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构到建构:对文学翻译中“误读之再解读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
目录分析
1
导言
2
一什么是经典
3 二经典化、去
经典化和再经 典化
4 三文化研究与
文学经典
5 四中国文学的
经典化问题
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他更平等 经典——彼时和此时 文学经典的存在和认定 当代经典问题与多元视角 试论文学经典的永恒性 互文性与文学经典——一个视角主义的研究
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 经典在对话中生成 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 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 经典的由来与命运 经典再生产与“本事迁移理论” 文化交流视野中的文学经典——关于20世纪外国文学经典化问题
高雅文化对低俗文化: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的讨论 文学的全球化 文学经典的形成与文化阐释 文学经典与民族身份 大话文学与当代中国的犬儒主义思潮 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 经典的祛魅与返魅——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学经典和文学教育 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的身份政治 当下文学经典研究的文化逻辑
解构与建构
向卓越的利器——论解构与建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每个人的一生无不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积累过程、成长过程。
但问题是,有人在积累、成长中渐渐成为某个领域不可逾越的高山奇峰;而有人却永远是一堆黄土。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决定人生高度的因素很多,从客观方面说,有时代机遇、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等等,从主观方面说,有性格天赋、价值取向、创造能力、职业选择,等等。
但从系统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结构。
系统哲学认为,关于事物发展进化的规律不只是量变质变规律——即事物的质变是由量的变化引起的;还有一个更重要却长期被忽视的规律,即结构质变规律——即事物的质变是由结构的变化引起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石墨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变其分子结构,从而由黑色的石墨变成璀璨的钻石。
人生的成长发展同样是一个不断质变的过程,而这一质变过程也同样遵循着结构质变规律。
一个人将自己的生命建立在什么样的结构之上——包括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将决定其人生达到怎样的高度。
正如建设一座高塔既需要选好基地、打好基础——寻求最优的外在结构,如果把一座高塔建立在沙滩上,不仅无法成为登高望远的标志性建筑,而且也极容易倒掉;同时,建一座高塔还需要坚固的框架——即最合适的内在结构,否则是立不起来的。
外在结构的建立关键在于选位、定位、占位、固位。
即在宏观、中观、微观的生存系统中,为自己确立最合适、最有利的人生定位和社会关系;并通过正确的策略和不懈的奋斗实现占位、固位,不断优化这种外在结构。
内在结构的建立关键在于为自己的人格、智力、能力、知识寻求最优化的结构——核心是思维方式或思维结构,并将这种结构的建立和优化作为一个永续的过程。
在此前提下,方能实现人生向着新的高度不断叠加、不断超越。
正如建设者要建筑一座大厦要先立框架,一个人要想构筑一座生命大厦也必须先立框架。
因而,尽早为自己构建一个优化的内在框架,同样至关重要。
文学作品的解构与重构分析
文学作品的解构与重构分析文学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通过语言的表达和艺术的构建,传达着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共鸣。
然而,在深入了解一个文学作品时,有时候简单地阅读和解析并不能完全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这就需要运用解构和重构的方法,通过对作品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本文将针对文学作品的解构与重构进行探讨。
一、解构分析解构分析即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剖析,从多个角度逐层递进地分解作品,以揭示其中的各个组成要素、主题和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解构分析方法。
1.情节解构情节是一个文学作品的骨架和线索,通过解析情节的构建,可以揭示出作品中的高潮、转折点和人物关系等重要细节。
在情节解构中,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的设置、事件的先后顺序、人物的行动和冲突等方面入手,逐步分析其中的脉络和逻辑。
2.人物解构人物是文学作品中的灵魂和形象代表,通过对人物的解构,可以了解到作品中的个体和群体形象以及他们的性格、动机和变化。
在人物解构中,可以从外貌、语言、行为、思想等方面入手,逐层剖析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而揭示其扮演的角色和象征意义。
3.语言解构语言是文学创作中最直接的表达手段,通过对语言的解构,可以了解到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意象、音乐美和语言风格。
在语言解构中,可以以段落、句子、词汇等为单位,逐层分析语言的运用和效果,从而揭示出作者通过语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二、重构分析重构分析即在解构分析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重新构建和整合,以达到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重构分析方法。
1.主题重构主题是一个文学作品中最核心和基础的因素,通过对主题的重构,可以把握到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对现实的思考。
在主题重构中,可以将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语言等因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故事框架,以凝练出作品的主旨和核心。
2.结构重构结构是一个文学作品的骨架和脉络,通过对结构的重构,可以揭示出作品的组成和组织方式,理解其整体性和内在逻辑。
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_解构与建构
⽣态⽂学与⽣态翻译学_解构与建构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各民族之间⽂化交流的⽇益频繁,翻译的作⽤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
因⽽对翻译的研究也就⽆可置疑地被提到了学术研究的议事⽇程上。
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或翻译学(translatology),在经历过⽂化转向后将向何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翻译研究者们共同思考的⼀个问题。
在过去的⼏⼗年⾥,通过学者们的共同努⼒,翻译学或翻译研究有了长⾜的发展,它终于在学科的版图上确⽴了⾃⼰的地位,⽽且正在朝着⼀门相对独⽴和成熟的⼈⽂社会科学分⽀学科的⽅向发展。
⽣态翻译学应该算是翻译研究的⼀个分⽀学科。
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也即⽣态翻译学,伴随着另⼀些研究⽂学的⽣态学理论和批评⽅法正在翻译学界崛起,它强有⼒地对传统的⽂学和⽂化翻译以及翻译研究本⾝的教义形成了挑战。
但是在当代翻译研究领域内,仍有相当⼀部分学者对这⼀分⽀学科的意义和⽣命⼒持怀疑态度,其理由主要在于⽣态学之应⽤于⼈⽂学科,确切地说⽤于⽂学研究,只是近⼀、⼆⼗年的事,它究竟拥有多少学科意义上的合法性还须论证。
但作为⼀种实验性的研究⽅法和视⾓,它已经被证明⾃有其合理之处,最近⼆⼗多年来⽣态批评在西⽅和中国的⽐较⽂学和⽂学理论批评界的风⾏就是其不可忽视的明证。
鉴于⽣态翻译学的研究事实上已经存在于翻译学的实践中,因此本⽂⾸先要探讨的就是⽣态翻译学与⽂学的⽣态研究或⽣态批评的关系。
从⽣态写作到⽣态翻译提到⽣态翻译学,⼈们也许很快会想到当前在⽂学批评领域内⼗分活跃的⽣态批评。
那么究竟什么是⽣态批评呢?对此⼈们⼀直理解不⼀,这⾥暂且按照国内外学者已经基本达成的共识作⼀简单的概括,所谓⽣态批评就是从⽣态环境的视⾓来对⽂学现象进⾏批评性解读和阐释,它经过近⼆⼗年的实践已经逐步从⼀个问题导向的运动过渡到⼀种⽅法论导向的⽂学批评⽅法。
