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培训教育学考试大纲1
教育学考试大纲电子版
教育学考试大纲电子版一、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科学。
它涵盖了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方法、组织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本大纲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框架,以便于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二、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1. 古代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2. 近现代教育学的发展- 启蒙时代的教育改革- 19世纪教育学的兴起- 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3. 当代教育学的流派- 行为主义教育学- 认知主义教育学- 建构主义教育学- 人本主义教育学三、教育的功能与目的1. 教育的社会功能- 社会化功能- 经济功能- 政治功能- 文化功能2.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个体发展- 个体自我实现3. 教育目的的类型- 工具主义教育目的 -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四、教育过程与方法1. 教育过程的阶段- 预备阶段- 教学阶段- 评价阶段2.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合作学习- 项目式学习3.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五、教育组织与管理1. 教育组织结构- 学校组织- 教育行政部门2. 教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目标管理- 过程管理- 质量管理3.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教育法规的作用与影响六、教育评价与研究方法1. 教育评价的目的与类型-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2. 教育评价的方法- 观察法- 测试法- 访谈法3. 教育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 混合方法研究七、教育技术与创新1. 教育技术的发展- 传统教学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2. 创新教育模式- 远程教育- 翻转课堂- 个性化学习3. 教育技术的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 大数据与学习分析八、教育的伦理与法律问题1. 教育伦理的原则- 尊重学生- 公正性- 诚信性2. 教育中的法律问题- 学生权利- 教师责任- 教育公平3. 教育改革与法律支持- 教育改革的法律框架- 法律对教育改革的支持与制约九、教育的国际视野1. 国际教育比较- 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 国际教育标准与评估2. 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国际化- 跨文化交流与教育3. 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 国际教育项目- 教育援助与发展十、结语教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本大纲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帮助学习者理解教育学的广泛主题和关键概念。
教育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整理
教育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整理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教育学考试大纲及重点整理:
一、考试大纲
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等。
2.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的社会背景等。
3. 教育与人的关系:包括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发展的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等。
4.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制定原则、培养目标的含义和特点等。
5. 教育制度:包括教育制度的概念、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等。
6. 教育实践: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
7. 教师与学生:包括教师的角色和素质、学生的角色和权利等。
8. 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教育研究的概念、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等。
二、重点整理
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这是教育学的基础,需要深入理解并掌握。
2.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需要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以及教育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3. 教育与人的关系:需要理解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4.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这是制定教育政策和实践的重要依据,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
5. 教育制度:需要理解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
6. 教育实践:这是教育学的重要内容,需要掌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7. 教师与学生:需要理解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以及学生的权利和角色。
8. 教育研究方法:这是进行教育研究的重要工具,需要掌握教育研究的概念和方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1)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2)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特征。
(2)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3)掌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4)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
(5)了解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6)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依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5.教学实施。
(1)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2)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4)了解班级授课制的含义、特点、优势和局限。
(5)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6)掌握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角色行为、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
(5)运用所学班集体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课外活动。
(1)了解课外活动的意义、特点、内容、组织形式。
(2)掌握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的要求。
7.教育研究。
(1)了解教育研究过程、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学法。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掌握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
(4)掌握我国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教师资格 教育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 P7(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P9(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P10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P11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11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学科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从宏观上分析:构成学习与教学过程有五种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①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种差异影响学与教的活动:一是群体差异:年龄、性别等;二是个体差异: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
②教师:是实施具体教育影响的人,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教师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风格等因素影响教育教学过程。
③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内容既要适应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又要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
④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是实施教育教学必备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是有形的,涉及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等。
精神环境:是无形的,但对学习与教学活动则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师生关系、校园文化。
3、构成学习与教学过程有三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对学生实施一定的教育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有效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③评价/反思过程:是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评判、分析、检验和反思的过程。
4、静态的五种要素和动态的三种过程之间的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②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③教学过程要据教师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而展开;④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重点
《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单项选择1.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2.“七艺”指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树3.由于〔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
4.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
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极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
5.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6.高等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7.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8.〔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9.〔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
10.在现代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间联系密切,〔经济结构〕已经成为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和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依据。
11.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4%的投入,33%的经济增长奉献。
12〔.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13.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智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
14.〔发展科学智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
15.威斯康星大〔校长范海思〕是一所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思想服务社会16.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18世纪〕。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19世纪初德国大学〕。
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19世纪末美国大学〕。
二、多项选择1.高等教育出现了多样化,如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
2.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培养专门人才、科研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
3.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4.直接为社会服务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三、判断1.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2.阿什比提出,人类教育史上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第一次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是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电脑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现代教育学》是教育理论体系中紧蜜结合现实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作为培养人的这种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
本课程是教师从业的一门必修基础公共课程。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认识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明确办学育人的社会主义方向,使教师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本课程以贯彻《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培养适应 21 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精心筛选了课程内容。
其内容包括:教育基本规律;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学校教育制度;学校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课外校外教育工作;学校管理工作;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科研;教育现代化等十三个方面。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自学或社会助学,使学员熟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中小学的办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和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指导中小学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的能力,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目的性。
