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治疗思想探微
浅析中医的音乐疗法
浅析中医的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指病人处于特定的音乐环境,感受音乐的艺术意境,娱神悦性,宣调气血,以产生治病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华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
《史记》云:“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中医学理论在指导音乐疗法方面也颇有价值,值得探索和思考。
一、阴阳学说与音乐疗法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本原。
《易传·系辞上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即太一,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两仪,指天地,这里就指阴阳。
四象指春夏秋冬四季。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而重八卦就是六十四卦。
中医的传统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成为辨证施治的法则。
《内经》把阴阳的平衡看作心身健康的基础,阴阳失衡是病理的根源,治疗疾病,根本在于调衡,即调节阴阳使之平衡。
联系到音乐治疗,其原理也在于利用音乐调节机体的阴阳,使之平衡,于是机体得以康复。
例如,音乐治疗可以根据“泻其有余,补其不足”原则,让阳亢的患者,通过主动的音乐活动或听刺激型的音乐;而阴虚的患者透过被动的音乐活动主要是听安静型的音乐,来获得“阴阳平复”,从而恢复心身健康。
1/ 6二、五行学说与音乐疗法五行学说早在《内经》中就确立了它在祖国医学中的地位。
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一起,构成中医学的理论支架“阴阳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并且这五种物质之间关系是相生、相克的,也就是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是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
中国音乐追求的清、静、淡、远的意境,与中医学提倡顺应自然“恬惔虚无”的法则出一辙。
五行中的相生与五声中的相生有相似之处。
例如,如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探讨中医学说下的音乐治疗观
/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语文科
数学科
英语科
政治科
物理科
化学科
地理科
历史科
生物科
中考备战
高考备战
高考试题
中考试题
教学论文
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探讨中医学说下的音乐治疗观
一、中医学说的音乐养生理念1.中医阴阳学说与音乐养生音乐养生,换句话说,实际上就是中医学说中,提前祛除可能致病的诸多因素,或对已有病症,通过参加音乐活动、聆听音乐等缓解或帮助恢复正常(或部份阻断致病因素),通过心理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病人躯体上的症状。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它始终贯穿在中医临床实践的整个过程之中。在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阴阳是用以表达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正反两方面属性之间既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内经》把阴阳的平衡看作是身心健康的基础。人体的阴和阳具有相互对立、相互制约、互根互用、相互消长的特性,而且通过这些特性维持阴阳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平衡才能使人的“气”升降、出入正常,才能使人的肌体和心理达到平衡。音乐的进行和发展也可以用阴阳变化的规律来阐述,比如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快慢、疏密等的变化。运用音乐进行和发展中的阴阳变化、平衡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养生的目的,使人体阴阳时常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就应针对其阴阳的偏胜或偏衰,选择不同的音乐进行调理,以恢复其身心的健康。如,应该让阳亢者选择安静型音乐听;让阴虚者听刺激型音乐或让其主动参加气氛活跃的音乐活动,如听《旱天雷》、《丰收锣鼓》、《战马奔腾》、《奔驰在千里草原上》、《步步高》、《狂欢》以及多参加唱红歌比赛、多欣赏交响音乐会;而对阴阳偏衰者则可以选择听一些抒情、优美、柔和又略具激情的音乐作品;如听《彩云追月》、《翻身的日子》、《北京颂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对阳虚且寒者则选用活跃、欢快、激情振奋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如听《春节序曲》、《阳光照跃在塔什库尔干》、《真的爱你》、《祝酒歌》、等。同时音乐作品的选择也要注意因人因气候适当调整,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2.中医五行学说与音乐养生中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也与音乐养生有密切关系。五行最初指“五材”,即木、火、土、金、水,古人用其特性来归纳自然界的的事物以及说明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并总结出五行学说。而且以五行特性将人体中的器官及体内所有宏观微观的变化机理都进行分类,其原理跟自然界五行相通。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的关系常常被运用到临床的治疗、保健、养生上,如“培土生金法”即肺虚补脾“、滋水涵木法”是肝阴需补肾阴等。中国古代就已经将音乐与五行联系起来,要获得较好的养生效果,就应该根据五行学说选用适当的音乐。中国的五声音阶由宫、商、角、徵、羽五音构成。木、火、土、金、水与五音对应。其间的关系与五行的相生、相克相对应;如五音中,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就是与五行对应的相生关系;而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商、角属金、木,徵、羽属火、水,均为大二度,系不协和音程,这样的音程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属相克。