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规律-----水循环(二)

合集下载

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2.2水圈与水循环(共52张ppt)

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2.2水圈与水循环(共52张ppt)
水圈与水循环
第 二 单 元 ·第 二 节
材料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影响。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
目录
CONTENTS
2
3
1
1
主体
主体
2
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
太阳辐射
2
描述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的特征,并思考其原因。
表层海水温度大致从 低纬向高纬递减
5
利用等温线确定洋流
洋流运动方向与等温线凸起方向一致
暖流
北半球
寒流
南半球
14℃
16℃
18℃ A
24℃ 22℃ 20℃ B
6
影响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读图思考:图示澳大利亚东西部
西
气候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大 利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6
影响海洋生物
4
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以温带海洋气候为主,降水丰富; 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汇入; 海域较为封闭,与高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5
图2-2-5 8月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分布
蒸发量与降水量 陆地径流 结冰与融冰 洋流
5
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表层海水密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增
温度
盐度
压力
径流
6
影响航行
①在不同的密度的海洋 上,同一艘船的吃水深 度不同。 ②海中断崖威胁潜艇安全
6
海水密度的迅速变化,对 声波有折射作用。 潜艇在此深度下范围以下 活动,不易被上部侦测到
6

高中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概念

高中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概念

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概念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的规律。

地理原理主要在于理解,是解决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针对地理事象“是什么(样)”,地理规律更多强调地理事象的表现,地理规律主要在于“应用”。

高考涉及的主要地理规律和原理一、我国太阳辐射能时空分布规律1、就时间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2、就空间而言,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大体上东南向西北递增。

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特别丰富。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高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地形地势、气候气象条件等方面。

二、地球运动的规律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2、地方时计算规律计算规律:东比西早(大),东加西减;相差1时区,相差1小时。

※日界线3、地球自转与晨昏线的关系规律A.晨昏线的概念及判读方法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线)。

在晨昏线西侧取一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如果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则是晨线,反之则是昏线。

B.晨昏线的规律及应用(晨昏线是解决地方时计算、昼夜长短、日照图综合判读等等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线索和突破口)①判断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逆向使用,已知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或昏线,判读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判断地方时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00,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0:00;与晨昏圈相切的纬度,如果出现极昼则切点(晨昏圈纬度最高点)所在经线为00:00,如果出现极夜则为12:00。

如右图A为00:00,B为12:00。

③判断节气或季节北极圈出现极昼(或者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夏至日);北极圈出现极夜(或者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晨昏圈和经线圈重合则为3月21日(春分日)或9月23日(秋分日)。

大气循环知识点总结高中

大气循环知识点总结高中

大气循环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是地球上各种气象活动的发生地,一般由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等层次组成。

1.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层的最下层,也是大气层中最厚的一层,其厚度约为10至15千米。

对流层中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不断减小。

在对流层中,地表上的太阳辐射使得一部分大气分子得到了充分的能量,引起空气的加热。

这样便形成了气体的对流运动。

在对流层中主要有暖气体升、冷气体沉、空气的水平运动等现象。

2. 平流层平流层是对流层之上的一层。

在平流层中,气温不再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反而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高层大气中的气流呈现出平缓的水平流动状态,所以被称为平流层。

平流层中也存在有大范围的气流活动,如热带气流、极地气流等。

3. 臭氧层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上,它是大气层中的一个特殊区域。

臭氧层中的臭氧分子很容易被紫外线分解,但是分子又能重新结合成臭氧。

因此,臭氧层能够吸收95%以上的紫外线。

这些都对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

4. 中间层中间层是臭氧层下和热层以上的一层大气。

在中间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5. 热层热层是大气层的最顶层,它也是大气层中的最热的一层。

热层的特点是其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突然上升。

这是因为太阳辐射使得热层的气体分子获得了大量的能量。

因此,在热层中,大气背离了地面,使得热量大量损失。

热层的气流呈现出极其复杂的状态,极其混乱。

二、大气循环的类型大气循环包括全球大气环流和局地大气环流两种类型。

全球大气循环是指地球上的大气从赤道到极地的整体运动规律;局地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局部区域范围内的大气气体流动规律。

