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资料

合集下载

造影剂外渗的防范措施

造影剂外渗的防范措施

造影剂外渗的防范措施

1、预防在先

造影剂具有高浓度、大分子量和低温下易结晶的特点,极易损伤血管壁。同时,对比剂量大(成人70mL-100mL),输注时采用远程控制,不能及时观察注射局部情况。操作人员要提高责任心,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以提高其配合度,这一点对预防造影剂外渗尤为重要。患者若出现穿刺点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示意并告知医护人员。

2、充分准备

(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穿刺前应进行全面评估,尽可能选择血流丰富、直径粗大的血管,首选肘正中静脉,其次为前臂头静脉和前臂贵要静脉,避免在同一血管多次穿刺。静脉穿刺成功后,抽吸见回血,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mL-10mL,可以有效减少造影剂外渗的发生。

(2)注射前造影剂准备

造影剂注射前应对流速和渗透压测试进行校对和调整,将造影剂加温至37℃可以显著降低变态反应发生率以及外渗率。

(3)合理选择留置针

①留置针型号:建议使用20G-22G留置针,合适的型号可满足高压注射造影剂需求并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可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

②留置针材质及功能:普通留置针材质无法实现耐高压,存在对比剂外渗及导管断裂/破损的风险,俗称为“爆管”,应使用具有特殊耐高压工艺—耐高压垫片和耐高压材质的留置针进行穿刺,如防针刺耐高压留置针。

3、有效改进

当发生造影剂外渗后,除立即采取合适的治疗、护理措施外,良好的健康教育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应针对造影剂外渗患者设置包括医生和放射科护士在内的、专门负责造影相关工作的改进小组,并建立患者指导说明书,护士负责主要的实施和教育工作,并在造影剂外渗患者出院时给予充分的指导。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

(1)评估患者病情及血管情况:评估患者配合程度,能否自理。操作前选择粗直、弹性较好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留置针固定稳妥,嘱患者放平肢体,切勿随意活动,以免漏针。

(2)提高医务人员操作水平:使用大号留置针,同一部位避免反复穿刺。穿刺成功后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不适,确认留置针穿刺成功,方可让患者离开。

(3)造影剂的使用: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注意推注速度不宜过快,速度快对血管的冲击力大,血管通透性、弹性差的患者易发生血管破裂,肿胀。推注过程多巡视及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4)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操作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和理解,检查过程中多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处理

(1)一旦外渗立即抽吸,可采取对外渗肿胀区多点针刺,挤出渗液。并抬高患肢,拔除留置针,予以冰袋湿敷,24小时后热敷。

(2)轻度及中度外渗:

①可用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或硫酸镁+利多卡因湿敷,缓解疼痛、消除肿胀。

②可用酒精消毒穿刺点皮肤,再用冷冻后的马铃薯浆汁湿敷,每小时可更换一次敷料。马铃薯湿敷可镇痛、抗炎、消除肿胀,使用方便。

③可用水胶体敷料外敷,促进渗液及毒物吸收。

(3)重度外渗:

①局部封闭:可用地塞米松+普鲁卡因药物封闭,再用硫酸镁湿敷。

②中药外敷:常用芒硝外敷。可解毒、清热、消肿。

③手术治疗:外渗量大,肿胀明显可手术减压治疗,可快速减少皮肤及软组织损伤。若出现软组织损伤或者筋膜室综合征应行筋膜切开术,可缓解组织、神经被压迫,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ppt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ppt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
汇报人:XXX
目 录 CATALOG
01
造影剂外渗的原因
02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 措施
03
造影剂外渗的处理 方法
04
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措施
05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 与处理培训
01
造影剂外渗的原因
患者因素
血管因素:血管硬化、弹性差、脆性高
长期卧床导致静脉回流不畅:输液时间过长导致血管通透 性增加
观察与记录
记录外渗时间:准确记录外 渗发生的具体时间
观察注射部位:关注皮肤颜 色、温度、肿胀和疼痛情况
记录外渗程度:评估外渗的 严重程度并记录下来
观察处理效果:观察处理后 的效果,如肿胀消退、疼痛
缓解等
记录护理措施:详细记录采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05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 与处理培训
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
添加标题
药物处理:使用药物如利多卡因、酚妥拉明等,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添加标题
护理措施:在局部护理过程中,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应加强营养支持, 促进局部组织修复。
添加标题
预防措施:在造影剂注射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注射技术。同 时,应加强患者的宣教,告知其造影剂注射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