《黄帝内经》中更是运用五行规律和角、徵、宫、商、羽五音对不同病症进行治疗,按患者对不同音调、音量、节奏、旋律产生的不同情志反应以及所对应的五脏,创立了“五音疗法”,即“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古人有语:“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旺,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优郁,助人入眠;徽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一般情况下,宫调式和徽调式属于色彩明亮的调式音乐,有让人欢乐、激励的效果,具有健脾养心的作用;羽调式和角调式则属于色彩较暗淡的音乐,给人舒缓、平和之感,有补肾、舒肝的作用,商调式则介于两者之间,可以使人欣慰而具有清肺的作用。3.七情与音乐养生在中医理论中,情志因素被认为是影响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因而情志变化成为养生的关键。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它们在正常情况下起到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但七情之病起于脏,七情过激,必生拂郁,病从内起。七情和悦是健康长寿的根本,而学会“疏泄”则是七情和悦的关键。古代典籍有载:“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将五音各调与对应的精神效应进行归类,说明音乐的内蕴是以人的情感为轴心的,人的情感变化受五音的精神效应影响:宫音让人温舒广大;商音让人方正好义;角音让人恻隐爱人;徵音让人乐善好施;羽音则让人整齐好礼。音乐养生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以情胜情来疏导情志,即利用一种情绪的音乐来使另一种偏胜的情绪得到渲泄。也就是使消极的情绪变得积极,使积极的情绪变得丰富和充实,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4.中医静神与音乐养生中医注重恬淡虚无,从某种角度来说即要求清静、安静和调、凝神敛思。静神理念同样贯穿在中医的养生理论中,其主张心神宜相对静,不妄动,用之有度,不用不动固属于静。“静则神藏,操则消亡。”强调静神使精气神内守而不散失,调畅精神,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荀子?乐论篇》曰:“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说明音乐具有直接、迅速、深刻影响人的情志的特性。而《吕氏春秋》也记载:“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反映了音乐的需要是人的共性。通常情况下,用于静神养生的音乐,宜选择曲调节奏流畅舒缓、和声简单和音色典雅的乐曲,而且播放音量宜轻柔,此类音乐会让听的人自然沉浸在音乐美的境界中,这就满足了内心泰然的需要,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二、中医学说下的音乐养生理念之核心1.在大自然中感悟身心统一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之一,指的是人自身为一有机整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可以归结为人的身心统一和天人合一,而这一理论核心同样适用于音乐养生。古有云“音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意指音乐由人心而生,人心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正是由于人的身心对大自然的感悟才产生了音乐。天人合一的观点是指人的健康和大自然是相互联系的,而身心合一则主要指人的生理和心理是分不开的。人与自然的互根性和统一性,决定了音乐具有调整情志而健体养生的作用,即调节人心神的作用。2.迟以气用,远以神行环境的选择对音乐治疗的效果也是个关键的因素,音乐配合环境对心境的变化更加明显。“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自释”,欧阳修这一描述体现了优美环境对音乐治疗的重要性,情境的合理设计才能使人与音乐水乳交融。现代音乐养生强调环境和色彩的选择,不同意境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使其如临其境,才能使音乐与治疗对象的身心交融。明代古琴大师徐上瀛提倡的“音与意合”,适用于音乐的欣赏、演奏、创作方面,也正是“迟以气用,远以神行”。音乐的养生作用可用“入人也深,化人也速”来形容,从中医的阴阳、五行、七情和静神理论与音乐养生的关系可以看出,音乐对情绪的调整作用是直接而强烈的。将中医学的音乐养生理论广泛运用到养生实践中,丰富养生的方法与方式,可以使养生效果更加理想。21世纪是至今中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时代。在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均经历深刻的变化,如生活节奏的加快、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心病还要心药治”,中医学说中的音乐疗法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不同的音乐可以防治不同的疾病,其特殊的疗效已逐渐得到重视,对其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音乐治疗的历史及发展
音乐治疗的历史及发展
音乐治疗的历史及发展
引言:
音乐治疗是一种利用音乐和其相关技术与艺术方法,帮助个体改善身心健康、促进情感表达和增进社交互动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音乐治疗的历史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发展。
1:古代音乐治疗的起源
1.1 古代文明对音乐的认识
1.2 古代文化中的音乐治疗实践
2:音乐治疗的科学化探索
2.1 19世纪医学对音乐的运用
2.2 音乐治疗理论的形成
2.3 专业化音乐治疗机构的建立
3:音乐治疗的应用领域
3.1 心理健康领域中的音乐治疗
3.1.1 应用于焦虑和抑郁症的音乐治疗
3.1.2 音乐治疗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应用
3.2 教育领域中的音乐治疗
3.2.1 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的音乐治疗
3.2.2 音乐治疗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3.3 医疗领域中的音乐治疗
3.3.1 音乐治疗在癌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3.3.2 应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音乐治疗
4:音乐治疗的效果评估与研究
4.1 音乐治疗效果评估方法
4.2 音乐治疗的临床研究成果
