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电器

合集下载

科龙公司简介

科龙公司简介

一、科龙公司简介1.基本情况全称: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主要从事行业:冰箱、空调等家电制造兼国内外销售及售后服务2.发展历史1992 年12 月,广东珠江冰箱厂按照股份制规范意见以定向募集方式改制为科龙电器公司。

1996 年4 月,顺德市容奇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将其持有的科龙电器公司股份全部转让给科龙(容声)集团从而使科龙电器公司成为科龙(容声)集团控股的子公司。

1996年7月23日,公司的459589800股境外公众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1998年度,公司获准发行1100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1999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1 年10 月到2002 年4 月,顾雏军名下的格林柯尔公司收购了科龙电器。

顾雏军正式入主科龙电器,并一直担任其董事长一职。

2004年10月,格林柯尔公司占科龙股份数由2002年的20.64%增至26.4%。

二、德勤科龙案事态发展概况2000年亏损6.78亿2001年亏损15.57亿安达信“拒绝表示意见”(2002年,安达信因安然事件颠覆后,其在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并入普华永道,然而,普华永道认为风险较大,对格林柯尔和科龙这两个”烫手山芋”采取了请辞之举。

随即,德勤走马上任,为科龙审计了2002年至2004年的年报。

这些话跟网上的一模一样,说的时候稍微变通点儿。

2002年扭亏为盈德勤“保留意见”2003年处理掉账上三年的累计亏损德勤“无保留意见”2004年亏损6833万德勤“保留意见”2005年5月10日,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与此同时,证监会对德勤的调查也已展开。

德勤不再担任科龙的审计师。

2006年8月,科龙高官被捕2006 年4 月7 日,中国证监会对德勤进行行政处罚听证,德勤将为其在审计科龙电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进行最后的辩解。

是什么导致了科龙高管落马,德勤面临处罚的严重后果,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关方面对此事的调查情况背后调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关于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证券违法违规案件调查终结报告》显示,2002年以来,顾雏军等人在科龙电器采取虚增收入、少计费用等多种手段,虚增利润,导致该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报告与事实严重不符。

科龙公司背景

科龙公司背景

科龙公司背景(1)“科龙”是中国家电驰名商标, 全称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有空调、冰箱、冷柜、小家电等多个系列, 是于1992 年12 月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2001 年顾雏军控制下的格林柯尔入主科龙.“当年ST科龙”的财务报表显示, 其共计提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635亿元, 导致巨亏15 亿多元. 考虑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发现的异常关系或偏离预期的关系, 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3)2002 年, 安达信因安然事件失败后, 其在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并入普华永道, 但是, 普华永道推辞了格林柯尔和科龙.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为科龙审计了2002 年至2004 年的年报.(4)为了更好地应对监督管理层, 迅速摆脱ST, 董事会被顾雏军所操纵, 2003 年科龙通过高达3.5 亿元的资产减值和预计负债转回, 实现净利润2 亿多元, 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1 847.05 万元, 德勤对科龙2003 年年报却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2004 年4 月, 德勤没有发现其审计客户科龙公司虚报收入, 对科龙2003 年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科龙当年年报披露的财务报表称实现净利润2.02 亿元.()2005 年4 月, 德勤对科龙2004 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主要是因为未能确认两家客户达5.76 亿元的应收账款, 未能确定是否应对销售退回计提准备, 科龙当年的财务报表称亏损6 400 万元.审计失败原因(1)来自科龙公司内部的原因:科龙从2002 年至2004 年, 采取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少计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手段编造虚假财务报告, 导致科龙电器2002 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1 996.31 万元, 2003 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1 847.05 万元, 2004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4 875.91 万元; 2001 年10 月1 日至2005 年7 月31 日期间, 科龙及其29 家主要附属公司与格林柯尔系公司之间进行的不正常重大现金流出总额约为40.71 亿元, 不正常的重大现金流入总额约为34.79 亿元, 调查期内涉及的不正常重大现金流共达75.5 亿元. 认定科龙电器2002 年至2004年的年报报告现金流量表披露存在重大虚假记载; 认定科龙电器从2002年至2004年未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等重大事项, 也未披露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购买商品等关联交易事项, 掩盖了其亏损的事实, 直接欺骗了中小投资者.(2)来自德勤事务所的原因1、对科龙进行的审计业务时,没有进行审计事前质量控制,没有深入了解客户的情况, 没有谨慎承接审计业务. 科龙2001 年中报实现收入27.9 亿元, 净利1 975 万元, 可是到了年报, 则实现收入47.2 亿元, 净利润2 亿多元, 且科龙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资产减值和预计负债的转回实现的, 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其巨额资产减值计提及转回都是公允的; 德勤对科龙电器进行审计时, 没有进行细致全面的审计质量控制, 以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然而, 2003年德勤为ST 科龙2002 年年报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并未将重大事件进行披露, 这必然导致审计失败.2、审计程序上不规范. 德勤项目经理未到过科龙经营场所进行实地察看, 分析性程序运用不够; 函证程序运用不够; 德勤会计师未尽到应有的职业关注. 如果进行账实相符核查, 科龙虚增的主营业务利润其实并不难发现. 由于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没有基本的职业谨慎, 导致审计失败3、职业道德问题. 德勤事务所对科龙电器进行审计时, 存在诸多问题: 科龙电器2003 年年报现金流量表披露存在重大虚假记载, 包括少记借款收到现金30.255 亿元, 少记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21. 36 亿元和多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97 亿元. 德勤连续三年都没有发现科龙现金流量的问题,很有可能不是能力问题, 而是执业操守问题, 德勤没有选派那些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审计人员, 其风险管理意识和职业谨慎态度不高,对科龙电器的审计并没有尽职, 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科隆电器审计失败案例