造影剂外渗是指在医学影像学检查中,注射造影剂后出现的溢出现象,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影像检查的准确性,甚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造影剂外渗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影像检查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已经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患者,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一般来说,首先要立即停止造影剂的注射,以防止进一步的外渗。同时,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和相关医护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避免出现恐慌和焦虑,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其次,对于预防造影剂外渗的发生,我们需要在注射造影剂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以便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和剂量。在注射造影剂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避免造影剂外渗的发生。

另外,对于已经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患者,我们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后续处理。一般来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进行护理和处理。同时,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的医疗工作。在处理过程中,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相关情况,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慌,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总之,对于造影剂外渗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处理方法,包括紧急处理、预防措施和后续处理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造影剂外渗问题,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确保影像检查的准确性。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相关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所帮助,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ppt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ppt
添加标题
及时就医:如果外渗严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应及时 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老年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处理
评估风险:老年患者外渗的 风险较高,需仔细评估
选择合适的造影剂:根据患 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低 渗透压、非离子型的造影剂
优化血管条件:提前进行血 管评估,选择最佳的穿刺血 管
密切观察:在造影过程中密 切观察老年患者的反应,及 时发现外渗情况
症状表现:疼 痛、肿胀、发 红和局部炎症
处理方法:冰 敷、抬高肢体、 压迫和药物治
疗等
造影剂外渗的预 防措施
患者评估和准备
了解病史:确认患者无造影剂过敏史 评估外渗风险:根据患者情况评估外渗风险 告知风险:向患者解释造影剂外渗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签署知情同意书: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准备相关药物和设备:根据患者情况准备相关药物和设备
轻度外渗处理:轻度外渗可 采用冰敷、抬高肢体等方法 处理
重度外渗处理:重度外渗需 要紧急处理,包括拔管、加 压包扎等措施
婴幼儿及新生儿造影剂外渗的处理
原因:血管较细,注射速度过 快
处理方法:抬高肢体,冷敷或 热敷
预防措施:控制注射速度,选 择合适血管
并发症:皮肤坏死、感染等
恶性肿瘤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处理
恶性肿瘤患者造影剂外渗的 处理:使用不含碘的造影剂, 如钆喷酸葡胺等
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和血管, 避免在肿瘤转移或侵犯的血 管内注射造影剂:密切观察 病情变化,如有外渗发生应 及时进行处理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ppt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ppt
热敷方法:使用热水袋或热湿毛巾对患处进行热敷, 持续约20-30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 挛和疼痛。
适应症:冷敷或热敷均适用于软组织损伤、关节扭 伤、肌肉酸痛等。
使用时机:冷敷常在受伤后立即进行,而热敷则在 受伤后24-48小时进行。
注意事项:不要将冰袋或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以 免造成冻伤或烫伤。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选择合适静脉
评估静脉情况:根据患者情况和造影剂 类型选择合适的静脉
静脉穿刺技巧: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巧, 避免反复穿刺和血管损伤
合理选择血管:选择粗大、直行的静脉 血管,避免选择曲张、细小、有血栓的 血管
静脉保护措施:在造影前对患者进行静 脉保护措施,如使用温热毛巾热敷、按 摩等
重度外渗
临床表现:皮肤局部剧烈疼痛、肿胀、发红、麻木、皮下淤 血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注射,局部冰敷或冷敷,抬高患肢,口 服或外用非处方药以消炎、止痛、消肿,情况严重者应及时 就医治疗。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 法
PART THREE
局部封闭
概念:局部封闭 是指在注射造影 剂前,先进行小 范围局部封闭, 以减少注射过程 中造影剂的外渗。
病人因素
添加标题
血管因素:血管硬化、 弹性差
添加标题
血管畸形、变异:血 管损伤
添加标题
病人配合程度:病人 意识不清、躁动

