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狼图腾》看汉英翻译中句子层面的归化

合集下载

归化、异化视角下《狼图腾》中蒙古文化负载词翻译技巧探析

归化、异化视角下《狼图腾》中蒙古文化负载词翻译技巧探析

《狼图腾》是著名作家姜戎的著作,该书的英文版由著名汉学家葛浩文翻译而成。

随着中国小说英译数量的逐渐增多,文学翻译在翻译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文化负载词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著名翻译家、厦门大学教授连淑能曾指出:“翻译不仅是一种语际迁移,而且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由此可见,翻译不仅要达到绝对的词汇、句法对等,译者还要兼顾并翻译出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促进源语中文化负载词的传播与交流。

本文以归化、异化为理论视角,探索译者葛浩文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所采用的具体的翻译技巧。

1《狼图腾》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界许多学者对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分类。

英国知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说:“翻译中出现的文化词汇包括五个类别:生态文化词,物质文化词,社会文化词,组织、风俗、活动、程序和概念等文化词,姿态及习惯文化词。

”基于纽马克对文化负载词的分类,笔者将《狼图腾》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以下几类。

1.1与衣食有关的物质文化词语与蒙古族衣食住行相关的词汇属于物质层面的特色词。

它们最能反映这个民族最为独特的穿衣、饮食风俗。

与蒙古族服饰相关的词汇包括:皮袍、毡靴、蒙袍蒙靴、狐皮草原帽、羊皮马蹄袖和毛毡。

这些服饰多数由动物的皮毛制作而成,可起到防风御寒的作用。

与蒙古族饮食相关的词汇几乎都涉及到奶制品:奶豆腐、炒米、奶茶、奶豆腐、奶肉粥、黄油、奶酪、奶皮子、羊排和羊肉等等。

这些带有蒙古特色词汇在翻译中会给译者造成障碍。

1.2与生产、生活相关的词汇由于内蒙古草原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貌,人们生产与居住方式也较为特殊。

其生产工具多数与“马”息息相关,比如:套马杆、马镫、马鞍、马棒、狼夹子、蒙古刀、套绳和缰绳等等。

因此,蒙古族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用2~3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

英语教育论文:结合《狼图腾》英译版探寻汉英文学翻译策略研究

英语教育论文:结合《狼图腾》英译版探寻汉英文学翻译策略研究

结合《狼图腾》英译版探寻汉英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翻译出版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文学作品翻译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桥梁。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对文学作品翻译构成了极大挑战。

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中实现不同文化的有效桥接,成为了我国译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狼图腾》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走出去”的杰出代表,已被译成30多个语种,在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其英译本曾获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奖,译本评析有利于推动我国汉英翻译实践及译员成长。

二、文学翻译语言特征翻译是跨文化沟通过程。

与非文学翻译以信息传达准确性为首要衡量标准不同,文学翻译的核心准则是再现原作的文学性。

具体而言,文学翻译语言有两大特征:(一)形象性文学翻译是形象的翻译。

一是指文学翻译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即生动具体的生活画面,二是指译者所使用的艺术手段(译语)具有形象性。

小狼的身子骨催起来了,它总是吃得肚皮溜溜圆,像个眉开眼笑的小弥勒,真比秋季的口蘑长势还旺,身长已超过小狗们半个鼻子长了。

译文:The cub was filling out , its belly tight as a drum aftereach meal,like the fat , squinty-eyed laughing Buddha . He was growing faster than an autumn mushroom , and was already half a snout longer than the puppies hew as with.原文中,作者花了许多笔墨描画了一个贪婪小狼的形象,并用小弥勒做比喻,将吃饱喝足的滚圆的小狼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同时用秋季口蘑比喻其迅猛的生长速度。

翻译时,由于小弥勒和口蘑的意象在译语文化中亦可被接受,作者沿用了这两个比喻,并加入drum(鼓)喻指小狼饱餐后紧绷的肚皮,生动地再现了原文的形象性。

(二)审美性文学翻译是审美的翻译。

以《狼图腾》的英译为例谈译文表达的识解操作

以《狼图腾》的英译为例谈译文表达的识解操作
者 发现 , 之前 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运用 识 解 理 论 中某 个 单 一维度 对译 者 翻译 过 程进 行 讨 论 和评 价 , 忽视 了
识 解理 论几个 维度 之 间 的联 系 , 认 为这 方 面 还有 值 得挖掘 的空 间 。笔 者将从 辖域 背景 维度 与其他 几个 维度 的关 系出发 , 探讨译 文表 达 的识 解操 作 , 以期给
翻译 是 一项 交 际 活动 , 其 中涉及 信 息在 不 同交 际者之 间 的传递 , 要顺利 完成 翻译 活动 , 必须 准确地 传递 “ 意义” 。认 知 语 言 学 家 E v a n s 和G r e e n认 为 , 意义 的基础是 体 验 性 _ l J ( P 4 8 ) 。我 们对 现 实 世 界 的认 知在很 大程度 上是 由我 们 的体 验 来 协 调 的 , 身体 为

认知 语言 学指导 下 的意义观 与翻 译观
的方式 J 。例 如 , 从“ Ma r y b o u g h t J i m a b o t t l e o f C O —
l a . ” 和“ Ma y r b o u g h t a b o t t l e o f c o l a 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 J i m. ” 这 两 个
以《 狼 图腾 》 的英 译为 例 谈 译 文 表 达 的识 解 操 作
周 欢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 , 北京 1 0 0 0 2 4)

