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小数的认识(共7课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小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小报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学会了自然数和整数,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一个新的数字形式,那就是小数。
什么是小数呢?小数是位于整数和分数之间的一种数字形式。
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了若干等份,每一份叫做一个小数位。
小数位数就是表示小数的位数。
小数的读法:我们知道整数可以按位数读,例如123读作“一百二十三”。
小数的读法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小数点是用来表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的。
读小数的时候,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部分。
例如:3.14读作“三点一四”;0.5读作“零点五”;9.876读作“九点八七六”。
小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学习数学的时候,经常需要对数字进行大小比较,小数也不例外。
当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我们可以比较小数点后的数字。
小数点后的数字越大,小数就越大;小数点后的数字越小,小数就越小。
例如:0.2 < 0.3;0.8 > 0.7;2.6 < 2.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类似。
对齐小数点,然后按位相加或相减即可。
例如:0.3 + 0.5 = 0.8;0.7 - 0.3 = 0.4;0.25 + 0.75 = 1.00;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也和整数的乘法和除法类似。
不同的是,小数乘以10、100、1000等,小数点的位置会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小数除以10、100、1000等,小树点的位置会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例如:0.3 × 10 = 3;0.25 ÷ 2 = 0.125;小数的应用:小数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面我们来学习两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例子一:小明买了一条长方形的游泳池,长4.5米,宽2.5米。
我们来计算一下游泳池的面积。
面积=长×宽面积= 4.5 × 2.5 = 11.25所以,游泳池的面积是11.25平方米。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第一节《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案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单元:第七单元课时:第一节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概念,知道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2.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并能够将小数与分数、整数进行转换。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转换。
教学难点:1. 小数的读写方法。
2. 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转换。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小数卡片或小数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观察一些小数,并提问:这些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数是小数,它们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二、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1. 教师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重点强调小数点的读写和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读写顺序。
2. 通过举例让学生练习读写小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讲解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转换1. 教师讲解小数与分数的转换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小数可以表示为分数的形式。
2. 教师讲解小数与整数的转换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小数可以表示为整数的形式。
四、巩固练习1. 让学生做一些小数的读写练习题,巩固对小数的读写方法的掌握。
2. 让学生做一些小数与分数、整数转换的练习题,巩固对小数与分数、整数转换方法的掌握。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与分数、整数的转换方法。
2. 提醒学生注意小数点的读写和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读写顺序。
教学延伸: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概念: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小数的读写方法:注意小数点的读写和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读写顺序。
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转换:小数可以表示为分数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整数的形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小数的概念,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和与分数、整数的转换方法。
第七单元《认识小数》(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认识小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读写小数。
2.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算单位,能够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小数的数位和计算单位。
3. 小数的加减运算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数位和计算单位、加减运算。
难点: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数卡片、计算器、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数现象,如价格标签、体重秤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小数?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 讲解小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算单位。
3. 引导学生运用小数进行加减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2. 提问:你们觉得这节课最难的地方是什么?如何解决?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小数,思考它们的意义和运用。
板书设计:1. 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数位和计算单位、加减运算。
2. 示例:0.5 + 1.2 = 1.7,3.6 1.8 = 1.8。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提高题: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小数,思考它们的意义和运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演示、巩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数位和计算单位、加减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在课后作业设计上,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仍需在课后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全单元)》精品公开课优质课件

1 初步理解0.1的含义
这把尺子上也藏着小数呢,你 知道“0.1米”在哪儿吗?
1 10
米就是0.1米,你现在知道
“0.1米”在哪儿了吗?谁能
说一说你的想法?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份中 的1份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 1 米,
10 用小数表示是0.1米。
初步理解零点几的含义 你能在这把尺子上找到0.2米吗?
教学课
第 7 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 3 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一、复习导入
计算。
8 +64
72
27 -14
13
35 -29
6
你是怎样计算的?整数加、减法 的竖式计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小结: 竖式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
要对齐;加法中,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减法中,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二、探索新知
3 小数的加法
买1个 和1支
,一共多少钱?
化小数为整数,再进行加。
买1个 和1支 ,一共多少钱?
0.8元=8角 0.6元=6角
8角+6角 =1元4角 =1.4元
列竖式计算。
买1个 和1支 ,一共多少钱?
0.8+0.6= 0.8
+ 0.6 1.4
“““为481什”””么为和是要什“怎写么6样”在要得的个写来下位在的面上???
