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夜雨诗意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1
夜雨诗意
《夜雨诗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及体会作者颇具哲理的语言风格。
2.通过精读、略读、跳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品味作者的语言特色;3.在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感悟。
【学习重点】学习目标3【学习难点】学习目标4、【教学时数】1课时预习导学: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纂集zuǎn 蹒跚pán shān 魅力mèi 惆怅chóu chànɡ羁绊jī b àn蕴藉jiè喧嚣xiāo 逼仄zè炮制páo涟漪lián yī熨帖yù憬jǐng悟斫zhuó折蕴藉:含蓄而不显露。
喧嚣:叫嚷、喧闹。
逼仄:(地方)狭窄。
熨帖:妥帖舒服。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怜惜自己。
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改弦易辙:变更曲调,改变道路。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学习过程】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一)预习交流展示(二)目标展示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激情导入,走进作者。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考考你们。
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他是谁?1.他是诗人、学者、散文家;他的散文情感真挚、构思缜密;散文中脍炙人口的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2.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生于内地,中年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他的作品有:诗歌《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
3.他是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家、学者;他深度研究考察并阐释了大量中华文化的遗迹,创造了糅山川、风俗、人情、历史与主体评述于一炉的“文化大散文”的崭新文体开启一代文风;他考察了欧洲96座城市,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他多次做客“百家讲坛”解读创作体验;他连续三届担任青歌赛综合素质评委;他入股徐家汇身家过亿,是最具商业头脑的文人;他的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夜雨诗意教案(1)
八年级语文(上)教案夜雨诗意万泉初中吴晓教学目标:1、梳理行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
3、体会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感悟。
教学重、难点:重点:梳理行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流程:一、导入出示夜晚课件,同时播放雨季纯音乐,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如果是夜晚窗外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你会联想到什么?(生自由发言)一提到雨,我们总会思绪纷飞,浮想联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夜雨诗意》,看看当代学者、散文家余秋雨,在夜雨中会有怎样的遐想?(板题及作者)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师: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请大家齐读目标。
三、落实基础四、合作探究五、交流展示1、分题(抽签)2、分组展示合作探究中的共性问题。
明确: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一)夜雨让人产生想象,让人产生思念,让人温馨。
(二)通过夜雨写出人,特别是游子的家园情结。
(三)夜雨的魅力在于消融一切张扬的东西。
(小结,板书:想象、温馨、思念;思乡、惆怅;消融张扬)2、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想想:作者在夜雨中联想到了哪些情景?有什么感受?情景:围炉闲谈、专心攻读、思念友人、挑灯作文……感受:宁静、温馨、思念3、读第7、8自然段回答:一般的旅行者在夜雨中有什么心境?文中提到的法显、玄奘等历史人物在夜雨中有什么壮举?作者由此感悟到了什么?(1)、想家、企望安逸、顾影自怜(2)、以最强的意志,冲出了夜雨的包围。
(3)、同样处在夜雨中,意志不同,产生的心境和后果也不同(意思对即可)4、读第12、13、14自然段思考:这些文字写出了夜雨有怎样的作用?作者由夜雨的魅力联想感悟到了人生、历史具有什么特点?(1)、浇熄野心、平抚狂躁、阻止争斗、破灭阴谋……改变了历史的步伐。
(2)、无数偶然中隐伏着必然,堂皇的必然中遍布着偶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比较探讨夜雨诗意学案北师大版
比较探讨夜雨诗意学习目标:一、了解余秋雨的生平及作品;二、把握重点词语,体味富有诗意的语言。
自学指导:1、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
代表作:《笛声何处》、《一个王朝的背影》、《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
2、积存字词(1)给加点的字注音:逼仄.()编纂.()熨.帖()憬.悟()刀斫.()羁.绊()敕.令()蕴藉.()(2)说明下列词语:顾影自怜:羁绊:3、品读课文并试探:⑴第4自然段中,为何说“夜雨中的想象又额外灵敏和胆怯”?⑵第14自然段中写道:“各类选择发端于一颗柔弱的心,这颗心不能不受到突发性情景的执意安排”,该如何明白得?⑶如何明白得“夜雨中,人一辈子和历史都在蹒跚”?收成平台:体味下列语句:一、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老是专门专注,专门遥远。
二、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坐谈,几乎都可不能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地熨贴;在夜雨中想念友人,想念到当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学也会变得滋润蕴藉。
阅读鉴赏:在那个地址,咱们显然碰着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
某种动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巨相伴随,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腕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
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本身毫无推拒之意。
去一趟四川巴不得能买到当天的飞机票,但家里挂的却是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蜀山行旅图”。