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或处理

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或处理

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或处理

CT造影剂外渗是在接受CT扫描的过程中,造影剂外渗至血管外部或者局部组织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预防或及时处理CT造影剂外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理两个方面来介绍CT造影剂外渗的相关知识。

一、预防CT造影剂外渗的方法

1. 患者的健康评估

在进行CT扫描前,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肾功能情况、糖尿病情况等。如果患者有明显过敏史或者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医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造影剂外渗。

2. 特殊人群的注意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身体虚弱的患者,应该谨慎使用造影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 预防过敏反应

造影剂外渗往往与过敏反应有关。在给患者注射造影剂之前,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过敏反应的评估,如果患者有过敏史,需要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预防。

4. 注射技术

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注射造影剂时,需要注意注射的速度和注射的位置。过快或者过慢的注射速度都可能引发外渗,而在注射造影剂的时候需要准确找准位置并且遵守注射的步骤。

5. 护理措施

在使用造影剂后,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 监测和评估

一旦发现患者有造影剂外渗的现象,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外渗的程度和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2. 停止造影剂的注射

一旦发现外渗的情况,医护人员需要立即停止造影剂的注射,并且避免给患者继续注射。

3. 局部处理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

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

造影剂外渗是指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由于一些原因造成的造影剂从血管内渗漏至血管外组织的现象。造影剂外渗的发生会影响影像学检查的准确性,同时也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对造影剂外渗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造影剂外渗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已经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发现外渗后,首先应立即停止造影剂的注射,并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渗漏处,以减轻渗漏的程度。同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和放射科医生,以便他们及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评估。

其次,对于预防造影剂外渗的发生,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医护人员在进行造影剂注射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避免造影剂的外渗。其次,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血管脆弱的患者或者老年患者,可以考虑减少造影剂的注射剂量,以减少外渗的风险。此外,在进行造影剂注射前,医护人员还应对患者的病史进行仔细的询问和评估,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外渗的风险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造影剂外渗,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例如,对于发生在关节腔内的造影剂外渗,可以考虑进行关节腔内的冲洗和引流,以减少造影剂对关节组织的刺激和损害。对于发生在软组织内的造影剂外渗,可以考虑进行局部的冷敷和按摩,以促进造影剂的吸收和代谢。

总之,对于造影剂外渗的处理,我们应该既注重及时的处理和救治,又注重预防的重要性。只有在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处理造影剂外渗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或处理

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或处理

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或处理

1. 引言

1.1 什么是CT造影剂外渗

CT造影剂外渗是指在进行CT检查过程中,注射的造影剂未完全

留置在血管内而外渗至周围组织或器官的现象。造影剂是一种可以增

强影像对比度的药物,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人体内部

的器官结构和病变情况。如果造影剂外渗,不仅会降低图像质量,还

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造影剂外渗可能会导致图像模糊不清,影响诊断准确性。造影剂

外渗还可能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甚至造成组织损伤或神经损伤。及时预防和处理造影剂外渗至关重要,可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CT造影剂外渗并不是一个罕见的问题,但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及时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外渗的发生率。加强对造影剂外渗的

认识,及时识别和处理外渗情况,对于提高CT检查的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预防和处理CT 造影剂外渗,以及如何识别外渗情况和常见的并发症。

1.2 为什么需要预防或处理CT造影剂外渗

CT造影剂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工具,用于增强CT影像的对比度,

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有时候在进行CT扫描过程中,造

影剂可能会外渗,即从血管系统漏入周围组织或腔隙中,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或及时处理CT造影剂外渗显得尤为重要。

CT造影剂外渗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甚至导致感染或溶解组织的情况发生。这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医疗成本。如果造影剂外渗进入神经系统或其他重要器官,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word精品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word精品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节选)

1.2造影方法:本院运用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专用高压注射器,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350mgl/ml),给药量按每公斤体重 1.5〜

2.0ml计算(成人一般用药量在75〜95ml 之间),注射速率1.5〜5.5ml/s注射时间25〜40s。扫描时根据扫描部位及病灶的强化情况决定扫描部位的动脉期、静脉期以及是否需延迟扫描。