1.1米 11分米
9分米 0.9米
12分米 1.2米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1.2米)>(1.1米)>(0.9米)>(0.8米)
将小数化成整数比较。
0.8米=8分米 1.2米=12分米 1.1米=11分米 0.9米=9分米 12分米>11分米>9分米>8分米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1.2米)>(1.1米)>(0.9米)>(0.8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1认识小数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1认识小数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知道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小数的能力。
3.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如小数点后位数的变化对小数大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小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 利用数轴和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1. 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联系。
2. 小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具:小数点卡片、小数读写卡片、数轴、图形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具展示小数点,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的特点。
2.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小数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2. 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写方法。
3. 利用数轴和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联系。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读写练习。
2. 通过数轴和图形,让学生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四、巩固提高(10分钟)1. 通过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小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强调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联系。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小数,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小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和引导。
浙江省2024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小数课件新人教版

1.小数的含义 像3.06,25.7,4.80和10.6这样的数叫 做小数,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 成。小数是分数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 10 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如:1 分米=110米=0.1 米,7 分米=170米=0.7 米。
规范解答:3<3.5<4 38<38.56<39
例2
2. 5>2.46, 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思路分析:在2. 5>2.46中,小数点左边 部分的数相同,就看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 里如果填4,那么2.45<2.46,不符合题意。 所以 里最小要填5,最大可填9。
规范解答:5,6,7,8或9
3.小数的大小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 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2.5>1.78, 6.78<6.87。
1.根据小数的含义将复名数和单名数互化。
例1 14元7角=( )元
8米6分米=( )米
拓展指导:将高级单位数作整数部分,低级 单位数除以进率作小数部分。7角=0.7元,所 以14元7角=14.7元;6分米=0.6米,所以8米 6分米=8.6米。
规范解答:14元7角=(14.7)元 8米6分米=(8.6)米
2.比较时间长短确定名次。 例2 四名运动员60米短跑成绩统计表
姓名 黄俊杰 江佳克 陈伊宁 张军硕 成绩/秒 8.9 10.1 7.8 9.7 冠军:__________ 亚军:__________ 季军:__________
拓展指导:比较四名运动员所用时间的长短, 7.8<8.9<9.7<10.1。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名次越靠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1认识小数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1认识小数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7单元,认识小数。
我们将从教材的第63页开始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读写方法,并能够运用小数进行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读写方法。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小数的比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小数卡片,孩子们需要准备一本数学书和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孩子们展示一些实际情况,比如在超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是如何表示的。
让孩子们观察并思考,这些数字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比如0.5元和0.2元的比较。
我会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孩子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些小数的比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的含义小数的数位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比较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比如商品的价格,时间的表示等,记录下来,并和家长分享一下他们是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答案:1.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孩子们可以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做一些小数的游戏,比如制作小数卡片,或者用小数进行购物模拟等,以此来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和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这是孩子们接触新知识的起点,通过实际情况的引入,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认识小数的含义。
在这个环节中,我需要确保孩子们能够观察和思考,这些数字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这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例题讲解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比如0.5元和0.2元的比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小数初步认识第课时认识小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小数初步认识第课时认识小数()word.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并会读、会写小数。
难点: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并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准备】米尺,收集的超市收款凭证小票。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1、引入小数。
同学们经常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爸爸妈妈到收银台付完钱以后,售货员就会给他们什么呢?哪些同学把这些收款凭证小票带来了?你能向大家展示一下吗?老师这也有一张小票,是小华的妈妈给小华买文具的收款凭证,现在老师把它做成了标价牌。
(展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一分类呢?怎么分?左边这组数是45、3、18,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
谁还能举出其他证书的例子?右边这组数有什么特点呢?(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同学们,你们会读小数吗?(让学生读文具标价牌上的三个小数和学生拿的凭证小票)引导学生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让学生看圆珠笔、铅笔、橡皮的1/5word.2/5标价牌,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元角分3503元5角0505角0151角5分3、学习教材第92页例1。
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出示米尺,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教师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教师总结: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也就是10份中的1份,所以1分米也可以表示为101米,还可以写成0.1米。
教师提问: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3分米是103米,还可以写成0.3米)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以米为单位鹅两位小数。
教师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那么用分数表示就是1001米,也就是0.01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单元练习
测试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练小数的读、写法
2.进一步掌握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回顾总结本单元知识点,完成练习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全面总结本单元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整理概括能力。
测试内容
一、选 择。
1.1里面有( )个0.1,( )个0.01。
1分米=( )厘米
1米=( )厘米
1元=( )角
1角=( )分
1.学生自己思考回答。
2.集体订正。
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认识小数
出示主题图
问题:
(1)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知道了什么?