在灯光灿烂的现代都市街道上驾车遇雨,实在谈不上多少诗意,只有一次在国外一个海边,天色已晚,瓢泼大雨就像把咱们的车摔进了大瀑布的中心,替我驾车的女士完全认不得路了,一路忙乱地在水帘和夜幕间转悠,事后倒感觉有了点诗意,缘故或许正是碰着自然所给予的艰巨。
人类在与自然周旋的漫漫远程中,有时自然的暴力会把人完全吞没,如地震,如海啸,如泥石流,一时还很难从这些事端中提掏出美。
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寄北》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寄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激发创作灵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难点: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领悟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夜雨寄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诗人身处异乡,夜晚雨中思念远方的亲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诗人的情感。
2.诗歌解析(1)诗句解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两句诗是诗人回答友人的问候,诗人身处巴山,夜雨淅淅沥沥,涨满了秋池。
诗人以巴山夜雨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归期未定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诗是诗人对未来与友人重逢的美好憧憬。
诗人想象着与友人共剪西窗烛,畅谈巴山夜雨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
(2)情感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两种情感:一是对归期未定的无奈和思念,二是与友人重逢的美好憧憬。
诗人以巴山夜雨为背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3.艺术手法分析(1)借景抒情诗人以巴山夜雨为背景,将自己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使诗歌更具意境。
借景抒情是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善于运用。
(2)虚实结合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了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景象,虚写了与友人重逢的美好憧憬。
这种手法使诗歌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4.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感受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借景抒情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诗歌。
5.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夜雨寄北》。
(2)结合所学,尝试创作一首以“夜雨”为主题的诗歌。
(3)预习下一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解析诗句、分析情感、探讨艺术手法等方式,使同学们对《夜雨寄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复习教案内容预览:《下雨天,真好》《雷雨前》《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二. 教学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 生字长工chánɡ 魂牵梦萦yínɡ 熹微xī 慎思shèn 静谧mì相和hè咆哮páo xiào 龌龊wò chuò水门汀tīnɡ 瞥过piē 纂集zuǎn 蹒跚pán shān 魅力mèi 惆怅chóu chànɡ 羁绊jī bàn 蕴藉jiè喧嚣xiāo 逼仄zè炮制páo涟漪lián yī 薄荷bò滂沱tuó青霭ǎi 夜宿sù氤氲yūn 羯鼓jié一峰半壑hè寒濑lài 岑寂cén2. 词语启蒙:启发、开导儿童的智慧。
蒙,蒙昧无知。
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熹微:天光微弱的样子。
慎思:谨慎思考。
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
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
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静谧:安静。
相和:相互应和。
咆哮:人暴怒叫喊或江河水奔腾轰鸣。
龌龊:1. 器量局促;狭小。
2. 肮脏。
3. 卑鄙,丑恶。
水门汀:1. 英语的译音。
水泥,亦指混凝土。
2. 借指水门汀的路或地。
厉害:很,凶猛,猛烈。
瞥过:眼光掠过,匆匆一看。
诗韵:诗词用韵所依据的韵书。
宋以后通用《平水韵》﹐平﹑上﹑去﹑入四声共106韵。
这里指有美好的意境。
纂集:编撰汇集。
炮制:①用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方法将中草药原料加工成药物。
②制造;编造斑斓:灿烂多彩。
逼仄:(地方)狭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夜雨诗意教案北师大版1
夜雨诗意1教学目标1、把握“纂集、逼仄、熨帖、憬悟、斫折”等重点词语的读音;明白得“顾影自怜、改弦易辙、”等重要词语的含义;2、让学生明白得及体会作者颇具哲理的语言风格。
3.在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对人一辈子、对社会的独特感悟。
2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多数是农村儿童,加上乡下学生不太重视教育,因此学生基础良莠不齐,很不平稳。
学习适应一样,专门优良的学生很少,如认真预习,认真完成各类作业,认真温习,做念书笔记等学生较少。
有一小部份学生学习适应特差,如上课不发言,回家不预习,作业拖拖沓拉,乃至不完成,要教师再三催促才交作业。
3重点难点体味语言,体会作者对人一辈子、对社会的独特感悟4教学进程第一学时一、激情导入,走进作者。
同窗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考考你们。
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他是谁?1.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生于内地,中年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他的作品有:诗歌《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
2.他是今世文艺理论家、散文家、学者;他深度研究考察并阐释了大量中华文化的遗迹,制造了糅山川、风俗、人情、历史与主体评述于一炉的“文化大散文”的崭新文体开启一代文风;他考察了欧洲96座城市,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奉献;他多次做客“百家讲坛”解读创作体验;他持续三届担任青歌赛综合素养评委;他入股徐家汇身家过亿,是最具商业头脑的文人;他的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他是余秋雨(板书课题)二、展现目标,明确任务。
