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科学精讲版)

合集下载

大气压强精品课件

大气压强精品课件

大气压强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大气压强》的相关概念和实际应用,内容涉及教材第十五章第三节“气压与海拔”,重点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及其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掌握大气压与海拔、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2. 学会使用气压计进行大气压强的测量,并能分析气压变化的原因。

3. 培养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气压强与海拔、温度等因素的关系,气压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压计、温度计、海拔高度计、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海拔地区的气压值,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阐述大气压与海拔、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15分钟)演示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教室内的气压值。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强的定义2. 大气压与海拔、温度的关系3. 气压计的使用方法4. 课后作业及拓展延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大气压强的概念。

(2)简述大气压与海拔、温度的关系。

(3)运用大气压强知识,分析下列现象:a. 为什么在高山上煮饭,饭熟的时间比平地长?b. 为什么在高空飞行的飞机需要密封?(4)测量教室内的气压值,并记录。

2. 答案:(1)大气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

(2)大气压与海拔成反比,与温度成正比。

(3)a. 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导致水的沸点降低,煮饭时间延长。

b. 因为高空中的大气压强较低,飞机需要密封以保持舱内气压稳定。

八年级上册科学大气压强

八年级上册科学大气压强

八年级上册科学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概念。

1. 定义。

-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空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 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标准大气压 = 1.013×10⁵Pa。

常用的单位还有毫米汞柱(mmHg)和标准大气压(atm),1atm = 760mmHg。

二、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

1. 马德堡半球实验。

-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他把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当每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时,才把半球拉开。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 覆杯实验。

- 取一个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硬纸片(或塑料片)盖在杯口,将玻璃杯倒置过来,发现纸片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

这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这个压力大于水对纸片向下的压力,从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三、大气压强的测量。

1. 托里拆利实验。

- 实验过程:-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他将一端封闭的长约1米的玻璃管装满水银,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将其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下降。

此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 实验原理:- 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大气压强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 ρ gh(ρ为水银的密度,h为水银柱的高度),可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 实验注意事项:- 玻璃管内要装满水银,不能留有气泡;测量高度时要测量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

2. 气压计。

- 水银气压计: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制成,测量结果较精确,但携带不方便。

- 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主要部分是一个被抽成真空的金属盒及一个与盒盖中央相连的弹簧片。

大气压强的课件完整版课件

大气压强的课件完整版课件

大气压强的课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内容涉及教材第十五章第三节“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及影响”,详细内容包括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方法、标准大气压的数值、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以及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2. 掌握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了解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3. 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应用。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气压强演示仪,气压计,PPT课件。

2. 学具:气压计,纸张,吸管,杯子,气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大气压强演示仪,让学生观察纸片被吸住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2. 知识讲解:①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是什么。

②介绍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展示气压计,并让学生动手操作。

③讲解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以及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大气压强的应用题,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有关大气压强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3. 标准大气压的数值4.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5. 大气压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大气压强的定义,并解释为什么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答案: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海拔越高,大气层的厚度越小,空气密度越低,因此大气压强越小。

2. 请列举出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大气压强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课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大气压强在飞行器设计、气象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大气压强课件ppt

大气压强课件ppt

大气压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结词
大气压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天气和气 候方面。
详细描述
大气压强的变化会引起天气的变化,如低气压条件下 容易出现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这会给人们的生产 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可以 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天气的影响,比如在恶劣天气条 件下减少外出或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对于 一些需要户外作业的行业,如建筑、农业等,可以在 低气压条件下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避免意外事故的 发生。
空气流通和舒适度。
注意事项
在某些情况下,如建筑物高度过 高或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可能 会导致空气流动不畅或出现负压 现象,影响建筑物的居住舒适度