5:音乐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5.1 音乐治疗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情况
5.2 国内音乐治疗的现状
5.3 未来音乐治疗的发展趋势
附件:
本文档涉及到的附件资料请见附件文件夹。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版权:指对作品和表演者等享有独占性使用权的权利。
2:专利:指对新型技术、发明或设计等在一定期限内拥有独占权的权利。
3:商标:指对特定标识(例如名称、标志)在特定商品或服务中的使用享有专用权的权利。
传统中医价值取向音乐治疗研究述评
传统中医价值取向音乐治疗研究述评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传统中医,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与音乐治疗相关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为现代音乐治疗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生理和心理状态相互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声波的振动,能够通过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进而调节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音乐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论述,如“五音应五脏”的理论,指出宫、商、角、徵、羽五种音阶分别与脾、肺、肝、心、肾五脏相对应。
不同的音阶和音律能够对相应的脏腑产生调理作用,从而达到平衡人体阴阳、调和气血的目的。
从中医价值取向来看,音乐治疗注重的是整体的调理而非局部的症状缓解。
它强调通过音乐的力量来调整人体的身心平衡,以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
这种整体观念与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中医在治疗疾病时,不仅仅着眼于消除症状,更注重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
音乐治疗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与中医理念不谋而合,通过音乐的干预,促进人体整体的健康状态。
在传统中医的价值取向中,音乐治疗还注重因人而异的原则。
中医强调个体差异,认为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和心理状态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同样,在音乐治疗中,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音乐类型、节奏和旋律。
例如,对于性格急躁、情绪激动的患者,可以选择节奏缓慢、旋律平和的音乐来帮助其舒缓情绪;而对于精神萎靡、气血不足的患者,则可以选择节奏明快、旋律激昂的音乐来振奋精神。
此外,传统中医强调预防为主的思想,认为“上工治未病”。
音乐治疗在这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通过日常的音乐欣赏和参与音乐活动,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预防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发生。
这种预防性的应用,与中医倡导的养生理念相契合,为人们保持身心健康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老中医:解析“五音疗疾”理论
听古典音乐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最近巴西的一项新研究还发现,古典音乐能使降压药物更有效,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当人们承压时,听古典音乐可以降低心率,缓解压力。
高血压听古典音乐后,心率以及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做了此次研究。
测试中,古典音乐加强了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并减少了交感神经活动,而后者的活跃会加速心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中医家对音乐的治疗作用是早已肯定的。
《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的素问中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也言:“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这里的“心”是指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以及精神心理因素。
当心养好了,才能真正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中医的辅助疗法——音乐疗法,即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辅以音乐疗法,而使得“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黄帝内经》提出的五音理论认为,五音与天、地、身、心相联系,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同时,认为脏腑、情志都与五行生克规律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黄帝内经》记载:“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
中医即利用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用乐如用药同样的乐曲,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
当然,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
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中国古代“乐疗”思想
中国古代“乐疗”思想以音乐疗疾即“乐疗”。
“乐疗”一此由来已久,在中国古时就已有“乐疗”的思想,如《群经音辨》中所说:“乐,治也。
”《黄帝内经》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五音疗疾”。
《史记·乐书》云:“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晋代阮籍在《乐论》中也说:“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
