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_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礼记二则》(虽有佳飨,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礼记二则》(虽有佳飨,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礼记二则》(虽有佳飨,大道之行也)导学案本导学案将以《礼记二则》为主题,深入探讨其中的内容和意义。

该文本中的两则表达了佳飨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大道之行的关系。

一、佳飨的重要性佳飨即美好的宴席,它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宴席不仅是人们互相邀请的场合,更是展示人们情谊和尊重的机会。

佳飨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友谊,加深彼此的了解,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佳飨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体验。

通过佳飨,人们可以感受到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时刻。

同时,佳飨也是人们娱乐和放松的方式之一,使人们得以减轻压力,享受生活的乐趣。

二、佳飨与大道之行佳飨与大道之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大道之行是指遵循道德和伦理原则,以正确的行为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品格。

而佳飨则是大道之行的一种体现。

在佳飨中,人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比如,宴席中的主人应以礼待客,尊重客人的身份和地位。

客人则应感恩主人的邀请,并表现出谦虚和尊重。

通过遵守这些礼仪规范,人们能够增强品格,提升个人修养,符合大道之行的要求。

佳飨还要求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

人们应该适度享受,而不是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人们能够培养节制和自律的品质,更好地实践大道之行。

结语通过本导学案,我们了解了《礼记二则》的内容和意义。

佳飨作为一种社交和精神体验,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品格建设都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佳飨与大道之行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伦理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和合理利用佳飨的机会,以培养自己的品格,增进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800字】。

《大道之行也》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范文合集五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大道之行也》教案范文合集五篇》,希望能够帮到你!《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一、预习检测:1、正字音选贤与能()睦()鳏()恶()矜(原读jīn,在文中读)幼有所长()男有分()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三、自主学习,互助探究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3、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矜、寡、孤、独、有分:-废疾者:货恶其弃于地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兴:4、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5、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6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四、展示训练,评价推进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

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反思提升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

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六、达标测试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难点】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自主助学案】1、解题并了解作者:《礼记》,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编纂,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2、“四书”包括、、和,“五经”包括、、、和《礼记》。

3、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和字音。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选贤与.能()矜.寡孤独()谋闭而不兴.()讲信修睦.()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5、通假字:选贤与能: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课堂探究案】1、解释加粗字:不独亲其亲:①亲:②亲:不独子其子:①子:②子:2.古今异义词:⑴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⑵女有归:..⑶盗窃乱.作而不作:(4)是.谓大同:2、翻译下列语句。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⑷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找出文中出现的成语:、。

4、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在文中标出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5、什么是“大道”、“大同”?6、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四、探究性思维训练1.思考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

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拓展延伸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课堂检测案】1、本文选自《》,是______家经典之一,大约是________末年或________ 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导案 (教师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导案 (教师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导案 (教师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导案●学习目的:1、熟读成诵,把握字词。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联系生活,理解提升。

●学习时间:一时●学习准备:熟读文,扫清文字障碍。

●教学设计:一、理想社会,交流引读。

文人笔下的理想社会,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陶渊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范仲淹: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同学们,我们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①给下面这段文字加标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②学生读古文并注意文中停顿: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要读出层次感。

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

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

“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e末句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a大道之行也:施行b选贤与能:通“举”讲信修睦:培养d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单独。

亲,以---为亲e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f皆有所养:供养g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i不必藏于己:私藏谋闭而不兴:发生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2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2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今天我们更要加强国防建设,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2.请你将今天的社会跟儒家学者们(或孔子)构想的大同社会作比较,然后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5 .你感觉本文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可能是一个什么样子?(用自己的话)
答:
6.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够安居乐业的文字。
答:
7.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文字。
答:
8.通过你的分析,你认为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9.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
a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五拓展延伸
1、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桃花源记》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讲信修睦(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有分,女有归
答:
3.“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导学案课题: 《大道之行也》主备人汪光锋审核学生班级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矜寡孤独()男有分()2.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3、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①亲:以……为亲,意动用法;②亲:亲人。

不独子其子:①子:以……为子,意动用法;②子:孩子,儿女;4、理解重点句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三、合作探究6、“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7、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8、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9、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10、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3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

4、“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4.(1)什么是人情呢?人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心理因素,不必学习就能做到。

