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安徽省淮北市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化学试题2015.05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学家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
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四中子”不显电性B.“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其质量比氢原子大C.“零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甲烷的比例模型:C.硫化钾的电子式:D.CO2的结构式:O—C—O3.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①0族②主族③副族④第Ⅷ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NH4Cl B.SO2C.Cl2D.Na2SO45.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光合作用B.烧炭取暖C.风力发电D.电解冶炼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以下对该图信息的解读中,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B.该元素所有原子的质子数均为6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D.该元素没有同位素,所有原子的中子数均为67.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学式最可能表示为A.B3A2B.BA2C.A3B2D.AB28.绿色能源是指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
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①太阳能②风能③潮汐能④煤⑤天然气⑥石油A.①②③B.③④C.④D.①②⑥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22.4 LSO3所含的硫原子数目为N AB.常温常压下,7.8g过氧化钠含有的离子数为0.3N AC.18 g 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 N AD.3.2g O2、O3混合物中所含氧原子一定是0.2N A10.下列做法,不能..使CaCO3+2HCl〓CaCl2+CO2↑+H2O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盐酸的浓度B.碾碎碳酸钙C.适当加热D.把盐酸换成同浓度硫酸11.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铝的超原子结构Al13和Al14,Al13和Al14的性质与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当这类超原子具有40个价电子(对于主族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又称为价电子)时最稳定,在质谱仪上可检测到稳定的Al13-、Al142+。
淮北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淮北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命题人:陈日升审核人:陈芳芳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Zn-65 Pb-207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2小题,每题2分)1.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
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191Ir,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A.77 B.114 C.191 D.268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 g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电子数为0.5 N AB.0.1mol Fe在0.1mol C1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C.0.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在常温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NO 和22.4 L O2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1.5 N A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Fe3+ + Fe = 2Fe2+B.铜片插入盐酸中:2H++Cu=Cu2++H2↑C.氯气和水的反应:Cl2 + H2O=2H++ Cl-+ClO-D.碳酸氢钙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Ca2+ +2HCO3-+2OH-= CaCO3↓+2H2O+CO32-4.在某强酸性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Fe3+、Cl-、OH-B.Fe3+、NH4+、HCO3-、NO3-C.Na+、SO32-、I-、NO3-D.Mg2+、Ba2+、SO42-、Cl-5.工业上可用硫酸铝与硫磺焙烧制备氧化铝:2Al2(SO4)3+3S2Al2O3+9S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中Al2(SO4)3被氧化B.Al2 (SO4)3、Al2O3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5.1 g Al2O3含有9.03×1022个阴离子D.反应中每转移0.3 mol电子生成5.04 L SO2 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I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B.图II所示装置用于提取I2的CCl4溶液中的I2C.图III所示装置微热稀HNO3,在广口瓶中可收集NO气体D.图IV所示装置可用于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78.碱性介于KOH和Mg(OH)2之间的氢氧化物是A.Ca(OH)2B.Al(OH)3C.Be(OH)2D.RbOH9.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两元素有以下叙述:①原子半径A<B;②离子半径A>B;③原子序数A>B;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B;⑤A的正化合价与B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一定相等。
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嘉峪关市一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K:3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呈周期性变化B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2.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该元素A. 一定是金属元素B. 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C. 一定是ⅠA 族元素D. 一定是非主族元素3.放射性同位素铀U 23592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 .51B .92C .143D .2354.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有关递变不正确的是A. 最高正价:P<S<Cl<ArB. 金属性:Na<K<Rb<CsC. 原子半径:C>N>O>FD. 最外层电子数:Na<Mg<Al<Si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B .只要有能量的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C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 .Na 2O 2B .NaClC .NaOHD .Br 2 7. 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 比金属B 活泼的是 A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电子层数比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 .1molA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比1mol B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多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8.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它周期均有18种元素C.在同一周期中,ⅠA族比ⅡA族的单质与水反应更剧烈D.在ⅠA族中,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10.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11.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 -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Y2->Z-B.质子数:c>b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12.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R元素的质量数为m,则W g R2-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mol B.mol C.molD.mol13.下列各图中表示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14.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A.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15.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D B.C>A>B>D C.A>C>D>B D.B>D>C>A 16.下列装置能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17. 反应2SO2(g)+O2(g) 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A.0.1 s B.2.5 s C.10 s D.5 s18.对反应4A+5B == 4C+6D,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所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40mol•L-1•s-1B. v(B)=0.48mol•L-1•s-1C. v(C)=0.36mol•L-1•s-1D. v(D)=0.55mol•L-1•s-1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催化剂B.食物放在冰箱中会减慢食物变质的速率C.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水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D.增大压强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20.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A.NaCl和HNO3B.H2O和NH3C.CaF2和MgCl2D.CCl4和HCl 21.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2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
《解析》安徽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一、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氯水处理或氯水与下列物质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A. B. C. D.2.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3.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B.探究NO和N2O可能化合生成NO2C.探究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lO的漂白作用4.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5.X、Y、Z、W、M 均为短周期元素,X、Y 同主族,X 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Z、W、M 是第3 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X、M 两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X<MB.X、Y、M 的单质的氧化性:X>Y>MC.Z、W单质均易与冷水反应D.Z、W、M 的单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气6.铊盐与氰化钾被列为A级危险品,铊(Tl)与铝同主族,原子序数为81,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且已知Ag++Fe2+═Ag+Fe3+,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铊位于第五周期ⅢA族B.氧化性:Tl3+>Ag+>Fe3+C.Tl(OH)3与Al(OH)3相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D.Tl+最外层有3个电子7.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0.1mol/L,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中消耗的Zn的质量为97.5 g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1:4C.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只有一种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 mol8.从某些性质看:NH3和H2O,NH4+和H3O+,NH2﹣和OH﹣,N3﹣和O2﹣两两相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①2Na+2NH3═2NaNH2+H2↑②CaO+2NH4Cl═CaCl2+2NH3↑+H2O③3Mg(NH2)2Mg3N2+4NH3↑④NH4Cl+NaNH2NaCl+2NH3↑其中正确的是()A.③B.②C.②③D.①②③④9.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A.A B.B C.C D.D10.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②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③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⑤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⑥溶有SO2的品红溶液.A.②⑥B.②④C.①③⑤ D.②④⑥11.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是5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B.混合气体中含NO21.12 L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D.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mol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或一种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1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某同学为检验CuS在不同酸中的溶解性,取4份黑色CuS粉末试样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醋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溶液.观察到如下现象:①CuS不溶于醋酸溶液;②CuS不溶于浓盐酸;③CuS不溶于浓硫酸;④CuS在浓硝酸中溶解,溶液变蓝,并有红棕色刺激性气体产生.根据上述现象,该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CuS不溶于弱酸,能溶于强酸B.CuS不溶于非氧化性酸,能溶于氧化性酸C.CuS溶于硝酸,是因为硝酸氧化性强于硫酸,S2﹣被氧化,使CuS溶解D.CuS溶于硝酸,是因为硝酸的酸性大于硫酸和盐酸的酸性,S2﹣结合H+,放出H2S气体,使CuS溶解15.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A.Br﹣B.SO42﹣C.H2SO3D.NH4+16.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亚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的酸性弱B.ab段反应是:SO2+2H2S═3S↓+2H2OC.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D.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17.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A.至少存在5种离子B.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D.Cl﹣一定存在18.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的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3NO3﹣+8Al+5OH﹣+2H2O3NH3↑+8AlO2﹣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1)①﹣⑦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周期族.(2)③与⑤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④所形成的单质与水发生的反应为.(3)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④所在族的各元素与氢气化合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其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4)表中元素③、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0.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该操作将I2还原为I﹣的目的是.(2)操作X的名称为.(3)氧化时,在三颈烧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在40℃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室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21.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3)在(2)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2﹣).以下是检验阴离子(X2﹣)的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填“甲”或“乙”),请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4)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2.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1)仪器B的名称是,其在该实验中有两个作用:一是加注液态反应物,二是.(2)试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①Ⅲ中的试剂为;②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Ⅴ的作用为,装置V的缺陷是.(3)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Ⅲ﹣Ⅳ﹣Ⅱ﹣Ⅴ﹣Ⅵ,此时Ⅱ中现象为,原因是.(4)化合物A中含单质M的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A的化学式为,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15-2016学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氯水处理或氯水与下列物质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A. B. C. D.【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生成氧气;B.氯水中的H+与发酵粉中的NaHCO3反应生成CO2;C.氯水滴入NaBr溶液反应生成Br2和NaCl;D.氯水滴入Na2O2中会产生O2.【解答】解:A.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生成氧气,生成气体,故A不选;B.氯水中的H+与发酵粉中的NaHCO3反应生成CO2,生成气体,故B不选;C.氯水滴入NaBr溶液反应生成Br2和NaCl,溴为液体,没有气体产生,故C选;D.氯水滴入Na2O2中会产生O2,有气体生成,故D不选.故选C.2.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考点】铵盐.【分析】可燃物燃烧应满足:有充足的氧气,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达到着火点.氯化铵固体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气体隔绝了空气.起到防火的作用.【解答】解:①物质着火点在一定压强下是一定的,不发生变化,故①错误;②幕布的质量增加,不能影响环境温度与氧气的浓度,故②错误;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环境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起到防火的作用,故③正确.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气体隔绝了空气,起到防火的作用,故④正确.故选:B.3.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B.探究NO和N2O可能化合生成NO2C.探究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lO的漂白作用【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氯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分析】A、进行科学探究时,要有合理的理论依据,不能凭空猜测.