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
”认为音乐是使人精神平和,身体康健的重要保证。
埃及在远古时代的古典著作中就称“音乐是灵魂之药”。
中国古典音乐,曲调温柔,音色平和,旋律优美动听,能使人忘却烦恼,从而开阔胸襟,促進身心健康。
中医对疾病的音乐疗法就是根据中国古典音乐中宫、商、角、征、羽五种音构成的音乐调式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進行治疗。
清代著名医家吴尚先云:“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
”古典音乐具有净化灵魂、升华情感的作用,对于校正人的异常行为,有着药物无法替代的神奇功用,可谓一剂养生疗疾的“良方”。
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在《书梅圣俞稿后》中云:“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气相接,故其疾徐奋动以感于心,欢欣恻伦可以察于声”。
他在《国学试策三道》中还说:“盖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
欧阳修本人就曾经历过几个以乐疗疾的医案,并被记录于《欧阳修集》中。
医案一、“吾尝有幽忧之疾,而闲居不能治也。
既而学琴于孙友道滋,受宫音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体也。
”所谓“幽忧”,即是过度忧劳。
悠扬的琴韵,竟然在不知不觉之中治好了欧阳修的“幽忧之疾”。
医案二、“昨因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唯数运动以导气之滞者,谓唯弹琴为可。
”欧阳修因为写诗编史,劳累过度,患了手指拘挛之疾,医生告诉他用弹琴抚弦的疗法,试之果效。
医案三、欧阳修的朋友杨置,由于屡试不第,抑郁成疾,整日借酒消愁。
欧阳修闻后,送给他一张琴,并写了篇热情洋溢的《送杨置序》,告诉他用药物治疗不如以琴曲来寄托情怀和排遣忧思,并以自己的親身经历宽慰杨置:“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
"中和"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音乐治疗略探
j 对 老 师 也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矗
j
化束缚 为舒展 、化 “ 交通T - 势 ” 为情 节需 要 、
j 化 唱 歌 为 唱 剧 以 及 化 单 一 为 多 样 这 几 点 是 相 辅 相
音 者 ,君 子 之 所 养 义 也 。 ” 这 里 明 确 指 出 音 乐 可 以 用 来 动 荡 血 脉 ,流 通 精 神 ,且 调 和 人 心 ,涉 及 到 音
乐 对 于 人 的 生 理 、心 理 的 影 响 以 及 对 于 人 品 德 培 养
[ 3 3吕艺生. 再论音乐剧整合性人才 的培养[ Z ] . 北京:北京舞蹈学院. [ 4 ]张立军. 音乐剧 舞蹈的教 学与研 究[ Z ] . 北 京:北 京舞蹈 学院. [ 5 ]刘健.音乐剧 音乐的最主要元素和 常见的问题[ Z ] . 北 京:中央 音乐 学院. [ 6 ]李雄辉. 音乐剧教学 的特殊性[ Z ] . 北京 :中央戏剧学院. [ 7 ]袁禾. 中国舞蹈 [ H ]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1 9 9 9 . [ 8 ]黄定字. 音乐剧概论[ M ] .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 0 0 3 . [ 9 ]居 其宏. 新 中国音乐史[ H ] . 长沙:湖南美术 出版 社. 2 0 0 2 :l 1 . [ 1 O ]余丹红. 音乐剧创作漫论 ] . 上海: 歌剧艺术, 1 9 8 8 , ( 2 、3 ) . [ 1 1 ]余秋雨. 音乐 剧创作 漫谈[ J ] . 上海: 歌 剧艺术, l 9 8 8 , ( 5 ) . [ 1 2 ]慕羽. 西方音乐剧[ H ] . 上海 :上海音乐 出版社 ,2 0 0 4:9 . [ 1 3 ] 居其 宏. 朝 阳艺术 与朝 阳产 业 :音乐剧 在 中国的命 运[ H ] . 北 京:中央音乐学院 出版社 ,2 0 0 6 . [ 1 4 ]马修怀特. 如何制作音乐剧[ M ] . 上海 :上海音乐 出版 社,2 0 1 6 . [ 1 5 ] 智艳 ,张强 ,钱 庆利 . 中国歌剧 音乐剧 演 出历 史与现状 研 究
探讨中医学说下的音乐治疗观
探讨中医学说下的音乐治疗观中医学说中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而音乐作为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元素,在中医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医学家认为音乐能够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调和心气、助眠安神等多种生理和心理效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首先,从中医视角出发,人体的五脏六腑各有对应的音乐频率。
比如,肝对应的音乐频率为F调,脾对应的音乐频率为C调,肺对应的音乐频率为G调等。
通过听取相应的音乐,能够调和五脏六腑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健康。
此外,在应用中医药物治疗时,结合音乐也能够提高疗效。
例如,听一些舒缓安静的音乐,能够在服用中药时促进药效,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其次,中医学强调心理和身体的相互关系。
音乐作为一种能够影响人心理的艺术形式,在中医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医学家认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听取具有舒缓、安静、平和的音乐,能够缓解焦虑、疲惫、压力等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此外,在中医理论中,认为五音能够对应五种情绪,五种情绪与五脏有关。
如喜为心所主,怒为肝所主,思为脾所主,忧为肺所主,恐为肾所主。
因此,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听取相应的音乐,能够调整五脏六腑与情绪的关系,达到治疗作用。
最后,中医学强调人体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是天地之间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借鉴大自然中的声音和节奏,运用适当的音乐,能够增强人体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感。
而这种融合感又能够增强身体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和力,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