高压锅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原理
高压锅中存在高温高压的环境,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锅内的压 力高于正常大气压,使得水的沸点升高,烹饪时间缩短。
应用
高压锅常用于烹饪难以煮熟的食物,如肉类、豆类等,可缩短烹饪 时间并提高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对流
由于大气温度的变化,大气压强会 产生对流现象,即高压区和低压区 之间的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流动。
02
大气压强的测量
气压计的种类及原理
气压计的种类
主要包括水银气压计、数字气压计、真空表等。水银气压计 利用水银柱的高度来表示大气压强;数字气压计则是利用传 感器和电子电路来测量大气压强;真空表则通过测量真空压 力来反映大气压强。
来晴朗的天气。
气压的差异还影响了降水的类型 和强度,例如在低压系统中常常 出现暴雨和飓风等强降水天气。
05
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建筑物通风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原理
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建筑物通 风系统中的空气会受到压力作用 ,使得空气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

大气压强(1)PPT课件(初中科学)

大气压强(1)PPT课件(初中科学)


大气压到底

有多大呢?






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大气受到地球吸引产生重力,对浸在它里面

的物体产生的压强,称为大气压。



托 里 拆 利 实 验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第一测定了 大气压强大小。
托 里 拆 利 实 验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第一测定了 大气压强大小。
说几个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证据:
1、覆杯实验; 2、纸盒内的饮料被吸出的同时,纸盒变瘪 的实验;
3、瓶“吞”蛋实验; 4、吸盘式挂钩紧贴到墙上后可以挂衣服; 5、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个);
吸钩
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德国马德 堡市长葛里克,将 两只直径约37厘米 的空心铜半球,密 合后抽走里面的空 气。当时用了16匹 骏马向两边使劲拉 了很久,最后才在 一声巨响中拉开了 两只半球。
减小压强: (1)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3)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 (1)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3)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减小
为什么大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 不断减小?
因为大气压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的作用而 产生的,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则它的质量 越小,因此重力越小,所以大气压也就越小。
通常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 压比夏天高。

初三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精讲

初三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精讲

初三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精讲大气压强1.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或者气压。

大气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例: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若当时大气压为1.0×105帕,第一次抽气后,球内剩下空气的压强为3×104帕;第二次抽气后,球内剩下的空气压强为2×104帕,则在这种情况下,将球拉开所需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

分析:要想把球拉开必须克服内外压力差。

设计算压力时的有效面积为S(两次的都一样,因为是求比值,所以没有必要知道具体值):第一次:F1=P0S-P1S=7×104S第二次:F2=P0S-P2S=8×104S所以两次压力比为7:82. 大气压的测定方法:(1)托里拆利实验;(2)气压计;3. 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105帕=10.3m水柱例1:城市燃气供应行业常用mm汞柱作为燃气的压强单位,JMB-3型燃气表铭牌如图所时(铭牌中“压力”指的是压强),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煤气的压强在______帕和_____帕之间时,这种煤气表可正确工作。

(水银的密度13.6g/cm3)分析:煤气表要能正常工作,必须保证其压强在某一变化范围内。

根据铭牌上的信息,由P=ρgh可求解:6664帕~39984帕例2:(全国奥赛试题)有四位同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托里拆利实验,其中三人操作各有一处不正确——两人使玻璃管内混进了少量空气,一人把管放倾斜了,但有一人操作完全正确,他们记录到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分别为:720.0mm、730.0mm、741.0mm、760.0mm。

那么实验地点当时实际的大气压为多少毫米汞柱高产生的压强?A. 720.0mmB. 730.0mmC. 741.0mmD. 760.0mm分析:水银柱上方有空气时,空气产生的压强P1和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2之和等于大气压,P1+P2=P0,玻璃管倾斜时,水银柱长度变大,但是其竖直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大气压强的课件完整版课件

大气压强的课件完整版课件

大气压强的课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大气压强》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十一章第三节,主要涉及大气压强的定义、产生原因、测量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及测量方法。