1. 全球大气环流全球大气环流是指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的大气流动和交换规律,主要是由赤道至极地大气的垂直运动和纬度之间的水平风向运动组成。

主要有大尺度环流和小尺度环流两种类型。

大尺度环流主要包括风系、热带降雨带、温带气旋带、极地气旋带等。

热带降雨带是指纬度0°-30°之间的大气环流,以高温、高湿、多降雨为特点;温带气旋带是指纬度30°-60°之间的大气环流,以气压的高低差异为特点;极地气旋带是指地球极地地区的大气环流,以冰雪覆盖为特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中地理中的⾃然地理有地球与地图、⾃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然环境与⼈类活动等,这部分内容偏重于理解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录第⼀节冷热不均引起⼤⽓运动第⼆节⽓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系统第四节全球⽓候变化第⼆章地球上的⼤⽓第⼀节冷热不均引起⼤⽓运动⼀、⼤⽓的受热过程1. ⼤⽓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 ⼤⽓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受热过程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吸收或反射,⼤部分到达地⾯,并被地⾯吸收。

⑵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

⑶地⾯是近地⾯⼤⽓的主要、直接热源。

⼤⽓温室效应⼤⽓吸收地⾯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

①多云的阴天夜晚⽓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厚⼤⽓逆辐射强。

②⼗雾九晴:晴天夜晚⼤⽓逆辐射弱⽓温低空⽓中的⽔汽易凝结成雾滴。

③青藏⾼原光照强但热量不⾜的原因:青藏⾼原空⽓稀薄,⼤⽓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逆辐射弱⽓温低。

⼆、热⼒环流——地⾯冷热不均形成的空⽓环流1. 热⼒环流中温度和⽓压值的⽐较⽅法⑴温度:同⼀⽔平⾯上,盛⾏上升⽓流的近地⾯温度最⾼;同⼀地点垂直⽅向上海拔越⾼⽓温越低。

⑵⽓压值:同⼀⽔平⾯上看⾼低压;对同⼀地点垂直⽅向上海拔越⾼⽓压值越低,如下图温度由⾼到低是DCAB ,⽓压由⼤到⼩依次是 CDAB。

⑶等压⾯的变化规律:同⼀⽔平⾯,形成⾼压的地⽅等压⾯上凸,形成低压的地⽅等压⾯下凹。

2. ⼏种常见的热⼒环流实例城市热岛环流成因:⼈类活动释放⼤量废热导致城市的⽓温⾼于郊区意义:(1)有污染的⼯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污染物从近地⾯流向城市;(2)卫星城应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交叉污染。

2、水文循环2

2、水文循环2

水的表面张力 水的表面张力特别大,其他液体,除水银外,在 常温下表面张力都是比较小的。
水对一般固体(石蜡除外)的附着力大于内聚力,
故水能够很容易地湿润固体。
水的压缩率 水的压缩率很小,其体积压缩系数为4.7×10-5/1个 大气压
水几乎是不可压缩的
水文循环过程
自然界的水在太阳能和大气运动的驱动下,不断地从水面(江、河、湖、海 等)、陆面(土壤、岩石等)和植物的茎叶面,通过蒸发或散发,以水汽的形式 进入大气圈。 在适当的条件下,大气圈中的水汽可以凝结成水滴,小水滴合并成为大水滴,
当凝结的水滴大到能克服空气阻力时,就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
式降落到地球表面。 到达地球表面的降水,一部分在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地面 渗入地下;一部分则形成地面径流,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江、河、湖泊,再汇 入海洋;还有一部分通过蒸发和散发重新逸散到大气圈。 渗入地下的那部分水,或者成为土壤水,再经由蒸发和散发逸散到大气圈, 或者以地下水形式排入江、河、湖泊,再汇入海洋。
水文循环的作用和意义
自然界水文循环的存在,不仅是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可再生的根 本原因,而且是地球上生命生生不息,能千秋万代延续下去的 重要原因之一。 由太阳能驱动的水文循环导致了地球上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 分布不均匀,这不仅是地球上有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区别, 而且是有多水季节和少水季节、多水年和少水年区别,甚至是 地球上发生洪、涝、旱灾害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地球上具有 千姿百态自然景观的重要条件之一。 水文循环是自然界众多物质循环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水是良 好的溶剂,水流具有携带物质的能力,自然界有许多物质,如 泥沙、有机质和无机质均会以水作为载体,参与各种物质循环。
学科称为全球尺度水文学或大尺度水文学

