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理念在教学中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教案使用中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教案使用中的意义引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探究性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教案使用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实验观察等方式主动探索知识,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只需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在小学教案中使用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质疑、分析和评估所获得的信息,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记忆和应用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深度思考。
因此,在小学教案中使用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通常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生能够交流思想、分享观点,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个体的竞争和表现,缺乏合作与沟通的机会。
因此,在小学教案中使用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
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或提出新的观点。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用,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因此,在小学教案中使用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论文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已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已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语文教学实践,探讨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从而为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一、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探究性学习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理解它是探究性学习;从广义上理解,它是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常大致分为探索性实验课题、课外扩展性学习、现实生活中语文知识的应用、新科技问题、前沿探索的学习报告、研究报告、社会调查等几种不同类型。
这种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1.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实践探索,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从问题到结果,都是通过自己实践行为来完成。
2.研究性。
探究性学习本身就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程序来完成。
在这整个过程都通过研究实施,无论是小课题,还是大课题都是通过探究来完成。
3.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与研究的伞过程都是开放性的,对于研究方法、工具等,没有具体限制,对于研究的形式可以是自主性进行,集体合作讨论进行,教师指导帮扶进行等;在其研究形式上也是开放的。
4.发展性。
采用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等,都具有显著的发展作用。
谈探究性学习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通用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它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观点,其中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探究性学习,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其中乐于探究就是探究性学习,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探索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体验、理解和应用本学科探究方法,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鲜明的体现出“创新”和“创新学习”的本质。
通用技术探究性学习不是模仿,而是优化创新。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重要学习方法,适合所有的课程内容,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我们更加侧重技术原理和技术设计内容的探究,还要切实注重技术思想方法的教学。
技术探究不是凭空猜想推测,需要围绕探究目的,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合适的载体来呈现探究过程,形成探究结论。
载体选择的恰当于否,将直接影响到技术探究的进程和效果。
典型的探究内容有设计1中的“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方案的构思方法”等;设计2中的“稳固结构的探析及设计”,“流程的设计优化及设计”,“系统的分析优化及设计”,“控制的方式和过程”,“控制的干扰和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等。
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又应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疑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堂交流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更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助推器。
浅谈探究式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式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必须以生为本来进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着眼点,来组织教学,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
以生为本需要在课堂中顺应孩子的天性,焕发孩子们生机勃勃的活力,减少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探究中创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让学生自主寻找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路,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探究式教学的培养目标与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时也符合现代学生发展的要求。
当然这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更多知识体系结构的拓展。
一、“探究式学习”的意义“探究式学习”其实就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在体育教学中则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人文等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探究式学习符合当今的时代潮流。
探究式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和相互探索中体验其中的社会意义。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1.教学内容严格选取,教学方法优化打磨。
(1)要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对授课的群体(学生)要充分了解,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材,同时对教材需要进行再创造。
(2)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客观的条件限制,考虑好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资源,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器材资源的最大作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3)探究式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打磨教学方法。
体育探究式学习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的不同,分为运动技术探究、运动战术探究、体育与健康知识探究、体能锻炼探究。
技术、战术和体能锻炼类多采用“发现式探究”,课内外结合,提高学生对技战术学习的认知水平,树立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提要】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
首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要注意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虚心地听取,同时要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其次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探究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勤于分析,养成一种探究的意识。
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伙伴,从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使学生突破课本的约束,走向广阔的知识世界。
【关键词】英语教学探究学习转换角色英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英语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突破课本的约束,走向广阔的知识世界,涉猎更广博的知识。
