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指导
小朋友用药安全小知识

小朋友用药安全小知识
小朋友用药安全小知识包括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家长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
明书,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确保药物是针对孩子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的适当选择。
2.遵医嘱用药:家长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导给
孩子用药。
如果对医生的建议有任何疑问或不确定,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3.不要随意混合药物:家长不应该随意将两种或多种药物混合给孩子使
用,除非医生特别指示。
因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增加药物毒性。
4.注意用药剂量:家长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
准确控制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次数。
避免过量使用或不足量使用药物。
5.注意药物保存:家长应该妥善保存药物,避免药物被孩子误食或误用。
药物应该存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并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6.过敏体质需注意:如果孩子有过敏体质,家长应该告知医生,以便医生
可以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7.不要私自停药:如果孩子需要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家长不应该私自停
药,以免影响孩子的治疗效果。
8.注意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在使用任何药物时,家长都应该密切观察孩子
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9.饮食注意:在孩子使用药物期间,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进食
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
10.定期检查: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
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儿童安全用药指南

胃肠道疾病
总结词
儿童胃肠道疾病需注意饮食调整和合理用药。
详细描述
对于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家长可以调整孩子的饮食,避免油腻、生冷食物。若 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益生菌、胃肠黏膜保 护剂等。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病菌。
皮肤问题
总结词
儿童皮肤问题需根据不同病症选用合适 的药物。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的反应,应 立即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01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02
如果必须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潜在风险。
注意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在用药期间食用可能影
03
响药效的食物。
关注儿童的特殊体质与过敏史
如果儿童需要使用成人药物,应咨询 医生或药师,按照专业指导进行用药 。
成人药物可能含有对儿童有害的成分 或剂量,使用后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 用。
注意药物成分与副作用
了解药物的成分和作用机制, 避免使用含有已知对儿童有害 成分的药物。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对 儿童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行 为异常、过敏反应等。
如果药物出现异味、变色、受潮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PART 02
儿童常见病症与安全用药
感冒与发热
总结词
感冒和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病症,需要家长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感冒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服用适量的抗感冒药物,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对于发热,如果温度不超过38.5℃ ,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如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若温度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使用退热药 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孩子用药基本常识

孩子用药基本常识一、孩子用药的原则在给孩子用药时,家长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对症治疗确保选用的药物是针对孩子的症状和年龄段的。
2. 严格控制剂量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的建议,准确控制用药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3. 注重药物安全注意药品的保存方法,避免暴露在孩子易够到的地方,同时注意观察孩子对药物的反应。
二、常见的儿童用药形式1. 口服药口服液和颗粒是给孩子最常用的用药形式,更容易服用。
2. 鼻鼾器用于治疗鼻塞、鼻炎等鼻腔疾病,需儿童医生指导正确使用。
3. 外用药例如涂抹在皮肤上的药膏,用于治疗皮肤病等。
三、常见的儿童用药禁忌1. 水银类药物水银类药物对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害,应避免使用。
2. 啶类药物啶类药物对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具有抑制作用,应谨慎使用。
3. 镁盐类药物过量使用镁盐类药物可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应根据医嘱使用。