1.把握重要词语,明白得并体会作者颇具哲理的语言风格。
2.在朗诵中,体会作者对人一辈子、对社会的独特感悟。
3.在体会语言美的同时陶冶情操。
三、检查预习扫除障碍读准字音、明白得词意。
纂集zuǎn蹒跚pán shān 魅力mèi难过chóu chànɡ羁绊jī bàn蕴藉jiè喧嚣xiāo逼仄zè炮制páo涟漪lián yī熨帖yù憬jǐng悟斫zhuó折蕴藉:含蓄而不显露。
余秋雨《夜雨诗意》教案
余秋雨《夜雨诗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夜雨诗意》。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余秋雨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和意境。
(2)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夜雨的美妙和诗意,培养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2)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和运用。
3. 分析课文的主题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意象和哲理。
2. 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
2. 准备生字词卡片。
3. 准备相关资料,介绍余秋雨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夜雨诗意》的意境。
(2)引导学生思考:你对夜雨有什么印象?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讲解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
(2)举例说明生字词在课文中的运用,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4.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把握主题和意境。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和抒发,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欣赏散文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美。
(2)学生举例说明并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意境,强调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2)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激发对写作的兴趣。
7. 布置作业(1)让学生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夜雨的作文,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夜雨寄北》教案 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湖南益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夜雨寄北》教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益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夜雨寄北》教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益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夜雨寄北》教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妻子。
所以也叫《夜雨寄内》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
一说是友人。
3、问:询问。
4、归期:回归的日期。
5、未有期:意思是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日子。
未,没。
6、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四川东部一带的山,巴蜀之地)7、夜雨:晚上下雨.8、涨秋池:秋雨使池塘注满了水.涨,水位升高.9、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10、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
西窗,西窗之下。
这里指亲友聚谈指所.烛:烛花。
11、却:副词。
还,再,且.表示小小的转折.12、话:谈论。
13、巴山夜雨时:意思指巴山夜雨时的心情。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何时你我重新聚首, 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诗文赏析1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余秋雨《夜雨诗意》教案
余秋雨《夜雨诗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夜雨诗意》,使学生了解余秋雨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夜雨诗意》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增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分析《夜雨诗意》的文风特点和艺术手法。
2. 理解作者对夜雨的感悟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领悟《夜雨诗意》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 学会如何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夜雨诗意》原文、相关背景资料、教学多媒体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夜雨诗意》,了解作者余秋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余秋雨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1.2 学生分享预习《夜雨诗意》的感悟和疑问。
2. 自主学习2.1 学生默读《夜雨诗意》,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2.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夜雨诗意》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2 各组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点评、补充。
4. 深入解析4.1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夜雨诗意》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4.2 学生分享对夜雨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5. 情感共鸣5.1 学生朗诵《夜雨诗意》中的精彩片段。
5.2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表现。
6.2 学生谈收获和感悟。
7. 作业布置7.1 学生抄写《夜雨诗意》中的优美句子。