四课堂检测。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大道之行() (2)选贤与能()(3)讲信修睦() (4)不独亲其亲()(5)使老有所终() (6)男有分,女有归()导学提示教师复备学生笔记1、自主梳理,独立完成2、完成后记忆重要知识点3、20分钟完成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成果,理清答题思路,归纳答题方法,(7)不必藏于己() (8)谋闭而不兴()(9)外户而不闭() (10)是谓大同()2.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注音。

(1)选贤与能 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2)矜、寡、孤、独、废疾者 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3.翻译下面的句子。

导学案《大道之行也》

导学案《大道之行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故:)⑵废疾者(废疾:) ⑶女有归(归:)⑷谋闭而不兴(兴:) ⑸盗窃乱贼而不作(作:)⑹大同(同:) ⑺故外户而不闭(闭:) 3.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 ⑵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 4.《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着作之一。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 仪论着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5.研读课文填写:大道的内涵是: 6.《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 和。
导学案《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2、培养朗读能力。 3、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学习重点】 1、培养朗读能力。 2、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所蕴涵的为国家、集体、他人谋利益的奉献精神。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 )修睦( )矜寡孤独( )男有分( )编纂( )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 明的顺序。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学习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1、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
”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着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 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 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 ”之妙趣。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 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2、掌握记”的知识: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这种体裁出 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 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 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 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 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 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3、了解大苏游赤壁一事:大苏,即苏轼,又名苏东坡,后人习惯用大苏和 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被诬以诗 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职,实际 是流放;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 7 月 16 日,一次是农历 10 月 15 日。并写下 着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 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 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上的这个掌故作题材的。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及答案教案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及答案教案

班级姓名小组评论【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掌握有关文言词语。

2、经过合作研究,认识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3、激情展现,阳光参加。

意会先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本质,培育崇高的道德情操。

【学习重难点】新课标第一网1、背诵课文,掌握有关文言词语。

2、认识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使用说明】1、在充足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仔细研究教案。

2、仔细限时达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议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一、预习点兵1、查阅资料,认识作家作品及有关内容。

(1)《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是之一。

大约是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的答问的著作。

(2)儒家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

“四书”是《》,《》,《》,《》。

“五经” 是《》,《》,《》,《》,《》。

2、给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男有分(....货恶()其弃偷窃()乱贼()陶后鲜有闻(....3、阅读讲解,掌握文言词语。

4、解说以下加点的词。

(1)大道之行也()(2)讲信修睦()(3)不独子其子(...(4)男有分()(5)女有归()(6)货恶其弃于地(...(7)力恶不出于身()(8)外户而不闭()(9)是谓大同(.....5、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说。

(1)选贤与能通:。

(2)矜寡孤单通:。

二、整体感知(将文章翻译在下边。

))))))三、研读与赏析。

1、本文论述的大同社会主要特点是什么?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特点的?3、怎样理解孔子对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四、拓展学习、“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述的世外桃源有无相像之处?3、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自主】并回答。

管宁、歆(均三国人)共园中菜,地有片金。

管与瓦石无异,捉(拾)而去之。

又同席,有乘冕(有蓬的子)者,宁如故,歆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以下加点字注音。

歆()(..(2)解以下:菜()片金((3)翻句子:①宁如故。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导案 教师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导案 教师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导案 (教师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道之行也》导案(教师版)●学习目的:1、熟读成诵,把握字词。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联系生活,理解提升。

●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准备: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教学设计:一、理想社会,交流引读。

文人笔下的理想社会,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陶渊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范仲淹: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同学们,我们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①给下面这段文字加标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②学生读古文并注意文中停顿: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要读出层次感。

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

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

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e末句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a大道之行也:施行b选贤与能:通“举”c讲信修睦:培养d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单独。

亲,以---为亲e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f皆有所养:供养g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i不必藏于己:私藏j谋闭而不兴:发生k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

导学案大道之行也

导学案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复习学案一、文学常识1、《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

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

其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2、四书:3、五经:(简称:)4、《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二、字词解释1、大道2、之行:3、为:4、选贤与(jǔ)能:与,通5、讲信修睦(mù):6、亲其亲:第一个亲,;第二个亲,。

7、不独子其子:第一个子;第二个子,。

8、终:。

9、有所养:。

所,。

10、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

寡,。

孤,。

独,。

废疾者,。

11、男有分(fèn):。

分,,指。

12、女有归:意思是。

归,。

13、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wù):。

藏:。

14、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15、谋闭而不兴:。

16、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

贼,。

作,。

17、外户:18、大同:。

同,三、翻译句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四、问题探究1、大道、大同指什么?2、大道之行也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5、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6、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课型导学案