例如,水的流动声会使人感到宁静安逸,所以适当听取流水的声音能够对身体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
总之,中医学认为音乐治疗可以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在中医治疗中,应用音乐进行治疗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可以说,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望成为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黄帝内经》的音乐治疗模式、方法与技术探究
2021-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黄帝内经》的音乐治疗模式、方法与技术探究左志坚(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0)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将音乐与医学结合并加以论述的中医学专门文献,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治疗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框架。
本文运用其五行音乐治疗理论,结合音乐治疗临床,就中医音乐治疗的基本运用模式、方法与技术等问题进行初步总结和设想。
关键词:《黄帝内经》;五行音乐;治疗模式;治疗方法;治疗技术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21-0005-03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21.003一、引言《黄帝内经》(后文一律简称《内经》)是我国目前存世最早的一部中医学经典文献,被后人赞誉是“医之始祖”。
全书由《素问》与《灵枢》两个部分构成,奠定了中医学关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
尽管《内经》不是探究音乐治疗的专门文献,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将音乐与医学结合并加以论述的中医学专门文献。
它深刻阐明了音乐与人的健康之间十分密切的关系,明确指出可以通过音乐的手段与体验进行防病、治病、康复、养生。
它将音乐与阴阳五行说紧密联系在一起,将音乐引入祖国医学领域。
它详细阐述了五音与阴阳五行、五脏、五情、经络、人格体质、五运六气以及音乐材料与治疗的关系,探究了音乐治疗的基本原则、评估的重要意义与基本内容、音乐治疗的治病机理、情志致病的路径等,①初步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治疗的主要的、基础的理论与大致的框架。
关于《内经》的音乐治疗思想,不少前辈同仁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究。
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仍有必要对《内经》音乐治疗思想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总结。
因为《内经》是中国“医之始祖”,是中国医学之根本,更何况对《内经》音乐治疗思想及在它指导下的音乐治疗临床还有不少值得深究和开发的地方。
中国的音乐治疗发展史
-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指导老师:XXX
10
音乐治疗的应用领域
音乐治疗的应用领域
在临床医学方面,音乐治疗 被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 康复,如抑郁症、焦虑症、
自闭症、老年痴呆症等
在教育学方面,音乐治疗被 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如残
障儿童的教育和康复等
目前,中国的音乐治疗已经 在临床医学、心理学、教育 学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
用
在心理学方面,音乐治疗被 应用于心理辅导和治疗,如 婚姻问题、青少年成长等
1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礼乐思想"和道家的"大音希 声"理论对音乐治疗有着深远的影响
x
这些思想强调音乐与人的情感、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 为后来的音乐治疗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3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在隋唐时期,佛教和道 教盛行,音乐治疗也得
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 关于音乐治疗的文献和 理论,如《黄帝内经》 中的"五音疗疾"等
4
宋元时期
5
明清时期
6
现代时期
现代时期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音乐 治疗学的传入和国内音乐治 疗研究的深入,中国的音乐 治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音乐治疗已经 在临床医学、心理学、教育 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7
总结
总结
中国的音乐治疗发展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1
就已经有了音乐治疗的思想
在后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音乐治疗的理论和实践都得
2
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如今,中国的音乐治疗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认
《黄帝内经》里的音乐医疗思想
《黄帝内经》里的音乐医疗思想《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经典,其中涵盖了丰富的音乐医疗思想。
在整个书籍中,音乐得到了很高的重视,被赋予了重要的医疗功能。
下面将从“五音调五脏”、“音乐防病”、“音乐治疗疾病”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黄帝内经》的音乐医疗思想。
一、“五音调五脏”《黄帝内经》认为,五音包含了五个不同的声音,它们都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
这其中有金属的音色代表肺,可以发出哨音和洪亮的声音;有木的音色代表肝,可以发出高亢的声音和尖锐的声音;有火的音色代表心,可以发出热烈、明亮且刚烈的声音;有土的音色代表脾,可以发出中等频率并有节奏感的声音;有水的音色代表肾,可以发出低沉的声音和细节丰富的声音。
因此,五音调五脏,每个人体不同的音乐都可以产生不同的疗效。
