表面结构、溶胀、解离等行为,以达到释放药物的目的,从而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910]。

根据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差别而设计的具有刺激响应性的纳米载体材料是目前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1112]。

基于二硫键在还原环境下可以断裂的性质而设计的敏感性载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已被广泛应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传输载体。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载药纳米胶束研究进展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载药纳米胶束研究进展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载药纳米胶束研究进展
宋一凡;柴云;张普玉
【期刊名称】《化学研究》
【年(卷),期】2016(027)005
【摘要】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是目前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原理是将疏水性药物以物理或化学方法包覆在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球中,通过环境刺激响应控制药物的包覆与释放,可增加疏水性药物溶解度、提高药物利用率、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具有显著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中我们主要介绍了不同类型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在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5页(P655-659)
【作者】宋一凡;柴云;张普玉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31.1
【相关文献】
1.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研究 [J], 张海博;党婧
2.还原响应性含硒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研究 [J], 王金梅;周原;黄娟
3.用于药物载体的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及微凝胶的研究进展 [J], 崔莹莹
4.由聚合物门控的介孔二氧化硅基刺激响应性药物递送系统 [J], 王星火; 汤钧; 杨英威
5.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载体在农药减施增效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王美怡;娄佳玉;王三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热刺激响应有机荧光染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热刺激响应有机荧光染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热刺激响应有机荧光染料及其制备与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洁,郭鹍鹏,姜泓宇,殷祥凯,夏衍,李庚,王华
申请号:CN202210242181.3
申请日:20220311
公开号:CN114621600A
公开日:
202206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刺激响应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刺激响应有机荧光染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所述有机荧光染料具有以咔唑为电子给体基团、苯基乙烯基为共轭桥和二氟化硼β二酮为电子受体基团的分子结构特征,其中,R为C6H13~C12H25的饱和烷基,咔唑的3位通过苯基乙烯基π桥与二氟化硼β二酮相连。

本发明利用可接受光信号的组合逻辑电路加密器件,用本发明开发的具有热刺激响应特异性有机发光染料作为光信号源,利用有机荧光染料对不同温度的不同响应,开发出一种新型组合逻辑电路深层加密器件。

申请人:太原理工大学
地址: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7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彭富国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响应面分析法在优化桃儿七鬼臼毒素CO_2超临界萃取工艺中的应用

响应面分析法在优化桃儿七鬼臼毒素CO_2超临界萃取工艺中的应用
行 单 因 素 试 验 , 获 得 影 响 桃 儿 七 中 鬼 臼 毒 素 提 取 以
f i e t cin S E 是 利 用 处 于 临 界 压 力 和 临 界 l d xr t ,F ) u a o 温度 以上 的流体具 有 特异增 加 的溶解 能力 而发展 出
甲醇 ( 谱 纯 ) 规 格 为 5 mg的 鬼 臼毒 素 标 准 品 色 于
中 , 制 成 浓 度 为 1 0 mg・ 的 标 准 溶 液 , 级 配 . mL 逐 稀 释 成 浓 度 分 别 为 0 5 .1 .O 、0 0 . 、0 、0 1 .0 1
杜微 , 唯, Hale Waihona Puke 龙 , 李 杨 栗孟 飞 , 青 杨
( 肃 农 业 大 学 生 命 科学 技 术 学 院 , 肃 兰 州 7 0 7 ) 甘 甘 3 0 0
摘要 : 单因素试验基础上 , 在 以萃 取 压 力 、 取 温 度 、 取 时 间 为 影 响 因 素 , 臼毒 素 提 取 率 为 响 应 值 , 据 中 萃 萃 鬼 根
f c t d a e m ho
杉 儿 七 ( 西r 0 o , e d ) / 檗 科 I 6 S 2 “ mo i 为 J J z 、 儿 七属 多年生 草本 植 物 , 根茎 中富 含 大量 的木脂 其
替尼泊 苷 ( np sd , Te io o e VM2 ) 一 系 列抗 肿 瘤 药 6等
21 0 1年 2月 第 1期 1 4 5 4 ~1 0








