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创新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
《旅游学概论》说课稿
《旅游学概论》说课提纲系别:酒店管理系课程的整体设计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一)课程定位:1、基础性《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旅游及酒店业的入门课程。
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
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前位性一般情况下,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就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素养,从而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如《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是为培养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服务的。
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有:旅行社方向-—导游、计调、部门经理等;酒店方向-—旅游接待、酒店客房、餐饮、康乐等基层服务人员和领班、主管等初中级管理人员;旅游行政单位和其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岗位等。
学生通过对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及旅游业有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职业规划起到积极作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旅游学及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尤其旅游职业道德培养更需要随时随地,贯穿于每一堂课.教育学生从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做起,进而成为称职的旅游从业者。
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职业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2、具有采集使用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经验的能力。
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4、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调查旅游资源,并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5、能够进行旅游市场调查,并对旅游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柳旭来源:《丝路视野》2019年第16期摘要:《旅游学概论》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
本文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相互融通的路径,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
以单元教学的教学过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学概论教学实践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应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
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专业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承担着塑造人格和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
专业教学需要寻找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课程思政,就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贯穿教学全过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各学科、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部分。
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既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专业技能,也能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治学态度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在实践中转化为情感、态度和观念,坚定专业学习的目标和信心。
《旅游学概论》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应用研究
《旅游学概论》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应用研究《旅游学概论》是一门涉及到旅游概念、原理、规律、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课程。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更加重要的是要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旅游学概论》课程中挖掘和应用思政教育元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旅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旅游学概论》是一门强调实践的课程,旅游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它直接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互理解。
在旅游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更加重要的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感染他们的心灵。
在讲解旅游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旅游活动中,我们应当怎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旅游中应当如何维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这些问题都直接触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二、旅游与国家战略的联系在《旅游学概论》中,我们不仅要强调旅游产业的重要性,更加重要的是要将学生对于国家战略的认识融入到课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旅游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国家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发展目标、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举措等,让学生认识到旅游产业对于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民生改善以及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国家战略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旅游产业的热情和责任感,让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旅游与道德修养的培养在旅游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和环境,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旅游学概论》中,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旅游实践情景,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关爱环境,学会如何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刘琼英旅游学概论课程
刘琼英《旅游学概论》课程:深度解析与评价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旅游行业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在此背景下,对旅游学知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刘琼英教授的《旅游学概论》课程,作为众多旅游学子的必修课,其影响力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对刘琼英教授的《旅游学概论》课程进行深度解析和评价。
刘琼英教授在该课程中,不仅全面地介绍了旅游学的概念、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还深入地探讨了旅游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她以独特的视角,将旅游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旅游学世界。
课程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是该课程的显著特点。
刘教授在课程中不仅介绍了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引入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课程还涵盖了诸如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法规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旅游学知识体系。
刘琼英教授在课程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素养和教学水平。
她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使得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变得易于理解。
同时,刘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除了教学内容和方式外,刘琼英教授的教学态度也备受学生赞誉。
她始终保持着对学生的关心和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了学术的严谨和教师的关爱,也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然而,没有一门课程是完美的,《旅游学概论》课程也不例外。
