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中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1、2、3、4、5、6、13、14、15题答在机读卡上,其余试题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阅读题﹙75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三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一下,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呼和浩特市2016—2017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分)阅读微信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
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
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
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
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家池的修禊习俗刘克勤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 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 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
但是,从东汉到隋没有文字记录。
发现最早的修禊诗文是孟浩然《襄阳公宅饮》诗:“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一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秦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认真填涂。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国人对梅花的认识,有一个从实用到审美的发展过程。
《尚书•说命》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可知盐和梅是当时饮食中的主要调味品:盐主咸,梅主酸。
梅的果实不仅能食用,还可以制酱、酿酒,甚至还可以入药,有收敛止痢、解热、镇咳和驱蚊虫的功效。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才改变了写梅咏其“实”的传统,将梅作为一种“花”来欣赏。
到南朝刘宋,一种独立的诗歌品种──咏梅(花)诗正式出现。
后来沿唐及宋,咏梅花的诗不止千首。
南宋彭克一人竟写了300首梅花诗,南宋刘克庄也一人创作了123首咏梅诗和8首咏梅词,可见当时咏梅花诗之盛行,以至于有人埋怨诗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那么,什么才是咏梅诗中的“梅真”呢?诗人往往通过梅花形象的四大亮点──色、香、姿、韵,展现梅的多方面特征。
梅花色淡,不以艳胜。
宋卢梅坡《雪梅》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人常常将雪与梅一并书写,以突出它的色淡。
梁简文帝《雪里不见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南宋杨万里更是将梅、雪浑融来写,创造了亦梅亦雪的绝妙诗境。
以雪衬梅,更显其清、洁、寒的特色。
宋张道洽《梅花》“质淡全身白,香寒到骨清”,正是此意。
骨清,香寒,质淡,是为梅色的内涵。
其次是梅花的香。
张道洽说:“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转清。
”梅花的香是“古香”,而“古”即是“雅”,不是贵妇人的艳抹浓妆,脂粉味太足令人生厌,而是在夜色中轻轻“浮动”的“清香”。
吕居仁《腊梅》说:“不将供俗鼻,愈更觉清香。
”这种清、淡之香,只有雅士方可共赏,那些俗客是没有资格享受的。
2016-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完整版)浙江省宁波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汇总
宁波市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按捺(nà)笔杆(ɡān)乌桕(jiù)树百舸(ɡě)争流....B. 夹衣(jiá)炮烙(luò)定更(ɡēnɡ)炮挥斥方遒(qiú)....C. 舟楫(jǐ)绿(lù)林罥(juàn)烟眉不屈不挠(náo)....D. 槎(chá)桠湔(jiān)雪黑魆魆(xū)妖童媛(yuán)女.....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秋风忽至,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贴而微苦的味道。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只有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B.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
C.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掂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D.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固然,网络语言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对语言生态起了积极的建设作用,但网络语言鱼龙混杂,也存在一些问题。
....B. G20杭州峰会圆满落幕。
作为主席国的中国不孚众望,赢得与会各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及国际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良好评价。
C. 如果只是跟在强者后面亦步亦趋,你将永远无法超越他,要想有所成就,必须独辟....蹊径。
D.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被无所不至的关爱包围着,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很容易变得“自大而又脆弱”。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摇曳.(y ì) 商榷.(qu â) 百舸.(g ě) 锲.而不舍(q ì) B .喋.血(di ã) 不啻.(zh ì) 矫.饰(ji ǎo ) 熠.熠生辉(y ǜ) C .愀.然(qi ǎo ) 肄.业(s ì) 肴.核(xi áo ) 桂棹.兰桨(zh ào ) D .混沌.(d ùn ) 菲.薄(f ěi ) 恣.意(z ì) 殒身不恤.(x 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苍茫 驽马 恪尽职守 挥斥方遒B .丰腴 元霄 杯盘狼藉 击扬文字C .颓圮 廖廓 汗流浃背 圆凿方枘D .真缔 蛰居 饮觞满酌 休戚相关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是(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⑥顺流而东.也⑦死生亦大.矣 ⑧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⑨有泉侧.出 ⑩常在于险远..A .①⑦⑩/②④/③/⑤⑨/⑥⑧B .①⑦⑩/②③④/⑤⑨/⑥⑧C .①⑦⑩/②③/④/⑤⑥⑨/⑧D .①⑦⑩/②④/③⑤⑥⑨/⑧4.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⑤而今安在哉?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A .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B .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C .