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中构建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构建数学教学绿色环境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构建数学教学绿色环境【摘要】现代数学教学把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到了首要地位,这是与传统数学教学的最大区别。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依赖于动作、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因而,教师应从直观、形象化教学入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多动手操作、多用眼观察、多动脑思考,逐步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使两种思维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环境快乐环境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正确、丰富的表象,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由此可知,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定能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小学数学学得最多的是数的概念。
一年级从整数开始,五年级学分数,整数、小数和分数的逐步引进,都是只借助于实物、图形抽象、概括出来的。
数的计算,也是学生用计算或算珠,不断实践中体会其运算法则的。
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操作,认真观察、认真思维,从中去领悟数学的意义。
从生态意义上看,任何富有成效的,高质量的教学过程,都必然存在着教与学双方的积极而有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互关系。
并且,教学双方的交互渠道是畅通可逆的,交互的内容是具有正面效应的。
因此,在师生间构建教学过程的绿色环境,是推进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环境当前,无论是小学数学教材还是数学习题,大都是以封闭为主的,方法唯一、答案唯一、条件唯一,这样使学生只是简单的感知知识,不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消化,遇到问题往往“在一棵树上吊死”,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教材和习题中存在很多可以开放的“点”和“块”,这就为教师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了环境和平台。
1.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一年级学生学习13-8,即“从13根小棒中先去掉8根,得到多少根小棒”,解决这一问题有几种方法,难道非让学生算减相加吗?其实不然,从13根小棒中先去掉10根,剩3根,再从去掉的10根中拿回2根,一共剩5根;从13根小棒中先去掉5根,再去掉3根,合起来一共去掉了8根,还剩5根,从13根小棒中拿8次,每次拿1根,等于拿走8根,还剩5根;从13根小棒中拿4次,每次拿2根,等于拿走8根,还剩5根。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活动思维是个体进行思考、思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需要设计和实施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活动。
一、问题解决活动问题解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个数学难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去解决。
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对比分析活动对比分析是一种比较与区分的思维活动。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对比分析的活动,例如,比较两个不同的文本、比较两幅不同的画作等。
学生需要观察、分析并找出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三、探究性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自主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研讨,从而发现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验材料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
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讨论辩论活动讨论辩论是一种围绕特定话题展开的交流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辩论的活动,让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观点交流和观点碰撞。
学生需要准备材料、组织思路,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和沟通能力。
五、创意思维活动创意思维是指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意活动,例如,绘制一幅独特的画作、创作一个新的故事情节等。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发挥想象力,并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践。
幼儿园数学思维拓展方案 幼儿园数学思维教育
幼儿园数学思维拓展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园数学思维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幼儿园数学思维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从幼儿园数学思维拓展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园数学思维拓展的必要性1.1 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在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应该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首要目标。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如数学游戏、数学手工等,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为以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1.2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幼儿园数学思维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早期就学会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1.3 促进综合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教育不仅仅是在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顺应孩子个体发展需要,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数学思维教育的教学方法2.1 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
通过各类数学游戏,如数学卡片游戏、数字积木搭建游戏等,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2.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利用孩子熟悉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数学思维的拓展,比如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数学计算,或在游戏中进行空间方位的认知。
2.3 体验教学法通过各种手工制作、模型搭建等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实践,体验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三、幼儿园数学思维教育的教材选择3.1 情景教具情景教具是一种具有情景化、游戏性和趣味性的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比如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的数学教具,如果蔬模型、积木等。
3.2 互动教材互动教材是指能够和孩子进行互动的教材,如有声书、电子学习玩具等。
这些教材通过各种声光效果,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数学。
3.3 教育游戏软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数学教育游戏软件层出不穷,这些软件可以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聚焦学科核⼼素养,促进学⽣全⾯发展聚焦学科核⼼素养,促进学⽣全⾯发展——“苏州市⼩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得核⼼素养是指学⽣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马云鹏教授认为,2011年版数学课标中的⼗⼤关键词即⼩学数学⼗⼤核⼼素养,数学核⼼素养是指⼈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们与周围环境产⽣相互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郑毓信教授认为数学核⼼素养最为基本的⼀个含义就是我们应当学会“数学地看待世界,发现问题、表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真正的内核是我们如何能够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思维。