第二章 水循环及径流形成

第二章  水循环及径流形成

自动记录降雨量,不需人为干预。方便、快捷。有三种类型:称重式、 自动记录降雨量,不需人为干预。方便、快捷。有三种类型:称重式、 虹吸式和翻斗式。 虹吸式和翻斗式。
3
雷达探测
利用云、 利用云、雨、雪等对雷达无线电波的反射现象来研究天气系统。 雪等对雷达无线电波的反射现象来研究天气系统。 不同形状的雷达回波反映不同性质的天气系统。 不同形状的雷达回波反映不同性质的天气系统。从而预测探测范围内 的降水量、强度及开始和终止时刻。 的降水量、强度及开始和终止时刻。
RSI
地下分水线
RGI
△W
RGO RSO
2.2
1
河流和流域
概念
河流(River) 一 河流(River)
河流可分为河源、 一定地质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河槽与在其中的水流。河流可分为河源、 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 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 2 河流长度(河长L 河流长度(河长L)
自河源沿河道至河口的长度,称河长, km计 自河源沿河道至河口的长度,称河长,以km计。 3 河流横断面 如图2 所示。 如图2-2所示。 4 水系及水系形态
(1)水系 (1)水系 由干流、 由干流、支流及流域内 水库、 水库、湖泊连成的一个庞大 系统,成为水系。 系统,成为水系。
(2)水系形态 (2)水系形态 羽毛状 扇形 平形状 混合形
图 2 | 3 水 系 示 意 图
4
河网密度
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度∑ 和流域面积F之比: 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度∑L和流域面积F之比:
4
气象卫星云图 将卫星云图资料结合气象模型,通过专家系统,进行降雨量预测。 将卫星云图资料结合气象模型,通过专家系统,进行降雨量预测。

降水特性描述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每日8时观测一次, 得日蒸发量;可计算月蒸发 量、年蒸发量。
蒸发器折算系数:K
二、土壤蒸发
1、土壤蒸发过程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土壤充分湿润,供水充足E接近最大蒸
发能力EM。
E EM
第二阶段:土壤水分减少Hale Waihona Puke 供水条件变差,E逐渐减小。
E W EM W田
第三阶段:水分运动十分缓慢,蒸发率很小。
三 、流域总蒸发 包括: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截留蒸发及 植物散发。
二、地球上的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原理: 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任一区域、任一时段进入 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 水量平衡方程:
I、O——给定时段内输入、输出该地区的总水量 △S——时段内区域蓄水量的变化量,可正可负。
以陆地作为研究范围水量平衡方程为: 以海洋为研究对象水量平衡方程为:
③填洼 ②下渗
①植物截留
R1 R2
R3
R4
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
总结: 1.产流过程: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
①降雨扣除损失后的雨量称为净雨,净雨和它形成 的径流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②净雨是径流的来源,而径流则是净雨汇流的结果; 净雨在降雨结束时就停止了,而径流却要延长很长时间。
地面净雨→地面径流 ③ 表层流净雨→表层流或壤中流 地面径流 总径流过程
3. 径流深(R):将径流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
水 层深度,mm。
R W 1000F
4.径流模数(M):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之比值,
L/(s·km2),洪峰流量模数,多年平均流量模数。
M Q F
5.径流系数(α):径流深与流域平均降雨量的比,
α<1。

