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十一章固体制剂-4

合集下载

《工业药剂学》教学大纲

《工业药剂学》教学大纲

工业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本科,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代码:27E01415学时分配:48赋予学分:2.5先修课程:药物化学后续课程:药理学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药品管理与营销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制备原理和制备方法,掌握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能对药物的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价,了解制剂工艺的发展状况。

通过实训学习,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及生产技术,掌握制剂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简单的维修知识。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常用药物制剂的生产技术、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及控制要求。

能根据所给配方制备常用药物的制剂。

2.熟悉常用药物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熟悉药物剂型的分类、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和稳定化方法。

3.了解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的最新动态。

四、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五、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 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了解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

2.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掌握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和GMP、GLP与GCP。

3. 药物剂型与DDS。

第二章表面现象与表面活性剂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和特性、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

2. 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和应用:表面活性剂的胶束;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其他应用。

第三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及实验方法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 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了解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意义,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药物稳定性预测。

2.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领会药物氧化和水解的概念及特点。

3.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掌握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4.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及降解动力学:掌握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

7-第十一章固体制剂-3

7-第十一章固体制剂-3

稀释剂 5.可压性淀粉
可压性淀粉亦称预胶化淀粉,又称-淀粉, 是新型的药用辅料。 改性淀粉。 本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 滑性和干粘性,并有较好的崩解作用。 本品作为多功能辅料,常用于粉末直接压 片。
稀释剂
6.微晶纤维素,MCC
微晶纤维素是由纤维素部分水解而制得的结 晶性粉末,具有较强的结合力与良好的可压 性, 亦有“干粘合剂”之称,可用于粉末直 接压片。 片剂中含有20%以上的微晶纤维素时,崩解 性较好。 国外产品的商品名为Avicel。并根据粒径和 含水量约不同有若干规格。

崩解剂的作用是消除因粘合剂或高压产生的结合力, 使药物易于吸收,并达到有效的生物利用度。
崩解剂的作用机理

毛细管作用 膨胀作用 润湿热

产气作用
崩解剂

1. 干淀粉
干淀粉是一种最为经典的崩解剂,在 100~105℃下干燥1h,含水量在8%以下。 吸水性较强且有一定的膨胀性(186%), 较适用于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的片剂,
桂酸酯等。
制粒时主要根据物料的性质以及实践经 验选择适宜的粘合剂、浓度及其用量等。
(三)崩解剂(disintegrants)
崩解剂是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 小颗粒的辅料。 除了缓(控)释片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片 剂(如口含片、咀嚼片、舌下片、植入片) 以外,一般的片剂中都应加入崩解剂。 崩解时限为检查片剂质量的主要内容,快 速崩解对于难溶性药物的片剂更具实际意 义。

是指由两层或多层构成的片剂,一般由 两次或多次加压而制成,每层含有不同 的药物或辅料,这样可以避免复方制剂 中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或者达到 缓释、控释的效果。 如胃仙-U片

药剂学:第十一章 固体制剂单元操作

药剂学:第十一章 固体制剂单元操作

第一节 粉碎与筛分
二、筛 分
1、药筛的种类 药筛的标准
编织筛 冲眼筛
➢中国国家标准对金属丝以网孔尺寸为基本尺寸,
以筛孔内径大小表示(μm);
➢ 工业用筛常用“目”表示,目是以一英寸 (25.4mm)长度上所含筛孔数目的多少 。
《中国药典》2015版标准筛规格
筛号
一号筛 二号筛 三号筛 四号筛 五号筛 六号筛 七号筛 八号筛 九号筛
➢选择适宜的粉碎器械;
➢选用适宜的粉碎方法;
➢及时筛去细粉;
➢中草药的药用部位必须全部粉碎应用; ➢粉碎毒药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注意劳
动防护,同时避免交叉污染。
第一节 粉碎与筛分
二、筛 分
定义 目的
是借助网孔大小将不同粒度的物料 按粒度大小进行分离的操作。
• 粒径均匀一致的粉末 • 提高混合的均匀性 • 除去药材的杂质
常以粉碎前物料的平均直径 (d0),与粉碎后物料的平 均直径(d1)的比值(n) 来表示:
粉碎度与粉碎后的药物颗粒平均直径成反比,即粉碎 度愈大,颗粒愈小。
第一节 粉碎与筛分
一、粉 碎
粉碎的机制 机械能
表面能
常用的外加力有:
冲击力(impact) 压缩力(compress) 剪切力(cutting) 弯曲力(bending) 研磨力(rubbing)
粉碎后药物的细度用粉碎度表示
增加药物的有效面积来提高生物利用度; 提高分散度; 改善不同药物粉末混合的均匀性; 还可以减轻粉末对创面的刺激性。
粉碎的方法
➢循环粉碎与开路粉碎 ➢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 ➢单独粉碎和混合粉碎 ➢低温粉碎
第一节 粉碎与筛分
一、粉 碎
粉碎度的定义
是固体药物粉碎后的细度