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更深刻、更合理。
不同的专家教授对数学核⼼素养有不同的理解,但⼀致认为发展核⼼素养就是培养全⾯发展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9⽉14⽇,我参加了主题为“聚焦核⼼素养,促进学⽣全⾯发展”的苏州市⼩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六位⽼师通过《体积和容积单位》⼀课的课堂教学向听课专家与⽼师们展⽰了⾃⼰对数学素养的理解,展⽰了对此课教学内容中素养点的理解和培养,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段让数学学习真正发⽣。
基于核⼼素养时代的⼩学数学教师,对⼩学数学教材要有专业化的解读,要读出教材内容“是什么”,要读出教材内容“为什么”,要读出教材内容“想什么”,要读出教材内容“有什么”。
⼩学数学教材专业解读要“从知识的⾓度(⼲观点指导下的视⾓)”、“从思维的⾓度(数学思想⽅法的视⾓)”、“从编排的⾓度(教材编排的视⾓)”这三个视⾓进⾏解读。
应对核⼼素养教师应关注什么?做些什么?关注学科核⼼知识、能⼒和思想⽅法;关注学⽣的想法,站在学⽣的⽴场思考问题;关注“⼈”,将⼈本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习基础,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四基”;关注教学着⼒点,把握知识本质,创设教学情境……因此,我们的教学需要打开。
打开教师,打开教材,打开学⽣,打开教学,打开评价,打开时空,打开媒体……应对核⼼素养教师应转变意识,将“教为中⼼”的课堂转变为“学为中⼼”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学习的场所,让学习成为课堂活动的核⼼。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
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
幼儿园思维拓展:数学思维培养教育方案
幼儿园思维拓展:数学思维培养教育方案1. 概述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对于幼儿时期的思维拓展和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阶段,数学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数学思维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
2. 简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1)数学思维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数学思维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 幼儿园数学思维培养的关键环节(1)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游戏化教学:在游戏中融入数学思维培养的内容,增强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3)体验式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孩子体验数学思维的乐趣和魅力,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4. 幼儿园数学思维培养的具体教育方案(1)每日数学游戏时间:在幼儿园设立每日数学游戏时间,让孩子在玩中学,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数学思维课程设置:设置针对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思维培养课程,结合生活实际、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数学。
(3)家园共育:加强家长对幼儿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视和关注,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5. 数学思维培养教育方案的效果评估(1)定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测试,了解孩子数学思维发展的情况,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2)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评估教育方案的有效性。
结语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建立科学、系统的数学思维培养教育方案至关重要。
通过启发式教学、游戏化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结合家园共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个人观点在幼儿园阶段,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和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数学,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智慧的学科,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首先,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需要从小学数学的学习开始。
小学数学是数学思维发展的基础。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孩子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比如推理、分析、归纳和演绎,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
其次,小学数学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关键。
教师应当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并帮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推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以及在面对问题时的耐心和坚持。
此外,小学数学教育还应关注数学的实践应用。
数学与实际问题解决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实践应用可以包括数学在实际场景中的运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测量和比较等。
通过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育也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数学思维不仅仅是个体思维,更应具备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与同学们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孩子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激发创造性思维。
最后,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玩数学游戏、解决数学题目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发展数学思维。
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思考数学问题,并提供一种积极、鼓励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自信地面对数学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注重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应用和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孩子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活动中思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小学数学探究活动中思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邱再科龙岩北城小学,福建龙岩364000数学思维的培养一直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除了基础知识的讲授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活动,来进行数学思维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以及自主思考能力。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一)教学内容不易于学生理解小学数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知识较为简单、难度较低。
但是对于那些刚接触数学的小朋友们来说,无疑太过于复杂。
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知识的难度以及思考的复杂度也会逐步上升,学生们学习数学也会更加困难。
这就要求教师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解课本中以及课件中的那些固定的知识点,而是要学会创新,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用更有趣的方式来向学生们讲解这些日渐复杂的知识。
(二)教师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小学生们大多都喜欢新奇的事物,好奇心比较强,注意力总是容易被别的事物所吸引,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然而,现在有些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导致学生们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小学数学知识点的讲授以及做题过程的讲解,而学生们只是将老师讲授的这些知识复制粘贴到自己的脑瓜之中。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太过被动,只是一味地跟随着教师的思路,缺乏自己的主动思考。