科隆电器审计失败案例

一、科龙简介“科龙”是中国驰名商标,涵盖空调、冰箱、冷柜、小家电等多个产品系列。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2年12月16日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4月,顺德市容奇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转让给科龙(容声)集团,从而公司成为科龙(容声)集团控股的子公司。

1996年7月23日,公司公开发行了459,589,808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于1998年度,公司获准发行110,000,000 股A股,总股本达88200.6563万股,并于1999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经过02年的1系列股权转让,公司原单1大股东容声集团已不再持有公司的任何股份。

广东格林柯尔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

2004年10月14日,广东格林柯尔受让顺德信宏所持有的公司57,436,439股法人股(占股权比例5.79%);此次股权转让后,广东格林柯尔持有本公司的股份数目增加至262,212,194股(占股权比例26.43%)。

证券简称:科龙电器公司名称: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从梦总经理:汤业国注册资本:99200.6563万元经营范围: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内、外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

二、案件回顾2001年:科龙财务报表出现问题:中报显示收入27.9亿元,净利润1975万元,而年报却出现净亏损15.56亿元,其主要原因在于计提坏帐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6.35亿元。

时任审计师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无法执行满意的审计程序以获得合理的保证来确定所有重大交易均已被正确记录并充分披露”而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002年,安达信因安然事件颠覆后,其在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并入普华永道,然而,普华永道对格林柯尔和科龙这两个”烫手山芋”采取了请辞之举。

随即,德勤走马上任,为科龙审计了2002年至2004年的年报。

2002年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科龙电器与广东制衣厂事件案例分析

科龙电器与广东制衣厂事件案例分析

科龙电器与广东制衣厂事件案例分析科龙电器以9万元起家,历经7年创造出全国电冰箱销量第一的业绩,上市后经过短暂的“辉煌”,很快又由于体制问题开始衰落。

面对亏损,政府资本选择退出,神秘人物顾雏军带领的格林柯尔大举进军,以9.08亿元的低价收购20.6%的科龙股权,成为科龙电器第一大股东。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顾雏军先后收获了美菱电器、亚星客车、襄阳轴承三家上市公司,成功地构建了庞大的格林科尔关联方体系,为“暗箱”操作莫定了基础。

2004年,郎咸平教授发表的格林科尔报告,将顾雏军收购上市公司的手法总结为“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挑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七大手法。

顾雏军先是抛出,我的钱有国际背景”的言论乔装富翁,以产业整合为名义提出收脚科龙,为其资本运作披上产业整合的绚丽外衣,博取大股东的信任。

而后在没有获得科龙控制权的情况下进驻董事会,当上科龙电器,事长,这为其操作利润、粉饰报表、造成2000年巨亏、2002年神奇扭亏为盈做好了铺垫。

最后以低价控制股权,并开始娜用科龙资本用作其他收购,达到借鸡生蛋的目的。

据调查,顾雏军等人及格林科尔体系相关公司涉嫌侵占、挪用科龙电器财产累计发生高达34.58亿元,其采用的手段包括榨取品牌使用费,骗取银行信贷资金,拖欠供应商巨额货款,任占科龙电器资产,巨额关联交易等,严重损害股东的利益。

2012年12月4日下午15时30分,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阵店镇新溪西村内衣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200平方米,汕头市公安消防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调派潮南、潮阳、阵店等消防队伍共13辆消防车,84名消防队员赶赴现场救援,火灾15时55分被控制,16时30分被彻底扑灭,火灾中共有15人被困,其中14人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重伤。

目前,善后调查处理工作正在进行中。

经广东汕头警方初步调查,该起重大火灾系人为纵火,纵火犯是在这家服装厂打工的刘某,已被警方在普宁抓获,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原因是与该厂老板存在劳资纠纷,4日买了40元汽油到该厂放火报复,造成14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数百万元,并且造成了重大经济影响,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科龙」、「本公司」)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在国内冰箱及空调市场均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冰箱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十年全国第一。

科龙集团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1984年始生产冰箱,是中国最早生产冰箱的企业之一。

继1996年发行H股并在香港挂牌上市后,1999年科龙又成功在深圳发行A 股,同年更被“世界经济论坛组织”推举为1999年全球新兴市场100家最佳企业之一;2001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

公司从2010年度至2012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769,032万元、1,848,866万元1,895,892万元,相比于上年同期分别增加了4.51%及2.54%,增长趋势减弱。