《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Pharmaceutics课程编码:27A20407 学分:5.5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计划学时:112 其中讲课:64 实验或实践:48适用专业:药学、制药工程推荐教材:崔福德,《药剂学(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参考书目:1.王东凯,《药剂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平其能,《现代药剂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

3.周建平,《工业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4.刘燕,Martin 物理药剂学与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药剂学课程是药学、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药剂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剂型与制剂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为从事药剂学工作,合理安全用药,以及研究探索药物新剂型和新制剂,更好地为医药卫生事业服务夯实基础,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

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药剂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掌握各种剂型的定义、特点和质量要求,掌握主要剂型设计基本理论、制剂处方、制备工艺、质量评价。

2、掌握常用药物剂型及制剂的处方设计与制备技能,熟悉主要药物剂型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3、结合剂型熟悉重要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以及对制剂质量的影响;4、熟悉制剂中药物释放规律和影响因素;熟悉制剂稳定性考察的基本方法和结果处理;5、了解新型给药系统的主要类型、特点和一般制备方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药剂学常用术语及含义、药典和药品标准在药剂中的重要作用,GMP与GLP在生产研究中的意义。

熟悉药剂学分支学科和剂型的分类方法。

了解药剂学的重要性、任务及发展概况;剂型的重要性;处方的概念与种类。

第11章 固体制剂-1

第11章 固体制剂-1

(二)湿法制粒技术
1. 2. 3. 4. 5. 挤压制粒; 转动制粒; 高速搅拌制粒; 流化床制粒(流化喷雾制粒) 湿法混合(复合型)制粒;
湿法制粒的方法
1、挤压过筛制粒 流程:
轻握成 团、轻 压即散
粘合剂或 湿润剂
原辅料
湿颗粒 干颗粒
制软材
挤压过筛
特点:粒度及松软度可调;粒子为圆柱状,粒度分布 较窄;程序多、操作不连续、劳动强度大等 制粒设备:槽式混合机、摇摆式颗粒机、旋转挤压式 制粒机、螺旋机压式制粒机
均匀混合的措施:
⑤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 将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时,在
室温条件下,出现的润湿或液化现象,称做低共熔
现象。常见的可发生低共熔现象的药物有水合氯醛 、萨罗(水杨酸苄酯)、樟脑、麝香草酚等,它们 以一定比例混合研磨时极易润湿、液化。此时尽量 避免形成低共熔物的混合比。
二、混合与捏合
湿法粉碎
指物料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后再研磨粉碎的 方法。如樟脑、冰片、水杨酸、某些刺激性强或 有毒药物、水难溶性药物(水飞法)等采用此法。 注意液体选用原则。 利用物料在低温下的脆性, 借机械拉引应力而破 碎的方法。用于在常温下难粉碎的物料、含水、 含油较少的物料或含有香气及挥发油有效成分的 物料。
(二)捏合
系指在固体粉末中加入少量液体(或黏合剂)混均, 制备成具有一定塑性的物料操作,亦称“制软材”。
意义:使粉末具黏性,易于制粒; 防止各种成分的分离,保持均匀的混合状成; 黏合剂均匀分布在颗粒的表面,改善物料的压缩 成形性。 操作的关键:液体(黏合剂)的加入量
“手握成团,轻压即散”
二、混合与捏合
3、混合机理 剪切混合:粒子群产生滑动面,破坏粒子群的

药剂学 重点

药剂学 重点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药物制剂的一门学科,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2、能够判断出给的剂型的归类:液体(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合剂、洗剂)气体(气雾剂、喷雾剂)、固体(散剂、丸剂、片剂、栓剂、膜剂)、半固体剂型(软膏剂、糊剂)3、药典:①现行药典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2005年版本的分为三部,一部为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药。