在某些方面,该课程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例如,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反映最新的趋势和变化。
此外,虽然刘教授在课程中引入了大量实际案例,但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刘琼英教授的《旅游学概论》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注重实践的优秀课程。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程 设 置 现 状 和 存在 问题 进 行 了探 讨 , 并提 出 了建议 。
关键词 : 旅游管理专业 ; 本科课程 ; 课程设 置; 建议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7 O 2 1 ) 1 o 5 3 1 7—7 4 (O 0 0 —0 8—0
一
都 是 参 照 19 9 8年 教 育 部 普 通 高 校本 科 专 业 目录 中 对旅 游 管 理 专业 培 养 目标 的规定 而 设计 的 。 规 定 中 的培 养 该 目标 为 “ 养具 有 管理 、 济 、 培 经 民俗 文 化 、 律 和 旅 游 专 法 业 知 识 , 在 各 级 旅 游 行 政 管 理 部 门 、 游 企 业 从 事 管 能 旅 理 工 作 的 高级 专 门人 才 和具 备 进 一 步从 事 旅 游教 学 、 科 研 潜 力 的研 究 型 人 才 ” …,并 且 规 定 主 干 学科 为 工商 管
Toursm i Today
当 代 旅 ≈ 游 。 一 合地 域 特 色 , 法 满 足 学生 对 新 知 识 的学 习需 求 , 引 力 小 。 无 吸
位、 培养 目标有很 大的差距 , 而培养 出来 的旅游专 业人才 从 在知识结构 、 能力结构方 面难 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 岗位的任 职要求 。院校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 是服务操作 型人 才 、 基层 管理人 才 、 中高层 管理人 才 , 还是 理论研究 人 才 ) 目标定位并不 十分清楚 , , 课程设置针对性差。
I L 0 Y O UY i Y UJ O U aΒιβλιοθήκη f 旅 游 与 教 育 ☆ ☆
高旅 管专本课设 中在 问及议 校游 理业科程置存 的题 建
《旅游学概论》课程概述
《旅游学概论》课程概述一、课程简介《旅游学概论》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全面介绍旅游、旅游学、旅游业、旅游管理的相关理论体系。
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有关的旅游概念、基本知识及旅游学理论,使其能够以专业的眼光理解、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旅游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旅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旅游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旅游素养,为其他旅游理论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有能力对旅游及由于旅游活动而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有更本质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启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灵感。
二、课程概述《旅游学概论》是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对“旅游”这一综合现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主要介绍了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的概念及特点、旅游发展简史(古代、近代、现代);旅游业的三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概念及构成(旅行社、景区、交通等)、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国际、国内)和旅游业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对旅游形成总体认识,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该课程分析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现象,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旅游审美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设计本课程教学周为14周,共42学时,主要内容共分为六大部分来介绍,第一部分是课程的相关理论部分的概述,包括旅游学科的知识体系,追溯旅游的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旅游业的主观要素之一旅游者;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旅游业的载体旅游资源;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旅游业的各大要素包括旅游景区、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行社、娱乐等;第五部分介绍旅游组织的设立及作用以及旅游市场的相关内容。
第六部分介绍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环境及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1.课程的相关理论部分的概述本部分首先主要介绍旅游的定义,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旅游活动的类型以及旅游学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旅游学概论》说课稿
《旅游学概论》说课稿第一篇:《旅游学概论》说课稿《旅游学概论》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叫肖妮,来自工商系,我今天说的是《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从课程设置、课程资源、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考核评价、课程特色、课程不足及努力方向等7个方面来说这门课。
一、课程设置 1.课程概况旅游学概论是针对刚入大学校园的旅游管理专业新生而开设的,课时安排,48学时校内理论讲授,外加8学时周末认知实习课,旅游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教育部高校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专业11门必修课程之一;是国内知名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博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这是2015年硕士入学考试专业目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旅游的学科体系、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夯实基础。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理解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要素之间关系;熟悉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种类、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规律;理解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的各种影响。
能力目标:能够结合旅游者需求分析旅游市场状况,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正确的评价,能用旅游学基础知识分析某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素质目标:具备旅游从业人员所需的行业价值观念和认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旅游行业兴趣和愿景。
3.同步与后续课程《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最早开设的专业课之一,没有先修课程,同步课程有《会展概论》、《中国旅游地理》、《中外民俗》等,后续课程主要有《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
二、课程资源 1.教学课程资源教材,国内外相关的经典优秀教材主要有以下几本:国外教材: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教授克里斯# 库伯博士chris cooper(克里斯.库珀)编写的《essentials of tourism》旅游精要是欧美国家运用最广泛最具权威性的一本教材,它从全球的视角来介绍旅游的发展实践,书中案例来自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地旅游实例的精挑细选,案例精准生动。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材内容及体系建设研究
0 前 言
旅游 专 业 的课 程 设 置 中 , 游 学 概 论作 为 专 业 旅 基 础课 , 作用 在 于使 学 生 初 步建 立 旅 游 学 科 体 系 其 的基本 概念 和基 本 理 论 框 架 。 因此 , 有合 理 构 架 只 旅 游学概 论教 学 内容 , 能 为 学 生 学 习旅 游 专 业 课 才 程 奠定 良好 的基 础 。 同 时 , 游 学 概 论 也 是 近年 来 旅 随着旅 游专业 的兴 起 而 开 设 的 新课 程 , 内容 的设 其 置还 很不成 熟 , 要 不 断 优 化 和 完 善 。旅 游 学是 一 需 门涉 及面广 、 内容 丰富 、 系十 分庞 大 的综 合性 的边 体
( u huId s y eho g oai a ol e uz u G iag 5O o ) G i o n ut —Tcnl yVct nl lg ,G i o ,u n , 5 0 8 z r o o C e h y
Absr t I b e y i to uc ste c re tst ai n o tac : t r f nr d e h u r n iu t f”To rs Co s e t s, n x l r sa d a — i l o u m n p cu ”a d e p o e n na i lz ss me f z y v e .I t o wa d s me o i i n n t e c n tu t n o tra y t m. y e o u z iws tpus fr r o p n o so h o sr ci fmae ls se o i Ke y wor s: To rs Co s e t ”;mae as s se ;To im d ” u m n p cus i t r l y tm i urs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在课程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被解决。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1.1 缺乏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课程建设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来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课程。