二氧化硫还原性气体,可以与氧化剂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NO中氮元素化合价未+2价和N2O化合价未+1价,化合生成NO2时化合价都升高,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无探究意义;C、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变化特征分析;D、依据氯气和碱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解答】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所以可以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故A不选;B、NO中氮元素化合价未+2价和N2O化合价未+1价,化合生成NO2时化合价都升高,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故B选;C、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氮元素化合价从+4价变化为+5价和+3价,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特征,有探究的意义,故C不选;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或生成的次氯酸钠水解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有探究意义,故D 不选;故选B.4.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考点】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分析】A、金属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能判断金属性的强弱;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C、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D、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解答】解:A、钠与冷水比镁与冷水反应剧烈,因此钠的金属性强于镁,故A正确;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氨气和氯化镁、氯化铝溶液都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沉淀,不能确定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碱性强弱,则不能确定两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C、CO2通入硅酸钠溶液,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可知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则非金属性C大于Si,故C正确;D、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所以能根据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故选B.5.X、Y、Z、W、M 均为短周期元素,X、Y 同主族,X 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Z、W、M 是第3 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X、M 两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X<MB.X、Y、M 的单质的氧化性:X>Y>MC.Z、W单质均易与冷水反应D.Z、W、M 的单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气【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X、Y、Z、W、M 均为短周期元素,X 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应为铵盐,则X为N元素;X、Y 同主族,则Y为P;Z、W、M 是第3 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可推知Z为Mg、W为Al、M为Si,结合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性质解答.【解答】解:X、Y、Z、W、M 均为短周期元素,X 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应为铵盐,则X为N元素;X、Y 同主族,则Y为P;Z、W、M 是第3 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可推知Z为Mg、W为Al、M为Si,A.非金属性X(N)>M(Si),故两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X>M,故A错误;B.非金属性X(N)>Y(P)>M(Si),故单质的氧化性:X>Y>M,故B正确;C.Mg与冷水发生微弱反应,而Al与冷水不反应,故C错误;D.Mg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6.铊盐与氰化钾被列为A级危险品,铊(Tl)与铝同主族,原子序数为81,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且已知Ag++Fe2+═Ag+Fe3+,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铊位于第五周期ⅢA族B.氧化性:Tl3+>Ag+>Fe3+C.Tl(OH)3与Al(OH)3相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D.Tl+最外层有3个电子【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A、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依据题干反应判断;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D、依据铊(Tl)与铝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为3.【解答】解:A、原子序数为81,和铝同主族,结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铊位于第六周期第ⅢA族,故A错误;B、Tl3++2Ag=Tl++2Ag+,且Ag++Fe2+=Ag+Fe3+.氧化剂Tl3+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Ag+,氧化剂Ag+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Fe3+,所以氧化性顺序为Tl3+>Ag+>Fe3+,故B正确;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则Tl(OH)3的碱性大于Al(OH)3,不是两性氢氧化物,故C错误;D、铊(Tl)与铝同主族,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相同,则Tl+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D 错误;故选B.7.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0.1mol/L,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中消耗的Zn的质量为97.5 g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1:4C.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只有一种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 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分析】锌与浓硫酸发生:Zn+2H2SO4═Zn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H2SO4═ZnSO4+H2↑,生成气体为SO2和H2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为=1.5mol,=×1L×0.1mol/L=0.05mol,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H2SO4)剩=0.1L×18.0mol/L﹣0.05mol=1.75mol,然后根据反应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H2SO4)消耗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解:设气体A中SO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根据两个反应方程式可知解之得x=0.3 mol;y=1.2 mol;A、消耗Zn的质量为(x+y)×65 g/mol=97.5 g,故A正确;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0.3:1.2=1:4,故B正确;C、被还原的元素有S、H两种,故C错误;D、转移电子数为1.5mol×2=3 mol,故D正确;故选C.8.从某些性质看:NH3和H2O,NH4+和H3O+,NH2﹣和OH﹣,N3﹣和O2﹣两两相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①2Na+2NH3═2NaNH2+H2↑②CaO+2NH4Cl═CaCl2+2NH3↑+H2O③3Mg(NH2)2Mg3N2+4NH3↑④NH4Cl+NaNH2NaCl+2NH3↑其中正确的是()A.③B.②C.②③D.①②③④【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从某些性质看,NH3和H2O,NH4+和H3O+,OH﹣和NH2﹣,N3﹣和O2﹣两两相当,依据信息分析判断;注意应用已有知识来推断未知知识,利用类推方法得到答案.【解答】解:①NH3和H2O相当,可以依据2Na+2H2°═2NaOH+H2↑,类推得到反应为:2Na+2NH3═2NaNH2+H2↑,正确,故①正确;②NH4+和H3O+相当,依据CaO+2HCl=CaCl2+H2O;类推得到反应:CaO+2NH4ClCaCl2+2NH3↑+H2O,正确,故②正确;③OH﹣和NH2﹣相当,N3﹣和O2﹣两两相当,依据Mg(OH)2=MgO+H2O,类推得到:3Mg (NH2)2Mg3N2+4NH3↑正确,故③正确;④OH﹣和NH2﹣相当,NH3和H2O相当,依据NH4Cl+NaOH=NaCl+NH3+H2O;类推得到:NH4Cl+NaNH2═NaCl+2NH3正确;故④正确;故选D.9.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A.A B.B C.C D.D【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氨的化学性质.【分析】A.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生成S沉淀;B.氯气、二氧化碳均不与氯化钡反应;C.氨气与氯化钡不反应,再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铵;D.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但二氧化硫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解答】解:A.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生成S沉淀,则有沉淀生成,故A不选;B.氯气、二氧化碳均不与氯化钡反应,则一直没有沉淀生成,故B选;C.氨气与氯化钡不反应,再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铵,则开始没有沉淀后来有沉淀生成,故C不选;D.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但二氧化硫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然后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开始没有沉淀后来有沉淀生成,故D不选;故选B.10.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②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③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⑤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⑥溶有SO2的品红溶液.A.②⑥B.②④C.①③⑤ D.②④⑥【考点】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分析】①硫酸溶液较稳定,受热不易分解和挥发;②氨水受热容易分解放出氨气;③氢氧化钠受热稳定,碱性几乎不变;④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⑤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高,水解程度大;⑥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品红又显红色.【解答】解: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显示红色,加热以后,溶液颜色不变,故①错误;②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显示红色,因为氨水显碱性,解热后,氨水受热容易分解放出氨气,导致碱性减弱,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故②正确;③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示红色,氢氧化钠受热稳定,加热后碱性几乎不变,溶液颜色不变,故③错误;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显示红色,加热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溶液碱性减弱,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故④正确;⑤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显示红色,其中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高,水解程度大,碱性增强,所以溶液颜色逐渐变深,故⑤错误;⑥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其与品红结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分解,二氧化硫从溶液中逸出,品红又显红色,故⑥错误.故选B.11.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是5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B.混合气体中含NO21.12 L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D.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mol【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标况下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n(NO2)+n(NO)=0.1,得失电子守恒知:n(NO2)+3n(NO)=0.2,4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50mL,反应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为4mol•L﹣1×50×10﹣3L×=0.1mol,0.1mol铜完全反应失去0.2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氧气得到的电子与铜失去的电子一定相等,根据电子守恒计算出消耗氧气物质的量,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标况下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n(NO2)+n(NO)=0.1,得失电子守恒知:n(NO2)+3n(NO)=0.2,解得n(NO2)=0.05mol,n(NO)=0.05mol,4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50mL,反应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为4mol•L﹣1×50×10﹣3L×=0.1mol,0.1mol铜完全反应失去0.2mol电子,A、消耗氧气的体积为×22.4=1.12 L,故A错误;B、因为n(NO2)=0.05mol,所以V(NO2)=0.05mol×22.4L/mol=1.12 L,故B正确;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2 mol,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1mol+0.2mol=0.3mol,故D错误;故选B.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或一种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分析】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②互为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③两种粒子,质子数一样,离子带电,离子的电子数一定和质子数不一样,分子不带电,分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一定相等,据此判断;④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⑤元素不谈质量数,一种元素的原子可能有不同的质量数;⑥某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解答】解: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CH4与H2O,若为原子则属于同种元素,故①错误;②互为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②错误;③分子显电中性,离子带电,两种粒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如果一种为分子则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一种为离子则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等,这样就与题设矛盾,所以不可能为一种分子一种离子,故③正确;④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CH4与H2O,Na+与Mg2+,故④正确;。
安徽省淮北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
安徽省淮北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2. (2分) (2018高一上·五华月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燃烧时产生的SO2B . 自来水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说明氯气无毒C . 氮氧化物可以破坏臭氧层,也能形成酸雨D .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 ,会导致温室效应3. (2分) (2019高一上·太原期末) 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 . 小苏打与稀盐酸的反应:CO32-+2H+=CO2↑+H2OC .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H++OH-=H2OD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4. (2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中的下列数据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 . 质子数B . 中子数C . 电子数D . 质量数5. (2分)(2020·北京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是B . 乙烷的结构式是C .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D . 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是6. (2分)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第14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B . 第2列元素中一定没有非金属元素C . 在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D . 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H3RO47. (2分)高温下焙烧CuFeS2的反应之一为2CuFeS2+7O2=CuSO4+CuO+Fe2O3+3SO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 CuFeS2中硫的化合价为-1B . CuFeS2发生还原反应C . 1mol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3mol电子D . CuSO4和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8. (2分) (2015高二上·岳阳期末) 如图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B . 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C .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 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9. (2分)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 . 在同一个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肯定不同B . 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π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C . 物质的键能越大,该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D . 在周期表中原子的族序数等于它的最外层电子数10. (2分)(2019·台州模拟)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 . 水分子的比例模型:B .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 CO2分子的电子式:D . 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3CH2Cl11. (2分)(2018·兰州模拟) 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A .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 . 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的大小C . 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稳定性的高低D . 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2. (2分) (2019高一上·邵东期末) 下列有关SO2的说法错误的是()A . 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B . 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说明SO2有还原性C . SO2通入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说明SO2有氧化性D . SO2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有漂白性13. (2分)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 . 10 mL 0.1 mol•L﹣1的AlCl3溶液B . 20 mL 0.1 mol•L﹣1的CaCl2溶液C . 30 mL 0.2 mol•L﹣1的KCl溶液D . 100 mL 0.25 mol•L﹣1的NaCl溶液14. (2分)(2018·榆林模拟) 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B . 干电池工作时,H+向锌筒移动C . 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每通过2 mol电子,负极质量减轻207gD . 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一定是O2+4e-+2H2O=4OH-15. (2分)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 . Na2O2、Na2CO3B . Na2CO3C . NaOH、Na2CO3D . Na2O2、NaOH、Na2CO316. (2分)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