而2015年分为4部,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药、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②《英国药典》、《美国药典》、《日本药方局》、《欧洲药典》、《国际药典》4、药品研究的所涉及规范:GLP: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也翻译为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OPC:非处方药第三章药物溶解与溶出及释放1、溶解度(药物溶解度的测定有分析法和定组成法,药物溶解度的数值多是平衡溶解度)①特性溶解度特性溶解度的测定是根据相溶原理图来确定的,以测得药物溶液浓度为纵坐标,药物质量-溶剂体积的比率为横坐标作图,直线外推到比率为零处即得药物的特性溶解度。

②平衡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数值多是平衡溶解度,测量的具体方法是:取数份药物,配制从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系列溶液,置恒温条件下振荡至平衡,经滤膜过滤,取滤液分析,测定药物在溶液中的实际浓度S并对配制溶液浓度C作图,如图,图中曲线的转折点A,即为该药物的平衡溶解度。

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增溶:胶束增溶助溶及潜溶:加入助溶剂、潜溶剂成盐晶型:无定型为无结晶结构的药物,无晶格束缚,自由能大,所以溶解度和溶解速度较结晶型大。

假多晶型药物结晶过程中,溶剂分子进入晶格使结晶型改变,形成药物的溶剂化物。

在多数情况下,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按水合物<无水物<溶剂化物的顺序排列。

3、常用的包合材料:环糊精:α、β、γ三种,分别对应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β-环糊精溶解度小,毒性低,筒状结构,温度↑,溶解度↑,可将体积和形状适合的药物分子的部分基团包合在筒内,形成包合物。

固体制剂相关书籍

固体制剂相关书籍

固体制剂相关书籍
以下是一些固体制剂相关的书籍推荐:
1.《固体制剂学》(作者:沈彩贞、钟曙光)- 这本书通过系统地介绍固体制剂的各种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涵盖了药物的加工、制备、储存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知识。

2.《固体制剂工艺学与工程》(作者:石东京、陆天明)-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固体制剂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包括固体药物的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3.《固体制剂的研究与评价方法》(作者:闫世富)-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固体制剂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物理性质的测定、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固体制剂的稳定性评估等等。

4.《固体制剂加工技术》(作者:李臻)-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固体制剂的各种加工技术和工艺流程,包括固体药物的混合、造粒、压片、包衣等工艺的原理与操作。

5.《固体药剂学与制剂技术》(作者:叶秀娥、郎爱民)-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固体制剂的药物学、药物制剂学及其制剂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以上是一些固体制剂相关的书籍推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请注意书籍的版本和适用范围,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书籍。

01第十一章 固体制剂单元操作1,2,3节

01第十一章  固体制剂单元操作1,2,3节
第十一章 固体制剂单元操作
王敏楠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粉碎与分级 混合与捏合 制粒 干燥
第一节 粉碎与分级
• 一、粉碎: • 粉碎(crushing)指借助机械力或者其他方 法,将大块固体物料粉碎或碾磨成碎块、 细粉甚至是超细粉的过程,粉碎后粒径的 大小可达微米甚至纳米级。 • 粉碎的目的:减小粒径,增加药物的比表 面积。
• 5.其他制粒方法: • (1)熔融制粒:粘合剂以干燥粉末形式加 入,升温融化,制粒完成后再降温,黏合 剂冷却固化,借助固体桥的作用使粒子聚 集在一起。 • (2)液相中晶析制粒:使药物在液相中析 出结晶的同时借助液体架桥剂和搅拌作用 凝结成球形颗粒的方法。常用于缓释微丸 的制备。
• (三)混合设备: • 1.容器旋转型混合机 • (1)回转型混合机:V型混合机、双锥混 合机。
• (2)摇摆式混合机:(二维摇摆混合机)
• (3)多方向运动混合机:(三维运动混合 机)
• 2.容器固定型混合机: • (1)搅拌槽式混合机
• (2)锥形垂直螺旋混合机:
• 二、捏合: • 捏合(kneading)过程即“制软材”,系 指在固体粉末中加入黏合剂制成具有一定 塑性物料的操作。 • 注意事项:黏合剂的加入量要适宜,过多 颗粒成条状且易粘筛网;过少,不成粒。 • 黏合剂加入量经验:“手握成团、轻压即 散”。
增加表面积 消耗能量
〈 1%
• 粉碎方法: • 粉碎方法的选择依据:根据物料性质、产 品粒度要求、物料的多少和粉碎设备来选 择合适的粉碎方法。 • 1.开路粉碎与循环粉碎: • 开路粉碎:物料仅通过一次粉碎机完成粉 碎操作: • 循环粉碎:经粉碎机粉碎的物料通过分级 设备使粗颗粒重新返回粉碎机反复粉碎的 操作。