二、音乐防病《黄帝内经》认为,不同的音乐会影响人体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音乐可以帮助舒缓精神,减轻疾病,增强免疫力。
同时,一些不良的音乐,如高音量和嘈杂的音乐,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人们应该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以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三、音乐治疗疾病《黄帝内经》提供了许多不同的音乐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在治疗头痛时,可以听一些低音频率的音乐、或者听一些慢节奏的音乐;在治疗失眠时,可以听如流水般的缓慢的音乐;在治疗血压高或情绪化不稳定时,可以听一些松弛的音乐等等。
另外,《黄帝内经》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按阴阳五音”和“针灸配合音乐治疗”等等。
《黄帝内经》中的音乐医疗思想是非常深入且科学的,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现代音乐治疗也有类似的理念,例如采用特定的音乐治疗患者心理压力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通过学习《黄帝内经》的音乐医疗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的运作方式,拥有更加科学的保健方法。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深深渗透于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
古代音乐教育理念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更强调了音乐对于思想情感的熏陶和修养的作用。
在古代音乐教育的实践中,注重培养综合素质,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情感和审美情趣,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音乐教育。
古代音乐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注重的不仅仅是音乐技能的培养,更加强调音乐对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
在古代音乐教育中,音乐被看作是一种对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和陶冶,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技能,更是为了借助音乐来提高情感修养、锤炼意志品质、陶冶心灵,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情感、有品位的人。
这种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古代音乐教育超越了音乐本身,成为了一种全面的人格教育。
古代音乐教育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古代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往往伴随着其他学科的学习。
古代音乐教育倡导综合性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
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更是为了成为一名综合素质高、能够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发展和成功的人才。
古代音乐教育注重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古代音乐教育强调音乐对情感和审美情趣的熏陶和培养。
古代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和沟通的媒介,能够影响人的情感、情绪和心态。
在古代音乐教育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音乐技能,更是通过音乐来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世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情感的人。
古代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更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形成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通过对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古代音乐教育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掀开音乐疗法的神秘之纱
掀开音乐疗法的神秘之纱
*养生导读:据《吕氏春秋古乐》所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
这一记载反映出相当于尧时的氏族公社末期,洪水为患,曾引起人们产生筋骨瑟缩之类的疾病。
而人们则用舞来活动肢体以治疗这类疾病。
可以推论,由于当时已有一些简单乐器产生,那么这种舞必然是在乐器的伴奏下进行的。
可以认为这是我国人民应用音乐和舞蹈治疗疾病的最早记载。
*音乐疗法,是指应用音乐艺术治疗疾病的方法。
相传伏羲氏作瑟,女娲作笙簧,创乐曲和弹奏法,制定乐律。
而应用音乐治疗疾病,早在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一些记载了。
到战国秦汉之际,一些医学家应用音乐疗法治疗疾病的经验可以说已经很丰富了。
《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篇中已有五音治疗疾病的记载。
所谓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种不同的音阶(大致分别相当现在的音乐简谱中的1、2、3、5、6)。
五音分别与五脏匹配,即:肝一角,心一徵,脾一宫,肺一商,肾一羽。
不同的音乐,对脏腑功能的亢奋或消退不一样。
音乐治疗的历史及展望
音乐治疗的历史及展望音乐,这一充满魅力与情感的艺术形式,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和慰藉,还具有神奇的治疗力量。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逐渐在医疗、心理和康复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让我们一同踏上音乐治疗的历史长河,探寻其发展的足迹,并展望它充满希望的未来。
音乐治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认识到音乐对情绪和身心的影响。