四、常见的儿童常备药品1. 首选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于发热或轻度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咳嗽药含巴豆四烯酸的止咳药可缓解孩子的咳嗽症状。
3. 贴敷药贴敷药可以用于解除孩子因受凉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
五、孩子用药的注意事项1.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给孩子用药之前,务必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用法和副作用。
2. 不随意更换药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品,不要随意更换或增减药物剂量。
3. 注意孩子的用药反应注意观察孩子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异样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求助。
结语孩子用药需要家长谨慎对待,遵循正确的用药原则,合理选用药品,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儿童用药指导

儿童用药指导引言儿童用药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领域,正确使用药物对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儿童用药的基本指导原则,旨在帮助家长和保健提供者合理而安全地给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的原则1. 个体化用药儿童的药物治疗应该根据他们的个人特征进行个体化的用药。
这包括儿童的年龄、体重、病情和过敏史等因素。
个体化用药可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儿童用药时,应尽量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如液体悬浮剂、泡腾片或咀嚼片等。
这样可以方便孩子服用,并确保药物的正确剂量。
3. 严格按照药物剂量使用正确的药物剂量对于儿童用药至关重要。
儿童的用药剂量通常是根据体重来计算的,这可以减少用药时的风险。
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或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来使用药物。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组合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并告知他们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
5. 定期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在儿童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疗效的监测可以帮助确定药物是否有效,而不良反应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结论儿童用药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家长和保健提供者在给儿童用药时,应该注意个体化用药、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正确使用药物剂量、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并定期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如有任何疑问或困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
*。
保育员儿童安全用药的指导

保育员儿童安全用药的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关注点。
保育员在照顾儿童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儿童用药方面。
正确的药物使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儿童的疾病,但如果不恰当使用,也可能带来严重的风险和不良影响。
因此,保育员在儿童用药方面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给出一些建议,帮助保育员指导儿童安全用药。
1. 了解儿童的特殊情况儿童的生理机能和成人不同,他们的身体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也存在差异。
保育员在用药指导中,首先应该了解儿童的特殊情况,包括年龄、体重、生长发育情况等因素,以便根据儿童的实际需求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药物。
同时,还应该特别注意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用药剂量和途径的差异。
2. 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来源保育员在指导儿童用药时,需要确保所使用的药物具有药监部门的批准,并在规定期限内。
此外,药物的质量也要得到保证,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药物。
保育员应该通过正规渠道或积极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购买和使用药物。
3. 详细记录儿童用药情况保育员在儿童用药过程中应该详细记录儿童的用药情况,包括用药时间、用药剂量、药物名称和途径等。
这有助于及时掌握儿童的用药情况,避免重复用药或错误用药。
对于处方药物,保育员还应该定期与家长和医生沟通,了解儿童的用药进展和效果,以及及时调整用药计划。
4. 学会正确使用药物保育员在指导儿童用药时,不仅要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还应该学会正确的用药技巧。
例如,要遵循药物的用法说明书,正确选择药物的途径和时间。
对于需要液体给药的药物,保育员应掌握准确的用药剂量测量方法,避免因用药剂量错误而导致儿童的健康风险。
5. 注意儿童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儿童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比成人更加敏感,他们也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保育员在儿童用药指导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儿童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向家长和医生报告。
此外,保育员还应该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同时使用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