2. 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计算。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气压强演示仪、气压计、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大气压强演示仪,展示一个空的塑料瓶在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扁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塑料瓶会被压扁?2. 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测量方法,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实例。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气压计测量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强,并记录数据。

6. 数据分析(5分钟)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讨论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3.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4.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情况下的大气压强(假设标准大气压为1.01×10^5 Pa,高度差为10米)。

(1)高度从海平面上升100米;(2)高度从海平面下降100米。

答案:分别计算得出上升100米的大气压强为9.91×10^4 Pa,下降100米的大气压强为1.02×10^5 Pa。

2. 作业题目:解释为什么在高山上煮鸡蛋需要更长的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验操作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了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大气压强专题知识讲座

大气压强专题知识讲座
九年级物理课件
6.6 大气压强
猜测、试验
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气压究竟存在吗?
1.把浸过酒精旳棉花点燃后,放进塑料饮 料瓶中,并迅速地用手捂住瓶口,会怎样? 观察发生旳现象. 2.广口瓶中装满水,把硬纸片盖上去,倒 置过来,纸片会掉下来嘛?观察并思索.
3.大试管中装满水,将小试管插入并倒 置过来,会怎样?
九年级物理课件
九年级物理课件
马德堡半球试验
想一想:该试验阐明了什么问题?
九年级物理课件
一、大气压旳存在
➢ 大气层:地球表面旳空气层叫大气层.
➢ 大气压:大气会对处于其中旳物体产生压强,我们称

它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 大气压产生旳原因:
因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
而且大气有流动性.
➢ 证明大气压存在旳试验:马德堡半球试验
九年级物理课件
7、某同学做托里拆利试验,若玻璃管上端混
有少许气泡,则水银柱高度(

A、等于76cm B、不小于76cm C、不大于76cm D、无法拟定
九年级物理课件
(3)试验三:
挤出皮碗中旳空气→碗内空气降低→碗内气压减小→P外大气> P内气压→皮碗极难拉开。 (4)吸饮料:
挤掉管内空气→降低内部气压→P外大气> P内气压 →饮料被大气压挤向嘴里。
九年级物理课件
二、大气压值旳测定 托里拆利试验:
PA
PA=PB
PB=P大气压= ρ水银gh
1原则大气压:
把相当于76厘米水银柱
抽去内部空气旳薄金属盒在 大气压发生变化时会发生形 变,这种形变经放大并显示 出来。
➢ 大气压旳单位:厘米汞柱、毫米汞柱、帕
九年级物理课件
四、大气压强与哪些原因有关? (1)大气压随高度旳增长而减小 (2)大气压强还跟天气旳变化有关

大班科学教案大气压强

大班科学教案大气压强

大班科学教案大气压强大班科学教案:大气压强一、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张气球会被吹破?为什么爬山的时候会感到耳朵堵塞?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呢?2. 引导学生回答: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

二、讲解概念1. 什么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指的是空气对于物体单位面积的压力。

例如,我们身处在地球表面上的时候,头顶上有一层空气,这层空气会对我们的身体施加压力,这就是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可以用衡量压力的单位帕斯卡(Pa)来表示。

2. 大气压强的变化大气压强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海拔越高,大气层越薄,大气压强越小。

这就是为什么爬山的时候耳朵会堵塞的原因,因为外耳道与气压有关,当外耳道内外压强差距较大时,耳膜就会因此而变形。

三、实践活动1. 实验一:鸡蛋进瓶子材料:一个玻璃瓶,一个鸡蛋,几根火柴步骤:(1)将鸡蛋放在瓶口上方,尝试将鸡蛋放入瓶子中。

(2)尝试数次后发现无法将鸡蛋放进瓶子中。

(3)点燃几根火柴,然后将它们放入瓶内,立刻迅速将鸡蛋放入瓶子中。

2. 实验二:纸片停留材料: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张纸片步骤:(1)将纸片放在玻璃杯的口上,并用手掌捂住杯口。