第二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为了使考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进而提出具体要求。
一、关于考试要求的说明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考纲在列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明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更有目的地自学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在考核要求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要求。
其中“应用”层次,还可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层次。
三个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各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是低层次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大纲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大纲关键信息项:1、考试目标2、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3、试卷结构4、题型示例11 考试目标11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112 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113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114 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12 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21 职业理念1211 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1212 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1213 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122 教育法律法规1221 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相关内容。
1222 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1223 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12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231 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教师资格证之教育学考试大纲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包含: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简答、多选一、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简答、论述一、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社会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第一,传授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多选学生认识的特殊性:1认识的间接性2交往性3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
教师考编教育学考试大纲
教师考编教育学考试大纲教师考编教育学考试大纲()教师考编教育学考试大纲!(1)绪论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教育学1.什么是教育学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3.教育学的任务4.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区别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作、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及派别第三节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1.研究教育学的意义2.研究教育学的方法二、教学要求1.了解各个历史阶段教育学的发展状况2.理解研究教育学的意义3.掌握教育学含义、任务、与教育科学的区别以及在发展、形成过程中各种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和特点第一章教育基本原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概述1.什么是教育:教育词义溯源;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联系;教育的含义2.教育的产生:教育的起源论;学校教育的产生3.教育的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性质和特征第二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教育适应政治发展的途径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途径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教育适应文化发展的途径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三节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关系1.学生身心发展概述:身体与心理的发展内容与特征2.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遗传素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个人努力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条件;社会环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在条件;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育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学生身心发展在关键时期或关键方面的优势,及时地或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育人相统一是一条教学客观规律;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第四节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二,教学要求1.了解教学过程理论的历史概况;关于我国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观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是评估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该考试旨在检验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策略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应用能力。
以下是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详细阐述。
一、教育基础(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了解教育的起源,熟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掌握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晓教育学的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及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理解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以及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明确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文化认识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分析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四)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理解教育目的的含义,清楚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2、教育目的的理论熟悉不同教育目的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如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
二、学生指导(一)心理学基础知识1、认知发展了解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
2、情绪情感和意志掌握学生情绪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二)个体差异1、学生的智力差异认识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表现,以及如何根据智力差异进行教育教学。
2、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了解不同学习风格的特点,如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沉思型与冲动型等,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学习指导1、学习动机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2、学习策略熟悉不同类型的学习策略,如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并能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
教师资格培训教育学考试大纲 1
一、本科目考试的宗旨是:主要测试考生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教育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对中学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一般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树立与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相符合的科学教育理念。
二、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学教育学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及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考生是否具有从事中学教育的理论知识和进行中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技能。
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其具体要求如下:识记:记住考试大纲和指定参考教材中规定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等。
理解:能解释有关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的主要内涵,正确辨析相关的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懂得在不同情况下对基本慨念、原理进行正确的再现和表述。
应用:能把学习过的教育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能举例说明、解释常见的教育现象,具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一)绪论【考试内容】教育学的概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其运用。
【重点内容】教育学的概念;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其运用。
【考核要求】1.识记: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
2.理解:(1)教育学的概念;(2)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3. 应用: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
复习要点:1.2.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3.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1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参考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准备考试。
以下是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
1. 教育学基础知识
- 教育学的定义与特点
-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 教育学发展的历史
- 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教学设计与评估
-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 教学评估的概念与目的
- 教学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 教学反思与改进
3. 教育心理学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 -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 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4. 课程与教学
- 课程的概念与分类
- 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 课程标准与评估
- 教学方法与策略
-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 学生个性与发展
- 个性的概念与特点
- 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 学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 教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与引导 - 学生问题的识别与解决方法6. 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
-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与适用范围
- 教育法律法规的遵守原则
- 教育管理制度与规定
- 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学校管理规定
通过对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详细学习和理解,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考试,提高通过率,达到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目的。
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对待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切实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学考试大纲-最新教师资格证内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学校教育制度①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严学制)未实施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kuimao 学制”。
中国近代政府颁布实施第一个现代学制。
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
)C.非制度化教育思潮②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重点)中国是单轨下的双轨制。
义务教育长度标志着教育文明。