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D .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⑦所以..游目骋怀 ⑧望美人..兮天一方 ⑨仰观宇宙..之大 ⑩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A.①②③④⑨B.⑤⑥⑦⑧⑩ C.①③⑥⑦⑨ D.②④⑤⑥⑧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咸:全,都)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其次:水边)③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相信)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发生感慨的原因)⑤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农历十六日) ⑥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顺流而上)⑦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最终) ⑧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⑨而卒葬之(卒:死) 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指欲出者)A.①②③④⑤ B.③⑥⑧⑨⑩ C.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⑤⑦⑨7.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2016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题.doc
哈师大附中2016~2017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2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3.选择题(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黑色笔工整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掘。
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
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
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
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
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
“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
澄清、净洁、虚空,均可曰“清”。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依贵清真。
”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
所谓“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
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
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
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
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第16套真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桑葚(shèn)伶俜(pīnɡ)垝(kuǐ)垣夙兴夜寐(sù)B . 蕈菌(xùn)荫庇(yìn)便言(pián)匪我愆(qiān)期C . 管弦(xián)踯(chí)躅罹(lí)难游目骋(chénɡ)怀D . 一椽(chuán)敛裾(jù)癸(kuí)丑否极泰来(pǐ)2. 选出下列字形正确的一项A . 袅娜镶边垝垣义愤填膺B . 斑驳训鸽凋零婆娑起舞C . 淅沥桑葚明月明月铛D . 蒲苇玳瑁鸳鸯夜槌而出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近日,81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一奖项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B . 孙家栋院士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五大系统的特点,如数家珍,他特别强调这五大系统处处是“中国制造”的。
C . 很多90后的青年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D . 元旦前夕,二十多位书画高手在省书画院组织的“壬辰龙年迎新书画大赛”上欢聚一堂,舞文弄墨,一展风采。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B . 携带两颗间谍卫星的日本H2—A型火箭在日本种子岛太空基地发射升空,但火箭在升空后不久即失去控制,地面控制人员不得不下达指令让火箭自行引爆。
C . 据专家介绍,出血热的发病区域集中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而城市居民染上此病主要是因为在野外、草地或者其他潮湿的地方接触螨虫所致。
D . 首次载人航天飞机的圆满成功,进一步激发了中华民族开创美好未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情,必将带动和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川省绵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高中2016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 D(A.埋怨mán B.发酵.j.iào C.提纲挈.领qiâ)2. B(A.记忆犹新C.洋溢D.人事沧桑)3. A(乔迁之喜,原意是“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
”后来古人用来做祝贺用语,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捶胸顿足,用拳敲打胸部,跺着双脚;形容非常悲痛与懊悔的样子;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意兴索然,索然,全无、空尽之意,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
)4. C(A.两主争锋,前面的主语是“我们”,后面又出现主语“传统文化与热点时事”,在“传统文化”之前加“对”;B.滥用介词,“批准……被列入……名录”,去掉“被”;D.语序不当,并列短语的语序不当,可改为“这足以破坏生物的免疫系统,让动物失明,甚至是杀死很多生物。
”)5. A6. D (“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是大卫的姨婆教导大卫的话。
)二、(6分,每小题2分)7. B(益:增加、增派)8. B(代词,这个计策/代词,这把匕首 B 连词,表承接 C 介词,表原因,因为D介词,表被动)9. D(保宁初,为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
上册思温女为后,加尚书令,封魏王。
)第Ⅱ卷(共82分)三、(21分)10.(6分)①不如按兵不动来疲劳周国的军队(或:来让周国的军队疲劳),(之后)再跟踪并攻击他们,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3分。
划线处、大意各1分)②萧思温因为边防失利,害怕朝廷治自己的罪,(于是)上书请求皇帝亲自率军出征。
(3分。
划线处、大意各1分)11.(3分)①通晓经史典籍;②拘泥于小节或注重个人仪表(握笄修边幅);③军事才能平庸(僚佐皆言非将帅才);④善于把握时机(表请亲征、立景宗)(3分。
