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管理学清华大学

合集下载

《管理学(清华大学徐国华版)21世纪清华MBA系列教材》重点知识笔记考研、升本必备

《管理学(清华大学徐国华版)21世纪清华MBA系列教材》重点知识笔记考研、升本必备

管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节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

有限的资源与互相竞争的多种目标的矛盾,这是管理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管理获得根本目的。

第三节管理的作用

在没有管理活动协调时,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行动方向并不一定相同,以至于可能互相抵触。即使目标一致,由于没有整体的配合,也达不到总体的目标。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管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英国快,其主要原因就是依靠较高的管理水平。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过,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没有现代财务、成本、质量管理和科学决策制度,没有扎扎实实的管理基础工作,就不能搞现代市场经济。

第四节管理学的特性

一、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管理学的主要母的是要指导管理实践活动。

二、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管理学具有科学的特点:1客观性2实践性3理论系统性4

真理性5发展性总之,管理学完全具备科学的特点,确实是一种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综合的知识体系.

管理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的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而有效的管理活动正需要如此.

三、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

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得到确定结果的科学称之为精确的科学.管理学则不同,在已知的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管理主要是同人发生关系,对人进行管理,那么人的心理因素就必然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因素。而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还没找出更有效的定量方法,使管理本身精确化,而只能借助于定性的办法,或者利用统计学的原理来研究管理.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原理(1)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原理(1)
• 对康佳进行的SWOT分析。 • 联系实际,能否进行SWOT分析
22
第三节 目标管理(MBO)
一、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1. 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 2. 2. 强调以目标网络为基础的系统管理。 3. 3.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式管理。
23
三、目标管理的优点
• 目标管理的主要优点是把目标的制定与个人的 激励联系起来。具体来讲:
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 的集合。上述定义有三层含义: *组织必须有目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 *没有分工与合作也不能称其为组织。 *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
40
⒉从动态角度看——组织工作 作为组织职能的“组织”,其含义就是组织
工作。它是指在组织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 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加 以分类组合,并根据管理幅度原理,划分出不 同的管理层次和部门,将指挥和监督各类活动 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各层次、各部门的主管人员, 以及规定这些层次和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关系。
18
第一节 计划的基本概念
• △一、计划的含义
• 二、计划的特征 • 三、计划的作用 • 四、计划的种类
• △五、计划工作的程序
19
一、计划的含义
• 动词意义的计划,是指计划工作,它是一种预 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 续程序
• 名词意义的计划是计划工作的结果,它是对未 来行动方案的一种说明,其内容可归纳为 “ 5W1H”,即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 (Why)、何时做(When)、在哪里做(Where)、 谁来做(Who)以及怎么做(How)。

2024 年管理硕士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概论》命题大纲

2024 年管理硕士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概论》命题大纲

2024年清华大学管理硕士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管理学概论》命题大纲

一、考试性质

《管理学概论》是 2024 年“120200(学术学位)工商管理——01(全日制)管理硕士”(简称MiM)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第4科目。《管理学概论》考试力求反映管理硕士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管理学基本概念、基础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1.管理导论

管理、管理者、管理史、管理情景。

2.计划

决策、决策过程、决策方法、目标及其设定、方案及其制定、计划工具和技术、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战略管理及过程。

3. 组织

组织结构的类型,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组织设计的挑战,如何提升团队有效性。

4. 领导

态度与工作绩效,人格特质,动机理论与激励问题,领导力理论。

5. 控制

控制及其过程、组织绩效及其测量工具、组织绩效控制、运营、运营管理、价值链管理、价值链管理与运营、质量管理、精益组织。

6. 综合管理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对多样性的管理、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管理伦理、组织变革、变革过程、激发创新的组织环境、创业、创业者、创业管理。