按照2012年营业收入排名,在11家公司中列第4位;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58,528万元、22,702万元、71,776万元,相比于上年同期分别减少61.21%和增加216.17%,2011年因非经常性损益的大幅减少,造成净利润大幅下降,但同时本公司经营性利润三年基本持平;毛利率从2010年至2012年分别为16.36%、17.77%及20.70%,呈上升趋势。

自06年起,海信对科龙完成注资,海信科龙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彻底解决了海信内部同业竞争问题,营业收入逐年上升。

得益于重组后规模效应带来的公司采购成本、管理成本、运输成本等成本的降低,公司综合毛利率逐年增长。

但同时这一指标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可见公司的盈利能力仍需加强。

公司从2010年度至2012年度,权益净利率分别为47.47%、28.20%及108.14%,呈波动状态,与这一周期的资产净利率的波动情况相对应,且远高于11家企业的三年平均指标。

由资产负债率逐年走高且数值远高于行业均值可以看出,权益乘数逐年增大,但增长幅度较小,资产净利率对权益净利率波动的影响为主要因素。

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高位,体现企业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但同时逐年增高至2013年88.64%的资产负债率已存在较高风险。

以科龙电器为例反思如何形成亲清的政企关系

以科龙电器为例反思如何形成亲清的政企关系

以科龙电器为例反思如何形成亲清的政企关系引言政企关系是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建立亲清的政企关系对政府与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科龙电器作为中国一家领先的家电企业,积极探索建立亲清的政企关系,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本文将以科龙电器为例,探讨如何形成亲清的政企关系。

亲清政府与企业互动模式科龙电器与政府的合作模式1.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例如召开定期会议,交流企业发展情况和政府政策。

2.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活动,如产业论坛和展览会,展示企业实力和产品优势。

3.支持政府举办的公益活动,积极回馈社会。

政府与企业的亲清合作模式1.提供政策支持,例如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

2.加强监管与服务,提供企业所需的相关信息和技术支持。

3.鼓励企业创新,提供研发资金和知识产权保护。

科龙电器与政府建立亲清关系的成效亲清关系促进科龙电器的发展1.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优惠,为科龙电器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2.科龙电器参与产业论坛和展览会,提高了品牌曝光和产品销量。

3.科龙电器回馈社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亲清关系带动科龙电器与政府的共同发展1.科龙电器的持续发展为政府带来增加税收和就业机会的好处。

2.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创新政策,促使科龙电器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

亲清关系对其他企业的启示1.科龙电器树立了政企合作的良好示范,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2.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3.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可以增加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公众认可度。

结论以科龙电器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亲清的政企关系对政府和企业都带来了诸多好处。

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优惠,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企业的持续发展则为政府带来了税收和就业机会。

建立亲清的政企关系需要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定期沟通,合作共赢,才能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我们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够借鉴科龙电器的经验,与政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透析科龙事件会计利润造假

透析科龙事件会计利润造假

透析科龙电器事件会计利润造假一、科龙电器事件回顾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90年代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在当时国内冰箱冰箱及空调市场均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冰箱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

1996年7月科龙电器H股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乡镇企业。

另外科龙集团以良好的企业管理,优异的经营业绩和对股东权益的高度重视及财务上的高透明度,在1997年至1999年连续三年获得国际著名的商业期刊《亚洲货币》杂志“中国最佳管理公司”和“中国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殊荣,科龙电器一度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然而随着1999年科龙电器早期的灵魂人物潘宁的离开,并且加上体制上的缺陷等原因,科龙电器在2000年业绩突然变脸,出现了高达6.78亿元的亏损,到了2001年的下半年,科龙出现了让人难以相信的近16亿元亏损,科龙电器也因为连续两年亏损带上了ST的帽子。

2001年10月31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股权转让性公告,科龙电器公司第一大股东——原顺德市容桂镇政府所属的“广东科龙集团有限公司”将总计20447.5755万的法人股转让给原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公司,公司每股净资产4.17元,转让价格为每股2.74元,转让价比净资产折价34%,共计转让价款5.6亿元人民币。

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公司于2001年10月注册成立,是专门为此项股权转让而成立的,完成交易后,格林柯尔企业发展公司持有科龙电器20.6%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容声集团持股比例降为13.46,成为第二大股东。

收购科龙使顾雏军和格林柯尔浮出水面,格林柯尔和其掌门人顾雏军当时并不为外界所熟知,尽管外界对顾雏军和格林柯尔充满着疑惑,但是在顾雏军和格林柯尔入住科龙电器后,科龙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在2002年上半年冰箱、空调全行业不景气的逆境下,科龙电器半年报中不仅摆脱了2001年巨亏15.6亿元的阴影,而且还交出盈利高达1.13亿元的成绩单;2003年4月1日,科龙又公布了2002年年报,实现净利润2亿元,但是不到24小时,公司高层召开年报说明会,解释说由于会计师对公司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故而将对年报数据进行调整,将2.01亿元的利润额降为1亿元,科龙在顾雏军入住后成功摘去了ST的帽子。