小儿用药安全宣教

小儿用药安全宣教
小儿用药安全宣教是为了提高家长和护理人员对小儿用药安全的认识和知识,以确保儿童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小儿用药安全的宣教内容:
1.依赖医生指导:家长和护理人员在给孩子使用任何药物之
前应该咨询医生,并依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用药。
2.正确用量:遵循医生或药品标签上的用药指导,确保按照
正确的剂量给予儿童药物。
用药剂量通常是按体重或年龄
来计算,务必严格按照剂量给药。
3.药物存放和使用:儿童药物应妥善保存,放在儿童无法触
及的地方,远离阳光和潮湿。
遵循药物储存和使用的指南,注意药物的有效期限,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4.不随意换药:在儿童用药过程中,不要随意更换品牌或药
物。
如果需要更换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了解药物副作用:家长和护理人员应了解儿童所用药物的
常见副作用,以及如何应对和处理。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
任何异常反应或副作用,应立即咨询医生。
6.不滥用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物也需要谨慎使用,不应滥用。
在给儿童使用非处方药之前,需要确保它们适用于儿童,
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给予。
7.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儿童的用药情况,确保药物的疗效和
安全性。
如果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应依照医生的指
示进行。
此外,家长和护理人员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向医生汇报药物使用情况和孩子的响应,以便医生能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跟进。
最重要的是,家长和护理人员应当在用药安全上保持警觉,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和指导,确保儿童的用药安全和健康。
儿童药物使用指南

儿童药物使用指南儿童的健康是每个父母关注的重点。
在孩子生病时,正确使用药物是确保他们迅速康复的关键。
本指南将为家长提供关于儿童药物使用的重要知识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孩子生病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1. 儿童用药的特殊性儿童与成人在生理发育、器官功能以及药物代谢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剂量调整:儿童的体重和年龄是确定药物剂量的重要因素。
通常,药物剂量会根据孩子的体重进行调整,确保药物能够以适当的浓度在他们的体内发挥作用。
(2)药物选择:一些药物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经过充分研究,因此在给孩子使用药物时应尽量选择适用于儿童的药物。
在选择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3)药物形式:儿童通常不喜欢口服药物,因此家长可以选择儿童友好的剂型,如口服液、颗粒剂或儿童咀嚼片等,以提高他们的服药依从性。
2. 常见儿童常用药物(1)发热药:当孩子体温升高时,家长可以考虑给孩子使用退热药物。
常见的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其剂量应根据孩子的体重和年龄来确定。
(2)镇咳药和祛痰药:如果孩子患有咳嗽和咳痰,可以考虑使用镇咳药和祛痰药。
然而,这些药物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并不适用,因为他们不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
(3)抗生素: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在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之前,家长应该咨询医生,确保抗生素的使用是必要的,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正确的用药。
(4)抗过敏药:如果孩子患有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或荨麻疹等,可以考虑使用抗过敏药物。
然而,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嗜睡和口干等,所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在给儿童使用药物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不要自行调整药物的剂量或使用方法,严格遵循医生的处方和指示。
(2)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家长在使用药物期间要密切关注孩子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恶心和呕吐等。
儿童安全用药指南

儿童安全用药指南儿童的健康是每个家庭的重要关注点,而在处理孩子的疾病或不适时,正确用药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因此,他们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用药指导。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儿童安全用药指南,以帮助父母和监护人正确用药,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第一部分:用药前的准备在给儿童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首先考虑以下准备工作,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咨询医生:在给孩子用药之前,应该先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有关药物剂量、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建议。
不要自行决定用药,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2.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要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了解药物的适应症、服用剂量、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如果有任何疑问,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3. 注意药物保存:将药物放在儿童无法接触到的地方,避免误食。