第二章-水循环及径流形成过程

第二章-水循环及径流形成过程
蒸发量用相应于蒸发面的水层深度来度量,记为E, 以mm计。
水面蒸发观测资料较多,比较可靠,常是其他蒸发计 算的基础。
可能最大蒸发率或蒸发能力(EM): 在充分供水的条件下,某一蒸发面的蒸发量,即同
一气象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率。
3.5.1 水面蒸发 的观测
(1) 器测法
水文部门普遍采用 E601蒸发器。
3.5.3 气象卫星云图
气象卫星按其运行轨道分为极轨卫星和地球静止卫星。 目前地球静止卫星发回的高分辨数字云图资料有两 种:(1)可见光云图—其亮度反映云的反照率。反 照率强的云,云图亮度大,颜色白;否则,色调灰暗。 (2)红外云图—反映云顶的温度和高度,云层温度 越高,其高度越低,发出的红外辐射就越强。
每日8时至次日8时 降水量为当日降水量。
(2)自记式
虹吸式 分辨率:0.1mm 降雨强度适用范围: 0.01~4.0mm/min 记录纸上记录下来的雨 量曲线是?? 它既表示雨量大小, 又表示降雨过程的变 化情况。
翻斗式
由感应器和信号记录器组成。
雨水—翻斗一侧—接满 0.1mm—倾倒—接通电 路—记录器控制自记笔记 录雨量。 分辨率:0.1mm 降雨强度适用范围: 4.0mm/min以内
(4)气旋雨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大气旋涡。气流自四周向中心辐合后, 再转向高层,引起大规模的上升运动,水汽因动力冷却而致 雨,…。
在低纬度的海洋上形成的气旋,称为热带气旋。 我国气象部门对气旋的分类:按气旋地面中心最大风
速大小分。 低压区(位置不定、最大风力<8级) 热带低压(位置确定、最大风力<8级) 热带风暴(风力8-9级) 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 台风(>12级)
3.1 形式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运动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又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水在地理环境中具有三种变化的特性,因此在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

同时水也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为此,掌握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显得非常重要。

(一)水循环概念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二)水循环分类(1)分类一:大循环和小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

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2)分类二: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见图)。

二、水循环的列表分析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和作用意义(见下表)三、水循环的难点分析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是学习中的理解难点,主要为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

2.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目前人类主要通过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以改变水的空间分布);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

大气环境(二)

大气环境(二)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二)【考题默写】1.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标出相应纬度及风带的风向,写出气压带风带影响下气候的特点。

【复习目标】1.气候类型分布规律2.气候成因的分析3.气候特点【知识梳理】一.气候的分布规律1.大陆西岸气候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赤道低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中纬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大陆东岸气候季风影响:海陆热力差异——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热带季风气候3.大陆内部气候海路位置:深居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二.气候成因的分析1.气压带风带:大陆西岸气候多受气压带风带影响2.海陆热力差异: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多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3.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地形:高山地形阻挡气候带的延伸,如南美洲西岸气候南北狭长分布、非洲大陆赤道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我国青藏高原的高原气候5.海陆分布:陆地缺失使气候类型缺失,如南半球不存在温带季风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考题督查】从分布、成因、气候特点、自然带等方面比较我国三种季风气候的差异性【巩固练习】(2010·安庆模拟)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⑤洋流A.①③B.②④C.③⑤D.④⑤2.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①纬度较低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③受东南季风影响④受东南信风影响⑤受暖流影响⑥受寒流影响⑦位于迎风坡A.①②B.①③⑤⑦C.①④⑤⑦D.①④3.(2007·广东地理·T25·3分)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下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双选)()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D.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图1-2-37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水循环过程及原理