要 : 基于认知语 言学框 架下意义观与翻译观 以及认知语 言学中的识解理论 的四个维度 , 在 译文表达 时的识解 操作 应该在考虑 目的语读者辖域 背景 的基础 上 , 保持 或调整 原文表征 的详略度 、 突显和扫描 方式等 识解 维度 , 使译文流畅 , 符合 目的语读者 的表达 习惯 , 最终实现成 功的交际。

《狼图腾》英译版的文化翻译策略

《狼图腾》英译版的文化翻译策略

《狼图腾》英译版的文化翻译策略
颜源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分析了《狼图腾》英译版中译者采用的文化翻译策略,并指出受译者的翻译目的、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能力及译文可读性的影响,该部译作的翻译策略是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同时进一步指出,随着中英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以源语为归宿的异化策略会越来越被广泛地使用。

【总页数】5页(P111-115)
【作者】颜源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狼图腾》英译版的文化翻译策略 [J], 颜源
2.文化翻译视角下《狼图腾》英译版中蒙古族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探讨 [J], 白常山
3.基于文化负载词英译图式的翻译策略——以《台北人》汉英对照版为例 [J], 袁媛
4.基于文化负载词英译图式的翻译策略——以《台北人》汉英对照版为例 [J], 袁媛
5.《儒林外史》英译本中酒文化的翻译策略探究——以杨译版《儒林外史》为例[J], 黄杰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狼图腾》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狼图腾》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 狼图腾 》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口 赵鹤娟 张春晨
河 南师 范大 学西 区
【 摘 要】 本文 以 《 狼 图腾 》 的英 译 文 本 为 例 ,对 文 化 负载 词 的翻 译 策 略进 行 了研 究 ,主 要 研 究 译 者 翻 译 的策 略 及 方 法 。本 文从 三个 方 面进 行 了研 究 ,第 一部 分 介 绍 文 化 负 载 词 形 成 的原 因及 对其 翻译 的重 要 性 ;第 二 部 分 了解 《 狼图 腾 》 的文 化 背 景 及 其 深 远 影 响 ;第 三 以 《 狼 图腾 》汉 英 两 种 译 本 为 例 ,研 究译 文 中 的文 化 负载 词 的翻 译 技 巧 。 【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 狼 图腾 》 ; 翻译 策 略 【 中图分类号】 H 0 5 9 【 文献标示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1 6 7 ( 2 0 1 5 ) 1 2 . 0 0 1 2 — 0 2
3 . 2 狼图腾 》英译本 中的删译
《 狼图腾 》每一章 的开头都会 引用古代 一些文言 文、 按语 ,对 于这 些 内容 译者 一 般都 会 选择 放 弃翻 译 。例
如 :
目 《 狼 图 腾 》 英 译 文 本 中 的 文 化 负 载 词 的 翻 译 策 略
本文 以 《 狼 图腾 》 的英译 文本为研 究对象 ,对 文化 1 2 负载词 的翻译策 略进行研 究。之所 以选 择 《 狼 图腾》作
3 . 1 狼图腾 》英译本 中的直译 直译 是一种重 要的翻译 方法 ,能传 达原文 意义 ,体 现原文 风格 ,然 而对谚语 、专有名 词进 行 的直译 则具有 定 的局 限性 。 因为这种 对字 面意思 直接翻 译 的方法 , 会让缺少 一定文化 知识 的读 者不能很好 地理解文 章 中真

从《狼图腾》看汉英翻译中句子层面的归化

从《狼图腾》看汉英翻译中句子层面的归化
理效 果看 . 这样 的 处理保 证 了翻 译 的效果
【 关键 词 】 汉英 翻译 句子 归化
Ab s t r a c t : Th i s a r i t c l e p r o p o s e s t wo s t r a t e 虹e s i n Ch i n e s e - E n g l i s h t r a n s l a d o n i n t h e s e n t e n c e l e v e l :s u b e c t a d j u s t me n t a n d me s s a g e c l a r i i f c a t i o n . 1 u d g i n g f r o m t h e c o mmu n i c a t i v e e f e c t o f t l l e t r a n s l a t e d t e x t , t h e s e wo t s t r a t e g i a s g u a r a n t e e d t h e q u l a i t y o f t r ns a l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 Ch in e s e - En g l i s h t r a n s l a t i o n . s e n t e n c e s . d o me s t i c a t i o n
y ou n g h e r d s me n h a d be e n b r ou g ht a l o ng t o c l e n a u p t h e s i t e .
中国人 一般 先 考 虑事 物 的环 境 和 外 围 因素 .然 后 考虑 具 体 事物 或 中心 事件 。 西方人 正好 相 反 。 首先 考虑 中心 事物 . 然后 才加 上 外 围因素 。 这 种 中西 思维 方式 的差 异 . 表 现 到 句子 结构 上 . 就 是

从英译本《狼图腾》删减部分看译者角色

从英译本《狼图腾》删减部分看译者角色

从英译本《狼图腾》删减部分看译者角色翻译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它不仅涉及到语言的翻译,更涉及到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知识。

一本好的翻译作品不仅需要忠实于原著,还需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来重塑原著,使之适应目标读者的需求。

以从英译本《狼图腾》删减部分看译者角色为例,我们不难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在从英译本中删减部分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删减方式,以达到“信达雅”的效果。

“信达雅”是翻译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它要求翻译品必须忠实于原著的思想和精神,文化元素要得到准确的传递和呈现,同时还要考虑到语言的通俗易懂,达到目标读者的交流需求。