第十一章 固体制剂单元操作

第十一章 固体制剂单元操作

第十一章固体制剂单元操作第一节粉碎与分级(一)概述粉碎(crushing):借助机械力或其他方法,将大块物料破碎或碾磨成最快、细粉、甚至超细粉的过程目的:减小粒径,增加物料比表面积意义:1、减小粒径有助于加快药物的溶出与促进吸收2、改善剂型的质量3、有利于制剂中各成分混合均匀4、有利于从天然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改善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二)粉碎的原理及过程1、原理:借助外力破坏分子间内聚力2、粉碎的能量消耗1)表面积学说:粉碎需要的能量与表面积增加的能量成正比(最终粉碎)2)体积学说:粉碎消耗的能量与物料粉碎比的对数成正比((粉碎开始)3)裂缝学说:粉碎需要的能量与裂缝长度成正比(粉碎中间阶段)(三)粉碎方法选用原则:被粉碎物料的性质、产品粒度要求、物料的多少、粉碎设备1、开路粉碎:连续供给粉碎机物料和把已分碎物料拿出的操作特点:操作简单、粒度分散广、适合粗碎和粒度要求不高的粉碎循环粉碎:粉碎后物料通过分级设备使粗粉重新粉碎的操作特点:动力消耗低、粒度分布窄,适合粒度要求高的粉碎2、闭路粉碎:粉碎过程中已到达要求的物料不能及时排出,继续粉碎的操作特点:能量消耗大,适合小规模粉碎自由粉碎:粉碎过程中已达到要求的物料及时排出的操作特点:粉碎效率高,适合连续操作3、单独粉碎:大多数药物都是单独粉碎,氧化性、还原性、刺激性药物必须单独粉碎混合粉碎:两种及以上的物料一块粉碎的操作串研法:一般为含糖量较多的中药粉碎,先将其他药材粉研粗粉后加入黏性药材粉碎成粗粉,干燥后再粉碎串油法:先将药材捣成糊状,后加入其他药材共同粉碎4、干法粉碎:药物经干燥处理(一般为水分低于5%)后粉碎特点:粉尘大湿法粉碎:加入适量液体至药物中研磨粉碎特点:避免粉尘飞扬,减轻某些药物的毒性或刺激性5、低温粉碎:利用物料在低温时脆性增加,韧性与延伸性降低的性质,以提高粉碎效率的方法特点:适合热敏性的药物、软化温度低而易于成饼的药物(四)粉碎设备:1、研钵2、球磨机:球体和总装量为容量的50~60%时效率最好缺点:粉碎效率低、粉碎时间长、转筒和转珠的污染3、冲击式粉碎机:锤击式粉碎机、冲击柱式粉碎机4、振动磨5、流能磨:超级粉碎机6、高压均质机:操作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粒径分布较窄二、分级(一)概述注意问题:1、过筛时需不断振动,防止物料堵住筛孔2、根据所需药物粒径选择合适型号的筛网3、过筛时保持干燥,若湿度过高会堵住筛网4、筛分时粉层的厚度应适中(二)药筛的种类和规格1、冲眼筛:圆形筛孔,孔坚不易变动2、编织筛:编织而成,,单位面积筛孔多,筛分效率好1、颗粒和筛孔形状:圆柱形颗粒过矩形筛网,不规则形颗粒过圆形筛网2、筛面的开孔率:编织筛的开孔率高于冲眼筛,效率更好3、筛体的运动状态:回转和振动结合最好(四)筛分设备1、摇动筛:小批量2、振动筛:效率高、单位筛面的处理能力大3、气流筛:效率高、产量大、细度精确、无粉尘溢散现象,噪声小、能耗低第二节混合与捏合一、混合(一)机制1、对流混合:指物料中的粒子团从一处转移至另一处产生的总体混合2、剪切混合:由于颗粒间相对运动,物料不断被分割或粉末在剪切面上流动进行的局部混合3、扩散混合:由于粒子的无规则运动,相邻粒子间相互交换位置进行的局部混合一般为多种混合机制共同作用,开始以对流和剪切混合为主,后来扩散作用增加(二)影响因素:物料的性质、设备类型、操作条件(三)混合设备:混合方法:搅拌混合、研磨混合、过筛混合1、容器旋转型混合机:回转型混合机、摇摆式混合机、多方向运动混合机2、容器固定性混合机:搅拌槽式混合机、锥形螺旋混合机二、捏合定义:制软材,系指在固体粉末中加入粘合剂制成具一定塑性的物料的操作意义:便于制粒,利于混合,改善物料的流动性混合压缩成型性第三节制粒定义:将粉状、块状、熔融液、水溶液状态的物料