同时,由于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们在课堂上常常会注意力不足,无法专一地、认真地听老师进行教学。
这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生们只是在学习数学,并没有真正地爱上数学,更没有很好地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
除了课堂的枯燥之外,教师们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大多运用板书PPT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缺少课堂活动,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没有给学生们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更没有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以及配合度不够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总是与学生家长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太少,教师通过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并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2022 版课标引领下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育
文|张俊珍核心素养落地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命题。
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提出课程目标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并提炼了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其中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进一步指出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数学思维?如何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思维有哪些培育路径,而理清这些问题是2022版课标有效落实的关键。
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
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数学思维缺失、学生思维点状等样态。
具体来讲,一是教学缺少整体化、结构化,数学思维过程呈现不足,以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概念认知散点化、碎片化的现象,造成学生认知零散、点状、孤立,缺乏对知识体系的整体理解,以致学生缺乏对每个知识点的价值与应用范围的整体把握,影响知识理解与迁移。
二是学生在数学理解上存在片面化、表象化现象,对数学本质理解缺失,学生没有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探究活动缺少深度和探究价值,有些数学活动流于形式,缺少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知和领悟,导致学生思维惰性,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刻。
三是学生思考问题角度单一、扁平,缺少多角度、立体化思考,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及策略也缺乏提炼和梳理、导致学生思维灵活度不足,问题剖析缺乏深度,思考力、思辨性不强,思维受阻。
四是学生语言表达不清晰,逻辑性不强,系统性不足,学生数学思考没有清晰的逻辑链,对知识缺乏真正的理解,教学中没能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和空间,没有呈现学生的思维路径和学习轨迹。
五是思维品质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特别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等高阶思维的关注较少,以致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不足。
儿童节方案促进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
儿童节方案促进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儿童节即将到来,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我们应该如何制定方案,让儿童在庆祝中培养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呢?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一、游戏与竞赛结合,激发兴趣在制定儿童节方案时,我们可以借鉴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来促进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一场数学拼图比赛,要求儿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给定的数学问题拼图。
这样的比赛既能激发儿童的竞争欲望,又能提升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趣味活动融入数学元素在儿童节的方案中,我们可以将一些有趣的活动与数学元素结合起来。
例如,组织数学趣味考察活动,以团队形式解决一系列有趣的数学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可以融入游戏、谜题和解密元素,让儿童在娱乐中提升数学思维。
三、亲子互动,培养数学思维儿童节方案还可以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数学活动,共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亲子数学游戏时间,让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增强亲子关系。
四、数学科普知识分享除了游戏和活动,儿童节方案中还可以加入数学科普知识的分享环节。
可以请一位数学教育专家或者老师给孩子们讲解有趣的数学知识,如数学中的趣味数列、悖论等。
通过这样的知识分享,可以开拓孩子们对数学的眼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数学思维能力培训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儿童节期间开设数学思维能力培训班。
培训班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孩子们全面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这样的培训班不仅可以在儿童节期间进行,还可以成为持续的学习项目,使孩子们能够长期受益。
总结起来,儿童节方案应当注重激发儿童对数学的兴趣,通过游戏与竞赛、趣味活动、亲子互动、数学科普知识分享和数学思维能力培训班等方式,全面提升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
希望每个孩子在儿童节期间都能够享受到有趣并且有益的数学学习活动,为他们的数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促进孩子的数学思维
幼儿园教育促进孩子的数学思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幼儿园还应该注重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孩子日后学习数学必备的基础,而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育如何促进孩子的数学思维。
1. 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幼儿园教育注重孩子们的游戏化学习,这在数学教育上尤为重要。
通过游戏的形式,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学习数学概念和技巧。
例如,通过搭积木学习几何形状、通过玩捉迷藏学习数数等。
这样的游戏化学习环境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 实际操作的数学活动幼儿园数学教育强调实际操作,让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感受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例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使用积木进行加减法运算,或者在实验中探索测量和比较的概念。
这样的实际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能力。
3. 多元化的教具和资源幼儿园应提供多样化的数学教具和资源,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具可以是各种数学游戏、智力拼图、算盘等,这些教具既能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图书、绘本、数字卡片等资源,通过阅读和视觉刺激来增强孩子们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4. 培养数学思维技巧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幼儿园还应重视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技巧。
数学思维技巧包括逻辑推理、空间想象、问题解决等能力。
通过培养这些技巧,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们观察、分类、排序和比较的能力,或者通过解决数学难题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 建立群体合作与交流幼儿园教育应鼓励孩子们进行互动和合作,这对于促进数学思维至关重要。
通过小组活动和集体游戏,孩子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数学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这种群体合作和交流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培养数学思维,开展创造性学习