一、英语课程中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
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
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我们应放手让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
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合作者。
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由此,我们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英语教学是英语活动的教学,课堂上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英语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获得广泛的英语互动经验,提高英语素养。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案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案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认知。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探究性学习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逐渐深入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好评。
探究性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地了解、思考和完成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自主掌握。
接下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案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 初中物理教案如何融入探究性学习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探究性学习呢?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作用,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
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具体实现的方法:1.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提出开放式问题,学生通过实验和其他方式,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例如:举例:利用物理法则和实验结果, 自行探究以下问题:在被扔出去的棒球中,什么因素会影响飞行的高度?如何减少摩擦力影响的元件设置?利用公式计算出动能和势能高峰的点位,了解什么条件下可以实现定点精准停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自主发掘和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加深理解。
2.设计有趣的实验“动手”体验的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许多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掌握知识。
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物理原理和规律。
比如:举例:对于小车行驶和阻尼的实验- 如何优化物理系统?学生们可以自主挑选实验器材、自我组合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记录实验数据,测试不同条件下结果的规律。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3.破除固有思维固有思维是制约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痛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打破这种思维定势。
在一些规律行不通的情况下,学生需要寻找到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
让课堂流放出生命的精彩——浅论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探 究 性 学 习 。 那 么 什 么 是 探 究 性 学 习呢 ? 新 课 程 标 准 ( 验 实 2 0 年版 )做 出了详细 的解释即 :探 究性 学 习是指在教 师指 03 导下 ,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 去探索 , 去寻求创新解决 问题 的 能力 ;以类似科 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 ,应 用知识 解决实 际
问题 之 一 。 其次 ,用有效 的方式引导学生学 习。这里所 说的有效 方式 是指有针对性 的教学 方式,这 种教学方式必须是与教 师的实际 情 况结合起来 的,它要 求教 师在 教学过程种要根据 学生的实际
情 况 ,教 学硬件设备水平 ,教材 的使用等情况综合使 用教 学方 法 。这就要求我们 的教 师在 授课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遵 循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给学生创 设一个 良好 的学 习氛 围。一方 面教 师要实行教学 民主 ,给 学生更多的 自主权 ,使 学生有选择 学 习内容 、学 习方法 、学习伙 伴的权利 。另一方面教 师要严格 要求学生 ,对学 生的学 习给 予有力的指导、 引导 ,使 学生的学 习成为有效 的学 习、高效的学 习。 再次 ,在教 学 过程 中要 鼓励 学 生质疑 ,辨疑 ,析 疑 ,释 疑 。在这 一过程 中我们首 先要做 的是激发学 生质疑 ,即鼓励 学 生发现 问题 ,并在学 生不易 产生疑问的地方设疑 ,启 发学生动 脑筋 思考 。抓住矛盾加 以展 示激发学生思考 。如 我在教 学 ( ( 相 信未来 时 ,我首先要 求学生在 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通 过背 诵把握诗 人的思想情感 。这 首诗 语言朴实、意象 丰富。学生在 几遍 诵读 之后就基本可 以把握诗 情 ,了解食指 生活时代 ,这只 是初 步的感知印象 。然而细 心的学生从诗 中的意象 ( 蜘蛛 网、 炉 台、紫葡萄、鲜花、枯藤 等)能发现诗 中所倾诉 的诗 人内心 的另一种 情愫 。这种情愫是什 么呢?为什么诗人这样 写?它需 要 学生对 其探究——而不是教 师的 口若悬河 ,为什 么是 “ 相信 未来 ” ,而不是现在?为什 么是 “ 枯藤”而不是 “ 青藤 ” ,让 学 生从这 些 “ 果” 中去求 “ 因” ,从这语言文字之 “ 本”去探 索追 究诗 人思想之 “ 源” 。学生最终能通过教师 的导引触及诗 人 的灵魂 世界 ,了解到一个在 黑暗的社会里充满激情 的食指 , 个在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食指 。 此外 ,还要 提倡 学 生独 立思 考 。告诉 学 生做 到 “ 不迷 三 信 ” 即不迷信 古人 ,不迷信 名家 ,不 迷信 老师 。并 欢迎 学生 质疑 ,欢 迎发表与教材 的不 同见 解 ,欢迎发表与教 师不同的见 解 。同时 ,应 理解学生 ,允许 学生说错做错 ,允许 改变 自己的 观点 ,也允许保留学生 自己的意见。 总之 ,作为 中学语文教 师 ,要利用好语文这 块阵地 ,有效 的唤醒 学生沉睡 的潜能 ,提 升学生创新思维 的潜 力 ,就必须为 学 生创造 自主学 习、探究学 习的氛围 。 参考 文献 : [ 1] 《 新课程标准 》 ( 实验2 0年版 ) 03 [ ] 《中国优秀语文特级教师的教 学观念 》 ( 0 3 2 20 年版 ) [ ] 《中学语文教 学参考 》 ( 0 5 12 ) 3 20 年[ .]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通过实地探索、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建构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就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通过实地操作和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3.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活动和实地探索,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
2.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探索和实践操作。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地探索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以“数学中的图形探索”为例,通过实地探索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
1.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实地探索,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图形,如树叶的形状、栅栏的图案等。
2.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发现了一些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正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圆形和椭圆之间的联系等。
3.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分享了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和想法,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学生自主性不足。
合作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合作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自主、合作、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崭新的语文教学理念。
我们如果能将这些先进的理念运用于实践,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生机勃勃。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倡课内外一体,文本非文本结合,单项与综合多管齐下,倡导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在新学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它给教学带来的活力与新鲜感是前所未有的。
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一、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自主即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权,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使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精神愉悦,并发展其坚毅、智慧、敏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如今的语文教科书一改过去的老面孔,如沐春风,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鲜明的主题。