四、参考书目

《管理学》(第15版),[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管理学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管理学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管理者:是那些在组织中与他人一起或指挥他人完
成具体任务的人。其主要职责是指挥下属工作。
Q:管理者可以是操作者吗? 管理者都是操作者吗?
2、管理者的层次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非管理雇员
基层管理者:最低层的管理人员,管理着非管理雇员从事 生产和提供产品或劳务的工作。
—主管、生产线线长、工长
管理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内的 各种资源(人财物)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活 动.
载体: 组织
目的: 实现既定目标
管理
职能: 信息、决策 、计 划、组织、领导、 控制、创新
本质: 合理分配和协调 各种资源的过程
对象: 一切可以调用 的资源
二、如何认识管理活动?
1、目的性:
任何没有目的的行为不能被称为管理行为. 没有目的就没有组织; 没有目的就没有方向; 没有方向就不可能有效率
4.管理的多样性
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 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 管理部门包括生产,财务,销售,人事等 任何组织都有管理问题
5.管理的有界性:
管理是组织内资源的配置 对组织外的资源无调动权 管理是一个等级链 官职有大小,管理的原则有相同之处
6.管理的科学性: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 科的知识体系.
新型组织
动态的 灵活的 关注技能 团队导向 临时性职位 根据任务定义工作 参与导向 雇员参与决策 顾客导向 多元化的员工队伍 工作日长度没有限制 横向的和网络化的关系 在任何时间、地点工作

周三多管理学教案

周三多管理学教案

《管理学》教案

课程学时: 48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教材:《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主要参考书:1、《管理学》周三多清华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扬文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管理学教程与案例》苏慧文青岛海洋出版社

4、《管理学》(美)哈罗德.孔茨经济科学出版社

5、《管理学》(美)罗宾斯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概述:

《管理学》是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的经营提供一种指导框架。《管理学》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三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人力、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的职能活动;第三层次是管理应用。

二、课程目的: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内容认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方法:

文献阅读、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讨论、个人与小组书面报告、四.考核方法:

课堂参与:20%

平时作业:20%

期末考试:60%

导论:面向21世纪的管理学

1.1.管理学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

美国管理学家出自于实践,他们用Exciting 来表达。因为探究如何从一个小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成为一家巨人公司,并培养出众多杰出的人员,造就一个世界首富的企业家,这样一个过程,其中的奥妙在何出,我们如何才能作出如此绩效?--兴奋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0年12月修订,2011级开始执行)

一、适用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1)

(该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

二、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能够引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够从事管理部门的应用研究工作,以及企业的管理实践工作。

三、学习年限:2~3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8,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1、公共必修学分课程(5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考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80510053)3学分(考试)秋

●《资本论》选读(60510013)3学分(考试)秋

以上两门只选其一

(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60640012) 2 学分(考试)秋春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课程(25学分以上)

(1)基础理论课(≥3学分,考试,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

●运筹学(A) (60510024)4学分(考试)秋

●高级应用数理统计(80512043)3学分(考试)春

●应用随机过程(60420094)4学分(考试)秋

●应用随机过程(70510273)3学分(考试)秋

●组合数学(60240013)3学分(考试)秋

●高级微观经济学(70510113)3学分(考试)秋

(2)专业课(≥9学分,考试)

●决策理论(70510063)3学分(考试)秋

●高级信息系统(80513733)3学分(考试)秋

●高等运作管理(70510513)3学分(考试)秋

●IT与组织(70510223)3学分(考试)春

(完整word版)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完整word版)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1管理方法和工具(60个)

1.MBIT测试工具;2。愿望/能力坐标;3. 迈克尔·弗里斯进取心理论;4。追随者表格;5。领导风格谱系图;6。四象限图示法;7。领导力模型表格;8. 图示和表格交叉分析工具;9。思维导图(是思维关系图,而不是总结图);10.麦肯锡矩阵;11.BCG矩阵;1

2.背景分享法;13。世界咖啡馆法;(托马斯—齐曼)模型;15。选项归纳表格;16.领导评价表;17.4D法则;18.目标行动表;19.LEAD模型;20。议题思考表格;