安徽省淮北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安徽省淮北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②SO2使KMnO4溶液褪色,证明其有漂白性③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④光导纤维、棉花、油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⑤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⑥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⑦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A . 4B . 5C . 6D . 72. (2分) (2016高二上·都匀开学考)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2Z(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 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消耗n mol YB . X的生成速率与Z的消耗速率相等C . X、Y、Z的浓度相等D . 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23. (2分) (2018高一下·盐城期末) 已知拆开1mol氢气中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热量,拆开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96kJ的热量,形成1molH—O共价键放出463kJ的热量。
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H(g)→H2(g) H >0B . 图中E1 = 932kJC . 图中E2 = 926 kJD . 2H2(g)+O2(g)=2H2O(g) H =-484 kJ·mol-14. (2分) (2020高二上·福贡期末) 由于具有超低耗电量、寿命长的特点,LED产品越来越受人欢迎。
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a处通人氧气,b处通人氢气B . 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C . 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 . P一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5. (2分)下列关于四个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图①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CO(g)+H2O(g)=CO2(g)+H2(g)的△H>0B . 图②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正、负极通入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C . 图③表示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用结晶方法从a、b混合物中提纯aD . 图④可以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且乙的压强大6. (2分)某卡车在启动、刹车时排出大量浓烟,由此可以判断此卡车所用的燃料是()A . 酒精B . 汽油C . 柴油D . 液化石油气7. (2分) (2019高三上·烟台期末) “钙基固硫”是将煤中的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脱硫,而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发生反应I和反应II,导致脱硫效率降低。
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 一 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u-64 S-32(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A .K 4019与Ca 4020 B .T 2O 与H 2O C .K 4019与K 3919 D .金刚石与石墨2.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钢铁腐蚀B .食物腐烂C .工业炼钢D .塑料老化3.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 H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1 kJ ,破坏1 mol Cl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2 kJ ,形成1 mol HCl 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 3 kJ 。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Q 1+Q 2>Q 3B .Q 1+Q 2>2Q 3C .Q 1+Q 2<Q 3D .Q 1+Q 2<2Q 34. 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 .可溶于水B .熔融状态能导电C .水溶液能导电D .具有较高熔点5.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目前共有8个周期B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十八个族,其中有主族、副族、0族和VIII 族C 、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D 、元素周期表中第IA 族全部是金属元素6.在容器中充入SO 2和只由18O 原子组成的氧气(18O 2)。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18O 存在于 ( )A .只存在于O 2中B .只存在于O 2和SO 3中C .只存在于SO 2和SO 3中D .SO 3、SO 2和O 2中都有可能存在7. 下列所有元素组合,既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又可形成共价化合物的一组是 ( )A .H 、C 、O 、KB .H 、N 、OC .H 、O 、SD .H 、O 、S 、Na8. 对于X AZ 和X A Z1+ 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9.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N、O、F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D.Na、K、Rb的电子层逐渐减少10. XY2 是离子化合物,X和Y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则X、Y为 ( )A、Na和ClB、K和SC、Ca和FD、Mg和F11.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离子键B、一定是共价键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 已知2H→H2并放出437.6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分子内每个氢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氢气分子的能量比氢原子的能量低C、1molH2离解成2molH 要放出437.6kJ 热量D、氢原子的还原性比氢分子的还原性弱13. 在共价化合物中,成键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由双方共同提供并且共同分享,那么,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之分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有得失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偏移D、金属元素的存在14. 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
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
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u-64 Zn-65(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 下列化合物中指定化学键为非极性键的是()A.CH3—CH3B.CH3C6H4—OCH3C.H—CN D.CH3—Cl2.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乙烯的加成产物的是()A.CH3CH2Br B.CH3CH3 C.CH3CHCl2 D.CH3CH2OH3.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硝基苯和水 B.苯和甲苯 C.乙苯和水 D.溴苯和NaOH溶液4.若1 mol某气态烃C x H 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可能是()A.x=2,y=2 B.x=2,y=4C.x=3,y=6 D.x=3,y=85.由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时,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完成的是()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取代C.取代→消去→加成D.取代→加成→消去6. 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HC≡C—C≡C-C≡C-C≡C-C≡N。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不含极性共价键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7.将乙醇1mol(其中的羟基氧用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生成的水分子中一定含有18O B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C .可能生成61.6g 乙酸乙酯D .不可能生成90g 乙酸乙酯8. 描述 CH 3-CH =CH -C≡C-CF 3 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 .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 .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 .所有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9.为实现2008北京“科技奥运”战略,我国兴奋剂检测生物芯片装置已定型和批量生产,可快捷检测常见的16种兴奋剂。
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3分)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水玻璃②水泥③普通玻璃④漂白粉⑤Na2CO3•10H2O ⑥氯水⑦液氯⑧纯净的盐酸.A.⑤⑦B.①⑤⑦⑧C.①⑤⑥D.①④2.(3分)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ⅠA族的元素都为金属元素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D.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Ⅷ族,共16个族16个纵行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常温下,28gFe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B.标准状况下,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22.4LCl2C.3.2g铜在硫蒸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D.常温常压下,0.1mol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N A4.(3分)鉴别NO2和Br2蒸气,下列实验不可行的是()A.溶于水B.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C.通入AgNO3溶液D.通入到CCl4中5.(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B.同温同压下,两份相同质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不相等C.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NO2则有沉淀生成D.将足量Cl2通入NaBr、Na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剩余的固体物质成分为NaCl6.(3分)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含有大量Fe2+的溶液:Na+、NH4+、ClO﹣、SO42﹣B.含有大量氨水的溶液:Ca2+、Mg2+、Ba2+、NO3﹣C.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Na+、K+、NO3﹣、CO32﹣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I﹣、SO42﹣、Cl﹣7.(3分)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B.1H与D互称同位素C.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8.(3分)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原子A Z X,与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gH m X中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是()A.(A﹣Z+m)mol B.(A﹣Z)mol C.(A﹣Z)mol D.(A﹣Z+m)mol9.(3分)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选项X YA SO2H2SB NO2CO2C NH3CO2D SO2NO2A.A B.B C.C D.D10.(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NO11.(3分)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A.Be2+中的质子和电子B.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C.NaHC03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12.(3分)通过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各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砹(原子序数为85)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肯定不正确的是()A.由KAt的水溶液制备砹的化学方程式为2KAt+Cl2═2KCl+At2B.相同条件下HAt比HI稳定C.AgA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D.At元素位于第六周期13.(3分)实验室中制取、洗气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仅用此该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选项a中的液体b中的固体c中液体A 浓盐酸MnO2饱和食盐水B 浓氨水生石灰浓H2SO4C 浓硫酸Cu片NaOH溶液D 稀HNO3Cu片H2OA.A B.B C.C D.D14.(3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是()A.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2H2O+NO↑B.将少量氯化铁溶液滴入硫化钠溶液中:2Fe3++S2﹣=2Fe2++S↓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15.(3分)向50mL 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mL,将其稀释至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CO32﹣+H+═HCOB.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C.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056 L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16.(3分)将一定质量的镁、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全部是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7.65g,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生成沉淀达到最大量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50mL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0.336L(标准状况下)C.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6molD.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一定是9.9g17.(3分)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现象结论A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B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浓HNO3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D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A.A B.B C.C D.D18.(3分)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盐二、非选择题:19.(13分)现有8种元素的性质、数据如下表所列,它们属于第二或第三周期.回答下列问题:编号号元素素性质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原子半径(10﹣10m)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最高或最低化合价+2 +1 +5 +7 +1 +5 +3﹣2 ﹣3 ﹣1 ﹣3(1)③的元素符号是,⑧的元素名称是.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周期、族).(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名称是;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属于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3)比较④和⑦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化学式表示).(4)用电子式表示①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5)写出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跟它的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写出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跟⑤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0.(10分)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A是常见的变价金属的单质,D、F是气态单质,且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②也在水溶液中进行,其离子方程式是,已知光照条件下D与F反应生成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1.(14分)小苏打(NaHCO3)试样中含有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为测定试样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w(NaHCO3),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Ⅰ.按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Ⅱ.将试样m1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装置B、C、D中药品如图,已知加药品后装置B的质量为m2g、装置C的质量为m3g;Ⅲ.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样,直到B装置中无气泡冒出后,打开活塞a向装置中通入N2,一段时间后,撤掉酒精灯,关闭活塞a;Ⅳ.称得装置B的质量为m4g、装置C的质量为m5g.请回答以下问题(装置中原有空气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装置B的作用为.装置C的作用为.(3)实验过程中通入N2的目的为.(4)用下列各项所提供的数据能计算出w(NaHCO3)的是(填选项字母)序号 a b c d e数据m1,m2,m3m2,m3,m4,m5m1,m2,m4m1,m4,m5m1,m3,m5(5)实验结束后发现装置A中硬质玻璃管右端有水珠,你认为利用实验中所提供的数据还能否得到准确的w(NaHCO3),若能,则w(NaHCO3)的计算式为:(若不能,此问不作答.)22.