教学时,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与学生一起来学课文,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
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
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实施民主化教学,让学生在充足的学习时间里愉悦地学习,我们就要尽量给予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学习方法的自主权,学习结果的评价权。
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始终保持平等,这样就能把学生与教师从相互怀疑,缺乏友爱的气氛中解放出来。
在《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中,我有意用没有表情的语调朗读第九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来评价,做小老师,让学生把教师当作“对手”,可用课文中的语句,或用有表情的朗读来指出教师的不足,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随着主体学习的创造性,积极性高涨,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更为落实,因此,教学中时刻要注意,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意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解,要宽容引导。
“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它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实践,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主体精神的培养,是在“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是着眼于发挥学生的潜能,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的教学。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探究氛围;探究方式数学教学往往存在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却收益甚微的现象,我们也时常抱怨学生的脑子笨,有的学生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上不去。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而“探究性学习”的数学教学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法。
一、创设恰当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创造学生较为适合的探究氛围,尽量从不同角度先肯定学生的提问,表扬他们使之敢于提问,欣赏他们的探究精神,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教师要因势利导,不急于下结论,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浓,就会十分认真地投入到研究学习活动中。
如讲解“轴对称图形”时可安排这样一个研究性小课题:如图1所示,要在街道旁边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并把设计方案画出来。
以类似研究性课题的使教学在探究氛围中展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被唤发出来,也更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二、选择恰当的探究方式,调动学生探究自主性目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参与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自己探索问题并得出结论的学习方式。
本文从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小学科学教学的背景、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案例分析了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性学习前言: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具有现代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模式,而且,探究性学习也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1.1课程改革与探究性学习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程改革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追求知识的多元化和资源共享。
探究性学习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而产生的,它将学生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中心,教师的角色也从传道者转变为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因此,探究性学习就成为了现代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儿童认知发展与探究性学习儿童认知发展是影响探究性学习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儿童的思维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和变化,从操作型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
因此,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是以操作和形象为主,他们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
这也就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探究性学习鼓励儿童通过实践、观察、比较和总结等方式,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而且可以加深儿童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社会需求与探究性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但这种模式往往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探究性学习正是符合这种社会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而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如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讲授轻探究,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造成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少、慢、差、费”,使我们的某些语文教学走入误区,其结果是学生叫苦,教师叫累,事倍而功半。
我认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其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便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便有一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便有意探索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并初步品尝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成果。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便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个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
从探究性事实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
“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语言描述、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等。
“情境”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多种具体问题,“形式”则是指学生对获得学习结果的形式化描述。
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一、引言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探究性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本文将针对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性教学倡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一系列过程,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枯燥乏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而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做中学、通过实践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更加思考严谨、条理清晰。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探究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协作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5. 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通过探究性教学,学生能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出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
三、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实践1. 设计启发性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在一个三角形ABC中,角A的外角等于角B和角C的内角之和,求三角形ABC的各角度大小。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对角度的认识和探究。