也即⽣态批评的对象就是以⽣态环境为题材的⽂学作品。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马梦琪一、什么是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丽娅·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
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
二、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解构主义最先兴起于哲学领域。
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Logos)问题的强行曲解。
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即真理的声音,上帝之音。
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
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
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
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
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
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
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
即便是索绪尔(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种“声音的意像”。
书面文字作为能指,则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
另外,他们也认为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建构,解构,再构
建构,解构,再构作者:王进花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08期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外研版《新标准英语》教材Listen and Read 都是为阅读教学专门设置的板块,然而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偏重于阅读环节对阅读文本的内容和语言点进行解读,而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环节对文本的利用和挖掘还不够。
一、预测文本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Helen Keller激活阅读期待,从背景走向故事。
此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问题意识,从回答走向提问。
不同学生理解文本有独特视角和个性体验,能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读前环节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环节,该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尽可能短时间内了解与所要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
这种预测过程实质就是构建“我的文本”的过程。
二、读中环节——深度探究,解构文本解构文本是指还原文本本身,通过多种方式接触文本、了解文本,深度探究文本的过程。
Task1:Let’s l isten the text together. Then answer these queations.小组合作读课文,找出不会的单词,学习新单词。
设计目的:引出新词、词组,以强化知识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对重、难点知识的敲打。
Task2:Listen,read then tick.1)Helen Keller was born in_____.()A.1880 ()B.1888 ()C.18902)She cou ldn’t see.She was____.()A.deaf ()B.blind ()C.sad3)She was deaf.She couldn’t_____.()A.read ()B.see ()C.hear4) She could read and write because she was very____()A.difficult ()B.blind ()C.clever5)She traveld round____()A the US ()B.the world ()C.the UK6)She was famous for helping____.()A.animal ()B.pupils()C.blind people设计目的:学生听音模仿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培养。
解构主义翻译观
解构主义翻译观
结构主义翻译观是一种翻译理论,它认为有效的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还要考虑文化和因素。
它是一种对文化的全面考虑,强调翻译的过程是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
它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过程,而是一个更复杂的文化过程,其中包括语言和文化、文学和文化、历史和文化等等。
翻译家不仅要把握语言的层次,而且要把握文化的层次,这样才能理解翻译的文化背景和文学背景,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翻译结果。
毋庸讳言,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性,它改变了我们对传统翻译理论原有的、已成定势的认识。
首先,它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不再仅仅陷入结构主义的逻辑一数学的思维模式,而是换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翻译问题。
其次,解构主义使我国译界走出了传统翻译理论中根深蒂固的还原论的桎梏,不再执迷于“等值翻译”的探讨。
尽管解构主义的翻译观有其缺点,但解构主义的精袖实质一一重构性,以及开放性思维,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使翻译研究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发展历程
上专 门谈 到 “ 读 ”这 一概 念 ,但他 前 后期 的理 误 论转 变充 分 体现 了传统 “ 读 ”观念 向解构 主义 正
“ 误读 ” 思 想 的变 化 。 因此 ,本 文 把 巴特视 作 误
读思 想 的最 早 实践 者来 进行 研 究 。 巴特对 误读 思 想所 作 的理 论准 备 ,首先 在 于 他 著名 的 “ 者之 死” 思想 所 发挥 的 消解作 者权 作 威 的作 用 。6 O年 代 末 巴特 在 德 里 达 的影 响下 转
安徽师 范大学学报( 文社会科学版) 人
21 0 1年 第 3 9卷
终 也要 在 一定 范 围 内达到 统一 ,而统 一 的重要 标 准 是作 者 意 图 ;在 解 构主 义思 想渗 入 文学 活动 之 后 ,统 一 性思 想不 再有 效 ,文 学文 本 的多 义性 是
一
产者 和创 作者 。巴特对 “ 能引人 写 作” 文本 的发 现使 文本 具有 了再 创造 和 多重 阐释 的可 能性 ,文
本 书对 巴尔扎 克小 说 《 萨拉 辛 》进行 了解 构 ,将 《 拉 辛 》拆 解 成 5 1个 词 汇 单 位 即 “ 解 单 萨 6 读 位” ,每个 单 位 都 是 一个 分 析 主题 ;然后 ,又 创
造 性 地提 出了 五 个 符 码 :解 释 符 码 、行 为 符 码 、
语 义 符码 、象 征符 码 、指示 符码 ,每个 代码 系列 生 成 不 同 的 意 义 , 显 示 了 阅 读 的 自 由 创 造 性 口l。虽然 他 对五 个 符 码 的 分 析 采用 了结 构 主 8 。 义叙 事学 关 于功 能和 序列 的思 想 ,但 已不再 追 求 结构 的统 一 ,五个 符码 间没有 逻辑 联 系 ,不 能 构 成 同一性 的意义 系统 ,并 且它们 也 只是 从无 数 可 能 的代码 中挑选 出来 的 ,不能 代表 全 部意 义 。巴 特 以意 义 的零 散 状态 来解 释文 本 的 内在 冲突 ,甚 至现 实 主义小 说 也不存 在 确定 的意 义 ,因此 不 同 于前 期 的结构 主义 批 评 。稍 后 发 表 的 《 之 悦 冲 击 ,
解构与建构作文
解构与建构作文Decomposition and construction are two contrasting processes that are essential in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解构与建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过程,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