因此,在删减过程中,译者需要忠实于原著的情节,同时还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使得目标读者更容易理解。

在《狼图腾》这本书的删减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到英语和中文语言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目标读者的阅读背景和水平。

例如,在原著中,《狼图腾》描述了很多关于蒙古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这些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

因此,译者在删减过程中需要删减这些文化元素,使得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情节。

除此之外,在删减过程中,译者还需要考虑到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例如,在《狼图腾》中,蒙古族的文化和传统是故事的重要元素,它们是故事情节的支撑点。

因此,在删减过程中,译者需要保留这些文化元素,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文化背景。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还需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认知水平和语言习惯。

例如,在英语中,它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多样性远远大于中文,这意味着即使是熟练掌握英语的读者,也可能会受到英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而无法准确地理解原著中存在的一些语言细节。

因此,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地删减这些语言细节,以使得目标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情节并且阅读流畅。

从翻译美学视角分析《狼图腾》英译本

从翻译美学视角分析《狼图腾》英译本

ywjszxk@翻译美学理论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优秀的译文作品必然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

姜戎的《狼图腾》具有很高的文学与审美价值,以狼图腾为线索,整合梳理了蒙古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可谓一部文化主题的经典作品。

小说连续多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自2007年在英语国家发行以来,曾创下我国文学作品海外版权的最高价,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与论著越来越多,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很多优秀的翻译者对这部作品进行的翻译。

综合汉语功底、个人见解、翻译经验等多方面考量,笔者选择了葛浩文的翻译作品,从审美学角度研究、赏析其译本。

一、翻译审美必备要素1.理解原作特性理解是翻译一部优秀作品的基本要素,是其他要素的前提,是对译本自由度的协调。

在对原作的理解中,译者应关注作品中包含哪些形式美,同时要深入研究作品本身隐藏的深刻含义。

理解对翻译的审美评价是最重要的,译者如果无法真正体会原作的审美精髓所在,便不能将其体现于译作中,因此译者应不断地斟酌与体会原作。

2.转化及内模仿这里的转化是指翻译的主体有意识地进行角色转变,进入原作中体会作品精髓,找到源文本与目标文本的契合点,找到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或观点,并与之产生共鸣。

如果译者无法完成这种内模仿,便无法使原作中的审美体验得以有效转化,更无法提高译本的审美价值。

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克服诸多障碍,使自身尽量融入源文本中。

3.审美加工译者在对原作加以理解与转化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感受不一或处理粗糙之处,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地重现译作特性。

此时,译者要对译文进行加工,以使其译文更加完善。

实现审美价值的基础是忠于源文本,译文内容应当与原作一样。

此外,审美价值应体现在重现原作的表达力,这通常以译文的语言形式来体现,同时反映出译者的语言功底,因而对译文的审美加工要表现出同原作相似的美学效果。

4.审美再现审美再现是翻译美学的最终目标,也是翻译过程中最难的一环。

审美再现是指译文自然转化原作外在形式,且不改变原作内涵。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分析《狼图腾》的英译的开题报告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分析《狼图腾》的英译的开题报告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分析《狼图腾》的英译的开题报

本文拟从译者的主体性视角分析《狼图腾》的英译。

翻译作为一种
文化交流方式,其效果会受到不同译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如语言背景、
文化背景、经验和情感等因素。

在翻译中,译者不仅要解决词汇、语法
和语言习惯等问题,还要把握原文的情感色彩、文化内涵和风格等方面。

在《狼图腾》这部小说的英译中,因为原著中包含了诸多中国文化
底蕴及特定逻辑,所以译者需要理解原著内容的同时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

在翻译中,译者可以采用两种翻译策略,即直译和意译。

直译能够
保持原著的语言风格和特色,但可能会使翻译产生歧义和困难。

意译则
会根据译者的理解和判断对原文进行重构,但可能会失去原著的文化内
涵和语言魅力。

由于翻译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所以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

对于《狼图腾》的英译,译者需要考虑到原著的生动性、
哲学性和文化性等方面,同时还要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将
原著呈现到英语读者面前。

因此,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为其翻
译策略、语言风格和文化观点等方面。

总之,本文希望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分析《狼图腾》的英译,以期更
好地了解翻译过程中译者主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同时,探究翻译中的
主体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以促
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从翻译规范论视角浅析《狼图腾》英译本

从翻译规范论视角浅析《狼图腾》英译本

ge l g itcta sainsu yp te na da aye h rn lt ntx nawie e s n Th s r be t ea di l i usi r n lt td atr n n lz st eta sai e ti d rv ri . u ,amo eo jci n n o o o v m—
范理 论 , 描述 性 的方 法 分 析 译 介 过 程 中 的 各个 阶段 , 图跳 出单 一 的语 言 学译 学 范 式 , 更 广 的视 角分 析 这 用 试 从 个 译 本 , 而 对译 本 作 出 公 正 的评 价 。经 分 析 。 译 本 是 一 个 中国 文 学 打 人 国外 市场 的 成 功 案 例 。 从 其
20 0 4年 , 曾在 内蒙插 队 的作 家 姜 戎 出版 了一 部 名 为《 图腾 》 狼 的小说 。霎 那 间 , 部有 关草 原 、 这 狼 和 中国人 的小 说席 卷 了 中 国各 大 书市 , 为 当 成 时 人们 热议 的一个话 题 。《 图腾 》 狼 的成 功也 引起 了 国外媒 体 的关 注 , 们 以高 价 购 得 《 图腾 》 他 狼 的
p ril u g n o l ema et wad h rn lt n Afe h ic s in, yf dt a h r n lt n i aS c es ata d me tc ud b d o r st eta sai . trt eds u so wema i h tt eta sai u cs — j o n o s
J 12 l u. 0 O