水循环过程及原理
它是陆面补水的主要形式。
• 内陆水循环
是指陆面水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 物蒸腾形成水汽,在高空冷凝形成降水,仍落到陆地上,从 而完成的水循环过程。
• 海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份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 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的过程。
Zuo Qiting
❖2.1.1.4 水循环周期
❖2.3.2.2 中尺度水循环研究
研究范围为200~2000km2,主要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植 被~水的可利用性~蒸散发~气候之间的关系,观测气象 和气候的变化,比较研究区域气候差异。利用大气环流模 式研究水循环对下垫面变化的响应,修正大气环流模式, 预测区域环境变化、区域开发对水循环的影响。
Zuo Qiting
e
(因空气或水的水平流动引起的能量净损失)。
Zuo Qiting
❖2.2.2.4 土壤—植被—大气界面的水热传输
土壤—植被—大气间的水热传输(Soil-VegetationAtmosphere Transfer, SVAT)问题是陆面过程研究的重点 之一。
SVAT目前发展到含有多个植被层的物理-化学-生物 联合模式,并对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进行了考虑。按其对 植被冠层的处理可分为单层模型、双层模型和多层模型。
能量输送保持了全球的能量平衡,它使得辐射的亏空 区不致于太冷,辐射的过剩区不致于太热,为生物提供了 一种适宜的生存环境。
Zuo Qiting
❖2.2.2.3 地表能量平衡一般方程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地表能量的收支平衡关系如下:
R n A e L E H G P o A d (2.2.1)
式中:R n 为净辐射,其值为到达地面的总辐射(包括短波辐射和长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中学地理学问点: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中学地理学问点: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积聚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2)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需留意岩石转换过程中作用的名称。

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二、地球表面形态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3.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详细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4.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2)外力作用与地貌流水作用侵蚀: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流水作用沉积:泥沙积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侵蚀:风蚀沟谷、风蚀凹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风力作用沉积:风沙积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积累等三、大气环境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汲取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汲取红外线,臭氧汲取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汲取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水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的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有兴趣的同学继续看下去1.定义定义1:水循环是指水由地球不同的地方透过吸收太阳带来的能量转变存在的模式到地球另一些地方,例如:地面的水份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汽。

而水在地球的存在模式包括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而地球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中、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水会透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表底下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

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定义2 :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定义3 :水循环是指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

2.主要作用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

水的总量约为1.4×1013 m3,其中96.5%在海洋中,约覆盖地球总面积的70%。

陆地上、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

水循环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水循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②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③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流失,而另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沉积往往要通过水循环来完成。

高三二轮复习-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高三二轮复习-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4.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评价思路
人类活动
植被破坏
修建水库保护湿地 跨流域调水 城市化
过量抽取地下水 大水漫灌
环节
蒸发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 降水 径流 地表径流 蒸发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
影响
植物蒸腾量减少,土壤和空气变干 减少 减少 增大 减少
增大,空气湿度变大 增多且稳定(调节气候) 季节变化减小(削峰补枯,调节径流)
水循环环节与水量平衡 ·主干精讲
水(2)循分环析抽环从节乌取与裕水尔地量河平成下衡为内·水预流测,河演至练会扎龙导湿地致面积地稳定面,乌下裕尔沉河、流域海降水水量、倒蒸发灌量数;量关人系类的变对化。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
0(22019河·高迅流考的江速补苏给向卷和)城特河市征不道透水汇面集是指,阻止河水分流下渗径到土流壤量的城变市人化工地幅面。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 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 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
水循环环节与水量平衡 · 主干精讲
5. 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2)负向影响 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 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 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
① 风向 ② 风速 ③ 海陆位置 ④ 地形起伏

水循环

水循环

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
源已成为当务之急,合理利用有 限的水资源。
陆 地 水
一、陆地水
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 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 所示: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 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列表 具体比较如下:
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陆地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降水
描述水循环的类型和过程:
水汽输送







降 水
蒸 发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2、维护全球水量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 断更新。 3、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并塑造地表形态
二、等 潜 水 位 线 判 读
1.定义: 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2.数值: 表示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 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潜水位海拔
3.疏密: 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
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
4.走向和弯曲: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
高山永久积雪、 冰川地区。我国西北 部高原山地
补给 类型
湖泊 水
水地 下水
(横向续表)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典型分布地区
普遍。我国长 白山天池和长江中 下游地区较典型
普遍。我国济 南小清河上游、西 南喀斯特地区