第 46卷
双 月 刊
J OURNAL OF GANS AGRI U CUI , TURAI UNI VERS TY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式 2 线型超分子聚合物形成示意图[21] Schem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formation of linear supramolecular polymer[21]
第 10 期
冯岸超等 CO2 刺激响应聚合物
·1997·
2005 年,该课题组报道了后续的工作进展[27]。 类似地,他们利用含有两个杯四芳烃和两个伯胺官 能团的小分子单体,通过氢键和 CO2 / 伯胺动态共价 键的双重作用成功制备了交联网状结构的超分子凝 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它的形貌( 如图 1a 所示) 。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利用加入竞争的极性溶剂或 者将体系温度升高的方法,都只能将交联网状的凝 胶变成线型的超分子聚合物,而不是将体系彻底破 坏分散成小分子。进而,他们利用接有伯胺基团的 荧光分子芘混入体系中共同构筑超分子凝胶,得到 了具有荧光性质的纳米凝胶( 如图 1b 所示) 。当将 体系温度升高使得 CO2 分子被释放出来后,氨基甲 酸铵键断开,荧光分子被释放出来,由于该小分子的 荧光自猝灭性质,体系荧光大幅度减弱[28]( 如图 1c 所示) 。因此,他们成功制备出了 CO2 气体调控的、 具有荧光开关性质的纳米凝胶,是潜在的荧光 CO2 传感器,这为 CO2 刺激响应聚合物的应用提供了很 好的参考。
CO2 刺激 响 应 聚 合 物 是 指 在 通 入 和 排 出 CO2 后,聚合物性质能够发生可逆性变化的新型聚合物, 是典型的刺激响应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 和智能化 的 转 变 特 性,已 引 起 学 术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将 CO2 作为刺激响应聚合物的调控开关这一概念很 有吸引力,因为调控过程中仅仅涉及 CO2 及 N2 等惰 性气体的通入和释放,避免了副产物的产生及体系 的污染。这样 一 种 利 用“绿 色 ”开 关 控 制 的 刺 激 响 应聚合物将在传感器、表面黏合剂以及药物输送载 体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事实上,应用 CO2 气体实现 聚合物可逆性转变这一机理是在 2004 年报道的,但 CO2 刺激响应性概念的首次提出却是最近几年的事 情,到目前为止,关于 CO2 刺激响应方面的论文仍然 较少。本文按照与 CO2 刺激响应的基元分类,逐一 介绍 CO2 刺激响应聚合物及其自组装。
基于这样的机理,在 2004 年 Rudkevich 课题组 首次利用 CO2 作为交联剂构筑了超分子聚合物[21]。 超分子聚合物是一种特殊的大分子,其结构单元通 过可反转的 相 互 作 用 力 结 合 在 一 起[22—26]。 这 篇 工 作首先设计了四脲基取代的杯四芳烃,通过选择性 修饰得到了伯胺基团单取代的小分子单体,这样的 单体在非极性溶液中能够自发地通过脲基的氢键相 互作用聚集得到双分子的单体,两个杯四芳烃分子 相互作 用 形 成 一 个 空 腔,两 个 末 端 则 分 别 是“亲 CO2 ”的伯胺基团。此时向溶液中通入 CO2 ,这样的 双分子单体就可以通过上述的动态共价键形成线型 聚合物( 如图式 2 所示)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可以 证明这样的结构存在。当向溶液中加入竞争的极性 溶剂,杯四芳烃之间的氢键作用被破坏,但是并不影 响氨基甲酸铵键的连接,得到氨基甲酸铵类小分子 衍生物; 另一方面,当体系温度升高到 100℃ 持 续 1 h,CO2 就会从体系中被释放,但是氢键的相互作用 不会被破坏。这篇工作开创了利用氢键和 CO2 / 伯 胺双重作用构筑超分子聚合物的先河,也首次实现 了通过 通 入 和 排 出 CO2 达 到 调 控 聚 合 物 性 质 的 想法。
1 引言
刺激响应性是指由于外界环境的物理条件( 如 温度和电磁场) 或化学条件( 如 pH 和离子强度) 的 变化而引起体系宏观性质( 如体积和渗透性) 的较 大改变,也被 称 为 智 能 或 者 环 境 敏 感 性[1—3]。 近 年 来,刺激响应聚合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类聚 合物在控制 释 放[4—6]、基 因 传 递[7]、仿 生 材 料[8]、生 物传感器[9]、分离工程[10]等多方面展现出很大的应 用潜力。尽管在合成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刺激
收稿: 2012 年 3 月,收修改稿: 2012 年 5 月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No. 20836004,51073090,21174076 ) 和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 973 ) 项 目 ( No.
2009CB930602) 资助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yuanjy@ mail. tsinghua. edu. cn
2. 1 伯胺 / CO2 体系
通常来讲,CO2 被认为是一种化学上不易发生 反应的气体。但是有研究发现,CO2 在常温常压下 能够与一分子伯胺结合生成氨基甲酸酯盐负离子, 进而与另一分子质子化的伯胺基团通过电荷相互作 用连接,实现了两分子伯胺通过一个盐桥连接,其化 学本质是一 种 酸 碱 平 衡[14—18]。 当 将 体 系 加 热 使 得
2 CO2 刺激响应聚合物概述
CO2 气体从体系中释放出来后,体系可逆地回复到 初始的状态( 如图式 1 所示) 。这样的机理通常被 认为是动态的共价键的自组装[19,20]。
图式 1 伯胺与 CO2 气体分子的可逆共价结合机理[16] Scheme 1 Reversible covalent mechanism of primary amine with CO2 gas molecules[16]