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状物的操作意义:改善物料的粉体学性质、提高混合效率、改善含量均匀度要求:1、颗粒是最终产品:流动性好、外形美观、均匀2、颗粒是中间体:流动性好、压缩成型性较好一、干法制粒和设备(一)概述定义:是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压缩成大片状或板状后粉碎成颗粒的办法(二)制法1、压片法:利用大压力降物料制成直径为20~50mm、厚度为5~10mm的胚片,然后破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将颗粒与崩解剂、润滑剂混合利用压片机压片特点:使物料免收湿润及温度的影、所得颗粒密度高;产量小、生产效率低、工艺可控性差、产生大量粉尘2、滚压法:粉末被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滚筒压制,光滑滚筒将物料压成片状,有凹槽或刻痕的将物料压成条状特点:生产能力大、工艺可操控性强,润滑剂使用量小二、湿法制粒及设备(一)概述定义:是指物料加入润湿剂或液态黏合剂,靠黏合剂的桥架或黏结作用使粉末聚集一起而制备颗粒的办法优点:制成颗粒流动性好、圆整度高、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型性好、热稳定性好(二)机制1、附着力和黏附力2、界面作用力:饱和度:液体所占颗粒空隙与总空隙之比,小于等于0.3时呈钟摆状;在0.3~0.8之间,索带状;大于0.8,毛细管状;大于等于1,混悬状3、固体桥4、引力5、机械镶嵌(三)制粒方法和设备1、剪切制粒:药物粉末和辅料一起放入剪切制粒机内,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黏合剂搅拌而制粒特点:制粒更简单、操作性强1)高速剪切制粒:适合缓释和控释,高黏性物料制粒2)低速剪切制粒2、转动制粒3、流化制粒:一步制粒法,容器自上而下的气流使粉末悬浮,喷洒黏合剂溶液使粉末成粒4、喷雾制粒:将物料溶液或混悬液喷雾于干燥室内,在热气流作用下使雾滴水分迅速蒸发获得干燥细颗粒特点:1)由液体原料直接得到细颗粒2)物料受热时间短,适合热敏性药物3)制得多为中空粒子,流动性、溶解性好5、其他制粒法:1)熔融制粒:适合对水敏感的物料,一步制粒无需干燥2)液相中析晶制粒第四节干燥一、概念定义:利用热能或其他适宜方法除去湿物料中的溶剂而获得干燥固体产品的操作过程目的:使物料便于加工、运输、贮藏和使用;办证药品的质量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改善粉体的流动性和填充性二、干燥原理和影响因素(一)干燥原理:热量的传递和质量的传递同时进行(二)物料中水分的性质1、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平衡水分:干燥去除不掉的水分自由水分:物料中大于平衡水分的游离水分2、结合水分:以物理化学方式与物料结合,干燥速度缓慢非结合水:以机械方式与物料结合,干燥速度快(三)影响干燥的因素恒温干燥阶段加快干燥措施:1、提高传热和传质的推动力2、改善物料和空气的接触情况,提高空气流速,减少传热和传质的阻力降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加快干燥措施:1、提高物料温度2、改善物料分散度,以促进内部水分向表面扩散三、干燥方法和技术(一)方法按操作方式分:间歇式和连续式按操作压力分:常压式和真空式按加热方式分:对流干燥、热传导干燥、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二)技术1、流化干燥:适合难以干燥、水分要求低和热敏感物料干燥2、喷雾干燥:蒸发面积大、干燥时间短3、微波干燥:加热迅速、均匀、干燥速度快、热穿透能力强、热效率高成本高,对某些物料稳定性有影响4、冷冻干燥:生物大分子、水中不稳定和热敏性药物。