培养数学思维,开展创造性学习培养数学思维,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引导他们走入数学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在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可以设计数学拼图游戏、数学趣味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
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外,培养数学思维还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注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式,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数学概念和定理,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除了培养数学思维外,开展创造性学习也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创造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立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发现式学习,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自己发现数学规律和性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数学实验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自己发现数学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培养数学思维,开展创造性学习,是当前数学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开展创造性学习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数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但如何提高学生
的数学思维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话题之一。
以下是提高学
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个方法:
1. 培养探索精神
让学生学会发问,探索问题的本质,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一起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积极引
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开拓思路。
2. 提高数学基础知识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提高数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可
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研究中得到锻
炼和提高。
3. 实践训练
很多学生在研究数学时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这时可以通
过生动有趣的实践训练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通过数
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班数学活动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教学方法
大班数学活动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而在大班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大班幼儿的数学活动,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
一、图形拼图游戏图形拼图游戏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拼图,幼儿需要观察图形的形状、颜色、方向等特征,然后根据这些特征来拼图。
这个过程需要幼儿触发自己的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形拼图,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向幼儿展示一个完整的图形,要求幼儿根据所给的图形碎片来还原完整的图形。
二、数学迷宫探险数学迷宫探险是一种集合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的活动。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迷宫,迷宫中放置着一些数学题目,幼儿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来找到正确的路径。
这个过程需要幼儿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以找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教师可以在迷宫的某个位置放置一个题目:“2+3=?”,幼儿需要根据这个题目来找到路径上的下一个位置。
三、数学游戏积木数学游戏积木可以提供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帮助幼儿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积木,将积木分成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并告诉幼儿每个颜色和形状代表的数值。
然后,幼儿需要根据给定的运算式,将相应的积木叠放起来。
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幼儿“红色代表加法,蓝色代表减法”,然后给出一个运算式“红色积木+蓝色积木=绿色积木”,幼儿需要选择相应的积木并正确叠放起来。
四、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解决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说:“桌子上有5个苹果,小明拿走了2个,你猜还剩几个苹果?”幼儿需要通过逻辑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可以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帮助幼儿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的数学活动,可以帮助大班幼儿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数学是一门优秀的学科,它是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抓住机会,让孩子们爱上数学,从而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开端,是儿童建立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成为极为重要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兴趣作为学生在学习小学一年级数学之前,可能会对数学抱有偏见,认为数学很难,不好玩。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增强他们对数学的了解和兴趣。
可以利用游戏、实验、探究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如剪纸、画图、拼图等。
在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数学概念,例如在课上可以利用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加以解释,这样孩子们就能更加真切地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
二、打造互动式课堂,寓教于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思维发展程度并不成熟,教师应该为他们打造一个互动式课堂。
教师可以多采用问题式教学,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问题式教学中,老师应该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在思考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在互动式课堂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群体合作等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还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从小就能够发展出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资料和工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和方案。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全方位地理解数学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对学习的自我意识。
四、采用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小学一年级数学中,由于个体差异性,存在着不同的学习难度和需求。
