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百家争鸣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课 百家争鸣 课件(27张PPT)

第八课 百家争鸣 课件(27张PPT)

学说记录:
《道德经》
难—— 易 长—— 短 高—— 矮 强—— 弱 前—— 后 生—— 死
朴素辩证法思想: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
老子在世界
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 典籍已有1千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 《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子:对有修养有学问 的人的尊称。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杰出的思想 家,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 墨子、韩非子等,历史上称为诸子。
战国学派 说则为”百家” 学派有儒家、墨 家、兵家等。
学派 儒家
人物 时代 孔子主要思想 Nhomakorabea春秋 战国
1、强调 “仁”。2、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 学,主张“有教无类”。4、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之 的再传弟子。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 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 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故后世追 “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老子思想:
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 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提倡 节俭,选贤任能。
平 民 圣 人 墨 子 ---
战国末期韩国人。师 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 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 后世称“韩子”或“韩非 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
•主张“改革”“法治” ,反对空谈仁 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孟子
1、主张实行“仁政”。2、提出“民贵”“君轻”的

第8课百家争鸣(共35张PPT)

第8课百家争鸣(共35张PPT)
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你认为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积极意义:对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 借鉴意义。
教育成就
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方法:
教学方法
“有教无类”
教学对象
“因材施教”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 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 导?
什么是百家争鸣?
知识结构 儒家
百家争鸣
道家
墨家 法家
孔孟荀 子子子
老庄 子子
墨子 韩非子
每个小组扮演不同学派,为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设计名片
(包含姓名、时代、国籍、地位、著作、思想主张等内容)
一、儒家学派
孔子名片
姓名:
时代:
姓孔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
国籍: 身份地位:
鲁国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马棚失火” 的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孔子的核心思想
“仁者爱人”
爱心、同情心
彼此尊重、互相谦让、和谐相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知识联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 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 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政治: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分封制
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各
奴隶 社会

瓦解 会
封建 大
社会 形成
变 革
化:
百 家 争 鸣
国纷纷改革变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5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5张PPT)

孔子 儒家
老子
道家
春秋
《道德经》
随堂练习
1.中国古代有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是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 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2.位于福建泉州的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的道教老君造像,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 久的道教石雕造像,素有“老子天下第一”的美誉。与老子相关的书籍是( )
A.“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B.要求统治者用“仁政”,轻徭薄赋 D.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主义,提倡法治
5.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 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 样的教学方法?
思考
提示:因材施教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
“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 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 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是指一百家?
百家
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 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 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 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史 称“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墨子名片
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
“兼爱”“非攻”; 提出要选贤能的人 治理国家; 批判贵族的奢侈生 活,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名片 荀子名片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 主张: 实行“仁政”; 主张: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思想 实行“礼治”;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儒 家
明确尊卑等级,以维 系社会秩序。

第八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21张PPT)

第八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21张PPT)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 国之君,你会采纳哪家 的主张?并说明理由。
1.山东曲阜之所以能成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 名城之一,是因为春秋时期,这里诞生过一位伟大 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位思想 家是( A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荀子 2.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生活年代 创立学派
春秋时期 儒家学派
读故事 观现实 悟思想
马棚失火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外面回家,他看见马棚烧 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苛政猛于虎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 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1、核心思想“仁” 2、反对苛政 为政以德
孔子在教育上提出了 哪些主张?
教育上的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与方法。
子路向孔子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 去做么?” 孔子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冉有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 孔子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公西华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 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 三思而行。
《诗经》 《尚书》 《礼经》 《易经》 《乐经》 《春秋》
孔子的言论记录——《论语》
山东曲阜的孔庙
分布各地的文庙
分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
(一)诸子百家
庄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道儒墨法
阴阳



纵横
邹衍

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9张PPT)

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9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 8 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子开创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 3.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 要思想主张、影响。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和百家争鸣。 【难点】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
三、百家争鸣
名况,号卿。战国时赵国人。 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战 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三、百家争鸣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 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三、百家争鸣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著 有《韩非子》一书。
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 专制统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论语》 一书,孔子的学说对古代文化的发 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 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 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的地位影响: (1)地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教育家。 (2)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名人,更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对整个世界 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孔子的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政治思想:推崇西周的制度, 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 星共之。
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共27张PPT)