每点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12.(6分)(1)“微根才出浪”:“微”极言荷花梗干细小,意为花梗才刚刚伸出水面;“短干未摇风”写出梗干之短,甚至连风亦不能使它摇动;这两句诗通过对荷花初出水面的细节描写极显荷之“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卷一、话言文字运用(14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惊骇/放涎无礼两颊./汗流浃.背方兴术艾./自怨自艾.B.敕造/驽马铅刀门框./夺眶.而出怏怏..大国..不乐/泱浃C.雾霭/震聋发聩巷.道/街谈巷.议星火燎.原/烟熏火燎.D.宣泄/鼓乐喧天哺.育/惊魂甫.定日积月累./果实累.累D(加点字分别渎作“bǔ/fǔ”“lěi/léi”。
,A字形有误,应写作“放诞无礼”。
B.“门框/夺眶而Ⅲ”,两词中加点字读音相同,均读作“kuàng ”。
C字形有误,应写怍“振聋发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纽是(3分) ( )④索科洛夫17岁时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时参加了红军,1 922午的大饥荒夺去了他父母的性命。
②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去闻才能明了。
③第一个肌肤微丰,……。
第二个削肩细腰,……。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
A. 爆发身临其境妆饰B. 暴发设身处地装饰C. 爆发设身处地装饰D. 暴发身临其境妆饰A(暴发vs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两词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有差异。
暴发:①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①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②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及力量、情绪等。
设身处地vS身临其境:前者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后者是亲自面临那种境地。
妆饰vs装饰:前者是“打扮”的意思,与“装束”同义;后者是“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专家预测,2017年的中国农村将是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16—17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题1(附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2)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全册。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
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
《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
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
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
“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
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
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墨香阅读和指尖浏览,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阅读方式的选择,更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即阅读场景的变革。
以前,人们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比如报纸杂志在办公室里阅读,书籍在家里的书房或者图书馆阅读,时间紧凑的上班族也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等等。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任何内容。
以往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阅读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都解除。
阅读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传统的知识载体——书籍上的图钉被网络撬开了,知识信息漂浮了起来,成为碎片化的存在。
网络放大了这些信息碎片,进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心态。
换句话说,面对海量信息,人们的信息焦虑症也更严重,时间不够用了,注意力也不够用了,读过的信息像手中的沙子一样,记不住、留不下。
海量信息缺乏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正是被很多人称为“阅读危机”的根本所在。
克服“阅读危机”,正确的方式不是在纸质书和电子阅读的选择中“有你没我”,而是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从而给人们提供系统性的认知。
传统的阅读在这方面显然是有优势的,但电子阅读也并非无可作为,可以通过构建虚拟的阅读空间,为人们提供崭新的阅读体验。
比如,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通过微信好友这一“装订方式”,把人群聚集起来,形成信息交互的空间,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16-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16-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卷面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规矩(ju)脸颊(jiá)钥匙(shi)应付(yìng)B.蜂拥(yǒng)入场券(juàn)铁轨(guǐ)负荷(hè)C.缝隙(xī)斑驳(bò)弥望(mí)叱咤风云(chà)D.潜意识(qiǎn)绶带(shóu)幽僻(bì)粗拙(zhuō)2.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拼博斑澜火炬流连忘返B.萧瑟混混沌沌蓊蓊郁郁斑驳C.流光溢彩按步就班宽洪大量荧火虫D.浑为一谈凑和无精打采不偏不倚3. 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坚甲利兵坚守阵地无坚不摧B. 兴办兴利除弊新兴C. 敢作敢为一分为二大有可为D. 逃亡流亡亡命4. 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完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 宽敞——狭窄犹豫——果断敏捷——迟钝B. 细心——马虎垂直——邪恶模糊——清楚C. 干燥——潮湿柔弱——强壮光滑——黑暗D. 简单——复杂招架——抵挡奉献——索取5. 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 丰富的知识瘦削的脸庞丰美的牧场巍峨的青山B. 美好的明天神秘的传说热辣的劲舞精准的投篮C. 精湛的艺术精致的未来热心的观众精彩的演出D. 素洁的莲花素朴的语言素雅的衣着素净的陈设6. 下列词语,全都是贬义的一项是()A. 削足适履为虎作伥罄竹难书无所不为B. 死得其所挑拨是非倚老卖老铤而走险C. 歪门邪道无所适从惊世骇俗明火执仗D. 自欺欺人执迷不悟前仆后继揠苗助长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让人联想起鲁迅B.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