固体制剂设备管理制度

固体制剂设备管理制度

固体制剂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固体制剂设备的管理,保障生产安全和质量,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固体制剂生产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和检修等工作。

第三条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保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落实。

第二章设备管理的一般规定第四条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设备档案,对每台设备进行详细资料的记录,包括设备的型号、制造厂家、安装时间等信息。

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定期检修和保养。

第六条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应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安全装置的完好有效。

第七条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进行维修。

第八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参数或作其他违规行为。

第三章设备的保养管理第九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临时保养等内容。

第十条设备保养计划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指标,确定保养周期和保养内容。

第十一条设备保养人员应按照保养计划进行保养工作,并完整记录保养情况。

第十二条设备保养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三条设备保养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四章设备的检修管理第十四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定期检修计划,确保设备的完整检修和维护。

第十五条设备的检修工作应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严格按照检修计划进行操作。

第十六条设备的检修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维修技能和经验,确保设备的完整检修及维护。

第十七条设备的检修记录要详细、完整,纪录维修的时间、内容和维修人员等信息。

第十八条设备在检修期间应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五章设备的安全管理第十九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设备的安全监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

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习题部分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散剂:2.粉碎:3.临界相对湿度:4.颗粒剂:5.泡腾片:6.湿法制粒:7.干法制粒压片:8.崩解迟缓:9.片剂含量均匀度:10.稀释剂:11.崩解剂:12.湿润剂:13.缓释片或控释片;14.舌下片:二、判断题(正确的划A,错误的打B)1.片剂制备过程中都必须将药物制成颗粒才能打片。

( )2.含油类药物压片时应加吸收剂,如淀粉、糖粉等。

( )3.片剂的稀释剂是用来增加体积和片重。

( )4.丙烯酸树脂Ⅱ、Ⅳ号均为理想的肠溶薄膜衣材料。

( )5.片剂中最常见的是模印片。

( )6.片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均可改善其润湿性。

加快其崩解。

( )7.推片力是考察润滑的主要参数,推片力大,则说明润滑性差。

( )8.咀嚼片常用甘露醇作为稀释剂,通常情况下不加崩解剂。

( )9.片剂制备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良好的崩解性。

( )10.片剂包糖衣的步骤:包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衣层、打光。

( )三、填空题1.一般散剂中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粉碎后通过号筛,儿科或外科用散剂应通过号筛,眼用散应全部通过号筛。

2.散剂制备的混合过程中,当两组分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应采用混合法。

3.分散片的主要特点是,分散片与泡腾片处方组成的主要区别。

4.片剂制备方法有、、。

5.片剂的四种基本辅料是、、、。

6.包衣方法分为、、。

7.片剂制软材时对软材的质量要求是。

8.制备片剂时制颗粒的目的有、、、、、。

9.经典的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为。

10.干法制粒有压片法和二种。

11.直接压片的优点有、、、。

12.全粉末压片时解决粉末流动性差的措施有、等。

13.压片过程的三要素为、、。

14.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优良辅料有、、、等。

15.淀粉可作片剂的、、。

16.不用检查崩解时限的片剂有、、、等。

17.片剂的优点、、、等。

18.片剂四用测定仪可测定、、、。

第十一章固体制剂单元操作

第十一章固体制剂单元操作

第十一章固体制剂单元操作固体制剂单元操作是指将原料药或辅料根据一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混合、压制或包衣等操作,制备成固体剂型的过程。

固体制剂广泛应用于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糖衣片和控释片等制剂。

固体制剂的成功生产离不开精确的操作和仔细的控制。

首先,固体制剂单元操作的第一步是原料的准备。

原料药和辅料需要经过选取、称量、筛分等过程准备好。

选取合适的原料非常重要,药物的纯度、颗粒度和溶解度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称量过程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每个批次的制剂含量一致。

接下来,原料的混合是制剂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混合可以通过物理混合、机械混合、湿混合等方式进行。

物理混合是将原料药和辅料通过手工或机械搅拌等方式进行混合,确保每个粒子均匀分布。

机械混合是通过搅拌器、混合机等设备进行混合,大大提高了混合的均匀性和效率。

湿混合适用于粘附性较强的原料,需要加入一定的溶剂进行混合。

混合过程需要根据原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混合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混合后的原料需要进行压制成固体剂型。

压制是将混合后的原料加入压片机或制粒机等设备,通过一定的压力和温度进行压制成片或颗粒。

在压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压力、温度和速度等参数,以确保制剂的均匀性、硬度和溶解性。

压制后的制剂需要进行表面处理或包衣,以提高稳定性、改善外观和口感等因素。

最后,制剂还需要进行包装和质量控制。

包装是将制剂装入适合的包装容器中,如铝箔包装、瓶装等。

包装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保持制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质量控制是制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监控。