8. 课后反思8.1 教师反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8.2 学生反馈学习感受和意见。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曾经历或想象中的夜雨景象,以及夜雨给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夜雨故事,交流对生活的感悟。
七、名篇欣赏1. 教师推荐与《夜雨诗意》风格相近的其他散文作品,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
余秋雨《夜雨诗意》教案
余秋雨《夜雨诗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夜雨诗意》。
(2)理解《夜雨诗意》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3)分析《夜雨诗意》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夜雨诗意》。
(2)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夜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夜雨诗意》。
2. 理解《夜雨诗意》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夜雨诗意》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雨声,让学生感受雨的氛围。
(2)引导学生思考:雨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和联想?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夜雨诗意》,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夜雨诗意》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夜雨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夜雨诗意》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内涵。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夜雨诗意》。
2. 写一篇关于夜雨的作文,可以参考《夜雨诗意》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3. 推荐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夜雨诗意》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夜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夜雨诗意》的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夜雨诗意》的情况。
2. 学生对《夜雨诗意》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能力。
夜雨寄北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夜雨寄北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写给妻子的文学家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诗人转赠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出作者的孤寂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以下是整理的夜雨寄北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吸取与参考!《夜雨寄北》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为什么要剪“西窗烛”。
2. 能力目标:背诵全文,并扩写成第一段优美的文字。
3.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培养欣赏诗歌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设身当时的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设想:黑板,教科书,多媒体教室板书设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欣赏一段背景音乐《相思》引入情境二.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怀州河内人。
诗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有《李义山诗集》。
三.朗读结合注释,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老师范读一遍,找朗诵水平高的学生范读一遍,然后集体朗诵一遍。
四.重点串讲,深入情境,领会作者的境地。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巴山:在今四川省广元北。
②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赖草下共剪烛蕊。
③却话:重头谈起。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前者认为归化李商隐居留自贡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认为大夏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出彩。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对话体的诗。
诗前节省时间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老公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
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文学家心情。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界思念。
北师大版《夜雨诗意》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夜雨诗意》教案(一)文章主旨雨夜是让行走天涯的人更加想家,雨夜是让有着雄才伟略的人更加学会思考。
说站在窗前看着雨,其实看不远,又似乎看见很远。
玻璃上起了雾气,用手指去划,慢慢地写来写去,就写出了思念。
雨夜,更加让人觉得在家里有多么的温暖。
“哪怕是夜,哪怕是雨,也默默地在历史中占据着地位……”多么富有哲理与诗意的句子!《夜雨诗意》,一个富有诗意的题目,作者是一位具有良好的中西方文化素养的当代名作家,正是因为他那与题目一样富有诗意的文章,面世不久即风靡整个华人世界,历十年而不衰。
《夜雨诗意》就是其中一篇优秀的散文。
(二)重点语句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
解析余秋雨在《夜雨诗意》中用生命的诗意缠绵着夜雨的声响:“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
”专注的神情目睹着闪亮的雨点,而遥远的想象敲打着雨样的心灵,把一切黑夜里的寂寞和孤独碾碎,抛入深邃的夜空,任由时空吞并。
雨,没有笑容,没有色彩,也没有张扬。
所有的微笑,那只是生命的原色;所有的色彩,那只是生活的乐观;所有的张扬,那只是外物的肆掠。
(三)文章思路作者在诗册中翻出“夜雨”这一题目而引出文章,而由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而引出开篇话题。