古埃及人则运用音乐来减轻分娩的痛苦。
在中国古代,音乐也被用于养生和治疗疾病,例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五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然而,现代音乐治疗的真正开端是在 20 世纪中叶。
二战期间,音乐被用于帮助受伤的士兵缓解身心痛苦,减轻战争带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一时期的实践为音乐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音乐治疗协会,标志着音乐治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发展。
此后,音乐治疗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人员发现,音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音乐能够调节人的情绪。
欢快的旋律可以让人心情愉悦,舒缓的音乐则能帮助减轻焦虑和压力。
例如,当我们感到紧张时,听一段柔和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往往能让我们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音乐还对人的生理机能产生作用。
它可以影响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理指标。
研究表明,听特定节奏的音乐可以使心跳和呼吸与之同步,从而达到放松身体的效果。
在认知方面,音乐有助于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可以激活大脑的某些区域,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
音乐治疗在儿童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对于患有自闭症、多动症等特殊需求的儿童,音乐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改善行为问题,并促进情感的表达和沟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治疗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常见的音乐治疗方法包括聆听法、演奏法、创作法等。
聆听法是让患者倾听特定的音乐,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解读古代的中医五音疗法
解读古代的中医五音疗法一、中医音乐疗法的起源1、远古中国音乐疗法的历史,可以从遥远的古代回溯到近代,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的研究发现一些图案中已有音乐舞蹈行为,并可以意会到其中的保健治疗意义。
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
《吕氏春秋·古乐篇》云:“昔陶唐之时……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
”原始歌舞实际就是一种音乐运动疗法,对舒解郁气、畅达筋脉、调理心身确有好处,而且容易普及施行。
2、春秋战国时代随着中华古代文明的全面发展,中国音乐保健治疗意识和方法也得到完善和发展,这以《乐记》音乐理论和《内经》的五音学说为集中代表,形成早期的中医音乐疗法的思想体系。
2.1 《乐记》《乐记》是我国最早、影响最大的音乐理论专著,为《礼记》的一个篇章,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
相传为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
汉成帝时,刘向校《礼记》辑得二十三篇,以十一篇编入《乐记》,这十一篇包括: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言、乐象、乐情、乐化、魏文侯篇、宾牟贾篇、师乙篇等。
《乐记》对音乐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把五音(角、徵、宫、商、羽)的理论确定下来,探讨音乐的原本;音乐的产生与欣赏;音乐对社会与个人作用,重视乐和礼的关系。
《乐记》云:“乐者乐也,琴瑟乐心;感物后动,审乐修德;乐以治心,血气以平。
”,从中可透视出音乐与心身调理的关系。
2.1 《黄帝内经》先秦时代的《黄帝内经》认为音乐与宇宙天地和人体气机密切相通的,把五音引入医学领域,不但与人体内脏、情志、人格相密切联系,而且可以用来表征天地时空的变化。
《灵枢·五音五味篇》有专章命题论述,把五音所属的人,从性质和部位上,分别说明它和脏腑阴阳经脉的密切关系,并指出在调治方面所应取的经脉。
同时又列举五谷、五畜、五果和五味,配合五色、五时对于调和五脏及经脉之气各有重要作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把五音阶中宫、商、角、徵、羽与人的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等生理、心理内容用五行学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详细地提出:“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其他 民族所 没 有 的特 殊性 。这 些 特 点便 是每个 民族对世界文化共 同宝库 的贡献 , 补 充 了它 、丰 富了它 ”。
参 考文献 :
[1序 口秀.哈尼族民歌选 云南民族出版社. 『2]蒋文媛.西 双版纳阿卡人 的音乐行为研究 lJl云南艺 术 学 院学报 .
]岳 炳 丽 .红河 哈 尼 族 彝族 民 间歌 曲 的育 人 功 能探 析
I l l■_ 氏j 枣_
中国(武汉科 技 大学艺 术治 疗研 究 中心
从 襄 高 妻 磊 精髓 ,体 现 了阴阳之 间的相互作用 、 相 互 制 约 、相 互 依 存 维 系 的动 态 平 衡
乐 治 疗 思 想 ,这 些 在 音 乐 养 生 、音 乐 关 系。作 为传 统 中 医理论 的核 心思 想 ,
音 乐 治 疗 研 究 与 发 展 具 有 积 极 的 现 实 的 强 弱 、 明 暗 、静 动 、快 慢 等 阴 阳 相
意 义
对 的 视 听 、感 知 、体 验 效 果 来 调 节 人
们 的身心 平衡 。
一 中 国古 代 养 生 取 向音 乐 治疗
《吕氏春 秋 ·大 乐》 中提 出 : “音 乐 之 所 由 来 远 矣 , 生 于 度 量 ,本 于 太 一 。 太 一 出 两 仪 , 两 仪 出 阴 阳 。 阴 阳
射形态 ,是本 民族生命 、灵魂和精神的一 种存在方式 ,是民族历史淋漓尽致 的显现 。 作为哈尼音乐 中具有本土特色的元素—— 哈 尼儿 歌 ,儿童 可 以在 歌 声 中体 会 祖 辈 留 下的历史文化 ,继承属 于本 民族 的民族精 神 ,并运用歌声来表达本 民族内心的美好 祝愿。不仅如此 ,哈尼儿歌还有着其他民 族 没有 的特 殊性 ,它 不 仅是 属 于 哈尼 本 民 族的财 富,也是补充与丰富世界文化宝库 的材料 。 “每个 民族不论大小 ,都有它 自 己的本质上的特点 、都有只属于该 民族而
自学 光.试 述 哈尼 族儿 歌 的审美 意 义『J1.