2. 安排实践活动。
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实际测量、绘制图形、进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孔乙己》一课为例
立 自主 学 习和合 作讨 论 为 前 提 , 以现行 教材 为 基 本
新 课 程 理 念 下探 究 性 学 习在 语 文教 学 中的运 用
— —
以《 乙己》 孔 一课 为例
彭 晓谱
( 口师范学院教育科 学系,河南周 口 4 60 ) 周 6 0 1
摘
要 新课程 改革和《 日制义务教育语 文课 程标 准》 全 都倡导 自主、 合作 、 探究 的学 习方式。文章 以九年级语文
— —
T k K n ii sa xm l a e“ ogy- ”a lE a pe j l
PENG a . u Xio p
( e a m n f d ct nSineZ okuN r l U i rt,hu o 6 0 1C ia D pr et u ao c c ,h uo o nv syZ o ku4 60 ,hn ) t oE i e ma ei
课程 中《 乙己》 孔 一课 为例 , 对语 文教 学中探究性学 习的运 用进行 了研究 。教 学实践证 明 , 究性学 习使学 生在完 探
成知识建构 的同时 , 自身 的个 性 、 问题解决能力 和创新 能力等都得 到了充分 发展 , 语文课堂教 学改革具有积 极的 对
意义 。
关 键 词 : 新 课 程 理 念 ; 究 性 学 习 ; 文 教 学 探 语 中 图分 类 号 : G 3 . 63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lO 3 3 (0 2 0 09 0 O5— 6 8 2 1 ) 2— 0 5— 4
w l a ul e eo h i o n p ro a i a it o v r be n i t n o ae i n u r a n n . th sp st e e l s f l d v l p t er w e s n t b l y t s l ep o lmsa d a l y t i n v t i q i l r i g I a o i v y l y, i o b i o n ye i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 、 引导学 生 质 疑 问题 。 有 问题 才会 思 考 ,有思 考才会有创造 。 有问题 的学生 才 是 好学生 , 为有 问题 的学 生 鼓掌 ,这 是 自 主探究教学实验研究贯穿始终 的一 个新
理 念 。 学生 提 出问题 , 是他们积极思 考 的 结果 ,应 多加鼓励 。 让学生 形 成一 个共识 : 肯 于 思 考 问题 敢 , 于 提 出问题 。
制 ,上 课所设 置 的情境往 往 是虚 拟 的 。 如
让学生搞社会调查报告 ,他们可 以去 图书
馆 上 、 网 、 问 家人 等形 式 , 去 搜 寻 资料 。 然
后去讨论 , 以期综合达 成共识 。 在特定 的
问题情境 中,在 民主和谐 的氛 围中 ,学 生
们确定研 究 的方 式 ,增 强 了学生 探究 问题
3 、 组 织 学 生 合作研 讨 。 组 织学 生 研 讨 ,可 以进行小组 研讨 , 既能调动学 生 的 积 极性 , 又 能 发挥学 生 之 间 的互 补作 用 , 给学 生创造主动参与 的机 会 。
在 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过 程 中 , 老 师要 把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贯穿始终 ,并把培养学 生 良好 的学 习 习 惯 和提 高学 生 的 自学 能 力作为教学重点 。 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合 作 , 在 合作 中发 现 问题 解 , 决 问 题 共 , 同进 步 。 也 要 通 过 各种形式让 学 生 体验到 自主 探 究学 习 的乐 趣 , 享受成功 的喜悦 , 为 自 主探 究 的进 一 步深 入 提供 了保 障。
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高效学习法。
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的内容或对象,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它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三大转向: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由呆板的机械性的教学转向互动的交往式教学。
这对传统的沉闷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那么,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呢?一、转变观念,重塑关系首先,由教师说教传授到引导的转变。
当前,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底子薄,素质差,提不出问题或者回答不了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耽误了时间,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干脆摒弃了探究之法,采用“一灌到底”之术,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填鸭式”教学既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以,教师应由说教传授转为引导,教师导在活动之前,引在活动之中,评在活动之后。
指导的形式不是明示,而是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或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地指导是举足轻重的,可以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帮助学生总结探究的成败得失。
因此,教师的这种指导作用要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
由于探究式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需要运用语文学科中的大量基础知识,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的了解,而且要熟悉多种研究方法,还需要对当前语文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比较透彻的了解。
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方案,进而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扎实的探究活动。
可以说,语文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传授灌输的主导作用。
其次,教师要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我”是师,学高为师嘛!所以“君临天下”,在学生面前总显得那么高深莫测、学识渊博,即使错了,也坦然面对、振振有词。
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自问自答或是设计圈套“请君入瓮”,根本不理睬学生提问的主动性,甚至怕学生提出难问题、怪问题,打乱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当中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学生作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究的切入点。
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思考问题,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背诵书本知识,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的特殊性。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一、逐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将被动转变为主动做学习的主人这是艰难的第一步,刚开始学生不敢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大胆说出来。
主要原因是不够自信、怕别的同学笑话他说错等,面对这种情况我让他们自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最棒!”。
鼓励他们大胆踊跃发言,即使回答的不对我也不会正面批评,反而称赞他能大胆发言的勇气。
时间久了孩子们就放开了,后来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我要求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认真预习课文、设计本课导入语、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等,在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我乘势上课。
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学习生字词的心得、记好课堂笔记、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以及各类小组竞赛活动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本 文 主 要 探 讨 探 究 性 学 习在 数 学 教 学 中的 应 用 。 关键 词 探 究 性 学 习 数 学教 育 应 用
A S t u d y o n t h e Ap p l i c a io t n o f I n q u i r y Le a r n i n g t o Ma t h — e ma t i c s Te a c h i n g/ / Ch e n Mi n g x u a n Ab s t r a c t Ma t h e ma t i e s t e a c h i n g i s a k i n d o f h i g h l y a b s t r a c t
习方 法不 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 习方法 ,是对 传统学习方法
的突破 。在这种学 习模式 中, 学生 由传统课堂上的被动学 习 地位 升级 为主动学习地位 ,学生可 以 自主的从学科的规律
来探讨 问题 ,并 以一种 自主学 习的方式来获 取解决问题 的 方法 。通过对 资料 的分析和统计 以及与 同学 和教师的交流 来得 出所要的答案 , 并对 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 的研究 。探究 性学 习与传统 的学 习方法相 比,不仅强调 了学生在课堂上 的主动地位 ,而且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了学 生的手脑结合
进行 正确 的指导 ,让学生在 自己认 知的基础 和实际的学 习 内容上研究学 习方案 , 从而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 。探究性学
武教 学 ” 的教 学模 式 , 这 种 教 学模 式 虽 然 在 一定 程 度 上 提 高
了数 学教 学 的 有 效 性 , 但 是 也 阻 碍 了 学 生创 新 能 力 的发 展 , 目前 . 探 究 性 学 习 已经成 为 新 课 改 形 势 下 的 新 型 教 学模 式 ,
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