Decomposition involves breaking down complex structures or systems into simpler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is process allows us to understand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s within a system. 解构涉及将复杂结构或系统分解为更简单的元素或组件。
这个过程使我们能够理解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In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the deconstruction of a text involves analyzing its various layers of meaning and unraveling the underlying themes and symbols. Literary scholars often engage in deconstruction to uncover the deeper implications of a work. 在文学领域,对文本的解构涉及分析其各种意义层面,并揭示其中的主题和象征。
文学学者经常从事解构,以揭示作品的更深层含义。
On the other hand, construction i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something new or building upon existing foundations. It requires creativity,vision, and skilled craftsmanship to bring an idea to life. 另一方面,建构是创造新事物或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的过程。
解构与重构的理解
解构与重构的理解从字面上理解,“解构”意味着将一个复杂的结构分解成更简单、更基本的组成部分,而“重构”则是将这些组成部分重新组合,重新构建出一个新的结构。
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中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含义,本文将分别探讨它们在文化、艺术、设计、计算机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文化与哲学中的解构与重构在文化与哲学领域中,解构与重构概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理论。
他提出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认为,所有的文字或符号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一种语言符号可以独立自主地存在和发挥作用,每个符号都会被其他符号影响甚至改变。
因此,对于每一个文本而言,都具有多种可能性和多个层次的解释,这种不确定性和多义性是不可避免而且持久的。
解构主义的目的在于揭示出文本中的这种多义性和矛盾性,并深化对意义的理解。
简言之,文化与哲学领域中的解构主义要求我们打破二元对立、超越传统的思维框架和阶级体制,以此谋求开放性、多样性、包容性和自由性。
而重构则是对于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一种批判性前进,旨在探究文化的根源和重新构建文化体系。
二、艺术中的解构与重构在艺术领域中,解构与重构的概念适用于各种创作形式,如绘画、音乐、雕塑等。
解构艺术和设计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和美国的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提出的一种运动,旨在挑战传统的美学和审美标准,打破传统的形式和技术,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解构艺术的根本目的是让观众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从而打破预期的结构,消除表面的和谐和平衡。
例如,现代艺术家西尼·赫夫特(Cindy Sherman)用自己打扮成各种角色的照片来解构女性在媒体中的形象,探索性别和身份的主题。
而重构艺术的主要目标则是通过艺术表达来建构一种和谐、有意义和有目的的结构。
三、设计中的解构与重构在设计领域中,解构与重构被用来描述设计师在创造新产品或重新设计现有产品时的方法。
从_解构_到_建构_20年_后现代主义_在中国的接受述评
理 论 探 讨从 解构 到 建构20年 后现代主义 在中国的接受述评范方俊美国当代后现代主义理论大师D C 霍伊在谈到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联时,曾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从中国人的观点看,后现代主义可能被看作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最近思潮。
而从西方的观点看,中国则常常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的来源。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后现代主义被正式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回顾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密切关联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一、20世纪80年代:早期介绍与杰姆逊的影响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在文艺领域正值西方现代主义大规模引入时期。
正是在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系统性的译介过程中,在中国出现了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最初介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外国文艺 1981年第6期刊登的汤永宽的译文 展望后期现代主义 和 国外社会科学 1982年第11期发表的袁可嘉的 关于 后现代主义 思潮 。
展望后期现代主义 (The P ros p ect o f Post m o d ernis m)是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文学批评家阿兰 罗德威(A llan Rodw ay)综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关联的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阿兰 罗德威罗列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上 流露于个人的痛苦 的特征以及它在方法和方式上 着迷于虚构 的试验主义艺术手法,并举实例说明了后现代主义作家与20世纪20年代以艾略特和庞德为代表的现代派作家之间存在着明显 重复 、 延伸 以至 相似 。
在袁可嘉的 关于 后现代主义 思潮 一文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 后现代主义 (Post m oder n is m)是6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文化思想界、理论批评界讨论得 最热烈的 话题之一。
袁可嘉在文章中表示对后现代主义是否可称为 一个独立于现代主义以外的运动 还需打上一个问号,这显示出作者已经注意到了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分野和区别。
文学的召唤结构和其翻译中的再创造--以《红楼梦》的两英译本为例