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电器案例分析

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电器案例分析
性 市 场 禁 入 ,其 麾下 盛 极 一 时 的格 林 柯 尔 系也 正 式分
崩离 析 。
每 股收益
每 般净 资产 净瓷 产收益睾
一 .8 14 8
2 4 .9 一 口 75 5 5
0 0 12
2 5 +9 3 9I 3
0 2 .0
2 5 3 72 .' k
19 年顾 雏军凭 借其 研制 的格林 柯 尔制冷 剂和 备受 90
三年 时间里 , 龙电器通 过 资本 市场 募集 了近 2 亿 元的 科 0
顾 资金 。目前公 司总 股数 9 2 06 万股 ( 9 0 .6 法人股 3 7 1 8 争议 的 “ 氏热能循 环 系统 ”赴 国外创 业 ,并成 立海 外 39. 5 万股 , 流通 A股 14 0 1 9 5 .万股 、 H股4 9 89 万股 ) l 9 格 林柯 尔 。1 9 年 ,顾雏 军首 次 以外商 身 份 ,以其 绝对 5 5 .8 。 99 95 en o l pt m- C aL 年科 龙电器 被 “ 界 经济 论坛组 织”推 举 为 1 9 年全 球 控 股 的在 英 属维尔 京群 岛注册 的Gre c o a i l i 世 99 t 简称 GC ) e T 公司 的 名义 , 投资 39 元在 天 津建 成年 .亿 新兴 市场 l 0 0 家最 佳企 业之 一 ,2 0 年 被 财富 杂志 i d( 01 产1 万吨 无 氟制冷 剂 生产基 地 。2 0 年 7月 ,顾 雏 军通 00 评选 为 中国上市 公 司百强 企业 。
维普资讯
Ca e St y s ud
格林柯 尔收购科 龙 电器
2 0 年 对 于科 龙 电器 来说 ,可谓 多事之 秋 。被 中 05 国证 监 会 立案 调 查 、 立 董事 辞 职 、 权被 冻 结 、公 司 独 股 被 收 购 … …科 龙 电器 事 件 集 中暴 露 了其 潜 藏 已 久 的 问 题 。2 0 0 2年 以来 ,顾 雏 军等 人 通 过虚 增 收 入 、少计 费 用 以虚 增 利润 ,提 供 虚 假 财 务报 告 ,编 制 虚 假 银行 票 证, 抽逃 关 联企 业 注 册资 金 等 手 段涉 嫌 侵 占、 用科 龙 挪 电器 财产 累计 达到 3 .5亿 元 。顾 雏 军 ,这 位 2 0 48 0 3年 度C T C V中国 经 济年 度 人 物 , 资本 市 场 上长 袖 善舞 、 在

海信并购科龙案例分析

海信并购科龙案例分析

海信并购科龙案例分析——海信集团介绍并购方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是海信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本6.7亿元,占地300多亩,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出资93.33%;香港中渝实业出资6.67%。

2007年又注资5亿元,成立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该公司引进国际领先的变频空调生产技术,主要研发白色家电空调,是具备领先技术水平的家用空调专业制造商和服务商。

海信集团通过子公司间接控股的方式,持有海信空调总体股份的93%,成为控股股东,因此海信并购科龙一案的并购方实际控制人为海信集团。

海信集团的前身是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于1969年,主营业务是生产并经营半导体收音机,1979年青岛无线电二厂与电子元件八厂等四单位组成青岛电视机总厂,主要生产电视机,2000年海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开启了其家电产业之旅,成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

通过收购科龙集团,海信集团成为了国内唯一的同时拥有三个电子产品商标的企业集团,其持有海信、科龙和容声品牌享誉国内外,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历年来公司坚持创新高科技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发展国际品牌的经营战略,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目前其经营产业主要涉及家电、多媒体、信息系统、通信、现代地产、新型服务业六大板块,主营彩电和冰箱的生产与销售,2013年销售收入突破900亿元,成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第6名。

——科龙集团介绍科龙集团成立于1984年,成立之初主要生产冰箱,是我国白色家电企业的领头羊,其制冷技术发展较早,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996年在香港成功发行上市,其旗下拥有“科龙”、“容声”等一系列知名品牌,主要经营冰箱、空调、冷柜、洗衣机和小家电五大类产品,其中冰箱和空调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连续10多年获得家电销售之首。

科龙电器“技术立企、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始终注重技术的创新研发,曾因其先进的技术,获得过多次国家科技进步奖、联合国节能明星大奖等奖项,科龙电器一直以强劲的技术能力、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在家电领域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

科龙电器背景故事

科龙电器背景故事

背景故事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龙电器,原名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21日改现名,其分别在深圳和香港两地上市,所谓A+H股,深圳证券交易所代码000921,香港联合交易所代码0921.HK。

科龙电器案故事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8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上海学术讲坛质疑并揭露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前董事长顾雏军相关财务造假事件开始,其后,科龙电器案一直为投资者、监管机关和新闻媒体的关注,热点频仍、纷纷扬汤,新闻连连: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被指造假,上海严律师自荐做公司独立董事,顾雏军被提起公诉而判刑,海信集团入主科龙,维权律师组织声势浩大的“维权团”,诉讼科龙电器的进程一折三波即从中止立案到开庭审理到和解结案。