百家争鸣
在孔子的引领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出现了 一大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 情和无畏的勇气,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问题进行辩论,试图创 造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从此,中国开始进入一 个自觉的理性时代,中华文明的思想文化长河开 始奔流不息,流淌至今……

家争鸣 道家
老子
春秋后期,楚国人 著作:《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 ①应 顺其自然 主张 ②事物都有 对立面,
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③政治上“无为而治”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 秋后期鲁国人。
孔子思想—核心思想
爱“仁心者、爱同人情”心 “己所和不谐欲相,处勿施于人”
孔子思想—政治主张
材料: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 所而众星共(gǒng)之” 。
实行“礼治”
荀子
百家争鸣
墨家:墨子 (战国) 思想主张 1.“兼爱”“非攻” 2.选贤任能,提倡节 俭
墨子
百家争鸣
道家:庄子 (战国) 思想主张
1、治国顺应自然 和民心 2、追求精神自由 保持独立人格
庄子
百家争鸣
法家:韩非 (战国) 思想主张
1.以法治国 2.中央集权
韩非
古为今用
百家争鸣
孟子“仁政”
构建节约型社会
墨子的提倡节俭 墨子“兼爱非攻” 庄子“顺应自然”
韩非“法治”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依法治国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民为本
官学
私学
学生为王室和贵族 有教无类,不分出身
不平等
平等
九年制义务教育
孔子思想—教育主张
经典诵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8课《百家争鸣》 (共48张PPT)

第8课《百家争鸣》 (共48张PPT)
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 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 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著 作有《孟子》。被认为孔子的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 之称。
2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材料:道德
材料一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自我牺牲
,反对奢靡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讲求功利
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不分贵贱,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上下思想统一起来.是行政管理之根本
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墨若家其宝,谁窃?视人
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 其国,谁攻?
孔子
孟子
荀子
时期
春秋
仁的
思想

民本 以德治民
思想
人性论 性相近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
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
个人修养:
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句话对你们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
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1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想 学说
政治思 想
教育思 想
“仁”(核心)和“礼” “为政以德”(德治)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29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29张PPT)

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 哪一思想主张?
孔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 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 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却 处处碰壁,孔子思想主张 为什么会被各国统治者拒 绝?
春秋时期分裂割据,各诸侯国 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 以图自强,孔子“仁”和“礼” 的思想不符合统治者需要
孔子的思想不符合统治者需要,那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 想又有怎样的发展呢?请大家完成以下表格
据统计《论语》中109次提到“仁,这反映孔子核心思想是什么?
核心思想:“仁”,“ 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如何实现仁:
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材料七: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 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
思想文化: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士人崛起。
一、概念解读
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治环境宽松。
思想文化: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士人崛起。
面对社会急剧变化,各个学派提出不同的见解,在春秋战国时 期影响较大的学派有哪些?
一 老子
老子是春秋后期 楚国人,道家学派的 创始人。姓李名耳, 做过周朝的史官,管 理王室的藏书。他学 识渊博,据说孔子曾 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老子
春秋楚国人, 姓李名耳
材料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 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之难治,以 其上之有为。 ---------《道德经》 上述材料反映了老子的哪一思想 主张?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上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发生什么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4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4张PPT)

以德治国
反对苛政
材料五可以体现出孔子的什么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德治”),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位置)而众 星共之(环绕)。道(治理百姓)之以政(政令),齐(约束) 之以刑(刑法),民免而无耻(没有廉耻之心);道之以德 (道德准则),齐之以礼(礼法),有耻且格(自省改过)。
——《论语·为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课标要求) 4.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价值,自觉继 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自主学习
自主 学习
老子和孔子的生活年代:春秋后期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 “仁” 百家争鸣出现的时期: 战国时期
影响较大的学派有: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探究学习
一.社会背景(百家争鸣的原因)
诸侯争霸,士人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不断瓦解,新制度逐渐建立, 经济发展,诸侯战争不断。随着政治经济不断发生变化, 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阶层开始关注和担忧社会发 展方向,并且思考解决的办法,提出一系列主张并对后 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孔子 没落的贵族 墨子 卑微的工匠 韩非 高贵的王族
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多,主要 分为:儒、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 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
➢所谓“争鸣”,辩论。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 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孔子的生平,掌握其主要思想和 成就。(课标要求) 2.识记百家争鸣中道家、儒家、墨家、法家代 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课标要求) 3.知道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原因及影响。