然而,在许多学校中,教师缺乏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如参加培训、研讨会或定期交流经验等。
这使得许多教师无法跟上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影响了他们在课程建设中的水平。
1.2 课程内容过于单一一些学校在课程建设中过于侧重于基础学科,并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学科领域,如艺术、体育和创造性思维等。
这导致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发展不全面,缺乏对多样性学科的了解与兴趣。
1.3 缺乏与职场需求的对接现代社会对毕业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某些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与职场需求进行很好地对接。
这导致有些毕业生找工作时遇到困难,因为他们在学校所学的课程与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不符。
1.4 缺乏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许多地区的学校面临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例如,缺乏教科书、图书馆资源不足以及实验设备不齐全等情况。
此外,在数字化时代,缺乏对教师使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培训和支持也是一个问题。
二、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有一些对策可以采取来改善课程建设:2.1 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学校应该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为他们提供参加研讨会、培训班以及专业交流的机会。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趋势和方法,并与其他同行分享经验。
此外,还可以建立专业发展计划,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成长路径。
2.2 多元化课程内容除了基础学科之外,学校应该注重将艺术、体育和创造性思维等领域纳入课程设计中。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创新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
同时,还可以通过横向科目整合,鼓励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
2.3 加强与职场需求的对接学校应该与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及时了解职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持续开展职业教育,并将其融入课程设计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要求。
此外,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提供直接联系并进行针对性培养。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制订依据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坚持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坚持科学性、可行性,突出先进性、引领性的工作原则进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2018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引发《关于征求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2018年)>意见的通知》,就2017年以来形成的第一批353个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在这个背景下,我校人文与外语系会展策划与管理教研室修订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以会展策划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瞄准珠三角会展企业需求进行课程改造,按照基础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对现行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课程性质和作用《旅游学概论》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系统的研究旅游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本门课程以研究旅游的产生背景、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活动规律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活动的媒介)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大类专业学生掌握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并行课程为《管理学基础》、《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会展设计与布置》、《会议策划与组织》等课程,后续课程主要包括《演讲与口才》、《参展商实务》、《会展服务》、《会展新媒体》等专业课程。
本课程将强调培养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理论、旅游活动的基本现象、对旅游产业及旅游经济的认知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利用旅游基本理论对旅游活动现象进行剖析。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旅游现象的本质属性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综合知识,为旅游大类(6403-会展类)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知识基础。
《旅游学概论》课程介绍
《旅游学概论》课程介绍一、课程概述《旅游学概论》是一门介绍旅游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旅游的定义、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以及旅游市场的特点等内容。
同时,本课程还将介绍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日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内容1.旅游概念与发展:介绍旅游的定义、类型、特点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分析旅游对经济、文化、环境等领域的影响。
2.旅游经济学:介绍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解析旅游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讨论旅游对经济增长、就业和贸易的影响。
3.旅游市场与消费者行为:分析旅游市场的组成、运作机制和特点。
研究旅游者的行为决策过程,包括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产品购买等方面的因素。
4.旅游规划与管理:探讨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介绍旅游资源评价、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等内容。
5.旅游文化与社会:研究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旅游现象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讨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6.旅游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旅游研究的能力。
包括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
三、教学方法1.授课:采用讲解、示范、举例等方式,讲解旅游学概念和理论框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2.研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较小的团体中共同研究、探讨和解决问题。
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组织旅游实地考察和实践实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同时,学生也将利用实践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探讨旅游业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综合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实践作业和期末考试等。
其中,平时成绩考核包括课堂作业、小组研讨和实践报告等。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1.《旅游学导论》周恩来中国旅游出版社2024年版2.《旅游经济学》王庆华中国旅游出版社2024年版参考书目:1.《旅游学理论与实践》王宏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2.《旅游规划与管理》罗伟杰中国出版社2024年版3.《旅游市场学》王刚暨南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六、预期成果通过学习《旅游学概论》课程,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1.理解和运用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
3.专升本考试-《旅游学概论》各章节问题及重难点