文学的召唤结构和其翻译中的再创造——以《红楼梦》的两英译本为例The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its RecreationIn Literary Translation----Taking the Two English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for Illustration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ABSTRACTReception aesthetics with fresh viewpoints exerts a unique influence upon literature as well as literary translation circle. The striking feature of this theory is that it is a study focusing on reader. As a leading scholar of this theory, Wolfgang Iser builds all his theori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ader and text. He places greater stress on the reader‘s creative participation in reading text. His many articles about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reader‘s aesthetic response made sensations throughout the theoretic circles among scholars and students as soon as they were born. His appealing structure holds that there are ―gaps‖ and“indeterminacies ‖ in the meaning of text,which will stimulate reader to fill in the gaps, and decode the indeterminacy with his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The basic structure composed of gaps and indeterminacy in a text is called an appealing structure,which exposes an ultimately open scope and attracts every reader to explore and create the deep meaning of a text according to his personal experiences, knowledge and values. Coincidentally,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has also been cherished by Chinese authors inlong literary history. Zhu Liyuan has made a thorough research on Iser‘s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extended his theory. He takes the view that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should cover a broader area. According to their opinion,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deals with the recreation of appealing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Literature, an aesthetic reflection on real life, first and foremost must live up to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as an art is in line with this standard, the ultimate aim of which is to satisfy readers‘aesthetic requirements. Literary translation entails a translator to cope with all kinds of questions arising from language, culture, author, text, reader, and so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n actual recreation of aesthetic art, which is not only the wisdom of ancient translators, but also the common view of contemporary translators. Of course, the recreation is a limited creation fettered by the faithfulness to text and reader. Recreation covers a variety of areas and concerns many factors. Here, this dissertation, taking the two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for illustra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s in the language in literary writings and in the meaning of a literary text for the purpose of reader reception.Firstly, the author deals with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in literary language. Undoubtedly, literary language is very significant, as it is the root of all the appealing structure such as meaning.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n art of language, namely the art of reproduction and recreation in another language. When the original is translated, the appeal of source language will be lost to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 Only when target language appeal is reproduced, can it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ppealing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 In doing so, a translator should use the pure target language to substitute the pure source language, and strive to preserve the beauties of source language including its rhythm, fuzziness, indeterminacy and connotation. This doesn‘t exclude foreignized language, for it owns its appealing traits by breaking reader‘s habitual expectation horizon. Personall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domesticated language should be a main body, and the foreignized language, a supplement.The emphasi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laid on the recreation of textual meaning‘s appealing structure. Translation is to translate mean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to treat meaning. Different from non-literary works, literary works are rich in gap, fuzziness, multi-meaning and indeterminacy. A translator is expected to recreate the original appealing structure in his translation. He, above all, should recreate the corresponding context and appealing open space in the chosen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meanwhile guard against the over-loaded translation and under-loaded translation. However, owing to the limitation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or himself, perhaps a translator can‘t identify the original appealing structure, and