第八课《百家争鸣》(共17张ppt)

第八课《百家争鸣》(共17张ppt)
社_稷__次__之__,_君__为__轻__”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的天下;反对一切_非__正__义__的战争。 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_礼__治____”,明确尊卑等级。
基础过关
③道家: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 __自__然___和__民__心___;他认为人生应追求精__神__自__由_,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儒家:损坏公物是品德问题,可以说服教育;法家:损坏公物是违法行为,应 严厉惩罚。
认识:说服教育是主要方法,纪律惩罚是辅助手段,两者相结合,对学生
形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都起着重要作用。
合作与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 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 家争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基础过关
4、教育成就:①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__教__无__类_”, 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②在教学中,注重_德__育___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 总结出许多__教__育__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5、相关著作:他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__论__语___》一书。 6、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 些___道__德__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合作与探究
材料一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份爱心;从孟 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 眼。”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 方?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

第8课百家争鸣(共27张PPT)

第8课百家争鸣(共27张PPT)

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观点阐释
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
1.仁政 2. 民贵君轻 3.反对非正义战争
孟子
观点阐释
儒家:荀子的思想主张
实行“礼治”
荀子
观点阐释
道家:庄子的思想主张
1、治国顺应自 然和民心 2、追求精神自 由保持独立人格
庄子
观点阐释
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
1,兼爱,非攻 2,选贤任能 3,提倡节俭
经典诵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好 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故 知 新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

孔英
子国
学爱

院丁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 营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 至2015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 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孙子
约公元前535-?
生平 孙子(约公元前535-? )名武,字
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 军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 。
思想主张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著作 《孙子兵法》
知识小结
墨家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哪一个学派的 主张对战国时期的
主要思想:“兼爱”“非封攻建” 统治者最有用?
孟子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 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道家 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
以互相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主要著作: 《道德经》
孔子
儒家 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思想: “仁” “仁者爱人”
政治主张: “以德治国(为政以德)”
教育成就
1.主张有教无类,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 教育的局面;2.主张德育与智育并重;3.提出了
文化成就: 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如有教无类。
在孔子的引领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出现 了一大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无 畏的勇气,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个领域的问题进行辩论,试图创造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 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而 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育成就 主张德育与智育并重。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育成就 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 “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 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 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 下,注意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整理古籍、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 文化成就 术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
言论被整理成《论语》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 家; (2)他创立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 (3)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 具有重要地位。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墨子》
孟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使自然 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孔子动漫标准像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 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 汲取智慧。”
孔子学院
英国爱 丁澳 Nhomakorabea堡

大 学 孔
利 亚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 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 正式设立,截至2015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 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供物质条件。
2、政治: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
环境。
3、文化: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
4、阶级关系: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国诸侯都想富 国强兵,因而特别的礼贤下士。
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百家争鸣是春秋时 期政治喝经济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百家争鸣”时期主要流派及主张
社会生产大飞跃 社会制度大变革 政治局面大动荡 国家个人大命运
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关于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统治者 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
如何治国(政治主张)以德还是以法?
名实之辨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8 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
政治主张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回家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 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 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 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 夫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 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苛刻的暴政比老 虎还要凶猛可怕!”
孔子杏坛讲学图
孔子思想消极的方面:他是 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的立 场上,其学说后来被改造为 维护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 所形成的的封建礼教后来越 来越钳制人民的思想,阻碍 了社会进步。
老子
第8课 百家争鸣
道家 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
以互相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主要著作: 《道德经》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儒家学派代表人
孔 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 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 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世界最著名 的文化名人之一。晚年到鲁国,主要 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工作。孔子逝世 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即今日 孔林所在地。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三、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百 家 争 鸣
三、百家争鸣
1、何谓“百家”?
“百家”指的是“诸子百家”,战国 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 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即各种思想学派。
2.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礼崩乐坏
天下大乱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兴起,为学术文化繁荣提
阅读书本P36,完成下面的表格。
老子 李耳
春秋时期
楚国 道家学派
《道德经》书影
顺应自然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 方能够互相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约公元前571年~公元 前471年
“无为而治” 《道德经》 (道家的经典)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老子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
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 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仁、以德治国 “仁”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育成就 主张有教无类,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 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孔门七十二贤人,分别来自十个诸侯国。孔门弟子三千,家 庭出身各不同。
有教无类
教育成就
主张有教无类,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 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