总之,固体制剂单元操作是制备固体剂型的关键步骤,涉及原料的准备、混合、压制、包装和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控制和仔细操作,以确保制剂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只有掌握了固体制剂单元操作的关键技术和规范,才能成功生产高质量的固体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解决的办法:
选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
选用适宜的制粒方法 选用适宜压片机和操作参数等整体上提高
物料的压缩成形性。。。如,调节压力使 之适度
适当的增加粘合剂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7
但过多易粘冲,使片剂的崩解、药物的
溶出受影响。
常用的润滑剂为疏水性物质(如硬脂酸
镁),可减弱颗粒间结合力。4 Nhomakorabea水分 适量水分有利于颗粒在压缩时相互靠近, 易于成形,但过多易粘冲。 含水分可使颗粒表面的可溶性成分溶解, 当药片失水时发生重结晶而在相邻颗粒
间架起“固体桥”,从而使片剂的硬度
增大。
通常以脆碎度<0.8%为合格。
3.弹性复原率(elastic recovery,ER)
弹性复原率是将片剂从模中推出后弹性 膨胀引起的体积增加值和片剂在最大压 力下的体积之比。 ER =(V- V0)/V0 = (H-H0)/H0
式中,V、H分别表示膨胀后片剂的体积和高 度; V0、 H0分别表示最大压力下(膨胀前)片 剂的体积和高度。
③各种调节器—压力
调节器、片重调节
器、推片调节器。
单冲压片机
压力调节器连在上冲杆上,用以调节上冲下降的 深度,下降越深,上、下冲间距越近,压力越大, 反之则小。 片重调节器连在下冲杆上,用以调节下冲下降的 深度,下降越深,从而调节模孔容积而控制片重。 推片调节器连在下冲,用以调节下冲推片时抬起 的高度,使恰好与模圈的上缘相平,由饲料器推 开。
3、粘冲
片剂的表面被冲头粘去一薄层或一小部分,造成片
面粗糙不平或凹痕的现象。 出现粘冲的原因: ①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 ②润滑剂用量不足或混合不均匀; ③冲头表面粗糙或有锈斑。 克服的办法: ①干燥要好,颗粒中水分控制在规定之内; ②混料要均匀; ③酌情增加润滑剂的用量,总混时要均匀; ④注意季节,雨天不生产吸湿强的药品; ⑤仔细磨光冲头或更换新冲模。
38
1、内包装
内包装材料与药片直接接触,因此,卫生标准一定
2.药物的熔点及洁晶形态
药物的熔点低有利于“固体桥”形成,但
过低易粘冲。 方晶对称性好,表面积大,易于成形;鳞 片状或针状结晶容易形成层状排列,易产 生裂片;树枝状结晶易发生变形而且相互 嵌接,可压性较好,易于成形,但流动性 极差。
3.粘合剂和润滑剂
粘合剂增加颗粒间结合力,易于成形,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9
4、片重差异超限

出现这方面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颗粒流动性差;


②颗粒粗细悬殊,细粉过多;
③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
④冲模使用日久,造成长短不齐,粗细不等。
5.压力 压力↑,结合力↑,硬度↑。 当压力超过一定范围后,对片剂硬度 的影响减小,甚至出现裂片。
(五)片剂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1、裂片(顶裂和腰裂)
出现顶裂的原因:
处方因素

①物料中细粉太多,压缩时空气不能排出, 解除压力后,空气体积膨胀而导致裂片;
②易脆碎的物料和易弹性变形的物料塑性差, 结合力弱,易于裂片; ③制粒时粘合剂用量不足;
直接压片法
半干式颗粒(空白颗粒)压片法
(一)湿法制粒压片法

湿法制粒(wet granulation)是将药物和辅料的 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液体粘合剂制备颗粒的方法。 优点:表面改质好,使颗粒具有压缩成形性好; 粒度均匀、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 缺点:不适宜用于热敏性、湿敏性、极易溶性物 料的制粒。 应用最为广泛的压片方法。
32
7、含量不准
片重差异超限
药物的混合度差 可溶性成分在干燥时表面迁移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33
六、整粒与混合

整粒的目的:是使干燥过程中结块、粘连的颗粒分 散开,以得到大小均匀的颗粒。

(三)直接粉末压片法
直接粉末压片法是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 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压片的方法。 优点:省时节能、工艺简便、工序少等。 弱点:粉末的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易 造成裂片等。 适用于湿热不稳定的药物。 优良药用辅料使用,促进了粉末直接压片 的大幅度发展。如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 粉、喷雾干燥乳糖、磷酸氢钙二水合物等。