(9分)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1)请写出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吸收尾气(Cl2)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OH﹣和、.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3:.②要证明假设1是否成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1H2SO4、1mol•L﹣1NaOH、0.01mol•L﹣1KMnO4、淀粉﹣KI溶液.实验预期现象和结论安徽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3分)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水玻璃②水泥③普通玻璃④漂白粉⑤Na2CO3•10H2O ⑥氯水⑦液氯⑧纯净的盐酸.A.⑤⑦B.①⑤⑦⑧C.①⑤⑥D.①④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①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②水泥是硅酸盐材料,是混合物;③普通玻璃是硅酸盐材料,是混合物;④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是混合物;⑤Na2CO3•10H2O是结晶水合物是化合物,是纯净物;⑥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⑦液氯是单质氯气的液态形式,是纯净物;⑧纯净的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所以属于纯净物的是⑤⑦,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抓住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3分)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ⅠA族的元素都为金属元素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D.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Ⅷ族,共16个族16个纵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第ⅠA族的元素包含H;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过渡元素包含副族和第ⅤⅢ族;D.周期表有18个纵行.解答:解:A.第ⅠA族的元素包含H、碱金属元素,而H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如HClO为弱酸,故B错误;C.过渡元素包含副族和第ⅤⅢ族,均为金属元素,故C正确;D.周期表有18个纵行,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共16个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周期表的整体结构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解答的关键,选项B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常温下,28gFe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B.标准状况下,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22.4LCl2C.3.2g铜在硫蒸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D.常温常压下,0.1mol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B.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锰反应,所以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气小于1mol;C.铜与硫单质反应生成硫化亚铜,3.2g铜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完全反应失去0.05mol电子;D.氖气为单原子分子,0.1mol氖气含有0.1mol氖原子,含有0.1mol×10=1mol核外电子.解答:解:A.在常温下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A错误;B.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反应中,消耗4mol氯化氢会生成1mol氯气,由于二氧化锰足量,则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会变成稀盐酸,反应停止,泽尔反应生成的氯气小于1mol,生成的标况下的氯气体积小于22.4L,故B错误;C.3.2g铜的物质的量为:=0.05mol,0.05mol铜与硫单质反应生成0.025mol硫化亚铜,转移了0.05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0.05N A,故C错误;D.氦气含有10个核外电子,0.1mol氖气含有0.1mol氖原子,含有0.1mol×10=1mol核外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N 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选项AD为易错点,注意铁在常温下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4.(3分)鉴别NO2和Br2蒸气,下列实验不可行的是()A.溶于水B.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C.通入AgNO3溶液D.通入到CCl4中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分析: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而溴可溶于水,溴水呈橙黄色,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二者都具有强氧化性,但溴易溶于有机溶剂,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NO2溶于水为无色溶液,而Br2蒸气溶于水为橙黄色,现象不相同,能鉴别,故A正确;B.NO2和Br2蒸气均能氧化KI中的碘离子生成碘单质,遇淀粉变蓝,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C.二氧化氮通入到硝酸银溶液,有气体生成,而溴蒸气通入到硝酸银溶液中生成AgBr浅黄色沉淀,现象不同,能鉴别,故C正确;D.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分层后有机层为橙色,而二氧化氮不能,现象不相同,能鉴别,故D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5.(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B.同温同压下,两份相同质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不相等C.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NO2则有沉淀生成D.将足量Cl2通入NaBr、Na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剩余的固体物质成分为NaCl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分析:A.活性炭为吸附性,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B.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与Fe发生的反应不同,Fe~2HCl~H2↑、Fe~4HNO3~NO↑;C.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反应,继续通入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再与钡离子结合;D.根据氯气与NaBr、NaI反应生成溴单质和碘单质分析.解答:解:A.活性炭为吸附性,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则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故A正确;B.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与Fe发生的反应不同,由Fe~2HCl~H2↑、Fe~4HNO3~NO↑可知,等量的Fe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相等,故B错误;C.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反应,继续通入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再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正确;D.足量Cl2通入NaBr、NaI的混合溶液中,由于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和碘都强,则将生成溴单质和碘单质,最终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再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剩余的固体物质成分为NaCl,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漂白原理、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及除杂的方法为解答的关键,选项B中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6.(3分)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含有大量Fe2+的溶液:Na+、NH4+、ClO﹣、SO42﹣B.含有大量氨水的溶液:Ca2+、Mg2+、Ba2+、NO3﹣C.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Na+、K+、NO3﹣、CO32﹣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I﹣、SO42﹣、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含有大量氨水的溶液,显碱性;C.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显碱性;D.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Fe2+、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含有大量氨水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Ca2+、Mg2+,故B不选;C.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选;D.H+、I﹣、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7.(3分)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B.1H与D互称同位素C.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考点: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及其应用;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分析:A.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C.氘(D)质子数为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D.1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20,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16=20.解答:解:A.H2O与D2O均为水,属于化合物,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1H与D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为0、1,互称同位素,故B正确;C.氘(D)质子数为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C正确;D.1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20,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16=20,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及同位素,把握相关的概念及核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8.(3分)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原子A Z X,与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gH m X中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是()A.(A﹣Z+m)mol B.(A﹣Z)mol C.(A﹣Z)mol D.(A﹣Z+m)mol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根据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计算X原子中子数,进而计算每个H m X分子含有中子数,根据n=计算H m X的物质的量,结合每个分子含有中子数计算.解答:解: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质子,则中子数为(A﹣Z),则每个H m X分子含有中子数为(A﹣Z),ag H m X的物质的量为=mol,故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原子结构,比较基础,属于字母型计算,一定程度上增大计算难度.9.(3分)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 X、Y不可能是()选项X YA SO2H2SB NO2CO2C NH3CO2D SO2NO2A.A B.B C.C D.D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氨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单质硫;B.氯化钡与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均不反应;C.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离子.解答:解:A.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单质硫,单质硫不溶于水,可以产生沉淀,故A 不选;B.氯化钡与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均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故选B;C.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C不选;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离子,然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侧重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是2015届高考常考的知识点,熟悉各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0.(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NO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B.利用压强差将液体顺利流下;C.能产生压强差的装置能检验装置气密性;D.常温下二氧化碳和NO不反应,可以采用排二氧化碳法收集NO.解答: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二氧化碳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说明碳酸酸性大于硅酸,碳酸、硅酸都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非金属性C>Si,故A正确;B.产生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分液漏斗上部,导致分液漏斗上部和烧瓶内气体产生压强差,所以利用压强差将液体顺利流下,故B正确;C.该装置能通过调节乙能产生压强差,所以能利用该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故C错误;D.常温下二氧化碳和NO不反应,可以采用排二氧化碳法收集NO,二氧化碳密度大于NO,所以该采用向下排二氧化碳法收集NO,则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NO,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气体收集、气密性检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会从实验操作规范性及物质性质进行评价,易错选项是D.11.(3分)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A.Be2+中的质子和电子B.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C.NaHC03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离子晶体.分析:A.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分别为4、2;B.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分别为1、1;C.NaHC0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Na+和HC03﹣;D.BaO2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为Ba2+和O22﹣.解答:解:A.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分别为4、2,个数比为2:1,故A正确;B.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分别为1、1,个数相同,故B错误;C.NaHC0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Na+和HC03﹣,个数比为1:1,故C错误;D.BaO2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为Ba2+和O22﹣,个数比为1:1,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粒子的构成,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常见原子、离子的构成特点,难度不大.12.(3分)通过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各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砹(原子序数为85)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肯定不正确的是()A.由KAt的水溶液制备砹的化学方程式为2KAt+Cl2═2KCl+At2B.相同条件下HAt比HI稳定C.AgA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D.At元素位于第六周期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由同主族性质变化规律可知,氧化性氯气大于At2;B.非金属性I>At;C.除AgF能溶于水,卤素中其它AgX不溶于水;D.I与At相邻,I为第五周期元素.解答:解:A.由同主族性质变化规律可知,氧化性氯气大于At2,则发生2KAt+Cl2═2KCl+At2,故A正确;B.非金属性I>At,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HI>HAt,故B错误;C.除AgF能溶于水,卤素中其它AgX不溶于水,则AgA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故C正确;D.I与At相邻,I为第五周期元素,所以At位于第六周期,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卤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卤素元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弱,题目难度不大.13.(3分)实验室中制取、洗气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仅用此该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选项a中的液体b中的固体c中液体A 浓盐酸MnO2饱和食盐水B 浓氨水生石灰浓H2SO4C 浓硫酸Cu片NaOH溶液D 稀HNO3Cu片H2OA.A B.B C.C D.D考点:实验装置综合;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制备氯气需要加热;B.氨气与浓硫酸反应;C.Cu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D.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不溶于水.解答:解:A.浓盐酸与MnO2反应需要加热,装置图中无酒精灯,故A错误;B.浓氨水与生石灰可制取氨气,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B错误;C.浓硫酸与Cu反应需要加热,生成的SO2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杂质,也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Cu与稀硝酸反应可制取NO,NO可用水洗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气体制取的试剂和仪器的选择,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及装置,把握反应原理及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气体的干燥、收集方法,题目难度不大.14.(3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是()A.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2H2O+NO↑B.将少量氯化铁溶液滴入硫化钠溶液中:2Fe3++S2﹣=2Fe2++S↓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B.反应生成FeS和S;C.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HClO;D.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水.解答:解:A.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的离子反应为3Fe2++4H++NO3﹣=3Fe3++2H2O+NO↑,故A正确;B.将少量氯化铁溶液滴入硫化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2Fe3++3S2﹣=2FeS+S↓,故B错误;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为ClO﹣+H2O+CO2=HCO3﹣+HClO,故C错误;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反应为Ca2++2HCO3﹣+2OH﹣=CaCO3↓+CO32﹣+2H2O,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15.(3分)向50mL 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mL,将其稀释至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CO32﹣+H+═HCOB.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C.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056 L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解析版】安徽省淮北市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剖析