21.工作规划表格;22。盖普洛员工投入度测试表;23.加藤坐标;24.组织架构图;25. 格雷纳企业(组织)成长模型;26。乔哈里窗(Johai Window);27。TSCJ沟通模型;28。ABCO流程;29. 4P模型;30. 4C 模型;31. 作业成本法;32. 销售-利润客户定位模型;33. SWOT分析;34。PESTEL框架;35. Hype曲线;36. “五力分析”模型;37。VRIO框架;38. 战略布局图;39. 四步动作框架图;40。价值曲线;41.计划表单;42. 三轮模型;43。平衡记分卡;44。战略地图;45. 危机管理工具;46。泰山摆模型47。时间计划表;48。标杆管理;49。对标管理表格;50.雷达图;51。聚类法;52。解构法;53. 艾森豪威尔矩阵;54. 甘特图;

55.鱼骨图;56。KPI体系;57。工作特性模型;58. “排序激励”法;59。西蒙斯架构;60. 约翰•科特八步法。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英文):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高升专

学时:64 学分:4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

管理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部门、组织,只要协同运作,就要管理。当今世界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要在21世纪初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富民强,就必须管理科学化,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经营体系和管理方式。学习《管理学原理》课程,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使学生了解组织的正常运作规律,掌握正确的管理思维,把握市场运作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成为真懂管理的管理者,具有基本功的作用与意义。

2、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2)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1)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实效。

(2)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现代科学的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4、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管理与现实生活中各种活动的联系;重点把握管理的本质特征。了解管理的定义、目的、有效性、管理者的基本职能以及管理者的分类、技能结构。理解经营职能、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全面理解法约尔提出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内容提要: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pptx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pptx

课堂考勤:20%
本门课程为必修课,所有学生必修准时到课,迟
到3次以旷课一次处理,若请假必须有辅导员签字的假

作业练习及课堂表现:10%
认真做好笔记,按时完成布置作业,作业迟交1周者 按未交处理。
课堂表现即为小组讨论及发言表现
期末考核:70%
学习方式
边学边做
团队学习
教学互动
– 课后会根据本次课的内容布置作业,进行 相关的思考;
第二节 管理者
组织:将一些人系统的安排在一起,以达到某些特定目标。 有共同的目标 是有机结构 有特定人群
管理者: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 任务的人。
操作者: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的业务,且不承担对他人工 作监督的职责。
思考:教师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
案例——管理者干什么?
蒋华是某新华书店邮购部经理。该邮购部每天要处理大 量的邮购业务,在一般情况下,登记订单、按单备货、发送 货物等都是由部门中的业务人员承担的。但在前一段时间里, 接连发生了多起A要的书发给了B,B要的书却发给了A之类 的事,引起了顾客极大的不满。今天又有一大批书要发送, 蒋华不想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决策方面的角色
企业家 危机处理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角色
描述
特色活动
人际关系方面 1、挂名首脑 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领导者 负责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和交往的职责 所有的有下级参与的活动 、联络者 维护外部接触和联系网络,向人们提供恩惠和信息 发感谢信 有外部人员参加的活动

(完整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完整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完整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教案:管理学(马工程)

(适用于高等学校的管理学课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

2. 熟悉不同管理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管理实践;

3. 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5. 掌握管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管理学导论

1.1 管理学的定义与发展

1.2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1.3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1.4 管理学的应用领域与前沿研究

2. 组织行为学

2.1 组织的定义与特征

2.2 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2.3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文化

2.4 组织变革与创新管理

3. 战略管理

3.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框架 3.2 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

3.3 组织战略实施与控制

3.4 战略管理的案例分析与讨论

4. 运营管理

4.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 4.2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运作