水文学——水循环

水文学——水循环

§2.3 蒸 发
蒸发的物理机制 影响蒸发的因素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是水由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亦是海洋 与陆地上的水返回大气的唯一途径。由于蒸发需要一定的热量, 因而蒸发不仅是水的交换过程,亦是热量的交换过程,是水和热 量的综合反映。
一、蒸发的物理机制
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 物散发等。不同类型的蒸发,其蒸发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现 分述如下:
5.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廉价、清洁的能源,是农业的命脉、 工业的血液和运输的大动脉,它与其它自然资源相比较主要不同点是水资源具有 再生性和可以永继利用的特点。
6.水循环与水文现象以及水文学科的发展
水循环是水文现象的根源,没有水循环就不会发生蒸发、降水、径流。研究 水循环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界水文现象的一把钥匙;是把握自然界各种水体的性质、 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研究引导了以往 水文学科的发展,指导水文学的未来,从宏观与微观双向尺度上,不断拓宽与加深 水文学科。
第二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
水循环概述 水量平衡 蒸发 水汽扩散与输送 降水 下渗 径流
§2.1 水循环概述
水循环基本过程 水循环的类型与层次 水体的更替周期 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
一、水循环基本过程
1、水循环基本过程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 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机理 第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水循环乃是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储存 和转化过程. 第二,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第三,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第四,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第五,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着某些物质一起 运动,这些物质不可能象水分那样,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所以通常意义上的 水文循环仅指水分循环,简称水循环。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水循环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上空海洋上空环节海水蒸发变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空中,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一部分在地面流动。

形成地表径流;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

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海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又降到海面意义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水循环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对内陆地区意义重大水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知识拓展】(1)三种水循环跨越领域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从参与水量看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2)百川入海属于地表径流;台风登陆属于水汽输送。

(3)长江是外流河,参与海陆间循环;塔里木河是内流河,参与陆地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更新陆地淡水资源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②进行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4.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①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必修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第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②能量转换: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④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水循环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水循环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水循环目前关于水是怎么来的有两种假说,一种认为水是地球自带的,被称为:自源说;另一种认为水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时送来的,被称为外源说。

自源说自源说认为,地球上的水在地球形成时就已经存在了。

我们知道,地球形成于大约45.5亿年前,在当时,太阳系内没有任何一个星球,而是一片直径长约2光年的星云物质。

我们知道,星云物质是恒星的摇篮,当这些星云物质引力坍塌之后,就会逐渐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小星球,在宇宙中,引力会不断将周围的星云物质拉向小星球,导致该星球质量越来越大,内部温度也越来越高,最终引发星球内部核聚变反应,这就是太阳。

而形成太阳的边角碎料,以同样的方式形成了太阳系内的其他星球,包括地球。

之所以地球没有成为恒星,是因为地球质量不够大,无法引发地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我们知道,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其中氢在宇宙中非常常见,而氧却极为罕见,但是在地球上氧元素的含量非常丰富。

这意味着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水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在地球刚形成时,地球温度非常高,导致水无法以液态的方式停留在地球表面,而是蒸发到了大气层中,由于引力的存在它们没有跑太远;还有一部分水以氢离子与羟基等形式和星云物质发生水化作用,被锁进了矿物质的晶格之中。

科学家们发现,在地幔层中的岩石晶格中有许多水,甚至比地球表面的液态水还要多。

其中蒸发到大气层中水,在地球逐渐降温之后,这些水蒸气才凝结成雨降落在地球表面,并持续了下了一场持续上百万年甚至千万年的大雨,形成了原始海洋。

外源说除了地球自带的水之外,科学家们还认为地球上的水有一部分是小行星撞击而来的。

在地球刚刚形成的3亿年里,地球轨道上仍旧有许多小行星等没有清理干净,这些小行星质量较小,在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时,会被拽入到地球,最终降落到地球表面。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中有许多星球都存在着水,甚至有许多星球含有液态水,早期的小行星中一定也含有大量的水。