安徽省淮北市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3分)下列化合物中指定化学键为非极性键的是()A.CH3﹣CH3B.CH3﹣C6H4﹣OCH3C.H﹣CN D.CH3﹣Cl考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可以根据指定的化学式是否为同种元素形成的即可.解答:解:A.CH3﹣CH3,碳碳键为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属于非极性键,故A正确;B.CH3﹣C6H4﹣OCH3中碳碳键为非极性键,但是C﹣O键为极性键,故B错误;C.H﹣CN分子中H﹣C键为不同元素形成,属于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CH3﹣Cl分子中C﹣Cl键为不同元素形成的,属于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明确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为解答本题的关键.2.(3分)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乙烯的加成产物的是()A.CH3CH3B.CH3CHCl2C.CH3CH2OH D. CH3CH2Br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乙烯中具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氯气、水、HBr发生加成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乙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故A不选;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lCH2Cl,不会生成CH3CHCl2,故B选;C.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C不选;D.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乙烷,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明确乙烯中的官能团及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3分)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硝基苯和水B.苯和甲苯C.乙苯和水D.溴苯和NaOH溶液考点:分液和萃取.分析: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物质,应为互不相溶的液体,以此解答.解答:解:A.硝基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正确;B.苯和甲苯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乙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D.溴苯和NaOH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4.(3分)若1mol某气态烃C x H y完全燃烧,需用3mol O2,则()A.x=2,y=2 B.x=2,y=4 C.x=3,y=6 D. x=3,y=8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1mol烃CxHy耗氧量为(x+)mol,据此判断.解答:解:1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3mol O2,所以(x+)mol=3mol.A、x=2、y=2,则(x+)=2.5,故A不符合;B、x=2、y=4,则(x+)=3,故B符合;C、x=3、y=6,则(x+)=4.5,故C不符合;D、x=3、y=8,则(x+)=5,故D不符合.故选B.点评:根据有机物耗氧量判断有机物分子式,难度不大,关键根据耗氧量讨论可能组成.5.(3分)由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时,经过的反应为()A.加成﹣消去﹣取代B.取代﹣加成﹣消去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取代考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Cl变化为两个﹣OH,应先消去生成C=C,再加成引入两个卤素原子,最后水解即可,以此来解答.解答:解: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①先发生氯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C=C,②再发生丙烯的加成反应引入两个卤素原子,③最后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生成CH3CH(OH)CH2OH,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官能团的变化,结合卤代烃、烯烃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6.(3分)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HC≡C﹣C≡C﹣C≡C ﹣C≡C﹣C≡N.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氰基辛炔由分子构成,属于分子晶体,硬度较小;B.含C≡C键,能被高锰酸钾氧化;C.含C≡C键,能发生加成反应;D.加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物质为小分子.解答:解:A.氰基辛炔由分子构成,属于分子晶体,硬度较小,而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硬度较大,故A错误;B.含C≡C键,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含C≡C键等不饱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加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物质为小分子,则不能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不符合加成聚合反应的特点,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来解答,熟悉炔烃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3分)将乙醇1mol(其中的羟基氧用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成的水分子中一定含有18O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C.可能生成61.6g 乙酸乙酯D.不可能生成90g 乙酸乙酯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依据有机酯化反应的本质“酸脱羟基醇脱氢”即可解答.解答:解:将1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18OCH2CH3CH3CO18OCH2CH3+H2O,则反应后,乙醇和乙酸乙酯中含有18O,而水中不含,由于为可逆反应,则不可能生成90g 乙酸乙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酯化反应的特点,难度不大.8.(3分)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个平面上D.所有原子可能都在一个平面上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分子中含有甲基、C=C、C≡C,结合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乙烯为平面型结构、乙炔为直线型结构来解答.解答:解:分子中碳链空间结构为平面型,如图所示.乙炔为直线型结构,﹣C≡C﹣决定了3、4、5、6号4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2、3、4号3个C有健角接近120度,所以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4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乙烯为平面型结构,决定1、2、3、4号4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而3、4、5、6号4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3、4号两个C原子已经在平面上,因此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上,6个C原子共面,且与C=C、C≡C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则6个C、还有4个H在同一平面内,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9.(3分)为实现2008北京“科技奥运”战略,我国兴奋剂检测生物芯片装置已定型和批量生产,可快捷检测常见的16种兴奋剂.已知某兴奋剂乙基雌烯醇(etylestrenol)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可以视为烃类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0H32OC.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该物质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共面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具有烯烃和醇的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再结合分子结构分析解答.解答:解:A.该物质中除了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O元素,所以不是烃,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故A错误;B.根据结构简式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0H32O,故B正确;C.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错误;D.含有饱和碳原子,所以具有甲烷相似的结构,则该物质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都共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及基本概念,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烯烃性质,易错选项是D,采用知识迁移方法判断原子是否共面,题目难度不大.10.(3分)鲨鱼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已知角鲨烯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及6个C=C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A.C30H60B.C30H56C.C30H52D. C30H50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烃中每含有1个C=C键,则减少2个H原子,含30个碳原子的烷烃其分子式为C30H62,以此进行判断.解答:解:含30个碳原子的烷烃其分子式为C30H62,当分子中含有6个C=C而不含环状结构时,氢原子数减少12个,所以角鲨烯的分子式为C30H5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题目难度不大,注意C=C键的个数与H原子的关系.11.(3分)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减小的是()A.水B.无水乙醇C.石灰水D.盐酸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分析: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能氧化乙醇,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与水不反应,Cu的质量增加,故A不选;B.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加热下CuO与乙醇反应生成Cu,Cu的质量不变,故B不选;C.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与石灰水不反应,Cu的质量增加,故C不选;D.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铜,则Cu的质量减小,故D 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Cu的性质及相关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3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C6H6+Br2C6H5Br+H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分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根据定义分析.解答:解:①CH3CH═CH2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一个Br原子,生成CH3CH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故①错误;②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失去1分子水,故②错误;③CH3COOH上的羟基被CH3CH2O﹣取代生成CH3COOCH2CH3,属于取代反应,故③正确;④C6H6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苯,属于取代反应,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机反应类型中的取代反应,难度不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13.(3分)有、CH3CH2OH、CH3CH2Br、NH4Cl溶液四种无色液体,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它们鉴别开,这种试剂是()A.溴水B.NaOH溶液C.N a2SO4溶液D.Br2的CCl4溶液考点:有机物的鉴别.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苯和CH3CH2Br都不溶于水,但苯的密度比水小,CH3CH2Br的密度比水大,CH3CH2Br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H3CH2OH,CH3CH2OH和水混溶,NH4Cl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溴水与CH3CH2OH、NH4Cl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A错误;B.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乙醇和水混溶,CH3CH2Br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H3CH2OH,油状液体逐渐消失,NH4Cl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可鉴别,故B正确;C.Na2SO4溶液不能鉴别CH3CH2OH、NH4Cl溶液,故C错误;D.苯、CH3CH2Br与CCl4互溶,且与溴不反应,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明确有机物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学习中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14.(3分)将1﹣氯丙烷跟NaOH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产物再跟溴水反应,得到一种有机物,它的同分异构体有(除它之外)()A.2种B.3种C.4种D. 5种考点:卤代烃简介;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将1﹣氯丙烷跟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产物再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二溴丙烷.解答:解:在NaOH的醇溶液中,1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CH2═CHCH3,丙烯加溴后,生成1,2二溴丙烷,即CH2Br﹣CHBr﹣CH3,它的同分异构体有,共3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消去反应和加成反应,难度不大,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15.(3分)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VL,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消耗相同状态下的氧气3V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醇的体积比是()A.1:1 B.2:1 C.1:2 D.任意比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判断耗氧量,物质的量相同的烃CxHy的耗氧量取决于x+,物质的量相同的含烃氧衍生物CxHyOz耗氧量取决于x+﹣,据此判断物质的量相同的乙烯与乙醇的耗氧量相同.解答:解:由于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VL,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消耗相同状态下的氧气3VL,即1体积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3体积氧气.乙烯分子式为C2H4,其x+=2+1=3,即1体积乙烯消耗3体积氧气;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其于x+﹣=2+﹣=3,即1体积乙醇消耗3体积氧气.故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醇的体积比是任意比.故选:D.点评:考查有机物耗氧量规律,难度较小,掌握有机物耗氧量规律,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16.(3分)以下物质既能够使溴水褪色,又能够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但不能使pH试纸变色的是()A.CH2=CH﹣COOH B.CH2=CH﹣COOCH3C.C H3CH2OH D.CH2=CH﹣CH2OH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既能够使溴水褪色,则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又能够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则含﹣OH、﹣COOH等,但不能使pH试纸变色,则不含﹣COOH,综上可知,有机物中含双键、﹣OH,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含﹣COOH,能使pH试纸变色,故A不选;B.含碳碳双键与﹣COOC﹣,不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故B不选;C.不含碳碳双键,与溴水不反应,故C不选;D.含碳碳双键及﹣OH,既能够使溴水褪色,又能够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但不能使pH试纸变色,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醇、烯烃、羧酸等有机物性质及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7.(3分)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是10.8g,则CO2的质量为()A..1.4 g B..15.4 g C.4.4 g D. 12.4 g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根据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可确定乙醇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同时也是CO2和CO的物质的量和,分别设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根据质量、物质的量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设乙醇的物质的量为x,由C2H5OH~3H2O1mol 54gx 10.8g则:=,解得:x=0.2mol,由乙醇的分子式可知:n(CO2)+n(CO)=0.2mol×2=0.4mol,则m(CO2)+m(CO)=27.6g﹣10.8g=16.8g,设产物中含有xmol二氧化碳、ymolCO,则:①44x+28y=16.8g,②x+y=0.4,联立①②解得:x=0.35、y=0.05,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mol×0.35mol=15.4g,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把握水的质量及CO、CO2的质量关系及守恒法计算为解答的关键,试题侧重对学生的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18.(3分)甲醇、乙二醇、甘油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等量的H2,则3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6:3:2 B.1:2:3 C.3:2:1 D. 4:3:2考点:醇类简介;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甲醇、乙二醇、甘油含有的羟基数分别为1:2:3,由于氢气物质的量相等,那么羟基的物质的量相等.解答:解:三种醇与钠反应放出等量的氢气,三种醇提供的羟基数相等,设需要﹣OH的物质的量为1,因为甲醇、乙二醇、甘油含有的羟基数分别为1:2:3,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难度适中,注意反应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相同物质的量的羟基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46分)19.(10分)完成下列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换.(1)CH3CH=CH2+Cl2→CH3CHClCH2Cl(2)(3)CH3CH2﹣Br CH2=CH2(4)+Br2→CH3﹣CBr=CHBr(5)(一卤代物)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1)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且生成物中引入2个Cl;(2)乙苯被氧化生成苯甲酸;(3)卤代烃转化为烯烃,发生消去反应;(4)生成物含3个C、且含碳碳双键,反应物中有机物应为炔烃;(5)光照下甲基中H被取代.