一些药物可能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所以要按照说明妥善保存。
第二部分:正确用药的要点正确用药对于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供您参考。
1. 药物剂量:儿童的药物剂量通常根据年龄、体重和病情而定。
在使用药物之前,确认药物剂量是否适合孩子,并准确测量剂量。
如果您对药物剂量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
2. 药物形式:许多药物都有不同的形式,如液体、颗粒或片剂。
选择适合您的孩子年龄和口味的药物形式,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服用。
3. 用药时间: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上的指示,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孩子服药。
如果忘记服药,不要补吃双倍的药物,而是遵循正常的用药时间表。
4. 搅拌药物:如果需要将药物注入食物或饮料中,确保充分搅拌均匀,以确保孩子在服用过程中可以均匀地摄取药物。
第三部分:儿童用药的安全提示除了正确使用药物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提示,以确保孩子的用药过程安全可靠。
1. 预防过敏反应:孩子可能对某些药物过敏,因此在使用新药之前,先进行过敏测试或咨询医生的建议,以排除过敏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用药指导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儿童合理用药问题意义重大。
指导儿童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对药剂师来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其用药的合理性及服药方法亦不同。
因此,药师应把好关。
目前,上市药物品种繁多,许多药品广告及说明书夸大治疗作用,副作用书写不详,常造成不合理用药。
甚至出现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十分常见。
如何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今天概括二个方面:1、执业药师在社会药房工作的药师直接与患儿家长交流;2、医院药师——按处方的要求与患儿家长交待)正确地指导患儿的用药,让患儿承受最小的用药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以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要求,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下儿童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1 对患儿家长的指导1.1对依药品广告、说明书买药的家长给予用药指导,告知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副作用。
1.2详细询问患儿的病情,必要时劝说看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1.3推荐患儿易接受的药品及制剂剂型,甜味、无味的冲剂易接受,片剂、中药丸剂小儿不易接受。
1.4对一种药品多种商品名的药品应告知患儿家长,避免重复给药,例如: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又名吗丁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严迪、琥乙红霉素、利君沙三种药名实际为同一种药物。
1.5详细告知药品具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在药袋或药盒上注明。
病人能正确服用药品,增加病人的依从性,较好地完成治疗过程,加快病情的好转,例如:肠溶片不可掰开、压碎服用,胶囊剂要整粒吞服,不能用牛奶、饮料送服药物,除非药品注明可用牛奶、果汁同服(如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剂)。
1.6准确计算小儿用药剂量,对处方有疑问的用药剂量,应核实后再进行调配。
1.7对有果香味的药品(小儿施尔康、希刻劳冲剂、可福乐糖浆等)要特别交待,以免患儿贪吃、贪喝“果汁”服药过量。
1.8交待药品的储存方法,如:阿斯匹林要放置在较干燥处,它吸潮而分解生成乙酸和水杨酸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医院自制的眼用制剂(如0.4%庆大霉素眼液,1%毛果云香碱眼液),需低温保存(2~10℃),室温中易失效。
鱼肝油应避光保存,它氧化后颜色变红。
氨茶碱易吸收CO2而成茶碱。
2 儿童处方调剂中的注意点2.1儿童应有专用处方,在接到儿童处方时应严格审查。
2.2年龄需注意到月份,与家长核对,防止岁、月混乱。
2.3药名、规格是否书写正确。
2.4用药剂量是否合理,简易计算:小儿用量=小儿体重×成人剂量/600。
2.5用药方法是否恰当?对3岁以下小患儿,应避免使用胶囊剂型的药物,因其吞咽比较困难。
2.6审查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如:红霉素与阿斯匹林合用,增加耳毒性,易致耳鸣,听觉减弱等。
2.7特别注意儿童禁用、慎用药的审查,如:喹诺酮类抗生素,16岁以下,儿童禁用,可以引起骨关节生长抑制。
氨基糖苷抗生素,儿童慎用,可能引发耳聋等等。
2.8如果处方里所开药品的剂量或给药方法确有问题,必须请医师改正后方可调配,药师无权为病人更换药品。
2.9麻醉药品处方,必须用特殊的红色处方,按规定发放。
3 儿童常见病及用药注意事项3.1发热患儿体温在38℃左右,服用解热镇痛药的同时,也应合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必要时作血象常规检查,以判断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
解热的同时应多喝水,以利排尿和降温,否则因出汗过多,体温下降过快而造成虚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10岁左右儿童患流感或水痘发热,忌服阿司匹林,它可诱发瑞氏综合征(Reye’s)。
卡巴匹林钙(速可痛冲剂):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牙痛发热、肌肉痛等(儿童常常拔牙,这时注意拔牙前后不应服用本品,易引起出血。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醋氨酚):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其疗效好,副作用小,口服吸收好,但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3.2腹泻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天稀大便等于或超过3次,无论有无粘液,称为腹泻。
由于喂养不当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腹泻,在服用止泻药的同时,服用抗生素或再服用口服补液盐以防止脱水。