文章分为三小篇,每篇讲的话题不尽相同,但作者将它们连接得天衣无缝,使文章浑然一体。
这篇文章讲的不是单纯的夜雨,也不是单纯的诗意,而是一种自然美。
(四)写作特点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家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
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
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
“任何壮举豪情都铺展不开,诗句就不能不走向朴实,走向自身,走向情感,李商隐著名的《夜雨寄北》堪称其中典范”。
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八年级夜雨诗意教学设计
八年级夜雨诗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学生能够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默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速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夜雨的诗意,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传达的对人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
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描写夜雨来表达诗意。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引导学生将对夜雨诗意的理解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感悟。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韵律美,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文章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夜雨的音频或视频)同学们,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夜雨诗意的文章,看看作者在这样的夜晚有着怎样的思绪和感悟。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整体感知请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写作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4、精读课文选取文中的重点段落,让学生进行精读。
教师提出问题,如:作者是如何描写夜雨的?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夜雨的诗意?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夜雨的诗意对你有什么启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6、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与夜雨有关的经历,并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雨诗意》教学设计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本文的字词。
3、整体感受“夜雨”中蕴涵的的诗意。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夜雨中的诗意。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和诗意的句子,理解夜雨对人生行旅的影响。
评价任务:1、朗读课文,根据文章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2、诗意朗读,品析作者的独特感悟。
3、精读课文,探究夜雨内涵及对人生行旅的影响。
4、拓展写作,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淅沥,冬雨迷蒙。
你是喜欢独自撑着伞在雨中漫步,还是喜欢在夜里倾听雨的精灵的轻歌曼舞?你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雨中的心情和故事呢?(生纷纷讲述自己的雨中故事,课堂气氛渐趋热烈)师过渡:听了刚才大家精彩的讲述,我们知道了雨不仅落在地上,有时更会落在人的心上。
引人遐想,勾人情思。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余秋雨的《夜雨诗意》,看看他笔下的夜雨诱发了他怎样动人的诗意呢?多媒体展示目标:(学生齐读)1、积累字词,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夜雨中的诗意。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和诗意的句子,理解夜雨对人生行旅的影响。
二、预习导学(一)走近作者余秋雨: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家、学者;他深度研究考察并阐释了大量中华文化的遗迹,创造了糅山川、风俗、人情、历史与主体评述于一炉的“文化大散文”的崭新文体,开启一代文风;他考察了欧洲96座城市,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他多次做客“百家讲坛”解读创作体验;他连续三届担任青歌赛综合素质评委;他入股徐家汇身家过亿,是最具商业头脑的文人;他的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二)检查预习扫除障碍(在书上原文中标划出来)1、读准字音纂.集蹒跚..蕴藉.喧嚣...羁绊..魅.力惆怅逼仄.炮.制涟漪..熨.帖斫.折2、理解词意蕴藉:喧嚣:逼仄:熨帖:顾影自怜:改弦易辙:(三)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用课文内容填空)(1)文章第一部分,作者对窗而立,铺开了夜雨中的想象,因此夜雨中的想象是_______和_______的。
(2)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说夜雨是旅行的大敌,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_______的感情。
(3)文章第三部分,由“旅行”联想到“________”,作者感慨,夜雨中,________________。
三、初读课文,发现“诗意”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从文本的具体语句,初步发现作者对夜雨产生的感悟。
1、结合文中三部分内容看看夜雨使作者分别产生了怎样独特的感悟?学生活动:边朗读课文边在文中标划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根据相关语句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明确:(1)雨夜让在家里的人倍感温暖。
(2)雨夜让行走天涯的人更加想家。
(3)雨夜还让有着雄才伟略的人学会思考2、诗意就是诗的意境,文章三个部分的“夜雨感悟”分别像哪一类的“诗”?(1)夜雨的思索。
----“自由诗”(2)由夜雨联想到了行旅。
----“乡愁诗”(3)从行旅联想到了“人生的行旅”-----“哲理诗”四、美文美读,读出“诗意”设计意图:以读为手段,以相互交流为方式,继续体会夜雨中的诗意,为感悟夜雨内涵作铺垫。
过渡:好的语言离不开朗读,本文不但语言优美,还富有诗意。
让我们捧起课本,走进余秋雨诗意的语言,诗意的人生。