解答:解:(1)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且生成物中引入2个Cl,则另一反应物为Cl2,故答案为:Cl2;(2)乙苯被氧化生成苯甲酸,则生成物为,故答案为:;(3)卤代烃转化为烯烃,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条件为NaOH/醇、△,故答案为:NaOH/醇、△;(4)生成物含3个C、且含碳碳双键,反应物中有机物应为炔烃,即为,故答案为:;(5)光照下甲基中H被取代,生成的一氯代物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的性质、反应中官能团变化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0.(10分)下表是有机物A、B的有关信息.A B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比例模型为: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醇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②球棍模型为: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乙烯,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分子C,C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俗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式C n H2n+2.当n=4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3)B具有的性质是②③(填序号).①无色无味液体、②有毒、③不溶于水、④密度比水大、⑤与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反应使之退色、⑥任何条件下不与氢气反应.(4)写出在浓硫酸作用下,B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分析: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A为CH2=CH2,由B的球棍模型可知,B为苯,然后结合有机物的性质来解答.(1)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聚乙烯;(2)烷烃的碳原子数大于4时出现同分异构体;(3)B为苯,有毒、不溶于水;(4)苯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解答:解:(1)A为CH2=CH2,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聚乙烯,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乙烯;;(2)乙烯与氢气加成生成乙烷,烷烃的碳原子数大于4时出现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4;(3)B为苯,①有特殊气味液体、②有毒、③不溶于水、④密度比水小、⑤与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不反应、⑥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答案为:②③;(4)苯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性质、结构推断物质的考查,(2)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21.(8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催化作用;②吸水作用.(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承接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再分液.(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②④⑤.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取;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2)乙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3)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乙醇溶解,碳酸钠与乙酸反应除去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4)a试管受热不均,试管b中的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5)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分液的方法分离;(6)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答:解:(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2)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故答案为:催化作用;吸水作用;(3)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故答案为: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4)a试管受热不均,试管b中的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5)试管b中的液体不互溶分层,可以分液的方法分离提纯,具体操作为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承接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再分液.故答案为: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承接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再分液;(6)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①错误;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表示正反应速率,生成1mol乙酸表示逆反应速率,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到达平衡,故②正确;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③错误;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④正确;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⑤正确.故选:②④⑤.点评: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注意实验混合液的配制、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以及酯化反应的机理.22.(8分)某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为:(1)此有机酸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羟基;在一定条件下,此有机酸可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有BDF(填序号);A.水解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消去反应E.加聚反应F.中和反应(2)下列物质与此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D(填序号);A.B.C.H3COOC﹣COOCH3D.E.(3)写出此有机酸与足量的金属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分析:(1)该有机物中含有羟基和羧基,所以具有羧酸和醇的性质;(2)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包括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3)羧基和羟基都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解答:解:(1)该有机物中含有羟基和羧基,所以具有羧酸和醇的性质,能和羧酸或醇发生取代反应,能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连接醇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能发生消去反应,故选BDF,故答案为:羧基、羟基;BDF;(2)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包括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A和D与X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是同分异构体;B和X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不同,C和X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不同,E和X含有的碳原子个数不同,所以B、C、E和X不是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AD;(3)羧基和羟基都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知识点,难度不大,先判断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再确定其含有的性质,结构决定性质.23.(10分)如图甲所示,松油醇是一种调香香精,是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可由松节油分馏产品A(18O是氧原子的一种同位素)经下列反应制得:。
安徽师大附中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安徽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Cl-和Na+,若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l2,溶液中上述四种1.某溶液中含有HCO-3、SO2-离子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3 C.Cl- D.Na+A.HCO-3 B.SO2-【考点】本题以氯气的性质为载体考查了离子反应,明确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解析】向含有HCO3-、SO32-、Cl-和Na+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的离子反应有:Cl2+H2O=H++Cl-+HClO、Cl2+SO2+2H2O=4H++2Cl-+SO42-、H++HCO3-=CO2+H2O,所以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Na+。
【答案】D2.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HCl通入Fe(NO3)2溶液中 B.CO2通入Ca(NO3)2溶液中C.Cl2通入Na2SiO3溶液中 D.NH3通入Ca(HCO3)2溶液中【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熟悉二氧化硫、氨气、二氧化碳、HCl通入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析】A.HCl通入Fe(NO3)2溶液中反应生成铁离子,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现象明显,故A不选;B.因CO2通入Ca(NO3)2溶液中不反应,现象不明显,故B选;C、Cl2通入硅酸钠溶液中,HCl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硅酸沉淀,现象明显,故C错误;D、NH3通入Ca(HCO3)2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6g NO2或N2O4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均为0.3NAB.标准状况下,22.4 mL Br2所含的分子数为0.001NAC.标准状况下,22.4L的Cl2与1molFe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D.100 mL0.1mol•L-1的H2SO3溶液中,H+总数为0.02 NA【考点】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应用,主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溶液浓度和体积的计算关系分析,题目较简单。
淮北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安徽省淮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1.(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钛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已知某种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 SO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3.(3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与与4.(3分)(2009秋•龙岩期末)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5.(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6.(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3分)(2015春•淮北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8.(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9.(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3分)(2014春•微山县校级期中)下列反应中,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O2H11.(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NO2溶于水时的反应是:3NO2+H2O=2HNO3+NO,在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子个数之比是()12.(3分)(2014春•祁县校级期中)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13.(3分)(2012秋•烟台期末)对于X和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4.(3分)(2015春•淮北校级期中)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15.(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W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6.(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U和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17.(3分)(2010•开原市校级一模)(2008•全国理综Ⅱ,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 g 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N+m)mol (A﹣N)mol (A﹣N)mol (A﹣N+m)mol18.(3分)(2010•抚顺校级二模)将Cu片放入0.1mol•L﹣1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19.(8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写出下列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氯气(2)实验室制取氨气(3)磨口玻璃塞不能盛放氢氧化钠溶液(4)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金属铝.20.(6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在C、N、O、Cl、U、U 中;(1)和互为同位素(2)和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3)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21.(6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2)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是次外层电子的两倍:,写出B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22.(16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中学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标出A~Q14种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回答)(1)在上表所列出的短周期元素中(填具体物质化学式)①性质最不活泼的是;②原子半径最小的是(除稀有气体元素).(2)J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K形成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3)D、E、F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由大到小的顺序;(4)G和K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向其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的现象;向此溶液中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的离子反应.三.开放探究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3.(10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g白色沉淀,在所得的悬浊液中逐滴加入1mol/L 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V与生成沉淀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1)A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B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2)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是g,AlCl3的质量是g(3)Q点HCl溶液加入量是mL.2013-2014学年安徽省淮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1.(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钛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已知某种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 SO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3.(3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与与4.(3分)(2009秋•龙岩期末)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5.(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6.(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3分)(2015春•淮北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8.(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9.(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3分)(2014春•微山县校级期中)下列反应中,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O2H11.(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NO2溶于水时的反应是:3NO2+H2O=2HNO3+NO,在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子个数之比是()12.(3分)(2014春•祁县校级期中)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13.(3分)(2012秋•烟台期末)对于X和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4.(3分)(2015春•淮北校级期中)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15.(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W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6.(3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U和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17.(3分)(2010•开原市校级一模)(2008•全国理综Ⅱ,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 g 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N+m)mol (A﹣N)mol (A﹣N)mol (A﹣N+m)mol××(18.(3分)(2010•抚顺校级二模)将Cu片放入0.1mol•L﹣1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19.(8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写出下列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氯气MnO2+4HCl(浓)MnCl2+2H2O+Cl2↑(2)实验室制取氨气2NH4Cl+Ca(OH)2CaCl2+2H2O+2NH3↑(3)磨口玻璃塞不能盛放氢氧化钠溶液2NaOH+SiO2=Na2SiO3+H2O (4)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金属铝2Al+2NaOH+2H2O=2naAlO2+3H2↑.(浓)2220.(6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在C、N、O、Cl、U、U 中;(1)92235U 和92238U 互为同位素(2)614C 和714N 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3)614C 和816O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21.(6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2)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是次外层电子的两倍:,写出B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故答案为:,其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为:故答案为:22.(16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中学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标出A~Q14种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回答)(1)在上表所列出的短周期元素中(填具体物质化学式)①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 ;②原子半径最小的是(除稀有气体元素) F .(2)J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K形成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3)D、E、F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由大到小的顺序F﹣>Na+>Mg2+;(4)G和K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AlCl3,向其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的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向此溶液中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的离子反应AlO2﹣+CO2+2H2O=Al(OH)3↓+HCO3﹣.,族;三.开放探究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3.(10分)(2014春•杜集区校级期中)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g白色沉淀,在所得的悬浊液中逐滴加入1mol/L 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V与生成沉淀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1)A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Mg(OH)2,B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Mg(OH)2Al(OH)3.(2)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是 1.9 g,AlCl3的质量是 2.67g g(3)Q点HCl溶液加入量是130 mL.==0.02mol==0.13L=130mL。
