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6-磷酸葡萄糖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食品生物化学真题--B5

E.脂肪酸,磷脂,甘油,丝氨酸
⑸如果要求酶促反应V=90%VM,则[S]反应KM的倍数是___
A.4.5 B.9 C.8 D.5 E.90
⑹在一个DNA分子中,若A所占摩尔比为32.8%,则G的摩尔比为___
A.67.2% B.32.8% C.17.2%
D.65.6% E.16.4%
A.Gly Leu B.Phe Tyr C.Ala Tyr D.MetLysE.Ary Lys
⑽转氨酶的辅酶是下列化合物中的哪个___
A.尼克酸 B.泛酸 C.硫氨素 D.磷酸吡哆酸 E.FAD
⑾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是辅酶A的前体___
A.核黄素 B.泛酸 C.硫氨素 D.钴氨素 E.吡哆氨
⑿下列哪个是DNA复制的底物___
三、问答(共30分)
⑴ 试比较DNA复制和RNA转录的异同.(5分)
⑵ 1分子10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在肝脏彻底氧化,写出反应方程式并计算产生的ATP分子数.(12分)
⑶ 氨基酸脱氨代谢有哪几种方式,写出联合脱氨反应过程.(5分)
⑷ 概述蛋白质合成主要过程.(5分)
⑸ 有一个七肽,经氨基酸分析表明,这个肽是由5个Ala,1个Lys和1个Phe组成,将它与2.4-二硝基氟苯反应,再酸水解,生成含Ala的衍生物,将它用胰蛋白酶水解,则得到一个三肽和一个四肽,它们的组成分别是:Ala3, Phe , Lys , Ala2.将它用胰凝乳蛋白酶水解,则生成一个六肽与一个游离Ala,试推断此七肽氨基酸的顺序.(3分)(参考答案:H2N~Ala~Ala~ Lys~Ala~Ala~Phe~Ala~CooH)
⑸ 写出6~磷酸葡萄糖生成与利用的反应方程,指出催化反应的酶.
生化历年试题

安徽大学2005—2006 学年第二学期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25分)1.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E )A.6-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1,6-二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E.1.3-二磷酸甘油酸2.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C )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3.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与许多维生素有关,但(C )除外。
A.B1 B.B2 C.B6 D.PP E.泛酸4.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E )A.ADP B.GDP C.CDP D.TDP E.UDP5.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B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二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酸E.6-磷酸果糖6.脂肪酸彻底氧化的产物是:(E )A.乙酰CoA B.脂酰CoA C.丙酰CoA D.乙酰CoA及FADH2、NAD++H+ E.H2O、CO2及释出的能量7.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A )A.ADP相应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随之加快B.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 TP/ADP恢复正常C.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加快D.ADP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 TP/ADP不变E.以上都不对8.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为:(E )A.氧化脱氨基作用B.还原脱氨基作用C.直接脱氨基作用D.转氨基作用E.联合脱氨基作用9.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的终产物是:(D )A.尿素B.肌酸C.肌酸酐D.尿酸E.β-丙氨酸10.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是:(E )A.Cyt b B.Cyt C1 C.Cyt C D.Cyt a E.Cyt aa311.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是3′—TGCAGT—5′,其转录出RNA碱基序列是:(B )A.5′—AGGUCA—3′B.5′—ACGUCA—3′C.5′—UCGUCU—3′D.5′—ACGTCA—3′E.5′—ACGUGT—312.下列途径中,哪个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B )A.糖酵解途径B.三羧酸循环C.戊糖磷酸途径D.脂肪酸合成(从头合成)E.三碳循环13.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方向是:(C )A.一条链5′→3′,另一条链3′→5′B.两条链均为3′→5′C.两条链均为5′→3′D.两条链均为连续合成E.两条链均为不连续合成14.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的物质是:( E )A.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磷酸葡萄糖D.1,6-二磷酸葡萄糖E.5-磷酸葡萄糖15.C1被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分子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后,同位素标记可能出现在丙酮酸的哪一位C原子上?( C )A.C1 B.C2 C.C3 D.都可能16.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具有许多异同点,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在体内以一条DNA链为模板转录,而以两条DNA链为模板复制B.在这两个过程中合成方向都为5′→3′C.复制的产物通常情况下大于转录的产物D.两过程均需RNA引物E.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需要Mg2+17.提供其分子中全部N和C原子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是:(C )A.丝氨酸B.天冬氨酸C.甘氨酸D.丙氨酸E.谷氨酸18.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意味着:(D )A.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B.线粒体膜ATP酶被抑制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D.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E.线粒体膜的钝化变性19.DNA复制时,模板序列5′—TAGA—3′,则将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 E )A.5′—TGTA—3′B.5′—ATCA—3′C.5′—UCUA—3′D.5′—GCGA—3′E.5′—TCTA—3′20.关于酮体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C )A.酮体是肝内脂肪酸大量分解产生的异常中间产物,可造成酮症酸中毒B.各组织细胞均可利用乙酰CoA合成酮体,但以肝内合成为主C.酮体只能在肝内生成,肝外氧化D.合成酮体的关键酶是HMG CoA还原酶21.糖类、脂类、氨基酸氧化分解时,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主要物质是:(C )A.丙酮酸B.α-磷酸甘油C.乙酰-CoA D.草酰乙酸E.α-酮戊二酸22.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E )A.葡萄糖B.脂肪酸C.磷酸肌酸D.GTP E.ATP23.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E )A.a→a3→b→c1→c→1/2O2 B.b→a→a3→c1→c→1/2 O2C.c1→c→b→a→a3→1/2 O2 D.c→c1→aa3→b→1/2 O2 E.b→c1→c→aa3→1/2 O224.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 )A.半保留复制B.两条子链均连续合成C.合成方向5′→3′D.以四种dNTP为原料E.有DNA连接酶参加25.冈崎片段是指:(C )A.DNA模板上的DNA片段B.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片段C.随从链上合成的DNA片段D.前导链上合成的DNA片段E.由DNA连接酶合成的DN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脂肪酸的合成在(胞液)中进行,合成原料中碳源是乙酰(CoA),并以(丙二酸单酰CoA)形式参与合成;供氢体是(NADPH+H+),它主要来(磷酸戊糖途径)。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9章 糖代谢