(2)反转玻璃杯并将手从杯口移开,观察纸片的情况。

四、实验结果解析1. 实验一:在实验一中,当我们尝试将鸡蛋放入瓶子时,由于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压强,所以鸡蛋无法进入。

但当我们点燃火柴后放入瓶内,火柴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会占据一部分体积,使得瓶内的空气被挤压,从而增加了瓶内的压强。

这时,瓶内的压强大于瓶外,使得鸡蛋可以顺利进入瓶内。

2. 实验二:在实验二中,当我们将纸片放在玻璃杯口上,并用手捂住杯口时,手的热量传导给了玻璃杯内的空气,使得空气受热膨胀,从而增加了杯内压强。

当我们迅速反转玻璃杯并将手移开时,由于杯内的压强大于外部压强,纸片就会停留在杯口。

五、展示和讨论1. 请几位同学上台进行实验展示,并向全班解释实验的原理和结果。

2. 引导全班讨论:为什么实验一中的鸡蛋可以进入瓶内,而在刚开始的时候无法进入?为什么实验二中的纸片会停在杯口?六、拓展活动1. 观察气压计:让学生观察气压计的形状和使用方法,并解释其中的原理。

《3大气压强》PPT课件(初中科学)

《3大气压强》PPT课件(初中科学)
因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人 的体内也有压强,它对抗 着体外的大气压。
想一想
假如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把 玻璃管稍稍倾斜,管内水银到水 银槽液面的距离h会产生改变吗?
h
h
假如把“托里拆利实 验”中的水银改成水,h 会有什么变化?
一、大气压强的定义 大气对浸在它内部的物体会产生压强,这个
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F
G
管内水银柱的重力G
F=G FG
= SS P大气压= P水银
计算结果:
P大气压 = 1.01105帕 = 760毫米汞柱 = 1标准大气压
在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
大气压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
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
2.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密度直接相关. 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大气压强
演示实验一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 并颠倒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 用手按住,并颠倒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 象?
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 么现象?
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杯中的水会流出来吗?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表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二、大气压的大小
空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1.大气压的测量
工具 空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单位
百帕 ( hpa ) 毫米汞柱 (mmHg)
毫米汞柱 (mmHg)
换算 1毫米汞柱约为1.33百帕
托里拆利实验
仪器:玻璃管(1米) 水银 水银槽
受力分析:
外界大气产生的压力F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节-大气的压强(课件-60张ppt)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节-大气的压强(课件-60张ppt)
现象
高原上气压较低,水的沸点较低,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烧熟,需要用压力锅来做饭
原理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实例分析
探索思考3.当外界气压较低时,液体的沸点也会较低,这时液体较容易沸腾。那么,食物就更容易烧熟,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不对。因为虽然这时液体较容易沸腾,但由于液体的沸点较低,食物不能达到足够的温度,所以较难被烧熟。(注意:不要将液体容易沸腾跟食物容易烧熟混为一谈)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学习目标
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3.了解应用大气压工作的生产和生活器具。
4.了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知道晴朗的天气气压较高,阴雨的天气气压较低。
×
B
×
C

D
×
知识点3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生活用具
真空压缩袋
吸尘器
离心式水泵
图示
生活用具
真空压缩袋
吸尘器
离心式水泵
工作原理
将要存放的物品放入真空压缩袋里,抽出袋内的空气,外界的大气压就会把物品压得扁扁的
C
[解析] 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青藏高原时,会因为气压减小和缺氧等,产生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
知识点6 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重点
1.教材第61页活动:探究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实验操作
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用大号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气压增大
移开酒精灯,待水温稍降一些,用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使瓶内气压降低
覆杯实验

物理大气压强

物理大气压强

物理大气压强物理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所施加的力,是大气科学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它不仅与天气变化有关,还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所施加的力,常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大气压强是由大气层中大量气体分子的重力作用所产生的。