2005年5月9日,中国证监会进驻科龙电器公司,正式对科龙电器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展开立案调查。

2006年7月5日,科龙电器发布公告,宣布中国证监会因其违反证券法,作出证监罚字(2006)1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中国证监会认定,科龙电器从2002年至2004年,采取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少计坏帐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手段编造虚假财务报告,导致科龙电器2002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1996.31万元,2003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1847.05万元,2004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4875.91万元;认定科龙电器2003年年度报告现金流量表披露存在重大虚假记载;认定科龙电器从2002年至2004年未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等重大事项,也未披露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购买商品等关联交易事项。

据此,对科龙电器处以60万元罚款;对顾雏军处以30万元罚款;对严友松、张宏、刘从梦等各处以20万元、10万元不等的罚款。

由此,根据《证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及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权益受损的科龙电器投资者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追回相关的损失。

原科龙董事长顾雏军终审领刑10年

原科龙董事长顾雏军终审领刑10年

据此,顺德格林柯尔就顺利取得验资报告, 原无形资产出资的6.6亿元由新股东天津格 林柯尔以货币性资产置换。同年12月23日, 顺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上述股权变 更登记。此6.6亿元为虚假。
资本运作高手
科龙电器2000年与2001年连续两年亏损,被证券交易所戴上ST 的帽子。为防止科龙电器在2002年继续亏损而退市,2002年至 2004年间,顾雏军指使姜宝军、严友松、晏果茹、刘科、张宏 等人以加大2001年的亏损额、压货销售、本年费用延后入账、 作假废料销售等方式虚增利润。
因对账单上没有形成余额,广东公诚会计 师事务所要求刘义忠提供6.6亿元在当天转 回天津格林柯尔的依据。为伪造这一依据 以骗取验资,在预付款为虚假的情况下, 顾雏军签署了一份关于顺德格林柯尔向天 津格林柯尔购买制冷剂预付货款6.6亿元的 《供货协议书》,并将落款时间倒签为同 年5月12日。而刘义忠则填写了相应收据。
科龙电器2000年与2001年连续两年亏损,被证券交易所戴上 ST的帽子。为防止科龙电器在2002年继续亏损而退市,2002 年至2004年间,顾雏军指使姜宝军、严友松、晏果茹、刘科、 张宏等人以加大2001年的亏损额、压货销售、本年费用延后入 账、作假废料销售等方式虚增利润。
2003年,顾雏军还指使专门成立了合肥市 维希电器有限公司、武汉长荣电器有限公 司,用来操作压货销售增加利润额。通过 上述措施,科龙电器在2002年、2003年 公布了虚假的财务报告,报告数据中显示 其利润分别达1亿余元、2亿余元。
2003年,顾雏军还指使专门成立了合肥市 维希电器有限公司、武汉长荣电器有限公 司,用来操作压货销售增加利润额。通过 上述措施,科龙电器在2002年、2003年 公布了虚假的财务报告,报告数据中显示 其利润分别达1亿余元、2亿余元。

科龙电器案例分析报告

科龙电器案例分析报告

科龙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一、公司背景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白电产品制造企业之一,创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顺德,主要生产冰箱、空调、冷柜和洗衣机等系列产品。

1996年和1999年,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深圳两地发行上市。

1996年,海信凭借变频技术高起点进入空调产业;2002年,海信通过并购北京雪花进入冰箱业;2006年底,海信成功收购科龙电器,由此诞生了中国白色家电的新航母——海信科龙。

科龙品牌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在国内冰箱及空调市场均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冰箱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十年全国第一。

科龙集团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1984年始生产冰箱,是中国最早生产冰箱的企业之一。

继1996年发行H股并在香港挂牌上市后,1999年科龙又成功在深圳发行A股,同年更被“世界经济论坛组织”推举为1999年全球新兴市场100家最佳企业之一;2001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

二、案例描述从2001年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格林柯尔突然演义了一场“蛇”吞“象”的收购——入主科龙电器集团。

随后,又陆续发生了2003年以来的超常规扩张——先后收购了美菱、亚星、襄轴等上市公司,开始打造世界级冰箱帝国的白色梦想;顾雏军入选“央视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2004年的郎顾之争;2005年,科龙帝国轰然倒地,顾雏军被拘押,这一从天堂到地狱的商业传奇。

科龙的故事,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难忘的教训。

2005年4月29日,科龙电器年报报出6000万巨亏。

10天后,科龙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005年8月1日,科龙董事长顾雏军等6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06年4月,海信6.8亿入主科龙。

一时间,这个曾占据中国白电产业半壁江山的企业就这样结束了辉煌。

谈到科龙,就要从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系开始。

1989年1月6日。

公司法 著名案例

公司法 著名案例

公司法著名案例
凯威案:该案涉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股东权利保护的问题。

凯威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其大股东凯威集团通过控制董事会和监事会,将公司资产转移至其关联公司,导致凯威公司陷入困境。