处方中有挥发油类物质或处方主药的剂 量很小或对湿、热很不稳定,则可将药 物溶解于乙醇后喷洒在干燥颗粒中,密 封贮放数小时后室温干燥。
八、片剂的质量检查
1.外观性状 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
无异物
2.片重差异
3.硬度和脆碎度 4.崩解度
5.溶出度或释放度 1)开始0.5-2h的取样时间点,用于考查药物是否有突释



湿法制粒压片法工艺流程图:
粘合剂 主药 辅料 粉 碎 过 筛 混 合 造 粒 干 燥 润滑剂 压 片 混 合 整 粒
(二)干法制粒压片法
干法制粒是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 压缩成大片状或板状后,粉碎成所需大小 颗粒的方法。 制备方法分为压片法和滚压法。 适用于热敏性物料、遇水易分解的药物。 优点:方法简单,省时省力。 使用时应注意由于高压引起的晶型转变及 活性降低等问题。
2)中间取样时间点
释放50% 确定释药特性
3)最后取样时间点,考查 释药是否完全。 6.含量均匀度
六、片剂的包装
片剂的包装和贮存应做到密封、防潮以及使用方
便等,以保持制剂稳定有效。
包装可分内包装和外包装;按剂量可分单剂量包
装和多剂量包装。
内包装注重洁净严密;外包装注重结实美观。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服的办法: ①筛去部分细粉,留待下批中加入;

②干燥到水分含量在5%以下(含结晶水药物除外),或酌 情增加些助流剂或抗粘结剂;
③定期检查冲模,不符合要求的一定要更换。
30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5、崩解时限延长 造成崩解超限的主要原因是: ①压片时压力太大——片剂内部的孔隙小 ②可溶性成分与润湿剂——影响亲水性以及水分的渗入; ③粘合剂(或滑润剂)使用不当或用量过大——结合力; ④崩解剂选择不当或用量不足; 改善的办法: ①压片时将压力调节适度。 ②注意润湿剂的用量;中草药浸膏中增加适量药材粉末, 混匀后制粒; ③更换适宜的粘合剂(或润滑剂)或适当减少用量; ④增加崩解剂的用量或改换适宜的崩解剂
单冲压片机
单冲压片机的产量约80~100片/分,最大压片直径 12mm,最大填充深度11mm,最大压片厚度6mm, 最大压力15kN。 多用于新产品试制。
(三)压缩成形性的评价方法
评价片剂的压缩特性的最常用的方法有硬度与 抗张强度、脆碎度、弹性复原率、顶裂比与顶 裂指数等。
1.硬度与抗张强度Ts

(四)半干式颗粒压片法

半干式颗粒压片法是将药物粉末和预先制 好的辅料颗粒(空白颗粒)混合进行压片 的方法。 适用于对湿热敏感不宜制粒、而且压缩成 形性差的药物,也可用于含药较少物料。

对湿、热稳定的 湿法制粒压片
药 物
对水、热不稳定,有吸湿性 或采用直接压片法流动性差的 对湿、热不稳定 且剂量小(<25mg) 结晶性或颗粒性药物 流动性、可压性好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5
工艺因素

单冲式比旋转式更易出现裂片(压力过大)


快速压片比慢速压片易裂片
凸面片剂比片面片剂易裂片 一次压缩比多次压缩易裂片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松片
松片:片剂硬度不够,成型后不结实,稍加外力片剂便 松散了。
造成松片的原因是:
①压力不足;
②药材中含纤维太多,质地疏松(黏性力差); 克服的办法: ①调整压力,使之适当; ②选用粘性较强的粘合剂;
③含纤维较多的药材改成提取浸膏,使纤维粉末用量减
少;
Copyright © 2003 Fair Isa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8
硬度(hardness)是片剂的径向破碎力(kN), 常用孟山都硬度计、硬度计测定。 在一定压力下压制的片剂,其硬度越大压 缩成形性越好,但是片剂的直径或厚度不 相同时,不能简单地用硬度来比较压缩成 形性。
1.硬度与抗张强度Ts
抗张强度(tensile strength,Ts)是表示 单位面积的破碎力(kPa或MPa)。 Ts=2F/(πDL) 式中,F—将片剂径向破碎所需的力,kN; D—片剂的直径,m;L —片剂的厚度,m。 抗张强度的大小反映物料的结合力和压缩 成形性的好坏。
(二)压片机
1、压片机分类
(1) 常用压片机按其结构分为单冲压片机和旋转 压片机; (2) 按压制片形分圆形片压片机和异形片压片机; (3) 按压缩次数分一次压制压片机和二压制压片机; (4) 按片层分为双层压片机和有芯压片机等。
(二)压片机
2、压片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