从 翻译 规 范论 视 角 浅 析《 图腾 》 译 本 狼 英
董 静
( 国矿业 大学 外 文 学 院 , 中 江苏 徐州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视角下的《狼图腾》英译分析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视角下的《狼图腾》英译分析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翻译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汉英语言对比研究视角下的《狼图腾》英译分析颜源(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69)摘要:通过研究美国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的《狼图腾》英译本,分析了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在汉英翻译实践的应用,并指出通过对比研究汉英主要语言差异,可以得出一些汉英翻译的转换规律,从而使译文摆脱原文结构的影响,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适应性。

关键词:汉英语言对比研究;翻译实践;应用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18-0126-0220世纪50年代,对比语言学兴起。

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致力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尤其是不同之处,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翻译、外语教学、词典编纂等相关领域。

[1]4汉英语言对比研究作为对比语言学的一个方面,主要目的是寻找、描述并解释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特别是不同之处,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上述相关领域。

[2]4-5就汉英翻译而言,汉英语言对比研究成果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实践指导,如它为研究汉英之间的可译性、翻译目的和要求、翻译单位、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翻译过程中的转换规律及方法等提供了一个可供分析和思考的框架。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通过对比研究汉英主要语言差异,可以得出哪些汉英翻译的转换规律,从而使译文摆脱原文结构的影响,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适应性。

1小说《狼图腾》英译本小说《狼图腾》(姜戎著)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于2004年4月出版发行。

它以20世纪60-70年代为背景,叙述了内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和狼之间的动人故事,故事深切关注现实生态,包括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以及民族文化冲突等方面的主题。

该小说在国内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轰动,取得了300多万册的销售纪录,且连续6年在文学图书畅销榜上位列前十名。

[3]72不仅如此,该小说还成功走向了世界。

到目前为止,它已被译成30种语言,发行到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

从翻译行为常式看《狼图腾》的英译

从翻译行为常式看《狼图腾》的英译

从翻译行为常式看《狼图腾》的英译摘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方面为了使源语文本顺利进入处于相对强势的目的语文化, 另一方面要尽量保留源语文本的文化信息,译者必须在两种行为常式间获得某种平衡。

这样,译本才能在译入语体系固有的常式中得到足够程度的认可。

葛浩文《狼图腾》的英译很好地显示了翻译行为常式的运作。

关键词:《狼图腾》翻译行为常式目的语文化译者选择何种文本进行翻译以及在翻译中采用何种翻译策略不是偶然的现象,这固然与译者的主体意识有一定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要受到目标语文化中的各种行为常式的制约,因为“在翻译过程的每个阶段中以及在其产物及译文的每个层次上,行为常式都在运作”(Toury,2000:130)。

译者在选择一个文本进行翻译时,往往要考虑怎样处理所选择的文本与目标语文化中的信仰、价值观念、语言、文学常规、道德规范、政治等因素之间的矛盾。

如果所选择的文本一方面基本符合目的语文化的各种常式规范,且能够满足读者的某种文化心理需求,那么译作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目的语文化。

行为常式虽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但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在两种语言、文化、篇章传统之间进行取舍,翻译行为常式便显现出来。

葛浩文《狼图腾》的英译很好地显示了翻译行为常式的运作。

1 图里翻译常式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不再以先验性的“等值”、“正误”等标准来评判翻译文本, 描述性的、动态的翻译研究后来居上,其中以色列学者图里的翻译常式论独树一帜。

图里等通过描写产生译作的过程,发现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实际抉择,从中得出控制翻译的一系列行为常式(translation norms)。

图里认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受到三类常式的制约:首先,预备行为常式决定待译文本的选择。

在特定历史时期,目标文化偏爱哪些作家、哪个时代、何种文类或流派的作品? 其次,伊始行为常式决定译者对翻译的总体倾向,即倾向于源语言和文化的常式还是服从于目的语言和文化的常式。

功能主义视角下《狼图腾》英译本文化因素的翻译

功能主义视角下《狼图腾》英译本文化因素的翻译

引言《狼图腾》是姜戎在2003年出版的一部经典力作,这部以狼为主体叙述的小说讲述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内蒙古地区,一位知青在草原插队生活中与游牧民族和草原狼的故事。

该部小说引发了我国二十一世纪初震撼的文化现象,让人们深深地思考了中国的国民性格,并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神秘性。

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将蒙古的图腾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也让人们感受到草原万物的内在联系,带给读者极其强烈的震撼。

出版至今已发行了五百万册,获得了众多文学奖项,在国外《狼图腾》也有很大影响,关于它的文学研究文章有上千篇。

但毕竟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所以在进行文化翻译时就会存在偏差,需要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翻译方法的使用,将中国文化因素更好的呈献给不同读者。

一、功能主义基本内涵功能主义目的论指引下的翻译是一种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在翻译过程中因翻译目的去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和策略。

在上个世界七八十年代的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将翻译理论与交际理论相结合,另一个是从对语言的转换过渡到重视文化间的转换,对此在德国兴起了功能主义论,代表人物为汉斯佛尔米和诺德。

这种功能主义理论是将翻译当做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行为,通过翻译的手段进行翻译目的的实现。