大道之行也课型导学案

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
!词。
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
定的
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
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
熟读
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
具有

一定的文学价值。
诵。
课前预习:
3、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
4、文中是如何阐述解释”大冋"社会的?全文的结构是 如何安排的?
环节五:反思强化
1•文中 大冋”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
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 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
L.故外户而不闭()
环节一:冋题预习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 作讲解。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冋”社会的基本特征
的?
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 社会的影子?
环节一:交流展示
1、组内交流,锁定疑难。
2、将共性的问题在全班予以解决。(教师适时点拨) 环节二:实践提咼
1、 朗读课
文,
读准节奏和字音。
2、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
A.大道(
) 之行
( )
B.选贤与
( )
匕匕 厶冃
C.讲信修
睦(
)
D.故(
)人不独亲(
)其亲
E.

(
)
F.皆
有所
养(
)
G.男有分(
)
女有归(
)
H.货恶(
)其弃于地也
I.不必藏()于己

《大道之行也》教师导案+学生学案

《大道之行也》教师导案+学生学案

《大道之行也》导案设计:付进华执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教学重点:朗读、翻译、积累教学过程:一、导入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

先前学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描绘了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

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

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二、简介作品1、齐读注脚2、补充:“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三、朗读1、学生自主学习2、将注脚里的生僻字的读音移入文本(用红笔)3、通读全文,试着处理朗读节奏(用铅笔)4、学生质疑:提出读不准的字音和难处理的节奏5、学情检测(1)给下列字注音选贤与能(jǔ)矜寡孤独(guān)男有分(fèn)讲信修睦(mù)货恶其弃于地也(wù)(2)齐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四、译读1、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一:对照注脚自主翻译文本方式二:同桌互译文本2、学生质疑:提出难懂的句子3、学情检测(1)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重点文言实词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男有分(职业)女有归(回家)谋闭而不兴(发生)货恶其弃于地也(厌恶、憎恨)故外户而不闭(大门)是谓大同(指理想社会)是故谋闭而不兴(奸邪之心)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3)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子)(4)成语鳏寡孤独、夜不闭户(5)重点语句的翻译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4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4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4
1.积累词语,背诵并默写全文。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孔子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于是有了这番关于“大同社会”的言论。

“大同”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例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

——《天朝田亩制度》
我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大同”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1.读准字音。

选贤与能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1/ 1。

24《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24《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编制人:李雪芬 审核人:邓晓芳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24、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字词。

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

【学习重难点】 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文意,当堂成诵。

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交流法 预习案 (一)预习要求: 1、在文言文笔记本上抄好原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字典口头翻译全文,不会翻译的词句则做好标记。

2、划记好课下重点字词注释。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与( ) 睦( ) 矜( ) 分( ) 恶( )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亲其亲( ) 矜( )寡( )孤( ) 独( ) 废疾( ) 男有分( ) 女有归( ) 货恶其弃于地( )盗窃乱贼而不作( )( )( ) 外户而水闭( ) 是谓大同( )( )3、本文选自《 》。

该书是 家经典之一,大约是 末年或 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4、根据提示用原文回答,并完成图示导读(1)“大同社会”的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就是课文中的(2)“大同社会”实行民主选举,即课文所说的梁开中学导学案装订线编制人:李雪芬审核人:邓晓芳班级:小组:姓名:评价:梁开中学导学案装订线(3)“大同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天下亲如一家,即(4)“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第一层(句)总说大同社会的纲领第二层(句)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句)总结全文探究案一、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答:二、“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答:三、你怎么看待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答:知识归纳案完成下列表格:项目类别词语类别原句分析通假字与实词选贤与能通,矜实词矜、寡、孤、独通,古今异义归实词女有归古义:今义:编制人:李雪芬审核人:邓晓芳班级:小组:姓名:评价:梁开中学导学案装订线乱实词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今义:是实词是谓大同古义:今义:一词多义亲实词不独亲其亲名词,意思是:亲实词不独亲其亲动词,意思是:古今异义亲名词不独亲其亲动词,意思是:子名词不独子其子动词,意思是:反馈案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24、《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初二语文【教学目标】:1、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自学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3.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课前预习一、了解时代背景《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奠,蜡,读zh4),事毕,出游于观(gu1n,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