具 有 中 华 民族 的 传 统 音 乐 治 疗 思 想 , 的 产 生 是 顺 应 了世 问 万 物 阴 阳相 配 、
对 借 鉴 古 代 不 同 取 向音 乐 治 疗 思 想 开 静 动结 合 的发 展 规律 。古 代 原 始 朴 素
展 音 乐 治 疗 实 践 活 动 ,促 进 当代 民族 的 音乐 养 生思 想 ,正 是 运 用 音 乐 旋 律
应 互 相 调 剂 方 能组 成乐 曲 ,声 音 经 过 相 互 融 合 便 能 产 生 和谐 统 一 的听 觉 效 果 ,这 样 的 音 乐君 子 听之 就 会 心 平 气 和 , 从 而 达 到 道 德 高 尚 的 养 生 境 界 。 《史 记 ·乐 书》 中 “故音 乐 者 ,所 以动 荡血 脉 ,通 流精 神而 和 正心 也 ”,描 述 的就 是 音 乐 可 以平 衡 人 体 机 能 的 阴 阳 调 和 ,具 有 促 使人 体气 机 升 降 ,调 节 流 通 血 脉 和 使 人精 神平 和 的功 能 ,这 与 现 代 音 乐 治 疗 研 究 发 现 的 音 乐 对 人 所 产 生 的 物 理 影 响 相 一 致 。
(二 ) “六 字 诀 ” 的 声 音 养 生 思想 发源 于 先秦 时期 的 “六 字诀 ”,属 于 通 过 运 气 、 发 声 来 发 挥 其 养 生 功 效 的声 音 治 疗 方 法 , “六字 诀 ” 的基 本 养 生 思 想 形 成 于 两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在 隋 、唐 、 宋 、元 时 期 得 到 进 一 步 发 展 , 明 清 时 期 逐 渐 成 熟 , 至 今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推 广 。 “六 字 诀 ” 在 萌 芽 时 期 强 渊 以 发 “嘘 ” “吹 ” 两 音 ,再 加 上 “吹 啕 呼 吸 , 吐 故 纳 新 ” 来 行 气 ,调 节 人 的气 血 。发 展 到 了两 晋 南 北 朝 时期 , 著 名 的 养 生 家 陶 弘 景 将 “六 字 诀 ” 的 养 生 理 论 写 入 所 著 的 《养 性 延 命 录 》
中华 民 族 是 一 个 充 满 智 慧 的 民 族 , 早 在 上 古 时 期 人 们 就 已 经 意 识 到 音 乐 、 生 命 与 大 自然 之 间 的本 体 必 然 联 系 。 从 《太平 经》 《吕氏春 秋 ·大乐》 等古 籍 中可 以清 晰 地 看 到 古 人所 描 述 的音 乐 与 脏 腑 的 对 应 理 论 关 系 以 及 音 乐 养 生 在调 节身 心健康 方 面的实 践应 用 。
医 疗 、音 乐 心理 治疗 等 方 面 音 乐 治 疗 阴 阳 平 衡 论 是 保 持 人 的 身 心 健 康 的 基
应 用 思 想 ,为 维 护古 代 人 们 的身 心 健 本 原则 。在 《太 平 经》 中就 阐述 了音
康 发 挥 了 重 要作 用 。分 类 梳 理 、研 究 乐 养 生 与 阴 阳 平 衡 关 系 , 指 出 了 音 乐
(一 ) 音 乐 养 生 中 的 阴 阳平 衡 思 想 阴 阳 学 说 是 我 国 古 代 哲 学 思 想 的
变 化 ,一 上 一 下 , 和 而 成 章 。” 这 里 所 讲 到 的 “度 量 ” 就 是 指 的 音律 ,古 人 提 出 了 编 曲 时 必 须 要遵 循 的 阴 阳调 和 原则 。在 《左传 ·昭公二 十 年》 中记载 了春秋 时齐 国大夫晏 婴 对 音乐 的 评述 : “清 浊 ,大小 ,长短 ,疾 徐 ,哀 乐 ,刚 柔 ,迟 速 ,高 下 ,出 入 ,周疏 ,以相 济 也 。 君 子 听 之 ,以平 其 心 ,心平 德 和 。” 这 一 表 述 指 出 了 音 乐 通 过 两 极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