根据气体力学原理,气体分子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越靠近地面的空气分子受到的压力越大,即大气压强越高。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测量大气压强的最常用方法是利用气压计。

气压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压强与高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大气压强。

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空气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来确定大气压强,而空气气压计则利用弹性变形的方法来测量大气压强。

三、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大气压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海拔高度和气温。

海拔高度越高,由于大气层的厚度减小,空气分子的质量减小,从而导致大气压强降低。

而气温的升高会导致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相互碰撞的频率增加,从而使大气压强增大。

四、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大气压强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

气压的升高通常意味着天气晴朗,气压的下降则可能预示着降雨或气候变化。

因此,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出行和活动。

大气压强还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在高海拔地区或山区,由于大气压强的降低,氧气的压强也会减小,从而使人体在缺氧的环境中生活。

这对于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会产生一定的负担,需要适应和调整。

大气压强的变化还会对人体的舒适度产生影响。

在气压降低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感到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而在气压升高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感到精神饱满、身体轻松。

因此,在对大气压强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气压的变化来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保持身体的舒适和健康。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上册 2.3.1 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学生版)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上册 2.3.1 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学生版)

专题2.3-1 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目录 (1) (2) (3) (3) (6)1.大气压强的存在(1)含义: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2)存在证据: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吸饮料、吸盘挂钩等。

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还证明了大气压很大。

【拓展】①“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②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例子:吸饮料、紧贴在墙面上的吸盘、水泵抽水等都利用了大气压。

2.大气压的大小(1)测量工具:①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较方便。

②水银气压计:测量比较精确。

(2)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约133帕。

【注意】医生用注射器吸药液时是利用大气压,而注射药液时是通过人为方式增大压强,并非大气压的作用。

1.大气压强实验探究(1)在一个玻璃杯里盛满水,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片。

用手托住纸片,把杯子倒转过来。

把托纸片的手移开后,观察水是否会流出来,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现象:水不会流下来;原因:杯子内部没有气体,外界气压大于内部气压。

(2)用吸管吸牛奶盒内的牛奶,当牛奶吸完后继续吸,观察牛奶盒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解释。

现象:牛奶盒变扁;原因:牛奶盒内部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3)将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近瓶壁。

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用橡皮筋紧紧扎在瓶口上。

试试看,你能否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并解释实验现象。

现象:塑料袋较难被拉出;原因:塑料袋与瓶壁之间气体少,气压小。

2.大气压的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量。

大气压随着高度发生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01×105Pa(即760 mmHg)。

人们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

例1小虹在国庆长假期间,参加了集体爬山活动,回到家发现在山顶喝剩下的矿泉水瓶子变瘪了,这是由于()A.山顶温度高,地面温度低B.山顶压强大,地面压强小C.山顶温度低,地面温度高D.山顶压强小,地面压强大例2 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竖直立在水银槽上,玻璃管上A处有一小洞,洞口用塞子塞住防止侧漏。

《3大气压强》PPT课件(初中科学)2

《3大气压强》PPT课件(初中科学)2
(3)把一个空的易拉罐用火烧一烧,迅速 把罐口倒扣在水中,将发现易拉罐被压扁;
(4)瓶口吞鸡蛋;
(5)托里拆利实验;
(6)马德堡半球实验。
通过以上的许多例子,得到结论:大 气压强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周 围的。我们通常把大气压强简 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3.既然大气压 强是真实存在着的, 那么,大气压强到 底有多大呢?
(1)海拔的高低
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实验表明在海拔为3000m以
内,海拔每上升10m,大气压 强减小100Pa.
(2)天气的状况
6.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气压计 7.气压计分为两类: (1)水银气压计; (2)金属合气压计。
8.大气压强的应用若干实例
(1)抽水机; (2)真空吸盘; (3)允吸饮料; (4)用钢笔吸墨水;
4.如何测量大气 压强呢?
结论:托里拆利实验表明: 无论玻璃管的粗细有多大或是玻 璃管是否倾斜,大气压强都能够 支持 760mm(或76cm)高水银 柱,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强 叫做标准大气压。换算成压强值, 其大小为:
P0=1.013×105Pa 在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常取作 105Pa
5.影响大气压强的一些因素:
大气压强
1.想想议议
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具 有压强,空气和液体一样 也具有流动性和重量,那 么,大气是否也一样具有 压强呢?
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一些实验:
(1)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杯口盖严, 再使杯口向下,纸片不会掉,水也不会流下来;
(2)利用一个薄塑料饮料瓶,往瓶子里倒 一些水,并把瓶子涮一涮,再把开水倒出来迅 速密封瓶盖,会看到瓶子变瘪了;
3.测量大气压强的常用仪器: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 压计。
4.大气压强的应用:各种抽水机、真空吸盘等。其 原理都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工作的。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强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强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强知识点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计量单位。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强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大气压强的定义
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计量单位。