将目标文本放置在所属文化的功能上,译者通过翻译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是功能主义翻译论的主要观点。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重视的是疑问的作用和影响而不是单纯的将文字进行对等转换,在翻译的过程中遵循目的、连贯性和忠实性的原则。

功能主义翻译论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感念,将翻译当做了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认为翻译影视有跨文化交际目的文化行为,旨在提高读者对原语作品的理解和文化认同感,为翻译的发展提供了新道路。

二、《狼图腾》英译本包含的文化因素(一)图腾文化图腾文化是由各种图腾观念衍生出来的文化复合体。

在原始社会中,图腾文化深深影响着氏族部落生产生活,对民族文化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在《狼图腾》一书中草原民族将狼作为自己的图腾,并产生了蒙古民族独特的图腾文化。

从《狼图腾》的翻译析译者主体性

从《狼图腾》的翻译析译者主体性

作者: 李长江 吴艳萍
作者机构: 辽宁工业大学外语系
出版物刊名: 沧桑
页码: 238-23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葛浩文 《狼图腾》 翻译 主体性
摘要: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活动,译者是原作者与读者的中介。

译者的主体性始终贯穿翻译的始终,翻译的成败取决于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维度。

小说《狼图腾》的英文译者、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在其翻译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即译者的审美意识和个人情趣对原语文本的选择、理解以及翻译策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翻译规范论在《狼图腾》英译本中的应用

翻译规范论在《狼图腾》英译本中的应用

ywjsxxk@姜戎的《狼图腾》一经出版,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部以狼为主题的小说,不仅销量颇佳,更是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据有关数据统计,《狼图腾》在中国已经被出版100多次,连续6年位居图书销量榜的前几名,并且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

其中,由翻译家葛浩文翻译的英文版《狼图腾》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

由此可见,葛浩文翻译的作品质量较高,翻译方式深受读者的喜欢。

本文以葛浩文翻译的《狼图腾》为翻译规范论的范本,分析《狼图腾》英译本中体现出的翻译规范,提出翻译作品的方针与策略,以期提高我国译者的翻译水平,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一、《狼图腾》英译本中的翻译规范论1.《狼图腾》中翻译操作规范操作规范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须重点把握的基本原则,可分为总体规范和篇章规范,总体规范是在整篇结构上需要把握的原则,而篇章规范是文本的微观结构上要掌握的翻译规则。

虽然《狼图腾》在翻译上受到译者的翻译能力、逻辑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个优秀的译者,要重点把握的就是翻译的规则,要在掌握翻译规则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而《狼图腾》英译本正体现了这种基本的翻译规则。

首先,从总体操作规范的原则入手,《狼图腾》每章的开头都会引用一些按语、文言文等。

例如,“每天总有苏武牧羊那种孤独苍凉”“必须像唱空城计的诸葛亮那样”“咱们现在真是四面楚歌啊”等语句,这样的按语,都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读者在阅读时尚有一定的难度,外国读者理解起来就更费劲了。

译者需要掌握每一个词句后面的意思,只有自己真正理解了,才能使读者明白其在文中的作用,这是一项烦琐的工作,更是对译者翻译能力的极大考验。

与其让翻译出来的语句失去了原语的意思,不能帮助外国读者理解文本内容,倒不如把握总体规范的操作原则,将按语部分直接省去,使译本更接近原著。

其次,从篇章规范的翻译规则来看,原作者在语言上采用反复的方式,这样过于枯燥,也不符合英语文本的规范要求,在内容上显得过于庸俗,很难使读者接受,这种语句按照篇章规范的要求也会被删掉。

_狼图腾_英译本翻译浅析

_狼图腾_英译本翻译浅析


借鉴。


参考文献:

[1]姜 戎 . 狼 图 腾 [M]. 长 江 文 艺 出 版 社 ,2004。

[2]赋 格 、张 健.葛 浩 文 :首 席 且 唯 一 的 “接 生 婆 ”[N]. 它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周末。

[3]美 国 翻 译 家 葛 浩 文 :我 译 故 我 在[N].北 京 :中 国
的野鬼,近看却是一只只软垂的手,女人的手,死去的
女人。
(5)场面兴奋而混乱 ,凄厉得人如兽 。 情况就像一
把钝刀在韧肉上来回拖拉,不到底。 (李碧华《霸王别
姬》)
短烟头、袜子、月夜竹影都是常见的事物,而李碧
华却用了“半截干尸”、冒血脓污的“半溶的 尸”、“披头
散发的野鬼、死去的女人的软垂的手”作比,这样的充
例 :Heilong River (Jiang): The river (Black Dragon) after which China’s largest northeastern province is named.(P19)
“黑 龙 江 ” 翻 译 成 了 “River”, 但 又 在 其 后 加 了 “Jiang”,充分体 现 了 中 国 的 特 色 ,使 读 者 能 对 中 国 文 化 加以了解。
关键词:李碧华;小说;比喻
一、诡异的喻体 喻体是比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喻通 过喻体传递修辞信息,激发接受者的想象活动,通过联 想使具体感性的形象呈现于头脑中, 从而加深对本体 的认识。 李碧华作品中,多用给人阴冷、幽暗感觉的诡 异喻体, 这种诡异喻体在激活读者联想思维的同时打 破思维定势,给接受者造成了新奇的心理感受。 (1)菁 菁 腾 地 抬 起 头 来 ,深 深 呼 吸 一 下 ,充 满 着 憧 憬、向往,如瘾君子见到吗啡针,僵尸见到鲜蹦乱跳的 大动脉。 (李碧华《月媚阁的饺子》) 作 者 采 用 “癮 君 子 見 到 吗 啡 针 ”、“僵 尸 见 到 鲜 蹦 乱 跳的大动脉” 这样非常态的喻体来形容为挽回出轨丈 夫而不惜吃婴胎饺子的李菁菁的精神世界, 在令人毛 骨悚然的同时贴切表现出主人公疯狂的精神状态。 (2)两只穿着破布鞋的脚正往天桥走去。 左脚的脚 趾在外头露着,冻得像个小小的红萝卜头儿。 志高手持