therefore make it lost or distort in his translation. Moreover, as one of the readers, a translator is likely narrow the appealing open space of the original, who will translate the indirect into the direct, the implicit into the explicit, and so on. If so,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would not appreciate the beauty hidden in the original as the source language readers do.In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s in the literary language and textual meaning, a translator should bear the notion of reader need in mind, which would influence his adoption of words, and make his version different. The immediate aim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to endow reader with aesthetic enjoyment by enabling him to decode the text through read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reception aesthetics, literary works are created by both author and reader. Comparatively, reader more than plays a crucial part in literary recreation; he is an actual pivot of the whole recreation. It is unimaginable for a literary work to survive without reader participation. So, when reader need clashes with the original, a translator should translate flexibly to cater to reader. It is no exaggeration that the importance of reader overrides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ranslation. However, t his doesn‘t deny the fact that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 limited recreation on the condition that it should be faithful both to reader and author. Undoubtedly, reader reception is so important that the focu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21st century will be shifted to reader.Hong Lou Meng is known to every household with universal praise, whose glamour and popularity lie in its limitless appealingness. In this dissertation, takingthe two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for illustration, the author made a tentative pursuit into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ealing structures in literary language and textual meaning for the sake of the reception of rea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To summarize, in this dissertation, ―recreation‖ is the focus, and ―reader reception‖is the target, with the ―translator subjectivity‖as a prerequisite and the ―faithfulness‖as a constraint. These aspects are correlated intrinsically and integrated into an organic whole unit.Key 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reception aesthetics; recreation appealing structure; expectation horizon;appealingness内容摘要接受美学一产生,就在国内外文艺理论界激起巨大的反响。
《解构主义对文学作品的阐释与重构》
解构主义对文学作品的阐释与重构引言解构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它通过分析文本内部的矛盾、模糊性和多义性来打破传统文学理论中所谓的固定意义和真实性。
本文将探讨解构主义对于文学作品的阐释和重构作用。
解构主义的基本原则解构主义提出了几个基本原则,其中包括: 1. 文本的多重意义:解构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具有无数可能的意义,这些意义之间互为竞争或矛盾。
2. 二元对立现象:解构主义关注文字背后存在的二元对立现象,并试图揭示其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3. 玩味文字:解构主义试图通过文字游戏和词语撕裂等手法来剖析文字内部暗含的潜在思想。
解构主义对文学作品的阐释解构主义方法可以用来重新审视传统文学作品,并赋予其新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示例: 1. 分析小说角色:通过解构小说中的角色形象,揭示其中蕴含的隐喻和矛盾,这样一来可以从新的角度解读小说。
2. 解构情节: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进行分析,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多重意义和暗示。
3. 探究语言运用:解构主义聚焦于文本中的语言运用方式,包括词汇选择、句法结构等,从而揭示作者意图和观点。
解构主义对文学作品的重构除了阐释现有作品外,解构主义还能够重构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些相关例子:1. 重新书写角色:通过解构原有角色形象,可以重新创造一个与传统形象相违背或互补的新角色形象。
2. 打破故事结构:通过打乱、颠覆传统故事结构,解构主义试图探索新的叙事方式和观念。
3. 运用混合语体:将不同风格、语气和语言混合在一起,以达到重塑传统文学形式的目的。
结论可以看出,解构主义对于文学作品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它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并理解传统作品,并引导我们创造出更具挑战性和多元性的文学作品。
通过解构主义的阐释与重构,文学作品不再被局限于固定意义和表面现象,而是呈现出更多层次和丰富度,激发了人们对于文本的思考和想象力的创造力。
浅论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关系
;百;;家i;论;浅论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关系{坛;;选;{萃;口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葛卉20世纪下半叶.西方社会危机频仍,人们的思想出长河中发生的重大变革。
现了动荡、不安.对于秩序、结构、以及现有的语言体系其次。
在文本的结构、整体性、系统性等概念上,解产生了怀疑和否定。
他们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结构主义所构主义与结构主义则表现出强烈的、鲜明的、不可调和推崇的整体、结构、次序、层次和权威中心主义等概念。
的。
终极旨归”。
结构是结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但是也引正如伊格尔顿所说的。
后结构主义无力打碎国家权力起了学者们的不同解释。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机构.但是他们发现颠覆语言结构还是可能的。
总不会个结构包括了三个特征: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