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学习方法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追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引人入胜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利用问题导向的方式,设计引人入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知识,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从实际问题中解决疑惑。
在科学课上,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实验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从而引发学生对科学原理的好奇和兴趣。
2. 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而这种探索和发现需要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工具的支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包括书籍、文献、影像资料、实验设备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和利用。
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历史文献和资料,让学生能够获取不同的历史资料,通过比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和看法。
3. 提供指导和反馈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反馈。
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探究,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难题。
教师还需要及时提供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完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4. 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扩大认识范围,增强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学习理念在教学中应用
(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
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组合、操作程序等五个因素互相联系,构成完整的教学模式[16]。
(2)生物科学的诱发探究教学模式
生物科学的诱发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是施瓦布提出的,他把学生获得知识作为一种研究过程来设计。
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为实现这些改变,施瓦布建议科学教师首先要到实验室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科学。
施瓦布(Joesph Schwab)所领导的BSCS提出的“生物科学探究摸式”。
它的基本程序是“确定研究对象和方法重点──学生建构问题──推测问题结症──解决问题”,注重模拟生物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理念,掌握科学方法,尤其实验方法[17]。
(3)生物科学的诱发探究教学模式的要素:
1)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
在施瓦布看来,科学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探究方式的更新,它们会被不断地修正[18]。
在国际科学教育界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科学探究不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而是人们寻求合理地解释客观物质世界内在规律性的过程;随着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社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解释也不会不断更新、完善,以求在新的问题条件下仍然适用。
这就是国际科学教育界常说的对“主动探究能力之本质”的最新认识,也是施瓦布关于科学过程之主动探究能力特点的核心思想。
1)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即预计教学活动对学习者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学生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及其它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和变化。
探究教学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自然所需要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同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概念,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2)教学内容。
探究教学精选典型的范例性的探究实验,以探究性的叙述代替结论性的解释。
3)师生结合
探究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只是诱导、点拨、提供材料,帮助完善实验。
4)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以过程为中心,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概念。
这就是说,在向学生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他们到实验室里做实验。
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
5)操作程序。
接触问题情境,用创设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加实验探究;
学生认识情境材料中包含的某个概念或方法上的问题;
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并做出假设;
学生的计划是分组设计的,每组学生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探究生物学问题;诱发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和组织资料、形成结论。
(4)生物科学的诱发探究教学模式在种子萌发一课的实际应用
教学模式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分成两个阶段:
1)发现问题阶段:
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命现象或生产中某个实际问题直接或通过多媒体手段呈现给学生,意在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得到感官刺激,情感被激发,自然而然地融入情境中而产生解决某种现象、问题的冲动或欲望。
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产生各种相关的问题,并确定一个主要问题作为这节课的研究方向。
“提出问题”虽不是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学习内因不可缺少的环节。
利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或者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作为情景素材创设学习情景,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兴趣,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
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
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
生。
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
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
明确探究任务,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为进一步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起到定向作用。
先发给学生小麦种子让他们在家用自己的器材萌发,上课时无论成功失败都带到学校。
课上用多媒体展示种子萌发的图片后,讨论小麦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2)自主探究阶段:
这一阶段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要素,要求学生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学习探究,得出结论。
具体包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收集的信息作出比较合理的猜想、假设和探究方案设计;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校园网网络服务器上的网络资源库。
学生带着问题或实验方案通过网络的必要帮助独立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进行探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处理,得出结论;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实验验证;对得出的结论作出科学解释。
学生以小组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确定方案、实验研究、交流评价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解决共同确定的主要问题。
教师作为研究者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并给予适当的组织和指导。
“自主探究”是教学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生物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学习与应用。
着重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可通过网络的辅助进行网上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网络的辅助,将各自的猜想、假设、实验方案或得出的结论带入网络讨论区进行交流,比较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和思维结论,从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自己的思维过程更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