荐读:A黯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热气呵成一片迷雾。
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
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渐沥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
此时此刻,天她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
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雾气,看见了窗子外层无数晶莹的雨滴。
B不知道历史学家有没有查过,有多少乌云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步伐。
将军舒眉了,谋士自侮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律平缓了。
3、朗读展示:找女同学读第一部分,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男生读第二部分,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最后我们齐读第三部分四、品读课文,探究“诗意”设计意图: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以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诗意的内涵。
学生活动:1、找出你认为具有诗意的一些语句,先在文中标划,再进行品析批注。
(每人至少找2-3处)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自由诗”、“乡愁诗”、“哲理诗”的深刻内涵。
(1)自由诗:夜雨让人自由的进行想象与思索学习方式:指名学生读课文第3、4自然段预设问题:①“夜雨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浑身湿透。
”但为什么“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②夜雨中,“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这句话矛盾吗,为什么?学生归纳:夜雨能使人心灵宁静,使人回归自我。
(2)乡愁诗:夜雨让行走天涯的人更加想家。
学习方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预设问题:一般旅行者在夜雨中有什么心境?作者推想那些求道者、旅行家、航海家在夜雨有什么壮举?提到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归纳:意志战胜惰怠。
不同的人,心境不同,选择不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
(3)哲理诗:夜雨让人联想到了人生和历史学习方式: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预设问题:①“人生的行旅”是一个大主题,作者借“夜雨”抒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怀?②在“人生的行旅”中,夜雨的魅力何在?③为什么说“夜雨”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步伐?④“无数偶然中隐伏着必然”,这里的“偶然”和“必然”分别指什么?学生归纳:①抒写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慨叹。
②夜雨的魅力:悄悄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步伐,扭转了杰出人物的生命历程。
③因为夜雨“浇熄过突起的野心”、“平抚过狂躁的胸襟”、“阻止过一触即发的争斗”、“斫折过壮丽的宏图、勇敢的进发、发烫的情怀”。
夜雨最能调节内心,而内心的变化常可扭转历史和人生。
④偶然:一个个雨夜,突发性情景。
必然:预定的走向也常常会扭转。
教师小结:夜雨激发了作者的想象,人生和历史都在蹒跚。
夜雨让弱者望而却步,让强者越发坚强,夜雨悄悄的改变者历史的步伐、生命的历程。
夜雨是富有诗意的。
五、迁移运用突破难点设计意图:结合《雨夜奇袭》的相关情节及课外了解的历史故事,进一步加深理解文中一些哲理性的语句,理解夜雨对人生行旅的重大影响。
师过渡:夜雨以它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每一个人,并影响着历史。
但文中还有一些哲理性很强的语句,大家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在这个单元比较阅读里有一篇课文《雨夜奇袭》,这是一个关于红军强渡乌江的故事。
试着用其中的相关情节,诠释本文颇具哲理性的语句,加深一下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这样的事例其实很多,大家能不能回忆一下,有哪些你所了解的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故事或历史故事,诗词歌赋…形式多样,只要可以诠释文中含有哲理性的语句即可。
学生活动:1、“无数偶然中隐伏着必然,换言之,堂皇的必然中遍布着偶然。
人生长途延伸到一个偶然性的境遇,预定的走向也常常会扭转。
”——可以用《雨夜奇袭》的故事诠释:“坏天气是突发情景,是偶然。
但红军不怕艰辛的英勇无畏精神,最善于从困难中出奇制胜。
雨夜恰恰变成了掩护红军渡江的好条件,最后取得渡乌江的胜利又是必然的”。
敌军拥有坚固的堡垒,险要的地势,充足的时间,守不住乌江是偶然的,但敌军的安逸、懈怠、柔弱又是敌军失败的必然。
2、“不知道历史学家有没有查过,有多少乌云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步伐。
”——可以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历史故事诠释,雨夜揭竿而起,改变了历史的步伐。
……结束语:《诗经采薇》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场雨,从两千多年前下起,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不停的下着,下着,诗人骚客的情思,也永远的水汽氤氲,潮湿濡润……希望大家在夜雨的诗意中,去领略自己人生的精彩。
作业布置:(二选一)1.仿例句的手法写一段话。
例句:“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闲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藉。
”2.你淋过雨吗?在雨中笑过、哭过吗?喜欢独自撑着伞在雨中漫步,还是喜欢在夜里倾听雨的精灵的轻歌曼舞?你不想讲讲在雨中的心情和故事吗?以“雨中的故事”为话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话。
附:板书联想感悟①夜雨遐想心灵宁静②夜雨旅人意志战胜惰怠③夜雨魅力人生和历史都在蹒跚教学反思:余秋雨创造了糅山川、风俗、人情、历史与主体评述于一炉的“文化大散文”,《夜雨诗意》也不例外,这篇文章较难理解,所以这节课我尝试了如何“深文浅教”。
我从初中生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特点出发,把这篇散文所抒发的情感只解读为“夜雨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只要你去用心品味,就会发现它的美,它的独特”。
通过五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
散文阅读教学与散文家写作散文一样,都是在特定时空里,针对特定的文本,展开心灵,展开思考,展开语言,饱含了个性精神。
因此,课堂教学也必须尊重学生,尊重教学环境。
一切教学都只是“可能”的教学。
如何确定散文教学的内容,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