Key words CO2 -stimuli responsive polymers; reversible regulation; self-assembly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Overview of CO2 -responsive polymer 2. 1 Primary amine / CO2 system 2. 2 Amide / CO2 system 2. 3 Specific polymer chain / CO2 system 3 Conclusion and outlook
关键词 CO2 刺激响应聚合物 可逆调控 自组装 中图分类号: O631; O613. 71; TB3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81X( 2012) 10-1995-09
CO2-Stimuli Responsive Polymers
Feng Anchao Yan Qiang Yuan Jinying** ( Key Laboratory of Organic Optoelectronics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1996·
化学进展
第 24 卷
响应材料在体内的实际应用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化 学环境刺激响应性材料一般是仅针对内环境的 pH 或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而做出响应,难以在体内进 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控制。传统的物理刺激如热刺激 也存在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而研究广泛的紫外光 刺激虽然可控性强,但组织穿透性差且对身体有伤 害。因此,需要开发接近生理学环境的刺激响应基 元。众所周知,CO2 是机体的重要代谢物质之一,具 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膜通透性,人体内耐受 CO2 浓度远 远 超 过 可 以 应 用 的 浓 度。此 外,自 然 界 中 CO2 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利用化学手段固定 以及应用 CO2 气体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早些年,Jessop 等开发的一系列 CO2 开关型的小分 子化合物[11—13],包括溶质、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由于 其随 CO2 的通入和排出能发生可逆性变化的特性, 一经报道就在工业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并且随着一些改进方法的相继报道,如今已有部分 成果在生产技术领域发挥作用。以上这些,都预示 着利用 CO2 刺激响应性构筑新型智能聚合物将大有 可为。
第 24 卷 第 OGRESS IN CHEMISTRY
Vol. 24 No. 10 Oct. 2012
CO2 刺激响应聚合物*
冯岸超 闫 强 袁金颖**
( 清华大学化学系 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摘 要 CO2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智能型刺激响应聚合物,是指在通入和排出 CO2 后,聚合物性质能够发生可逆性变化的新型聚合物。由于调控过程中仅仅涉及 CO2 以及一些惰性气体 而不引入其他杂质,因此具有多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调研了这方面的工作,综述了几类 CO2 刺激响应 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并指出了 CO2 刺激响应聚合物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Department of Chemistr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CO2 -stimuli responsive polymers are a class of newly developed smart stimuli responsive polymers, which usually refers to the polymers possessing reversible changes upon admission and emission of CO2 . Since the regulation process only involves CO2 and inert gases,without the introduction of other impurities,there are man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is field.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reparation of CO2 stimuli responsive polymers,followed by the discussion of their self-assembly,classify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2 -switchable groups,such as primary amine,amide and some specific polymer chain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is research field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