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淮北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生物一、选择题 (包括3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60分)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A.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C.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3.下图所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是( )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①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②前期核膜、核仁消失③中心粒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④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⑤末期在细胞的中部不形成细胞板⑥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A.①②④ B.③⑥ C.③⑤ D.①④⑥5.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二者核DNA的结构不同C.二者所含有的染色体不同D.二者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6.在细胞工程中,需要利用细胞的全能性。
下列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A.大白鼠的受精卵 B.水稻的花粉C.绵羊的乳腺细胞 D.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7.下列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A.番茄果实B.洋葱鳞片叶 C.叶表皮细胞 D.洋葱根尖分生区8.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核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分别是( )A.2N和m B.N/2和m/2 C.2N和m/2 D.N和m9.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C.从b→a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10.小明以水蕴草为材料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
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安徽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查高一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u:64第Ⅰ卷 (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来吸收,则R 是( )A.NH3 B.NO C.NO2D.HCl1、【答案】A2、【知识点】气体的制备气体的收集3、【难度值】24、【基础试题☆】5、【优质试题□】6、【易错试题○】7、【解析】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用水吸收尾气并防止倒吸,说明此气体极易溶于水。
A、正确;B、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C、不能用水吸收尾气,错误;D、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错误。
2. 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Na+、SO32―、Cl―B. H+、Ag+、NO3―、Cl―C. S2―、Na+、CO32―、H+D. NO3―、Fe2+、H+、Cl―1、【答案】D2、【知识点】离子共存3、【难度值】24、【基础试题☆】5、【优质试题□】6、【易错试题○】7、【解析】A、H+与SO32―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共存;B、Ag+与Cl―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共存;C、CO32―、H+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共存;D、正确。
3.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
其反应原理为C3N3(OH)3△3HNCO;8HNCO+6NO2△7N2+8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 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1 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 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1、【答案】C2、【知识点】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3、【难度值】34、【基础试题☆】5、【优质试题□】6、【易错试题○】7、【解析】A、C3N3(OH)3与HNCO不是同一物质,错误;B、HNCO是一种还原剂,错误;C、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为0,因此1 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 mol,正确;D、反应中NO2是氧化剂,错误。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其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8B.1H216O和1H218O互称同位素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D.2H+结合OH-的能力比1H+的更强2.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B.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C.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D.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3.下列气体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固体碱石灰干燥的是A.SO2B.NH3C.Cl2D.H24.同温同压下两相同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倒扣于水中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gD2O含有电子数为10N AB.46g 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所含氮原子个数为6.02×1023C.0.1mol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 AD.50 mL 12 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6.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大量冶炼金属铁B.金属钠、铝和铜都可用热还原法制备C.用铝粉还原磁铁矿得到9 mol铁时转移24 mol电子D.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可得金属镁7.元素A的阳离子a A m+与元素B的阴离子b B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以下关于A、B 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①原子序数:A>B;②离子半径:a A m+<b B n-;③原子半径:A<B;④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⑥b=a+m-n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⑤⑥D.①②⑤8.某溶液中含有较大浓度的H+、Fe2+、SO42-时,下列物质可以在其中大量存在的是A.CuCl2B.Cl2C.NaNO3 D.NH39.下列实验中能出现沉淀现象的是()A.CO2和SO2气体同时通入BaCl2溶液中B.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C.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D.过量SO2气体和少量NH3同时通入BaCl2溶液中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②检验亚硫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是否变质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钡溶液来检验③锌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得到氢气④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⑤ 浓硫酸滴到纸张上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等于5.6()A.①③④B.①②C.①D.①②⑤⑥11.在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具有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B.具有同温度、同体积的CO和N2 C.具有同体积、同密度的SO2和NO2D.具有同质量、不同密度的O2和O3 12.在100mL混合酸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向其中加入6.4g铜粉,微热,使其充分反应,生成NO的物质的量A.0.1mol B.0.03mol C.0.02mol D.0.04mol 13.下列有关物质漂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水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硫气体可增强氯水的漂白性B.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变无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C.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漂白粉放入稀酸中可以提高漂白速度14.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或消失,则原溶液可能是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②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③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⑤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⑥溶有SO2的品红溶液A.②⑥B.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⑥15.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做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63 g②(a+b)×189 g③(a+b) mol④ mol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6.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试剂M是盐酸②流程中的反应全部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操作b只是过滤④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加石灰乳制Mg(OH)2⑤采用电解法冶炼镁是因为镁很活泼A.①②③④⑤B.②③C.④⑤D.①④⑤17.某核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组成HmX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北市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3分)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A.与B.T2O与H2OC.与D.金刚石与石墨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互为同位素,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不同,为不同元素的原子,不是同位素关系,故A不选;B.均为化合物,且为同种物质水,故B不选;C.质子数均为19,中子数分别为21、20,则二者互为同位素,故C选;D.均为单质,为碳的同素异形体,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同位素的判断,为基础性习题,把握同位素的分析对象为原子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概念的辨析,题目较简单.2.(3分)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钢铁的腐蚀B.食物腐烂C.工业炼钢D.塑料老化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作用.分析:为提高生产效益或促进人类发展的反应,需要加快反应速率,而材料的腐蚀、老化、食物腐烂等需要减慢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解答:解:选项中只有C.工业炼钢为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反应,需要加快反应速率,而A、B、D均需要减慢反应速率,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生活中的化学反应,为基础性习题,把握化学反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3.(3分)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mol 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2>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据此解答.解答:解: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破坏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Cl﹣Cl键能为Q2kJ/mol,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Cl键能为Q3kJ/mol,对于H2(g)+Cl2(g)=2HCl(g)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kJ/mol+Q2kJ/mol﹣2Q3kJ/mol=(Q1+Q2﹣2Q3)KJ/mol.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Q1+Q2﹣2Q3)<0,所以Q1+Q2<2Q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从键能的角度计算反应热的方法.也可根据能量守恒计算.4.(3分)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考点:离子键的形成.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离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含有离子键,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但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也能导电.解答:解:A.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能溶于水,与化学键类型没有关系,故A错误;B.具有较高的熔点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熔点很高,但只含共价键,故B错误;C.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也能导电,如HCl,只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D.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合物的类型与性质,把握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5.(3分)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目前共有8个周期B.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十八个族,其中有主族、副族、0族和Ⅷ族C.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D.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每一个横行是一个周期;B.元素周期表有18列,其中8、9、10三列为Ⅷ族,其余每列是氧族,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C.短周期为一、二、三周期,其余为长周期;D.IA族包含碱金属与H元素.解答:解:A.每一个横行是一个周期,元素周期表目前共有7个周期,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有18列,其中8、9、10三列为Ⅷ族,其余每列是氧族,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共有16个族,故B错误;C.短周期为一、二、三周期,其余为长周期,故C正确;D.IA族包含碱金属与H元素,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注意整体把握周期、族的划分及元素的位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6.(3分)在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18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A.只存在于O2中B.只存在于O2和SO3中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D.SO3、SO2和O2中都有可能存在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从化学键角度来说,化学反应本质是旧键断裂,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键;可逆反应不可能100%地全部转化,据此判断.解答:解: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存在原子有S原子、16O原子、18O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物质,二氧化硫、氧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而三氧化硫在同样的条件下可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氧气,所以18O2中的18O通过化合反应存在于SO3中,SO3中的18O通过分解反应会存在于SO2中,最终SO3、SO2、O2中都含有18O,故选:D.点评:本题以同位素示踪法考查可逆反应的可逆性,比较基础,注意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物都不可能100%地全部转化为生成物.7.(3分)下列所有元素组合,既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又可形成共价化合物的一组是()A.H、C、O、K B. H、N、O C.H、O、S D. H、O、S、Na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碱金属族、碱土金属族和氧族、卤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这几种元素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但不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如碳酸氢钾,故A 错误;B.这几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键化合物,如硝酸铵,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如硝酸,故B正确;C.这几种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如硫酸、亚硫酸,故C错误;D.