有人因此来打你脑袋。
学生运动从街上消失了.它被驱结构主义的整体性(以及文本叙述性的研究)为文本解人地下.转入话语领域。
”I-】而这种对“中心”的怀疑和疏读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具。
解构主义虽然也是从离的反叛行为.标志着解构主义的开始。
解构主义是在文本的系统化和整体性出发.但它的目的不是去使文本对结构主义进行解构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从某“系统化”和“整体性”更加完善.而是要摧毁这个系统和种意义上来说.解构主义就是结构主义在另一种形式上整体.把它们肢解得支离破碎。
德里达认为。
“在传统的的延伸和发展。
二项对立的哲学观念中.对立双方中的一方总是统首先。
从文本的阅解技巧来看.解构主义与结构主治着另一方,要解构这一对立面.首先就要在特定的情义都注重细读方法的运用.但二者在目的上却存在着明况下将这种等次关系加以颠覆。
”121为了实现他的颠覆思显的差别。
结构主义和新批评一样注重细读。
早期的罗想。
他首先从消解语言中心主义做起,有目的地创造了兰.巴特认为结构主义是一种抓住现实的东西。
分解它,一个十分艰深难懂的概念:。
分延”。
这意味着再也不存再重新组合它的精神活力,以便重建一种客体。
解构主义与翻译研究
解构主义与翻译研究作者:宋佳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2期摘 ;要:解构主义是20世纪欧洲的哲学思潮,近年来在我国翻译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译介学导论》及《解构主义与翻译》入手,集中阐释解构主义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解构主义;译介学;翻译研究;可译性;不可译性[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1一、解构主义与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戴维斯在《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中在第一部分探讨了翻译中的可译与不可译问题。
1.延异(différance)这一章探讨了延异及由此产生的印记(trace)的相关内容。
延异是解构主义中的核心概念,它是由德里达杜撰出来的,取自法语单词“différer”,有两层含义,即延迟(to defer)和差异(to differ)。
意义体现在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不同之处,而非符号本身。
意义是语言产生的效果或作用,而不是语言所表述的实物在场的现象。
“意义的产生不能先于延异,因为它是延异的嬉戏的结果。
所以,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显现了其不可译性,因为意义体现在符号之间。
2.限制(limit)这一章阐释了解构主义对于语言或文化有清晰界限这一观点的质疑,从单一性和普遍性(singularity and generality),文本(text)以及书写(writing)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可译性的限度问题。
任何语言或文化、具有其单一性,这使得文本不能被完全翻译,同时,任何语言或文化又与其它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重叠的内容,这就使得其具有普遍性,从而阻止了文本的完全的不可译性。
如果某一文本是完全可译的,那么它只是完全重复已经存在的,这就表明它没有单一性,也就没有个性;反言之,如果某一文本是完全不可译的,那它同任何意义系统毫无关联,就表明它是完全自我包容的,将会很快消失。
3.可重复性(Iterability)这一部分论述了“可重复性”这一德里达理论的关键点。
文学理论专题后结构主义与解构
文学理论专题后结构主义与解构01.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分歧后结构主义可以说既是对结构主义的延续和发展,又是对结构主义的反叛。
结构主义的一个核心观念是,语言不单单反映或记录世界,同时也构建世界,因此能看见什么取决于如何去看,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
后结构主义批评结构主义虽然把思想体系建立在语言观之上,却不打算将其语言观推到极致。
按照这一说法,如果我们认真对待结构主义的语言观,那就必然抽空任何固定的智识参照物,使我们进入一个极不确定的世界,由于找不到确定的标准来衡量事物,我们堕入一个真空,无法分辨上下左右。
如此局面正是后结构主义者所描述的“去中心的宇宙”的一种方式。
从根本上说,我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过去用来界定中心、同时也界定着边缘的一切概念都要么被解构,要么被抽空。
乍一看,后结构主义的关注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毕竟语言绝大多数时候似乎完全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何必为这种不确定性操心呢?但进一步深思我们会发现,后结构主义的忧虑其实普遍存在。
当我们的语言使用超过日常闲谈的层次,当我们的交谈对象同我们并不熟悉,或者社会地位和我们不对等时,我们就会陷入语言的尴尬。
想象写一篇论文,给银行写信,在聚会上和一个陌生人套近乎,在一个郑重场合发言等,在这些场合中,我们常常会担心说出我们并不打算说的东西,害怕说错话、表错情、把事情搞砸。
当我们询问对方“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并不能掌控我们所使用的语言系统。
更何况还有弗洛伊德说到无意识的口误的存在。
这些实实在在的忧虑放大,就与典型的后结构主义的语言怀疑论如出一辙。
下面列出后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的主要区别:1、起源不同。
结构主义从根本上说起源于语言学。
索绪尔以来的现代语言学追求的科学特性决定了它对于获得客观知识的可能持乐观态度。
它相信,只要观察足够精确,数据足够系统,推理符合逻辑,我们就语言和世界所得出的结论就坚实可靠。
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
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
中文翻译:中文翻译中,解构是指将一个整体拆分成各个部分,并分
析它们的内在关系和特点。
而重构则是将这些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
的整体。
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在翻译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解构的思维模式可以帮助译者理清原文的结构和信息层次,并准确理
解每个部分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通过解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词语的语义和
上下文的关联,译者可以将原文细化成更小的语言单位,进一步理解和准
确表达原文的内容。
重构的思维模式则是将这些拆分出来的部分整合起来,构建成高质量
的翻译文本。
在重构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语言风格、表达习惯和
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和技巧,确保翻译文本在语义、语法和文
化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在翻译中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解构是为了更
好地理解原文,而重构是为了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通过不断解构和重构,译者可以逐步提高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水平,达到更高的翻译质量。
同时,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也能帮助译者克服翻译中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
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和准确。
总之,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是中文翻译中的重要思维工具。
通过解
构原文,理清其结构和内在关系;通过重构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这种思维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翻译质量,帮助译者更好地应对翻译中的语言
和文化挑战。
《2024年解构主义视角下《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范文
