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思绪随着作品飞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FAXIAN JIAOYU 2018/06
教育前沿 Jiao Yu Qian Yan …………………………………………
作为语文老师,每每备课就不由要思考,如何让学生收获更多。
仅仅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作方法的借鉴、挖掘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的了解?似乎都太生硬和僵化,私以为,唯有那种灵魂的交融才更能唤醒学生的理性思考,激发和感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绪随着作品飞扬。
因为选入课本的作品都是精品,它们不仅引导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还塑造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每一篇课文都像一个鲜活的生命,会说话有灵性,每一声轻叹都震颤我们的心,每一次皱眉都引发我们无限联想。
如果匆匆翻篇,愧对作者也愧对作品。
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不同。
比如,苏轼的诗词应该在学习中品味他豪放风格和婉约的风格,既要品味他恢宏壮阔的场面,也要让学生深入作者内心,体会到他无奈的轻轻呻吟、钻心的盈盈泪水、依依不舍的深情凝眸……
不同时代的作品有不同的情感世界。
冰心的《小桔灯》,萧红的《呼兰河传》,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他们某个阶段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的印记,是他们对人生更为深刻的感悟,寄托着他们的理想和信仰,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情感。
那么,怎么才能让每一次学习,成为学生和作者深情的谈话,成为学生不同凡响的“经历和体验”,让学生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休戚相关、引起共鸣?私以为教学中如有以下形式更能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共鸣:
第一,引导要有新鲜的感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其认知的心理需要呢?我想,结合教学的实际,利用现代教学设施给课堂注入一点新鲜动感的活力元素,让学生兴奋,以引起学生兴趣。
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导入不妨播放刘欢的“好汉歌”;《七彩云南》的学习不妨利用多媒体观看一些视频,或让学生遨游网络,搜集、筛选资料;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可开个小型辩论会……凡此种种,打破教学常规模式,变换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手段,创设新的教学情境等等,学生的思维就会像口中含着跳跳糖一般,兴奋而又活跃。
这种状态下的学习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增,在兴趣的引导下,他们的认知需要就会大大提高,他们的视野就会大大开阔。
不仅仅满足于课文内容,还想了解更多。
第二,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活动
有资料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
因此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语文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真正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学生会更自主地探讨和思考。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一点轻松感,手段多样、同时也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教师依据教材、课堂实况、学生反映等方面时常来点小插曲,不经意间师生的情感距离拉近了,轻
让孩子的思绪随着作品飞扬
■ 李兰芳
松、愉悦、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营造好了,学生心理的尊重得到满足。
《祖父的园子》想必会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回想起自己童年时的种种趣事、傻事。
教师如能在课堂上和学生娓娓谈起自己的童年往事,必会引发学生的好奇与共鸣。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很会跃跃欲试争抢着诉说童年趣事,学生的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农村趣事的怀念就会插了翅膀,快乐和留恋的情感疯了似的飞扬,这样在布置作文《童年趣事》,学生创作的欲望就会空前高涨。
第三,挖掘文章内涵,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回味无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作为语文教师,课堂上就应该引导、点拨学生去发现、挖掘、品味课文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人性美、创造美,从而满足学生对内在美的需求。
观看《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发现了艺术的美好;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繁华热闹的买卖街和古代诗人的梦幻天堂、西洋景观,使学生体会到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的美;与《丝绸之路》中的西欧各国人民交谈,学生领悟到民族团结融合的重要和幸福。
第四,成就感——给学生自我实现的大平台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指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
学生学习的最大乐趣,莫过于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这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延伸欲望。
比如《文成公主进藏》的学习,如果让学生自己探讨文成公主的艰难历程,分析她排除万难的精神动力,学生就会理解一个帝王公主的忠贞不渝和忧国忧民,一个大国国君的聪明才智和择婿标准。
课后不妨进行《五仙女到人间》的习作练习,和学生共同走进这个令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因为那里有个性的舒展、心灵的独白,有激情的释放,也有美妙的想像。
课后交上来的作文,定会让每一位语文教师喜不自禁。
第五,让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作者,更多的懂得作者生活的安逸或艰辛、境遇的得志或坎坷、创作的初衷和理想,学生就会对作品的思想有更深的理解,和作者一起欢笑、和作者一起流泪、为了作者的理想付诸努力。
总而言之,我认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语文教师:多研究些学生心理,多给学生些人文关怀,适当给语文教学加点兴奋剂,这将会让作品有了灵魂,点燃学生的热情,融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和作者的心产生共鸣,这将会有助于语文课标总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临县南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