4.3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4.4 运营管理的案例研究与实践

5. 营销管理

5.1 营销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5.2 市场营销策略与市场定位

5.3 市场调研与消费者行为分析

5.4 营销管理的案例研究与实践

6. 创新与创业管理

6.1 创新与创业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6.2 创新管理与创新过程

6.3 创业管理与创业环境

6.4 创新与创业案例的探讨与分析

7. 团队与领导力

7.1 团队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7.2 领导力的概念与发展

7.3 领导力的影响与效果评估

7.4 变革型领导与团队协作案例研究

《管理学导论课》PPT课件

《管理学导论课》PPT课件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等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的发展第12章管理学的使命管理学的基础管理学的职能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第管理的基本方法第决策与计划决策与决策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第1011章组织变革与文化第12章领导概论第13章控制与控制过程第17章控制方法第18章管理的创新职能第19章企业技术创新第20章企业组织创新第21章主要影响次要影响信息反馈选用教材
• 推荐网站 http://manage.org.cn/ 中国管理传播网
http://www.teamdo.com.cn/ 中国管理顾问 http://www.icxo.com/ 世界经理人
http://www.glpx.com/011glrt/ 中国管理培训论 坛
课程要求
• 平时成绩(40%) 课堂讨论(20%) 作业完成(10%) 课堂考勤(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期末成绩(60%)
Thanks!
• 推荐期刊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软科学 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 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 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

管理的创新职能 (第19章) 企业技术创新 (第20章) 企业组织创新 (第21章)

《管理学》(54学时)

《管理学》(54学时)

昆明学院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

(共54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管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管理职能为主线,以管理的基本职能及相关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为核心内容,并联系现代工商企业的管理实践对此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是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本课程在理论上有较大的深度和广度,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通过对具体实际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管理思维;三是安排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后续的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基础;课程教学服务于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学生管理素质和技能培养为主线。

管理学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综合管理技能与

管理学基础教材

管理学基础教材

1)管理学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邢以群,《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周三多,《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管理信息系统

Kenneth udon/ Jane udon ,《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企业的组织与技术》(第六版,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斯蒂芬·哈格等,《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3)市场营销菲利浦·科特勒,《市场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

小威廉D.佩勒尔特E.杰罗姆.麦卡锡,《市场营销学基础》:全球管理(英文版.第12版)--国际通用MBA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郭毅等,《市场营销学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Malhotra,N.K.著,《市场营销研究应用导向(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4)战略管理

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华夏出版社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享利·明茨伯格(美),《战略历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斯蒂文斯(英),《战略性思维》,机械工业出版社

Arthur A. Thompson, Jr. And A. J. Strickland Ⅲ.Crafting & Implementing Strategy. 6th Ed. Richard D. Irwin, Inc., 1995中文版《战略管理学:概念与案例(英文版.第十版)-- 国际通用MBA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David Besanko, David Dranove, & Mark Shanley. The Economics of Strategy.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6Alan J. Rowe; et al.. Strategic Management: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4th Ed.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94

2022年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一、选择题

1、科学管理的产生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管理对管理发展的贡献?()

A.组织设计优化 B.时间和动作的研究

C.任务管理 D.作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

2、以下哪一个不是激发组织创新力的因素?()

A.结构因素 B.人力资源因素

C.技术因素 D.文化因素

3、在组织设计中,用来描述组织中各项工作标准化以及员工行为受规则和程序约束程度的变量或要素是()。

A.工作专门化 B.正规化C.管理跨度D.部门化

4、管理中与激励问题有关的公平理论是由()提出的。

A.马斯洛B.麦格雷戈C.赫茨伯格D.亚当斯

5、组织行为学尤其关注的是()。

A.组织中人们的心理状况B.人们的行为在工作中的表现

C.人们在工作中的活动D.活动所创造的组织绩效

6、“奖金”在双因素理论中称为()。

A.保健因素B.激励因素C.满意因素D.不满意因素

7、20世纪以前,有两个重要的事件促进了管理研究的发展,其中一个是()。A.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B.泰勒出版《科学管理原理》

C.文艺复兴 D.霍桑实验

8、当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任何不协调或不一致时,我们称之为()。A.态度紊乱 B.认知失调C.知觉混乱D.晕轮效应