汉英双语字幕电影《狼图腾》言外文化负载词翻译_441

汉英双语字幕电影《狼图腾》言外文化负载词翻译_441

汉英双语字幕电影《狼图腾》言外文化负载词翻译作者简介:李玉丹,女,山东菏泽人,兰州交通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01一、官方对等策略该部影片中有15处翻译使用了官方对等策略。

长城长城―the Great Wall原语中“长城”采用官方对等和省略策略和省略策略,主要原因在于影视受时空限制,使目的语观众更加轻松。

二、原语面向性策略该影片含66个言外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原语面向性的例子.2.1保留字幕译者没有采用保留策略。

2.2 明晰化部影片含4处添加策略,24处阐明策略。

2.2.1增译汉人―Han Chinese- Hans译文添加了“Chinese”,便于目的语观众对“Han”的把握。

但笔者建议采官方对等策略用“Hans”,一方面节约空间,便于目标语观众捕捉信息,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全球化的发展,汉人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理解,没必要添加“Chinese”便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2.2.2明晰化草原狼―Mongolian wolf“草原狼”实指蒙古狼,译文使其明确化,符合当时的语境。

2.3直接翻译本部电影的字幕翻译采用25次字面直译的方法,12次传换直译。

2.3.1字面直译腾格里―Tengger狼图腾代表的是天,“腾格里”,蒙古人的神。

目的语中没有对等词汇,所以译者按照发音拼成了一个单词,虽然可能目标语观众对“Tengger”不熟悉,但它对外传播了蒙古文化,为目标语注入了新鲜词汇。

2.3.2转化直译奴才―slave奴才是指待奉主子之奴仆,现代一般用于讽刺,含负面意义。

目的语观众很难在极短时间内领会“奴才”的内涵意义,所以,译者把该词转化成目的语观众熟悉的单词“slave”,目的语观众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三、目标语面向性策略该影片包含文化负载词翻译的37个目标语面向性策略的例子,下文将对一些例子进行讨论。

_狼图腾_英译本翻译浅析

_狼图腾_英译本翻译浅析

56
/ 2012.3 下半月
李碧华小说的比喻特色
张娜
摘 要: 香港作家李碧华在她的作品中对比喻这 种辞格的运用别具特色。 她往往选用一些人们想象不 到的带有冷色调的、 消极色彩的事物如 “僵尸”、“蝙 蝠 ”、“尸 体 ”等 作 为 喻 体 ,再 加 上 贴 切 形 象 的 修 饰 语 和 精准的喻底, 使她的比喻呈现出一种乖张、 怪异的意 味。
喻体充分加深接受者对本体认识的同时, 精准传达作


·

四、结语
葛浩文作为当代著名的翻译家, 翻译出众多优秀


作品,选词用词是翻译中非常困难的一步,对各种名词

的翻译更显出翻译者的技巧和态度,文中选择了《狼图

·
腾》作为实例,对葛浩文选词用词进行了研究,总结出

了葛浩文对词汇的用法讲究, 给翻译学者提出了翻译
国 华
日 报 ,2008-3-12 。
[4]华 慧.葛 浩 文 谈 中 国 当 代 文 学 在 西 方 (R).上 海 : 董
上 海 书 评 .2009-4-5。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3 下半月 \
57
一个铁罐子,低头一路捡拾地上长长短短的香烟头,那
些被遗弃了的不再为人连连亲嘴的半截干尸。 (李碧华
《生死桥》)
(3) 无 路 何 时 , 总 想 得 起 那 双 摸 上 去 温 湿 的 臭 袜
子,就像半溶的尸,冒血脓污的前景。 ……(李碧华《生
死桥》)
(4)月 夜 的 竹 影 ,连 枝 带 叶 ,远 看 像 一 群 披 头 散 发
满诡异色彩的喻体让人恐惧, 也隐隐透出对主人公对

让世界感受蒙古狼——《狼图腾》英译考量

让世界感受蒙古狼——《狼图腾》英译考量

让世界感受蒙古狼——《狼图腾》英译考量作者:王君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第10期【摘要】翻译的目的在于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狼图腾》为人们呈现不同于以往的蒙古狼文化和民族文化,经葛浩文先生的高标准翻译,该书得以在美传播,通过大量的翻译技巧和针对性方法,使用异化、省略、增补、语法句式的改写等方式,使译文在尽全力保留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更加符合美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

【关键词】《狼图腾》文化差异中国特色英译策略引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学亦是如此。

姜戎先生的著作《狼图腾》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取得了巨大反响。

该部著作有幸经由葛浩文先生的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内蒙民族的鲜明特色,并对我国那一特殊时期的故事进行改写,尽可能地传播了中国特色文学,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本文将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入手,分析其特色的翻译策略。

一、《狼图腾》的英译策略1.英译的文化差异。

半自传体小说《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先生,30多年前作为北京知青曾到内蒙古鄂伦草原插队11年,该部著作被描绘为“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