3.专升本考试-《旅游学概论》各章节问题及重难点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1、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为什么?答:不属于。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不具备能借以开展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所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的特点,说明他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谈不上是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答:为了实现产品交换,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方的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需要前往其他地区减缓产品或货物,对外旅行的需要由此而产生。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答:①在一个社会中,旅行活动的发展与该地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②旅行活动的类型虽然有新的发展和扩大,但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活动类型始终都是商贸旅行③虽然这一时期也存在消遣性的旅游活动,而且其规模和类型也时有扩大,但参加者多限于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5、铁路运输的出现何以会刺激人们的旅游需求?答:①费用低②速度快③运力大④通达范围广6、为什么人们普遍将托马斯·库克视为旅游业的先驱?答:①1841年,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从赖斯特市至拉夫堡市参加禁酒大会活动②1845年,商业性的尝试,组织团体性消遣旅游,从莱斯特至利物浦,历时一周③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参观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活动④托马斯·库克还创造性的推出了一种代金券。
⑤1872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首例环球旅游团7、试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旅游活动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认识这些原因有何实际意义?答:一、推理因素:①世界人口的增加②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③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④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出现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⑥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二、拉力因素:①很多旅游目的地的政府在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方面所持的积极态度和所推出的鼓励性政策②很多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投入③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与推广8、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演进情况。
论如何提高《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
论如何提高《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
提高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因此
如何提高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首先,要做好课程重点和重难点的把握和落实。
在设计教学大纲时,旅游学概
论课程的教师一定要把重点、难点予以把握,以便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把重难点突出,着重讲解和斟酌次数多点,由浅入深,必要时可以分门别类进行重点讲解。
另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多使用形象化、案例化、讲故事化等多种混合现代
化媒介教学方式,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尤其要结合当前最新实践案例,让教师与学生共享洞见,参与活动,增加吸引力并增加学习兴趣。
此外,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接受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客观框
架及基本知识,同时,明确教师所面对学生的要求,对症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多给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活动,尽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最后,要增强与行业机构的紧密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体验实战,更好的学习、掌握企业管理的精髓,从而提高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有效提升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些建议,经过推敲,可以建立
一个完善的学习体系,使旅游学概论课程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创客教育“创课”体系构建的困惑及对策
创客教育“创课”体系构建的困惑及对策一、资源不足在建设“创课”体系的过程中,资源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创客教育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如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编程软件等,但目前许多学校和机构的实验室设备和软件平台并不完善。
创客教育需要具备相应的师资力量,但能够胜任创客教育教学的专业老师并不多。
创客教育需要与行业和社会资源对接,促进学生的实践应用,但这也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大对创客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和机构的实验室设备配置,完善软件平台,积极引进相关教学资料和资源。
加强对创客教育的师资培训,培养更多具备创客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老师。
建立行业合作和社会资源共享机制,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而创客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与传统的评价体系并不匹配。
在建设“创课”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成为一个难题。
目前的评价体系还主要以作品、成果展示为主,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潜力的评估不够全面和准确。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立以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创客作品和项目纳入评价范围,并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潜力。
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鼓励学生在创客教育中展现个性化的特长和创意,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和工具,如自评、互评、导师评价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创客教育“创课”体系的构建中,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学校和机构开设了创客教育相关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往往存在设置不合理、内容重复、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由于创客教育的特殊性,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很多创客教育课程还存在学科条块分割、缺乏整合性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优化创客教育课程设置,避免课程内容过于零散和重复,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确保学生在创客教育中获得全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
旅游学概论教学改革总结
《旅游学概论》教学改革总结旅游教研室吕芳《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之一,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学的理论体系、思想方法、调研方法、趋势预测、内容体系等知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针对旅游学科以及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思考和探索,以下是我的教学体会和思考:1 教学研究框架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教学实践探索中提出适合《旅游学概论》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
使学生真正学到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教学目的。
总结出以下教学研究框架体系:2 教学实践探索2.1教学理念:“传播知识、享受快乐”。
诠释: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气氛,更好地吸收和理解课程知识。
2.2教学模式:“教师主讲、学生参与”。
诠释:坚持教与学的互动和配合,教师好的引导和课堂师生互动。
现在学生都很有思想和个性,老师搭建好舞台,使学生也成为你调动舞台的重要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这就需要老师有一个非常好的学期课程设置(课程策划)和每次课的课程设置,在这方面与其说教师是一个好的讲解者,还不如说教师是一个好的策划师,一个好的策划和课程设置,就等于这门课程成功了一半。
提前告知本课程的学期安排,特别是学生实践环节和参与环节,让他们有充分的实践和时间来准备好这次活动,可以采取一些评选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以便达到更好的参与效果。
2.3教学内容:(1)系统性教学依靠成果丰富的教学体系和实践优势,及时把最新的科研和实践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旅游资源时,涉及非物质性旅游资源讲解时,举例“徐霞客故居”的规划就是利用文化吸引,“珠三角旅游发展动力”强调其经济吸引和驱动等,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解释每一句理论和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所有的理论都是有现实的实践来解释和支撑的,这样既达到理解简单,又能够记忆深刻。