9、当一个管理者组织制订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时,他扮演的管理角色是明茨伯格所说的()。

A.领导者 B.发言人C.企业家D.混乱驾驭者

10、某电器公司决定采取收购方式进入家用空调产业,以分散经营风险,从战略层次或类型的角度看,该战略属于()。

管理学原理PPT全套课件

管理学原理PPT全套课件
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可以按照其所处的管理层次区分为高层管理 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同时,在管理者层次之下还包括一 个作业人员层。如图1.2所示。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作业人员层
图1.2 管理者层次分类图
2014.9.13
第一章 导 论
(二)管理者的领域分类 按其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管理者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
2014.9.13
第一章 导 论
二、管理者的角色
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通过研究发现,管理者扮 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高度相关的角色,归纳起来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正式 权威和特殊地位产生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获得信息传递独特地位的角 色以及与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见表l.2)。
所以说,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理论,同时,管理艺术也需要理论指导; 而科学理论需要创造性的艺术来形成,同时,理论的运用也必须讲究艺术。 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014.9.13
第一章 导 论
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一、什么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一)管理者的层次分类
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计划对组织活动中各种要素和人们的相互 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建立管理体制、分配权力和 资源、配备人员、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监督组织运行等。

管理学原理清华版

管理学原理清华版
课程名称:管理学
所用教材:管理学.汪克夷.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
参 考 书:
管理学(第四版).汪克夷等.大连理工大学大学出版 社,2006
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管理学精要(第7版).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
马春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管理学(第7版).斯蒂芬·罗宾斯,黄卫伟等译.中国人
亨利•福特 创造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汽车流水生产线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过程)理论 (一)法约尔生平
与泰勒同时代,但背景不同,既是企业家又是学者
(二)管理职能
企业经营的6种基本活动: 技术性活动,商业性活动,财务性活动,会计性活动, 安全性活动,管理性活动 管理性活动中的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置,57%时间用于休息。结果:每个工人的日工作量从12.5T 提高到47~48T,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5美元。
2. 标准化
操作方法、工具,机器,材料都实行标准化
泰勒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做了一次“铁锹试验”。
过去生产工人拿了自己家的铁锹上班,这些铁锹 式样、大小不等、料场里的物料有铁矿石、煤粉、 焦炭等。由于物料的比重不一,工作负载大不一样, 工作效率不高。泰勒经过观察、试验,最后确定一 铁锹21磅重是最适宜的。又进一步研究了适用于各 种物料的各式铁锹的形状和规格。这样工作效率大 大提高,每人每天的工作量由16T达到59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任务是明确的; (2) 任务相互独立,可以分别开始、停止和进行; (3) 任务有一定先后顺序,必须按照顺序依次完成。
活动
开始 2
选择店址
招聘和培训员工
选择、订购办公家具
改建与安装电话
家具接收并装配
迁入/开张
开始 2 4
自项目开始时计算的周数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6 8 10 12 14 16 18 20
图5.1 某超市计划运作的甘特图
第五章 计 划
二、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计划分为两个时间段编制:执行计划与 预计计划。
要采取的步骤、要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的其他因素。
四、计划编制的程序
(一)情况分析 (二)确定目标 (三)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四)选定备选方案 (五)评估和选择方案 (六)实施计划 (七)监督与控制
第五章 计 划
第二节 战略性计划
战略计划是对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战略进行决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参与。
专栏5-4 富士通公司的变革
第五章 计 划
表5.1列举了为战略计划提供信息的不同职能部门。
职能部 门
营销
制造 财务 人力资 源 工程 采购
表5.1 战略计划的管理性投入 规划投入