地球上的大气是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气体组成的,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因此大气压强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2.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层厚度减小,大气密度变小,从而导致大气压强减小。

3. 大气压强的测量
大气压强可以用普通水银气压计或者数字气压计进行测量。


通水银气压计是一种利用水银重力作用的气压计,通过读取水银
柱的高度来确定大气压强。

数字气压计则是利用电子元件测量气
体压强,并将结果显示在数字屏幕上。

4. 大气压强的应用
大气压强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气象、飞行、制造和加工
等领域。

在气象学中,大气压强是预测天气的重要指标之一。


飞行领域中,大气压强也是制定飞行计划和飞行高度的重要参考
指标。

总之,八年级科学大气压强知识点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定义、
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测量方法和应用。

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气象、飞行、制造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

大气的压强PPT课件(初中科学)

大气的压强PPT课件(初中科学)
2024/10/2
重要提示
对于大气压的产生,可结合液体压强的产生来理解。 我们知道,液体有质量,它受到地球的引力,从而对支持 物有压力,所以液体内部有压强。空气也有质量,它也受 到地球的引力,因而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所以空 气内部也有压强,这就是大气压。由于空气具有流动性, 所以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图 2.3-2
【解析】 当将杯子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后,杯内无大 气也无大气压,而纸片外存在着大气压,故手按纸片把杯子倒 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说明纸片 受到的大气压所产生的压力大于水对纸片产生的压力。故表明 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
2024/1【0/2答案】 受到向上的大气压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024/10/2
科学广场
最早的温度计
最早的温度计是在 1593 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
发明的,如图 2.3-1 所示。他的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
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
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
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
【解析】 (1)由于吸盘在向上的大气压力与小桶向下的拉力作
用之下处于平衡状态,故空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应等于小桶向
下的拉力大小,而小桶的拉力是由小桶和沙的重力产生的,与
重力大小相等,故空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为 mg。由 F=G 推 出 p 大气压 S=mg,由此可推导出 p 大气压=4πmd2g。
(2)实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影响的因素为吸盘内空气没挤
并把测温物质改为水银,这样温度计已具备了现在温度计的雏形。
2024/10/2
解题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
扩展:大气压强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警示:⑴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 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 天比夏天高。 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 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点拨: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p=
(3)锅内气体对锅盖最大压力的增加量 △F=△p(S﹣S0)=
(S﹣S0)=
mg﹣mg
扩展: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方法:运用二力平衡:当限压阀刚要被顶起时,受力平衡,此 时压力F=F0+G=p0S0+m0g,