1.3 临床表现:本科造影剂外渗的病例中,肥胖和肌肉松弛的老年人较常见。轻者范围局限,表现为针刺局部皮丘样肿胀,较重者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皮肤苍白、前臂因为肿胀而饱满;重者肿胀可以累及整个上肢软组织。除了软组织肿胀外,皮肤可出现水泡。由于造影剂浓度高,久留于肌间隙内,有发生肌肉坏死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2 护理措施

2.1穿刺前的护理(1) CT增强扫描,护士必须严格按CT增强扫描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耐心向病员讲解注意事项,了解有无过敏史,了解肝、肾功能以及临床的用药情况。(2)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询问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在造影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嘱咐患者及时向操作技师、护士反映。

2.2 发生造影剂外渗时的处理:(1)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造影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针,拔针前尽量回抽外渗液,用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避免血液外渗加重局部肿胀。(2)造影剂外渗时立即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严重者湿敷30分钟后用舒康博水凝胶敷料密闭性敷贴3〜7 天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可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3)嘱其抬高患肢,促进局部静脉回流,有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精编版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精编版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节选)

1.2 造影方法:本院运用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专用高压注射器,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350mgI/ml),给药量按每公斤体重 1.5~

2.0ml计算(成人一般用药量在75~95ml之间),注射速率1.5~5.5ml/s,注射时间25~40s。扫描时根据扫描部位及病灶的强化情况决定扫描部位的动脉期、静脉期以及是否需延迟扫描。

1.3 临床表现:本科造影剂外渗的病例中,肥胖和肌肉松弛的老年人较常见。轻者范围局限,表现为针刺局部皮丘样肿胀,较重者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皮肤苍白、前臂因为肿胀而饱满;重者肿胀可以累及整个上肢软组织。除了软组织肿胀外,皮肤可出现水泡。由于造影剂浓度高,久留于肌间隙内,有发生肌肉坏死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2 护理措施

2.1 穿刺前的护理(1) CT增强扫描,护士必须严格按CT增强扫描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耐心向病员讲解注意事项,了解有无过敏史,了解肝、肾功能以及临床的用药情况。(2)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询问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在造影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嘱咐患者及时向操作技师、护士反映。

2.2 发生造影剂外渗时的处理:(1)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造影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针,拔针前尽量回抽外渗液,用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避免血液外渗加重局部肿胀。(2)造影剂外渗时立即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严重者湿敷30分钟后用舒康博水凝胶敷料密闭性敷贴3~7天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可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3)嘱其抬高患肢,促进局部静脉回流,有利于外渗造影剂的吸收,减轻组织水肿渗出。

医科大学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医科大学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医科大学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

医科大学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影像检查造影剂是通过静脉给药的,造影剂外渗是检查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对局部的刺激性大,轻者红肿、热痛、麻木,或产生水泡,重者引起皮肤组织溃疡、坏死,一旦溃烂,愈合困难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临床工作中应积极预防;发生造影剂外渗,要及时妥善处理。

(一)造影剂外渗预防

影像检查中的造影剂外渗应以预防为主,预防的关键

是遵循以下原则:

1、血管评估:使用前先了解可能增加对比剂外渗的

因素,如静脉血管硬化、脆性增加或血管太细,上腔静脉

压迫综合征、四肢水肿或放、化疗后病人。

2、血管选择:为检查顺利及病人安全,最好选用管

腔大、回流好的静脉,避开关节附近的部位,以免因病人

动作导致针头移位造成对比剂外渗。

3、建立静脉通路:在注射造影剂前,以生理盐水建

立静脉通路,肯定穿刺成功后再用造影剂。

4、选择正确的针头及固定方法:选用与高压注射器

相配的公用针头,穿刺成功后除用胶布牢固穿刺针,并固

定好头皮针的软管部分,以防连接高压注射器后由于检查

床的移动造成针头移位。

5、病人宣教:注射前告知病人造影剂外渗时的症状

及后果,嘱病人配合以保证针头牢固。在推造影剂过程中

若有疼痛则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实时停止造影剂注

射,提高病人察觉对比剂外渗的意识。

.