第9章糖代谢单元自测题(一) 名词解释1.糖酵解,2.糖的有氧氧化,3.柠檬酸循环,4.巴斯德效应,5.磷酸戊糖途径6.糖异生,7.底物循环,8.乳酸循环,9.活性葡萄糖, 10.别构调节, 11.共价修饰调节12.底物水平磷酸化(二) 填空题1. 糖酵解途径的反应全部在细胞进行。
2. 酵解途径唯一的脱氢反应是,脱下的氢由递氢体接受。
3. 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关键酶(调节点) 。
4. 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亲和力特别高,主要催化反应。
5. 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和三种酶和种辅助因子。
6. 丙酮酸脱氢酶系位于上,它所催化的丙酮酸氧化脱羧是葡萄糖代谢中第一个产生的反应。
7. 丙酮酸脱氢酶系受、和三种调节控制。
8. TCA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
由,,和所催化的反应是该循环的主要限速反应。
9. TCA循环中有二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和催化。
脱去的CO2中的C原子分别来自于草酰乙酸中的和。
10. 将乙酰CoA的二个C原子用同位素标记,经一轮TCA循环后,这两个同位素C原子的去向是,二轮循环后这两个同位素C原子的去向是。
11. TCA循环中大多数酶位于,只有位于线粒体内膜。
12. 葡萄糖的无氧分解只能产生分子ATP,而有氧分解可以产生分子A TP。
13. 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和。
14.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生成和。
15. 以乙酰CoA为原料可合成的化合物有、、等。
16. 糖异生主要在中进行,饥饿或酸中毒等病理条件下也可以进行糖异生。
17. 糖异生的关键酶是、和。
18. 糖异生的第一步必须在线粒体内进行,因为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
19. 在外周组织中,葡萄糖转变为乳酸,乳酸经血液循环到肝脏,经糖原异生再转变为葡萄糖,这个过程称为循环,该循环净效应是能量的。
20. 磷酸果糖激酶和果糖1,6-二磷酸酶同时作用就会产生循环。
21. 无效循环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和。
22. 肌肉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
生化简答