《解构主义视角下《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关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研究者的关注。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后现代的理论框架,强调对文本的拆解、重组和再解读,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以《关雎》的三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其翻译策略、文化传递及译文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二、解构主义与文学翻译解构主义主张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打破传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重视文本间的互文性和不确定性。
在文学翻译中,解构主义强调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互文性和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在翻译《关雎》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时,解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从多个角度解读原文和译文的可能,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
三、《关雎》及其三个英译本概述《关雎》作为《诗经》中的开篇之作,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著称。
本文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是:1. XX教授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一”):注重传达原文的情感和意境,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力求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
2. XX学者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二”):强调对原文文化的解读和传递,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3. XX出版社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三”):结合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注重在传达原文情感和文化的同时,使译文更易于被英语读者接受。
四、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1. 翻译策略对比在翻译策略上,译本一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力求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而译本二则更加强调对原文文化的解读和传递,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相比之下,译本三结合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既传达了原文的情感和文化,又使译文更易于被英语读者接受。
2. 情感和意境传达对比在情感和意境的传达上,三个译本都做出了努力。
其中,译本一通过流畅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情感和意境;译本二则通过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使读者在欣赏译文的同时感受到原文的文化内涵;而译本三则在情感和意境的传达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这样,作品文本就不再是一个“在场”(presence)所给定的结构,而是通向更加曲折幽深的解构世
界。读者每次阅读作品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却又有新的体验,然而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本真世界,只能
感知到作为异延的必然结果——“踪迹”(trace),这意味着意义永远没有被确定的可能,读者见到的
只能是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踪迹”。因此德里达主张“一切阅读都是误读”,“一切阐释都是误 释”,而且“文学语言的特性就栖居在误读和误释的可能性之中。”(Derrida,1985/1992)在他看来,从 来就没有客观的阐释。只有或重要或不那么重要的误读。文学总是在语境中阅读的,而语境又并非“外在 的”东西,因此文学总是由不同的方式解读者,而且任何阅读或阐释都不能穷尽任何文本的意义。 解构主义不仅把“误读”视为阅读的正常效果,还视之为读者自身思维的开发提高。米勒对“误读”的 这种开拓性做过这样的阐述: “文学文本的语言是关于其他语言和文本的语言;语言是不确定的;一切阅
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的文学作品脱离了其具体的语境,置换了文化和时代背景,其价值和意义都会
发生变化,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又不完全在其本身,同时存在于文学作品被接受的过程中,存 在于文学作品与它的时代、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中,存在于文学与读者的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因此,文学 没有所谓客观价值或终极价值。在这一意义上,文学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知识范畴,它具一般实在的外在形
读都是‘误读’;通过阅读会产生附加的文本。破坏原有的文本,而且这个过程永无止境:阅读可以改进
人们的思维,提高人们的意识,增强辨析问题的能力。”(米勒,1998)这就倡导了阅读中人的主观积极
性、能动性和开创性。在对原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中,译者不再是消极的、被动的、透明的原语文本或
作者意图的接受者,而成为了新文本的建构者和创造者。(黄振定,2005) 其次,阐释性误读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因为理解是历史的,也是片面的。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人类 存在的基础。人是历史的存在,有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的 局限,而是去正确地评价和适应它。 (伽达默尔,1975)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文本的理解无疑也是历史性 的。历史性的阐释误读是翻译之必然,因为翻译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无论哪一位译者,都会受到各种主
中国元曲《赵氏孤儿》进行了创造性误读,将其改编为剧本《中国孤儿》。伏尔泰除把原剧本中故事发生
的年代由春秋时代改为元代外,更把故事情节作了变动,原剧结尾赵氏孤儿成年后杀了屠岸贾,报了灭门之 仇,而伏尔泰将其改为称霸一世的成吉思汗(相当于屠岸贾的角色)为崇高的道义所折服,道义的力量最终战 胜了君王的霸道和暴力。18世纪,这部《中国孤儿》传遍欧洲,就连欧洲最著名的剧场,也以演中国剧为 荣。伏尔泰对《赵氏孤儿》创造性的改编,为中西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做出了贡献。 从以上粗略的论述,我们已不难看出,文学翻译创造性误读是译者在译入语文化规范与源语文化规范所
with the
Wind时,觉得不必“字真句确地译”。于是他在翻
译原作的人名地名时,“都把它们中国化了”,“对话方面也力求译得像中国话,有许多幽默的、尖刻 的、下流的成语,都用我们自己的成语代替进去”,“还有一些冗长的描写和心理分析,觉得它跟情节发 展没有多大关系,并且要使读者厌倦的”,“就老实不客气地将它整段删节了”。(傅东华,1979)再看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的几部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的书名,也是有意误译的佳例。原法语书名是La Bette,意为“表妹贝德”,傅雷译为《贝姨》;Le
转述和转换,比如有意识的节译与编译、转译与改编等都属于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谢天振,
2000)
主张“信、达、雅”的严复所译的《天演论》称得上是典型的创造性叛逆的译例。严复在他所处的特
殊社会文化语境中,为了达到他对进化论的特殊摄取目的,以近似借鸡下蛋的方式给《天演论》塞入了许
多他自己的见解和发挥,删改了他认为不必要的内容。
Pere Cousine
Goriot原意是“高里奥老爹”傅译为《高老