(2)热点性教学旅游学科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与生活关系的密切。
在教学中精选主体内容,以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熟悉的区域为话题,及时引入报刊杂志及网上最新旅游和社会发展动态,探讨旅游科学的新知,介绍旅游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现代教育中,课程建设是关键环节之一,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1. 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在某些情况下,课程设计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环节,导致学生们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此外,一些课程的设计过于笼统,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使得学生的兴趣和动力降低。
2. 教材内容陈旧落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在不断更新进展,但有些教材内容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例如,一些历史课程的教材仍然停留在过去的观念和知识结构上,无法让学生了解当下的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
3. 缺乏跨学科的教育导向: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然而,许多课程聚焦于专业性的知识,缺乏联系与整合不同学科的教育导向。
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局限,无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4. 教师教学水平不一: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但目前存在一些教师教学水平不一的问题。
有些教师缺乏先进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学方法,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一些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反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
二、针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为了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和措施,并加以实施。
1. 强化实践性的课程设计:要加强对课程设计中实践环节的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科,开设与之相关的实践性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设计与实践的衔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去。
2. 更新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地反映社会发展和知识进展。
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教材的研发和改进,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高校《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高校《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摘要: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的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总结了高等教育领域《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依托项目教学、融入案例教学、设计情景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高等教育院校《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发展和旅游专业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一《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背景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调效应”的重要指示。
党中央、国务院随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
在此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必须积极寻求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关联性,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有效融合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工作质量。
2018年教育部颁布《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旅游学概论》指定为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
《旅游学概论》是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担负着基础性、系统性及理论性的作用。
探讨《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引导学生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提升,有助于培养爱党爱国,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业知识、有职业技能、有健康身心的新时代旅游人才。
二《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问题当前,《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主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探讨;(2)对《旅游学概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意义的讨论;(3)对课程思政目标与《旅游学概论》教学内容融合途径的探索;(4)对《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的研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学概论》创新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摘要: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实践教学环节以及考核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提高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5-177-02《旅游学概论》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校扩招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对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旅游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发挥旅游学概论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旅游学概论课程的特点,进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分别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实践环节以及考核形式等几方面谈几点看法,与各位同行探讨,以期共同提高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1 课程定位在旅游学概论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学单位或主讲教师将其定位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心理学、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学等学科内容的简单罗列。
由于课程定位不准确,旅游学概论的教学必然出现缺乏特点、内容肤浅、泛泛地对旅游各层面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介绍、与后续课程大量重复等问题,影响教学的效果,也影响学生对于该课程学习积极性。
旅游学概论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基础入门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变动性的特点,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定位应侧重于解决学科最基础的议题,诸如研究对象与任务、学科属性、理论体系、分析范式、研究方法、课程性质等基本问题,并同时注重内容的动态更新。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活动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对旅游行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初步学会运用旅游学基本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旅游问题。
2 教学内容的确定从目前较流行的旅游学概论教材看,其教学内容大体包括三部分:(1)旅游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主要介绍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等基础知识;(2)旅游活动的构成部分,着重介绍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资源;(3)旅游活动的影响部分,包括旅游市场、旅游组织等内容。
从教学实践来看,基础理论部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反映旅游学基础研究的成果。
旅游活动构成部分对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资源的介绍又与后续课程大量重复,重点不突出。
而旅游活动的影响部分的旅游组织和旅游市场等内容在旅游经济学和旅游市场营销学等课程中又会重复讲述。
此外,教材内部各章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泛泛而谈,使整个旅游学概论课程更像是旅游管理专业各门专业课程的大杂烩。