归纳概括像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叫小数。“.”叫做小数点。
2.探究小数的读法
2.写出下面各小数。
课本第94页的第1题。
3.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3分米=()米
4厘米=()分米
8厘米=()米
12厘米=()米
1米6分米=()米
2米30厘米=()米
6米3厘米=()米
5分=()元
1.指名学生读一读。
2.看图片和题目,然后要求学生写一写,教师巡视检查,最后展示汇报结果。
3.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
50厘米=()米
1元3角=()元
2元15分=()元
3.导入新课:前一阶段,我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今天我们先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指名学生回答。
2.开火车,看谁算得快。
讲授新知
1.引入谈话
同学们都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的体育成绩,请你们汇报一下跳高的成绩(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课 题
笔算小数减法
主备人
王世林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96页例3、教材97页例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完成后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讲解。
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 + 2.3=
0.9 + 6.2=
14.1 + 3.6=
2.08 + 0.49=
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刚小王小芳小红小明
1.08 1.10 0.98 0.97 1.02
请比较他们的身高。
1.联系生活实际比较价格。
2.比一比,那个国家的人均绿地面积最大,
3.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梳理爱护环境的意识。
4.完成练习
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作业布置
配套练习。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 题
笔算小数加法
主备人
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数。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3.探究小数的写法(教学P92例1)
小结归总:
(1)这节课你们认识了什么?
(2)今天认识的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不同?
1.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2.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3.相互读一读。
4.尝试写小数,完成例1填空。
5.小结。
回顾整数减法运算,探究学习小数加法计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物品价格标签、直尺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引入
1.复习小数加法
0.37+0.58=10.9+7.8=
0.25+3.65= 2.21+0.36=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小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练习,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常见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他们的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
熟练前面所学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基本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0.2 0.67 0.03 1.28 2.03 3.40 15.56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演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单 元 训 练 重 难 点
重 点
难 点
小数的读、写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的含义的解答。
单元
课时
安排
认识小数3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课时
单元练习2课时
第一课时
课 题
小数的读、写法
主备人
王世林
王世林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96页例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回顾整数加法运算,探究学习小数加法计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教学准备
物品价格标签、直尺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引入
1.填空
(1)把1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占全长的()/();其中的2份占全长的()/()。
(2)1米=( )分米
4.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1)出数据信息
尺子铅笔作文本
0.80元 0.50元 1.20元
图画本笔盒 彩色笔
0.60元9.67元12.40元
(2)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5.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巩固新知
1.出示数字卡片(整数、分数、小数)指名学生读数。
2.老师口述小数,学生写一写。
3.完成P92做一做。
1.指名同学回答。
2.学生开火车完成。
3.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 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主备人
王世林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1.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2.动手尝试算一算?
3.完成试一试
4.小结计算方法和心得。
巩固新知
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
学生自己观察,记录数据,计算后同桌互相订正。
2.课本练习二十的第4、6题。
第4题,让学生借助数轴看图比较大小。类似于“课堂活动”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6题,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成绩进行比较,得出四位学生的跳远名次和50米跑步的名次,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跳远成绩的小数越大,成绩越好,名次越向前,而跑步成绩的小数越大,则成绩越差,名次越向后。
课堂活动
分别量出课本,练习本和铅笔盒的长和宽,把量得的数写成分米来做单位的小数。
先要求学生测量长度,并纪录下来,然后再要求写成用分米来作单位的小数。
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记录数据后,完成练习。
巩固练习
1.课本第95页的第7题
请学生比较它们的价格,这里没有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排列,所以,只要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出来就可以。
A.1 B.10 C.100
2.下图中阴影部分不能表示0.5的是( )。
教学重点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环节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引入
1.读一读下面各数
0.8 0.66 1.3 1.25 1.05
2.写出下面各数
三点二零点三五零点零七六点八七
3.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量。
1米3分米=()米
1米3厘米=()米
1米12厘米=()米
(2)按照人均绿地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从这些数据中,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从数据中看到北京人均绿地面积与表中其他城市相差很大,也可以想到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要注意环境保护,要加强绿化建设。
3.补充练习。五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91-1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