.

6、周密观察:在建好静脉通路等待检查时,要注意

静脉通路的回血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情况。

在高压注射器入手下手注射造影剂时进入扫描室观察静脉穿

刺部位及病人情况,确认无异常后才离开。

(二)造影剂外渗的处理

造影剂(对比剂)外渗预防与处理PPT参考课件

造影剂(对比剂)外渗预防与处理PPT参考课件
生理盐水可稀释外渗药物的浓度、减 少对组织的刺激性
17
对比剂外渗的预防
1、穿刺血管的选择: 首选粗、直、富有弹性,
并能很好固定的血管。避开末 梢神经丰富、关节、静脉窦、 血管分叉等处血管。
18
对比剂外渗的预防
2、穿刺方法的改进:
采用大角度(20-40度),直刺法进针,同时 避免反复来回穿刺血管,根据检查部位和注射 压力选择合适的套管针。以20G(1.1mm*30mm) 为宜。
20
对比剂外渗的预防
4、降低血管外渗发生率方法: 确定套管针在血管内方可连接高压注
射器;先用高压注射器设定生理盐水 20ml快速静脉试推,如患者穿刺部位 无肿胀及疼痛方可连接对比剂注射。 非耐高压PICC、 CVC不可进行高压注 射。
21
对比剂外渗的预防
5、加强高压注射过程的观察: 加强高压推注过程中的观察,观察
9
静脉血管通路的原则
留置针: 前臂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推注造影剂 后留置针不保留
避免钢针穿刺
10
对比剂发生外渗的处理(轻度)
轻度渗漏,多数损伤轻微,无需处理。 需要嘱咐患者注意观察,如外渗加重,
就及时就诊。 对个别疼痛明显者,局部给予普通冷
敷、湿敷。
11
对比剂发生外渗的处理(中重度)
24G,注射速度为1-2ml ∕s

造影剂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造影剂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造影剂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资料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资料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节选)

1.2 造影方法:本院运用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专用高压注射器,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350mgI/ml),给药量按每公斤体重 1.5~

2.0ml计算(成人一般用药量在75~95ml之间),注射速率1.5~5.5ml/s,注射时间25~40s。扫描时根据扫描部位及病灶的强化情况决定扫描部位的动脉期、静脉期以及是否需延迟扫描。

1.3 临床表现:本科造影剂外渗的病例中,肥胖和肌肉松弛的老年人较常见。轻者范围局限,表现为针刺局部皮丘样肿胀,较重者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皮肤苍白、前臂因为肿胀而饱满;重者肿胀可以累及整个上肢软组织。除了软组织肿胀外,皮肤可出现水泡。由于造影剂浓度高,久留于肌间隙内,有发生肌肉坏死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2 护理措施

2.1 穿刺前的护理(1) CT增强扫描,护士必须严格按CT增强扫描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耐心向病员讲解注意事项,了解有无过敏史,了解肝、肾功能以及临床的用药情况。(2)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询问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在造影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嘱咐患者及时向操作技师、护士反映。

2.2 发生造影剂外渗时的处理:(1)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造影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针,拔针前尽量回抽外渗液,用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避免血液外渗加重局部肿胀。(2)造影剂外渗时立即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严重者湿敷30分钟后用舒康博水凝胶敷料密闭性敷贴3~7天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可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3)嘱其抬高患肢,促进局部静脉回流,有利于外渗造影剂的吸收,减轻组织水肿渗出。

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或处理

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或处理

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或处理

CT(Computed Tomography)造影剂是一种用于增强CT扫描成像效果的药物。它是一

种特殊的X射线造影剂,通过在人体内部注射以增强血管、器官或组织的成像效果。尽管CT造影剂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时患者在注射后可能会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情况,这对患者的健康和医疗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造影剂外渗是指在CT扫描过程中注射的造影剂未能完全保留在目标血管或器官内,而部分或全部溢出到周围组织和器官中的现象。造影剂外渗可能导致组织和器官的不良反应,如局部疼痛、炎症、皮肤损伤甚至严重的过敏反应等。预防和处理CT造影剂外渗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从预防和处理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预防CT造影剂外渗的措施

