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
400种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40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
1鹿角味咸,性温;
归肾、肝经
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
的功效。主治肾虚腰脊冷痛,阳痿遗精,
崩漏,白带,尿频尿多,阴疽疮疡,乳痛
肿痛,跌打瘀肿,筋骨疼痛。
内服:煎汤,5-10g;研末,
每次1-3g;或入丸、散。外用:
适量,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熟用偏于补肾益精,生用偏于
散血消肿。
注意事项:
1、阴虚火旺者禁服。
2、《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阳盛阴虚者
忌之,胃火齿痛者不宜服。
3、《得配本草》:命门火炽,疮毒宜凉者,并忌之。
2白芍味苦、酸,
性微寒;归
肝、脾经
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
效。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
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等。
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
散。大剂量可用15-30g。平肝
阳宜生用;养肝柔肝宜炒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反
藜芦。
2、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
(2)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3)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出
血倾向。
(4)茶碱可以减弱白芍对肠收缩的抑制作用,不宜同
用。
注意事项:
1、白芍属寒凉之品,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
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妇人月经不调
属虚寒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气虚自汗,阳虚汗出者
忌用。
2、白芍酸寒收敛,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疹子忌用。
3、白芍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3-10g 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桂枝 3-10g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 5-10g发散风寒,行气宽中。荆芥 5-10g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防风5-10g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羌活3-10g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2.发散风热药薄荷3-6g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6-12g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蝉蜕5-10g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菊花5-10g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柴胡 3-10g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葛根10-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石膏 5-15g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夏枯草10-15g清泻肝火,解毒散结。2.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归肺胃胆、大肠膀胱经。5-15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苦,寒。归心、胃、大肠、肝经。2-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苦,寒。归肝胆、大肠肾膀胱经。 6-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3.清热解毒药治湿热病药金银花微苦辛甘,寒。归肺心胃大肠经。 10-15g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苦、微辛,寒。归心肺、小肠经6-15g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板蓝根 10-15g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10-30g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利湿热。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15-30g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 6-15g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治咽喉肿痛药射干 6-10g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4.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胃、肾经。10-30g 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玄参甘、苦、咸,寒。归心肺胃肾经。 10-15g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6-12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赤芍苦,微寒。归肝、心经。 6-15g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泻肝火。 5.清虚热药青蒿6-12g清虚热,凉血,解暑热,截疟。地骨皮6-15g清虚热,
常用中药的常用剂量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
邵忠民
品名性味归经剂量功效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3-10g 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
桂枝辛、甘,温。归肺、心肾、肝经。3-10g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归肺、脾、胃经。5-10g 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5-10g 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肺、肝、脾经。5-10g 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羌活辛、苦,温。归肺(膀胱)经。3-10g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2.发散风热药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3-6g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6-12g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3-10g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5-10g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5-10g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柴胡苦、辛,微寒。归肺、肝、脾经。3-10g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葛根甘、辛、凉。归肺、脾、胃经。10-15g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苦、辛、甘,大寒。归肺、胃经。15-60g 清热泻火(清气分、肺胃实热),煅后收湿敛疮。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5-15g 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肝、胃、肺经。5-15g 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2发散风热药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2清热燥湿药
1
治湿热病药
治热毒疮疡药
治热毒泻痢药
治咽喉肿痛药
泻下药
1攻下药
1润下药
无
3峻下逐水药
无
祛风湿药
1祛风湿散寒药
2祛风湿清热药
3祛风湿强筋骨药