数学讲座教研活动主题(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特举办此次数学讲座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旨在通过讲座和研讨,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探索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其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 探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4.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及领导致辞(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2)学校领导致辞,对数学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对教师提出期望;(3)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2. 主题讲座(1)创新思维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讲座内容:从创新思维的定义、特点、作用等方面展开,结合数学教育实例,探讨创新思维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2)核心素养培养在数学教育中的实践讲座内容:解读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核心素养在数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分享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经验。
(3)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策略与方法讲座内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策略与方法。
3. 分组研讨(1)分组讨论:教师根据讲座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组进行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2)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研讨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4. 互动环节(1)教师提问:针对讲座内容,教师提出疑问,邀请主讲人进行解答。
(2)专家点评:邀请数学教育专家对讲座内容进行点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5. 总结与闭幕式(1)总结活动成果,肯定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2)颁发优秀研讨小组、优秀论文等奖项;(3)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四、活动预期效果1. 教师对创新思维与核心素养的认识得到提高,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幼儿学习培养数学思维
幼儿学习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孩子们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数学学习,幼儿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成为了教育者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基础。
在幼儿园或家庭中,教育者应创造丰富多样、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环境,提供各种数学游戏和教具,并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拼图游戏,通过拼装和组合,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幼儿数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习惯。
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推理等。
教育者可以设计一些数学问题,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比较不同解题思路的优缺点,促使幼儿形成灵活、开放、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另外,通过游戏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育者可以利用故事、音乐、舞蹈等活动,将数学元素融入其中,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之处。
比如,在室外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花草树木,了解形状、颜色等数学概念;在游戏中,通过计数、比较大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此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积极参与幼儿的数学学习。
家长可以在游戏中融入简单的数学思维训练,比如购物时让幼儿算一算商品的价格,或者在家庭活动中让幼儿动手测量物品的大小和重量。
家长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机会,还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最后,教育者在幼儿数学教育中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每个孩子的数学能力和兴趣各不相同,需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发展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数学教学方案,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发展数学思维。
总之,幼儿学习培养数学思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教育者、家长和幼儿共同努力。
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好的思维习惯、结合游戏与实践,以及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陈思颖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陈思颖发布时间:2021-09-22T02:01:15.78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月下作者:陈思颖[导读] 思维能力是教学改革和学科核心素养中所提倡和最为关注的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长和思维发育敏感,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因此,对学生开展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思维能力培养就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
四川省丹棱县城区小学校陈思颖摘要:思维能力是教学改革和学科核心素养中所提倡和最为关注的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长和思维发育敏感,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因此,对学生开展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思维能力培养就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提高策略引言小学教育属于启蒙式教育,学生在这个时期会养成学习习惯、好奇心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它不局限于教授学生基础知识,而是应该开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教育与信息技术领域的整合越来越紧密,小学生在小学学会能够运用思维数学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渴望,掌握学习方法等尤为重要。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施行和深化,优质教育的持续大众化,家长越来越关注子女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没有帮助,也对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形成没有帮助,同时已经是当前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开发的重要性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并不重视。
虽说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并不会对学生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但是当学生升上初中后,其重要性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若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其在今后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就会出现理解能力差、思维缓慢等情况,这些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同样也不利于学生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
在数学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思维品质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数学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思维品质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在数学活动中促进幼儿思维品质发展的经验。
我觉得呢,首先得让数学活动趣味化。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小孩嘛,你要是一上来就讲那些干巴巴的数字和公式,那简直就像给他们念天书。
就像我之前有一次,拿着那种传统的数学教材,就给小朋友们讲1加1等于2,结果孩子们那小眼神,满脸都是迷茫,完全不感兴趣。
后来我就改变策略了,我把数字变成故事。
比如说1个小苹果加上1个小苹果,就变成了2个小苹果,还拿真的苹果在那比划。
嘿,这一下就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
我感觉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
不要老是我们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比如在做拼图这类数学活动的时候。