小说酝酿于上个世纪的特殊背景下,极具中国特色,然而这一深层次的、隐晦的文化同样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在文学翻译、文化传播过程中,要研究如何将这类因素融于新的语言文化中,将内蒙草原的狼文化,文革形势下人们的行为和生活解释清楚,加深外邦对中国的理解。

译者扮演着文学间的斡旋角色,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对文学进行再创造。

《狼图腾》译者葛浩文先生曾引用一句意大利的谚语“翻译即背叛”来评价翻译。

翻译的性质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改写,任何一门语言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中必定会被改变。

葛浩文先生是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

除了对原著孜孜不倦的钻研外,葛浩文先生还专门找到内蒙古大学的学生,共同翻译解释书中众多的蒙语词。

2.英译的方式特色。

经由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翻译的《狼图腾》,2007 年摘得了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奖”的桂冠。

《狼图腾》英文译本翻译特征之考察——一项基于可比语料库的研究

《狼图腾》英文译本翻译特征之考察——一项基于可比语料库的研究

《狼图腾》英文译本翻译特征之考察——一项基于可比语料
库的研究
陈建生;伊丽;林婷婷
【期刊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9)001
【摘要】翻译普遍性只是一种总体性的、非刚性的规范,而非绝对化的翻译标准.<狼图腾>的英文译者凭借母语为译入语这一优势,在熟练掌握原语的基础上运用灵活的翻译策略及技巧,违背这种了趋势.呈现出创作感十足的翻译作品.
【总页数】5页(P97-101)
【作者】陈建生;伊丽;林婷婷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书法硕士博士毕业论文英文摘要中的术语翻译问题——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顾毅;杨春香
2.中国译者英译本的翻译共性考察——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J], 陈建生;蒋扬
3.立法文本的语言及翻译特征——基于可比语料库的研究 [J], 孙钰
岫;Aleksandra Matulewska
4.译本被动语态的源语透过效应考察——基于语料库的余光中翻译研究 [J], 赵秋荣;马心仪
5.隐喻翻译研究在中国(1995-2018)——一项基于文献统计的考察 [J], 孙毅;李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狼图腾》看汉英翻译中句子层面的归化作者:吴恒高洁常娜雷丽娟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1期【摘要】针对汉英翻译中句子的处理,本文结合《狼图腾》汉英版的实例给出了两种主要的方法:转换主语和精简信息。

从实例的处理效果看,这样的处理保证了翻译的效果。

【关键词】汉英翻译句子归化Abstract:This article proposes two strategies in Chinese?鄄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sentence level: subject adjustment and message clarification. Judging from the communicative effect of the translated text, these two strategies guaranteed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Keywords:Chinese?鄄English translation, sentences, domestication【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18-02汉语句子不受语法规则的严格要求,几乎没有各种连接成份。

汉语根据内在逻辑,按照时空顺序自然推进,经常被人形象地比喻为“流水句”。

而英语句子需要大量的连词、关系代词、分词、介词等,形成长而复杂的“树式结构”。

汉翻英的时候,应该认识到不同语言体系中句子结构的特点,并满足各自语言语法的要求。

英汉句子结构上的差异,给翻译活动造成很多限制。

如果采用异化的策略,生搬硬套句子结构,硬译或死译,出来的句子很有可能违背英语的语言特点,句子太散、不连贯。

这样的句子充斥译本,肯定影响作品的可读性,不能实现翻译所追求的商业目标以及文化交流的目的。

下面以《狼图腾》为例,具体探讨两种翻译策略。

一、转换主语一般的句子都是从主语开始,而两种语言体系在主语上的差异,自然成为译者动笔时首先面临的问题。

赵元任先生(1979)指出:“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来看待,比较合适”。

用“话题—说明”的观点看待分析汉语句子,比用传统的“主语—谓语”名称,能更客观地反映汉语句子的实际,更清楚地显示汉英句式结构上的异同,从而避免语法概念的混淆。

汉语句子的“话题”与“说明”是从句子顺序上说的。

“话题”是说话人想要说明的对象,总是放在句子开头处。

如果语言环境或上下文能暗示话题,也可能省略不提。

“说明”部分位于话题之后,对话题进行说明、解释或质疑。

“说明”部分与“话题”部分不存在一致关系。

“说明”可以是一个名词或动词,也可以是一连串的名词短语或连动结构,还可以由形容词及各种词组充当,对结尾没有限制,可长可短,视语义而定。

汉语的连动句典型地反映出话题的后面一长串说明的特点(因为凡与话题有关的内容都可放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这与英语句子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相一致的结构很不相同。

(1)一匹灰鬃灰马突地闯进两束光柱里,几步减速,猛地急停在巴图身边,仿佛遇到了救星。

大灰马惊魂未定,大口喘着气,脖子下有一咬伤,马胸上流满了血,伤口处冒着热气,在伤口下又滴成了一条一条的血冰。

沙茨楞的坐骑一见到血,惊得猛地蹿起,接着又一低头,一梗脖子,不顾一切地顺风狂奔。

A gray horse appeared in the two beams of light; it slowed and stopped next to Batu, as if it had found its savior. The gray was snorting anxiously. It had been bitten below the neck, and blood leaking from the steaming wound formed lines of red ice. The sight of blood spooked Laasurung?蒺s mount, who trampled the ground in a frenzy, then lowered its head, thrust out its neck, and single?鄄mindedly galloped off with the wind.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而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