1. 患者评估:在为患者进行CT造影剂注射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

者的过敏史、肾功能、糖尿病等病史和现病情等。对于高风险患者,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应谨慎使用造影剂或者减少剂量。

2. 选择合适的造影剂:临床上常用的造影剂包括碘酸盐类和钆剂类两大类。碘酸盐

类造影剂对患者的肾脏负担相对较大,而钆剂类对肾脏的影响较轻。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

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碘酸盐类造影剂。

3. 注射技术: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注射造影剂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保证穿

刺部位的消毒和注射的准确性。避免注射到血管外或者造成血管损伤。

4. 监测:在患者接受造影剂注射后,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并

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外渗情况。在注射后的数小时内,患者应保持在医院观察,以便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节选)

1.2 造影方法:本院运用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专用高压注射器,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350mgI/ml),给药量按每公斤体重 1.5~

2.0ml计算(成人一般用药量在75~95ml之间),注射速率1.5~5.5ml/s,注射时间25~40s。扫描时根据扫描部位及病灶的强化情况决定扫描部位的动脉期、静脉期以及是否需延迟扫描。

1.3 临床表现:本科造影剂外渗的病例中,肥胖和肌肉松弛的老年人较常见。轻者范围局限,表现为针刺局部皮丘样肿胀,较重者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皮肤苍白、前臂因为肿胀而饱满;重者肿胀可以累及整个上肢软组织。除了软组织肿胀外,皮肤可出现水泡。由于造影剂浓度高,久留于肌间隙内,有发生肌肉坏死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2 护理措施

2.1 穿刺前的护理(1) CT增强扫描,护士必须严格按CT增强扫描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耐心向病员讲解注意事项,了解有无过敏史,了解肝、肾功能以及临床的用药情况。(2)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询问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在造影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嘱咐患者及时向操作技师、护士反映。

2.2 发生造影剂外渗时的处理:(1)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造影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针,拔针前尽量回抽外渗液,用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避免血液外渗加重局部肿胀。(2)造影剂外渗时立即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严重者湿敷30分钟后用舒康博水凝胶敷料密闭性敷贴3~7天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可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3)嘱其抬高患肢,促进局部静脉回流,有利于外渗造影剂的吸收,减轻组织水肿渗出。

【另一家之言】:将市售的土豆大者一枚洗净,切成薄片在患处湿敷(软组织肿胀的部位全部要敷上),待土豆片干后再另换一片,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肿胀的软组织明显消肿为止。据我们的经验,湿土豆片对于组织水肿有很好的疗效,一般10小时左右就有明显效果,疗效明显优于临床常用的硫酸镁湿敷。

3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

3.1 穿刺血管的选择:高压注射器注药速度快,压力大,因此其静脉穿刺技术比一般的静脉穿刺要求高,应首先选择粗、直、富有弹性,并能很好固定的血管。要避开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等处静脉。常用有手背静脉,前臂浅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对于老年人,长期化疗血管损伤严重者,可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或颈外静脉穿刺(一般情况下不选择)。穿刺时护士要仔细寻找有把握的血管,不要盲目穿刺。穿刺时将套管全部送进血管并固定好,以防造影剂在快速注射时引起套管针的移动,造成药物外渗。

3.2 穿刺方法的改进:64排CT高压注射器从原来使用蝶形12号头皮针到使用套管针,我们根据检查部位和注射压力选择套管针,注射速度为1.0~2.0ml/s,用24G;注射速度为2.5~3.5ml/s,用22G;注射速度为

4.0~4.5ml/s,用20G;注射速度为

5.0~5.5ml/s,用18G套管针。由于套管针是软管,针尖又粗,这样可提高注射速度降低注射压力,血管要选择较粗直有弹性的,易于穿刺和固定,也可避免压力引起外渗。穿刺完回抽回血,一定要保证针头在血管内。大角度静脉穿刺法对穿刺部位的组织损伤小,比常规静脉穿刺更加安全可靠[1],因此我们一般采用大角度,直刺法进针,针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抽出针栓1mm再平行顺静脉腔全部进入血管后抽出针栓接连接管,同时避免反复来回穿刺血管。