1. 为什么说葡萄糖–6–磷酸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葡萄糖经过激酶的催化转变成葡萄糖–6–磷酸,可进入糖酵解途径氧化,也可进入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生核糖–5–磷酸、赤藓糖–4–磷酸等重要中间体和生物合成所需的还原性辅酶Ⅱ;在糖的合成方面,非糖物质经过一系列的转变生成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还可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1–磷酸,进而生成糖原。
由于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体,由它沟通了糖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众多途径,因此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2.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动物如何维持血糖水平的恒定?(1)血糖的来源:食物淀粉的消化吸收,为血糖的主要来源;储存的肝糖原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主要来源;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大多数氨基酸等通过糖异生转变而来。
(2) 血糖的去路:糖的氧化分解供能,是糖的主要去路;在肝、肌肉等组织中合成糖原,是糖的储存形式;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转变成其他糖类及衍生物如核糖、糖蛋白等;血糖过高时可由尿液排出。
(3) 人体血糖水平的稳定:主要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来调节。
血糖水平低时,刺激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
当血糖水平较高时,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作用,加快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
3.简述维持DNA复制的高度忠实性的机制。
你预计前导链复制的忠实性与随后链复制的忠实性会是一样的吗?维持DNA复制的高度忠实性的机制主要包括:(1)DNA聚合酶的高度选择性。
(2)DNA 聚合酶所具有的3'→5'核酸外切酶活性能够进行自我校对,切除错误核苷酸。
(3)错配修复。
(4)使用RNA作为引物也能提高DNA复制的忠实性。
(5)DNA分子的自我修复机制。
6-磷酸葡萄糖 碳水化合物

6-磷酸葡萄糖碳水化合物
6-磷酸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也被称为葡萄糖-6-磷酸。
它在生物体内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糖代谢途径中。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从化学结构的角度来看。
6-磷酸葡萄糖是葡萄糖分子与磷酸基团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它是葡萄糖分解代谢途径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其次,从生物学角度来看,6-磷酸葡萄糖在糖原代谢途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糖原合成的起始物质,通过磷酸化反应将葡萄糖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然后再转化为糖原。
在能量代谢中,6-磷酸葡萄糖也是糖酵解和糖异生的重要中间产物。
此外,从营养学角度来看,6-磷酸葡萄糖是人体获得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饮食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吸收后,部分会转化为葡萄糖,并进入细胞内参与新陈代谢过程,其中就包括6-磷酸葡萄糖的合成和分解。
最后,从医学和药物角度来看,6-磷酸葡萄糖在临床上也有重
要的应用。
例如,它在某些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可能成为药物靶点或治疗靶点。
此外,6-磷酸葡萄糖还被用于一些实验室研究中,以探究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综上所述,6-磷酸葡萄糖作为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在化学结构、生物学功能、营养学意义以及医学应用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生物体内糖代谢途径的理解,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糖代谢客观题带答案

糖代谢(客观题带答案)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酵解(glycolysis):一个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萄糖转换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TP和两分子NADH。
2.发酵(fermentation):营养分子(例如葡萄糖)产能的厌氧降解,在乙醇发酵中,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和CO2。
在乳酸发酵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3.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ylation):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ˊ-二磷酸的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
这种磷酸化与电子传递链无关。
4.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也称之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Krebs 循环(Krebs cycle)。
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生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反应是由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5.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也称之磷酸己糖支路(hexose monophosphate shunt)。
是一个葡萄糖-6-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
该途径包括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阶段,在氧化阶段,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核酮糖-5-磷酸和CO2,并生成两分子的NADPH;在非氧化阶段,核酮糖-5-磷酸异构化生成核糖-5-磷酸或转化为酵解中的两个中间代谢物果糖-6-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
6.磷酸解(作用)(phosphorolysis):在分子内通过引入一个无机磷酸形成磷酸酯键而使原来键断裂的方式。
7.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
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
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7步近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须利用另外4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中的三个不可逆反应。
生物化学问答题及易出错的题 2