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
2利尿通淋药
3利湿退黄药
理气药
驱虫药
止血药
1凉血止血药
1化瘀止血药
3收敛止血药
活血化瘀药1活血止痛药
2活血调经药
3破血消症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1温化寒痰药
1清化热痰药
安神药
1重镇安神药
1养心安神药
1平抑肝阳药
2息风止痉药
品名性味归经剂量功效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15-.35 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钩藤甘,微寒。归肝经10-15g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天麻甘,平。归肝经3-10g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2-5g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开窍药
补虚药1补气药
1补阳药
1补血药
4补阴药
收涩药1固表止汗药
无
1敛肺涩肠药
102种药食同源中药材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102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
1丁香辛、温,脾、
胃、肾经
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
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
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
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
带下等。
2~5克畏郁金;热症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八角茴
香
辛、甘、温。
归肝、肾、脾
经。
1、具有散寒,理气,止痛的功
效。
2、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
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
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无
3刀豆味甘,性温;
归脾、胃、肾
经
1、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
功效。
2、主治虚寒呃逆,肾虚腰痛。
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
性研末。
无
4小茴香味辛,性温;
归肝、肾、膀
胱、胃经
1、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
和胃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
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
痛,痛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
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或炒热温熨。
无
5小蓟味甘、苦,性
凉;归心、肝
经
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
效。主治衄血,吐血,尿血,血淋,
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
用30-60g,或捣汁。外用:
捣敷。
无
6山药味甘,性平;
归脾、肺、肾
经
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
便溏泄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
下尿频,内热消渴等。
内服:煎汤,15-30g,大剂
量60-250g;或入丸、散。外
用:适量,捣敷。补阴宜生
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甘遂。与海螵蛸、龙
5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5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
称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
1鹿
角
味咸,性
温;归肾、
肝经
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
效。主治肾虚腰脊冷痛,阳痿遗精,崩漏,白
带,尿频尿多,阴疽疮疡,乳痛肿痛,跌打瘀
肿,筋骨疼痛。
内服:煎汤,5-10g;研末,
每次1-3g;或入丸、散。外
用:适量,磨汁涂、研末撒
或调敷。熟用偏于补肾益
精,生用偏于散血消肿。
注意事项:
1、阴虚火旺者禁服。
2、《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阳盛阴虚
者忌之,胃火齿痛者不宜服。
3、《得配本草》:命门火炽,疮毒宜凉者,并忌之。
2白
芍
味苦、酸,
性微寒;归
肝、脾经
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
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等。
内服:煎汤,5-12g;或入
丸、散。大剂量可用15-30g。
平肝阳宜生用;养肝柔肝宜
炒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
反藜芦。
2、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等。
(2)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3)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
出血倾向。
(4)茶碱可以减弱白芍对肠收缩的抑制作用,不宜
同用。
注意事项:
1、白芍属寒凉之品,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
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妇人月经
不调属虚寒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气虚自汗,阳虚
汗出者忌用。
2、白芍酸寒收敛,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疹子忌用。
3、白芍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19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195种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
1、缬草——【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有微毒。入心、肝二经。
【功效禁忌】洽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体弱阴虚者用。
2、艾叶——【性味归经】苦辛,温。入脾、肝、肾经。
【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B
3、巴戟天——【性味归经】味辛,甘; 性微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4、白花蛇——【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5、白蒺藜——【性昧归经】苦辛乎,入肝经。
【功用】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6、白石英——【性味】甘、微温。
【功效】益气、安神、止咳、降逆、除湿痹、补五脏、利尿。
7、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8、白芍——【性味归经】苦酸,凉。入肝、脾经。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9、白鲜皮——【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10、白芷——【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1、百部——【性味归经】甘、苦,微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12、白蔹——【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13、斑蝥——【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14、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
【功效】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
5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5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
1垂盆
草
味甘、淡、微
酸,性微寒;
归心、肝、胆、
小肠经。
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功
效。主治黄疸,痈肿疮疡,喉痛,
蛇伤,烫伤。