3.3穿刺部位的固定:穿刺针头部位要妥善固定,先用3M透明胶布以穿刺点为中心点横向粘贴,然后再固定针柄,最后固定螺纹连接管在患者手臂上,使之能随着扫描时机床的移动

而移动。

3.4降低血管外渗发生率方法:在穿刺成功后,要确认套管针在血管内,方可连接高压注射器,注射前认真检查高压注射器及连接管,排尽空气,旋紧套管针和连接管的螺纹接头,防止注药时压力过大,针头与连接管脱出。保持管道通畅,打开套管针小夹子。高压注射器放于合适位置,使管道连接留有余地,以防过度牵拉造成套管针及连接管脱出。上机床定好扫描体位,用高压注射器设定生理盐水20ml快速静脉试推,并将食指轻放在患者注射部位感觉液体在患者血管内向心性流动。如果患者穿刺部位无疼痛及肿胀,表明血管无损伤,才能进行正常扫描,如果患者局部疼痛或肿胀,立即停止注射拔针并更换穿刺部位,直至无外渗发生时才可进行增强造影检查。

3.5观察高压注射过程:扫描延迟时间内通过机房摄像头持续密切观察,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外渗,立即停止高压注射。轻度的可不予处理或仅予50%硫酸镁+地塞米松局部湿敷;更换注射部位重新穿刺。严重渗漏者停止当天增强扫描,立即给予50%的硫酸镁+地塞米松局部湿敷,湿敷范围超过外渗面积1cm,严重者湿敷30分钟后用舒康博水凝胶敷料密闭性敷贴并门诊或病区随访。局部冷敷,忌热敷,并嘱其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有利造影剂的吸收。一般3~7天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可完全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3.6注意注射速度,观察患者反应:造影剂常规增强的速度应为3.5ml/s,血管成像的速度

4.0~

5.5ml/s。下肢静脉注射的速度是4.5ml/s,CCTA检查,心率<70次/分且平稳者。检查时应告知患者注射造影剂时全身发热是正常现象,不要紧张,身体不要动,配合检查;注射造影剂时严密观察病人的一般状况及穿刺部位有无造影剂外渗。如有局部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给予处置。如患者出现轻微不适、恶心、局部血管胀痛,告诉患者坚持检查完毕给予处置。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马上与当班医生联系,就地紧急抢救。

3.7过敏反应的预防及处理:由于过敏反应的不可预测性,CT室机房必备急救车和急救器材,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检查,积极进行抢救。由于注射碘造影剂易出现毒副反应及过敏反应,CT增强前应了解病人有无碘剂过敏史,全身健康状况,严格掌握适应症,并告知患者或其监护人使用造影剂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2]。必须让患者或家属签署CT增强扫描检查同意书,碘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行CT增强检查扫描。在穿刺成功后常规先静推10mg地塞米松,以防止或减轻过敏反应的发生。注药时必须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问题就应即时地给予相应的处理。检查完毕应询问患者有无不良反应,保留套管针,每个患者均应在检查观察区留观30min,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检查观察区并嘱其回去后多喝水,加速造影剂排出体外,避免造影剂对肾脏的毒性损害。由于套管针针头粗,拔针后应按压5~10分钟,无出血方可松手。

3.8防止空气栓塞:空气栓塞可导致患者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操作时必须慎之又慎,要特别注意连接管是否扣紧,防止在高压作用下脱裂。注射前一定要将针筒、螺纹连接管、导管针头中的空气排出,注射时注射头向下,使一些小气泡浮出而位于针筒尾部,注射量应小于吸药量,针筒内应残留药液1~2ml。

4 结论

64排CT高压注射器注药速度快,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大是造成造影剂外渗的主要原因。对高危人群如长期化疗、老年血管硬化、肥胖、小儿等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机率相对比较高,所以造影剂外渗的关键是预防。在我们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做到早预防早处理,不断加强高压注射器的操作技能及穿刺技术培训,使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这样才能为增强扫描的成功提供保障,减轻病人的痛苦,进而获得更有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