该案最终判决凯威集团向凯威公司赔偿损失,并认定凯威集团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

顾雏军案:该案涉及公司收购和股权纠纷的问题。

顾雏军通过收购科龙电器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试图通过控制董事会来控制科龙电器。

但科龙电器的其他股东和董事会对顾雏军的收购行为提出了质疑,认为其收购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

该案最终判决顾雏军向科龙电器赔偿损失,并认定其收购行为存在违法行为。

华工创业投资案:该案涉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股东权利保护的问题。

华工创业投资是一家上市公司,其大股东华工科技通过控制董事会和监事会,将公司资产转移至其关联公司,导致华工创业投资陷入困境。

该案最终判决华工科技向华工创业投资赔偿损失,并认定华工科技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

科龙电器财务舞弊成因

科龙电器财务舞弊成因

科龙电器财务舞弊成因科龙电器财务舞弊的成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内部控制不完善:科龙电器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缺陷,无法有效监督财务管理流程。

例如,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导致审计程序不严谨,容易造成漏洞和舞弊行为。

2.压力与诱惑:财务舞弊往往是由于员工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或过高的业绩要求,以及诱惑的利益驱动下才发生的。

例如,科龙电器的高管承诺给予员工高额的奖金和提成,但是实际业绩无法达到预期时,员工可能会通过财务舞弊来填补业绩缺口。

3.缺乏道德和职业操守:财务舞弊行为往往涉及到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问题。

如果科龙电器的员工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对违法违纪的行为缺乏敬畏之心,很容易产生财务舞弊的行为。

4.外部监管不到位:财务舞弊的成因还包括外部监管的不到位。

如果法律法规对于财务舞弊行为的惩罚不够严厉,监管部门对科龙电器的监督、审计力度不够,也容易导致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5.信息不对称:科龙电器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也是财务舞弊的成因之一。

如果高层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更多重要财务信息,而其他员工无法了解具体情况,就容易对财务报表进行操控,从而实施财务舞弊行为。

为了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科龙电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财务人员的职责和分工明确、严格的审核流程等。

2.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操守的培养,通过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道德伦理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3.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和内部审计的力度,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4.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并对诚实守信的员工进行奖励,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5.加强外部监管和合规建设,加大对科龙电器的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对财务舞弊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科龙电器防范财务舞弊的能力,有效减少财务风险,保护公司及相关方利益。

科龙电器造假案4505

科龙电器造假案4505

科龙电器造假案一、案例描述1.背景从2001年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格林柯尔突然演义了一场“蛇”吞“象”的收购——入主科龙电器集团。

随后,又陆续发生了2003年以来的超常规扩张——先后收购了美菱、亚星、襄轴等上市公司,开始打造世界级冰箱帝国的白色梦想;顾雏军入选“央视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2004年的郎顾之争;2005年,科龙帝国轰然倒地,顾雏军被拘押,这一从天堂到地狱的商业传奇。

科龙的故事,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难忘的教训。

2005年4月29日,科龙电器年报报出6000万巨亏。

10天后,科龙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005年8月1日,科龙董事长顾雏军等6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06年4月,海信6.8亿入主科龙。

一时间,这个曾占据中国白电产业半壁江山的企业就这样结束了辉煌。

谈到科龙,就要从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系开始。

1997年顾雏军创办格林柯尔公司,随后几年公司发展成为“仅次于杜邦和帝国化工的全球第三大制冷剂制造商(公司宣传资料语)”;2000年7月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其纯利在2001年中期已达1.5亿港币。

2001年底,格林柯尔击败通用电器、松下以及惠而浦等公司,以3.48亿元购得科龙20.6%的股权实现入主控制。

2002年对科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民营化重组改造,使公司迅速摆脱困境,当年扭亏为盈。

2003年,科龙冰箱销量重回国内第一,空调销量稳居三甲,年出口量翻番增长。

此后,顾雏军的格林柯尔系又收购丁美菱电器等一系列的白电制造商,拥有5个家电品牌(科龙、容声、华宝、康拜思、美菱),控制的上市公司的市值己近百亿元。

2.处理结果2006年7月,中国证监会对科龙进行处罚,认定科龙从2000年至2001年,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认定科龙从2002年至2004年,编造虚假财务报告、虚增利润等,科龙公司财务造假,3年虚增利润3.87亿元,欺骗股民,给股民的正常投资造成了巨大损失。

科龙财务造假案例分析(ppt版)