生物化学问答题及易出错的题2问答题蛋白质结构与功能1、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后蛋白质有何变化?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在临床上有何应用?P172、α-螺旋有什么特征?β-折叠的结构要点?P123、什么是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分别依靠什么样的键或力建立起这些结构?P11-P15核酸结构与功能1、简述DNA与RNA分子组成上的差别。
P155-P1562、简述RNA的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
P161表3、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P1594、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
P1625、简述tRNA的结构特点P1636、论述体内核酸的主要功能。
DNA,RNA分类说明酶1、酶促反应的特点是什么?P402、何为同工酶?举例说明。
P443、试述Km与Vmax的生理意义。
P484、当一酶促反应的速度为Vmax的80%时,在Km和[S]之间有何关系?P485、酶原?酶原激活?有何生理意义?P436、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P477、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P528、何谓不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研究抑制作用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答:研究抑制作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A、研究酶活性中心的必须基团,例如,如果通过基因定点突变,改变酶活性中心的必须基团,可能使酶的活性增加或降低;使该酶抑制剂的作用增加或降低。
B、研究某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例如,磺氨药是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是通过动力学实验得到的结论。
C、研究机体内酶和抑制剂的作用,例如,在机体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并非是该酶的含量降低,而是它的天然抑制剂的活性增加了。
D、为开发药物,寻找某些酶的抑制剂。
糖代谢1、写出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促反应P682、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P953、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有哪些P844、为什么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P775、为什么说6-磷酸葡萄糖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生物化学原理》张洪渊主编 课后习题及答案(二)

么所产生的乳酸分子中哪个碳原子将是含 14C 标记的?如果将此肝匀浆通以氧气,则乳酸将
继续被氧化,所含标记碳原子在哪步反应中脱下的 CO2 含 14C?
5.下列物质各 1mol 经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 ATP 和 CO2?
(1)棉籽糖;
(2)磷酸二羟丙酮;
(3)丙酮酸;
(4)琥珀酸;
(5)核糖。
6.虽然氧分子并不直接参与 TCA 循环,但该循环的运行必需在有氧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为什
1.(1)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 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 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2)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中,两类典型的呼吸链都由五类组分组成, 并按一定的顺序定位于线粒体内膜。NADH 呼吸链由 NADH 还原酶(复合体Ⅰ)、泛醌、细胞
行计算得△G=-42090 J·mol-1。
4.根据△E。=氧化电极电位-还原电极电位公式,计算(1)(3)(4)(5)可按箭头所指方向
反应。
5.已知 1 个 NADH 经电子呼吸链可以产生 2.5 个 ATP。 NADH +H++3ADP+3Pi+1/2O2→NAD++3ATP+4H2O,△G。=-217.57 kJ/mol, 成人基础代谢为每
6.在充分供给底物、受体、无机磷及 ADP 的条件下,并在下列情况中肝线粒体的 P/O 值各为
多少(见下表)?
底物
受体
抑制剂
P/O
苹果酸
O2
----------
琥珀酸
O2
----------
琥珀酸
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4、为什么说6-磷酸葡萄糖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葡萄糖经过激酶的催化转变成葡萄糖-6-磷酸,可进入糖酵解途径氧化,也可进入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生核糖-5-磷酸、赤鲜糖-4-磷酸等重要中间体和生物合成所需的还原性辅酶Ⅱ;在糖的合成方面,非糖物质经过一系列的转变生成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6-磷还可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1-磷酸,进而生成糖原。
由于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体,由它沟通了糖代谢分解与合成代谢的众多途径,因此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6、1分子葡萄糖在肝脏组织彻底氧化可生成多少分子ATP?
1molATP水解可释放30.54KJ能量,而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可产生2870KJ能量但其中只有1161KJ能储存在ATP中,故可形成约38molATP。
(效率约为40%)
10、计算由2摩尔丙酮酸转化成1摩尔葡萄糖需要提供多少摩尔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首先,2摩尔丙酮酸+2CO2+2ATP→2草酰乙酸+2ADP+2Pi;2草酰乙酸+2GTP→2磷酸稀醇式丙酮酸+2GDP+2CO2;其次,2摩尔磷酸稀醇式丙酮酸沿糖酵解途径逆行至转变成2摩尔甘油醛-3-磷酸,其中在甘油酸-3-磷酸转变成甘油酸-1,3-二磷酸过程中,消耗2摩尔ATP;甘油酸-1,3-二磷酸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中,必须供给2摩尔的NADH?H+。
最后,2摩尔的磷酸丙糖先后在醛羧酶、果糖-1,6-二磷酸酶、异构酶、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1摩尔葡萄糖,该过程无能量的产生与消耗。
从上述三阶段可看出,2摩尔丙酮酸转化成1摩尔葡萄糖需要提供6摩尔高能磷酸化合物,其中4摩尔为A TP,2摩尔为GTP。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