(谢华 2008)汉英转换时,一般可以将主语和主题互换。

如果不能,译者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为句子找到适当的主语。

这里的“主题”也就是“话题”。

原文汉语前半部分(“沙茨楞的坐骑”之前)的话题就是大灰马,作者连续用了几个短句说明话题(大灰马)。

划线的介词短语是汉语中特有的地点主语,不可能硬搬到英语中。

译者转换角度,用具体事物作主语,重新搭建句子,符合了英文习惯。

同时,译者用it代替the gray,用the sight of blood承接上句的blood,都使译文做到了连贯流畅,逻辑更紧密。

可以看出,针对表达形式的不同,译者采取了归化的策略。

(2)一路上场革委会领导、军代表包顺贵、场长乌力吉、马倌巴图、沙茨楞和其他群众代表,以及准备清理事故现场的青壮牧民全都阴着脸,离大泡子越近人们的心情似乎越难受,谁都不说话。

On the way over, somber looks filled the faces of leaders of the revolutionary committee—Bao Shungui, the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and Uljii, the pasture director—the herdsmen Batu and Laasurung, and all the other representatives of mass organizations; even brawny young herdsmen had been brought along to clean up the site.中国人一般先考虑事物的环境和外围因素,然后考虑具体事物或中心事件。

西方人正好相反,首先考虑中心事物,然后才加上外围因素。

这种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到句子结构上,就是汉语中的状语总放在谓语或句子主体前边,定语无论长短,都置于中心词之前,形成“左分支”结构。

(王治奎 2008)这种结构特点往往使得汉语的状语部分长,主谓部分短;主语部分长,谓语部分短;修饰成分长,中心成分短。

整体上显得头大尾小,有人将其比作“狮子头”形状。

英语句式正相反。

英语的定语成分除单词外,多数都置于中心词之后。

多数英语状语的正常位置也是置于主干成分之后,由此形成了英语的右分支结构。

另外,英语重视末端重量,凡较长的词语或累赘的成分均需后移,有时甚至须使用假主语来避免句子头重脚轻。

这样,英文句子多为前短后长,有人将其形容为开屏的孔雀,头小尾大。

原文汉语的主语在前,长度较长。

译者考虑到英语句子特点,把长的部分放在句尾,避免头重脚轻,保证了句子的平衡。

这样的归化处理让译文更符合英语的特点,让英语读者读起来觉得清楚明了。

二、精简语义信息从小说整体的叙事模式来看,作者姜戎用了很多议论穿插在叙事中,阐述自己的看法。

而译者正如在译本前序中说到那样,为了提高阅读的快感,删节了很多议论。

因为跨文化交际中,西方读者阅读小说更多地是被情节吸引。

简化也是出于提高交际效果的考虑。

(3)雪筏距岸较近,长绳也开始发挥作用,几个大汉站在岸边,像抛缆绳一样把长绳抛到装满黄羊的毡筏上,筏上的人把绳子的一头拴在毡子上,再把长绳抛回岸,岸上的人再齐力拽绳,将毡筏拽到岸边。

然后再将长绳又抛给湖里的人,让他们再把毡筏拽过去。

如此协作,进度大大加快。

As the rafts neared the shore, ropes were put to use, with several men standing at the edge of the lake flinging them like mooring lines to the carcass?鄄laden rafts, where hunters tied one end to the raft and flung the other end back so that the men there could pull them back to shore. The process was repeated over and over.在这段情景描写中,译者把划线部分做了精简和组合。

如果非要把“绳子的一头”翻成“one end of the rope”就啰嗦了;如果“齐力拽绳”,非要翻出tug the rope,就不像译文那样简洁;“然后再将…过去”一句,译者充分把握了上文的意思,用repeated,代替了过程中的所有动作。

这样就避免了啰嗦,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中文版是作者精心收集,潜心撰写的成果,故事写的引人入胜。

但是,具体的措辞和搭建句子有时不够简练,有点冗长,尤其是穿插了很多作者自己的议论。

下面的例子尤为明显:(4)在古老的蒙古草原,对狼来说,狼牙等于狼命。

狼的最凶狠锐利的武器就是它的上下四根牙齿,如果没有狼牙,狼所有的勇敢、强悍、智慧、狡猾、凶残、贪婪、狂妄、野心、雄心、耐心、机敏、警觉、体力、耐力等等一切的品性、个性和物性,统统等于零。

在狼界,狼瞎一只眼、瘸一条腿、缺两只耳朵还都能生存。

但如果狼没了狼牙,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它主宰草原的生杀大权,更遑论狼以杀为天,还是狼以食为天了。

狼没了牙,狼就没了天。

On the grassland a wolf?蒺s fangs have always sustained its life. Without them, the wolf is lost.讨论的成分有没有必要保留是棘手的问题。

例4出现的背景是狼群利用北风把军马群赶到南部的泥潭里,一网打尽。

马倌巴图负责照看军马群,与狼群发生正面冲突,用打狼棒打掉了一头狼的大牙,震慑住了狼群。

但不顾生死的狼群用自杀式的袭击,最终迫使军马群冲进泥潭,从而大获全胜。

划线部分出现于情节正在紧张发展的过程中,是作者对狼牙重要性的一番论述。

如果异化,用直译手段,逐字翻译,忠实了原文,却耽误了情节发展;如果归化,抓住中心意思,简化翻译,虽然表面上没有忠实原文,但是也把作者想说的意思说了出来,同时不妨碍情节发展。

译者用lost一词涵盖所有内容,令译文简洁流畅,为情节快速往下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总结从上述的实例可以看到,汉英翻译中往往需要对原文的文法做出调整,尤其是句子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