科龙财务造假案例分析(ppt版)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利用会计政策(zhèngcè),调节减值准备,实现〞扭亏 〞
科龙2001年下半年出现近16亿元巨额亏损的主要(zhǔyào)原因之一是计提减值准备 6.35亿元。 到了2002年,科龙转回各项减值准备(zhǔnbèi),对当年利润的影响是3.5亿元。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行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本年金额
会企 02表 单位: 元
上年金额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资产减值 损失 影 (sǔnshī) 响利润表
经查,在2002年至2004年的3年间(niánjiān),科龙共在其年报中虚增利润3.87亿 元(其中,2002年虚增利润1.1996亿元,2003年虚增利润1.1847亿元,2004年虚增利润 1.4875亿元)。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应收账款(zhànɡ kuǎn)计提坏账的会计政策可选择性太强。企业会计制 度规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且提取比例也由企 业自行估计,这给企业调节利润留下巨大的操作空间。
企业如认为应收款项收不回来全额提取坏账(huài zhànɡ)准备也未违反会计 制度。对于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数额巨大的企业,坏账(huài zhànɡ)准备 金一个百分点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净利润的急剧变化。
其中(qízhōng)2002年虚增利润中,有0.5亿的坏账准备转回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如果2001年没有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科龙 电器2002年的扭亏为盈(niǔ kuī wéi yínɡ)将不可能。
如果没有2001年的计提和2002年的转回(zhuǎn huí),科龙电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龙电器:关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调查结果的公告股票代码:000921 股票简称:科龙电器编号:2006-004除本公司执行董事顾雏军先生、严友松先生、张宏先生外,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于2005年12月1日就本公司正式聘请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对本公司及本公司主要的附属公司「本集团」自2001年10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止期间「调查期间」内发生的重大现金流向进行调查「调查」发布了公告(详见本公司2005年12月2日在《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香港商报》及《China Daily》披露的公告)。

本公司于2006年1月13日收到毕马威提交的调查报告「报告」,现就报告的内容公告如下:调查背景及发现本公司因前任董事长顾雏军先生涉嫌经济犯罪,致使本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因此本公司聘请了毕马威对本集团于调查期间内发生的重大现金流向开展调查工作,查找并分析查证于调查期间内本集团发生的与公司业务不配比或不相关的重大现金流向「不正常现金流向」,并参考本公司所提供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格林柯尔」(详见下文第2.1部分)及其关联公司(与广东格林柯尔合称为「格林柯尔系公司」)清单以分析查证不正常现金流向是否是同格林柯尔系公司进行的,以便本公司能够参考毕马威的工作结果,决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就有关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根据毕马威报告,本集团与格林柯尔系公司于调查期间内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人民币21.69亿元,现金流入金额人民币24.62亿元;与怀疑和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人民币19.02亿元,现金流入金额人民币10.17亿元;另外,发现的其它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人民币2.08亿元,现金流入人民币0.28亿元。

调查报告1. 调查范围根据本公司与毕马威签订的应聘函,调查所包括的范围如下:(i) 本公司及本公司的主要附属公司毕马威对本公司及本公司下列的29间主要附属公司进行调查:1.广东科龙冰箱有限公司「科龙冰箱」;2.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科龙空调」;3.广东科龙冷柜有限公司;4.珠海科龙电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5.广东科龙威力电器有限公司;6.成都科龙冰箱有限公司;7.营口科龙冰箱有限公司;8.杭州科龙电器有限公司;9.扬州科龙电器有限公司;10.商丘科龙电器有限公司;11.吉林科龙电器有限公司;12.西安科龙制冷有限公司;13.江西科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4.江西科龙康拜恩电器有限公司;15.开封科龙空调有限公司;16.广东科龙配件有限公司;17.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18.佛山市顺德区容声塑胶制品厂有限公司;19.佛山市顺德区科龙家电有限公司;20.佛山市顺德区科龙嘉科电子有限公司;21.佛山市顺德区万高进出口有限公司;22.佛山市顺德区华傲电子有限公司;23.佛山市顺德区崎辉服务有限公司;24.深圳市科龙采购有限公司;25.芜湖盈嘉电机有限公司;26.科龙发展有限公司;27.Kelon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ion;28.科龙电器有限公司;及29.广东珠江冰箱有限公司。

(ii) 重大现金流向由于本集团所属公司在经营规模、银行账户数量及现金交易数量上都存在着较大区别,为配合此工作的时间安排,经与本公司协商,毕马威的调查工作只对本集团账面中记录的等于或超过下列重要性金额标准的现金流向,该重要性金额标准按集团各成员的情形而定,具体金额如下表所示:公司名称重要性金额本公司人民币5,000万元科龙空调、科龙冰箱人民币1,000万元包括在工作范围内的其它子公司人民币10万元至1,000万元(根据各相关公司经营规模而制定)另外,毕马威于调查工作中要求本集团,就本集团各所属公司于调查期间内设立的银行账户,要求各有关银行重新打印于调查期间内的全部银行对账单。

毕马威对收到的重新打印银行对账单与本集团提供的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的工作。

在核对过程中,毕马威发现在银行重新打印的银行对账单中记录的部分现金流向,没有反映在本集团部分所属公司所提供的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对账单中。

毕马威对这些发现的帐外现金流向进行了调查。

(iii)调查期间自2001年10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止期间。

(iv) 资料来源毕马威调查工作中所查阅的主要资料及依据均来源于截至2005年9月30日止,毕马威所收到的本集团所属公司提供的资料、本集团所属公司相关管理人员对其作出的陈述以及毕马威自相关银行获得的银行重新打印的对账单,而调查工作范围只限于本集团系内公司,并不包括第三方公司。