产品预测、经济条件、竞争者的行为、新产品接受、广告与促销活动、 消费者行为问题 设备能力、过程改进、全面质量管理、工人生产率、新设备计划 成本管理、债务情况、公司的财务状况、财务绩效 劳动市场条件、培训方案、员工配备能力、人力资源容量、政府法律 和劳动法规 新产品开发、工人与机器标准、项目与产品变化、设计的修改 原材料的可获得性、存货水平、储存和仓库的容量、供应商和顾客的 容量
(二)计划的作用 1.计划可以降低组织的风险 2.计划能增强组织的协调 3.计划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 4.在计划中设置了目标和标准
专栏5-1 不断进取的柯达公司
第五章 计 划
(三)计划与决策 决策是计划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专栏5-2 沃尔玛:有控制地全球化
二、计划的种类
(一)按计划的时间分类 按此种分类方式,一般将计划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计划。
第五章 计 划
第三节 计划的实施方法
一、甘特图法
甘特图是20世纪初由亨利·甘特(Henry Gantt)首创的。该图是一种 用线条表示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度的图,它能使管理者事先为计划的 各项活动做好进度安排,然后再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比计划与实际完 成情况,进行监控工作。图5.1是某超市计划运作的甘特图。
管理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五章 计 划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计划的意义和作 用;了解制定计划的步骤;理解战略性计划的制定过 程;掌握制定计划的主要方法;了解目标管理方法。
第一节 计 划 概 述 第二节 战略性计划 第三节 计划的实施方法 第四节 目 标 管 理
第五章 计 划
第一节 计 划 概 述
(二)按计划的内容、层次分类 按此种分类方式,可将计划分为综合计划、局部计划、项目计划。
(三)按计划的广度和深度分类 按此种分类方式,可将企业众多的计划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
三、计划的层次体系
(一)目的和使命 这也称为宗旨,体现为组织的最终目标、组织的理想、信念、态度、伦理
标准等,是组织价值观的体现。 (二)目标
目标是组织宗旨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组织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基本认识。 (三)战略
战略是为了实现组织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
第五章 计 划
(四)政策 政策是计划的指导方针,是指导和沟通决策的思想指南。政策给出了决
策的范围或方向,政策具有约束力,规定了决策者在一定范围的自主权。 (五)程序 程序是制定组织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 (六)规则 规则是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活动的明文规定。 (七)方案 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它包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
一、计划的含义与作用
(一)计划的概念与特性 计划是制定组织目标并设计实现该目标的行动方案,它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计划涉及各管理层次的目标。 第二,计划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 第三,计划是为了指导未来行动而制定的 第四,计划的制定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计划工作具有五种特性:目的性、首要性、普 遍性、效率性和创造性。
2003
2004
2005
预计计划
图5.2 年度计划的滚动
源自文库
2006
第五章 计 划
三、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作为运筹学的一种数学模型,主要用于在有限资源的 约束下寻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专栏5-6 线性规划法的应用(一) 专栏5-7 线性规划法的应用(二)
四、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包括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和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网络计划技 术通 过网络图来描绘计划中各个活动的先后次序和相互联系,标明各项活动的开始和完 成时间、相关的成本。为了使网络计划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制定项目计划 时要注意:
执行计划即当前正在执行的计划,一般是比较详细的计划,不可以 再变动;预计计划是未来的计划,一般比较粗,有调整的余地。当预计 计划转为执行计划时,需要根据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上一时段的计划 执行结果的差异进行调整,如图5.2所示。
执行计划
预计计划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滚动期
2002 执行计划
(资料来源: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A Managerial Toot for Competive Advantage,2003, (美)劳伦 斯·S.克雷曼(Lawrence S. Kleiman))
第五章 计 划
三、设定战略目标
专栏5-5 TCL集团的战略目标
四、制定具体的战略计划 五、战略计划实施
战略计划的制定过程一般由以下步骤构成。
一、确定公司的使命
专栏5-3 TCL集团的使命宣言
二、审视公司的环境
(一)外部一般环境 外部环境的审视是为了识别由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和技术问题带来的挑战。
(二)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审视包括一个公司的文化、结构、当前使命、历史、管理层数、管理
控制的跨度、人力资源知识、技能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