内服:煎服,15-30g。鲜品250g。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服。
2大蓟味甘、苦,性
凉;归心、肝
经。
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
功效。主治吐衄、咯血、崩漏等
血热出血证,肠痈、肺痈等火热
毒盛的痈肿疮毒。
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
30-60g。外用:捣敷。用于止
血宜炒炭用。
注意事项:脾胃出血,脾胃虚寒者禁服。
3花椒味辛,性温;
归脾、胃、肾
经
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
效。主治中寒腹痛,寒湿吐泻,
虫积腹痛,湿疹瘙痒,妇人阴痒
等。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
散。外用:煎水洗或含漱;研
末调敷。
1、中药配伍禁忌:杏仁为使;畏款冬、雌黄、附子、防风、麻
仁;恶瓜蒌。
2、饮食禁忌:得盐良,可同用;畏凉水,忌同食。少食寒凉生
冷之物。
注意事项:
1、阴虚火旺者禁服。
2、孕妇慎服。
4红豆
蔻
辛,温。归脾、
肺经
功能:散寒燥湿,醒脾消食。
主治: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
呕吐泄泻,饮酒过多。
3~6g。注意事项:《本草纲目》:若脾肺素有伏火者,切不宜用。
5山萘温;辛;归胃
经
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
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
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或捣敷;或搐鼻。
禁忌: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
6沙棘味甘、酸,性
温,归脾、胃、
肺、心经
具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
文档作者标注:邵忠民,根据2006版张廷模主编>制作,小编排版整理后方便大家在微信中收藏浏览,谨供参考。左下角阅读原文为WORD版。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品名性味归经剂量功效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3-10g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桂枝辛、甘,温。归肺、心肾、肝经。药圈3-10g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辛,温。归肺、脾、胃经。5-10g发散风寒,行气宽中。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5-10g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防风辛、甘,微温。归肺、肝、脾经。5-10g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羌活辛、苦,温。归肺(膀胱)经。3-10g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18种药食同源中药材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18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
1白扁豆味甘,性微温;
归脾、胃经
具有补脾止泻,消暑化湿,和中解毒
的功效。主治脾虚泄泻,湿浊带下,
暑湿吐泻,酒毒伤胃或鱼蟹中毒等。
内服:煎汤,10-15g;或生品
捣研水绞汁;或入丸、散。外
用:捣敷。健脾止泻宜炒用;
消暑解毒宜生用。
阴寒内盛者忌用。
2白扁豆
花
味甘、性平,
入脾、胃,大
肠经
消暑化湿和胃:夏伤暑湿,发热泄泻
或下痢,以及赤白带下等症
内服:煎汤,4.5~12g;或研
末。
外用:捣敷。
3龙眼肉味甘,性温;
归心、脾经
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主
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惊悸怔忡,
失眠健忘。
内服:煎服,10-25g;大剂量
30-60g。
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
4决明子味甘、苦、咸,
性微寒;归肝、
大肠
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功效。主治
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头
痛,眩晕,肠燥便秘。
内服:煎汤,6-15g,大量可
用至30g;或研末;或泡茶饮。
外用:研末调敷。
脾胃虚寒及便溏者慎服。
5百合味甘,性微寒;
归肺、心、胃
经
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主
治阴虚燥咳,劳嗽咳血,阴虚有热之
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
内服:煎服,6-12g。蜜炙可
增加润肺作用。
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6肉豆蔻味辛,性温;
归脾、胃、大
肠经
具有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的功效。主
治脾胃虚寒,久泻久痢,胃寒胀痛,
食少呕吐等。
内服:煎汤,1.5-6g;或入丸、
散。
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镇静药、麻醉药配伍
应用。
1、湿热泻痢及胃热疼痛者忌用。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格全.doc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
品性味归经剂功效
名量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3-10 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
胱经。g
桂枝辛、甘,温。归肺、心肾、 3-10g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肝经。
紫苏辛,温。归肺、脾、胃经。 5-10g 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5-10g 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肺、肝、 5-10g 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脾经。
羌活辛、苦,温。归肺(膀胱) 3-10g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经。
2.发散风热药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3-6g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行气。
牛蒡辛、苦、寒。归肺、胃经。 6-12g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子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3-10g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 5-10g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
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 5-10g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肝经。解毒。
柴胡苦、辛,微寒。归肺、肝、 3-10g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脾经。
葛根甘、辛、凉。归肺、脾、10-15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胃经。g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苦、辛、甘,大寒。归肺、 15-6 清热泻火(清气分、肺胃实热),煅后胃经。0g 收湿敛疮。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5-15g 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肾经。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肝、胃、5-15g 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肺经。湿热。
193种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
193种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
193种常用中药性味经剂量功效根据1984经典版中药书书写(仅供参考)