言偃(即孔子的学生子游)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编辑而成,共49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二、需掌握字的读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三、掌握通假字:1、选贤与能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课中学习案一、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疏通课文翻译,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一)词类活用:1.故人不独亲.其亲2.故外.户而不闭3.谋闭..而不兴4.盗窃乱贼....而不作5.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二)古今异义: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二、分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开火车逐句翻译。

1、生齐读课文。

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2、开火车逐句翻译课文。

3、大声朗读课文,同桌竞赛试背课文。

三、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B.盗窃乱贼而不作(zéi,小偷)
C.男有分,女有归(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D.货恶其弃于地也(wù,憎恶)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B.矜寡孤独
C.便要还家D.出淤泥而不染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男有分,女有归。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从桓公伐孤竹:____________。②蚁冬居山之阳:_______________。
2.翻译。
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的故事中有一个什么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
(1)《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是之一。大约是
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的答问的著作。
(2)儒家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
“四书”是《》,《》,《》,《》。
“五经”是《》,《》,《》,《》,《》。
2、给划线字注音。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
男有分()货恶()其弃盗窃()乱贼()
3、阅读注解,掌握文言词语。
4、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大道之行也()(2)讲信修睦()(3)不独子其子()(4)男有分()(5)女有归()
(6)货恶其弃于地()
(7)力恶不出于身()(8)外户而不闭()
(9)是谓大同()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大道之行也 导学案 教师用

大道之行也 导学案 教师用

大道之行也备课时间_ _____ 上课时间_ _____ _【读诵·积累】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苏轼【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词语和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全文。

2.翻译疏通课文,整体感知,品味语言特点。

3.领悟古人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法指导】1、词语品析法;2、合作探究法【学时】1课时【知识链接】1.《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有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师:古代圣贤对于治理天下一直有独到的见解。

一、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ppt)“四书”:《》《》《》《》。

“五经”:《》《》《》《》《》。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共篇,是儒家学者托名答问著作。

2.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正音:(ppt)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幼有所长.()师:翻译课文,理顺文义(ppt)3.字词归纳。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

()⑵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

()古今异义字⑴男友分,女有归.古义:今义:⑵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今义:词类活用⑴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⑵谋闭..而不兴( ) ⑶盗窃乱贼....而不作( ) ⑷不独亲.其亲( ) 二、合作探究1.用原文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政权(社会财富)属于谁?社会管理者如何产生?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如何?明确: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根本特征 纲领性说明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天下是大家的,大家也真心为天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么站中学李旭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 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领悟古人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课前预标
一、背景资料及题目解说:
1、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他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了此番言论。

2、题目解说:“大道”可以理解为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题目的意思是“当大道施行的时候”。

二、文学常识
《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十三经之一。

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49篇分属于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

(1)给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矜.寡孤独(guān)
男有分.(fèn)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注意朗读节奏
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与:通“举”,选拔。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课堂达标
1.文本感知
(1)《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四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鳏寡孤独,夜不闭户,天下为公,老有所终。

(2)文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意思相近的语句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故外户而不闭。

2. 朗读,翻译文章。

(小组合作交流,借助注释翻译文章,疑难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小组合作探究: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全文的总结语。

4. 本文用哪两个字来表示理想社会?(“大同”)“大道”与“大同”有什么关系?
(“大道行”才能达到“大同”社会)
“大道”既行,就能“大同”。

那么大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社会面貌?请划出有关文字回答。

(“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
5.“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6.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

又特别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粘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7. 本文中的“大同”社会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

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

不设统一答案,应各抒己见。

提示:“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课后固标
1、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
修:讲信修.睦(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亲: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父母)
独:故人不独.亲其亲(单单)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子的人)
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与今义
贼:古:害人。

今:偷东西的人。

大道:古: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大路。

归:古:女子出嫁今:回归,回来。

3. 翻译下列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是谓大同。

4. 如何评价“大同”理想?
(提示:对于先贤思想的评价,始终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联系历史背景看。


“大同”理想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因素,这绝不是倒退,而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崇高目标,两千多年来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为之奋斗。

当然这样的理想也是从维护阶级统治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有其局限性。

5、读[甲][乙]两文,完成相关习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选贤与.()能②货恶.()其弃于地也
③故.()外户而不闭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4、根据选文,“大同”社会有以下特征:(3 分)


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