我不会先告诉孩子这个拼图应该怎么拼,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尝试。
有的孩子一开始把拼图块乱摆,怎么都不对,但是他们自己在摆弄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发现规律。
哦对了还有,这个时候无论孩子们的做法多奇怪,我们千万不能泼冷水。
记得有个小朋友把拼图按照颜色来分类,虽然这不是正确的拼图方法,但是他这种分类的思维就是很好的呀。
我就和他说“哇,你这个按照颜色分类的想法好酷啊,那现在咱们试试能不能让这些颜色对得上图案呢”。
另外,小组互动也不能少。
小孩子在一起讨论数学问题的时候那思路是特别宽泛的。
比如说做那种简单几何形状分类的活动时,让孩子们分组。
开始的时候那真是乱成一锅粥,孩子们各执一词。
但是慢慢的,他们就会互相说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就都提升了。
不过这分组的时候得注意,性格差异要搭配好,不能全是那种特别强势的孩子在一组,得让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
当然啦,我也知道这些建议也不是万能的。
不同的孩子还是会有不同的情况。
要是遇到那种特别内向的孩子,可能就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去引导。
有时候可以另辟蹊径,比如用单独的、好玩的数学小游戏去吸引他们参与。
比如说用一些数字卡片做猜数字的游戏,我觉得这样一对一的方式或者小范围的方式,可能会让这类敏感内向的孩子更舒服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活动中构建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黄建军
来源:《天津教育》2013年第10期
黄建军,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红桥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天津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为天津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红桥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曾获得红桥区优秀教师、红桥区爱生先进个人、红桥区名教师等荣誉称号;指导的《打电一、小学数学活动式教学的概念
小学数学活动式教学是以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有以下特征和要求:一是把“以活动促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二是以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三是强调活动过程的自主性、开放式和创造性;四是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五是必须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
活动式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把活动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在课堂上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让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参与中发展”。
活动式数学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把活动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为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景,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动眼、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运用意识,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二、小学数学活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参与数学活动,在体验中生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是数学活动的前提。
1.从生活现象抽象出数学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所以,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从中感悟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样的活动是现实的、有效的,能促进学生学力的发展。
如,教学六年级数学《不等式和它的性质》一课时,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天津地区某一天的天气情况“今天的气温是0癈~8癈”,然后,提问“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进一步指导,如果把今天的气温设为x,用数学式表示你所理解的意思,应该怎样表
示。
学生通过思考和同伴的启发很快地运用不等式表示出x≥0,x≤8,从而导入到本节课要研究的教学内容。
2.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生成新知识,体验数学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意义建构”,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活动,新知识才能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成为有效的知识。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借助原有知识的生长点生成新知识,符合学生的思维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学力的发展。
3.从动手实践活动中生成新知,体验成功的喜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充分利用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从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出发,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地探索新知,让学生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促进学生学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课时,教师采用了两个活动完成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一是动手实践亲自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初步感知规律,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积极参与,亲身感知。
二是在学生初步感知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规律,让学生合作完成。
然后,通过向左移动将规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参与数学活动,在建模中提升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思想的教育,学生学习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思想方法和学习能力。
活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规律及知识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达到较为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应该是在学生的活动中生成的,活动中建立的。
1.在尝试练习中建模。
数学建模的目的是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学会团结合作,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形成学习的方法,培养数学创造能力。
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知,并在解决活动中建立起数学模型,达到建构的目的。
2.在合作研究中建模。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实践相互交流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和人交往。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在师生交流中理解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3.在提升认识中建模。
学生认识、了解,最后达到掌握知识的学习活动是逐步形成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再上升为理性思考,达到建立模型的目的。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活动中的问题应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
数学活动这个载体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了合作,又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在活动中建立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创新和发展。
数学活动式教学策略是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而有效的教学活动策略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和学生已有活动经验的积累。
教学活动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要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话》一课获得了2009年全国第九届小学数学年会优秀课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