这几种元素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亚硫酸氢钠、硫酸氢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键、共价键和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明确哪些元素易形成离子键、哪些元素易形成共价键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铵盐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为离子化合物,为易错点.8.(3分)对于X和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Z A X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解答:解:A、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为Z,质量数分别为A、A+1,中子数分别为A﹣Z,A+1﹣Z,故A正确;B、因质子数相同,则为同种元素的微粒,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B错误;C、若X为H,则可能没有中子,故C错误;D、Z A X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Z A+1X+的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表示方法及原子中的数量关系,明确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即可解答,较简单.9.(3分)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N、O、F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L 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D.Na、K、Rb的电子层逐渐减少考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根据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判断;C.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解答:解:A.N、O、F均在第二周期,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则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A正确;B.P、S、Cl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6、7,最高正价分别为+5、+6、+7,最高正价依次升高,故B正确;C.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故C正确;D.Na、K、Rb在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子层逐渐增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10.(3分)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则X、Y为()A.Na和Cl B.K和S C.Ca和F D. Mg和F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0,X和Y的离子均是10电子微粒,根据XY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结合所带电荷情况来分析.解答:解:XY2是离子化合物,所以X失去的电子数是Y得到电子数的2倍,X和Y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即均是10电子微粒,所以XY2是氟化镁,则X、Y为Mg和F.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应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1.(3分)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是()A.一定是离子键B.一定是共价键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考点:化学键.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根据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该元素可能为碱金属,也可能为氢元素,然后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确定化学键类型.解答:解: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氢元素,也可能是碱金属元素,因此该元素与卤素结合时,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aCl),也可能形成共价键(如HC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及对元素周期表中的掌握程度,一般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间易形成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12.(3分)已知2H→H2并放出437.6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分子内每个氢原子都达到8电稳定结构B.氢气分子的能量比氢原子的能量低C.1molH2离解成2molH 要放出437.6kJ 热量D.氢原子的还原性比氢分子的还原性弱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氢分子中两个氢原子以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氢原子都达到了2电子的稳定结构;B、原子不能独立存在,比分子活泼,分子的能量低于原子的能量;C、已知2H→H2并放出437. 6kJ的热量,所以1molH2离解成2molH要吸收437.6kJ热量;D、氢原子比氢气分子更易失电子.解答:解;A、氢气分子内每个氢原子都达到2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B、分子的能量比原子的能量低,故B正确;C、根据已知2H→H2并放出437.6kJ的热量,所以1molH2离解成2molH要吸收437.6kJ的热量,故C错误;D、原子比分子能量高,氢原子更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分子原子的能量高低,原子结构的特征,题目难度中等.13.(3分)在共价化合物中,成键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由双方共同提供并且共同分享,那么,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之分的主要原因是()A.电子有得失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偏移D.金属元素的存在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共价化合物中,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但原子吸引电子对的能力不同,则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共价化合物中,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但原子吸引电子对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则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而不存在电子得失及金属元素的问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共价键,把握共价键的形成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共价键中电子对发生偏移而不能得失电子,题目难度不大.14.(3分)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相同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故红磷的能量低,红磷稳定.解答:解:A.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故红磷的能量低,红磷稳定,故A正确;B.红磷的能量低,红磷稳定,故B错误;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故C错误;D.红磷不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容易自燃,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能量越低越稳定,能量转化的原因,难度不大.15.(3分)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A.12 g碳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B.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 g C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等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时的热量,据此来解答.解答:解:A、因2C+O2=2CO是放热反应,所以12gC和16g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故A错误;B、因2CO+O2═2CO2是放热反应,所以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因2C+O2=2CO,2CO+O2═2CO2都是放热反应,所以C+O2=CO2也是放热反应,所以12gC 和32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高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D、因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所以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放热反应,解此类题要明确,反应物能量是指所有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能量是指所有生成物总能量和,而不是某一个反应物和某一个生成物能量进行对比.16.(3分)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反应2HI(g)⇌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百分组成HI%=I2%④反应速率v(H2)=v(I2)=v(HI)⑤[HI]:[H2]:[I2]=2:1:1⑥v(HI)分解=v(HI)生成⑦压强不变.A.①③⑤B.②⑥C.④⑤D.④⑥⑦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2n mol HI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②反应过程中有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③各组分多少,与开始加入的物质的量多少有关,与平衡无关,故错误;④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H2)=V(I2)=v(HI)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⑤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HI]:[H2]:[I2]可能等于2:1:1,也可能不等,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错误;⑥v(HI)分解=v(HI)生成,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正确;⑦两边计量数相等,所以压强始终不变,故错误;所以②⑥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平衡是各组分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26空,每空2分,共52分,错填、漏填皆不给分)17.(6分)科学家们在探索生命奥妙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密切的关系,约占人体质量99.97%的11种大量元素全部位于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余的是十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现有a~g 7种短周期元素,是氧、硫、钾、钙外的其它大量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的原子间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下列中的B(填选项),元素的原子间最容易形成共价键的是下列中的C(填选项)A、ea3B、agC、fg3D、dg4.(2)下列由a~g形成的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CD(填选项)A、ea3B、ag C、fg3D、dg4.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首先确定a~h 8种元素具体是什么元素,再根据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来判断即可,依据所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H,b为钠,c为镁,d为碳,e为氮,f为磷,g为氯.解答:解:(1)由对应周期表中位置知:a为H,b为Na,c为Mg,d为C,e为N,f为P,g为Cl,8种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钠与最活泼的非金属Cl之间是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间一般形成共价键,故答案为:B;C;(2)各选项对应的分子分别为NH3、HCl、PCl3、CCl4,其中NH3、HCl中由于氢形成的是2电子稳定结构,故不符合题意.而PCl3中,磷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它与氯原子形成共价键时,构成PCl3中的磷原子、氯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同理,CCl4亦符合题意,故选C、D.点评:本题结合元素周期表主要考查了元素以及化合物的性质,试题内容比较简单,推断得出各种元素是关键.18.(12分)根据元素周期表1~18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5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He、Ne、Ar(填元素符号,下同).(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C、H.(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Na.(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H3>SiH4(用化学式表示).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1)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为金属元素(H元素除外),1﹣18号元素中金属Na的金属性最强,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钠、过氧化钠;(2)1﹣18号元素中,He、Ne、Ar为稀有气体元素;(3)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4)有机化合物的种类最多;(5)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解答:解:(1)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为金属元素(H元素除外),1﹣18号元素中,Li、Be、Na、Mg、Al为金属元素,共5种元素,金属性最强的为Na,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故答案为:5;Na2O;Na2O2;(2)1﹣18号元素中,三个周期各有一种稀有气体,分别为He、Ne、Ar,故答案为:He、Ne、Ar;(3)有机化合物的种类最多,主要含C、H元素,故答案为:C、H;(4)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最左边的钠的原子半径最大,故答案为:Na;(5)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N>Si,则稳定性为NH3>SiH4,故答案为:NH3;SiH4.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侧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及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注意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题目难度不大.19.(12分)根据下面的描述,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H2O2的电子式:(2)请画出HClO的电子式:(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MgCl2的形成过程(4)在短周期元素中,由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且阴阳离子含电子总数相等的物质,其化学式是NH4F,画出电子式(5)某学生在一次探究“制取氢气最适宜的金属”的实验时,测得镁在与稀硫酸反应,10s 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s内生成硫酸镁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6mol•L﹣1s﹣1.考点: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1)过氧化氢中H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O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2)次氯酸分子中O原子和H原子、Cl原子之间都存在一对共用电子对;(3)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Mg最外层两个电子被两个Cl原子得到;(4)由三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荔枝化合物,且含有共价键,应为铵盐,阴阳离子含电子总数相等,应为氟化铵,据此解答即可;(5)根据v=计算v(H2SO4),发生反应:Mg+H2SO4=MgSO4+H2↑,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MgSO4).解答:解:过氧化氢中H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O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次氯酸分子中O原子和H原子、Cl原子之间都存在一对共用电子对,HClO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3)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Mg最外层两个电子被两个Cl原子得到,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4)由三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荔枝化合物,且含有共价键,应为铵盐,阴阳离子含电子总数相等,应为氟化铵,化学式为:NH4F,电子式为:,故答案为:NH4F;;(5)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则v(H2SO4)==0.06mol/(L.s),发生反应:Mg+H2SO4=MgSO4+H2↑,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MgSO4)=v(H2SO4)=0.06mol/(L.s),故答案为:0.0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难度不大.20.(12分)实验题:将V1mL 1.0mol•L﹣1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保持V1+V2=50mL).请按要求填空:(1)该实验表明此反应释放(填吸收、释放)能量,即: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通过甲图示分析可以得出: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低于(填高于、低于、等于)22℃;(2)根据甲图示计算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5 mol•L﹣1(3)如图乙所示,在锥形瓶放置有装有水的小试管,往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时:①烧碱固体②浓硫酸③硝酸铵固体④NaCl固体,其中能使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的是③.(填序号)考点:中和热的测定.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从图示观察起始温度即为实验时环境温度,根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解答;从起止温度发现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升高,据此分析能量的转化方式;(2)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mL,由V1+V2=50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mL,以此计算NaOH浓度;(3)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反之压强减小,液体向压强小的方向移动,结合各物质溶于水的热效应分析.解答:解:(1)从图示观察起始温度即为实验时环境温度,从图型起点可知:5mLHCl溶液和45mLNaOH溶液反应放热后的温度已经是22℃,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则溶液混合前的实验环境温度一定低于22℃,反应结束温度为23℃,温度升高,该实验表明此反应释放能量,即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答案为:释放;化学;热;低于;(2)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mL,由V1+V2=50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mL.设恰好反应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HCl+NaOH=NaCl+H 2O1 11.0mol•L﹣1×0.03L n则n=1.0mol•L﹣1×0.03L=0.03mol,所以浓度是c(NaOH)==1.5mol/L,故答案为:1.5;(3)a端高说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降低,温度降低,则试管中的过程是吸热过程,①烧碱固体②浓硫酸溶于水放热,④NaCl固体溶于水无明显热效应,而③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为吸热过程,故答案为:③.点评:本题考查中和反应,侧重学生图象及中和实质的考查,训练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能力,比较综合,注意从图示得出解题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