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加量为△F′=△F=
mg﹣mg 以△F′=
mg 故答案为;(1)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2)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p=
; (3)锅内气体对锅盖最大压力的增加量△F′=
mg.
考点三 大气压的特点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小。典型实例:船吸现象、硬币跳高、踢出的香蕉球、飞机的
第2章天气与气候 第3节 大气压强
考点一 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
1、 概念: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0表示。 2、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1)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 3、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4﹑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
2-4-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洞穴中的空气流动的方向。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物理知识说明,乘客为什么必须站在安全线以 外的位置候车? 解析:本题结合草原犬鼠奇妙的洞穴结构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 系。草原犬鼠的一个洞口很平坦,而另一个洞口处有凸起的土堆,这样 当空气流经两个洞口时,洞口表面处空气的流速会不同,所以洞口处的 气体压强会不同,洞内的空气就会从气压大的一端流向气压小的一端, 给犬鼠带来了阵阵凉风。 答案:(1)如图2-3-4所示 (2)运行的火车周围的空气速度大,压强小,乘 客靠近运行的火车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2-3-3 (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锅质量.如果限压阀的质量 增加m,请计算锅体与锅盖咬合处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大多少. 解析:(1)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
小而降低. (2)已知大气压强P0,内底面积为S,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阀质量为m0,限压锅顶部面 积为St则大气压力F0=P0S0,限压阀重力G=m0g, 当限压阀刚要被顶起时,受力平衡,此时压力F=F0+G=p0S0+m0g, 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锅内气体最大压强 p=
考点二 大气压的特点
1、大气压的特点: ⑴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 大气压强都相等。 2、测量工具: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分类:水银气压 计和空盒气压计 3、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 4、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 压增大时升高。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机翼、从自来水水龙头流下来的水越来越细、火车的安全 线…… 例1.如图是小刚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
2-3-4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 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 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_,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 塞的面积S=______.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______(写出表达式). (2)A步骤中活塞推到底端并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的目的 是______.实际实验测量的结果与真实值之间总有比较大的偏差,其可 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A、(1)明确实验的原理,才能完成实验步骤的补充.当注 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所受的大气压力相 等;因活塞为圆柱体,所以活塞的横截面积可以通过公式 来求出,知道注射器的容积,还需要用刻度尺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
注意: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
力刚好平衡
方法: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压的变化而变化) 例1如图2—3—1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2-3-1 解析:水坝上窄下宽利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瓶吞鸡蛋利用大气压 强;吸尘器利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利用大气压强 答案:A 例2(2013·广州一模)(1)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14 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2)如图 15,将薄纸片置于下唇底部,沿着纸片的上表面吹气,纸片升起,可知 吹气过程空气对纸片上表面的压力 下表面的压力(选填“大 于”、“等于”、“小于”),证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是 .
例题:(2012·天津)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 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 内顶起放 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 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 阀质量为m0,限压锅顶部面积为St(已知大气压强p0)
注意;为保证所测大气压的准确性必须保证两点①尽量将针管中的空气 排干净 ②尽量减小管壁和活塞之间的摩擦
方法:利用二力平衡可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力,利用几何知识
可得出活塞的面积S,便可求出大气压的值了.对测量结果的评估则主 要看是否对几个测量值造成了影响,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最后确定是偏 大或偏小.或筒内的空气不能排除干净等,拉力F的值会减小,所以所 测大气压值会偏小. 度;利用压强的公式,代入测量的数据可得出表达式; B、当注射器漏气时,会造成拉力F偏小,在面积S不变时,所测量的大 气压值会偏小. (1)B、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 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 C、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 再读出空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
D、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 (2)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V、L的测量结果不变,当注射器漏气或筒 内的空气不能排除干净等,拉力F的值会减小,所以所测大气压值会偏 小. 例2.如图2-3-5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犬鼠的洞穴 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生物学家不是很 清楚其中的原因,他们猜想:草原犬鼠把其中一个洞的洞口堆成了包 状,是为了建一处视野开阔的嘹望台,但是如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它 又为什么不在两个洞口都堆上土包呢?那样不是有两个嘹望台了吗?实际 上两个洞口形状不同,决定了洞穴空气的流动方向。吹过平坦表面的空 气运动速度小,压强大;吹过隆起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因此, 地面上的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给犬鼠带来了阵阵凉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