A.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E.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F.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教育发展的过程①古代教育(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②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③近代教育A.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B.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C.教育的世俗化D.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④20世纪以后的教育(当代教育的新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极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大纲》(中学)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3.近代教育(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4.20世纪以后的教育(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6.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8.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第2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①信息技术的智能化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③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8.学校文化的特性(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9.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10.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11.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12.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13.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14.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也就是政治民主化与教育民主化演进和发展的过程第3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③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2)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第4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2.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三者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
目录分析
第七章课程与教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关系和理论基础,包括课程的目标、内 容、实施和评价,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等,同时探讨了教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如创 新能力的培养等。 第八章学校管理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学校管理的概念、目标和特点,包括学校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 管理,同时还探讨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问题。 第九章教育评价与反思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教育评价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教育评价的类型、 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等,同时探讨了教育反思与评价的关系等问题。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这本书的目录覆盖了教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丰 富,结构清晰明了,是考生备考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阅读感受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启示。这些启示将帮 助我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以下是对《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这本书的目录进行分析的结果。 该书的目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导言和第一章走进教育学的科学殿堂导言主要介绍了本书的编写背景和目的,强调了教育学的科 学殿堂和教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教育学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教育学 的学科特点、研究范围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这一章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的社会功能。还介绍了教育的几种社会学理论,如功能主义理 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
阅读感受
教育大纲规定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好的教育大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我也领悟到了一些教学方法上的启示。例如,书中提到的“案例引入”、“互动游戏”等方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我也意识到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和需求,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然而,阅读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还需要 进一步提高,有时候可能会过于依赖某种教学方式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我也需要更加注重评估 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籍,对于参加教师资格 考试的考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育学考试大纲课件(新版教师资格证学生)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 标、教师的教学目标等,构成一个完整的 教育目的体系。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现代教育目的的特点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社会的政治、 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
现代教育目的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 性、创造性、全面性和发展性,以适应未 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定义
教师评价的方法
教师评价的方法包括学生评教 、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等。
04
教育学的实践应用
课程设计
01
02
03
04
课程目标
明确课程的教育目的,确保课 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选 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注重知识
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课程实施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总结词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的基本问题,对于确定教育学的学科边界 和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包括教育规律、教育价值、教育过程、教育 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 育等多个领域,以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同时,教育学还涉及
到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
02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
详细描述
总结词:探讨教育本质、目 的和价值
01
探讨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
什么,教育的目的和价值。
02
03
分析哲学对教育的影响,如 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
04
05
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学》
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学》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20分,填空题10分,判断题15分,解答题35分,论述题(包括情景分析题)20分绪论教育与教育学一、学习目的通过学习,理解“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教育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代表性著作及其主要观点,了解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能够结合实际,认识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二、考核要求1.了解:教育的词源;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2.识记:广义与狭义的教育定义;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外教育家们的代表性教育著作及其核心观点。
3.理解:构成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的主要教育教学原则。
三、考核内容要点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中英文教育的词源。
二、教育的定义广义和狭义的教育的定义三、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学校教育活动的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萌芽阶段的特点2.萌芽阶段的中外教育家及其著作3.萌芽阶段的主要教育思想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创立阶段的特点2.创立阶段的中外教育家及其著作(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特洛齐、赫尔巴特和杜威)3.创立阶段的主要教育思想三、教育学的分化阶段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一、形成初步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精神二、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三、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的主要遗产四、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第一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学习目的通过学习,能够理解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明确当代中国教育的定位,科学认识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现状,把握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总方向和基本要求。
二、考核要求1.了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2.识记:教育的其它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教育历史划分的三种尺度;原始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学校教育的两种国家形态和两种历史形态;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定位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中学部分)2008-3-6一、本科目考试的宗旨是:主要测试考生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教育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对中学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一般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树立与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相符合的科学教育理念。
二、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学教育学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及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考生是否具有从事中学教育的理论知识和进行中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技能。
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其具体要求如下:识记:记住考试大纲和指定参考教材中规定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等。
理解:能解释有关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的主要内涵,正确辨析相关的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懂得在不同情况下对基本慨念、原理进行正确的再现和表述。
应用:能把学习过的教育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能举例说明、解释常见的教育现象,具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一)绪论【考试内容】教育学的概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其运用。
【重点内容】教育学的概念;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其运用。
【考核要求】1.识记: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
2.理解:(1)教育学的概念;(2)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3. 应用: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
考点内容......讲解1.2.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3.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1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
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
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来,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
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2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3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拟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分为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试验法。
4)统计法揭示所获得的数据、信息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补充材料一.选择题: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21、“学不躐等”出自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A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 A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B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 ( C )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A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C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 D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 A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 ( D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 B )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 B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 C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D ) 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 B )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 A )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 B )二、填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41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