品名性味归经剂量功效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桂枝辛、甘,温心、肺、膀胱经。 3-10g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荆芥辛,微温肺、肝经 3-10g 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防风辛、甘,微温膀胱、肝、脾经。 3-10g 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止痉。羌活辛、苦,温膀胱、肾经。 3-10g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肺经。 3-10g 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辛夷辛、温,肺、胃经。 3-10g 散风寒,通鼻窍 2.发散风热药薄荷辛、凉。肺、肝经。 2-10g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辛、苦、寒。肺、胃经。 3-10g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蝉蜕甘、寒。肺、肝经。 3-10g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甘、苦,寒。肺、肝经。5-10g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经。10-15g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柴胡苦、辛,微寒。心包,肝胆,三焦经。3-10g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葛根甘、辛、凉。脾胃经。10-20g 升阳止泻,透疹,生津止渴,解肌退热。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肺、胃经。15-60g 清热泻火(清气分、肺胃实热),除烦止渴,煅后收湿敛疮。知母苦、甘,寒。肺、胃、肾经。5-15g 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滋阴润燥。栀子苦,寒。心、肺、胃、三焦经。3-10g 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清热利湿。夏枯草苦、辛,寒。肝胆经。10-15g 清泻肝火,明目,解毒散结。天花粉苦、微甘、寒肺、胃经。 10-15g 清热,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淡竹叶甘、淡、寒心、胃、小肠经10-15g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2.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肺、胃胆、大肠经。 3-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苦,寒。心、肝、胃、大肠经。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全)
————————————————————————————————作者:————————————————————————————————日期: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
品名性味归经剂
量
功效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3
-10
g
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
桂枝辛、甘,温。归肺、心肾、肝经。3-1
0g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归肺、脾、胃经。5-10
g
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5-10g 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肺、肝、脾经。5-1
0g
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羌活辛、苦,温。归肺(膀胱)
经。
3-10g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2.发散风热药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3-6
g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辛、苦、寒。归肺、胃经。6-12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子g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3
-10g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5-10
g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5-1
0g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
毒。
柴胡苦、辛,微寒。归肺、肝、脾经。3-10
g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葛根甘、辛、凉。归肺、脾、胃经。10-
15g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苦、辛、甘,大寒。归肺、胃经。15
-6
0g
清热泻火(清气分、肺胃实热),煅后
收湿敛疮。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5-15g 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实热)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肝、胃、肺经。5-1
5g
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
热。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经。10-
15g
清泻肝火,解毒散结。
2.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胃胆、大肠膀胱经。5-
15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
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胃、大肠、肝经。2
-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肝胆、大肠肾
膀胱经。
6-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3.清热解毒药
①治湿热病药
金银花微苦辛甘,寒。归肺心胃
大肠经。
10-
15g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辛,寒。归心肺、小肠经6-
15g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板蓝根苦、寒。归肺、心、胃经。10-
15g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②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苦、甘,大寒。归肝、胃
经。
10-
30
g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利湿热。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15
-
30g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③治热毒泻痢药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6-15
g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④治咽喉肿痛药
射干苦,寒。归肺经。6-1
0g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4.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
胃、肾经。
10-
30g
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玄参甘、苦、咸,寒。归心肺胃肾经。10-
15
g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
肝、肾经。
6-1
2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
赤芍苦,微寒。归肝、心经。6-1
5g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泻肝火。
5.清虚热药
青蒿苦、辛,寒。归肝、胆、肾经。6-
12
g
清虚热,凉血,解暑热,截疟。
地骨皮甘、微苦、寒。归肺,肝、
肾经。
6-1
5g
清虚热,凉血,清肺降火。
泻下药1.攻下药
大黄苦,寒。归大肠、脾胃肝、心经。5-
15
g
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
瘀。清泄湿热。
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10
-
15g
软坚泻下,清热消肿。
2.润下药
3.峻下逐水药
祛风湿药
1.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肾、肺经。6-1
2g
祛风湿,止痛,解表。
木瓜辛、酸,温。归肝、脾、胃经。10
-
15g
祛风湿,舒筋,化湿,(和胃)。
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辛、苦,微寒。归肝肾、胃胆经。5-
10g
祛风湿,舒筋活络,退虚热,清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