根据旅游学概论课程基础入门课的定位,建议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增加基础理论和方法部分的内容和学时,包括旅游学学科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旅游学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以及旅游学研究中的新成果。
对于涉及其它后续专业课程的内容,应重点讲解最基本的理论内容,而不必展开深入讲解。
任课教师不仅要对本门课程的内容体系非常熟悉,同时对其它专业课程也要了解,这样在内容选择和讲解的详略上更便于把握。
此外,教学内容要注意及时更新,紧跟旅游业发展,教师要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快速反馈旅游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热点问题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和案例补充到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目前大多数院校旅游学概论课堂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更多的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一统天下,学生上课只是记记笔记,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差。
在教学手段上,大部分教师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有些只是把教案简单地复制在电脑上,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而有些教师又过度依赖多媒体,在课堂上大量播放视频资料,占用教学时间,本末倒置,同样影响教学效果。
3.1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建议根据旅游学概论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能力、水平,采取以下几种可行的方法:(1)学生主讲模式。
学生主讲模式主要是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通过课下精心的准备,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并讲解相关的知识。
如课前5分钟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和讲解近期旅游业重大新闻、事件、国内和国际旅游界动态、旅游热点问题等,通过对旅游业发展动态的关注,培养学生的旅游情节和专业思维,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可以让学生模拟教师,为同学们讲解某一章节或某一专题,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2)案例教学模式。
它是将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分析、讨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具体运用中要注意,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选择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真实性和时效性,即教学案例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要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时间上最好是近期发生的;其次,师生定位准确,各司其职。
教师工作的重点主要是选好恰当的案例和问题,督促学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
课堂讨论中,要当好主持人,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氛围,控制讨论的进度与方向,鼓励学生广开思路,积极发言。
讨论结束后要做好总结。
学生要做的主要有:认真阅读案例资料,深入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讨论中要积极发言,讨论后认真撰写分析报告。
(3)问题讨论模式。
问题讨论模式是在学完相应的基础知识之后,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它不提供大段的案例资料,只就单独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在教学实践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讨论,然后由一名代表阐述本组主要观点,作总结发言,并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
通过问题讨论,将问题留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辩论模式。
对于一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时,可以采用分组辩论的模式进行讨论。
如发展旅游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围绕各自论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大胆质疑、辩论,直至将问题分析透彻。
3.2 在教学手段方面,对多媒体技术要适当使用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声、光、影像等多种技术辅助,展示图片、声音或视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生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如对旅游资源的展示、对旅游案例的介绍等。
但教师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板书等教学手段要结合使用。
4 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它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既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实际操作和实施科学管理的能力。
因此,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入门课程的《旅游学概论》,不仅要重视教授学生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在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要及时安排实践教学活动。
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去”,到相关旅游企业进行短时间的学习调研。
如在讲解旅游资源时,可选取本地一处著名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调研,使学生更加直观感受旅游资源的特色,开发保护情况等;讲授旅游企业时,可带领学生到旅行社、饭店等企业参观,了解旅游企业经营的特点、业务流程,感受到旅游企业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将专家“请进来”。
如在讲旅游组织、旅游市场和旅游影响时,请旅游业界专家或旅游局相关部门的人员到学校为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讲座,通过与专家的交流,让学生了解业界的动态,开拓视野,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使学生知识的学习从课堂移动到了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既满足了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又使课本知识得到了深化;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深受学生欢迎。
5 考试形式的改革传统的考试形式通常是课程结束后通过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这种单一的考核形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利人才的选拨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建议采用灵活的考核形式,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按照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的比例打分。
平时成绩主要结合学生课堂主讲情况、课堂讨论情况、案例分析情况、辩论演讲情况、实践教学表现情况以及出勤情况等设定评分标准。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使学生能够重视平时的学习, 避免了平时不学习,考试突击的现象,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对知识的掌握。
此外,期末考试的试题建议增加案例分析等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侧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那种死读书、背死书就能得高分的现象,真正体现考试分数在区分人才层次上的作用。
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
旅游学概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要及时创新课程建设,使之不断地发展和不断地完善,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际视野下旅游学课堂教学的定位研究》成果之一)参考文献:[1] 陶卫宁.旅游学概论教材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合理架构的建立[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5,(s1).[2] 张欣.旅游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书育人,2011,(7).[3] 盛蕾.关于《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几点看法[j].商场现代化,2011,(2).[4] 王凯.关于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几点思考[j].科教纵横,2010,(12).[5] 程丽,马佳.《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7,(36).[6] 李耀珍.高职《旅游学概论》教学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7] 李会琴,杨湖浩,周玲,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旅游研究,2009,(12). [8] 周玉新.旅游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职业时空,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