(1)止泻药的合理使用:易蒙停:抑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减少肠蠕动,儿童首服2mg,以后每腹泻一次,服用2mg,直至腹泻停止,空腹或饭前半小时服用可提高疗效。
思密达:该药物有极高的定位能力,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在肠腔表面,然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菌也有固定作用,治疗急性腹泻疗效好,首剂量加倍,饭前服用。
思密达必须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先服用其它药物,1小时后再服用思密达。
(2)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喹诺酮类应禁用,它是广谱合成抗菌药,作用于DNA回旋酶,G+菌为主,实验表明对狗及其它哺乳动物的骨关节发育有不良影响,儿童及妊娠哺乳妇女应禁用。
常用的这类药物:氟哌酸胶囊、乐朗(左氧氟沙星)、同林注射(盐酸左氧氟沙星)、来立信(乳酸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利复星等。
儿童细菌感染宜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3.3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冬春季发病。
局部已破溃者可用消毒棉棒粘1-2%甲紫涂抹,以防感染;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1%的卡因软膏或5%碳酸氢钠液止痒。
口服药推荐板兰根冲剂、清热解毒冲剂、化毒散等,清热、解毒、凉血。
持续发热不退者,嘱看医生。
3.4流行性腮腺类急性病毒性疾病常影响腮腺,一般症状的治疗,可用板兰根、止痛剂。
对肿胀的局部冷敷,用盐水漱口,卧床休息。
3.5麦粒肿眼缘分泌油脂的腺体的急性炎症,因儿童常揉眼睛,带入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治疗常用热敷和抗生素疗法配合使用效果较好。
热敷:用温热毛巾放置病眼部,毛巾定时加热外敷。
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每天3-4次,每次1-2滴;红霉素眼膏睡前涂用,若白天应用膏剂,患儿常因视物模糊,哭闹而擦掉,影响药物吸收。
3.6鼻衄大多数鼻出血是由于轻度损伤鼻中隔前部克氏区所致,如挖鼻、擤鼻、碰撞(本处排除儿童血液疾病的情况)。
物理治疗:让患儿取正前倾坐位,防止血倒流、咽下。
应压鼻10分钟,如果仍出血,加压位置不正确,可重新加压直至血停。
如果家居环境干燥应加湿。
药物疗法:应用1%薄荷石腊滴鼻剂,润滑鼻腔、降低鼻血管的脆性,持续3-5天。
停止出血后,每周一次,可持续一个月,嘱患儿不挖鼻、不擤鼻。
告诫家长,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3.7荨麻疹(风疹块)由于各种刺激因素,引起皮肤红班性及水肿性反应的一种皮肤病,病因复杂:(1)易引起过敏的饮食:牛奶、杨梅、虾蟹、香料。
(2)药物:磺胺类、抗生素类。
(3)花粉吸入、动物羽毛、皮屑。
(4)昆虫叮咬、刺、螫。
(5)物理因素(温度突然改变)。
(6)精神因素:学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失眠可加重病情。
症状:风团块、淡红色,多于数小时内自然消失,不留痕迹。
拌有剧烈瘙痒、水肿等。
治疗:(1)抗组胺药、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等。
(2)降低血管通透性:维生素C片剂(注射剂)、钙剂、葡萄糖酸钙等。
(3)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
(4)外用止痒:炉甘石洗剂。
3.8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使用:锌:锌对胶原组织的形成、骨骼发育、激素合成的影响较明显。
锌<60ug/d I为缺锌,6岁以下儿童多见。
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异嗜癖,发育及营养障碍,常常以为是肠寄生虫所致,延误治疗。
缺锌引起维生素A代谢障碍,患夜盲症,低锌较严重可见身材矮小,性成熟障碍。
治疗:按体重每日0.5-1.5mg/kg补充,常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应饭后服用,不可过量,避免影响铁、铜等离子的代谢。
忌与四环素、毒霉胺、多价磷酸盐同时服用。
维生素类:应根据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适量补充。
有的家长将其作为补剂给儿童长期服用,会出现周身不适,胃肠反应、头痛、骨及关节压痛,高钙血症等慢性中毒症状。
维生素B2:缺乏VitB2引起口角炎、唇炎、舌炎等,注意饮食,食用动物肝脏、蛋类、花生、酵母、全麦、新鲜蔬菜等。
口服VB2 5mg每日2-3次,在吃饭时、饭后立即服用,空服吸收不好。
口舌糜烂者局部可用珍珠粉、冰硼散外涂。
维生素D剂:缺乏维生素D剂易患佝偻病,6个月~3岁小儿发病率较高,要服用纯维生素D制剂,不要服用VitAD(鱼肝油),VitAD中含大量VitA,长期服用引起VitA慢性中毒。
钙剂:目前钙剂品种繁多,盲目过早过多地补充,小儿卤门发育会受到影响,应根据病情需要,不能乱用。
药剂师要以对病人健康极端负责的精神,努力精通业务,通晓药理及有关国际、国内新特药知识,全面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慎重、准确地指导药物的使用,提高用药水平,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4 儿童常用药品的用药剂量以下推荐最常用药品的儿童用药量,使药物在发挥最大药效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1)对乙酰氨基酚(多种商品名)基于体重;10-15mg/kg/次口服,每4-6小时一次。
(2)水合氯醛混悬剂:含量为10%。
新生儿:25-50mg/kg/次口服或灌肠;儿童25-100mg/kg /次口服,鼻饲或灌肠,注意过量可致肝损伤。
(3)可待因:镇痛,儿童0.5-1.0mg/kg/次口服。
止咳,儿童0.2-0.5mg/kg/次4-6小时/次口服。
(4)赛庚啶,剂型:片剂4mg、糖浆2mg/5ml剂量0.25mg/kg/d,8-12小时一次口服(极量0.5mg/kg/d)。
(5)茶苯海明(晕海宁)剂型:片剂 50mg,糖浆15mg/5ml。
剂量:<12岁:5mg/kg/d,6小时一次口服(极量150mg/d )>12岁:50mg-100mg/次,4小时一次口服。
(6)异丙嗪(非那根)抗组胺:儿童0.1mg/kg/次,每天3次口服和0.5mg/kg/次每晚一次口服。
镇静:儿童0.5mg/kg/次,必要时每天两次口服。
晕动症:儿童0.5mg/kg/次,必要时每天两次口服。
(7)金刚烷胺:剂量,儿童1-9岁,4.4-8.8mg/kg/d,每12小时分次口服(极量150mg/d);9岁及成人,200mg/d,每天分2次口服。
抗病毒谱:A型流感病毒、注:必须在症状发生后24—48小时应用。
(8)阿莫西林:剂量40mg/kg/d,每8小时一次口服。
(9)哌醋甲酯(利他林):剂量(>6岁儿童)5mg/次,每天二次口服(早饭或午饭前服)逐渐增量5—10mg/wk至极量60mg/d 。
(10)雷尼替丁:剂量,儿童5mg/kg/d每天二次口服(早、晚饭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