这些小行星持续不断的撞击,为地球源源不断地运来了大量的水。

水文学原理(二水文循环)

水文学原理(二水文循环)

水的比热不仅比其他液体和固体为大,而且随温
度也呈奇异变化。
水的传热性 水的传热性比其他液体小。在20˚C时水的传热率 为0.5987J/( m · · s ˚C)
冰的传热率为2.261J/ (m · · s ˚C)
雪的传热率更小,当雪的密度等于0.1kg/L时为 0.093J /(m · · s ˚C)
沼泽等水体中的水。
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土壤和岩石孔隙、洞穴、溶穴中的水, 这里包括土壤水。
大气水主要是指悬浮于大气中的水汽,也包括以液态和固
态形式悬浮于大气中的水。 生物水是指含在生物体内的水分。
水文循环的范围、量及速度
范围:水文循环的范围为从地面以上约11km的
对流层顶到地面以下1-2km深处的广大空间。
水的密度 大部分液体的密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但 水的密度在4˚C时最大。 当水的温度从0˚C上升到4˚C时,水的密度反而随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水的密度异常还表现为0˚C的冰的密度比0˚C的液 态水的密度减小约10%。
水的冰点和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冻结温度为0˚C,沸点为 100˚C,与其他氢化物比较几乎都是偏高的。

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而陆地也向海洋输送水汽 (是双向交换),总的结果是水分以水汽形式由 海洋向陆地输送; 陆地以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形式向海洋输送; 上述二者是相等(平衡)的。

流域或区域水文循环
流域或区域水文循环实际上就是流域降雨径流形成过程。 降落到流域上的雨水,首先满足截留、填洼和下渗要求, 剩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汇入河网,流达流域出口断面。 截留最终耗于蒸发和散发,填洼的一部分将继续下渗,而 另一部分也耗于蒸发。
下渗到土壤中的水分,在满足土壤持水量需要后将形成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D
A
汛期:河水补给潜水 51 50
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51
50
枯水期、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 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 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3.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B )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和少雨期的河流径流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城市小区是减少渗水量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 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 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4.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A )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水循环
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包括内容:主要有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汛期、 结冰期、含沙量、有无凌汛等 (2)影响因素:
①流量: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的降水与蒸发关系
②流速:主要与流域内的地形条件有关
③汛期: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
④结冰期:主要与流域内气温的高低有关
⑤含沙量:主要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汛期或
【2015•新课标I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 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 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 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 等。 B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根据材料可知,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 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减 少暴雨后城市的内涝。
图4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D 1.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 B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 西北低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的长度、径流量和含
沙量情况。 河
流 甲
长度 (mm)
1090
多年平均径 流量(亿m3)
226
多年平均含 沙量(kg/m3)
61

丙 丁
541
441 3420
624
118 2709
0.14
4.6 0.16
(1)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2)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 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
• 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要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 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过多种生态化技术,构 建开发雨水系统,“呼吸”雨水;根治城市内涝 顽疾,不再出现“城中看海”的情况。 • 海绵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 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这意味 着城市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而是让雨水就 近被吸收,海绵城市建成后,降雨时能就地或就 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 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出 来加以利用。
【2015•新课标I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 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 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 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 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C )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
雨水通过高于绿地的道路两侧溢 流口 ,流入绿地和速渗井、集水 池。
植草沟、下沉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是海绵 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
海绵等突出问题。 2、改善生态环境。如通过植被、 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 可以明显增加城市“蓝”、“绿” 空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 人居环境。 3、为更多生物特别是水生植物 提供栖息地,增加城市生物的多 样性。
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
上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 A 15.四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左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种植土层 砂层 树皮覆盖层
砾石层
【2015•新课标I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 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 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 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 等。 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D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雨水花园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利于上层的雨水下渗,并把渗 下的雨水导出流走。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 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 达到此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