2. 毕马威的调查结果:涉及金额(未经审计(注1))现金流出现金流入注现金流向类别人民币亿元人民币亿元释与格林柯尔系公司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 21.69 24.62 2.1同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 19.02 10.17 2.2合计 40.71 34.79 (注2)注1:毕马威本次工作是按照与本公司签订的应聘函中所规定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进行的,如1(ii)中所述,毕马威本次工作仅是针对本集团所属公司于调查期间内发生的重大现金流向展开调查工作,而不是对本集团所属公司展开财务报表的全面审计工作,而现金流向调查工作与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并不相同。

因此上述涉及金额为毕马威开展现金流向调查工作后发现的结果,并不是毕马威审计的结果。

注2: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或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之间进行的不正常现金流出总额约为人民币40.71亿元,不正常的现金流入总额约为人民币34.79亿元。

简单从有关数字中看,本集团与这些公司于调查期间内进行的不正常的现金净流出约为人民币 5.92亿元,该现金净流出金额可能代表对本集团造成的最小损失。

由于尚未有证据表明,上述不正常的现金流入与不正常的现金流出是相关的,因此,有关不正常的现金流入金额可能不可以与不正常的现金流出金额相抵减。

2.1 与格林柯尔系公司广东格林柯尔持有本公司262,212,194股法人之权益,约占本公司现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6.43%。

本公司前任董事长顾雏军先生直接拥有广东格林柯尔总出资额的60%。

根据毕马威调查结果,本集团与格林柯尔系公司于调查期间所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主要为:(i) 本集团部分所属公司的资金在无任何业务支持的情况下从账内或账外银行账户被直接划拨至格林柯尔系公司,而格林柯尔系公司的资金也在无任何业务支持的情况下被划拨至本集团部分所属公司账内或账外银行账户。

此项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为人民币21.14亿元以及现金流入金额为人民币24.62亿元。

(ii) 从格林柯尔系公司购入与本集团业务需求不配比的原材料,此项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为人民币0.13亿元。

(iii)代某些授权维修商向格林柯尔系公司支付若干费用。

此项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为人民币0.42亿元。

综上所述,本集团与格林柯尔系公司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为人民币21.69亿元以及现金流入金额为人民币24.62亿元。

毕马威在进行调查工作时,是参考本公司所提供的下列格林柯尔系公司清单,以分析查证不正常现金流向是否是同格林柯尔系公司进行的。

下列公司为本公司根据所得资料确认为格林柯尔系公司:1.广东格林柯尔;2.扬州格林柯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3.珠海市格林柯尔制冷工程有限公司;4.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5.北京格林柯尔新型制冷剂换装工程有限公司;6.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7.格林柯尔环保工程(深圳)有限公司;8.格林柯尔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9.格林柯尔采购中心(深圳)有限公司;10.海南格林柯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11.上海格林柯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12.天津格林柯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13.格林柯尔(珠海)工业园实业发展公司;14.江西格林柯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及15.艾柯企业(天津)有限公司。

2.2 同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根据毕马威调查结果,本集团与怀疑和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主要为:(i) 本集团部分所属公司的资金在无任何业务支持的情况下被直接划拨至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或部分资金从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划至本集团部分所属公司。

此项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为人民币11.42亿元以及现金流入金额为人民币7.37亿元;(ii) 从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购买与相关公司之业务消耗量不配比之原材料,而且其中大部分在预付货款后一直未收到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此项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为人民币4.55亿元;(iii)透过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以高于资产值的价格购买资产,此项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为人民币0.58亿元;(iv) 同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发生不正常的销售退款及收款,此项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为人民币2.40亿元以及现金流入金额为人民币2.80亿元;及(v) 同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发生不正常的咨询及顾问费用支出,此项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为人民币0.07亿元。

综上所述,本集团与怀疑和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金额为人民币19.02亿元以及现金流入金额为人民币10.17亿元。

毕马威主要是基于下列原因怀疑以上现金流向涉及的第三方公司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a)某些现金流向发生于本集团部分所属公司的账外银行账户或账外交易,而这些账外银行账户的其它交易均证实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b)通过毕马威的访问与查询,本集团部分所属公司人员已承认某些与第三方公司的现金流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c)某些现金流向虽无相关文件支持这些公司是否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但是这些现金流向是按照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本公司前管理人员(如科龙电器顾雏军先生及其它已被中国公安部门逮捕的公司前任管理人员)或现任人员(这些人员目前正协助公安及中国证监会进行有关的调查工作)的指示进行的;(d)部分预付款所购买的原材料为格林柯尔系公司生产的专利产品;及(e)根据本集团部分所属公司管理层提供的资料,部分预付货款在支付给供应商后,又被这些供应商划转到格林柯尔系公司。

2.3 其它不正常现金流向除上述发现的与格林柯尔系公司及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外,毕马威还发现了一些其它的不正常现金流向,其中涉及现金流出人民币2.08亿元以及现金流入人民币0.28亿元。

毕马威并没有足够的资料判断这些现金流向是否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或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