头》。这一方面从形式上缩短了文化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从内容上表达了人物在作品所描写的处境。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往往和叛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译者的创作不同于作者创作,它属于二度 创作,即再创作。在再创作阶段,译者要受到来自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这两种权力话语的制约与操控。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审美观,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翻译活动中,目的语文化
与源语文化之间必然会有所冲突,译者在处理两种文化冲突时,总要在两种权力话语的争斗中做出选择,
但更多的是会受到目的语社会一文化语境或意识形态氛围、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文学传统或诗学传统等 诸多权力话语所操控,所左右,不知不觉进入其中,使译文有意叛逆原文,从而表现出目的语文化的印
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这种创造性叛逆具体表现在对原作进行的能动的
和思想的符号,是一种外在的工具,一种能准确无误反映外部世界的镜像工具。这就要求语言必须是一种 有确定意义的系统结构。但是,随着解释哲学的出现,人文意识的觉醒,尤其是哲学上发生的语言论转 向,这一观点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解释哲学批评了把语言单纯视为工具之语言观的片面性,指出语言不同 于一般的工具,一旦创造出来变成了一种脱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的东西。语言之存在是离不开主体 的,只有当我们言说时才使语言得以呈现,它总是伴随主体的存在而存在的,它是具有主体性的。海德格
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1996)伽达默尔说,“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伽
达默尔,1994)所以在解释哲学那里,语言已不再是一种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工具,而成了人的生存方式。 当我们用语言表达事物的同时又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不仅承载文化,它自身也是一种文化。这样以来, 语言己从工具而进入了本体。语言也不再是一个封闭、自足的系统,其意义的生成不再是能指指向所指的
场之间存在着“异延”(diff6rance)关系:空间上的“差异”和时间上的“延迟”(Derrida:
1968/1986)。所谓的意义总是在语言符号漫无头绪的自由嬉戏当中以异延的形式延缓出现。将这一概念用 于阅读文学,则意义总是处在空间的“异”(differ)和时间上的“延”(defer)之中,没有确定的可
能容忍的限度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产物。它使得一部又一部文学杰作得到了跨越地理、跨越时空的
传播和接受。不仅如此,由于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转换,而是文学和思想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王克非,2000)在翻译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严复
对原作进行选择、取舍和创造(《天演论》只是赫胥黎全集第九册中的序论和本论两篇),向国民传播被 他融合的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为了让当时的读者更容易地接受西方思想,在语言表达上,他采
用适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阅读习惯的古雅文体,并添加大量按语注解以发挥、强调自己的见解。“词字之
式,但与一般的实在有根本的不同,它不具有一般实在的纯粹客观性,而具有主观性和人文性。 既然文学不具有哲学意义上的知识性,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客观存在;既然文学就是其内容与形式的统
一体和运动过程:既然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与它的语境、文化背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文学就是不能 翻译的,或者说就是不能等值或等效翻译的,因为,翻译作为语言转换,必然破坏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 一性,翻译实际上是把一种语境和文化背景中的文学移植到另一种语境和文化背景中去,这样必然会改变
1.阐释性误读
阐释性误读是译者对原文的误读,它是在译者对原文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中产生的。随着人们对语言本 质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解构主义对文本的中心意义和终极意义的解构,阐释性误读被看作是译者对原文本解 读的必然结果。
首先,从语言的本质来看,阐释性误读不可避免。传统的观点认为,语言不过是对现实的命名,是物质
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需要指出的是,严复这种“达旨”的译法并不是不负责任的 做法。相反,严复对待翻译的态度十分严谨,“一名之立,旬月踯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天演论》 对Evolution
and
Ethics的创造性叛逆,是基于本士国情的文化视角对原作的重新阐释,为的是紧扣中国
社会的动脉,对读者进行有心的“误读”。《天演论》的译介使“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入人心,而中国 民气为之一变”。(转引自王克非,2000)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史学界、思想 界、文化界、翻译界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8世纪欧洲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中国文化极为推崇,为向欧洲大众展示中国人的道德情操,他对
那种单一、明确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语言本体论的立场,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的封闭、静止、确定的意
义观进行了解构。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作为能指的语音和作为所指的概念的紧密结合。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指涉关 系,即同一性关系,两者就如同索绪尔比喻的硬币的两个面那样不可分离。德里达则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非如此,符号的出现并不等于它所意指的东西就现时在场。事实上,这往往意味着所指的不在场,是虚 幻的在场,推迟的在场。能指只是再现了不在场的在场,取代了在场的地位,因此能指与它所要体现的在
观和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由于受到语言和文化能力、经验、实践因素的制约,由于文学文本没有中心系 统,没有终极意义,它存在着无限阐释的可能性,因此译者对原文文本的内容、形式、感情、风格的认识 必然是有限的,不充分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语言和文化能力的提高,译者的认识水平也会提高,因此在 原来阐释者的基础上,译者会对原文文本的意义进行重新选择和组织,从而发现为早先的阐释者忽略和歪 曲的特征和含义。但是,对于原文本的认识也只能是近似的。文学文本的意义就是在一次次的误读中得以
重新发现、重新评价和重新定位。 (曹英华、张纪英,2005)
2.创造性误读
创造性误读是译文对原文的误读,是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生成译文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是整个文
学翻译过程中误读最为普遍、最为严重的环节。这是由文学的特性所决定的。一方面,文学具有自足性, 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过程中,脱离了具体文学形式的文学内容或者脱离了具体 文学内容的文学形式都不能构成独立的文学作品,改变文学内容或者文学形式都会从根本上改变文学作品 的性质。另一方面,文学具有他律性,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又与时代背景、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